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01: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如何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安山镇徐新庄完全小学的李琳,我并非是语文专业而是体育专业,因学校教师较少只能包班,我的积累也就是这五年教低年级积攒下来的。本人才疏学浅,有讲得不对的地方敬请原谅!

教学设计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一项主要常规工作。如何把小学生培养好,更不能有半点差错。因此,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要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教学设计,才能自如地上好课。于是上课时,或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教学方法、手段使用不当,或对学生的提问不能准确作答,等等。所以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决定上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教案有无区别呢?本质上是无区别的,是一致的,都是做的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注重在语文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的设计,尤以教学思路的设计为重点。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我们必须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呢?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应以下面的新理念作指导:

(一)以人为本,体现“三个一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讲,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又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教材的精华,并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的策源地,通过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二)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

首先,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也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所决定的。生活对语文犹如空气和阳光,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学习语文,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乃至社会和社会生活观的养成,均须贴近生活、参与生活、和生活携手共进,才能使语文课堂引进活水,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的需求融为一体。

二、教学设计的模板

(一)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又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四)资源准备

(五)课时安排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反思)

三、教学设计的策略

(四)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又分为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课本、教学参考用书、教学挂图、相关课件等文本或图像资源,这些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凭借。有些教师认为,小学课文浅显易懂,凭自己的水平给小学生上课,那还不是绰绰有余?所以,对教材的钻研与解读,也就是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参考书而已。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

那么,解读教材包括哪些内容,教师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整体地把握教材

1.要了解新课标语文教材作了哪些调整和变动。2.要了解教材编排特点及编辑意图。其次要准确地理解教材

所谓准确,主要指的是人们对文章主题思想、表达方法、字词句段的理解没有偏失,切合文章的本意。

如:《小柳树和小枣树》我是这样分析的: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有效的教学不应该是教教材,而是教学生。学情分析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唯有做好学情分析,教学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才会有相应的对策和具体的方法。

学情分析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又如对二年级学生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学情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 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全面理解课标的内涵,准确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确定教学目标,一是要了解课程标准各年段目标,二是明白所在单元教学目标,三是清楚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者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预期变化。教学目标是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学的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过程,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很重要。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对教学目标要科学分类

认真分析教材钻研课程标准,从而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哪些是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过程与方法的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意,并不是每节课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必须列出三维目标,这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

2.教学目标要有系统性

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考虑目标体系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要充分考虑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之间的培养目标、本学科教学目标、本学科的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采取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使它们整合。

3.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合理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根植于文本,不拔高,不牵强。

4、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灵活

一反面在教学设计时,不能把目标定得太窄太死,要有灵活性;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随机调整,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过程中实际需要的变化,注意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教学目标就像射箭时需要瞄准耙心一样,只有心中做到目标清楚,才能有的放矢,要从“三个维度”出发,注重体现综合性和全面性。如:

【案例】《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

1、认识8个生字:枣、浅、秃、忍、呗、虽、乘、思,学会词语:院子、枣树、乘凉、忍不住、浅绿色、光秃秃、虽然、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课标教材,认真阅读教参。因为,《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部分具体讲了教学中应该达到的最基本的目标,这些具体目标就是我们的教学重难点,指出大体方向。我们阅读教材、教参,要知道课文讲的是什 么内容,对照课标,明白要在这篇内容中向学生传授些什么,并把内容进行细化,分不同课时来确定教学重难点。其次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难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情况及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就是体现教学重难点的内容,但不是所有的目标都是重难点。如《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重点:

掌握认字方法,会写“思”字和“怎”字。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记住“思”字和“怎”字的笔顺。

(四)资源准备——教学设计的基础。

资源准备,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比如引导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或者教师准备相关的影像资料等等。多媒体只是我们实现教学目的的技术手段、物质基础,在多媒体设计上,我们要从教学的实效来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不要片面地认为所有教学设计都必须要通过多媒体来呈现。

(五)教学过程

这里所说的过程主要是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即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共同努力以达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过程。可用下表表示,更清晰明了: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个谜语:绿头发,长又长,春风吹来荡呀荡,你可认识这姑娘? 生:小柳树

师:同学们真聪明!还有一个谜语,你们再来猜一猜:一个婆婆园里站,身上挂满红鸡蛋,鸡蛋不煮就能吃,没加白糖蜜蜜甜。生:小枣树

师:是的,孩子们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认识一下小柳树和小枣树,它们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呢?学生齐读:

15、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师板书:小柳树和小枣树)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师:请听多媒体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不认识标上拼音。

2、师:之前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找到了我会认识的生字宝宝了,同桌对照一下吧。之后在进行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3、师:谁能说说有几个自然段。

4、生:回答。

5、师: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

6、生:回答。

7、师:那就鼓励鼓励他吧。

三、掌握生字,合作探究

师:哪位小朋友说一说你找到的生字宝宝?生:回答 师:你们回答的真棒!老师也给大家找到了生字宝宝。(出示课件)

