第一篇:什么是教案?教案怎么写?
教案具体怎么写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第二篇:《是…的》教案
《“是„的”句式》教案
教学对象:初级班
教学目标:
1、了解“是„的”句式的基本用法
2、学会在日常交流中熟练应用该句型 教学重点:
1、“是„的”句型的结构
2、“是„的”句型的运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句式——“是„的”。我们以前学过“是的”,它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句式很相像,只是少了中间那三个小圆点,但是它们是有很大区别的。“是的”是对别人提问作出的肯定回答,而“是„的”是用来强调已经发生的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是”放在被强调说明的部分之前,有时可以省略,“的”常常放在句尾,这种句子的回答经常是“什么时候、在哪儿、从哪儿、怎么、跟谁一起”等。它的否定形式为“不是„的”,这时“是”是不能省略的。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学习这个结构的用法。
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基本格式:
主语+是+时间/地点/方式+动词+的
下面,我给出几个例子,大家要仔细的看哦。(1)小李的钢笔是在文具店买的。(2)小李的钢笔是中午买的。(3)小李的钢笔是妈妈买的。
(4)小李的钢笔是妈妈中午在文具店给他买的。
通过以上四个例子,结合基本格式我们不难看出,这四个句子的主语都是“小李的钢笔”,动词都是“买”,唯一不同的就是“时间/地点/方式”。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容易出错的几个地方。
1、(1)我是昨天到。(×)
(2)我是昨天到的。(√)
强调过去发生的动作的时间时,一定要用“是„的”句式,其中“是”可以省略,“的”不能省略。因此,“我是昨天到的”这句话可以说成“我昨天到的”。
2、(1)我是在餐厅吃饭的。(×)
(2)我是在餐厅吃的饭。(√)
在“是„的”句式中,如果动词有宾语,除了地点名词外,宾语一般要放在“的”的后面。例:我是在校门口坐的车。我是在黑板上写的字。
3、(1)我是七点到教室的。(√)
(2)我是七点到的教室。(√)
“是„的”句式中,动词的宾语一般要放在“的”的后面,只有地点名词可以放在“的”的前面。例:“我是八点到的宿舍”也可以说成“我是八点回宿舍的”。
4、(1)她是没坐车来的学校。(×)
(2)她不是坐车来的学校。(√)
“是„的”句式的否定形式是“不是„的”,不能用“没”或“没有”。例:小李的钢笔不是妈妈买的。小李的钢笔不是在文具店买的。
好了,通过以上的学习,我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会对这个句式有所掌握。请大家在课后试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举例练习,有不太懂的地方可以课下找我。今天的课到此结束,咱们下次课再见。下课!
第三篇:什么是周长 教案
《什么是周长》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在观察、描一描、摸一摸等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小组同学通过观察、度量、计算等活动,探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
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树叶、软尺、毛线、直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1.出示课件-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喜欢秋天吗?秋天到了一阵秋风吹来,一片片树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瞧,老师在上班的路上也捡了一片美丽的大树叶,快看看吧!你能找出这片叶子的边线吗?伸出你的手指,比着画一画。说一说,你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在哪里停下的? 生:利用手中的树叶描述画法。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数学书放到桌面上,谁知道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呢?(两名同学摸),全班同学摸一下数学书封面的边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什么是周长,同时板书棵题。
(二)探究新知 1.问题1(1)师:自学课本45页,找一找什么是周长,并向同学指一指手中树叶、课本的周长。师:自学完的同学们请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同学们都探究出了结果,接下来找同学们汇报。生: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生:围绕数学书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师:找一找桌面和窗户的周长,并总结什么是周长?
围着物体的边沿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物体的周长。
师:同学们找的很快很准,那同学们找一找: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 找出它们的周长?
生:同学们找的很准,1、3、4、5这四个图形有周长,2、6个没有周长。师:那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周长的定义呢? 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我们认识了周长那接下来同学们你能得到树叶和课本的周长吗?
2.问题2 讨论:你能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与同伴交流合作。1.使用了什么测量方法?
2.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师:自学完的同学们请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同学们都探究出了结果,接下来找同学们汇报。
生:我用细绳绕树叶一周,然后用直尺测量出细绳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量得周长是25厘米。
师:同学们的方法非常好,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用皮尺绕树叶一周测量出树叶的周长,量得周长是25厘米。师:我们测量出了树叶的周长,那同学们再说一说怎么测量课本的周长呢?
