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视频的课堂实录[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1:5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都的秋教学视频的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都的秋教学视频的课堂实录》。

第一篇:故都的秋教学视频的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作者:党红英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们成都来,在没有来成都的时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来的这几天由于准备参加比赛我还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生:不是!

师: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车,扑面的麻辣烫味,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成都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我们成都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河南的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

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师: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生1:槐蕊偏重于“静”。

生2:牵牛花偏重于“清”。

生3:秋雨偏重于“悲凉”。

师:秋蝉、秋枣呢?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读。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生:“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1:没有时间

生2:没有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读课文相关语段。(然后师生一起读。)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o:p>

生:借助槐蕊。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生: 读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生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师:很直接的。其他同学呢?

生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分析得精彩而到位。注意了两个“极”的渲染。

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分析得真好。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业,哪有闲心去注意这些。

师:对呀。哪有闲心?!所以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学生读,教师巡查。

生: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生一起读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生1:灰沉沉

师: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生1:没有。

生2: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师: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生2: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生:是秋雨。

师: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让我们在来品味一下。听听专家是怎样演绎的。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请大家找一找。

生:有。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师: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不是写故都的秋,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敢这样写吗?生:不敢。

师:老师说要围绕中心选材。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我们先看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

生:南国之秋。

师:难道南国的秋不美吗?

生:美。

师:当然美了。我们平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浓妆,广阔太湖的一碧万顷,还有苏州园林的满目琳琅,真的很美,但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却是„„

师生: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师: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生:“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师: 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 生:北国之秋。

师:四个比喻就这样从烈、深、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不好写干什么哪? 生:是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师:在这里不经意的用了对比和衬托,这样一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师:再看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什么?

生:议论。

师:好。在散文中你见过有插入这么大段的议论的吗?为什么在此用了议论呢?课下可以三三两两地去讨论,在课堂上不再处理这个问题。

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考虑两分钟。

生1:是个团圆的季节。因为八月十五日在秋季。

生2: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上市;各种考试在秋天有了结果。

生3:在城市中,在公园、树林中是清、静,而农村、乡下中是个丰收的好兆头。

师:同一个人因区域、地点的不同感觉不同。

生4:满载而归的感觉,秋雨虽有凉意,但我考上重点。

生5:秋高气爽,非常舒服。

生6:是个过度。前半部分既不热又不冷的感觉,后半是萧条。

生7:宁静、淡泊、致远。

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刚才的同学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生: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师:是啊。秋雨,心情高兴的时候是音乐,不高兴的时候感到烦躁。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而郁却独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前面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虽然他独立寒秋,但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还有一个作家杨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你觉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静、悲凉的?

生:不是。

师:肯定是充满生机,生机盎然的。高一的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那里边描写的秋是肃杀、凄凉的。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

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生:老师我觉得用清、静、悲凉来赞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面啊!

师: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别扭。

生:是。

师:还记不记前边我们学过闻一多的一首诗《死水》,《死水》写什么的?

生:写赞美祖国。

师:赞美祖国。但把祖国比成一点波澜都不起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

生1: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

生2:作者是恨铁不成钢啊!但这绝对是爱!

师:郁达夫也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我们一块来读最后一段。

师生:读最后一段。

师: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好,我们大家再放声诵读全文,再次整体上品味作者的真挚情感。

生:诵读全文。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屏幕展示)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

生:情。

师:是的。也就是说,情和景的结合要以情为主,要选择适合情的景。秋天那么多的景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这些写作的技巧我们要慢慢的去领悟、实践、掌握。

当然了,通过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研究和拓展:(以下内容屏幕展示)

研究性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研究》

散文中的情与景》

参考书目:

《郁达夫》(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郁达夫文集》(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师:好,今天的课我们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咱们成都十八中在座的各位同学,屏幕上打出的是我的信箱,希望我们的交流和沟通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欢迎大家到河南来。

同学们,再见!

生:谢谢老师,再见!

