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1:2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

第一篇: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

农五师小学 马美洁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感知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多种感官参与,帮学生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1分=60秒。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的形成过程。

2、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1分=60秒”。

3、经历观察、实践活动等探索新知的过程,发展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08年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的场景,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2、通过观看生活中的1秒发生的事情,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时间概念。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钟、各种类型的钟表。学习者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已对1分、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觉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秒的意义。

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趣法、实践探索法、合作交流法、体验感悟法等方法,配合现在代化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的状态。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感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教学内容《秒的认识》。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学生能感受到时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了“学看钟表”,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快到几时”、在本册“时分的认识”中已经知道了1时=60分。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看似简单,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刻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利用小闹钟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秒针;通过倾听、亲身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对“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逐步建立表象,最后达到在学生的头脑中“秒”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是与自己的某一动作相联系的,在多次体验中,最终使学生能够脱离钟表,准确地判断几秒、十几秒,甚至1分钟的长短,使秒的概念真正内化。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吗? 生:记得。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课件出示“奥运会开幕式”前壮观场面)。

师生一起看课件:10、9、8、7、6(一起数)5、4、3、2、1。

师:刚才我们一起数10、9、8、7、表示的是什么?

生:表示的是奥运会还有几秒就开始了。

师:表示的是秒对吗? 生:对。

师:秒是用来表示什么的单位? 生:时间单位。

师:为什么我们不用时间单位时、分来表示呢? 生:时间太长了。

师:等的时间太长了。计量比分更小的时间用时间单位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生活中,秒的使用最多、最广泛的地方就是在倒计时中的使用,以“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为情景引入新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使学生直观了解生活中“秒”的存在,初步感知秒的长短,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为认识“秒”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钟表,认识秒针和1秒。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闹钟或手表,仔细观察钟面,它是怎么表示秒的?

(1)电子钟表:你拿的是电子钟表,电子钟表上有秒,找到了吗?说一说你的表是怎么表示秒的?老师这里有块大的,你能读出现在的时刻吗?第二块钟表的时间大家一起读。

(2)钟表:电子表上有秒,钟表上也有秒,谁来说一说,你的钟表是怎么表示秒的? 生:用秒针。师:哪一根针是秒针?

生:最长的,最细的,红色的,走的最快的……

师:对,钟面上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针就是秒针。(引导学生观察三根针,并认识秒针的特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师:大家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新知识,那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多长时间?(课件演示嗒)再来一次(嗒),你听到了什么?谁来学一学?

生:指明几个学生学:嗒、嗒、嗒。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嗒、嗒、嗒。你发现了什么? 生:时钟嗒的一声秒针走了一小格,这一小格就是1秒。师:对,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自己带来的钟表。在原由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有关“秒”的认识。用秒针走动和嘀答声加深对秒的印象,体会“1秒”的长短。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2、认识几秒。

师:那秒针走一大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是5秒。

师:好,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课件)请看,秒针指向哪?我们让秒针开始走动,你发现了什么?

生:秒针走了5个小格也就是一个大格,是5秒。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段时间又是多少呢?(15秒)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不能运用到我们的乘法口诀?好方法学会了吗?

师:谁来说一说秒针走过了多少秒?(32秒)说说你的方法。师:同学们,我们也来拨拨钟吧,看,像老师这样,秒针从5走到了7,是10秒。先别急,听清要求,每个同学拨一次,其余的同学认真观察,秒针从哪走到了哪,是几秒? 【设计意图:秒针走1格是1秒,走5格就是5秒,让学生经历5秒是由5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运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几秒的方法,再让学生亲生体验拨钟,巩固算秒的方法。】

3、体验1秒。

师:(出示课件)看,秒针跑得可高兴了,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节奏感。我们跟着秒针的节奏拍一拍。师示范一次,学生跟着拍。

师:节奏感真不错,我们拍一下就是1秒。

师:1秒钟还能干什么?请在1秒钟内做你喜欢的事情,你想做什么?准备好了吗?开始!