生:我分别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把他们加在一起,通过测量我发现:数学课本的周长是54厘米。
师:通过两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发现图形的周长就是把各个边的长度加在一起。3.问题3(1)师: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同学们数的又快又准,接下来我们来试一试解决下面问题。4.试一试
(1)一条小路围绕着一个小公园,小公园的周长是多少米?
(2)小组PK: 看哪个小组算的又快又准,并说出解题思路。
生:120+120+120=360(米)
120×3=360(米)
生:(110+90)+(124+86)=400(米)生:75+75+75+75+100=400(米)
75×4+100=400(米)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计算的既快又准确。并且总结出了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来看拓展提高。3.拓展提升 小组PK: 看哪个小组算的又快又准,并说出解题思路。
(2)一个公园湖的周围每隔10米栽1棵柳树,共栽了8棵柳树,公园湖的周长是多少米?
10×8=80(米)
答:公园湖的周长是80米。
解析:8棵树围在一起中间有八个树空,所以求周长就是求8个10米是多少。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同时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的都非常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三)、课堂练习老师课件出示习题。
1.下面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米)
2.哪只小蚂蚁能最先到达终点?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单位:厘
师:大部分同学们对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少数同学掌握不太好,希同学们课下好好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效果较好。分小组学习,学生们互相配合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积累大量直观素材感知经验,通过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其发挥自己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并且从中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第四篇:《什么是周长》教案
《什么是周长》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
教科书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物体的表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数学思想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教学准备:线、直尺、皮尺、树叶、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开始学习第五单元《周长》的相关知识,关于周长,你想知道哪些? 生:什么是周长。
师: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这么多想知道的内容,我们一个一个来,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什么是周长》。(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描一描
师:今天天气特别好,小蚂蚁淘淘出去散步了,大家快看,淘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树叶图)小淘淘非常顽皮,想绕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圈,你能不能画出它的边线呀? 生:能!
师:好!请你打开数学书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5页,请你用彩笔描一描这片树叶的边线。
学生开始描,师巡视。展示学生的数学书。
师:大家看,她描的树叶的边线就是树叶的一周,而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引导学生说出。(课件出示树叶的边线)那谁能上来给大家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点2名学生上台指)
师:那这样是树叶的周长吗?(故意指错,让学生观察)生:不是。让学生说理由。
全班齐说,同桌互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然后指名说,再全班说。
师:从一个起点出发沿着图形的边线运动最后又正好回到这个点才是一周,这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
2、摸一摸
师:淘淘非常感谢大家帮它找到了爬树叶的方法,它又继续往前走,这次它碰到了一个大家伙,大家看看是什么?(数学书的封面),它可比树叶大多了。可是淘淘还想爬一爬,你能帮它找出它要爬到路线吗?还要爬它的边线呦!在描之前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描才标准呢?(用直尺)。哎呀!同学们太棒了!快用直尺描一描吧!学生在书上描,老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同学们,那你们能不能说出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指名说)师:我们描数学书的边线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课件隐去数学书)数学书的边线是一个长方形,那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指名说)
师: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其它图形的周长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图形,学生上台指出周长。
师总结:无论是任何图形,它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量一量。
师:淘淘知道你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可是它还想知道自己爬树叶和数学书的封面到底爬了多少厘米?该怎么办?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议一议:
1、可能有哪些测量方法?你们准备用哪种?
2、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小组内如何分工? 指2名学生汇报。做一做:
实际测量,师巡视。说一说:
1、使用了什么测量方法?
2、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师:同学们太棒了!看来,合作还是很方便的。我们以后要多合作!
4、数一数。
淘淘看咱们班的学生这么积极地想办法,它也想像咱们一样学得更聪明,于是它开始积极地想办法,它看到了三个图形,想知道它们的周长,可是淘淘学奸了,它没爬也没量4,却知道了它们的周长,你知道为什么吗?仔细观察。它能数出来,你们能数出来吗? 以第一个为例让学生数。(强调出:图中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数图形一周的边线包含有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
要想数出这三个图形的周长,我们首先要画出边线,除了边线,淘淘还想出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画弧线,大家试一试。
学生用彩笔画边线,铅笔画弧线,将答案写在图下面,师展示学生的数学书。师:同学们,淘淘的方法好不好?这样我们数起来更清楚,不遗漏。能知道哪个数了,哪个没数。淘淘很佩服我们同学们算得又对,学得又快,它很高兴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因为这样它也能变更聪明!于是它高高兴兴地请来了4个好朋友一起跟你们学习,这4只小蚂蚁想分别绕着下面的图形走一周,他们走的路线一样长吗?你自己在下面思考一下,如果想不明白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一下!领着学生一起数。
介绍一个巧妙的方法。还有其它方法吗?