[附]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故都情结

清 牵牛花

生命之味 秋味 静 槐 蕊

悲 凉 秋蝉 秋雨 秋枣 家国之思

以情驭景 用景显情 情景交融

第二篇: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 生:秋味。师:在哪一段找着的?生:第一段。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生1:牵牛花生2:槐树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生2:落蕊还有什么?生3:秋雨、秋蝉果树枣树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生:第三段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们成都来,在没有来成都的时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来的这几天由于准备参加比赛我还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师: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车,扑面的麻辣烫味,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成都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我们成都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河南的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呢?生:不一样。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生:清、静、悲凉。(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师: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生1:槐蕊偏重于“静”。牵牛花偏重于“清”。秋雨偏重于“悲凉”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生:“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生:没有。师:为什么?生1:没有时间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生:借助槐蕊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生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生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分析得精彩而到位。注意了两个“极”的渲染。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分析得真好。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生:没有。师:为什么? 生: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业,哪有闲心去注意这些。师:对呀。哪有闲心?!所以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生: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师: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没有。生2: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师: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生2: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生:是秋雨。

师: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让我们在来品味一下。听听专家是怎样演绎的。

师: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生:有。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师: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不是写故都的秋,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敢这样写吗?生:不敢。师:老师说要围绕中心选材。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我们先看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生:南国之秋。师:难道南国的秋不美吗?生:美。

师:当然美了。我们平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浓妆,广阔太湖的一碧万顷,还有苏州园林的满目琳琅,真的很美,但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却是„„

师生: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师: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生:“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师: 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生:北国之秋。师:四个比喻就这样从烈、深、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不好写干什么哪?生:是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师:在这里不经意的用了对比和衬托,这样一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师:再看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什么?生:议论。

师:好。在散文中你见过有插入这么大段的议论的吗?为什么在此用了议论呢?课下可以三三两两地去讨论,在课堂上不再处理这个问题。

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考虑两分钟。

生1:是个团圆的季节。因为八月十五日在秋季。生2: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上市;各种考试在秋天有了结果。生3:在城市中,在公园、树林中是清、静,而农村、乡下中是个丰收的好兆头。师:同一个人因区域、地点的不同感觉不同。生4:满载而归的感觉,秋雨虽有凉意,但我考上重点。生5:秋高气爽,非常舒服。

生6:是个过度。前半部分既不热又不冷的感觉,后半是萧条。生7:宁静、淡泊、致远。

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刚才的同学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生: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师:是啊。秋雨,心情高兴的时候是音乐,不高兴的时候感到烦躁。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而郁却独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前面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虽然他独立寒秋,但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还有一个作家杨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你觉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静、悲凉的?生:不是。师:肯定是充满生机,生机盎然的。高一的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那里边描写的秋是肃杀、凄凉的。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

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生:老师我觉得用清、静、悲凉来赞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面啊!师: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别扭。生:是。

师:还记不记前边我们学过闻一多的一首诗《死水》,《死水》写什么的?生:写赞美祖国。师:赞美祖国。但把祖国比成一点波澜都不起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 生1: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生2:作者是恨铁不成钢啊!但这绝对是爱!师:郁达夫也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我们一块来读最后一段。

师: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好,我们大家再放声诵读全文,再次整体上品味作者的真挚情感。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生:情。

师:是的。也就是说,情和景的结合要以情为主,要选择适合情的景。秋天那么多的景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这些写作的技巧我们要慢慢的去领悟、实践、掌握。

当然了,通过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研究和拓展:(以下内容屏幕展示)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故都情结 清 牵牛花

生命之味 秋味 静 槐 蕊

悲 凉 秋蝉 秋雨 秋枣 家国之思 以情驭景 用景显情 情景交融

第三篇: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郫县四中 曾晋

一、深情导入,诱发期待 师:同学们,我们上课了,起立。生(齐):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引起无数的文人墨客对此发出感慨,那你知道有哪些咏秋、颂秋的诗句和篇目吗?

生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师:还有其他的吗?请你说说。

生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生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师:在这些佳作中,既有描写秋的萧瑟凄凉,又有刻画秋的绚丽多彩,那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又是怎么样的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同时在黑板上写上题目和作者)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这节课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1:品味语言,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2:缘景入情,领会作者热爱故都的美好情感进而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突出重点,深入品读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

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生看书、勾画关键词语)

师:同学们,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味是什么样的?你勾画的是哪些地方。哪位同学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生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好,请坐。这句话在文中那个位置?如果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故都的秋味,应该是哪些词?提炼关键词。

生2:在文章第一段,可以提炼出“清”、“静”、“悲凉”三个词体现故都秋的特点。

师:好,提炼筛选的很准确,请坐。

师: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齐):3到10段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并给这五幅图命名:

(屏幕显示)生:小院清晨图、槐树落蕊图、秋蝉嘶叫图、闲话秋凉图、秋果奇景图 师:这次我们展现大家的协作能力,我们自行组合,自选画面,自设方式,仔细品味赏析文章是如何表达清静悲凉的,比一比哪个组合最有创意,最有协作能力,分析得最深刻、最有味道,想好了就可以举手。(2 分钟)(生 1 和生 2 选择 “秋蝉图”,用合作问答的形式来展现。)生 1:第五段第一句话“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能够体现出什么?