【设计意图:用秒针走动和嘀答声加深孩子们对秒的印象,本环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进行多层次体验,如听一听秒针的声音、学一学秒针走动的节奏、做一做1秒的动作,亲身体验1秒,体会“1秒”的长短,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4、体验10秒:

师:大家真了不起,数的真有节奏感,小闹钟也想和你们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10秒小闹钟,先介绍一下游戏规则:闭上眼睛,当我说开始时,秒针开始走动,当你感觉10秒到了,就举手示意我,看谁是个合格的小闹钟?来,闭上眼睛,准备,开始!

真好,虽然是第一次当小闹钟,但很多同学都能做个称职的小闹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还想再来一次吗?15秒小闹铃,准备,开始!这次称职的小闹钟更多了!

【设计意图:在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把握秒针走动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小闹钟的游戏,验证自己的方法对秒针走动的节奏是不是把握的很到位。】

5、揭示“分”和“秒”的关系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观察力,(出示课件),请看大屏,注意了:秒针在哪里?它又细又长跑得快,咱们1、3、5、7组的同学把它盯紧了,看秒针走了多少小格。同时,剩下的同学看到分针了吗?哦,它们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的任务就是观察分针有什么变化。开始!生汇报交流,师讲解并板书: 同时

分针走1小格 秒针走1圈

1分 60秒

【设计意图:1分=60秒是本课的难题。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通过演示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60小格。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的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

6、体验1分钟

师:1秒嗒的一声就过去了,我们只能拍拍肩、跺跺脚、打一个响指,那1分钟我们能干什么,想体验吗?(想)想想你要做什么?(播放1分钟的音乐,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音乐停,生汇报自己在1分钟做了什么?

师:1分钟还能做什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放松休息的同时亲身体验一分钟,使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在做中感受并体验“1分”的长短,感受一分钟的价值。】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师:像这样有关时间的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看,你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吗?

2、找生活中的秒

师: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用到了秒?(生说生活中用到秒的地方)

3、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看,赛跑的成绩也是用秒来计量的。(出示课件)(强调跑的越快用的时间越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做练习,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秒的认识》,认识了时间单位秒,知道了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1分=60秒,并且我们感受到了1秒钟真的很短,短的我们只能在1秒钟拍一拍肩、跺一跺脚、打一个响指……但是,如果我们能好好地珍惜每一秒,它将能创造出想象不到的价值……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梳理所学的新知识。】

五、欣赏、感悟

师:同学们,你们都在为1秒而感叹吧,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有限啊,让我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吧。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1秒钟内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既可以促进学生加深秒的认识,又便于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突出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感悟中说出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六、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分针走1小格

1分

同时

秒针走1圈 60秒

第二篇:秒的认识详案(最终版)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仪陇实验学校:唐新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的内容。教学目标: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方式,在开放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卡片`纸`皮球`跳绳。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春晚倒计时时刻,生与主持人一起倒数:6,5,4,3,2,1 师:1,刚才,我们倒计时,用到了哪个时间单位?(秒)

2,为什么不用时或分呢?

师:是呀,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这个新朋友。(板书:秒的认识)

3,师:孩子,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要用秒来计时?(并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相机展示红绿灯,短跑比赛场面,发射火箭等)二:观察探究,活动感受。

(一)认识秒针,读秒。

师:看来,生活中用秒来计时的地方还真多!那该用什么,来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我们到钟表店去看看。(课件展示钟表)

1,电子表 师:这是电子表,谁能读出现在的时刻?请。(手势)生:7时45分55秒(秒可能读不出)师:(鼠标指着55)这两个数就表示秒,现在是7时45分55秒,一起读。(生齐读一遍)2,秒表。

师:这个是秒表,体育老师经常用它,来测量同学们的短跑成绩。3,摆钟

师:这是摆钟,见过吗? 生:见过。师,钟摆左右摆动一次的时间就是1秒。(指着钟摆做手势左右摆动一次)4,钟面(点击课件:使秒针走动)师:听,是谁发出来的声音?你来说。(秒针)

师:哪根针是秒针呢?能用语言描述它吗?(最长,最细的走得最快的那根针)

师:观察得很仔细!

