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尊严》教学设计(二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闽侯县实验小学陈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哈默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课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出示: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同学们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生:既然说他“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还说他是富翁呢? 师:他到底没有什么呢?想象说话:他没有„„没有„„没有„„
师:小疑问小智慧,大疑问大智慧。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哈默,感受一下什么是尊严。
二、深入学文,感悟特点(一)感受年轻人的特点。
1.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请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年轻人是个有尊严的人?并说说为什么? 2.师生交流。
过渡:大部分学生已经都把小手举起来了,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个句子?(1)出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师:你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年轻人是个有尊严的人?为什么? 生:哈默想要先干活再吃饭。师:你还从什么地方体会到? 生:仰起头。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动作?
生:年轻人很渴望能够先干活再得到食物。师:如果你是哈默?你要怎样来问这句话?
师:老师感受到了你的渴求,谁能够在用这种乞求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师引读: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生读:“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过渡:我们从哈默坚持要先干活再吃饭可以看出他真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啊!难怪杰克逊大叔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谁还找到了不一样的句子?
生: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话的?
生:我从“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这句话中体会到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
师:(出示这句话)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被哈默反复的在运用,哪个字? 生:“不” 师:用了几次? 生:3次。
师:(句中三个“不”变红)请同学用笔圈出这三个“不”字,“不能不”这是什么句? 生:双重否定句(出示两个句子对比读
1“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 2“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要用劳动,来得到这些食物。”)生朗读体会。
生:我感到哈默很坚定。师:那就请你坚定的读一读。生朗读。
师:哈默的语调并不激昂,可能还有些虚弱,却字字透露着坚定,谁再来读读。指一人朗读。
师:透过哈默的语言(板书:语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你们还抓住了哪些关键词体会到哈默的尊严?
生: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 师:猜想一下,此时他可能在想什么?
生:我觉得他可能很失望,因为杰克逊大叔说没活给他做,那样他就不能吃饭了。师:你从哪感受到他很失望? 生:目光顿时灰暗了
师:看来人物一个神态的变化(板书:神态)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你们注意他的动作了吗? 生:喉结上下动了动
师:什么时候你会做这样的动作? 生:很饿时 生:想大吃一顿时
师:你觉得此时哈默怎么样? 生:很饿 生:很想吃这些东西
师:人物一个细微的动作(板书:动作)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想法。
我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人物的想法,你们 可以说个个是哈默的知音那!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哈默此时的感受吧!朗读整句话。
师:经过连续的逃难生活,哈默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了,如果他拒绝了这些食物,会怎样? 生:饿晕 生:病倒 生:死亡
师:他知道这些吗? 生:知道
师:他对这些心知肚明,可尽管他那样渴望食物,尽管他可能面对死亡的威胁,可他依然坚持先干活,再吃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耐力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和鼓舞着他呢?
生:因为他有尊严。(板书:自尊)
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的尊严与气节支撑和鼓舞着他!正像杰克逊大叔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我们再次朗读整句话,(师引读: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生读:“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师:还有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哈默是个有尊严的人呢?
生:“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师:谈谈你的体会
生:此时年轻人很坚决也很激动 师:请你用这种语气读一读 师:师从你的语气里感受到了他的激动和坚定。谁能像位同学一样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我们全班一起读一读这句话,感受一下哈默的尊严。
师:当杰克逊大叔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时,哈默还会想些什么?请大家拿出刚刚发下去的专用纸张,动笔写一写。
过渡:我们从哈默的心理活动可以进一步理解哈默那可贵的尊严,正如杰克逊大叔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文中还有哪个句子表现哈默有尊严? 生: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师:你抓住了文中哪些关键词体会的? 生: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哈默已经非常饥饿了、虚弱了,可他仍然选择先干活再吃饭,他真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师:此时的哈默“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么?(出示:此时他需要,需要,需要。)能这样说吗? 生:此时他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休息。生:此时他需要休息,需要食物,需要安慰。
师:而哈默选择的却是先干活,难怪杰克逊大叔这样说道:“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过渡:大家个个都是哈默的知音啊,谁还能再找一找哪些句子表现出哈默是个有尊严的人?
