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1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诗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诗歌》教学设计》。

第一篇:《写诗歌》教学设计

《写诗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2、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重点难点

1.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2.培养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教学方法: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习写诗歌。

二、怎样的诗歌才是真正的诗歌?

1、打油诗≠诗歌。如:

官员下乡,祸害一方。小车一串,特别风光。说是抗旱,鸡狗遭秧。白天睡觉,晚上叫唱。吃得要好,十菜九汤。不懂装懂,屁话成章。大摇大摆,非常嚣张!

2、梨花体≠诗歌。如: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打油诗、梨花体的共同特点:都不是真正的诗,因为

都没有意象意境,只是分行排列而已。都没有借助意象抒情,只是大喊大叫。

3、观察诗句

其一: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其二: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其一是将毛泽东的名句改写成的,这不是诗,最多只能是格言。而同样表达此意的,冰心的《春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诗要有意象。)

其三:春天是个贼,窃走了我的心。

你是我早上的包子,中午的馒头,晚上的咖啡。

其四:我像爱读金庸小说 那样爱你,我像爱电脑游戏 那样爱你。以上诗句缺乏美感。选择意象必须是鲜明的,突出的,有力的,而且意象要能给人以美感的,和谐的。如果选择缺乏美感的意象,那只能破坏美感,失去诗意。

4、古诗也以意象来抒情

以下诗句分别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找出其意象。(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这些诗句分别抒发的是母子情、兄弟情、爱情、友情。这些诗句为什么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关键在于一个“情”字。无情即无诗,诗是跳出来的心。诗,首先以情动人,写诗,首先要酝酿感情。

5、什么是诗?

诗是一种有意象意境,能引起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一)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情感美 音乐美

(二)要有鲜明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 意境美

(三)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像:构思美 想像美

6、诗歌的特点举例

(1)用意象反映生活。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如《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

 孩子 快  快抓紧妈妈的手 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 妈妈怕你 碰了头

 快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 妈妈 我怕  天堂的路 太黑  我看不见你的手

 自从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 孩子 你走吧

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也没有爸爸的拳头 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 来生还要一起走  妈妈 别担忧  天堂的路有些挤  有很多同学和朋友  我们说 不哭不哭

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 没有我的日子  你把爱给活着的孩子吧

 妈妈  你别哭  泪光照亮不了  我们的路  让我们自己  慢慢的走  妈妈

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还要一起走

一首《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在网上一出现,便被广为传诵。这首写给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孩子和母亲的诗歌,在央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台赈灾节目中被朗诵,被《南方日报》等全国近百家报纸刊登,甚至法国的一家报纸也用整版刊 登了这首诗歌,人们听到和看到这首诗后最多的反应就是“我哭了”。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下,在千余名旅法华人为遇难同胞举行的烛光祈福会上,当一名女子读到这首英文版的诗歌时,在场的人再也忍不住悲痛的泪水。

(3)大胆神奇的想象。如《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又如《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甚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这首诗用拟人的手法,让露自述,角度新,想象丰富。写露珠在草叶尖上、花心里,不声不响,不大引人注意,但纯洁、清澈,自生自灭,在“阳关明媚的清早”,还会“升华起一朵美丽洁白的云。)

(4)语言精练,常使用比喻、象征、押韵等修辞手法。

时间

时间是夹卷着冰雪的风暴,会染白我们青春的额头。时间是一道湍急的江流,会淹没我们生命的行舟。

友情

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会拂去我们眼角的泪痕。友情是一抹明媚的阳光,会照亮我们孤寂的心房。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语言具体、形象、生动

第二课时

一、现代诗写法指导:

1、内容上:丰富的意象,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形式上:要分行分节,可以依句分行分节,也可以依内容分行分节。大多还要讲求押韵,语言精练。

——意象美 意境美 想象美 情感美 构思美 结构美 音乐美 凝练美

二、写法举例

(一)形式:音乐美 结构美(分行、押韵、排比 反复等)

1、现代诗歌要分行分节,但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2.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押韵的不一定是诗。例如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不押韵,是诗)

大海啊,你全是水。骏马啊,你四条腿。美女啊,你说你多美,鼻子下还长着张嘴。(押韵,但不是诗)

(二)立意:思想深刻 情感真挚——情感美 构思美

千古文章意为高——深刻。例如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千古文章意为高——内涵丰富。例如 篱笆那边 艾米莉·狄金森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 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 爬过!