(二)认识1,5,15,30秒等。

师: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秒针是我们的新朋友,欢迎她!(拍手)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它的脚步声吧!(感受10秒左右)停。1.认识1秒

师: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秒针的脚步声。它在钟面上是怎样走动的呢?请看。(师指大屏,课件展示秒针只走1小格)师:你发现了什么?是几秒?孩子,你说。生1:我发现秒针走1小格,生2:是一秒。

师:你们很善于观察,是的,秒针走1小格经历的时间就是1秒。(板书: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2.认识5秒

师:接着看,多少秒?(课件:走5秒)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秒。生:走了5小格。生:1大格就是5秒。3认识15秒

师:是呀,5小格是1大格,也就是5秒。那3大格呢?多少秒?(课件走3大格)

生:15秒。

师:你怎么那么快就知道是15秒?

生:1大格5秒,3大格3个5,三五十五。师:真是好办法!表扬他!(拍手),4,认识30秒

师:秒针又开始走动了!多少秒?请。(指1生)生:30秒。

师:怎么知道是30秒? 生:五六三十 5.认识28秒

师:瞧!秒针这次走了几秒?(从1走28秒。)生:28秒。师:怎么想的? 生:(不同的方法)师:你们真会懂脑筋。

三:体验秒。

1.学一学声音

师:手指板书:我们知道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1秒有多长呢?听,(课件展示秒针走一秒)再来一次。(课件再展示秒针走一秒)听到了什么?谁来学一学?(课件秒针走动,嗒 嗒,嗒 嗒)生:我听到了嗒,嗒的声音。生:咔,咔

师:是的,秒针发出的,两声之间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我们一起学。嗒 嗒(课件走动)停。2.做一做动作

师:想一想1秒钟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生:(拍手。跺脚,点头,翻手腕,耸肩……)师:真的可以吗?那你试一试。(让孩子随着秒针的节奏做一做各种动作体验秒)看来,1秒钟真的很短,短到只能拍一次手,快速的做一个简单的小动作,孩子们,随着秒针的节奏,一起来点点头。拍拍手,耸肩,眨眨眼,轻轻的跺脚。3.数一数。

师:现在,谁能跟着秒针的节奏数一数了?你来吧。生1,2 师:数得真好!不快也不慢!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秒针走动的样子,一起轻轻的数1数。(课件秒针走动约15声)停。4,小闹钟游戏进一步体验秒。

师:小闹钟也想和你们做游戏呢!这是10秒小闹钟。(点击课件播放出要求:闭上眼睛,想象秒针走动的样子,10秒到了就坐端正,轻轻的举起手,睁开眼睛看你闹得准不准。)闹得这么准!有什么好办法吗?(1-2名交流方法:一边数数一边记时)好办法!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估时,再当一回小闹钟!(15秒小闹钟)5.估一估

师;孩子们闹得可真准那!老师想写几个字,谁来计时?你上来。其余的孩子估一估,我用了多少秒?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惜时如金(抽一孩子用秒表记时,其余的估)并指几名学生说出所估计的时间,然后讲台上的学生独处准确时间。师:其实估计允许有一点点的误差,只要很接近准确时间,都算估得准!(17分钟)

四:认识1分=60秒

师:(指板书)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呢?请看。(课件展示要求:观察:秒针走一圈,同时分针有什么变化?思考:秒,分之间有什么关系?)现在,秒针和分针都指着几? 生:12.师:接着看。(课件秒针1圈,分针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你说。生:我发现了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 生,秒针走了60秒,分针走了1分钟。生:60秒等于一分钟。

师:从12开始走一圈是60秒,你还知道从几走到几也是60秒?孩子,你说。生1,2 师:鼠标指着某一小格,从这里开始走一圈是60秒吗?这里呢?看来,秒针从任何一个地方走一圈都是60秒,同时分针走了一小格是一分钟!所以我们发现60秒= —— 生:一分钟。