生 2:“残声”体现出悲凉,同时蝉叫声都可以听见,也表达了清、静的特点。师:概括得很不错,请坐。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岂一个“愁”字了得。

生 3:(选择秋院图,代表发言)“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这句以动衬静可以体现出

“静”的特点“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可以体现出“清”的特点。“长 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句可以看出悲凉的特点。

师:很好,分析得很到位,请坐。听完大家的回答,我感觉同学们已经渐渐走进了《故都的秋》。下面主要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来分析下“秋院图”中对牵牛花的描写,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三自然段。

师: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同学们思考一下。生 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 和红色热闹。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 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 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得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 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师:在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大家,清、静、悲凉是否都是景物的特点? 生:(齐)不是。

师:哪位同学举手来回答下?

生:清静是景物的特色,悲凉是情感方面的吧。

师:好,请坐。清静是引起悲凉之感的景物底色,而悲凉恰恰更多地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是冷静的色寂静的声引起了作者的悲凉之情,这是我们常说的以景写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师:以上我们色彩等方面鉴赏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

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这种写景特点在别的作品中也有,你记得哪些啊?

生 1:闻一多的《死水》。

生 2:史铁生《我的地坛》中也有这些景物。生 3:《天净沙· 秋思》。

师:此情此景,让我也不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我们来齐背下。师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师:这样的感觉让我深刻领悟到大家已经走进了真正的 《故都的秋》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自然风物并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他只是在生活底片上稍 作点染,便把北平秋天的风韵合盘托出,向读者展示了清静悲凉的秋。

三、难点解析,发散思维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

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写,而只是匆匆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呢? 这是什么原因? 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 想通了就说。

生 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生 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 3: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 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说了。生 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他所提到 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一笔 5 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又从郁达夫的文章中学了一招,围绕中心选材,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多加运用,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更加出彩。

师: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就像一幅画,美丽但落寞;故都的秋就像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请大家找一找。生:有。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师: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不是写故都的秋,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敢这样写吗? 生:不敢。

师:老师说要围绕中心选材。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我们先看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 生:南国之秋。

师:难道南国的秋不美吗? 生:美。

师:当然美了。我们平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浓妆,广阔太湖的一碧万顷,还有苏州园林的满目琳琅,真的很美,但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却是„„

师生: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师: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

生:“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师: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 生:北国之秋。

师:四个比喻就这样从烈、深、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不好写干什么哪?

生:是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师:在这里不经意的用了对比和衬托,这样一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师:再看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什么? 生:议论。

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刚才的同学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生: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师:前面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虽然他独立寒秋,但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还有一个作家杨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你觉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静、悲凉的? 生:不是。

师:肯定是充满生机,生机盎然的。高一的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那里边描写的秋是肃杀、凄凉的。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伤感文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生:老师我觉得用清、静、悲凉来赞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 7 面啊!

师: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别扭。生:是。

师:还记不记前边我们学过闻一多的一首诗《死水》,《死水》写什么的? 生:写赞美祖国。

师:赞美祖国。但把祖国比成一点波澜都不起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

生1: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生2:作者是恨铁不成钢啊!但这绝对是爱!

师:郁达夫也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我们一块来读最后一段。师生:读最后一段。

师: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屏幕展示)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 生:情。

师:是的。也就是说,情和景的结合要以情为主,要选择适合情的景。秋天那么多的景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这些写作的技巧我们要慢慢的去领悟、实践、掌握。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四、作业

1:走出《故都的秋》,眼前是初冬景象,秋的背影依稀可见,让我们用审美的眼 8 光倾注浓烈的情感。

秋(冬)之(色、景、味、韵、思„„)。生(齐):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

第四篇:张悦《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执教者:张悦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我先来。(放音乐,范读)接下来我邀请一位男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女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前排的一位男孩子禁不住想鼓掌,然而他在那种静悄悄的氛围中,又不敢把他的掌击响,表达得很含蓄。那么,我们全体同学是不是也来诵读一段,当然也配上音乐,那么我就来选75页第二段。(全体学生配乐读)注意字的读音,“廿四桥的明月”中的“廿”、“混混沌沌地过去”中的“混混沌沌”、“不能自已的深情”中的“已”,那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安静的人。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又很怀旧的人。生3:有浪漫的艺术色彩。

生4:比较有思想,比较有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也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郁达夫先生,你觉得他是个这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的文字很优美。

师:你能选一个句子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吗? 生:第三段第二个句子。

师:你把觉得优美的句子用优美的调演绎一下。生:(朗读)

师:你又是从哪里看出?