师:接下来咱们看看导学案第一题。

1、给下列生字注音,同桌对照。(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交流识字方法)枣 浅 秃 忍 呗 虽 乘 思 师:哪位小朋友读一下题目。(A同学)生:读题目,(给下列生字注音,同桌对照并以小组的形式说说它的拼音、音序、偏旁、结构和怎样记住的。)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吧。师:好了,第5小组,生:请同学们听我们汇报,123。下面学生回答‘快坐好’ 组长是1同学说:“我们小组说的字是‘枣’拼音是1同学回答,音序是2同学回答,偏旁是3同学回答,结构是4同学回答,怎样记住的1同学回答;我们小组说的第二个字是‘浅’拼音是1同学回答,音序是2同学回答,偏旁是3同学回答,结构是4同学回答,怎样记住的1同学回答;我们小组说的第二个字是‘秃’拼音是1同学回答,音序是2同学回答,偏旁是3同学回答,结构是4同学回答,怎样记住的1同学回答;我们小组说的对不对,下面生回答‘对对对’,那就夸夸我们吧,下面生回答‘第5小组你真棒!’下面还有哪个小组想上来汇报,第1小组。

师:总结第5小组非常棒,奖励一颗小星星。

生:请同学们听我们汇报,123。下面学生回答‘快坐好’ 组长是4同学说:“我们小组说第一个字是‘忍’拼音是1同学回答,音序是3同学回答,偏旁是2同学回答,结构是4同学回答,怎样记住的1同学回答;我们小组说的第二个字是‘呗’拼音是1同学回答,音序是3同学回答,偏旁是2同学回答,结构是4同学回答,怎样记住的1同学回答;我们小组说的第二个字是‘虽’拼音是1同学回答,音序是3同学回答,偏旁是2同学回答,结构是4同学回答,怎样记住的1同学回答;我们小组说的对不对,下面生回答‘对对对’,那就鼓励鼓励我们吧,下面生回答‘第1小组你真棒!’下面还有哪个小组想上来汇报,第6小组。

师:总结第1小组提出表扬的是2同学,以前声音小不好意思说,今天回答非常棒!奖励你们组一颗小星星。

生:请同学们听我们汇报,123。下面学生回答‘快坐好’ 组长是3同学说:“我们小组说第一个字是‘乘’拼音是1回答,音序是3同学回答,偏旁是2同学回答,结构是4同学回答,怎样记住的1同学回答;我们小组说的第二个字是‘思’拼音是1同学回答,音序是3同学回答,偏旁是2同学回答,结构是4同学回答,怎样记住的3同学回答。我们小组说的对不对,下面生回答‘对对对’,那就夸夸我们吧,下面生回答‘第6小组你真棒!’下面还有哪个小组想上来汇报,没有了,请看第二题简单组词、选择喜欢的词语造句。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吧!

2、简单组词、选择喜欢的词语造句。

(1)枣()浅()秃()忍()

呗()虽()乘()思()

(2)选择喜欢的词语 造句 师:总结第6小组今天回答非常棒!但是希望下次组长声音要洪亮,让班内所有人都听清楚,也奖励你们组一颗小星星吧。第6组 ,生:请同学们听我们汇报,组长是1同学说:“枣组词。”2同学说:‘大枣’。浅组词,3同学说:‘浅色’。秃组词,4同学说:‘光秃秃’。忍组词,1同学说:‘忍受’。呗组词,2同学说:‘好呗’。虽组词,3同学说:‘虽然’。乘组词,4同学说:‘乘法’。思组词,1 同学说:‘思考’。我们选择喜欢的词语是‘思考’,造句是‘我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我们小组说的对不对,下面生回答‘对对对’,那就鼓励鼓励我们吧,其他同学还有意见吗?生:A回答,其他同学还有意见吗? 师:回答的真棒!

3、练读以下词语。

院子 枣树 乘凉 忍不住 浅绿色 光秃秃 虽然 意思 又细又长 弯弯曲曲

师:老师也给生字宝宝找到了好朋友看看你们认识吗?(出示课件)师:分组读一下,草莓组先读。生:两排一组,分三组。师:相信孩子们已经累了,咱们一起玩个小游戏吧!小火车, 生:开起来(手做动作)。师:一开开到你这来。生:一个一个回答。

师:火车开的这么棒,老师要给你们出一道题考考大家了,请看第四题

4、练习:仿照“又细又长”“弯弯曲曲”写词语。

ABAC AABB 师:谁说说。生:1回答。

师:他说的对不对呀!咱们鼓励鼓励他吧!

生:1同学你真棒(其他同学拍两次手,然后伸出拇指)。

5、书写生字(1)“怎”的拼音是(),音序是(),部首是(),结构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写字时应注意()(2)“思”的拼音是(),音序是(),部首是(),结构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写字时应注意()

师:下面咱们一起看一下书写生字第一题,谁能说一说。

生:读写的内容,下面我写一下,大家我写的对不对,对对对,那就跟我一起写(生带领写)。

师:板书写,生:导学案上写。找生到前面展示。师:接下来看第二题,谁能说一说。

生:读写的内容,下面我写一下,大家我写的对吗,对对对,那就跟我一起写吧!(生带领写)。

师:板书写,生:导学案上写。找生到前面展示。

四、拓展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还能非常流利地朗读课文。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去了解一下小柳树和小枣树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最后,我来看一下这节课的第一名是哪一个小组。

(六)教学评价

最后讲教学评价及教学反思。

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为,通过反思,教师会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反思,教师能在学生的“错误”中寻求发展,在自身的“失败”中找到出路,在教材的“局限”中谋求进步;通过反思,教师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实施教学行为;通过反思,还可以使教师从教学主体、目的和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中、后等环节获得体验,变得更加成熟。所以,反思是教师取得特定实践成就、走向解放和专业自主的工具。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当强化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

尽管上述介绍不是非常全面,但我相信,今天的课能解释一些大家在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学习教学设计,也是学习一种教学技能。任何一门技能,如果没有理论指导,效果是不理想的。因此,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很重要。

