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鸟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一:《鸟的语言》教学设计
鸟 的 语 言
曹武镇小王华雄
教学内容:湖北省中小学乡土教材观鸟《鸟的语言》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掌握鸟语花香涵义,进一步了解鸟的生活特征,感受鸟的叫声与人、自然的美,增强学生团结有爱和谐自豪感。
教学目标:
1、掌握一般鸟的叫声,感受鸟声的美,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提高爱鸟护鸟觉悟。
3、加深学生鸟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鸟的叫声和特点,学会几种鸟叫声。
难点:让学生体验鸟叫与人自然的和谐意识。
教学准备:
鸟语课件3个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聆听花鸟世界。
1、师:你们想去郊外游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吗?
2、师:老师前几天用声音记录了美妙的大自然。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音频,然后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师播放一段有鸟鸣和水声的音频)
3、学生交流。
学生a:我听到了许多鸟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声音。
学生b:我听到了泉水在叮咚叮咚地从岩缝里流下的声音。学生c:我仿佛看到了山间的小路上长满了树,树枝上绽放出了花儿。??
4、师:刚才我们聆听了大自然中的花鸟世界,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花鸟世界,去感受它的鸟语花香!
二、观赏课件,感知鸟语花香。
1、学生出示带来的鸟的图片:说说你知道的鸟的形象和习性。
欣赏课课件。
2、让学生感知鸟声给人类带来的幸福。给大自然带来的生机!
三、师生互动。
1、师讲解鸟叫时的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2、谁能模仿身边麻雀的叫声吗?你能画出麻雀吗?
3、在画时,我们可以把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理解为由两个蛋形。
4、师示范鸟的画法。
a、用羊毫笔调赭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b、在身子左右画出飞动的双翅。
c、用浓墨点出身上的斑点、飞羽和尾巴。
d、用淡墨勾画胸腹,点出嘴、眼,最后用曙红色勾出爪子。
5、学生按老师的示范,动笔临摹练习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教师要有针对性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6、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7、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麻雀(师出示画稿)。
四、练习创作,体验鸟叫情趣。
在宣纸或毛边纸上,用自己学会的方法,画一幅写意鸟叫画——《一群欢乐可爱的小鸟》。篇二:漂亮的鸟教学设计
《漂亮的鸟》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年级学生属第一学段,本学段造型表现课的教学目标是: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漂亮的鸟》是人民美术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4册第4课。这是一节造型?表现的课,教材中的范作以鸟的色彩夺目,姿态各异给予学生视觉上的美感,用同龄人的范作向学生展示了创作表现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感知鸟的形态美、色彩美、姿态美,表现鸟的各种美,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过的鸟的形象,画一幅以鸟为主体的创作画。
在一年级时,学过《鸟是我们的朋友》,已经初步认识并表现了鸟的基本形态。《漂亮的鸟》这一课应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不同鸟类独特的身体形态,感受它们艳丽的色彩。在绘画创作活动中,使用多种涂色工具,感受不同种类的色彩产生的不同效果。
2、学情分析
学生的生活经验:农村和外地来京打工的孩子。
学习障碍:对鸟的种类知识了解很少。
具备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表达及绘画能力。
二年级学生属第一学段,尝试不同造型工具,大胆、自由地表现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⑴通过观察鸟的形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表现物象的造型能力。
⑵学会用线进行造型装饰,提高学生造型装饰能力。
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与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进行装饰。
2、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造型装饰的能力,运用丰富的色彩语言表现鸟的美。
五、教法和学法
二年级学生不像一年级时那么天真、活泼、可爱、有了一定的思维模式、个性鲜明,生活经验多了一些,但分析事物的能力还明显不足,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表现美的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审美核心,创设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我采用情境教学激发贯穿始终。
⑴展示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鸟的美。
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鸟的美。
⑶融入情境,引导学生创造鸟的美。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探究学习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些简单的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六、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程序是这样设计的:
课前我布置作业,一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鸟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美吗?美在哪儿?二是让学生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一种鸟的资料,对这种鸟做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生有目的的观察了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鸟的美,在寻找中发现生活美、自然美,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发现生活美的良好习惯;这样的生活体验对学生是很鲜活的,它丰富了学生的经验,锻炼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记忆习惯,又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表现生活的热情。
有了这样的基础,课堂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声音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感知兴趣。鸟儿清脆动听的歌声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很快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1、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
2、教师:你们觉得鸟漂亮吗?哪里漂亮?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现漂亮的鸟。
三、讲授新课:
1、小组合作探究,观察鸟美在哪?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小组探究到具体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有个从浅入深学习知识的递进过程。自主学习印象比教师传授更深,理解更加透彻形象。
现在,小鸟王国正在进行时装表演。由许多小鸟明星展示它们华丽的衣着,还请在座的小朋友给它们当评委,你们愿意吗?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鸟它们哪漂亮?把你的评审意见和你的小组成员交流一下。第一、外形美
看课件中造型独特的鸟的照片,总结出它们的外形特点(从鸟的嘴,身形,翅膀,头饰方面用简单的形概括)。
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全是鸟的外形因此我们称它们外形美
第二、颜色美
用麻雀和鹦鹉的照片作比较,同学们说说哪只鸟更漂亮?为什么?
