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过也教学设计(云岗中学)

时间:2019-05-13 01:0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寡人之于过也教学设计(云岗中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寡人之于过也教学设计(云岗中学)》。

第一篇:寡人之于过也教学设计(云岗中学)

《寡人之于过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是古代议论性散文单元,在学习本课时,除了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外,还要学习作为议论性散文的立论方法和论证艺术。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

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学习,高一学生对文言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但是对于必要的基本知识还处于模糊的认识阶段,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还缺乏系统和方法。在学习本文时,除了加强文言知识积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方法。

另外,对于孟子,学生基本只是知道此人,但对于孟子的具体思想并不了解,对于王道的认识有一定的困难,本文篇幅相对比较短,内容也有一定趣味性,是让学生认识孟子及其思想的一篇很好的文章。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常见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的论辩艺术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的落实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步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初读文章,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导语设计)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新课

(一)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二)初读课文

1、听朗读,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并完成注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通过设问,疏通文意,并落实重点字词。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通过问题理解文意及重点字词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提示:“民不加多。”

2、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4、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5、孟子是怎样解答梁惠王的疑惑的?有何巧妙之处?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然后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巧妙的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当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时,也就不知不觉地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6、“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7、对于“民不加多”的问题,孟子提出了那些措施,有什么效果? 提示: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养生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8、这两段都讲治国的措施,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要分两段?

提示:前一段主要围绕重视农业生产的问题,后一段内容上与前段有重复之处,但主要是讲国泰民安的理想境界,比上一段更进一步,而且重点还强调了对人民的教育问题,也就是要在精神上教化人民。

9、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与前文哪里照应?

提示:照应第一段,解答了梁惠王的困惑。也就是,为什么梁惠王的国家“民不加多”,同时也是对国家。现状的批评。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10、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孟子的辩论艺术;归纳、落实本文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移其粟()弃甲曳兵()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养生丧死()五十者可以衣帛()庠序之教()孝悌()饿殍()狗彘()......

(二)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3、五十者可以衣帛 .

4、谨庠序之教 .

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6、王无罪岁 ..

(三)判断下列各组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并解释。

1、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

2、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

3、王好战,请以战喻/斧斤以时入山林 ..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

(四)选出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句()A.申之以孝悌之义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五)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六)填空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打比方,五十步而后止与百步而后止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其中,五十步而后止比的是 ;百步而后止比的是

,其实质也一样,都是。

二、赏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第一,把握心理,张弛有度。梁惠王希望更多的百姓归附自己,孟子抓住他的这种心理,进行仁政思想的宣传,引导梁惠王实行王道政治。虑及惠王那尊贵的地位、心高气傲的性格,孟子先避其锋芒,再投其所好地讲一个寓言故事,一步步争取了主动。王道政治的理想与魏国的社会现实相对比,孰是孰非,黑白分明,而“斯天下之民至焉”又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梁惠王接受孟子观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因势利导,精心设计。“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精妙绝伦,看似漫不经心,却暗藏机轴,“循循善诱”,陷惠王于被动。

第三,充分蓄势,一泻千里。起篇没有直接驳斥,也不回答惠王的问题,通过故事“迫使”惠王自我否定,在惠王无力还击的心态下,在为自己正面提出主张铺平了道路之后,孟子才一发而不可收,充分透彻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第四,设喻排比,气势浩荡。文章设喻说理,既从容不迫,又犀利有力。文章大量使用排比句,如连弩排炮,江河决堤,力有千钧。这篇文章以气势胜,对后来的贾谊、韩愈、苏洵等都有很大影响。

三、1、通假字

颁——斑 无——毋 涂——途

2、词类活用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名词作动词

(2)然而不王者 名词作动词

(3)树之以桑 名词作动词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作动词

(5)填然鼓之 名词作动词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名词作动词

3、文言句式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状语后置)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5)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

归纳并落实本文的文言知识 拓展阅读

阅读《齐桓晋文之事》,试比较这篇文章与课文在表现孟子仁政和王道思想上有何异同,同时进一步体会孟子精妙的辩论艺术。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于?‛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思考并回答

本文与课文的相同之处是 ;不同之处是。本文的辩论特点有

第二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 杨书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⑵ 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⑵ 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

PowerPoint 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â)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2《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2《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必修2《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板书:

PowerPoint 投影:

积累与梳理:

1、词语:

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

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

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

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板书(PowerPoint 投影):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之政

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

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入洿池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林

王道之成: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勿夺其时

谨庠序教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⑴ 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⑵ 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⑶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

⑴ 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⑵ 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owerPoint 投影课文要点.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八、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习。(另印,略)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 刘晓棠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通过课后练习把握一词多义。

2、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

3、体味欣赏本文运用比喻说理,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孟子主张──仁政。

【教学过程】

一、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二、《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三、读课文,生字正音

弃甲曳(yâ)兵

涂(tú)有饿莩(piǎo)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无(wú)失其时

谨庠(xiáng)序之教

颁(bān)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谷不可胜食也(shēng)

四、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3、之:

⑴ 寡人之于国也: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无意义。

⑵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⑶ 填然鼓之:衬字,无意义。

⑷ 树之以桑:衬字,无意义。

五、文言句式

1、否定句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2、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

六、分析课文理解孟子的仁政

1、提出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

2、分析问题: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解决问题:斯天下之民至焉。

4、仁政内容:

孟子的仁政:

⑴ 民本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⑵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⑶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君王要“不扰民”、“不违农时”,要“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七、体味欣赏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八、通过背诵练习感受孟子的语言魅力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林。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也。,王道之始也。

九、学以致用,课堂思考孟子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十一、结束语

师总结全文,师生在歌声中感受孟子的思想。

。斧斤以时入山,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三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他的言辞中更多体现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这篇文章闪烁着圣哲思想的光辉与仁爱的博大。教学这类文章一定要能让学人在文言的背后感受并体会到古圣人那颗炙热的心与照耀夜空的灵魂。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应该在教学“文”的过程中落实“文言”,把教学“文言”作为基础手段,把“文化”渗透作为终极关怀。“文言”与“文化”不可背道而驰,顾此失彼,断不可把“文言”与“文化”剥离为两张皮。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学目标:

1.落实“加”“鼓”“直”“王”等文言实词与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

2.通过把握梁惠王与孟子对“民”认识的不同,基本把握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略)

二、导入课文

直接导入,读课文标题。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完整的是课文第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这一句话,你读出了怎样的语气?(从语气助词“也”以及句末连续运用的三个虚词“焉”“耳”“矣”中可以读出梁惠王:①充满疑问与遗憾;②自我满意感)梁惠王所做的一切最终结果如何呢?(民不加多)注意“加”是“更”的意思。三、一读课文,辨“民”义(探讨梁惠王与孟子观点分歧的根本所在)1.理解梁惠王心中的“民”

讨论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会依附于梁惠王吗?为什么呢?(明确:不会。因为: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意味着人民生活不安定;2,“王好战”,意味着社会动荡不安全;3,“狗彘食人食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这意味着社会不经困济贫,人民忧患不安心。)注意“检”通假“敛”,是“制止,约束”的意思,“发”是“打开”的意思。“非我也,岁也”是判断句。

讨论二:梁惠王喜欢的“民”一般属于哪一年龄层次的?为什么?(明确:梁惠王喜欢的是青壮年。因为他“好战”。“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几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河内”闹饥荒,把“民”移到“河东”,为什么还要把一些粮食移到“河内”呢?这说明“河内”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粮食吃,他们会是哪一部分人呢?“王好战”,梁惠王自然看中的是青壮年,需要保存战斗实力也只能靠青壮年。青壮年需要移到粮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闹饥荒地方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朱熹说:“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給其老稚之不能移者。”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保的也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显然,梁惠王心中“民”的范围有限的,概念是模糊的,是“小民”、“寡民”。)2.理解孟子心中的“民”

思考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能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吗?谁可以招致天下之民呢?

(明确:可以,孟子。孟子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思考二:孟子心中“民”与梁惠王心中的“民”的内涵是一样的吗?(明确:不一样。孟子心中的“民”要比梁惠王心中的“民”范围要广,概念要清。孟子明确提出“五十者”“七十者”以及“黎民”等概念,具体而明确。在孟子心中,“民”初步分为“老人”和“青、少年”,涵盖了所有的老百姓,是“黎民”“全民”。正是因为二者对“民”的理解不一样,才有不同的行为主张。)

思考三:孟子言下的“民”对梁惠王有何益处呢?