如有说得不到和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原谅和指导!谢谢大家!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

——“五步两段一体穿插教学法”实施有感

灵台一中

王永永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物理课程的改革,冲击着我们物理教师的一些旧理念,也对物理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挑战。新课程理念倡导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科学探究、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灵台一中周建荣校长创造性的提出了“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新的教学法(下称新教法)。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该教法既符合新课改理念,又能满足我们的教学实际。

一、新教法的可行性。

1、新教法正真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提倡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领路人的作用。新教法从学生自主阅读到基础检测,从合作探究再到拓展练习,自始至终都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2、新教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教育氛围。

新教法注重学生学习与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参与者的教师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在新教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中心论”被打破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表述,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也落实到了实处。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探究,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3、新教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落实了学

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

新教法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借助导问题,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即获得了新的知识,同时训练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基础检测,不仅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同时有帮助、督促学生记忆本节课学习的基础知识。

4、新教法学生在课堂上探究、讨论赢得了时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与讨论能力。

创造教育的倡导者陶行知说过:“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而培养学生提问与合作探究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新教法规定每节课有15分钟的探究、讨论时间,这就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新教法的实施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有时学生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造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创造性思维得到了确确实实的培养。

5、新教法有助于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分析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重视实验操作能力与观察、分析能力。在新教法的合作探究环节,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得到落实。

二、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五步两段一体穿插”教学法。

1、只有“功”在课前,才能“力”在课堂。

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关键是教师有对每节课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要准备好导学案、明确自学要求和方法。其次,在备课组内部论证好“基础检测题”。再次要论证好探究问题,目的是通过学生探究能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难点、疑点,真正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四是要论证好学生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应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把握,作业难度因该适中,作业量30分钟完成为宜。

2、在物理课堂中,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实验探究创造条件。

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是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构建,物理教学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掌握物理规律的形成和探究过程。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为物理课堂的实验探究搭建了平台。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全部改成学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3、合理安排教法的循环周期。

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的循环周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置。如《力学单位制》,教材内容较少,可用一个课时完成一个循环;如《力的分解》可用3到4个课时完成一个循环。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死板硬套。

4、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课外“两段”时间学习过程的督导。

为了督促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外的40分钟学习完善所学物理知识,在课堂上应该就上节课的导学问题加大提问力度,强迫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后督促学生按时收交作业,同时做好统计,并在学分认定时加以体现。

5、要使用好“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应高度重视“新课导学环节”。

“新课导学”环节是“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的一大创新。在整节课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本节课与下一节课的联系,有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通过新课导学问题,为学生预习下一节课提出了学习任务,帮助学生理清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脉络。因此必须重视新课导学环节。

第三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定稿)

浅析怎样设计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郭 维 维

摘要:现代学生要求的是素质教育,全方面发展和提高,且现在的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能力差,积极性不高,所以作为现在的教师就需要在课上学生的学习效率上下工夫,怎样备课,讲课,用什么方法可以调动他们课上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并可以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激发兴趣,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目录:

1、引言–––––––––––––––––––––––––2

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去想、去疑、去问–––––2

2.1、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交流氛围,让学生敢提问-2

2.2、为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想提问---3

2.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会提问--------------4

2.4、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乐于提问---------4

3、提高课堂效益--3.1、做好讲评课前的分析工作--------------------5

3.2、课堂上讲什么------------------------------6

3.3、怎样讲评试卷––––––––––––––––––7

4、总结––––––––––––––––––––––––10

一.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物理教师在上课前,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以及手头好的教学参考书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上课思路以及知识层次,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深度和课堂临场教学经验。这种重点依赖于讲授 “ 填鸭式 ”的 做法,对于学生掌握物理方面的知识点和物理原理是有很有效的,也是可靠的,但这都是对于我们以前那种学习主动能力强的学生是教学方法,而现在社会普遍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即全方面发展,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为主,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实践中告诉我们以前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适合的。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但解题能力差,作为当今的教师我们怎样做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使其积极参与呢?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效率要高,在新课标下我们如何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呢?

一、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具体需要怎么做

1、明确自己的任务

(1)每节课前,对于教师来说备好课固然还是很重要的,但备课思路是要大大改变的,不仅是要掌握课程的内容,更要注重对我们所教的每一位学生进行个方面深入的分析,都要分析什么呢?我认为包括对学生知识、经验、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及了解。如果你能对你的一班学生进行分类并且一一分析的话,那你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本节内容的简易程度对你所了解的学生进行教授:知道什么知识可以重说,什么知识可以轻说,甚至什么知识可以省略不说或者可以留为课下的兴趣讨论及作业;而且在教授过程中知道什么样的问题该提问那一部分人效果更好,这样的话一堂课下来,该掌握本课知识的学生定没问题了,都不用检查,可以掌握的学生也有很足的信心,通过课下的一点努力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以前那些后进生也不像以前那样睡觉或者是看课外书了,而是很有兴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一些物理知识。现在的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老师的夸奖是非常高兴的,因此,如果能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我觉得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每一位学生在竞争中可以共同前行。

2、制定教学目标

就是用自己精确的语言表达学生需要认识和了解哪些知识和技能,形成怎么样的态度和认识等学习目标.并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必须把教学目标明确告知学生,以达到师生双方都明确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以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3、确定教学内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教材内容应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②哪些物理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补充什么素材内容才能使其更完善?③在校内校外以及网站上可利用哪些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课程资源?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如何定位比较恰当?如何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突破难点?⑤活动与探究课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⑥结合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哪些内容可进行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育?⑦在练习中如何处理好基本与提高的关系,为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这样,教师以新教材为基石,既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所束缚,必然会使新课程理念具体地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4、设计教学策略

