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课堂教学5环节
新课程课堂教学5环节
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包括5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的应用技巧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如下:
第一. 课前准备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新课程改为“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教学过程不再有定式,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应该为学生的表现预留出空间,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感悟、学生的创造是最珍贵的。
第二. 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他是新课进行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新课开始,几句贴切的引语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思维,强化求知欲。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好不同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第三. 主题探究
“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 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新课堂的主题探究处理方法不拘一格。是“探究”,不是“接受”转变教师教得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第四. 强化巩固
巩固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强化不只是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叉进行。要注意1.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2.重视各种复习。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第五.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不但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对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途径的总结,更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强、拓展的过程。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课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第二篇:平凉五中新课程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平凉五中关于开展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及说明
一、课堂改革的宗旨
为适应新课程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决定探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此次改革,以“人本教育、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革课堂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与高考目标的有机统一。
2010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我校即探索出“七环节”教学模式,结果一年多的实践,为了便于操作,我校由升华“七环节”为“五环节”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二、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说明
“备课、上课一体化、教与学一体化”的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用学案和预案代替了教案。以“学习周期”为基本单位,将一个周期切分为五个时段,明确了每个时间短属性,成为备课、上课的五个环节。五环节是:
1、展示目标,2、自学探究,3、合作交流,4、精讲点拨,5、巩固检测。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的“目标”、转化成“问题”形成学案;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实施学案。学习周期因人、因内容而宜,可以是一个课时,也可以十几个课时。这个教学模式是比较固定、相对闭合的程序,一个周期内几个环节必须要有,顺序固定,周而复始。一般情况下,程序的几个环节在学习一个知识单元的整个过程中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现,但不一定在每节课中都体现出来。一个环节可以是一节课,可以是几节课,也可以是几分钟。每个环节有特定的任务和学习方法,不能随意改变。单位时间内,紧扣任务,周密安排。三、五环节学案性教学模式具体操作要求及说明
(一)备课阶段 目标引领
即确定一个学习周期的学习目标。确定目标要求:
(1)、在备课之前,要求所有教师要熟悉或基本熟悉教材知识体系。
(2)、通过各种途径,或调查,或座谈,熟悉学生的现有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
等,充分听取学生意见。
(3)、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本周期的学习目标。要求:
A、确定知识目标。不同学科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学科篇章知识点相对而言比较单一;不存在确定知识点的问题;有的学科知识点比较博杂,尤其需要确定,不能有什么就学什么,否则以后的诸多环节就是低效甚至无效劳动。
B、依据知识目标的教育功能,确定其它目标。知识的差异性,决定了过程和方法的差异性,方法过程的差异性,决定着能力目标,决定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方式和培养目标。既是教教材,又是用教材教。教教材的目标是知识目标,用教材的目标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把目标转化成适当的问题,成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案。转化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问题要有层次性,应包括基础问题、探究问题、提高性问题,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基础问题是供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能解决的问题,探究性问题是合作交流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性问题是综合性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适合在班内交流解决。
在明确目标,把目标转化成问题的基础上完成预案。
(二)师生互动四环节
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自学学案,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解答,并把解答结果写在学案上,学生自学课一定要有专用的时间,可以在课下,也可以在课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教师给学生发自学学案,并且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包括相应的自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也就是教师需要讲解的知识。
(2)、教师设置恰当的导人情境语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视具体情况确定有无)。
(3)、学生根据自学学案上的要求,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和工具书,自我完成学案要求的项目。
(4)、将思考结果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新发现的问题记录在相应的位置上。
(5)、坚决反对不经过自学就直接进入交流的课。自学是交流的基础,交流是自学的深入、拓展和提升。
合作解疑
(1)小组交流
学生在课堂上每6人结为一组,进行交流。
A、相互检查识记性知识
B、小组内交流思考结果,纠正在自学中得出的思考结果中存在的可能出现的错误,达成共识。
c、小组内交流在自学中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学习中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在交流过程中继续解决。
D、将组内结果和问题进行整理,以备在班内交流。
(2)班级内交流
.