生:我觉得他很细腻,是从他写北国的槐树,说“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写得很细腻。

师:我觉得写得很细腻是不够的,要有一颗细腻之心的人才能品味到细腻,所以,我觉得你也很细腻。

师: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而浓郁。

师: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为什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呢? 生:„„

师:如果你觉得从文中找话语来谈有些难,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谈感受。生:„„

师:再思考一下,我们请后面这位男生来说一下。生:因为二者不同。师:怎么不同?

生:有很多不同。就拿秋雨来说,北方秋雨比南方下得迟、下得有味,下得更响亮。

师:就是一切尽在不同中。那我能补充一个理由么?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距离产生美,郁达夫已经有十几年没到北平了,这是时间上的距离,杭州与北平有13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实际上,文章和人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的。因为,很多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都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边流出来的作品,而不是嚷出来、喊出来的作品。那我在想,这篇文章我们能不能以“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郁达夫”为一个探究的小话题。我们来看一下,在故都清净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到文字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可以吗?既然可以,我就说一说探究的要求了。首先,既然说是探究,就要立足文本,揣摩语言,不能做架空的分析、无关的猜测。第二,探究,强调的是合作的精神,探究的顺利推展要靠同学们集体的力量。我刚才跟同学做了交流,同学说,今天这个位子、这样坐跟课堂坐法不一样,这是老板决定的,那我说,如果我课堂里有些事情协调应该找谁呢,他说,你别找我,你找我们班老大,那么说,那么多同学哪一个是老大,他说,你一眼瞟过去,那个身材最魁梧的就是老大,我顺着他这么有典型特征的介绍,一眼就把后面的这个男生看到了。那么,老大,我跟你商量一件事,你把话筒拿起来,好吗?我们对话一下,别紧张。咱们能不能全班同学采用自由组合、自愿结合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学习伙伴,形成一个探究的小组,就这个话题进行探究?你觉得可行吗?

生: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吧,按每个人自己的意愿,联系自己的想法,相互配合起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师:那好,那我就更有信心了。探究学习的第三点,必须从点上细化、深化,这篇文章咱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为探究学习的顺利推展,我有点先入为主,自作主张,把我认为集中描写了故都之秋清净悲凉的第三到第十一语段整合成了五幅图画,而且还将这五幅画的每一幅起了一个名字,过会组成小组后,咱们不可能就每一幅画面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因此,组合的小组不管人数多少,大家都选择五幅画中的一幅所涉及的语段作为探究的对象,然后细细品味语言,看看,这文字的背后究竟站立着怎样一个郁达夫,老大,可以吗?可以,同学们,明确探究的要求了吗?可以吗?可以,是吧?好,组合小组,允许有小范围的走动。(学生自由组合并探究)

师:好,我要暂时打断同学们的讨论了,探究“破院秋色”的请举手示意,那么,“落蕊秋意”的呢,“秋蝉残声”,好,我看到了,“秋雨话凉”,最后是“秋枣奇景”,没有同学选,没有关系,我们就讲同学们选了的。第一个是“破院秋色”。

生:我们讨论认为郁达夫比较安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院子里一坐,看到碧绿的天,这是比较安闲的,但是,听到青天下的驯鸽的飞声,他写的时候是在1934年,全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师:我觉得你回答问题的思路很好,回答问题就要知人论世,一联系就联系到七十年前的1934年,继续说。

生:听到驯鸽,就是在比喻,在战争下生活的人民,我看还是比较关心天下的人民。

师:他是一个非常安闲的人、是一个非常关心生活,关心天下百姓的人,这是你的见解,对吧?那我能追问你几个问题吗?早晨起来,他泡一碗浓茶,没有泡咖啡,也没有喝饮料,也不是一碗白开水,是一碗浓茶,泡一碗浓茶,有什么意味? 生:„„

师:好,没关系,这个问题先放一放,郁达夫到了北京之后,他没有住三星级宾馆,他选了一个什么地方来住呢? 生:破院。

师:然后,他每天面对的是什么?破壁腰,是吧?你从两个“破”字上,他喜欢坐在破院里,每天对着破壁腰,你又有些什么感想? 生:„„ 师:除了是个安闲的人之外,还有别的吗?这两个“破”字,和这碗浓茶,它有什么意味?好,旁边的同学来补充,同一个小组的。