师一分钟=————60秒。(同时板书:60秒=1分)

五:体验一分

师:一分究竟有多长呢?我们来体验一下。(拿出跳绳,皮球)谁跳的最好?你来。(四人上台,两人分别跳绳,拍球,其余两人计数)其余的孩子拿出题单,纸,做自己喜欢的活动。预备,开始。(课件秒针走动)他拍了几下?她跳了几次?(生汇报后师相机表扬。)

师:那你一分钟做了什么呢?(生汇报1分钟写了多少字,做了多少口算题,展示自己的画……)

师:像这样,生活中有关时间的问题还很多。请看。

六:练习提升。(课件展示练习题)

1.基本练习

师:谁会做?你来!真棒!(填空,赛跑,航模 合唱)

2.估时。经过紧张的学习,我们休息一会儿,请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课件:梁祝)我们休息了多少时间?(指几名学生回答)

师:这段时间究竟有多长呢?让我们看着钟面再听一次。(课件再次播放梁祝)瞧!我们休息了正好是——1分钟!孩子们,你们的时间观真强啊!

七:感悟1秒的价值,思想教育

1.欣赏短片1秒的价值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指板书)秒,知道了秒针走1小格是一秒。也知道60秒=1分钟,还知道1秒钟真的——很短,但是,只要我们能好好的珍惜每一秒,它将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请看——(课件展示一秒可以做什么)孩子,你们都在为一秒而惊叹!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 师:说得好哇!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多么珍贵!我们应该做到惜时如金。接下来,我们去看看名人们又是怎么对待时间的呢? 2.(课件展示名人名言)大家轻声读。

最后这句话师老师说给你们的。希望你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还有几秒钟就下课了,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吧!!(师生齐数5,4,3,2,1)下课。

第三篇:《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元、角、分。初步会用人民币买东西,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

电脑课件,录像,各种人民币,商品若干。

学具

每组准备各种人民币若干,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老师带大家去商店买了好多东西,同学们可高兴了。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买的吗?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认识人民币。

二、人民币认识

1.认识人民币

我们的桌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好多的人民币,看看你认识哪些呀?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回答。还能从哪看出来?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和汉语拼音来认识它。

2.分一分

你会把盒子里的人民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吗?

小组先讨论分的标准,在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到前面指着说结果。投影反馈。

还有别的分发吗?指名在座位上说。

3.人民币的单位

刚才我们一块认识了好多人民币,谁说说人民币都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元、角、分。

你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些不一样的人民币吗?教师手里展开一把人民币。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的,学生边说边来前边指。

三、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这些人民币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分与角

出示10个1分硬币,数一数有多少?(电脑逐一演示:10个1分是1角)

思想教育:一分钱虽然很少,如果我们把零钱都积攒起来,就会越来越多了。

2.角与元

板书:1元=()角

谁会用手里1角1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学生每种换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找两个不同的换法。)

无论那种换法,都要凑够几角?(10角)。

总结出1元=10角

3.发散

如果用以角为单位的钱换1元,还有哪些换法呢?小组合作,看看能想出几种方法?(分别投影演示,并说明道理)

4.元与分

咱们一起研究了元与角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角与分之间的关系,你还想知道谁和谁之间的关系?(元与分)

猜猜元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用课件演示此推导过程

四、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1.看电脑回答是多少钱:各种人民币的组合。

2.用盒子里的钱,买货架上的东西(抢答)。

3.看录像回答问题。①看价签说出是多少钱?

②5元6角怎样付钱?

4.找录像中的错误。①乱花钱

②在钱币上乱画

总结比赛成绩。表扬个人

六、看书,互相说说这节课讲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你有什么知识想介绍给大家?