(1)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方案,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安排时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a、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时,把握知识点,一定要注重所讲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实际联系,了解对应知识与科学家相关的轶闻趣事,选取相关资料和内容做 教学过程中的“ 活化剂 ”,在上课的过程中适时引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哪些物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哪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等等。这些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物理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例如: 实验探究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尽量让学生自主收集实验的数据,逐步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表格,准确地读取和记录实验数据。另外实验教学过程中提倡用身边的生活器具来做物理实验。

(例如:探究压力作用效果)

当然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决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种教学形式,而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式。

(4).物理教学时间的安排 a.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

物理教师要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在整体上做出合理规划,做到心中有数.b.科学地规划单元课时 我们对每堂课的时间分配的具体规划,比如导入新课用多长时间,讲授新课内容用多长时间,提问讨论用多长时间,练习用多长时间,总结用多长时间等,都需要事先一一分配好.最好设计到每一句话,不说废话,尽量避免教学的随意性。

c.防止教学时间的遗失

所谓教学时间的遗失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是: ①课堂偶发事件引起的教学中断;②过渡时间过长;③不适当的练习作业造成时间浪费.我们要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预期.将教学时间的遗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5)教学时多媒体的设计

多媒体技术能在课堂上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物理情景,加深中学生对物理现象和原理的理解.尤其是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同时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再好的设备离开教师精心的准备也将失去它的作用

5、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结束后要及时对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效果,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等进行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即 “ 教后反思 ” 的跟进。我们刚刚投身新课改,无论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急待加强和提高,有必要通过 “ 教后反思 ” 的跟进对自身教学的能力水平进行充实提高。教学反思主要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在教学中的新发现、新见解、新问题、新规律,然后从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反思,这样做,有利于今后教学活动中的自我矫正和自我完善,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二、切实加强集体教研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学习与工作,教师之间需要更加紧密地合作。所以,在新课标下我们要设计好教学更要开展并加强教研。

1.集体备课内容。

(1)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学习《课程标准》,通览教材,研究教材,在弄清《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弄清教材内容中的每一个栏目中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每一幅图、每一个实验等编排的指导思想及意义。在备课中我们围绕以下问题研究:①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什么?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什么?②确定重点和难点;③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④探究实验用的器材等。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教学目标及策略上达成共识。

(2)对每节课实行分头备课,再集中讨论,确定大的框架。每一节课的备课都确定中心发言人。任课教师作自由发言,经过讨论,进一步吃透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反复研究教材,分析要让学生经历什么过程、体验什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因素,然后分析学生的智能水平,心理活动,换位思考、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交流。

(3)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学习探究的一般方法和科学知识。为了在探究式教学中能指导学生到位,教师在教研活动时,对每一课题进行模拟探究,像学生一样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推广应用等。老师们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说 “ 我们要指导学生探究问题,首先自己要学会探究,学会合作 ”。

2.开展以说课、备课、上课、评课为主的研究活动,即集体备好课以后,先让一个老师试讲,其他老师听课后再评改,研究增减、保留、改进的方法和内容。最后大家再相互交流教后感:在教学中,哪些探究学习可以扩展?探究扩展到什么程度?哪些方面或内容需要改进,是否需要增加实验或习题?增加哪些等等。

3.教研活动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方式,及时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定时和不定时的教研活动,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设计出更符合新课标,更适应本班学生的教学设计,这样既能减少重复劳动又利于个性的发挥,更有助于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本人的理论水平、业务功底和实践经验,此外,大量的教学实践说明了课堂教学设计成功与否与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否明确,设计的程序、方法是否得当有很大的关系。从教学设计实践的积累与教育理论的发展逐步使人们认识到适应现代教学设计所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

1.构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把教育思想转化为教学行为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教学理论只能指明教学发展的一般方向,要想把教学理论变成教学行为,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联系的中介物,而教学设计就是联系二者的桥梁,因为它不仅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原则和策略,而且提出了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式,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2.确保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统一

教学设计的主导者是教师,因而一般说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比较容易受到重视。传统备课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授课方法上。而教学设计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把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作为重要内容,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和谐地统一起来,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3.突出教学过程的价值,确保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关联性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价值观是以知识的传授容量和巩固程度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的。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强调和重视的是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则着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因为教学过程除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外,还具有教育功能、培养功能和应用功能。科学的教学设计就是要有效的发挥教学过程的多种功能,确保过程与结果的关联。

二、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理论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相统一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不能以感性经验为依据,而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这样才能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规范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以减少实践的盲目性,增加自觉性。正是为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学设计又必须把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给出教学流程,明确可操作的方法。

2.整体设计与要素分析相结合 没有要素分析的综合是肤浅的,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而只有要素分析,没有综合,必然是孤立的,并且缺乏整体功能。因此教学设计既需要以整体为背景进行要素分析,又需要以要素分析为根据进行综合优化,使教学系统各要素处于相互匹配和最佳结合状态。

3.规范性与创造性兼顾

规范,反映教学过程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只有规范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新思想、新理论的运用又必须创造,创造是对规范的完善与发展,二者是可以兼顾而统一的。

4.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并重

教学过程由教学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及二者的中间联系过程三者构成,因此教学设计既要重视静态设计(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又要重视动态设计(教学过程的发展),使二者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中向前推进。