播放鹦鹉和各种色彩鲜艳的鸟的照片,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出现最多的颜色有那些?
画面中只要有了红黄蓝,再配有少量的绿橙紫等其他颜色,就会很漂亮。
教师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给鸟儿们穿上了非常漂亮的外衣,这是它们的颜色美。
第三、姿态美 用鸟飞行的图片、捕食的图片分析鸟的姿态美。
第四、花纹美
用孔雀照片分析鸟的花纹美。
分析孔雀的造型中有点、线、面的运用。
2、欣赏
(1)画家笔下的鸟
(2)小朋友创作的鸟(教材中的作品)
设计意图:
分析画家夸张的表现技法,学习画家的装饰手法。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3、教师黑板示范
设计意图:
让学生看到创作步骤过程,同时演示装饰手法.老师要建一个百鸟园,可是现在的鸟不够,同学们一起来帮帮我好吗。
四、艺术创作
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创作一只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鸟.要求: 1)造型完整
2)利用点线面进行装饰 3)色彩搭配适当
设计意图: 使作业目的性更加明确。
五、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作业展示,自评,互评。
1、自己夸夸自己的作品(自评)
2、小组推选本组的优秀作品(互评)
3、颁发优秀作品的作者每人一枚蛋宝贝,并发表获奖感言。
预设:大家都要努力学习,你也能做的最好。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信心,语言组织与评价能力,学习正确欣赏、评价作品的方法。
七、课后拓展
出示丹顶鹤的图片,介绍丹顶鹤的相关知识,现存数量不多等。
让学生有个深刻认知后让另外两个受到奖励的学生发言“假如你手中的是真实的鸟蛋,你想对大家说什么?”这次的回答与之前会截然不同,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伤害鸟,因为它们是我们的朋友,我手中的鸟蛋就是一个生命,我应该保护它并把它送还给鸟妈妈。通过此环节让学生了解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产生保护鸟、爱鸟的美好情感
师小结:鸟不但使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美丽,而却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关爱它们,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篇三:鸟专题教学设计 1 学 环 节
一、读鸟——阅览室
设题:
1、讲有关“鸟”的故事。
2、阅读屠格涅夫的《鸽子》,郭枫的《空山鸟语》。
思考:
(1)、屠格涅夫写风雨大作中的白鸽,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屠格涅夫写风雨大作中的白鸽,寄托自己希望人类像鸽子一样过着安宁生活的理想,也寄托了自己对白鸽的坚毅、勇敢和对同伴救助精神的赞扬之情。(2)、《空山鸟语》的作者虽然认为山上的花、树、石、风、云都令人“神迷”,他最喜欢的事却是听鸟声。产生这种“偏爱”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鸟声能使自己的心灵贴紧山的心灵; 作者从小就喜欢听鸟声,希望通过听鸟声来重温“旧梦”;
作者从鸟的“美妙的清音”中,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
鸟鸣是自由自在的,作者向往这种自由生活,甚至自己“想做一只鸟”。(3)、《古鸟化石》中,作者赞美日本民族是个注重美与文化的民族,而认为“国人”普遍欣赏品位不高,你同意这中看法吗?(同学间有不同意见可以相互辩论,教师小结)
二、谈鸟——问题屋 设题:
1、你知道“鸟”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自由讲述)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并思
考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自由回答。可以同意作者的意见,也可以反对作者的意见,但一定要实事求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同学间有不同意见可以相互辩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
际 2
2、你认为现在“鸟”的生存环境怎样?
3、你认为在“爱鸟”、“护鸟”活动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三、写鸟赞鸟,表达你对鸟的爱
1、生活中有我们喜爱的鸟,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有条理地介绍你喜爱的鸟,让大家分享你们的所爱。老师小结。
2、鸟是如此可爱,为了表达你对鸟的爱,请你写几句诗来赞美它。
3、该如何和鸟类相处?