生: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师:狼吞虎咽是什么意思? 生:吃东西很快,连嚼都顾不上。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哈默已经很饿了,在这么饿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先干活再获取食物,哈默真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师:逃难的人和哈默都得到了食物,他们得到的食物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其他逃难者的食物是别人白给的,而哈默的是用劳动换来的。
师:其他逃难者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而哈默得到的是劳动之后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他与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时哈默仅仅得到了食物吗? 生:得到的是尊严。
师:在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要像哈默学习,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你觉得怎样做才是有尊严的呢?
师:你们像哈默学习,老师向你们学习,还要向谁学习呢? 生:杰克逊大叔
(师生合作朗读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感受杰克逊大叔的品格,扣回课堂之初杰克逊大叔说的话)
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过渡:从哈默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尊严,不仅外国人有尊严,咱们中国人也有尊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嗟来之食”(板书并解释“嗟”),播放视频,学生谈感受。
(2)出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词句 当食物送到他面前,他是怎么说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出示:“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说这句话时年轻人是怎么表现的?(仰起头)
②交流:体会动作描写:此时年轻人渴望得到食物,但他仍然在克制着饥饿,因为他想自食其力,不想不劳而获。
③朗读:读书年轻人的隐忍和他坚定的原则。
(3)杰克逊大叔委婉地拒绝了年轻人的请求,年轻人又有怎样的表现? ①出示:“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交流
神态描写:“目光顿时灰暗了”体会到此时年轻人的失望,因为杰克逊大叔没有活给他干,他就不能吃饭了。
动作描写:“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体会到很饿了,很想大吃一顿(可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平时饥饿时的表现。)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这正体现了年轻人很有自尊。出示:对比句子:
句1:“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句2:“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要用劳动,得到这些食物!” 体会三个不字,双重否定句的表达效果。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年轻人的坚定信念。(4)当杰克逊大叔再次委婉推托时,年轻人又是怎么说的?
①出示:“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②交流:从“不”“再”可以看出年轻人态度非常坚决,他就想先干活,再吃东西。这是年轻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即先劳动,再获取报酬。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年轻人坚决的态度,体会他的自尊。
(5)杰克逊大叔经过思量,为年轻人提供了一次为自己劳动的机会,我们看看年轻人的表现。
①出示:“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②交流:从“蹲”“轻轻地”可以看出年轻人很有礼貌,劳动也很认真。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
(6)当杰克逊大叔把食物递给了年轻人,年轻人是怎么表现的? ①出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②交流:年轻人的“狼吞虎咽”和其他难民们的“狼吞虎咽”一样吗?
(年轻人实在太饿了,所以他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但这些食物是经过劳动换来的,所以吃起来特别从容,也特别香。)再次体会年轻人的自尊,有原则。(7)整体理解感悟年轻人的表现。
①课件出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所有语句,学生朗读。②学生谈读后的体会。
③小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进行描写会把人物形象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在习作中不妨学习运用。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二)感受杰克逊大叔的特点。
1.提问:杰克逊大叔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找到的? 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学生谈理解体会。出示课文三次与年轻人的对话。
出示:“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2)小组交流,畅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交流:“现在什么都没有”,说明哈默目前是个难民,是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可是说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拥有大笔财富的人,而是指拥有尊贵的人格的人。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4.语言训练,深化理解。
他现在没有____________,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____________。(学生可能填:没有华衣、美食、身份、地位、财富„„他有人格、自尊、品格、责任、毅力„„)
5.读这句话,体会“尊严”的内涵。
6.杰克逊大叔的话果然准确,他成了真正的富翁。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写法,读写结合
1.文章采用了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哈默可贵的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我们还可以写一下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一下,当杰克逊大叔送来食物时,哈默会想些什么?当杰克逊大叔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时,哈默还会想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哈默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有尊严。我们还知道可以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有尊严就拥有了一大笔财富,让我们都来做有尊严的人,一起去开创美好的人生。2.上网或看报纸搜集有关“尊严”的事例,读一读。板书设计
第二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尊严教案
《尊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对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细致的描写来体现的。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一是通过阅读,懂得什么是尊严;二是在阅读过程中习得语言,体会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设计理念: 课文文字浅显易懂,可以多给时间引导学生自学。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识记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同时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思路。在深入阅读时,可抓住“尊严”一词,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为什么杰克逊说哈默有尊严。引导学生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语言进行品味。
本文的生字词教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可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有关人名、地名等可在启发谈话,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时进行;有的词语比较容易理解的,可以选择一部分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凭借这些词语复述故事内容。一是以词语为依托,串连课文的内容;二是检验学生对词语是否理解,并尽快将这些词语加以内化;有的词语则在体会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中加以深化。还有些词语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可以从构词方式上让学生体验,如“狼吞虎咽”,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两对同义词;又如“饥寒交迫”,其中有“饥”与“寒”这一对相关的词。课后可让学生找一找构词方式有特点的词语加以积累。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6个生字 学写14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布置作业)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
孟子说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讲中国人做人要有尊严。本课中,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教师简单地向同学们介绍石油大王哈默)。
2、出示主人公简介。
课文中他的行为和做法,会给我们什么新的启示?