5.施教者与学习者交互协调

教学过程既是施教过程,也是学习过程。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促进两者的交互与协调。但交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按照系统科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中,通过控制与反馈、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设计与实施。具体流程是:

1.明确任务

确定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把握相关的教学内容,收集有关因素的资料,为以后的教学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2.设定目标

把比较笼统的、概括的教学目的化解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3.系统分析

对教学过程的各要素即学生、教师、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进行现状与条件的分析。

4.系统综合

根据对教学目标及教学要素的分析结果,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优化,整体权衡。

5.形成流程

根据系统综合的结果,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教学内容,将时间、空问加以合理分配,形成流程。

6.优化决策

在几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择优选取或组合。

①由于教学活动涉及各种各样的因素,所以教学设计需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全面系统地统整合; ②由于教学设计是以 “ 学生 ” 为中心进行的,一切围绕着学生的 “ 学 ” 来进行,其设计应以灵活性和针对性为设计原则;

③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又明确地指向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操作规范,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我认为:所谓物理教学设计,就是物理教师在新课程理念和物理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对物理教学活动进行全面通盘考虑、系统规划与预先策划,并根据实际反馈的信息不断地调整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进行高中物理的教学设计呢?

一、要有全新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理念是第一位的,当前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设计中要融入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超越学科本位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体现出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对常见现象及熟知的事物提出相反意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新的课堂中教师应从过去的一个主讲者转变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概括,要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设计中要重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中,个体学生得到的数据或结论往往是片面的,而让学生通过交流或分工协作,加强了学生间的向心力和友好相处的心态,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学习、探究,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在取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不足、纠正错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协作能力。、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必须做到 “ 心中有人 ” 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以及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学理念。如有些学生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有些对基本知识和规律感悟好,对他们不是采取取长补短,而应采取扬长避短,让他们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是针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而言的,那么,设计过程就必须要充分考虑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有:

① 重视实验、重视科学探究;

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③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④ 注重数学手段;

⑤ 密切联系实际、注重 STS 教育; ⑥需要物理体验。

根据这些特点,要完成一个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原则上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中学物理的思路设计阶段、中学物理的活动设计阶段和中学物理的心理模拟阶段。

①思路设计阶段

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路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和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编制出有一定层次的教学程序。物理教学的思路设计只是教学方案的纲要设计,许多工作只是原则性的、笼统的,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比如,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思路是:提出问题→猜测尝试→验证设想→用数学方法阐述物理规律→应用物理规律解决新问题。思路设计阶段给出了原则性的设计思路,相当于建筑设计中的图纸设计。

②活动设计阶段

中学物理教学的活动设计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确定师生双方活动的方式,可以概括为 “ 3W ” 模式,Who(谁来做),What(做什么),How(如何做)。活动设计是物理教学思路设计的具体化和明细化。如果说教学思路设计是一幢大厦的建筑图纸,那么教学活动设计就是具体的建筑施工。图纸确定下来后,具体的建筑施工可以有各种方案。同理,针对同一个物理教学思路设计,具体活动设计也是各式各样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设计是物理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活动设计不但要有创造性、灵活性,而且还要有将创造性、灵活性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能力。例如上面提到的物理规律教学思路确定后,物理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物理规律(比如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并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下一步具体的教学活动的安排。

中学物理教学活动设计是多因素、多层次、多关系的协调统一的系统工程。物理教师在活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实现教材内与教材外的统一、主体活动与主导活动的统一、分层活动与整体活动的统一等。③心理模拟阶段

中学物理教学的心理模拟阶段是物理教师对经过思想设计和活动设计两个阶段得到的物理教学方案的一种可行性验证,是教师本人对方案可行性的反思和心理自证。在心理模拟阶段,物理教师主要以心理活动为主,以想象中的学生为对象,以内部言语和表象为主要活动形式,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物理教学活动进行模拟预演。通过心理预演和推敲,教师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了整个教学设计,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

三、实现 “ 以学为主 ” 的教学设计的几种常见的物理教学策略.、情境式物理教学

所谓情境式教学是指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情感共鸣为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 ;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

在物理课堂中常见的创设情境的手段有 : ①模型展示法.即利用 物理 模型来创设情境.②情境再现法.即利用课本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或视频来创设情境,此法的优点是能突破时空限制.③语言描绘法.即利用语言来描述 物理 现象及 物理 过程等。丰富生动的语言是一种优良的情境创设手段.④实验演示法.即利用实验的现象、结果来创设情境.

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实现以下目的:①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 物理 学概念、原理的学习水到渠成.②引发情感.用强烈的情感语言创设情境,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③引发思维.创设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还能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式物理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 : 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一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发现新问题一解决问题 „„ →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 物理 学知识的 “ 再发现 ”,因此,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 “ 导火索 ”,问题哪里来 ? 问题应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因此,设计探究式教学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引导.第一,是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 第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 ; 第三是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概括起来讲,即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有提问的习惯、有提问的技巧.