4、设计两者护鸟广告(可引用恰当的古诗句)
小结:(教师完成)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鸟、谈鸟、写鸟几个环节学习活动,欣赏到了鸟的美丽、体会到了鸟蕴涵的情感、领略到了鸟文化的内涵,关注鸟的命运。而其中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关注化做爱鸟、护鸟的行动。
四、总结
过去人们悲伤时可以向鸟倾诉,喜悦时可以和鸟分享;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机会聆听鸟的清音,领略鸟的丰姿?在了解了鸟的美丽后我想你就会密切注意我们的鸟朋友了,我们就会诗意地生活了。只不过要好好保护我们的朋友!
同学们:要让我们的家园处处莺歌燕舞,让这个世界五彩缤纷,就让我们关爱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正如那首歌所唱:关爱生命,用我们的良知;善待地球,用我们的行动。
最后:让我们在《善待地球》的歌声中结束这节活动课!正如那首歌所唱:关爱生命,用我们的良知;善待地球,用我们的行动。回答
学生说鸟,学生评
说。
学生写作,展示习作,并评议。
学生听唱歌曲《善待地球》)3
五、布置作业
1、写一份“爱鸟行动”倡议书。
2、写鸟,以“人与鸟”为话题写文章(文体不限)。
板书设计
鸟专题
读鸟--悟其内涵
议鸟--关其命运 4 第一单元复习
知识
1、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做好字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的积累.教 能力
2、整合单元重点,及时全面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积累、整合知识的能力。
学 过程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探究文本的结构特点、思想感情、写作特 方法 点和优美的语言风格以及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目 情感
态度
引导学生感受形象美,体会意蕴美,品味语言美,理解手法美。
标
价值
使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以独具个性的文
观
字传达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学习重 点 做好字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的积累,全面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
解。
学习难 点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掌握 咏物抒怀类作品的特点。
教学、教具(课件)题单 准 备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二
次复备
教学教师引领、点拨
学生环节 活动
导入:
重在 感受其中的意蕴。
第二篇:《鸟的语言》教学设计
鸟 的 语 言
曹武镇小王华雄
教学内容:湖北省中小学乡土教材观鸟《鸟的语言》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掌握鸟语花香涵义,进一步了解鸟的生活特征,感受鸟的叫声与人、自然的美,增强学生团结有爱和谐自豪感。
教学目标:
1、掌握一般鸟的叫声,感受鸟声的美,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提高爱鸟护鸟觉悟。
3、加深学生鸟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鸟的叫声和特点,学会几种鸟叫声。难点:让学生体验鸟叫与人自然的和谐意识。教学准备:
鸟语课件3个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聆听花鸟世界。
1、师:你们想去郊外游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吗?
2、师:老师前几天用声音记录了美妙的大自然。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音频,然后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师播放一段有鸟鸣和水声的音频)
3、学生交流。
学生A:我听到了许多鸟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声音。学生B:我听到了泉水在叮咚叮咚地从岩缝里流下的声音。学生C:我仿佛看到了山间的小路上长满了树,树枝上绽放出了花儿。
„„
4、师:刚才我们聆听了大自然中的花鸟世界,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花鸟世界,去感受它的鸟语花香!
二、观赏课件,感知鸟语花香。
1、学生出示带来的鸟的图片:说说你知道的鸟的形象和习性。
欣赏课课件。
2、让学生感知鸟声给人类带来的幸福。给大自然带来的生机!
三、师生互动。
1、师讲解鸟叫时的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2、谁能模仿身边麻雀的叫声吗?你能画出麻雀吗?