A、组之间各派代表相互提问回答识记性知识
B、组之间各派代表交流组内对于问题的思考结果,相互纠正。
c、组之间派代表交流组内在交流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交流中新发现的问题,在班内求解。
D、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相机点拨,开启学生思路。对于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要及时肯定;对于小组讨论中存在认识差异的问题,由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再去阅读教材,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意见供学生参考,取得共识;如果还不能解决,作为课下思考题,留待下节课。精讲点拨
(1)教师总结包括内容:明确交流结果,强调本周期学习目标,评价学生在本周期学习行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进行点拨,解释。全面完成学习任务。
巩固拓展
每一个知识单元章节学习过程结束后,必须要有巩固拓展。
(1)、口头检测,组内相互提问,侧重于知识的记忆理解
(2)、口头检测,班内相互提问,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和联想。
(3)、试题检测,用教师在备课中设计的检测题进行检测。
五、课堂教学改革五环节模式必须遵循原则及说明
1、学生主体性原则
’
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地、从心目中确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观念,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学习,“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学生要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他们自己去实现。
2、师生平等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特定时段,师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教师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做首席学生,确定保持与学生的平视态势,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也要摒弃“学生感”,勇于做“教师”。
3、尊重教材的原则
教学中要强调教材的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结合学生的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拓展。
4、三维目标兼顾的原则
知识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是基础,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生成能力,知识有助于生发情感,没有知识就什么也没有!必须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充分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进而促进高尚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5、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浅出的原则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课程”,知识是从生活中抽象到了书上,都是来源于生活,因而必然可以还原于生活。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才是鲜活的因而是有生命力的。新课程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科教学走进生活。课堂教学必须用身边的生活激发学生体验和探究。创设一定的情境,将知识放在生活的情境中理解,就会达到生动鲜活,深入浅出的效 果。
6、全员参与和互动原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由精英式的学习变成全员式参与,分层推进,在互动中交流信息,交流情感、交流体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享智慧和成果。
7、促进学生思维的原则
课堂教学的活跃与否,主要是看学生的思维量,而不在于学生发了多少次言。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形象、演绎与归纳、推理与顿悟、想象与联想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最容易激发灵感。想方设法,促进学生思维,是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原则。
8、灵活处理的原则
教师的讲和学生探究,目标一致,并不矛盾。主导不是主体,自主不是自流。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一定不要代替,学生不能自主的,教师一定要讲。
9、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结合的原则
合作交流、探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没有合作交流、探究就没有智慧的碰撞和成果的共享,就达不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效果。但这并不意昧着放弃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充分的切身的体验以及对知识体系完整性的把握。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探究的基础,合作交流、探究是独立思考的延伸和升华。
10、充分利用评价导向的原则
利用学生心理,适时适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引导课堂的走向,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程序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调控有着绝对的效果。
平凉五中教研室
第三篇: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
1、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效果。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2、利用插图突破重难点
根据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运用插图教学时,不能照单全收,要选择那些有利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插图。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插图,把他们作为解读重难点的突破口,将插图和文字有效结合起来,就能化难为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灵活运用形象直观的插图来辅助学习,学生易于理解,教学重难点的落实,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比如对插图《签署〈独立宣言〉》的运用。在教学“美国的诞生”一课时,“《独立宣言》的发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对“美国诞生过程中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图片《签署〈独立宣言〉》,思考:这幅图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呢?
我们不妨这样指导学生思考:
一、会议代表神色凝重,他们对这个宣言非常重视,说明《独立宣言》对于当时的北美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件;
二、会议代表讨论热烈,他们对宣言内容的拟定极为谨慎,这个宣言一旦公布,必将对北美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三、会议代表们身着当时西欧流行的服饰,说明西欧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北美有一定影响;
四、会议代表遇到分歧时,采取了讨论和对话的方式,这表明北美人民是团结的,他们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要求在立场上是一致的,这是北美独立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
经过这样的指导“欣赏”,学生一定对《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四篇: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5要素
第一、课前准备
第二、导入
第三、主题探究
第四、强化巩固
第五、总结拓展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于漪(著名特级教师)
(二)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2、由科学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2、语言简洁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莎士比亚 第三、主题探究
(一)安排主题探究教学环节应遵循的原则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学生知识水平为依托
2、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3、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商讨与教师辅助相结合
4、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为目标
(二)主题探究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
2、要注意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社会热点
3、要重视过程和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强化巩固的心理学依据
(二)强化巩固要做到: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深化概念、规律,反馈教学信息
3、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2、置疑法
3、求异法
4、衔接法
5、启迪法
谁善于把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在每一天里、在每一堂课上都这样去努力,相信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第五篇:课堂教学环节基本要求
勃利县和谐有效课堂教学环节基本要求
一、和谐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明标释标、自主学习检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果及问题展示、学习效果反馈、归纳总结提升六个基本环节。
二、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㈠关于导学案的制定和使用。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和教学设计并行使用的,是保证教与学效果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导学案一般包括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积累、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几个部分。导学案的篇幅一般要控制在B4纸1页或B5纸1页正反面使用。学生做每科导学案的时间必须控制在25分钟以内。
㈡关于学习小组建设要求。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和谐有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解决大班额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小组建设的要求是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划分为A、B、C三层,然后分组,每组6人,分AA、BB、CC三层,在课上先独学,后对学,然后群学,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习的过程中要由A教B、由B教C,最后的学习成果由C层同学来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要避免追求表面现象的假合作,避免细化学习内容分工、割裂教材要求。对于座位安排要依据实际情 况,以合作学习的效果来确定;但我们目前提倡内容和形式并重,在初中阶段自习少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对桌坐的形式,或大组对坐的形式。
㈢关于自主学习检测的要求。这是对学生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积累部分完成情况的检查,这一环节要反馈导学案中共同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对导学案中的正确答案的展示。导学案的检查可以由老师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相互检查来完成,在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强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课上共同反馈的办法来完成。但自主学习检测的时间一定不要过长,以免影响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㈣关于合作探究部分的要求。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合作探究要注意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合作探究一定要在课上进行。要强调基于问题的研究,要紧扣教材、从文本出发进行探究。在内容上,文科要将导学案中引导探究的问题转化成话题进行研究;理科要将导学案中引导探究的习题当做有层次的例题进行研究。合作探究中师生角色定位要明确,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合作探究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帮助者。合作探究要注重学生主动的学,但必要的时候也不拒绝教师精彩的讲。合作探究要具有面向全体的意识,既注重A层、B层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要关注C层学生的学习。
㈤关于学习效果反馈的要求。这是保证课堂学习效果,以便及时调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可以是由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梳理,也可以通过习题进行检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检测的内容不要多,要紧扣学习目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来完成。学习效果反馈要有层次性,有分层意识,注重检测不同层面学生学习效果。
㈥关于归纳总结提升的要求。这一环节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由学科组长根据学习目标和对教学过程的回顾来完成,总结提升阶段是进一步强化学习任务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明确学习内容,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因此必须得到更多地关注,在起始阶段养成一种总结归纳的习惯,最后达到人人都会总结提升的程度,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