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 : ① “ 捕捉新奇 ‘ 出 ' 问题 ” . 物理 学领域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像 “ 纳米技术 ”、“ 信息高速公路 ” 等,学生首次接触到这些名词时可能会问 “ 什么是纳米 ?”“ 信息高速究竟有多快 ?” 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有助于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摄取新信息的能力 ; ② “ 发现矛盾 ‘ 出 ' 问题 ” . 物理 学中有许多新知识初看起来与原有知识互相矛盾,学生就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借助问题的讨论,不仅化解了疑点,而且增长了实践知识 ; 采用 “ 矛盾冲突法 ”,尽力展示生活体验。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思想实验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③ “ 追根溯源 ‘ 出 ' 问题 ” . 物理 学中好多知识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④ “ 纵横比较 ‘ 出 ' 问题 ”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相似概念、规律的比较,可以产生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可以加深对某些知识点异同点的理解.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诱导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激发的是一组环环相扣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实施探究式教学,学生建构了新知识,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互动式物理教学

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讨论交流,实现师生多边互动,发挥学生的群体效应,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习物理 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的意识.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双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能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实现教学相长.

物理 学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 “平等互助 ” 作为前提.新课程强调 : 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意义建构.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交往,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现代的 物理 学学习的促进者,由 物理 学课堂的 “ 主宰 ” 转为 “平等中的首席 ” .如此的互动交往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物理 学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 “ 思维互动 ” 作核心.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以活动频繁作为互动的标志,不能仅以气氛活跃作为互动的尺度,师生互动的本质应把握在 “ 思维互动 ” 上.实现 “ 思维互动 ” 常见的策略有 : ①趣味引 “ 动 ” .即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把他们带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②问题激 “ 动 ” . 物理 学知识的学习可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问题应该由师生双方交替提出,若问题仅由教师提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 问题互动 ” .③实验带 “ 动 ” .实施实验教学,可把学生带入 “ 思维互动 ” 的新天地.无论是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步骤的设计,还是实验结果得出,都应使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开放式物理教学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 “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 的教学系统而言的.它是指把 物理 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实现内容的开放化 ; 突破教师单向的传承,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方法的开放化等,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法等打破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用开放题材作为载体,来承载开放式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设计 物理 学开放题材可从四个方面来体现 “ 开放 ” 理念 : ①开放内容.即所提问题与课本知识有关联,但教材涉及不多或不深,需要学生借助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活动,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如学习完选修 3-2 电磁感应知识后,可以课后提出以开放课题 “ 发电机 ” 设计一个课题,设计思想如下:谁发明了发电机(原理?)—— 发电机的构造 —— 现代发电机的种类 —— 你能自己设计一个简易发电机吗? —— 如何发电机的提高商业效益? —— 你的收获等。再如:学习了解了传感器知识后可以以 “ 生活中的传感器 ” 为课题做一个开放式的内容设计。②开放方法.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固定的问题解决程序,比如要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实验器材来优化组合设计.③开放思维.即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时思维途径的多样化.④开放结果.即没有所谓的唯一标准答案,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追求是获得结果的过程.即要求学生不断地去寻求在给定的条件下存在多种可能的答案.对学生的结果要结合其过程给与积极肯定的评价。

以上是几种比较典型的常见的实现 “ 以学为主 ” 的几种教学策略。一般来说,在一个成熟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应用到多种教学策略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设计情境,引发问题,这些都是为了实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更好的互动,从而达到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的实现。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富阳市教研室

沈 波

一、教学设计概述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整体的教学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步骤两大部分内容。教学设想涵盖了教师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重点把握,它渗透着教师对课文的感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课标为依据,确定学生学习某一篇课文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目标,根据不同的课文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如第13课《山中访友》一文的教学目标设计有三:

(1)体会、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3)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目标设计好了,然后思考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适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步骤部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导入新课。我们应认真研究教材,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通过巧妙的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强烈愿望。如第22课《羚羊木雕》可设计“实话实说”的栏目现场,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包括财富、亲情、友情、信心等的人生超市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并说明理由。

第二层次为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各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赋材料以生命力。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灵活采用读、听、看、演、讨论、争辩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如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设计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弄清,(1)“我”是被谁救下的?采用的方式是什么?(2)你如何评价“我”、“爸爸”和“杰利”这三个人?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可以用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1)你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如何理解?(2)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作为“我”的同学,“杰利”将怎么办?(3)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取得共鸣,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想办法,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第三层次为知识的拓展延伸。此部分内容可视课文内容和课堂教学情况灵活设置,重在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第11课《春》可设计这样的练习:(1)写出含有“春”字或描写“春”的诗、词、歌曲、成语、对联、俗语、谚语等。(2)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冬雪”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3)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描绘春的画。

同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及时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鼓励,将新的评价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活动,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可采取以下方式:(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2)小组评议。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提出优缺点,由小组长总结成简单的文字材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3)教师日常评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我们新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引起注意的一点是,课改并非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要改变的是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要避免认为课改就是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讲知识的片面理解,该授受的知识必然要授受,但要有度,不能拔高,不要过于强调知识的体系化,不要脱离能力培养去孤立地传授知识。提倡在学生语言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明确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

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还要避免的一种倾向是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体现学生的活动,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一节课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绘画,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讨论,看似非常活泼热闹,实际上接触教学内容实质的东西并不多,缺乏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的探究,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大,这显然是有悖于我们的课改目标的。

现在我们的许多教案往往停留在“教什么”的层面上,这种教案所欠缺的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包括“教什么”,还应该包括“如何教”,乃至“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设想与计划,是一项预测活动。课堂教学则因为有许多即时性因素的出现而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这种“生成性”的特点恰恰可以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教学设计无法预测课堂出现的即时性因素,因而没有必要追求设计与教学接榫。重要的是应该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特点灵活处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

一般地说课堂中有如下一些“生成性”情况:

1.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此时该如何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纠正; 2.学生在学习中会提出一些他们不懂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挑战;