——表达对幸福的向往

站在那里 叠罗汉时,你喜欢在哪一个位置? 最上面的?

会摔得很惨。最下面的?

会被压得很痛。中间的?

又似乎不够刺激。叠罗汉时,我总是后悔我选择的 任何位置。

——困难总是存在的。

(三)内容:意象美,意境美,想象美

意象,指诗歌中承载了诗人情感的景或物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意境,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四)语言:凝练美。例如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 你见,或者不见我 

我就在那里 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

情就在那里 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

爱就在那里 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

默然相爱 

寂静欢喜

三、课堂练习:

1、要求仿照下列例子,选取一个意象,写一首小诗。示例: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参考:

忙碌的人,云端的月,你放下包袱时,你遍洒光华时,世界便轻了 夜晚便亮了

井底的蛙,池塘的水, 你自鸣得意时,你静止不动时, 天地便小了。波澜便躲了。

2、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示例】

 弯月落在湖水中; 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参考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四、作业: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写一首小诗。 主题:青春、生命、理想、情感等;  具体要求:

不少于14行;可以4节一行,也可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题目自拟。

第二篇:春 诗歌仿写教学设计

仿写小诗

教学目标

1、能按照要求写出一首诗歌,2、要注意诗的意境,诗的节奏,诗的语言。

3、学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完整地写出一首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注意诗的语言,诗的节奏,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学习诗歌的特点

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诗歌吗?学生举手发言 诗有什么特点? 讨论

教师小结:

1、每句诗都比较短,和文章比较它有一种跳跃性。

2、想象力都和丰富

3、重章叠句,有几段的格式都是一样的,只是变换了几个词语

二、阅读小诗《春的消息》,《春,我悄悄的告诉你》 春的消息(作者:金波)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风,摇绿了树的枝条,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水,漂白了鸭的羽毛,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过山冈,到处有春天的微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

《春,我悄悄地告诉你》 春

我悄悄地告诉你 你的礼物我收到了 那温暖而柔和的春风

我悄悄地告诉你 你的信我收到了

那写满了生机的碧绿原野

我悄悄地告诉你 你的照片我收到了

那浮现着你的笑脸的鲜花与嫩芽

我悄悄地告诉你 你的祝福我收到了

那充满着欢声笑语的童年

三,朗读,品析

这首诗歌是我国著名儿童诗人金波写的,诗人以一颗童心与大自然无拘无束地交流。全诗共六个小节,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浓浓的爱意。今天我朗诵了前三个小节,下面就重点赏析这三个小节

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特写镜头:春风、春水、树枝、水鸭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第二小节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作者把自己比成了快乐的小鸟,换上春装,飞过树林,飞上山冈,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寻找春天那种快乐高兴的心情。第三小节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戏春图:从“牵引”一词,能体会到作者发现第一只蝴蝶时高兴又情不自禁的感情。“爱怜地”和“放”这两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捉住蝴蝶的高兴又怕伤害小蝴蝶的心里。这幅戏春图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捉、放飞舞的蝴蝶,是爱怜,是珍惜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

四,仿写。

1,作者真有诗情画意,写出这么灵动的句子,让我们也做一回小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

我是小诗人:风,摇绿了树的枝条,风,—————。水,漂白了鸭的羽毛,水,—————。(预设答案:风,吹高了小朋友的风筝;风,吹绿了遍地的小草;风,飘来了花的清香…… 水,染绿了小溪里的水草;水,映出了岸上的桃花……)说的真好。

2,春天是美丽的,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每一个季节的特色,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说喜欢他的理由吧!

3,接下来的时候就交给你们了,仿照这两首诗的格式,写一些你喜欢的季节吧 五,修改与评析 六,誊写。

第三篇:诗歌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古筝曲,谈话: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我们学过很多的诗,了解很多诗人。请说说你读了哪些诗,了解哪些诗人?

2、学生自由交流

3、揭示单元主题:你一定还想了解更多的诗歌吧。今天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1、点拨:请大家回忆一下,制定综合性学习计划有哪些要求?

