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
1、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效果。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2、利用插图突破重难点
根据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运用插图教学时,不能照单全收,要选择那些有利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插图。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插图,把他们作为解读重难点的突破口,将插图和文字有效结合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灵活运用形象直观的插图来辅助学习,学生易于理解,教学重难点的落实,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比如对插图《签署〈独立宣言〉》的运用。在教学“美国的诞生”一课时,“《独立宣言》的发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对“美国诞生过程中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图片《签署〈独立宣言〉》,思考:这幅图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呢?
我们不妨这样指导学生思考:
一、会议代表神色凝重,他们对这个宣言非常重视,说明《独立宣言》对于当时的北美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件;
二、会议代表讨论热烈,他们对宣言内容的拟定极为谨慎,这个宣言一旦公布,必将对北美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三、会议代表们身着当时西欧流行的服饰,说明西欧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北美有一定影响;
四、会议代表遇到分歧时,采取了讨论和对话的方式,这表明北美人民是团结的,他们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要求在立场上是一致的,这是北美独立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
经过这样的指导“欣赏”,学生一定对《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篇: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5要素
第一、课前准备
第二、导入
第三、主题探究
第四、强化巩固
第五、总结拓展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于漪(著名特级教师)
(二)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2、由科学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2、语言简洁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莎士比亚 第三、主题探究
(一)安排主题探究教学环节应遵循的原则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学生知识水平为依托
2、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3、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商讨与教师辅助相结合
4、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为目标
(二)主题探究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
2、要注意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社会热点
3、要重视过程和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强化巩固的心理学依据
(二)强化巩固要做到: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教学信息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2、置疑法
3、求异法
4、衔接法
5、启迪法
谁善于把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在每一天里、在每一堂课上都这样去努力,相信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第三篇:课堂教学设计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主要环节:
1、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 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
2、教学重点、难 点。
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点,优化教学过程。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有:①分散难点,各个击破。②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的思 维由具体 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③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区分各自的特点。④可运用直观的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
3、教学准备为创设情景,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①导入环节: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地“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尽快地把学生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关键看导入设计的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是否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应设计有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
②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 考 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主要问题要明 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高的随意性。此外,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
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 法,例如:对于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及已经内化的部分,如学科 的单元教学要求,④练习设计: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⑤板书设计: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块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导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每 节课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
⑥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对自身的教学进行系统的梳理,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的主张,记录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仔细分析课堂教学过程,行为的得失,甄别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的差异,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上完后,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
第四篇: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这样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所以在教材提供的信息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但问题要“问在有疑之处”、“问题有启发性、针对性”。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测——验证——结论)猜测:可以让学生有预见性,激发思维。
验证:也就是求证的过程,经历从发现到感悟理解的过程,进而最终解决问题。
结论:则是通过学生的验证从而归纳、总结、概括,点明规律性的东西,即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要代替。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教师在这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四、拓展练习,巩固提升。
主要是深化、提高所学知识,达到迁移运用,举一反三的作用。这部分主要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五、学后感悟(收获)。
一堂课下来,最后应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及时梳理的习惯,所以在每堂课临近结束的时候,要适当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其实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
第五篇:语文课堂教学环节
语文课堂教学环节
——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
第一学段课例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明示目标——通读课文、圈画生字词(一类△二类○ 词语=)——识记二类类、辨别应用——读通课文、概括内容——总结课文、创设疑问
第二课时:明示目标、巩固字词(二类)——“三会”生字、辨别应用——熟读课文、理清脉络——品读语句、积累运用——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第二、三学段课例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明示目标——通读课文、圈画生字(一类△二类○ 词语=)——识记二类、“三会”一类——读通课文、概括内容、理清脉络——总结课文、创设疑问
第二课时:明示目标、脉络重现——品读语句、积累运用——体会写法、仿说仿写——总结课文、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