三、总结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周长)我们是怎么学习周长的? 生: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
另外,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想到了那么多的好方法来测量,看来同学们一定要借助今天的经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地发现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样会让我们的脑袋越来越聪明!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第五篇:《什么是周长》教案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温一小 夏品静 [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44、45页的内容。[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物体的面的边线,让学生感爱、体验周长。通过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摸的面的周长,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教材分析]《什么是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身边的物体的面的边线等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设计理念]
(1)注意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2)通过多种活动感知周长的含义。(3)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周长的比较方法。
3、能初步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教学重点]
1、认识周长。
2、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用平移的方法比较周长。[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周长
师:同学们,森林里举行了一场运动会,瞧,这是七星瓢虫和小蚂蚁在比赛呢!(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这是七星瓢虫和小蚂蚁在相同的时间里爬过的路线,如果你是裁判,你会判谁赢了这场比赛。(生可能会说小蚂蚁,因为小蚂蚁爬完了一圈或一周)师:像小蚂蚁这样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也可以说是爬了树叶的一周。所以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完了一周,而瓢虫没有爬完一周,所以是小蚂蚁赢了。板书:一周
师:那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爬了一周?从中间抄近道过来,算不算是一周呢?(强调必须是沿着边线,而且是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
二、探究新知
1、摸一摸(树叶的周长)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张树叶,谁能指指这张树叶的一周在哪里吗?(从不同的起点开始指)(指名演示指指)像刚才小蚂蚁爬过的一周,还有小朋友指的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板书:周长)那什么是这张树叶的周长呢,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板书: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2、摸一摸,画一画(卡片)
师:树叶有周长,那是不是只有树叶才有周长呢,其他的物体有没有周长呢?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卡片,你手上的卡片有周长吗?(有)指一指你手上的卡片的周长,并说一说什么是这张卡片的周长。边演示边说: 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圆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圆形的周长。(根据回答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卡片)师:刚才我们指了卡片的周长,想不想把它画出来,拿出你的彩笔,把你刚才指的周长画下来。(生活动)(收集展示)
师:刚才老师在下面收集了三张不同的卡片,我们来评价一下,对吗?你刚才是怎样画的?(生描述)(沿着边缘画的,板书:沿着边线
从起点又回到起点
一周)画长方形和椭圆的同学也是这样从起点回到起点的吗?
3、找一找,说一说,指一指
师:树叶有周长,卡片有周长,你还能找出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周长?(先指名说,再同桌说一说)边指边说:XX一周的长度就是XX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用到有关周长的知识,比如我们拍了照,要给照片做个相框,我们画的美术作品要展览,要给这些美术作品做框架等等,都需要量出周长,那我们来看看这里有几个小朋友也找到了周长,并且把它描了下来,看看他们描的对吗?
1、判断
车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平面图形的的周长,里面的花纹不是它的周长。角:没有周长,那能不能添上一笔让它变得有周长,谁来试一试(生活动)收集展示。
师:会判断周长了,那你会量周长吗?(同桌合作,并做好记录)(1)量一量自己的头围。
(2)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卡片量一量它的周长。反馈:
(1)用软尺一次量出来的。演示头围的量法,卡片的只要记录数据。(2)一条一条量的,(那我们怎么知道它的周长呢,大家一起来算一算)(3)正方形的周长(由一个到三个拼成的图形再到由四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
3、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师:刚才大家都知道了怎样测周长了,老师想考考你们,行吗?
森林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小蚂蚁要参加跑步比赛,森林里的小精灵帮小蚂蚁设计了两组跑到,思考:你觉得两组跑道公平吗?为什么?(出示图片)
4、如果把一个长方形对折分成两个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和,与原来的长方形周长一样长吗?
5、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纸沿对角任意撕成两部分,那么这两部分的周长一样吗?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周长,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周长的知识。
认识周长
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圆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圆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