2、交流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提醒强调:(1)讨论活动内容;(2)活动计划包括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3)活动结束要展示活动成果。

3、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记录;

三、汇报交流,完善活动计划

1、各小组汇报本组活动计划;

2、共同评议;

3、完善活动计划,修改。

第四篇:诗歌教学设计

诗歌教学设计

《十二月歌》是小学一年级的一篇课文,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要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十二月歌优秀教学设计,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及词语,认识新笔画“撇点“。

2、朗读课文,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以及景物特征。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2、朗读课文,品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吗?

2.听学生回答,继续问:你们最喜欢那个月,为什么?

3.这里有一首小诗,把你们喜欢的月份都写进去了(板书课题:十二月歌)。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自由回答,齐读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常识入手,让他们简单说说自己喜欢的月份,再带着兴趣学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己先试着利用拼音读读诗歌。

2.老师范读,你们仔细地当小观众,再想想是否能读准确。

3.听了老师读得,说说你学会了哪些字。让学生通过听读,说自己学会的字音。再教同学们读两遍。

4.你们听得真认真,下面再和你的同桌读读,把字音读准,读通句子。

5.小组开火车读句子。

6.师出示词语,谁能来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指名学生教读词语。

7.出示生字,你能和你的同桌一起把这些生字宝宝记住吗?同桌互考生字。

8.做游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听老师范读,识记生字。

同桌互读生字。

开火车读句子。

指名认读词语。

同桌互考生字,游戏检查生字。

让学生从听老师读中纠正自己的读音,也是学习识字的一种方式。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测读书的情况,学生兴趣颇高。

三、朗读课文,品读感悟。

1.先自己读读课文,你喜欢哪个月,就把这一行诗读一读。

学生自己练读。

2.在小组内交流。读你喜欢的一行诗,说说为什么喜欢。

3.在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一行,就出示带这行师的图片。

(1)“正月新春舞龙灯”:让学生读后说原因。一年一度的春节可热闹了,过年你高兴吗?带着这种高兴的劲头读读这行。

(2)“二月郊外放风筝”:喜欢放风筝吗?喜欢的孩子读一读这行。

(3)“三月清明杨柳绿”、“四月牡丹花正红”:你知道“清明”是什么意思吗?(听学生说)

三、四月正值春季,花红柳绿非常美丽,谁能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4)“五月端午赛龙舟”:每年端午节时都有赛龙舟,你见过赛龙舟吗?给我们介绍。

(5)“六月荷花满池塘”:喜欢荷花的孩子一起来读这行。

(6)“七月牛郎会织女”:听过这个故事吗?谁来简单地给我们说说?

(7)“八月中秋桂花香”:让学生自己说对这行诗的理解。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八月正是桂花飘香之时,多美呀,我好像都闻到了桂花的香味了。喜欢的孩子读这行。

(8)“九月登高过重阳”:“重阳”是什么时候?

(9)“十月满园橘子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除了橘子熟了,还有什么要收获的?

(10)“冬月大雪压青松”、“腊月梅花傲冰霜”:为什么喜欢这两行?(听学生说)寒冷的冬天,百花凋谢,只有青松和梅花才傲霜斗雪,用自己的语言夸夸它们。

4.我们把这十二个月连起来读一读吧,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自由练习读文。

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全班交流,读中感悟句子。在交流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一句一句的读。

齐读课文。

每个月都有不同的特点,都有值得喜爱之处,但考虑到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月份进行学习,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同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每个月都是那么的美好,值得我们好好去珍惜。

四、教师小结。

1.你学了《十二月歌》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2.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十二个月的景致,老师才发现,原来每个月都那么可爱,春有繁花似锦,夏有荷花池塘,秋有金橘满枝,冬有梅花傲雪。老师和孩子们一样,喜欢每个月。那我们就一起珍惜我们的美好时光,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个月、每一天吧!