第四篇:教学设计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

2、通过品读重点句段,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敢、智慧、执著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以及开辟的意义。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重点句段,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感受他的坚韧、勇敢、智慧、执著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丝路有关的资料及乐曲、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情引趣

1、(课件配乐)诵读诗歌《山的那一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

妈妈给我说: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奶奶却说:那是众神居住的琼瑶仙境 山那边究竟是什么呢?

于是,我怀着一种神秘的向往,盼着、盼着……

终于有一天,我沿着一条路走了下去,原来,那里是富饶的西域国度。

这条路就是——丝绸之路(看板书齐读题目)

2、通过上节课的初步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四郡,到达罗马,这7000多千米的路又被称为“万里丝绸之路”(板书)对于这条路,你还有什么了解?

4、本文除了写丝绸之路,还写了谁?(板书

张骞)这个人和丝绸之路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地去学习、了解。

二、直奔重点,细读感知。

师:请孩子们翻开语文书84页,自由朗读课文的6、7自然段,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骞? 注意边读边勾画、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

抽生汇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骞? 体会张骞的勇敢:

1、生:我读出了一个勇敢(板书)的张骞。

2、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张骞的勇敢?

3、(大屏幕)“张骞等人马不停蹄,专拣人迹罕至的荒原前进。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

4、你能读读吗?孩子,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评价再抽生读)

6、(出示丝绸之路艰险的画面):师叙述:是啊!当时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漫漫长路之上有茫无边际的沙漠、有冰雪覆盖的高山、有荒无人烟的山野、还有寸草不生的戈壁、经常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张骞没有退缩,他们穿过沙漠、翻过高山(引读)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

7、从一个“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

8、请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过渡语:孩子,你除了读出了张骞的勇敢,还读出了张骞的什么? 体会张骞的耐心和不露声色: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张骞的耐心?

2、(出示课件)是啊!整整十一年啊!“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

3、理解“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4、11年的光阴,青春不在,年华已逝。作者没有直接写时间匆匆而过,而是通过写牧草和雁阵的变化来表达,你能不能仿照说一句话,表明时间匆匆而过。

5、从“一转眼”,你体会到了什么?

6、时间真的过得快吗?

7、十一年,对于一个被软禁的人是来说是怎样的十一年啊!

8、什么叫“软禁”?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个很不错的学习方法哦!

9、张骞在这十一年里,仅仅是在草原上放牧吗?

10、(音乐课件出示)“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一转眼,一年过去了。”(引读)张骞学会了匈奴话。

11、(课件出示)“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两年过去了。”(引读)张骞与匈奴牧人融洽相处。

12、(课件出示)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十一年过去了(引读)张骞默记地形、道路、牧场、沙漠、泉水、水井的分布情况。

13、在这十一年里,张骞是忙碌的,时光匆匆而过。

14、这里的默记能否换成“记住”?为什么?

15、当时他能写吗?能画吗?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受人暗中监视,所以他只能默默地把一切记在心里,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什么叫不露声色?

16、从这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骞?

17、这“默记”二字写出多少艰辛,写出多少智慧呀!

18、(课件出示)十一年,他多么思念年迈的父母,家乡的亲人,可他只能(引读)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19、(课件出示)十一年,他铭记汉武帝的嘱托,(引读)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20、(课件出示)十一年,他心系祖国、牢记使命,(引读)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21终于有机会逃走了,如果你是张骞,此时最想见到谁?

22、我们原本以为他会回到家乡,回到大汉皇室,但他毅然决然地去了西域。那么张骞又是怎样一个人?(从孩子的回答中精选词语板书)

体会丝绸之路的作用:

因为张骞,这条丝绸之路得以开辟、畅通无阻,这条万里之路带给了我们什么?请孩子们默读九自然段。(指名汇报)

1、(课件出示)因为张骞的机智勇敢,所以(引读)中国的丝绸、铁器以及灌溉技术、炼钢技术和四大发明开始陆续西传。

2、(课件出示)因为张骞的坚忍不拔,所以(引读)西域的胡萝卜、葡萄、汗血马以及乐器、佛教、绘画艺术也传到了中国。

3、(课件出示)因为张骞的不辱使命,所以(引读)“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四、再造想象,拓展生成