(明确:孟子所言之民,指天下百姓,包括老人、小孩以及青壮年。老人和小孩是青壮年的牵挂,青壮年是老人、小孩的依靠。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如果需要青壮年服兵役,最起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肯在战场上为君王卖力、效忠。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可以发现孟子的“全民”思想才真正有利于国家的稳固与长治久安的。)四、二读课文,析“道”理(体会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探讨一:孟子的哪些构想是你期望看到的?

(明确:首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物质生产。它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能够保证百姓活下去。这也就是首先保证了老百姓的生存权。其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实际上要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要活得好。能够让百姓也要享受到富贵人所能享受到的“帛”和“肉”,这实际上就是身份平等权。第三,“谨庠序之教,审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在物质基础上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百姓的精神文明,活得有品位。这保证了百姓受教育权。孟子的这些构想足以让百姓不仅活下去,还能活得好,活得有意义、有品位。他能让百姓不仅享有生存权,而且享有身份平等权、受教育权。这些都是“民”的应拥有的权利,同时也是梁惠王推行“王道”的重要办法。)注意文言实词“胜”是“尽”的意思,“树之以桑”中“树”是“种植”的意思,“审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是状语后置句。“审”是“宣扬”的意思,“颁”通“斑”。

探讨二:孟子的“王道”思想是什么?

(明确:孟子的“王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王道之始”的标志是“养生丧死无憾”。这意味着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都有了归属感。“王道之成”的标志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意味着通过社会教育,百姓特别是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他们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增大。孟子曾说:“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朱熹说:“此言尽法制品节之详,极财成辅相之道,以左右民,是王道之成也。”)

探讨三:“王道”与“民本”有怎样的关系?

(孟子虽然提出推行“王道”的思想,但落脚点是“民本”思想。只不过,他借助“王道”到达“经世济民”的目的。“王道”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拥有天下,而是利于天下百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孟子那颗匡世济民热血沸腾的心。他心忧天下,胸怀博大。在这一点上,他穿越千年历史,照亮夜空,悬在我们头顶的永远是那伟大的灵魂。)

读课文第四段“不违农时”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读出气势,让人感受到圣人的那份巨大的感召力)注意“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王”是“称王”的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

五、三读课文、品“战喻”(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

品评一:孟子可以跟梁惠王直接讲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为什么还要用“战喻”?

(明确: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言论,了解到梁惠王的困惑与顾虑,立刻明白梁惠王的政治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梁惠王尽心于民无外乎就是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在这一点上,他与其他各国都是一样的。孟子同时又意识到在当时诸侯战乱频仍的时代,每个诸侯国都逃不出争霸角逐的格局。战争是当时君王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或者说就是一个热门话题。孟子自然也不能离开战争这个话题而言其他。拿战争打比方说事再妥当不过了,他能激发梁惠王听的兴趣。这是其一。其二,“战喻”可以直捣问题的实质。)

品评二:“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临国也”中“此”指代的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此”指代的是“五十步笑百步”。在这里,为什么不是“零步笑五十步”而是“五十步笑百步”呢?逃五十步者和逃百步者他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而逃零步者与逃五十步者他们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一个逃了,一个没有逃。如果跟“移民”政策对应着比较的话,很容易看出,邻国也曾有“移民”政策。可见,当时诸侯各国基本上都采用的是相同的应对灾荒策略。因此可以更进一步看出,当时各个诸侯国都以武力争霸作为强国的方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诸侯王只认识到武力争夺这一点的话,要想战胜邻国基本上也是无望的。这就需要谋求新的道路。这道路就是孟子的“王道”思想。这主要就是在“民”上下功夫。首先应该认识到“民”的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民本”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先养民,再教民,从而构筑和谐的社会。从这里,我们看见一位政论家的风采:在宣扬自己政治思想主张的过程中,步步引入,层层逼近,让人心悦诚服。)六、四读课文,谈“现实”(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话题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例反映了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话题二:孟子的论辩术对我们的论辩有什么借鉴意义?