3.教师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应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发挥; 4.教学中由于现场可能出现一些变化,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相应进行调整;

5.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收回注意力。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应该具有的教学观念

1.应该树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念

具体的说,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文化修养、品德情操等方面。语文教学的设计应该在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上下工夫。

2.应该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应该树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

乐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有人说,乐学可以常使精神力量有余,有人创造的“乐学法”可提高学习效率5倍。乐学靠教师的“激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尤其应该重视语文活动设计。

4.应该树立语言是“习得”的产物的观念 “习得”与“学得”是不同的。“习得”要求主体必须参与言语实践活动,必须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必须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言语能力;“学得”则主要是一种理论学习,是一种认知行为。从本质上说,语言学习是一个“习得”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语言学习是达不到目的的。习得的途径是多读、熟读、多听、多说、多写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要减少讲解、分析的成分。

5.应该树立“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观念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最终将什么也学不到。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会学。那么,教师要不要讲?当然要讲,但一般要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教师的讲,是讲学生读不懂或领会不深的地方,是指点路径,是引导。

学生要学会学习还必须将读课外书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运用阶段。学生只能是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读书中养成读书的习惯,习惯养成了才会形成能力。

6.应该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学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学生是否主动、是否探究,主要表现在是否思考,是否思考主要表现在是否能提出问题或是否有自己的看法。

民主、平等、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应该十分关注的。至少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互相依靠;面对面的学习交往;个人责任感;一定的交往能力;学生小组的自我管理。教学设计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语文学习整体性的特点。如《春》的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能力目标:准确生动地用词造句。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在这个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彼此是脱节的。新课程目标按三个纬度来设计,意在避免以往知识与能力、学习结果和过程方法、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弊端。

在上述目标中,“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与“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没有必然联系,知识的小是孤立的。还看不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如何达到,通过什么途径?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是通过与朱自清《背影》中朴实语言的比较?

2.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如:《羚羊木雕》目标设计:(1)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2)学会分析记叙文的构架和思路,掌握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规律(拔高了)。(3)学习本文,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真诚无私的友爱为贵,正确处理好与同学朋友的关系。

3.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突出学生学习提高的新内容。

比如比较好的:品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说明理由;比较 两篇文章的异同点,说说两篇文章的不同妙处。这些设计突出了学生发现、探究的能力要求。

4.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明确、清晰,便于落实和检测。如《中国石拱桥》: 例A:(1)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例B:(1)学习生字词,能准确使用其中一些常用词语来造句。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题目,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画出文中表述中国石拱桥特征的语句,能概括其特点。

写作教学目标示例:

作文“„„——我最喜欢的一门课程”教学目标:

(1)围绕“最喜欢的一门课程”这个话题进行讨论、畅谈,互相交流思想感情,为写作作准备材料。

(2)围绕不同的材料,探讨如何安排行文的结构。

(3)完成作文后,以小组为单位同学间互相修改,写出修改意见或阅读感受,并推荐好文章、有特点的文章、进步明显的文章在全班朗读。

没有修改的写作教学是很难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经学生修改后的作文与原文反差越大,就越能反映出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程度和教师指导的水平。

四、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现代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是:

(一)深入理解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二)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三)注重阅读指导,整体感知课文

(四)运用教学策略,深入理解课文

(五)加强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素养 例1:第6课《理想》 1.导入:由《在山的那一边》导入或由学生谈对“理想”的理解而导入。2.自由朗读:学生自主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含义。

3.选择揣摩朗读:在自由朗读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含义隽永的、语言优美的、自己喜欢的诗句朗读,并圈点批注,揣摩其好在哪里。4.交流探究朗读:同桌或合作小组成员间交流朗读,并探究。5.合作探究:各小组交流探究结果,师生共同提高。

6.示范朗读:在把握诗句含义,感受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各小组代表示范朗读。

7.当堂背诵:可背诵全诗,也可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8.对比小结:结合《在山的那一边》进行对比小结。

9.扩展训练:可仿拟本诗句式,用“理想”或其他词语进行诗歌创作,或课外阅读与“理想”有关的诗文。

例2: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想

(一)导入新课。可借前一课《春》为引子,提问由春天想到的有关词语并想到冬天的词语,从而引出课文。

(二)感知课文。听录音或学生自由朗读。思考: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感觉和你印象中的冬天是否一样?它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1.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赏析文章,济南的冬天为什么会给你这样的感觉?要引导学生分析济南天气的特点、山的特点以及水的特点。

2.讨论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题目“济南的冬天”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 3.小结课文。

(四)拓展练习。或模仿本文的一些写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或课外阅读《济南的秋天》一文,与课文进行比较。

例3:第16课《化石吟》教学设想

(一)抓住研究关键:(1)作者为什么要赞颂化石?(把握情感)(2)作者怎样赞颂化石?(把握结构、思路)

(二)加强朗读训练: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意,压迫贯穿全过程。

(三)精心安排教学步骤:

1.导入:可从讲述一个故事引入课文。

2.默读:默读中勾出读不准的字,画出不易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自行解决。3.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读等。

4.讨论: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探究问题。要抓住关键问题;问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尽量让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评价。如;作者开头接连发问,他看见了什么?引起了他怎样的好奇心?第2小节作者提了两个问题,他回答了吗?假如让你来回答,你会用这样的语言阐述?等。5.小结:小结课文内容要点;总结学生参与讨论等情况。