谈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自己谈读了诗歌后的感受,自己学了诗歌后感受到的美。教师的适时总结,升华了这首诗歌的含义。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二

一、复习导课。

1.一起来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让学生认读生字卡片。

2.导入: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都有它的特点,今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的界限,去领略一年12个月不同的风貌吧!板书课题

认读生字卡片。

齐读课题。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及时地复习生字,有利于及时巩固所学,并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指导书写

一、指导书写。

1.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不但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还读会了课文。老师真高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的笔画朋友,它藏在“女”字中,谁能把它找出来呢?

2.师教读“撇点”,并书空和练写“女”字。

3.“九”字只有两笔,但它的笔顺容易错,我们一起来空书。最后一笔是什么?“横折弯钩”。出示“九”和“气”,观察一下,它们的最后一笔有什么不同?

4.“四”字里面像什么字?(听生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提醒:中间像“儿”字,但是不要写成“儿”字,“竖弯”不能写成“竖弯钩”。描红后练写。

5.让学生观察“午”后说应注意之处。提示:竖不能出头。你能编个顺口溜或儿歌区分“午”和“牛”吗?

学生想办法记,描红后练写。

6.教师巡视指导。

找一找“女”字中的“撇点”。

书空练写“女”

书空“九”,并观察“九”和“气”说出它们的最后一笔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四”字里面像什么。

在观察的基础上编顺口溜区分“午”和“牛”。

描红后练写书写。

本课的五个生字,看来简单实则易错。所以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自己去发现易错之处,并提醒全班同学。在学生写时,教师巡视指导,以便于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三、指导积累词语

1、读一读词语花篮的词语。

2、说一说你还喜欢课文中哪些词语?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读一读。

说一说。

抄一抄。

让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四、教师总结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激励性的小结。

第五篇:仿写水果诗歌教学设计

仿写水果诗歌

设计理念:

儿童天生就富有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了许多形象直观水果及水果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写出和他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来,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水果写成一首有趣的儿童诗。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大胆地想象和尝试,并且与同学共同交流,大胆地表露出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学生就在这样的仿写写中不断地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能力。教材分析: 水果是儿童熟悉且喜欢的食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认识香蕉、苹果、橘子、梨子等水果,通过直观的水果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实物、范文,再现水果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介绍水果的方法,有步骤有重点地介绍。通过创造性的互动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活学生的情感,促进创造性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情分析:

二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因此习作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对水果,小朋友再熟悉不过了,但要有条理地说清楚它的外形特点、颜色、味道,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按照先观察体验后说,先说外形颜色后说味道,先练说后练写,使学生观察的细致,也降低了说、写的难度。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写儿童诗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写诗并不难。

2、观察水果的形,闻其味,展开新奇的想像,写出以水果为主题的小诗。

3、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运用修改习作中的标点,用错的字词。教学重点:

1、让学生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

2、学会从外到内的观察方法。

3、教学难点:

1、按一定的观察方法观察事物。

2、大胆的展开想象。教学准备:

1、梨、苹果、杨桃,等多种切成圆片的水果。

2、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水果引入,欣赏诗歌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们看,吴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师举起实物柠檬)生齐níngméng读带拼音的词语,柠檬。

吴老师带来了切成圆片的柠檬,是不是很漂亮。它形状像什么?我请几位同学闻闻感受一下柠檬的香味。(个别说)你闻到了怎样的香味。

日本有一位叫畑地良子的诗人,她就是用这圆圆的柠檬片写了一首有趣的诗。

大家一起把这首诗读一读。

檬 日本

畑地良子

柠檬

一定是想到远方去。

薄薄地切一切,就会明白柠檬的心。

薄薄地切一切,滚出来好多个车轮。

散发着好闻的香味儿,车轮,车轮,车轮。

柠檬

一定是想到远方去!

诗中诗人由柠檬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先由柠檬美丽的色泽,诱人的香味,引入课题。再出示范文,激起学生上课的兴趣,也拉近了学生与范文的距离。

二、观察水果,展开想象

1、这节我们也来试着写一写关于水果的诗,请大家展示一下你带的水果。谁来介绍一下你所带的水果。大家带的水果真多,品种真丰富。

2、下面吴老师请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观察感受一下你带来的水果? 学生读幻灯片7中的题目。

3、谁能说说你带的水果像什么? 用句式

切成圆片的 像

。预设:

月亮

太阳

年轮

花朵 切成圆片的橙像

雪花

星星

飞碟

圆盘

光碟

烟花

风扇

荷叶

玉盘

„„

4、把水果放在鼻子上闻一闻,感受一下水果的香味。谁能说说你闻到了怎样的香味?(课件出示:词语宝典)

大家都有一个灵敏的鼻子,都感受到水果的芳芬,我们再来把这些描写气味的词语读一读。诱人

迷人

辛辣 醉人

刺鼻的气味 酸甜

浓烈 芬芳的香味 清甜 淡淡 浓浓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有认真观察水果的形状,花纹(板书看),闻一闻水果的香味(板书:闻),并展开了大胆,新奇的想象(板书:想象)。

吴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果,大家请看(课件,有关水果蔬菜的,同时边看师边介绍)。这是红柠檬,黄柠檬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水果的形,闻其味,尝其味,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展开新奇的想像。在说的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准确地运用积累的词汇,为写做好铺垫。

三、仿写小诗

1、重新观看《柠檬》诗歌

谁来试着编一首诗(请3、4个位学生编)

2、请大家试着把你们想好的诗写下来。注意诗歌的格式

中国

卓成锐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空格、空行、标点符号)

【设计意图】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语言描述,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审美期待,借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品味诗歌时领悟语言,从而掌握仿写诗歌的基本方法(仿内容、仿表达),让学生乐于表达,并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鼓励独立创作。

四、欣赏、评议

1、同桌互相交换,互相朗读,互相欣赏,并找出用错的字、音、标点。

2、谁愿意展示他的诗意作品。

个别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共同评价写得怎样(好在哪里,你最喜欢,最欣赏的诗歌中的哪句话,为什么?)

幻灯展示中等生,存的词,标点等方面的毛病,指导大家一起改。同时肯定存在的优点,给予“奖”的奖励(如欣彤、智华、成辉等)。

五、品尝水果

请同学们品尝美味的水果。

【设计意图】师生互赏互评,学会修改习作中用错的标点、字词。在师生评议的过程中,孩子们既能分享其他同学的作品,又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

仿写

水果

诗歌

想象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标准”同时对低年级的写作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回顾本节课的指导,我有这样的体会。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力求通俗易懂,可触可摸可闻可感。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从颜色、形状、味道介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写出几句完整的话。通过品尝水果的味道,使学生体验水果的香甜,激发他们的写话欲望。让生活中真实的水果把孩子的思维激活,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师的范文,使学生有模仿的范例,更快捷的掌握写话的格式要求。

2、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发展思维。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上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诗歌,通过“读诗悟法——观察水果——展开想象——仿写”,引导学生用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感受水果。由扶到放,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运用语言,在培养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训练思维。

3、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强调合作精神。

在仿写诗歌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全班或小组交流。师生、生生间充分对话,孩子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求得不同答案,引发新的思考。从而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养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能大胆地想象和尝试,并且与同学共同交流,大胆地表露出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4、遗憾和不足:

课堂上学生的想象力还未充分激发;在分组观察与交流时,应明确目标;课堂的调控还应加强。

下载《写诗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诗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教学设计(集锦36篇)

    篇1:诗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读诗,爱上背诗。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多读成诵。教......

    如何读懂诗歌-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针对问题: 诗歌鉴赏是高考永不缺席的题型,如何鉴赏诗歌是语文教师及学生们常下功夫却收效不大的重大疑难工程。鉴于基础、方法等原因,对于普通班同学而言,诗歌......

    诗歌《雨点》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教学设计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二课的一首诗歌。二、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是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

    《诗歌两首》教学设计

    阳泉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自己研究研究自己育人为本面向全体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普希金及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理解本诗的......

    诗歌形象教学设计

    诗歌形象类鉴赏复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把握诗歌鉴赏中关于形象类的考查点。2、能够掌握诗歌鉴赏中形象类的解题步骤。 课时设计:二课时 评价设计: 一、 通过课堂交......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形象优秀公开课教案一颦一笑总关情 ---------- 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一、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2、过程与......

    高中诗歌教学设计

    篇一:例谈高中英语诗歌的教学设计龙源期刊网 .cn 例谈高中英语诗歌的教学设计作者:王文钰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第02期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教师逐渐更......

    小学诗歌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