(设计意图:孩子通过老师对哈默的简单介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
3、质疑激趣,板书课题
(1)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近这位石油大王,板书课题:尊严。(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说说看,你们想知道什么?学贵有疑,会读书,会思考,就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设计意图:同对课题的不同理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也就在质疑中拿起书本主动求知了,从而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③学生各自读书,思考问题;教师巡回,发现学生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看看,刚才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呢?
(生自由读课文)
课堂是最动听的声音,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读书所得?
2、会读书,爱思考,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自己把课文中的生字学会?
3、检查读书情况:
老师考考大家,怎么样?
(1)看,老师把课文中难读的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了,你们认识吗?
认读生字 沃 尔 逊 疲 惫 不 堪 狼 吞 虎 咽 喉结 捶 背 惬 意 僵 硬
羡 慕 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
三、引导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分节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出示句子,品读体会:“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骨瘦如柴”的年轻人的形象给你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可见,他是多么需要食物啊。
●研读比较,从具体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①纵向比较。哈默的神态、语言、动作散见于课文之中,比较体会: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
②横向比较。将哈默与其他一群逃难的人进行比较。同样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哈默是不愿接受施舍,愿意以劳动换取食物,别人则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比较中突出了哈默的自尊自爱、卓尔不群。(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三、课堂作业
①抄写生字新词。
②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附:课堂检测:
相关链接:
亚蒙·哈默
1898年生于美国纽约市,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被称为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而在苏联和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的“红色资本家”。1956年,哈默用他在商战中积累的财富,投资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开始建立一个石油王国。到1982年,他的石油公司已排名世界第八。1979年,应邓小平的邀请,81岁的哈默成为第一个乘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被邓小平称为“勇敢的人”。此后,西方石油公司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的协议,1988年,他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款2万美元。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指导朗读,体悟主题,拓展升华)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①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年轻人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个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②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③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为切实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情境表演等教法。指导学生利用抓住“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句子来理解内容的学习方法。注重加强听、说、读、写 等能力的综合训练,力求全面、综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的能力。)
2、点拨,揭示中心
出示句子: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指导读并体会。
(“什么都没有”和“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他有尊严”道出了“尊严”的可贵。这是杰克逊对哈默的由衷的赞赏。)
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计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4、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设计意图:说话环节,通过理解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类似 的事,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怎样把一段话说清楚。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①自由读。②指名读。③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三、体悟主题,拓展升华
①用自己的语言来评价哈默和杰克逊。②以《<尊严>的感受》为题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说得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课后有内容可写,从而达到以读 促写的目的,引导和促进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表达,也学会分享。)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附:课堂检测:
教后记:
我十分喜欢《尊严》这篇文章,因为它带给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不同的思考。孩子们读了它可能只能悟到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吃靠自己的劳动赚来的就是尊严。而我们则不一样。课堂上,为了更充分的使孩子们体会到石油大王哈默的高贵品质,我采用了联系上文对比体会的方式。我先请学生划出描写逃难人们的语句,这里包括外貌描写及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只有一句,“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我引导学生仔细读这句,然后提问:从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这两个词中读出了什么。学生们,有的说我读出了他们很累;有的说读出了他们很饿;有的说读出了他们缺乏营养,急需食物„„我问:从那些语句,你看出他们确实急需食物?孩子们立即找到了后面的动作描写。我说,是啊,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都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因此课文中用了一个非常确切的词来形容------显然。
第三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教案的背景】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故事背后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作者的写作手法,而不是在于单纯地教会学生认读生字词,读懂文章,分段或概括段意和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尊严》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尊严,怎样做才有尊严。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孩子的思想也在悄悄地变化着,所以这篇课文能帮助孩子,净化孩子幼小而单纯的心灵。【教材分析】
《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四篇文章旨在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只要真诚地待人处事,就会得到大家的赞许和尊重。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最后成为石油大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空洞地阐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涵在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中最终得出他是个有尊严的人。故事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让人感动泪流,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深远,特别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际,对尊严话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教学方法】
1、学习抓住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词语,体会哈默人物形象的方法。
2、边读边想,品味词语与哈默展开对话,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读音,读准多音字“难”、词语“惬意”的读音。
2、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尊严、惬意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这几个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识尊严
师:同学们,自古以来,“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清廉、方正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给他的食物,这说明了这些人有骨气、有尊严。(引出课题《尊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有尊严的人——哈默。
二、我会读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尊严 逃难 善良 朴实 款待 例外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瘦骨如柴
2、我读通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我能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4、我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文中年轻人哈默的有关资料。