七、课堂小结:

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到那颗博大仁爱的心,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出“千年亚圣”孟子的思想精髓,他凿凿言辞中浸染着的“经世济民”社会立场。我们读经典,我们感受到古圣人那穿梭历史夜空的灵魂。他在人类的头顶周旋,用犀利的目光逼视着后人向人性看齐,向道德看齐。板书设计: 养民 活下去 生存权

(梁惠王)民 民(孟子)活得好 身份平等权 教民 活得有品位 受教育权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首先应该考虑文言文教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教“文”与“言”。教“言”是为了读懂“文”,读“文”是为了了解或感受传统文化。“文”与“言”两者不可偏废。就这篇文章而言,它基本体现了孟子的政治理想。所以,体悟“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学习这篇文章的关键点。怎样在课堂上呈现这个教学内容?选好课堂教学切入点很重要。本堂课主要从“民”入手,抓住梁惠王与孟子对“民”的不同理解,进而抓住二者思想观念的分歧,在对比中明确孟子的政治思想。

第四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111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此文,进一步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 理解本文思想内容,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

2、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学习本文论证方法。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学会鉴别、学会审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言文知识积累

2、孟子思想及散文艺术特色

三、课型 讲读课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设想(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朗读法、比较阅读法

六、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①了解相关作家作品及重要的文学常识。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②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③培养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情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的论说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且比较能够体现孟子的仁政主张。在初中时,学生已经接触过他的《孟子两章》中的《得道才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所表现的主要思想与本文基本一致。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考虑,本文语言障碍较小,想让学生通过自学——结合注释、借助辞书、同学合作、教师答疑等方式,自己归纳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以达到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的目的。本课的重点放在对孟子思想精髓的理解和孟子散文艺术特色的赏析上。具体方法是通过与孔子的思想及《论语》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阅读而获得。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 ;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我们通过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再一次领会一下他的“仁政”主张,学习借鉴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品味他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导入新课 2分钟

二、简介孟子及其政治主张——仁政(略)3分钟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悟 3分钟

1、读音,停顿,语气语调

2、梁惠王主要与孟子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孟子是否作了直接回答?

四、引导学生“读读--译译--论论”

㈠课前完成: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略)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梳理作者的思路,领会高明的论辨艺术。

1、梁惠王向孟子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了解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吗?

2、“何也?”以什么样的语气读?这一问中包含着梁惠王怎样的心理?

3、他之所以有这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或“他认为民应多”的理由是什么)

4、孟子对他的疑问作了直接的回答吗?

5、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寓指什么?

6、是啊,梁惠王不但谈不上尽心,还可以说有“虐政”现象,哪一段体现出来了?为什么不直接在惠王发问之后就指出来?

7、从“五十步笑百步”到最后提示仁政,你能认识到孟子论辨艺术有哪些高明之处吗?我们如何借鉴学习?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重点赏析5、6段,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品味语言。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比较阅读,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孟子写颁奖词,领会孟子的“王道”思想;

2、通过比较阅读、诵读品味《孟子》的语言艺术;

(设计意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两点:通过比较阅读,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孟子写颁奖词,领会孟子的“王道”思想;通过比较阅读、诵读品味《孟子》的语言艺术。)

一、忆旧导新 2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领会了孟子在论辨中善用比喻,寓言委婉劝谏,步步诱导的方法。本节课我们主要来领悟孟子的仁政思想,赏析他激情荡漾的语言——酣畅淋漓宣王道,激情荡漾品语言。

二、引导学生“悟王道,品语言” ㈠比较阅读

师引:大家知道,孟子师承孔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说的另一继大成者。我们也曾学习了会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许多名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

(1)德不孤,必有邻。

(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巧言令色,鲜仁矣。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师:今天,我们再读两则(3分钟)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或“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师引:这两则论语与本文的哪两段内容是相同的?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仁政------王道

师引:从语言、句式上来讲,孔子的《论语》与孟子的风格有何不同?你们觉得哪种表达更好?(或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概括简约----具体详尽

(设计意图: 比较阅读:通过学生以前掌握的《论语》的“仁政”而过渡到儒家另一代表的“王道”,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再通过语言艺术的比较,使学生对《孟子》子的“情感充沛”、“气势磅礴”、“明白晓畅”、“ 激情荡漾”的语言风格在比较中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㈡以声传情读出来(以读促悟)

师引:对于这种激情荡漾,气势磅礴的排偶句、顶真句,我们应该如何去读?语速是快是慢?语调是升是降?语势是强是弱?大家先自由诵读,读出荡漾激情,读出磅礴气势。

5分钟

1、学生自由读(有哪些句子不懂划出来)2分钟

2、男女生比读 2分钟

3、个人读 1分钟

4、师范读(设计意图:以声传情读出来(以读促悟):诵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要教会学生朗读这种排偶句的方法,又通过诵读进一步品味语言艺术,领悟“王道”思想。语文能力训练——读。)