3、在画时,我们可以把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理解为由两个蛋形。
4、师示范鸟的画法。
A、用羊毫笔调赭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B、在身子左右画出飞动的双翅。C、用浓墨点出身上的斑点、飞羽和尾巴。
D、用淡墨勾画胸腹,点出嘴、眼,最后用曙红色勾出爪子。
5、学生按老师的示范,动笔临摹练习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教师要有针对性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6、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7、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麻雀(师出示画稿)。
四、练习创作,体验鸟叫情趣。
在宣纸或毛边纸上,用自己学会的方法,画一幅写意鸟叫画——《一群欢乐可爱的小鸟》。
第三篇:鸟教学设计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在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活动中,培养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树立爱护鸟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1)观察和探究“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学习,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双重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课前准备】活体家鸽,家鸽骨骼标本,家兔骨骼标本,解剖盘,骨剪,鸡骨,各种图文资料,视频。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及资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风筝又名纸鸢,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风筝的最初创作灵感来自哪种动物?(生答)--------------从学生熟知的风筝说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一、多种多样的鸟类
1.展示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鸟类。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多样性。
2.从速度、高度和航程三个方面展示鸟类高超的飞行技能。质疑:鸟儿为什么会有如此高超的飞行技能?它有哪些特点是适于飞行的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鸟类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二、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一)外部形态 观察对比:鸟类的体型与鱼、飞机和赛车有何共同特点?这样的体型有何意义?从学生学习的脊椎动物----鱼,以及熟知的飞机、赛车中寻找解决疑难的关键,并总结出共同点:流线型的体型利用减小运动的阻力。观察讨论:
1.将鸟的翅膀轻轻展开,观察伸展的翼呈什么形状?翼在飞行过程中有何意义? 2.观察翼上的羽毛与身体其它部位的羽毛有何不同?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遵循能用活体不用模型的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活体家鸽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学生通过交流表达,得出:鸟类的外部形态与飞行生活是相适应的。
师:如果给你们的双臂缚上一对翅膀,你们能像鸟儿一样飞行吗?(生:不能)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入下一探究主题
(二)内部结构(1)肌肉特点
生活体验回顾:吃烤鸡时,哪部分的肌肉最发达? 进一步体验探究:手摸家鸽的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感受哪个部位的肌肉更发达?
用生活实例引入探究,更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用手摸的方法有利于获得直接经验,加深知识的理解。最后学生能得出:胸肌更为发达。师质疑:“为什么同为鸟类,鸡的腿部肌肉发达,而家鸽的胸部肌肉发达?”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运动方式不同,与功能有关。教师适时总结: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也是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2)骨骼特点
引导学生运动多种方式探究
对比观察:家兔的骨骼和家鸽的骨骼,得出鸟类的骨骼:轻、薄。动手实践:用骨剪剪断鸡的长骨,得出鸟类的骨骼:长骨中空。归纳总结:鸟类的骨骼特点利于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通过模型及实物,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探究中获取知识,感受鸟类的内部构造特点。从而得出结论:鸟类的内部构造也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三)生理功能
知识回顾:呼吸作用的表达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运用已有概念构建新知,完善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构建的能力。1.消化系统
自主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的自学能力。
教师点拨:容易错的两个字------角质喙的喙,嗉囊的嗉。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角色对话,消化系统的作用
运用鸟儿的对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也缓解了学生学习中的疲劳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2.呼吸系统
小组合作讨论:1.肺和气囊有什么作用?2.这样的呼吸方式有何意义? 学生通过书本整体感知双重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师生通过图片具体分析双重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微视频展示,将抽象的东西运用直观的形象完整展现,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概括,也是一种巩固加深的手段,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总结出:鸟类的生理功能也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四)与飞行有关的其他特点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构建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理念。
三、概括鸟类的主要特征
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下,自主概括出鸟类的主要特征。教师加以总结: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特别指出:并不是鸟的所有特征都是适于飞行的。
四、盘点收获,归纳整理。
让学生在对照屏幕知识提纲的基础上,自己说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
五、激情闯关、乘胜追击。从易到难的设计部分检测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有效的反馈。查漏补缺。也便于教师的今后教学。
六、布置作业。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鸟》
教学设计
孙立岩
平度市西关中学
第四篇:鸟教学设计
《鸟》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看,他们来了。它们就是漂亮的小鸟,鸟类与人类,自古以来就是亲密的朋友,有一位大诗人也非常喜欢鸟,早在一千多年前他就这曾写下一首题为鸟的诗,这位诗人就是白居易,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大诗人吧(课件)
二.、学习新课
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鸟》这首诗,请听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读诗)。
1.诗人写这首诗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先来看这两句话“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这句话中有两个字宝宝,它们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见面呢!
