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2.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再读质疑
(一)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如上1.3.6.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如上4.2.7.9.10.8.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如上11.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
明确:
(一)投影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投影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最后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言自明了。
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六、作业
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提示: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教后札记:
第二篇:《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2.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再读质疑
(一)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如上1.3.6.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如上4.2.7.9.10.8.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如上11.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
明确:
(一)投影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投影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最后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言自明了。
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六、作业
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八、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或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第三篇: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二)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三)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四)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七)布置作业:
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授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景物描写
(一)解析第4段:
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句子赏析: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三.布置作业:
完成《成才之路》上的练习
《荷塘月色》乃借景抒情之文情之于人,有种种不同,形之于文,亦各有异,或见喜悦,或见哀愁,或喜中有愁,愁中有喜,悲喜参半,形形色色,带给读者许多感慨朱自清之《荷塘月色》,起笔于“颇不宁静”,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为过渡,最后收笔于“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形成了“愁起愁结愁过渡”的基本框架,但文中写荷塘写月色,却又完全是一番美景,由此可以判定,朱先生是要借荷塘月色之美来消解心中的哀愁了但哲人有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先生借美景消愁,虽得一时欢乐,但心中的哀愁终是无法消得,从忆江南的沉醉中猛一抬头,人又处在现实的哀愁中了朱先生一路写来,有意安排了一个愁起愁结的回环结构,但起笔转笔收笔处处极其自然,完全没有一丝斧凿的痕迹,令人不得不叹其高妙正是:借景消愁人间且作醉月客,凿壁无痕天地长存大匠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结构,掌握作者情感,解读人物形象
2.熟悉描写手法,分析语言特色,评价表达效果
二、教学过程
(一)朱自清先生的再认识
1.朱自清先生一生极朴实、极谨慎,在《毁灭》一诗中曾有“自描”,请试读之: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2.再读一副挽联:
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
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解析:这是后来担任九三学社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为朱自清先生撰写的挽联此联采用同字手法,对朱自清先生的光辉一生和高尚品德作了全面的评价上联采用两个“一面”和两个“向„„学”,概括了朱自清先生的三十年教书生涯,热情洋溢地赞颂了朱自清先生不断地从时代和青年身上汲取力量,既当先生,又做学生的治学态度朱自清先生曾说:“要勇敢地向前走,这不是容易的简单的事我们年纪大的人也许走得没有年青人那么快,但是,就是走得慢,也得走,而且赶着走”可见朱自清先生是极强健极勇敢的一个人,挽联用“生能如斯,君诚健者”之句,寄托了对朱自清先生的敬仰之情下联作者用两个“愈”字与两个“斗”字,突出点明了朱自清的节操和骨气,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予以高度赞扬在抗日战争时期,朱自清先生曾多次拒绝政府高官厚禄的收买,在贫病交迫临终前夕,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结句“我哭斯人”如泣如诉,十分沉痛,深切地表达了对朱自清先生逝世的哀伤与痛惜)
(二)读《荷塘月色》全文,了解内容,梳理结构
1.快速默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堂上训练一: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明白作者行踪,梳理课文结构
(1)堂上训练二:明白作者行踪,明确对应内容,了解情感起伏
行踪变化: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内容变化:乘凉、眠歌——淡月、独处——赏荷、赏月——听蝉蛙忆江南——妻已睡熟
情感变化:颇不宁静——渐得宁静——沉醉宁静——渐失宁静——颇不宁静
(2)堂上训练三:解读课文结构,感悟结构特色
①从离家开始,到回家结束,从妻眠开始,到妻睡结束,是一个回环照应的结构
②依据回环结构,从颇不宁静开始,自然应以颇不宁静结束
③从小路到小路,从渐得宁静到渐失宁静,构成了第二重回环
④以荷塘月色为中间核心,前后内容对称分布,匠心独运,天下无匹
⑤更深一层解读:从刻意离开家门开始,到不经意回到家门结束,形成了从刻意逃避现实到不经意间又回归现实的循环,内心里欲避而不可避的悲哀在文字上全无形迹,斧凿无痕,堪称绝妙神笔
(三)解读人物形象——堂上训练四(以讨论方式展开)
1.课后练习题以为,作者作为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社会现实,思想矛盾复杂,形之于文,既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应该如何理解?
观点指路:“颇不宁静”四字,一语道破朱先生本是有愁之人,离家赏月意在借景消愁,但哀愁竟不可消,“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均是明证,因而“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结论,自是正确无疑但逍遥难得,却反证了“淡淡哀愁”的错误,因月色而沉醉宁静的普遍见解,也证明了“淡淡喜悦”的不可认同论者见文中有愁有喜,相互交织,便以为愁也淡淡喜也淡淡,实在不过是肤浅的见解,自古及今,真正的性情中人是全不这样的
2.课后练习题以为,作者心地温厚,个性平和,处事谨慎,有所追求又“放不开”应该如何理解?