㈢拓展延伸,新旧融合

师引:刚才我们以声传情,以读促悟,进一步理解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品味了他气势如泻,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其实,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不少文章,早已拜读过他的这种以大量的排偶句增强气势的文章,今天,我们再回头诵读,应该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吧。

师提示,学生齐声诵读,然后师生共同点评使用这种句式的艺术效果: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而不如人和也(师生相互点评)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不战,战必胜矣。(师生相互点评)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师生相互点评

3、《鱼我所欲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分乏者德我而为之。(师生相互点评)

4、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师生相互点评)(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新旧融合: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背诵过去积累的文段中,进一步体会其语言艺术及王道思想。既是对旧有知识的复习,又会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一个“更上一层楼”的境界提升。)

㈣感动古人,颁奖授词

(3分钟)师引:上学期,我们曾为时传祥,屈原所感动,也为他们写过颁奖词。我还深刻地记得一位同学精彩的片段:

《在生命的尽头美丽》超越时空,拂去世俗的尘埃,看见汨罗江上空绝世的腾空一跃,我看见屈子氤氲于空气中的悲壮与愤怒。“举世浑浊我独清”,既然这个污浊的世界上只有邪恶与虚伪,那留着还有什么用。既然知音难觅,屈辱而虚伪地活着,那还留着有什么用;既然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行尸走肉般地活着,那还留着有什么用?

现在,请大家拿起笔,也以一段激情荡漾,气势磅礴的排比段,为孟子也写一段颁奖词吧!

(5分钟)学生活动——撰写颁奖词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三、教师致“颁奖辞”并总结全文

他,有“闻过则喜”的谦逊;他,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他,有“舍生取义”的凛然;他,不会“同流合污”;他便是在塑造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的“舍生取义”、善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儒家的又一“集大成者”——“亚圣”孟子。他心怀黎民、以民为本的思想精髓,他善用比喻、循偱善诱的高明论辩艺术,他善用排偶句式而形成的气势磅礴、情感充沛的语言,都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学习和借鉴。(设计意图:感动古人,颁奖授词:从能力角度考虑,是“写”的能力的一个锻炼。这一环节应该说是本节课期望出“亮点”的一个环节,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更能体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应用能力的体现。)

四、布置作业

请你学习孟子的劝说艺术(善用比喻;使用排比句段),也写一篇劝说论文,劝劝那些捕杀藏羚羊等珍稀动物的人“放下屠刀”。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酣畅淋漓宣王道 气势充沛品语言 《孟子》 情感充沛 气势磅礴

明白晓畅 激情荡漾

不违农时

始 不入污池

王 道 以时入林 遵农时,保民生 宅树桑-衣帛 成 畜鸡豚-食肉 以四时-无饥

谨庠序,申孝悌 兴教化,得人心 教学反思:

第四模块——后反思:

1、教学目标的达成上,突出重点、难点,“小”而“实”的目标定位,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的确能有所得: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训练到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2、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之间的联系紧密,环环紧扣,时间分配总体较合理;

3、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以“诵读”与“品味”两种方法为主;

4、教学效果上,学生积极性相对较高,整堂课学生思维均处于积极思考状态,知识得以积累、理解,能力得以运用,最后的颁奖词的撰写与交流既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体现的一个外现。

5、关注细节,关注学生的发展性、激励性评价:南青洋同学的屈原的颁奖词是我上学期搜集整理出来的“精品”,放在一学期后的这节课上再品读,目的有二,一来激活学生思维,点燃他们为孟子写颁奖词的灵感,二是给同学们一个惊喜,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创作出的优秀作品会让老师铭记在心,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与积极性。这种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我个人认为胜过“太好了”“你真棒”等词语的作用。

6、不足之处: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如何很好地与分析理解文章结合起来方面没有做到“水乳交融”;活动形式相对比较单一,集体活动多,个人活动不足。

第五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教学难点

1、孟子论辩艺术的体悟;

2、以主客问答形式进行观点论说这一写作模式的初步感知。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相传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猛子幼年丧父,家庭 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子孙)的学生。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不忍之心”。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孟子还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认为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三、教师范读文章,同学梳理字词。

1、重点字词标记: 弃甲曳(yè)兵

涂(涂tú通假字,同“途”)有饿piǎo(莩)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数(cù)罟(gǔ)不入wū(洿)池 无(无wú通假字,同“毋”)失其时 谨庠(xiáng)序之教

颁(颁 bān通假字,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tì(悌)之义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整体把握

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划分: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五、布置作用

1、背诵课文

2、思考孟子与梁惠王所认为的王道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二、分析课文

1、梁惠王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王?有产生了怎样的疑惑?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尽心、用心;民不加多,何也;一个疑问 【板书】一个疑问

2、孟子眼中的梁惠王是一个怎样的王?孟子对这种做法持何种态度?