(1)第一个字是“莫”我们来看字理图,像太阳落入草木丛中,表示日落时分,夜晚快要来临,有“日落”、“太阳已尽”之义,后来引申为“无”、“没有”之义,又用做副词,意思就是“不”、“不要”。(2)第二个字宝宝就是“巢”,看,在一棵大树上,有一个鸟窝,窝里住着几只雏鸟,鸟妈妈正飞回来给小鸟们喂食,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根据这个画面,古人发明了巢这个字,最后经过演变,就形成了今天这个巢字,所以这个巢就是小鸟的家。
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劝你不要打枝头的小鸟,它的孩子正在巢等待着母亲归来。过渡:瞧!这些羽翼还未丰满的小鸟们,正张着嘴巴痴痴地等待着妈妈觅食归来,如果小鸟的妈妈出去觅食回不来了,这些小鸟就会被饿死,他们多可怜呀,所以我们要保护小鸟,其实小鸟跟我们人类一样,它们也有生命,也有骨肉亲情,诗人也跟我们有同样的感受,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2.“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道:说;
微:微贱、低微; 一般:一样、同样;
骨肉:像我们人一样的骨头和血肉;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谁说这些小生命微贱,它们和人有着一样的骨肉、一样的皮毛,这里的骨肉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骨肉亲情。我们和妈妈有骨肉亲情,鸟妈妈和它的孩子们也有着骨肉亲情啊,所以诗的最后两句劝我们不要打枝头上的小鸟,它的孩子正在巢中等待着母亲的归来,这也正是这首诗所要告诉我们的(课件示标语)“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句话现在已成为人们爱护鸟类的标语。三.总结:
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美丽的大自然是鸟儿的家园,它应该跟我们共享一片蓝天,而不应该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味,也不该成为人们笼中的观赏物,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去“保护鸟类,热爱自然”吧!
第五篇:鸟 教学设计
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梁实秋散文小品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爱鸟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爱鸟、爱自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写鸟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爱鸟之情。
难点:把握文章线索,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引导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老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给美丽的自然增添了亮丽的风景,你喜欢听鸟鸣吗?你爱鸟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师梁实秋笔下的鸟儿。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泛读课文。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写作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2.梳理文章结构,找出本文的线索。本文的线索是:我爱鸟。
3.快速阅读第②~⑦自然段,概括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见到笼中鸟,羽翮不振,蜷伏不动,我感到苦闷 听到鸟声音,清脆嘹亮,圆润和谐,我感到喜悦 看到鸟形体,俊俏优美,玲珑饱满,我感到快乐 知道杜鹃鸟,蛮横无情,鸠占鹊巢,我感到坦然
教师小结:梁实秋先生在文中,写鸟的喜,鸟的悲,鸟的生,鸟的死,无不牵动着他的情思。作者这种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也寄托着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二、课文精读
1.作者在本文的一开头便点出自己喜爱鸟,“我爱鸟”。通读全文,请分条概括作者喜爱鸟的原因。
(1)“我”爱鸟的声音。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
(2)“我”也爱鸟的形体。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有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
(3)鸟给“我”的悲楚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韵味并作简要分析。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并组织全班交流。
(1)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鸟鸣声比作“和谐的交响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悦耳的效果。(2)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用短句写出了杜鹃叫声的凄绝。
(3)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作者化用宋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语句,用语典雅,描画了鸟优美的体态,表现出对鸟的喜爱之情。
(4)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一个“刺”字,生动地刻画出“我”见到鸟儿的喜悦之情。
(5)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拳”“缩”形象地写出了白鹭立在稻田的样子,衬着山色和梯田的背景,好一幅“青天白鹭图”!
3.作者写道,鸟“有时也给人悲苦”,请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
鸟的快乐都被那些闲人闲情禁锢成了苦闷,作者在这里用看似平缓实则严峻的语气斥责了那些束缚鸟类“自由”的闲人闲情。
(2)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
运用比喻和联想,由鸟及人,写在贫困中挣扎的鸟与人,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同情。4.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尽情赞美鸟类的自由、活泼、俊俏,但是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又写出了另一番寓意,你能读出这番寓意吗?
(1)最后一段中“自从离开四川以后”点出了另一番寓意,作者离开故乡后,岁月飞逝,眼前所见的可怜的麻雀、寒鸦等早已失去了“天府之国”各种鸟类的活泼多姿,作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
(2)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希望有个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的人生。5.小结:
作者的 “爱”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的失去自在自为,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作者甚至对违背自然形态的关于鸟的典故产生质疑,更显示出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情伪的透辟洞察。尤其是由“悲”鸟到“悲”人的人生体味,更给了人们深深的启迪。6.搜集与鸟相关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三、文章主旨
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色鸟的鸣声、外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自由之鸟的同情,暗含了作者对自由和平生活的向往。
四、写作特点
1.反衬。用寒鸦、鸱枭、笼中的鸟来反衬生活在自由天地里的鸟,更写出了作者不满于把鸟囚在笼中的做法。
2.托物言志。作者借鸟表达自己的情感。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同情“笼中鸟”不同鸟带给喜爱山林自然鸟爱鸟爱自由 鸟“我”不同感受悲楚“贫寒鸟”收束全文 不忍看鸟教学反思: 开篇点题“我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