生:我觉得郁达夫很潇洒、很浪漫,我认为潇洒的原因,因为他早上泡浓茶,住破院,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潇洒的行为,也是一种很浪漫的行为,在我们这种社会,这种事情是做不到的,再说,我觉得早上喝浓茶特别有意思,再说,又是秋天,从他的潇洒、浪漫里边可感受出他是很有文化底蕴的人,因为,只有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做出这种事情来,师: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文化底蕴,那样去做肯定是附庸风雅,是吗?真正做一件事要发自内心做起来,才让人看着觉着潇洒,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点不同的见解跟你交流,我觉得你说的是一种方向,但我说的也可能是一种方向。我觉着泡一碗浓茶,浓茶的感觉是一种很醇厚的苦味,当在这样一个清净、悲凉的氛围中,他在品味茶的这种浓厚的苦味时,他是不是有一点在品味他自己的这种有点悲凉的人生的感觉?

生:感怀身世,我觉得找个地方感怀感怀身世也是不错的,吸取教训,也是蛮好的。

师:好,那我还是要说这两个“破”字,因为你们组里刚才两位同学都绕过了这个“破”字,没有回答我。我觉得这个破字,实际上,它是有一种北京古城的一种历史感的象征,沧桑感、沉重感、衰败感,住在破院里,面对破窑壁,他想到的更多的是这个故都的过去,而不是现在,你怎么看? 生:赞同。

师:也赞同?你如果有不同意见,你马上说你的看法。那么总的来看,郁达夫在破院秋色这部分中,他除了关注这些之外,你再看看,他还关注了什么? 生:牵牛花、天空、鸽子。

师:他看天空,听鸽子的飞声,数日光,等等,他还坐在那里静对牵牛花的兰朵,在那里欣赏,这都是很安闲轻适的生活情调的表现,对吧?他对色彩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生:有,他说蓝色、白色的最好。

师:跟你一样吗?你知道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你知道吗? 生:因为我穿的衣服。

师:刚好蓝白相隔,所以你回答的也很自信,是吧? 生:本来就是吗?

师:本来就喜欢,很好。那你就推己及人吧。你觉得郁达夫喜欢白色和蓝色这种色调,他应该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喜欢蓝色、白色是因为天空蓝色,云是白色,蓝色、白色,天空好像很深远,广阔。师:你想说旷远,蓝让人想到旷远。生:白色,我认为是纯洁、无暇。

师:这是你的想法?郁达夫不光喜欢蓝色白色,他好像还画了一幅画,他画了一幅什么画? 生:就是牵牛花,然后长几根草。

师:长几根草,我不赞同你的说法,这个草不能随便乱长吧? 生:疏疏落落,尖且细长的秋草,作陪衬。

师:他认为这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是最漂亮的,对吧? 生:是。

师:那你想不想看一看这幅画? 生:想。

师:看了以后不要失望。(展示幻灯片)跟你想象中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

师:跟你想象中的区别在哪里? 生:牵牛花太少了。

师:牵牛花太少了!还有什么区别? 生:颜色不对。好像紫色。

师:对,再从文章的内容上、语言上去看,还有距离吗? 生:草太多,师:这个语言都很整齐,颜色太深了,草呢,是太多了,花又是太少了,三个句子一气呵成排比句。

生:他说,草是作陪衬,我认为这样喧宾夺主。师:你说得太好了,谢谢。在破院秋色这个部分当中,我们探讨了这么多,实际上,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审美取向,也就是他审美的眼光。看看,从颜色上看,他是以淡雅为美的,然后从他的这个秋天的写意画来看,他实际上是以简单质朴为美,再从他的破院、破窑壁、浓茶来看,他又是以厚重感为美。那么,接下来,我想落蕊秋意的这个组应该发言了。