1、通过我们与文本的交流,两千多年前的张骞仿佛就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的面前,你一定有不少的话想对他说,那就拿起你的笔,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在本子上。能够用上名言警句更好。(抽生汇报)

2、(出示翦伯赞的评价。)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也高度地评价了张骞,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3、让我们再来看看丝绸之路带给我们的回忆——

(播放有关丝路文化交流的图片,配以音乐。)正是这条路,亲历了卫青西征的铁马金戈,这条路,目睹了昭君出塞的悲欢离合;也是这条路,见证了敦煌飞天的精雕细琢,玄奘西行的虔诚执着;更是这条路,铸就了“千年大汉之魂”!(板书)

4、现在,对于这条路,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呢?这仅仅是一条丝绸之路吗?(生表达)师总结(课件出示): 这是一条“友谊之路”。

这是一条“文化传递之路”。

这是一条“传承文明之路”。

总结:作为走出国门的第一人——张骞,让中国看到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现在,每当提到丝绸之路,总会想起一个熟悉的名字——张骞;每当提到张骞,总会忆起一条伟大之路——丝绸之路。就让我们永远记住名垂青史的张骞,永远记住亘古绵长的丝绸之路。(看板书齐读结束)

板书设计:

丝 绸 之 路

长安

河西四郡

罗马

万里丝绸之路 张骞

勇敢

坚忍不拔

忠诚

千年大汉之魂

第五篇:认识比详案

“认识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68~P70;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体会使用比的价值。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的使用价值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观看漫画《阿福的新衣》。说一说,为什么阿福的新衣做好后出了问题呢?这个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一、创设情境,引出“比”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的数学课就从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开始。(播放连环画,同时配音,内容如下。)

冬冬到王阿姨家作客,王阿姨用蜂蜜和水泡了一杯蜜茶给他喝,甜味适中,味道很好。几天后,冬冬家来了几位好朋友,他也想泡这样的蜜茶给客人喝。可是怎么泡呢?他打电话给王阿姨,王阿姨说:“我是把10毫升蜂蜜加到90毫升水中的。”

师:如果你是冬冬,听了王阿姨的介绍,会怎样来配制蜜茶招待小伙伴们呢? 师:(板书“蜂蜜 水 10ml 90ml”。)哦,你是学着王阿姨的方法做的。人数增加了,是否可以直接配一大杯蜜茶?

师:(板书“100 900”。)你配了一大杯,是怎么想到这两个数据的呢?

师:那还可以怎么配呢?

师:(板书“30 270”。)这是将蜂蜜和水——

师:配制的方法被大家很快找到了。不过,蜂蜜的量在变,水的量也在变,为什么配制出的蜜茶依然“甜味适中,味道很好”呢?

【实时评析:熟悉的生活小故事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很自然地首先想到“模仿”,即“10毫升蜂蜜配90毫升水”。此时,教师稍作点拨“人数增加了,是否可以直接配一大杯蜜茶”,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但变化之中什么没变呢?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自然聚焦到每组数量中不变的倍数关系上。】

师:(板书“9”。)哦,你注意到了蜂蜜和水之间的倍数关系。它们的倍数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师:(板书“1/9”。)同样表示倍数关系,怎么出现了9和1/9这两个不同的数?

师:也就是比较的标准和相比较的量的顺序(板书“顺序”)——

师:我们把算式写出来看看。(板书“90÷10=9,10÷90=1/9”。)用两个数相除,就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板书“两个数相除”。)从这个不变的倍数关系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取1份蜂蜜,就要取多少水来搭配?