观点指路:
①离家之时,先想到墙外孩子们的欢笑,可见平日里是常留意的,行文时自然而然便流于笔底,这正是温厚的证明
②个性平和之人,情感不会偏激,做事不会张扬,随意随和,能容万物朱先生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正是平和性情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朱先生心中有愁,却不刻意张扬,赏月得喜,却也并不狂欢,一如湖上清波,不见狂澜,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③悄悄地披衫出去,轻轻地推门进屋,一前一后两个动作,与徐志摩《再别康桥》完全相同,只是不要惊动家人,处事谨慎,于此见之
④朱先生离家赏月,以消解心中的“颇不宁静”,也算是有所追求了但月光只是淡淡的,不能朗照,月光之外,偏又有许多树影,那种“朗朗明月照乾坤”的景象终是无法见得,但朱先生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这算是“放不开”的一个证明热闹的蝉声蛙声也算是美好的事物,心无挂碍的人,随它热闹去便是了,也乐得逍遥自在,但朱先生忽然便触动心底哀愁,于是变成“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了,这算是“放不开”的又一个证明与此相同的是对江南采莲的回忆,朱先生是写出了神往的,但“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情绪起落只在瞬间,其放不开的心态已显露无遗,而这正是真性情的具体流露,真实自然,毫无矫饰
(四)品读课文4、5、6三段,熟悉描写手法,分析语言特色,评价表达效果——堂上训练五(以讨论方式展开)
1.听课文4、5、6三段朗诵录音,感受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 2.讨论分析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描写方法的理解:
①叠字求形法——如:曲曲折折、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田田、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等,叠字使事物之形更为逼真
②修辞传神法——文中修辞主要有比喻(宜逐一指出并解析)、拟人(如袅娜、羞涩、风致、倩影、丰姿、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等)、通感(归在比喻当中)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写出了事物的神韵,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
③层层叠进法——第4段由荷叶到荷花到荷香再到荷波,层层叠进,自然顺接,最后却又能以荷叶作结,构成回环,真是奇绝
④人物相衬法——第6段通过树影以环境之静衬托蝉蛙的热闹,是物与物的相衬;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便使蝉蛙的热闹与作者的孤寂失落构成了反衬,是为人与物的相衬,最终将作者情感的起伏具体地表现了出来
3.堂上训练六——朗读并背诵课文4、5、6三段,再次感受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
第四篇: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管小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找出月下荷塘所描绘的对象(景物)并赏析第四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
学会用大量修辞手法提高文字感染力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品味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分析月下荷塘美在什么地方。
难点:
理解通感这一修辞并灵活运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讲故事(关于荷花的古老传说)。
2.展示荷花的图片(ppt),体现出含苞待放到灿烂开放再到凋零的过程,引导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去表述荷花的特点(主要抓住荷花的颜色、外形、数量等)。
3.配以季羡林、席慕蓉、冰心笔下的关于荷花的精彩描写,总结出荷花高洁、淡雅的特点;最后引出全文的第四段,即走进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
勾出书中出现的荷塘、月色、月光等词。找出直接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明确:词语出现在第1——6段。
直接描写月下荷塘的段落:4——5段。
2.展示出第四段、第五段的文字内容,配以朗诵带播放。注意:在听的过程中注明生僻字的读音,以及朗诵带中读错的地方。
明确:读错:送、似的、薄薄、楞楞、梵。生僻字:
弥望(mí)点缀(zhuì)袅娜(niǎo nuó)羞涩(sè)缕缕(lǚ)宛然(wǎn)脉脉(mò)薄薄(báo)酣眠(hān)
峭楞楞(léng)倩影(qiàn)梵婀玲(fàn ē)
注:重点讲述袅娜、薄薄、楞楞,不清楚的学生自行查字典。
3.范读
配以音乐、图片,范读第四自然段。再去去感受月下的荷塘。
(三)深入赏析
荷叶(配图片)文中:弥望 田田 像舞女的裙 修辞与手法:叠词 比喻
(重点抓比喻,得出荷叶高、多、形状等特点)荷花(配图片)
文中:零星 袅娜 羞涩 明珠 星星 美人 修辞:拟人 比喻 排比
(重点讲述荷花的千姿百态、晶莹剔透、数目众多、冰清玉洁等特点)荷香(配图片)
文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修辞:通感
通感 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5)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听觉转为视觉 视觉转为听觉)
(6)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听觉转为嗅觉)(7)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
(视觉转为感觉)
(8)被角的湿冷使我惊醒,歌声还在心的深处长颤。
(听觉转为感觉)
(9)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视觉转为触觉)
注:(5——9的例子主要让学生判断通感的感觉转移)
荷波(配图片)(略)文中:颤动 闪电般 挨着 修辞:拟人 比喻 流水(配图片)(略)文中:脉脉 修辞:拟人
(四)板书总结:
(荷叶)弥望田田(比喻、叠词、)零星点缀(拟人、比喻、排比)缕缕(通感)颤动(比喻、拟人)脉脉(拟人)静月下的荷塘(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幽雅宁静动
(五)课堂小结
1.生字词 2.通感 3.荷塘月色图
(六)作业布置
1.运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造四个句子 2.熟读并背诵第四自然段
(七)教学反思
首先,对于这堂课,准备不够充分,讲课时思维比较混乱;其次,从第一堂课导进正文分析的讲法还是比较冒险; 最后也提醒了我一点:以后要多辅助教具上课,比如:ppt。
第五篇: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荷 塘 月 色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教学重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立足文本,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的问题探讨教学方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美景寄予了他怎样的情怀呢?