移民移粟,非我罪岁;批判; 【板书】两次批判

3、孟子是怎样说的呢? 王好战、笑百步、非我也

4、真正的梁惠王是怎样的王? 有杀戮心、多虚荣心、无责任心

5、孟子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伪王道(实为霸道虐政)

6、孟子用什么方式得出这一结论的?可以看出孟子的论辩艺术有什么特点?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由此引出必须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由此引出必须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

【板书】设喻批心,善察人心

7、如果你是梁惠王,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何为真王道? 仁爱心 务实心 责任心

8、文中体现这些主张的措施有哪些?用了什么方式来表达出这些主张的? 保民、养民、化民;排比气势; 【板书】三点主张

9、请同学们看以下句子,能否总结出孟子的治国之道即真王道思想是什么? “惟仁者宜居高位” ——《孟子•离娄》

“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三章》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现)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

【分析】由外而内,以内仁御外法,则民心可至,天下可定。【板书】以仁心换民心;

10、总结归纳孟子的王道即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2)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应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3)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归纳起来,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板书】王道之始,王道之成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习思想,更要学习古代的文化与文章的写作方法。

11、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总结】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12、我们已经学过苏轼的《赤壁赋》,请思考本文中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是否真实存在呢?

【明确】学习本文结构上的特点(一、二、三)之外,写法上设喻、排比、善察人心,主客问答的写作模式。

从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到苏轼《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从庄子《秋水》中河神面对海神若的自说自话到《逍遥游》中的蜩与学鸠对大鹏扶摇而上的嘲笑,这种对话仅仅是一个模板,由此可以引出对事物现象本质的深层解读。

1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14、联系第四、五两个单元,分析掌握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历史散文(史传散文),主要是由各国史官积累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土的言论的文章;

诸子散文(哲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说文。

从语言形式来看,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到繁:历史散文由“春秋体”的一言两语的大事记载,进而为“左传国语体”的简洁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叙事,再进而成为“国策体”的纵横变化、丰富多彩的叙事散文;诸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周密的论说文,如《论语》为语录体,《墨子》虽有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则是主题集中、论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孟子》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为长篇,《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

三、课堂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四、布置作业

“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明确】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五、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一个疑问 两次批判 三点主张 设喻批心 善察人心 排比气势 以仁心换民心 王道之始 王道之成 去伪存真,施行仁政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 通“毋”,不要。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 同“斑”,花白。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2、词类活用 A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打鼓(2)七十者衣帛食肉 穿(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称王 B动词活用作名词(1)请以战喻 战争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活着的人 死去的人 C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D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意动用法 王无罪岁 以„为罪

3、特殊句式 A 判断句

(1)是亦走也(2)非我也,兵也(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介词结构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2)树之以桑(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D固定句式(1)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直„„耳 直不百步耳。(3)是„„也 是亦走也。

(4)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4、古今异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3)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选择连词)(4)兵刃既接(兵器/战士,士兵)(5)弃甲曳兵而走(逃跑/行走)(6)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

(7)数罟不入洿池(细、密/数字或者数数)(8)

树之以桑(种植,动词/常指较高大的林木)(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凭借/表同意认可)

5、一词多义(1)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五人墓碑记》 拿出(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下载寡人之于过也教学设计(云岗中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寡人之于过也教学设计(云岗中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3、熟......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1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自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我们高一语文集备组在校领导帮助和督促下,进行“学会学习,习惯学习,乐于学习”教与学模式的实验。实验的构想是以系统而长期的量化......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王道之始也。 (4)未之有也。A.(1)与(2)不同,(3)与(4)相同。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C.(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平昌二中 秦必琼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a、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B、 背诵课文。 2、能......

    寡人之于国也____教案

    引入:有人说,不学《孟子》是一种遗憾。因为孟子的一些精神思想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哪个家庭不知“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几人不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言;甚至无数落魄失......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