师:这样的意思,我们也可以借用图形来表示。(如图,先显示“1份”蜂蜜,再显示“9份”水。)

师:这种情况,在数学上还有一种简洁的表示方式(显示“水的量和蜂蜜的比是9:1”“蜂蜜的量和水的比是1:9”)。这里的“9:1”和“1:9”我们叫做比。(板书课题。)

【实时评析:表示倍数关系的同类量的比,是“比”的一层含义。本环节,学生借助于生活常识和已有知识基础从多种搭配数据中提取不变的元素——倍数关系,从固定的倍数关系抽取出“份数”,再由“份数”引出配比,逻辑严谨。“慢镜头”推进,为学生直观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说理解释,认识“比”

师:“9:1”和“1:9”这两个比的意思一样吗?

师:看来,跟除法算式一样,比也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的时候一定要把话说完整了。大家一起把这两句话(指“水的量和蜂蜜的比是9:1”“蜂蜜的量和水的比是1:9”)读一读,体会他们的前后顺序。(学生齐读。)

师:冬冬配好了蜜茶,准备洗水果招待朋友,一抬头,看到水池边洗洁精瓶上就有几个比。(放大洗洁精瓶,如图1。)来,我们从中抽取一个比(如图2),你知道这里的1:8是什么意思吗?

师:(出示图3。)目测一下,用比来表示?

师:哎,你们刚才不是说比有顺序,不能轻易颠倒顺序吗?

师:(出示图4。)你能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这个比吗? 师:说得很好,比中的每一份应该是相等的。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谁和谁的比是几比几?

【实时评析:本环节通过说、比、画等方式让学生对熟悉的洗洁精瓶上的比进行“解释”,并将研究视角从“部分与部分之比”延伸到“部分与整体之比”,充分扩展学生对比的直觉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追问“比是什么”。这样,学生很容易生出“比就是表示倍数关系”的认识,实现初步的认知建构。】

三、类比联想,拓展“比”

师: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比。“比”和“倍”一样,也是一个字的数学概念。“倍”是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那你们回头看看刚才研究的几个比,说一说:什么是比呢?或者比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呢?

师:什么意思,你能说得具体一点吗?(发言学生愣住了)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吗?

师:我也没听懂,其他同学的想法呢?

师:从刚才的研究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出,比就是表示倍数关系。不过呀,这还只是“比”的含义的冰山一角。老师告诉你,只要两个数相除(板书“两个数相除”)的关系,都可以用比来表示。师:谈到相除,我们并不陌生。回忆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解决过哪些相除的问题。(依次出示已学教材内容

并回顾相除关系:总价÷数量=单价,路程÷速度=时间,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等等。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9.6÷3=3.2(元),53.3÷8.2=6.5(分钟),360÷90=4(米)。)

师:请将这些相除的关系用比表示出来。(学生表示,如:总价÷数量=单价,也就是总价和数量的比是9.6:3;路程÷速度=时间,也就是路程和速度的比是53.3:8.2,等等。)

师:比的模样和除法算式挺像的,请找一找联系和区别。(学生交流后,教师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师: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自然也就可以算出比的结果——比值。下面,请依次算一算9:

1、1:

9、9.6:

3、53.3:8.2、360:90的比值。(学生计算。)

师:联系具体题目说一说每一个比值分别表示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联系刚才的研究,指出:比有时表示倍数关系,有时还表示一种具体的量。)

【实时评析:本环节集中研究“不同类量的比”重在立体拓展比的意义,逐步完善学生对比的认识。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一些相除关系,既赋予过去的知识以新的内涵,同时对于比的意义、比的类型的理解也更加完整、透彻。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清晰。】

四、放眼生活,强化“比”

师:知道了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比吗?

⑴ 辨析体育比赛中的“比”。师:(出示足球、篮球比赛图片和比分。)知道这里的2:0、18:23什么意思吗?

师:用比来记录得分,目的是要把两个队的得分相除吗?

师:看来,生活中我们见到的最多的比分,竟然不是我们刚才研究的两个数相除之比。老师在研究这两个比的时候,后来也发现,其中有一个地方其实已经提醒了我们,这里不可能是相除的关系,你看出来了吗,哪里提醒了我们?