2、朱自清: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号秋实,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1922年与俞平伯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发表长诗《毁灭》,之后参加过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散文创造和古典文学研究。其间创作散文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春》等。散文笔致简约,朴素,亲切,娓娓动人,享有盛誉,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31年赴伦敦学习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1938年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李公仆、闻一多被害,受到很大震动。清华大学复校后继续任教。他坚定站在民主革命一边,反对内战,直到临终前还嘱咐家属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给的美国面粉。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民族气概”。作品有诗集《踪迹》(诗与散文合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散文集)
3、字音字形 乘凉chéng 蓊蓊郁郁wĕng 独处chŭ 袅娜niăo nuó 霎时shà 脉脉mò
峭楞楞léng 梵婀玲fàn ē 媛女yuàn 裳cháng 敛裾jū
4、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徬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 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当时的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 绪。
二、【探究讨论】【点拨拓展】
(一)、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行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 点明心情,交代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3):小径漫步,抒发自由自在的感受。
第三部分(4~6)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主体)
第四部分(7~8):想起江南采莲,向往江南。
(二)、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总结: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宁静——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宁静得而复失——惦着江南。(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三)、第一部分
1、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行踪。
明确:家——小路——荷塘——家。文章的线索是作者的行踪。
2、思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⑴、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颇不宁静”这一心情的内在的情感线索。⑵、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表现了作者当时的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是本文的文眼,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⑶、是全文笼罩在淡淡的忧愁氛围中,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四)、第二部分
1、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出小路的这一特点的?
明确:曲折、幽僻。衬托手法: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2、为什么作者要写自己“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3、阅读第三节,“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第二课时
(五)、第三部分
1、第4节围绕荷塘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幽雅宁静。
2、第4节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来描绘荷塘的美景的?
明确:⑴、高低结合,有上而下写景: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⑵、动静结合:叶子像“舞女的裙”,花“袅娜” “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像“明珠”“星星”,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都写出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流水“脉脉”则都写出了月下荷塘的动态美。
⑶、从视觉、嗅觉、听觉角度描绘:荷叶、荷花、荷波是视觉所见;荷香是嗅觉所闻;流水是听觉所得。
⑷、多种修辞手法: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亭亭玉立的舞女,身姿自然美极了,这个比喻形生动地描绘了荷叶的优美姿态。
②、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比喻。“袅娜”(轻盈多姿)和“羞涩”(娇怯不语)两词是写年轻女子的体态、神态的,两者予人的印象都极美,非常赏心悦目。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拟人,比喻手法形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高雅美丽。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拟人手法,把流水写的脉脉含情,突出了环境的静谧。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比喻、通感。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把花香时断时续、时有时无的特点。
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启发读者展开更广阔的联想,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
A、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B、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C、“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听觉转为味觉)
D、那声音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像玫瑰的晨雾那样轻柔„„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3、第5节围绕月色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月光、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写出了朦胧恬静的意境。
4、第5节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来描绘荷塘的美景的?
⑴、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本段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但更多的句子是从侧面表现月色之美的。作者通过写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等景物,烘托了月色之美。因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很难描摹的,于是作者借用其它景物,用衬托的手法予以表现,可谓恰到好处。⑵、动词之美
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且与“如流水一般”不般配,失去和谐感。)
“浮” 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的意境。(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盖、罩、蒙”等字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映出”表现不出浓重)“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 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能写出月影之美,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运用修辞手法
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明确:比喻:“酬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喜欢平和的心态。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
明确:比喻(通感):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5、第6节描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描写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6、第6节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六)第四部分
1、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用采莲来写思乡,以排遣愁怀。“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月色中没有得到排遣,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来解脱。
2、“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三、【巩固反馈】
1、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