三、讨论交流
1、从对小伙子的描述中你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按照“我认为他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来谈谈你的看法。
2、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3、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呢?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2、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能抓住“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等词语体会哈默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3、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启示,能够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教学过程】
一、展示点拨
1、对前3个问题进行点拨。
2、我能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还能复述课文。
二、品读感悟 思考尊严
1、再次默读课文,找出这个年轻人与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三次对话,用心品词,体会人物品质。
2、学生默读思考。
(1)画出年轻人与镇长杰克逊大叔之间的对话,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2)圈出描写人物动作、外貌、语言的词语,写一写,从这些词语中又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组合作交流。
师:把你自学的体会与同桌分享,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一读,读出你的理解;二说,抓住重点词语谈你的理解;三思,把自己的思考与别人的思考融合。
4、全班交流。
师:思维的网络连接你、多、他,让我们共享大家的学习成果。
5、学习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
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你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1)理解“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两个词是对年轻人外貌的描写,从这两个词中,我们准确地体会到这个年轻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以至于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身体消瘦到了极点。
(2)这样饥饿的人当时会想些什么? 第二次对话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① 理解:顿时、灰暗、喉结下下动了动,(顿时就是马上、立刻的意思,从灰暗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是呀,刚刚点燃的希望顿时破灭了。喉结动了动,你体会到什么?咽口水,非常想吃,可他怎么做的?)
② 理解“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虽然失去,但仍坚定)不能不劳动,多么坚定,这是他的原则,从这些词语中,我们看到了他的饥饿,他的坚定。)
③ 学习描写杰克逊大叔的动作词语,“想一想”从中体会出什么?(杰克逊大叔在想什么?噢,你也是个善良的孩子。)
④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次对话
“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你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捶背吗?”
(1)理解现在,体会年轻人的坚定,(现在写出了年轻人的急迫,坚定。”站”体会到了年轻人即将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食物欣喜的心理。②理解“思量”,体会杰克逊大叔的善良。
师:“哈默的真诚的语言,礼貌的行动,诚恳的态度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师:这里的富翁,不是指拥有豪华的物质享受或者数不清的金钱,而是拥有尊贵的人格魅力,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间的奋斗精神。)
6、了解哈默。
师:哈默正是有了这种,不依附于他人,自尊、自强的精神,所以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一起来读读。
三、拓展延伸 理解尊严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知道有关“尊严”的哪些人或事?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在学生中引起不小的反响,所以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学生的反应很积极,思想触动也很大。虽然只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我在和孩子们沟通交流时很默契,学生搜集到的关于真诚、尊严的名言、人或事很多,也很积极。我觉得,孩子们的思想已经得到了震撼。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卢梭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
人的尊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海卡尔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下册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课程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一)导入:
故事导入,复述课文(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三)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一)分析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他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识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的人叫住,问:“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 ”“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讨论)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板书设计: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组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有的讲对植物的细心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实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无一例外的都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爬山虎的脚》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认真读后,会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连续观察与细致观察蕴含其中。《蜜蜂》的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眼睛中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玩出了名堂》是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突出了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找骆驼》的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看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上网查资料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本组的导语提示了学习内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2、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
3、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
4、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23个字,会写41个字以及教材163页的本单元的词语。能够背诵并默写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积累语言,学习细心观察、具体表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2、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恶劣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为了突破上述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布置学生实地观察爬山虎,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了解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2、对于课文的重点段落,在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懂,并充分交流读书的收获。
3、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玩中的体会,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四、教学流程:
(一)、体现整合意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教学设计中,要从整体入手,理解教材,把握目标,领会意图,处理教材,为此单元主题教学环节设计:识字写字、读书感悟、语言积累、小小练笔,语文实践五个环节相互渗透、构成一体。
(二)、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方法有:
1、循着作者的思路。“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教学中若能按照作者思路进行,学生会感到有序、有道,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就有相应的基础。教师应相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如《爬山虎的脚》,作者因看见“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及“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2、领悟文本关键词句。教学重难点就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
出的?从字里行间中,让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观察才发现的。
3、寻找文本中的空白。诱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填补与想象性连接。以“含蓄无限,思致微妙”进行触摸文字背后的韵律。
(三)教学过程
1、整体导入单元,初步感知主题。
首先回顾上一单元,激趣。其次导入《观察与发现》主题单元。再次整体阅读本组的几篇课文,初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2、抓重点词句,领悟作者观察思路。