生:如果说刚才那组讲的破院秋色是简单的话,那我觉得,这段讲的就是厚重感,因为一般讲到槐花,掉落到地上,踩上去,一般认为都是有声的,但是他认为没有声音,像张爱玲这些人都是非常喜欢踩落叶的这种感觉,我觉得可以类比一下,我觉得他很深沉,非常的怀旧,因为喜欢秋天的人都是喜欢过去的人,但是他处在那种历史背景下,他又想隐藏这种感情,所以,我觉得他就是有一点想悟禅却又不得其门,说来说去是禅意了,特别他的那句“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更让我们想到一句禅语,叫做“一夜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掌声)然后我觉得落蕊秋意,老师这四个词归纳得蛮好的。师:谢谢。生:他的深沉就体现在他对任何事物都有非常细腻的心,然后他都想把自己的极其微妙的感情用他的文字表达出来,反正看他的文章,心就一下子静下来,就像刚才泡一碗浓茶,在那光的影子下面看这种茶,一颗颗茶或者还有茶锈在热开水冲击下,上下的浮腾,非常漂亮,再慢慢地沉淀下来,反正一下感觉到心里的任何杂事全部都沉淀沉淀,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逝去吧。

师:我想不用再说什么了,咱们这个组的讨论结论,加上这位同学的他的个人的主观的体验之后,已经把落蕊秋意这个部分他所看到的郁达夫告诉我们了。的确,郁达夫具有一颗敏感纤细的文人之心,只有这样一颗敏感纤细之心,他才能对生活中的爱、生活中的美去加以感悟和体验。那么,秋蝉残声是哪个组?举手示意。

生:第五段秋蝉主要是以平静的叙述来描述一个问题,那么,你刚才说郁达夫非常的敏感,我从这一段看出郁达夫应该是以平凡自居的人,他不以名作家自居,他以平常心看待问题,我从这里找出,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我认为他是把每一处北平都走过了,他的细腻应该从这里有体现。另外,还有前面他所说的是秋蝉的衰落的蝉声,衰落的蝉声应该是比较小、比较轻的,这样的话,我想,更能体现出他的敏感或者他的体味,他体味心强,他能够体味 生活中很细小的一些东西。

师:那么,他听到蝉的哀鸣的时候,你感觉他可能会想到什么? 生:应该说是自己的人生,或者是那种„„

师:想到自己的人生,是的,他的确是想到自己的人生了,就在同一年,他写过一首诗歌,我结了当中的两句,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展示幻灯片内容“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他听着秋蝉的蝉声,这是蝉的绝唱,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中年的郁达夫,他感动自己的创作枯淡了,自己的婚姻和爱情也枯淡了,听着秋蝉衰落的蝉声,他想到了自己这种非常枯淡的这种中年生活,他甚至想到了人生啊,你如此短暂,人生啊,为什么走得最急的都是最好的时光。那实际上,通过听蝉声,来感悟自己的人生的并不是郁达夫一个人的做法,很多文人都从蝉声中听到过自己的人生。(展示幻灯片)唐朝的骆宾王写过一首《在狱咏蝉》,三十多岁的骆宾王关在监狱中等着下达他是被冤枉的、他是清白的这一道命令,突然听到了监狱外的蝉唱,“西陆”是监狱,“南冠”是囚犯,我这个囚客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思索,“玄鬓影”是说盛年时期,真没想到,我这一个出在盛年时期的人却要来悲伤的吟诵白头吟这样的悲曲。他由蝉的残声想到的是自己自由失去了,人生的理想没有人共鸣的这样一种哀愁。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歌朗读一下。(齐读)在秋蝉蝉声这幅画面当中,我们能够听到郁达夫先生人生苦短的感叹,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文人,非常强烈的一种生命意识。接下来,好多同学选的那一段最具有京腔、京调、京韵、京味的秋雨话凉要登场了。要发言的组做好准备。我们的老大看一下,搜索一下,把你的话筒递给探究秋雨话凉的小组。

生:郁达夫描写秋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细腻的人,他在第六段写出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我觉得他能够比较得出南方的雨跟北方的雨不同,就跟我们平常这些人不一样,他能细细体味出不同在哪里,还有第七段他能„„(生思考)师:好,你说了北方的雨和南方的雨是不同的,那我们还是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好吗?你请坐。第七节我们一起读,然后有两句话,都市闲人的对话,咱们请两位男生来读。先看看,哪两位男生来读?(学生推荐)两位闲人请注意,闲人甲由李正兴担任,同桌担任闲人乙。闲人甲里面有一个“勒”字,在北方口语中,可以读成“啰”字,否则,既念不高,也拖不长。先稍微感受一下。我们一起读。(朗读)