师: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自然也不可以是0。

⑵ 解释广告中的“比”。师:屏幕显示两种常见的电视机,一种型号是16:9,一种是4:3,你能说一说每个比的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和相应的电视机连线。)16:9的电视机最适合人眼视角,视觉冲击力也强,我们用它来看段视频。(播放“活力28洗衣粉”广告,截取广告中出现的比:“用量少1:4”“去污强1:4”“时间短1:4”“省力气1:4”“省水电1:4”。)

师:任选其中的一个比,说一说具体含义。⑶ 研究农家生活中的“比”。出示问题:

王伯伯家有2公顷小麦试验田,今年共收小麦24吨。总产量与公顷数的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表示()。

王伯伯家承包了一块池塘,共放养了600尾鲢鱼和1200尾鲤鱼。你能写出一个比,算出比值,并说明比值的含义吗?

⑷ 剖析舞蹈表演中的“比”。(播放图片,同时配音。)一天,丫丫的妈妈带丫丫去看芭蕾舞表演,第一次看芭蕾舞表演的丫丫很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个导演真奇怪!”“为什么呢,宝贝?”“你看他都让演员踮着脚跳舞,干嘛不找个高一点的演员呢?”

师:为什么这样就美了呢,其中的道理就跟我们今天学习的比有关。(学生非常惊讶,教师出示未踮脚和踮起脚的演员腿长和身高,算出腿长和身高的比,求出比值,并板书如下。)未踮脚:90:160=90÷160≈0.563 踮脚后:105:175=105÷175=0.6 师:踮脚后的比值非常接近0.618,人们研究发现,当一个比的比值为0.618时,这个比就称为黄金比。所以,芭蕾舞演员踮起脚跳舞是在创造黄金比的美呢!现在,你知道妈妈为什么经常穿高跟鞋了吧,她也是在创造黄金比。(学生哈哈笑起来。)

【实时评析:巩固练习再一次将学习置于生活大背景中,体会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比分2:0的反例,进一步厘清比的意义本质。利用广告中出现的多个比,让学生说明每个比的含义并“复原”出完整的比句,让学生更加懂得如何理解比、解释比。黄金比的巧妙介入,不仅使课堂生出很多趣味,而且表达了人们创造美的智慧。】

五、总结提升,深挖“比”

师:这节课咱们研究了比,回顾一下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老师有个疑问,既然除法和分数都表示相除关系,那人们为什么还要创造出比呢?

师:(出示到冬冬和朋友们吹泡泡的场景。)吹泡泡是大家喜爱玩的游戏,制作泡泡水要用甘油、水、洗洁液、洗手液混合而成。这四样东西怎样搭配才能配制出好的泡泡水呢?我给你一个比,你能看明白吗?(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对应着“甘油、水、洗洁液、洗手液”的下方出示1:4:2:2。)

师:用除法和分数能一下子将四种物品之间的倍数关系表示出来吗?

师:是啊,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组成连比(显示“连比”),不仅两两之间的倍数关系很明确,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都一目了然,威力真大。(指着课题。)小小的一个“比”,看来还蕴藏着更丰富的内容,后面咱们继续研究。

【实时评析:美丽的风景往往总是在远方等着我们。比区别于除法、分数的优势在哪里呢?这是对比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层次追问。回答这一问题,依然立足生活——泡泡水配制中的“连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比的独特功能,拓展了课堂空间,同时将学习的视线投向未来。】

下载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详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角详案

    认识角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角、能识记理解和应用,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

    认识圆教学设计详案(省级参赛)

    课题: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学 师:上课!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 师:谈到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你们都在哪里见过圆?随手提问 生:瓶子,硬币,镜头… 师:这么多,......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中国最传统、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春节)那让我们再次聆听新年的钟声!(多媒体播放:2013央视春晚倒计时) 2、当新年的钟声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白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吴萍 一、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102页内容———《秒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秒 的 认 识》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课本第59、60、61页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汇编)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岗上镇小丰学校陶黎黎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