6.拓展:可用课文后练习三,也可用其他的,如:写一段文字,描绘远古生物图景。

五、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关于古诗文部分的学习,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我们主张,新课程下的教学,不应只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我们的创造性的加工,将其内容情境化、问题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基于这一原则,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创设切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去感悟、体验。如第25课《陈太丘与友期》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导入教学:上个星期天,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6点出发去爬山,可是时间到了,他还没有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在情感上抓住了学生,就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自然也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由于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学生不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不掌握基本的理解能力是很难读懂的,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能忽视这一纬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在疏通文意的教学环节中,我们一定要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和现代白话文不同的字词句,对照注释理解这些陌生的知识,并逐渐养成查阅工具书,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的习惯;另外,还应加强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让学生不断进行合作探究,相互质疑,相互解疑,共同探讨提高。对于文言文中涉及的一些文言知识,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加强积累,不断地感悟,不断地总结,这样他们才能不断掌握知识,不断提高能力,才能为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当然,教授文言文,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只限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中,吸收古文的精华,领悟其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思想上的启示,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我们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提出的问题会有所不同,当大家把看法和疑问都提出来时,探究性的问题就产生了。这时,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经过讨论和争辩,求得问题的解决。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例如,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可以让学生针对课文中的人和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对陈太丘、友人和元方各自的做法是对是错就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观点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允许一个小组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的意见,只要拿出充分的理由论述自己的观点就行。最后把各小组讨论的结果拿到全班交流,选出最有见解的小组。形式可以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活动中,通过不同范围的思想碰撞,对自己及他人的观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例1:第10课《〈论语〉十则》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内容。

2.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注意古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3.了解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积累哲理深刻的名言警句。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朗读方法:要读准字音,如“论语”的“论”;读准句读,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读准语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中反问的语气。

2.要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十条格言都是关于治学、为人、修身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讲内容,让学生根据切身实际畅谈感受。一方面活学活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儒家经典虽经千年而不衰的强烈魅力。谈论方式不论,可总谈,可结合一两条来谈。

3.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1)激趣导入:可由北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来导入。(2)组织学习:重在读,重在谈,重在悟。同时介绍孔子及《论语》。(3)知识积累:文言文的初步知识和名言警句的归纳整理。

(4)拓展训练:可再介绍几则与课文联系比较紧密的格言让学生自主学习。例2: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设想:

1.加强诵读,在读中体会诗的情感;

2.适当介绍古代诗词的知识及背景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可以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课内交流;也可以穿插于诗词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或学生介绍;还可以在学完以后,让学生去收集同一诗人的其他作品及赏析文字。

3.精心安排教学步骤。

(1)启读激趣。教师介绍唐诗及诗歌常识导入,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从整体上了解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

(2)初读感知。介绍读诗的简单方法,指导学生用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诵读全诗,初步读出语感,从整体上感知诗歌大意。

(3)细读品析。指导学生想象诗句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的内容,深入领会诗中意境。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诗句用词的绝妙,理解诗句用词的准确。

(4)诵读小结。再次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总结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

如《次北固山下》一课,在“初读感知”环节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细读品析”环节中,可指导学生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受;可指导学生体会“阔”“悬”两个字的妙用。

六、作文教学设计

基本流程(供参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文情绪和写作冲动(情境作文;课文激发;材料激发;文题贴近学生生活)——构思指导(指导学生想清楚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列提纲或让学生在全班讲述自己的构思,在全班进行构思交流,都是好方式。)——起草文章(根据构思行文,写想清楚了的内容,按想清楚的思路写下去)——修改指导(专题修改:文字、选材、布局、主题。诵读改,边读边改。)

最后,给大家推荐两种值得试一试的教学模式: 1.“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是“整体感知——质疑问难——探究领悟——拓展延伸”。

2.“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设问创新,促其发现——参与讨论,探究问题——思路总结,激励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为主;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彻底改变学习方式;强调语文实践,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第五篇: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念(范文)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念

理念一: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目中有人)

1、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设计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的学习活动);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和独立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地享受高质量教育。

2、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习有意义的内容);

3、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同形式作业的设计不同形式学习方式的选择)。

理念二: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心中有标)•三维目标的融合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注重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加强培养学习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注重形成性的过程评价。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三维目标各有侧重,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理念三:树立教学方式新理念(学中有趣)•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接受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建立开放的学习观

----主动性(激发兴趣 愉快参与)----独立性(创造机会 独立学习)----体验性(设计活动 人人感受)----问题性(设置问题 促进探索)理念四:建立对话式的教学关系(教中生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倾听者欣赏者鼓励者促进者…… •学生和文本关系的新定位

学生是文本的体验者、感受者、欣赏者、质疑者、拓展者、创造者而不是文本的理解者、接纳者、盲从者……

温馨提示:教学对话中教师和学生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要正确理解文本传达的价值取向。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宁平镇韩楼小学 李秀英 一个汉字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汉......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学习心得 巴中市南江县东榆小学 何英 在不断反思,困惑,再实践的同时,有幸学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让我对“课......

    新课程下应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应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为新课程教学设计出谋划策 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坐飞机总比坐火车快。研究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用较少的学习时间取得较大的学习效益。 新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对于这个问题,站在教学系统的不同角度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简介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杨莉 众所周知,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例:解剖器使用(2010市长陵中学视导课) 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例:克隆羊(2004市视导课),更多的是目标不要求的无用内容 教学目标为......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吝店中学 杨新侠 2001年9月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改革,使我们的教师教学生活发生根本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课前教学设计。传统教学的课前准备有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