师:感觉还是咱们南方的男孩子在读北方的京腔京味的东西,秋雨话凉,郁达夫站在那个街头,看到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偏偏选了两位都市闲人,两位都市闲人,刚才这边的同学在低声说,因为他是故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那么由这个故都特有的都市闲人来谈故都的秋风秋雨就特别有一种沧桑感和悲凉感,所以,我们觉得在秋雨话凉中我们能看到郁达夫先生他那种很独特的生活情趣。好,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我们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郁达夫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也有点靠经了,我们看到了他的审美情趣,我们也感受到了他的强烈的文人的生命意识,我们甚至还感受了他那颗纤细敏感的心和他那对生活的独特的一种欣赏的口味,我在备课时,有一首歌,特别撞击我的心灵,那是当我在二十多年前,还是一个中学生时我们在校园里经常唱的,这首歌的名字叫秋蝉,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会唱这首歌的,有吗?如果没有,我们就一起来听,感受这首歌中要告诉我们的究竟什么。(放歌曲,歌声中下课。)(根据录像整理)

[我的感悟及教学启示] 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个视频,便被这个美丽温婉动人的女子所征服。在教学上我有过师父,但从没有过偶像。向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学的更多的是他们的管理艺术;向肖培东老师,学的是他怎样精巧的教学设计与对学生的提点;向师徒结对的师父,学的是教学环节的处理与对课堂的掌控; 直到看到张悦老师的这堂《故都的秋》,才知道语文课竟然可以上得这样美丽动人!在她的课上,美读不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而是一种说话、表述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张悦老师将美读设置在这节课的一开始,她用一句“美文,不厌百回读”为下面的朗读环节拉开帷幕,又配乐朗诵了 “北国的槐树”一段,将一节散文赏读、探究课的基调确立了下来。张悦老师朗诵的处理中,非常漂亮地示范了朗读中应该注意的节奏、快慢、轻重、缓急。也许这样的美读出自“连续十年担任了宁波人民广播电台黄金档节目的首席主持”的张悦老师之口,你会说不算什么;也许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课堂里没有这样的声音天赋也尽量试着给学生这样的美读示范和指导;而可贵的是,整节课中,张悦老师语言和声音的表情一直是这样温婉而又贴近文章气质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难得!将语文融入了自己的生命里,才能有说话、交流时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一切是那样不露痕迹,行云流水!

将张悦老师作为努力的方向,向这个语文课学时里的艺术家学习。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精选文档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它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再加上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困难。小编整理了《故都的秋》教学反思,欢迎欣赏与借鉴。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一:

首先我从题目切入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那么“故都”是指哪里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是“北平”即现在的“北京”。我又进一步提问,那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学生们也是众说纷纭,我又进一步提问,这里边的“故”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题目便已经含有作者的情感倾向。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很快学生就找到了,并概括为“清、静、悲凉”。我又问学生,作者是北平人吗?很快有同学说“不是,是浙江富阳人,而且文中也说他是从浙江赶过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反而要写故都的秋,作者认为故乡的秋怎样?学生很快找到,并概括为“慢、润、淡”。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提到“南国的秋”?有学生知道说是用了衬托手法。我说对,那么什么是衬托呢?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现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个导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个女主人公长得

第 1 页 漂亮,分别用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各有想法,但是我发现,大家对反衬较了解,但是正衬就有点模棱两可,找了几个学生说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过某些舞蹈表演,先出来一些漂亮女子,然后再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并且给予特写,我们就会干觉她很漂亮,先出来的那些女子已经很漂亮了,但后出来的那个比他们还漂亮,这就叫正衬,那么反衬怎么做呢,就像大家说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边放上一个“如花”,一下就凸显出这个美女的漂亮了,这就叫反衬,而且大家以后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剧,为了凸显男女主角的帅气和漂亮,总要找几个丑角在里面陪衬着,就是这个道理。当我讲完这个事例之后,发现学生眼中有了了然的神色。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北国之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北国之秋从那些的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呢,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景象,请大家从文中概括出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记叙的五种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秋雨话凉、佳日秋果)和一处议论。共同构成了分写的部分。

最后两段作者又在对南北秋的感受的对比中直接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我只用了一节课时,却讲了这么多东西,第 2 页 无疑是不妥当的,但是时间实在是有点紧,所以只能压缩现代文的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诗歌和顾问阅读上,有的老师甚至跳过第一单元散文而直接学习第二单元的诗歌,结果是人家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反而较高,没办法,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很难拉开距离,差距主要是诗歌和文言文,但我又舍不得将这么好的文章放弃,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自己体会。但又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以后一定会不断探索,争取既让学生能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又可汲取到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二:

尽管因为学生预习比较充分,整个课堂流程还算比较流畅,气氛也还好,但是其实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丝毫实实在在的收获。