首先《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中,在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爬山虎叶子的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建议学生把第二自然段和后几个自然段联系起来,弄清楚爬山虎的脚、茎、叶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蜜蜂》一课中课文在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体现了作者不轻信不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听说”一词在这里的意思。第三《玩出了名堂》以“列文虎克是怎么玩得,玩出了名堂”作为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问题。教学时,可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
3、走进文本,体验作者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
4、回归主题,拓展延伸请大家回家以后观察一种你感兴趣的植物或动物,把观察的情况先记录出来,然后整理表达出来。
(四)课时安排
大约用12——13课时。语文园地中的一些基础知识题可以随堂完成。
五、阅读拓展
本组课文学习后,主要推荐学生阅读《蟋蟀的住宅》《昆虫记》《汤姆叔叔的小屋》《我们爱科学》《游戏中的科学》、《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
5、爬山虎的脚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能力目标:
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2、背诵3、4自然段。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四、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五、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引导观察法
六、教学准备:课件、爬山虎实物
七、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第 周周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能力目标:
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2、背诵3、4自然段。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三、教学难点:爬山虎叶子的美丽。
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引导观察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爬山虎实物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读了本组课文,明白了本组课文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观察与发现。围绕着这一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让我们学习一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
二、新授
(一)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二)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1、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
2、对课题质疑。
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的问题: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3.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4.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再读这一自然段,进一步感受叶子的美。
5、谁来说说你对爬山虎的叶子有了哪些了解?
三、总结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新鲜
一顺朝下
均匀
教学反思:
————————————————————————————————————————————————————————————————————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第 周周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能力目标:
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2、背诵3、4自然段。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三、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引导观察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爬山虎实物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叶圣陶爷爷真是喜欢观察呀!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一课。
2、检查生字词。
二、新授
(一)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课文第三自然段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4、这一段中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5.谁来告诉老师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有什么不同?
6、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请自读第五自然段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
7、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二)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整体读课文。
2、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3、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三)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了
教学反思:
————————————————————————————————————————————————————————————————————————————————————————————————————————————————————————————————————————
6、蜜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7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重点:
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五、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引导观察法
六、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
七、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第 周周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7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引导观察法
五、教学准备:田字格本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
六、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2、呼应导语。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辨、窝、袋、概”,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
么写。
板书设计:
蜜蜂
辨
试验
窝
袋
证
概括
确
误
逆
途
陌
超
教学反思:
————————————————————————————————————————————————————————————————————————————————————————————————————————————————————————————————————————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第 周周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引导观察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1、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
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3、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2、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3、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 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4、刚放飞时,恰巧起风了,作者观察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时,作者想蜜蜂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说明作者担忧蜜蜂找不着家。
5、第二天检查蜂窝时又看到15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想到:“尽管它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6、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7、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四、归纳小结。
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周到严密、多想多思、勇于探索。)
板书设计:
6蜜蜂
捉
实验
做记号
放
做事严谨
得出结论
事实求是
教学反思:
————————————————————————————————————————————————————————————————————
7、玩出了名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写出自己真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的感受。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第 周周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写出自己真实。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的感受。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引导观察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玩耍常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玩得小故事,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
2、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c、点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谁能给大家读一读你画出来的句子?