我是第五个上《故都的秋》,为了与众不同,为了显摆自己,我先想的设计,并尽量想保留这个设计,然后才想着用相关的问题来填这个设计,然后改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思路而思路,本末倒置。而我认为,备一节课应该是这样的(其实一直都知道,就是死性不改,就是喜欢求新求异,就是讨厌跟别人一样,一备课的时候就把这些忘得一干二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先把教材读透,钻研透,再根据学生的学情设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预设能达到这个目

第 3 页 标的教学流程,难易一定要适中。而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些自鸣得意的设计,为了迁就这个设计来设定教学目标。另外,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学情,不能自以为有了很好的领悟,就想硬塞给阅读领悟能力还不足的学生。如果知识不能自然生成,那更多就是老师的展示、填鸭,而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学生也难有收获。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三:

《故都的秋》一课已经上完了。这篇课文,从准备,到讲授,到现在的总结我成长了很多。

总体来说,比较满意。

我以秋的小篆字体导入,讲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写下的秋的感悟在ppt上展示,引起所有学生对秋的思考,展示时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总体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探究的形式。先确定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文章整体基调,然后展示问题,由学生分组解决。最后由学生分组派代表发言。探究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后,我们总结了写景状物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最重要的。正好时值太原市冬天的第一场雪,我们的课文讲完后,还剩下五分钟时,雪越下越大了。我在这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写雪的训练。先由教师展示两个写景片段,学生做仿写。

但是在教授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第 4 页

一、关于ppt。

在展示时出现混乱,因为我是采用的板书与ppt结合,所以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有的在讲述之前放的,有的在讲述之后放的。尤其是清静悲凉的部分。

课后,李老师给我提出了建议,幻灯片上尽量不要出现反应课文景象的图片,会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确实,语文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爱小说胜过同名电视剧,小说能给人的想象与电视剧直白的表露出来是不同的。

二、关于预习

学生预习效果未检测,应先早自习时候读一下文章。

三、关于导入

导入的衔接不好,内容太多,超出了三分钟,而且都很浅显,甲骨文和小篆没有解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词很突兀。

四、关于内容

1、蝉意象没有讲到位。蝉不仅代表忧愁,而且是高洁的象征。

2、文眼没有讲清楚定义。

3、讨论环节出现问题,首先设置不合理,师应先做引导分析第三段,学生回答后的点评也不是很及时。学生讨论的效果不能很好的检测。

4、散文要注重品味语言,联系生活实际。

第 5 页

《故都的秋》是我上的第一堂公开课,给我的启示很多。教师的课堂艺术是要随着教师对课文文本的解读深度而慢慢提升的。希望我能够改正现在出现的问题,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四:

这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有很多值得品读的地方。

首先是,结构上首尾照应,回环往复的特点,而且都是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都秋的向往、眷恋与热爱。

其次,文眼句统领全篇,为全文奠定浓郁抒情基调的同时,每一幅图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清、静、悲凉。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通过题目揭示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情景结合的特点导入,通过对作者眷恋故都秋的句子的品读,为这节课奠定了抒情的基调,能较好的引导学生把握结构特点和赏析景。

但也有很多遗憾:

首先,在把握首尾呼应的特点时,本来设计的是让学生找到前后照应的句子,把握这篇文章就是从秋色、秋味、秋声来体现情景与悲凉。这一点在上课的过程中被跳过去了。

其次,对于“静”这一点,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清、静学生可以体会到,悲凉有些难,但是文中的静,不仅仅是环境声音的静,还有作者内心赏景的静,从文中的细数

第 6 页 和静对可以体会的到,但是在学生体会到这幅图给人的享受和舒适、悠闲与惬意时,应该让学生进一步说说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悠闲与惬意,学生自然能找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欣赏牵牛花,尤其是边喝茶边欣赏晨景,这是一个遗憾啊。

第 7 页

下载故都的秋教学视频的课堂实录[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都的秋教学视频的课堂实录[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的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郁达夫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4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为中学阶段的文学鉴赏教学,既不能像大学的文学课那样进行教学,也不能只把它当......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榆林一中 赵利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每次教这一课我都觉得不知从何入手,虽然是名篇,但学生们没有自己的感受,所以很难教学。斟酌再三,我决定把......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4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 尽管因为学生预习比较充分,整个课堂流程还算比较流畅,气氛也还好,但是其实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丝毫实实在在的收获。我是第......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先作些作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