3、教师引导:想象一下,你们认为磨镜片好玩吗?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么想?
4、学生交流思想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无聊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5、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
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1、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这五个字。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3、当堂展评。
五、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了名堂”的故事。
板书设计:
玩出了名堂
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教学反思:
————————————————————————————————————————————————————————————————————————————————————————————————————————————————————————————————————————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第 周周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写出自己真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的感受。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引导观察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么样玩镜片的。
二、继续课文朗读,了解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随着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吗?
2、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得?他发现了什么?
3、转换角色思考。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的一个改变玩法竟然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4、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
三、欣赏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名堂?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论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四、表达感悟,拓展延伸
1、了解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多人次谈)
2、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大的名堂?他的玩耍和我们的玩耍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体会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玩中的收获好吗?
4、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的台前介绍。
五、拓展活动
小练笔: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来,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板书设计:
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教学反思:
——————————————————————————————————
8、* 找骆驼
课型:新授
第 周周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重点:弄清老人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的原因;理解重点词句
四、教学难点:弄清老人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6课,《找骆驼》。
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四、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总结
板书设计
8、找骆驼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密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
(仔细观察
分析判断)
教学反思:
————————————————————————————————————————————————————————————————————————————————————————————————————————————————————————————————————————
语文园地二
一、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一首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重难点:
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写观察日记。
五、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作者留意了植物的生长,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二、小组交流
前后两方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a.我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
b.我发现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
c.我发现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叶子闭拢了„„
三、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四、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现真神奇,真美妙!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同学们,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课型:新授
第 周周 第 节
板书设计:
说说观察中的发现
教学反思:
——————————————————————————————————————————————————————————————————————————————————————————————————————
第二、三课时
课型:新授
第 周周 第 节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二单元,通过学习,你们都掌握了哪些观察方法?用这些方法来留心周围的事物,你一定有许多奇妙的发现,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习作课,观察中的发现。
二、指导学生抓住要点,并按一定的顺序说具体。
1、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大家已经交流了自己的发现,并且在课前都写了观察日记,把你的观察日记拿出来同桌间读一读吧!(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谁想让大家欣赏你的观察日记?(学生在全班读观察日记)
师:从你的日记里,我觉得你观察得很仔细,过程也很清晰,希望你在生活中多多留心身边的事物,继续记好观察日记。
师:大家把观察日记和我们这节课交流的内容合并在一起,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述自己的发现,谁来试一试(学生具体地讲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
师:我们来评一评他说得怎么样?好在哪?你能补充吗?
三、完成初稿: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如果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不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吗?在写 的时候,要把样子写细致,发现了什么?怎么探究的过程写清楚,也可以把你观察时的心情和感受表达出来,展开想象,明白道理。现在,我们就拿起笔,写一写。学生动笔写作文,师个别指导。四、四人小组交流,根据要求小组里评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
五、学习小伙伴互赏、互评
六、修改
七、誊抄正稿。
板书设计:
观察中的发现
写清楚
写具体
按一定顺序写
教学反思:
——————————————————————————————————————————————————————————————————————————————————————————————————————
第四课时
课型:新授
第 周周 第 节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异。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形近字组词。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3.师生对读,齐读。4. 看谁最先背下来。5. 背诵比赛。
三、读背古诗“题西林壁”
1.读一读这首古诗,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诗人的观察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
面目”。
3. 背诵古诗。
四、宽带网
1.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了一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板书设计:
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读读背背
教学反思:
————————————————————————————————————————————————————————————————————————————————————————————————————————————————————————————————————————
做基础训练 课型:练习
第 周周 第 节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基础训练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复习巩固前面的知识。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学生独立做题,教师批改,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做基础训练 认真、仔细、用心
教学反思:
------------------------单元过关 课型:复习
第 周周 第 节
教学内容:本单元测试卷。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查漏补缺。教学方法:练习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教师读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做题。
老师批改后,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