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塘月色 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设计人:高莉娜 审核人:魏树胜 使用时间:2009年12月 日
一、导入
你见过荷花吗?见过荷塘吗?南宋诗人杨万里给我们描述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见过月光吗?很常见,所以写的诗句也多,比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朝诗人赵嘏也有诗:“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再问,你见过月色下的荷塘吗?抑或见过荷塘上的月色吗?今天我们跟着朱自清走进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去欣赏一下那里的《荷塘月色》吧。
二、所以学习这节课的任务是:(目标)
1、鉴赏景物描写,学习写景手法
2、把握感情脉络,体会情景交融
三、整体感知 迅速浏览全文,题目叫《荷塘月色》,找找哪段文字描写荷塘,哪段文字描写月色? 4、5两段。
四、走进文本
A.大声朗读4、5两段,同时
1、在第4段中,标画作者写了荷塘里的什么?概括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各用了什么修辞来写的? 2、第5段中,概括月色有怎样的特点并作解释?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B.提点要求:这也是以后阅读应该注意的。在鉴赏写景文字时,应充分发挥想象,眼里看到的绝不能仅仅是文字,而应是文字所描画的景物或场景。在此前提下,鉴赏第4段。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任选一个,说明其特点及使用的修辞。• 补充通感:通感(移觉)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
——《围城》
视觉→听觉 视觉→味觉(乍去还留,乍停还有,若有若无)小结:我们从细处赏析了这片荷塘,要想真正享受其美,还需从整体上把握并沉浸其中。下面闭上眼睛,跟着我的朗读,充分发挥想象,再去享受这月色下荷塘的绿叶田田,荷花朵朵,及清香缕缕。
C.月色下的荷塘美,荷塘上的月色也美。月光虽美,但不好写。伟大诗人李白也只是写其颜色,把它比为“霜”,赵嘏写其状态,把它比为“水”,看朱自清是如何写的? 月色:不仅有对月光的直接正面描写,也有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对它侧面烘托,这叫正侧结合。
小结:作者从多个角度,用多个手法把月光写得可观可感。再一次闭上眼睛,随着朗读,在脑中重现这如梦幻般朦胧、静谧的荷塘上的月色图。
D.朱自清曾说过,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朱自清把一片平日里人们不太关注的荷塘写得意蕴如此丰富,他是见到了人之所常见,却写出了人之所不能写。这片小小的荷塘也因这篇美文而美名远扬。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如让我们写景,我们该如何写呢?(讨论)
可以用各种手法:修辞、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语言的运用:动词的精心选择,叠词的使用,会为你的文字和景物增加美感;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归根要建立在细致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之上。这样你才能把“难写之景”,写得“如在眼前”。
E.再次自读两段,边读边揣摩,一揣摩景物之美,二揣摩手法之妙。F.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两段景物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吗? 淡淡的喜悦
但有一句与本部分其他景物的色调不符,“高处丛生„„如归鬼一般。” 浏览其他语段,还有类似特点的景物吗? 2段、6段,暗淡、灰色、孤寂、寥落。这反映作者什么心情? 灰暗、伤感,淡淡的忧愁。
哪种感情是主要的?还有哪些字句可看出? 忧愁。如文眼、“且”“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江南采莲、“可惜我已无福消受了”。
可知作者的心情总体说是苦闷与哀愁的,即使有过短暂的解脱,短暂的喜悦,终究摆脱不掉愁绪。他是被什么困扰呢?
• 背景:作者是追求进步、有爱国心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时时关注南方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而1927年7月,面对蒋介石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血腥屠杀以及国共分裂的现实,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他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想完全脱离时代又不可能。于是陷入一种不知往“那里走”的“惶惶然”中,充满苦闷与彷徨。
作者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在夜晚去观赏荷塘,想逃离现实,寻求暂时的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那白天的忧愁却总也派遣不了,挥抹不去,李清照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于是朱自清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苦苦挣扎。G.纵观全文,可知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四、拓展延伸
随着感情的起伏,作者笔下的景物的色调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景中融入了作者感情的缘故,这叫情景交融。借景写情、情景交融历来是诗人和作家钟爱的抒情手法。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这一片荷塘中我们窥出了朱自清不平静的内心,你还能从哪些写景的诗句中窥出作者的内心?举例,情景交融的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
小结:这节课不仅学会了写景,也学会了抒情,借景物,会使你的文章含蓄隽永,别有一番风味。
五、学以致用,作业: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300字左右。
第二篇:《荷塘月色》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第二课时)
执教者:李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材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探寻作者在文中情感变化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师:王羲之的书法享誉天下,对于我们来说也不陌生,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书写也颇有王羲之的风范,我们除了刚才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外,现在我们还要来一起欣赏他的一篇佳作<兰亭集序>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带着问题读课文:哪些关键字能体现作者的心
情?
2、朗读过后校正字音
三、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有起伏变化了,找出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关键字。
(明确:乐、痛、悲)
2、在课文中找出作者乐的原因?
(明确:乐的原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3、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的时,常常心情会陡转急下,所谓“乐极生悲”,在快乐的宴集上,作者感情产生了怎么的变化?
(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4、作者的“痛”从何而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期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世事变化无常)
5、作者在第四段中,作者发出了深深地“悲叹”,作者的心情为何会从痛变为悲呢?(结
合作者人生经历)
痛是生命之痛,悲是人生之悲。为生命无情的流逝而痛,更为人生有理想却不能实现而悲
四、写一写,我读《兰亭集序》
欣赏歌曲《兰亭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读完《兰亭集序》后的体会,像方文山一样写成歌词,也可写一篇读后感……
第三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学生找出共同点,教师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1.课前预习的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
3.同时争取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找出文眼,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反映这种心情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对于情感的抒发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抒情方式。
联系文本
【文本分析】:第4、5、6段分析情景交融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怎样做到情景交融 【学生议论,相互交流。】 [知识拓展] 不过,有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学生议论,相互交流。】
[知识拓展]
明确:荷花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
明月也有着她的象征意义。【投影。】
月
杜 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
月 夕
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妲娥应断肠。
师:在这两首诗中,杜甫这一句“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是借写嫦娥来写自己孤寂悲凉的人生晚境;李商隐这一句“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嬗娥应断肠”,表面看去,诗人是在诉说月中嫦娥的孤寂冷清,实则包含了诗人的顾影自怜。这里都不是写思乡之情。两位诗人借助“月”的意象意在寄托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孤独无依、人生失意之感。那么,结合作品的背景来看,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是否也有着这样一种彷徨失意的意味呢?
【学生静默着,沉思着。】
[课堂小结]
师: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和历史上许多追求高洁品格的文人学者一样,也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朱自清先生却一直把真理和进步作为自己的追求。所以,在20年后,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当我们把20年后的朱自清和今晚在这月下、在这荷塘散步的朱自清联系起来时,是不是会对这素淡朦胧的情景有一些新的感受呢?
师:(在学生又一次的静默与沉思中)下课!
[布置作业]
时下正是江南一年之中“淫雨霏霏”的季节,大家在生活中也曾多次经历过雨季,回忆你的这些雨季,借鉴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下一段属于你自己的某一个雨季的故事。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匆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常常会于文章所流露出的款款深情之中感受到一种朴素、典
雅、富有诗意的美。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面对那“日日走过的”那片荷塘所体现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品位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来领略荷塘的魅力。【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荷塘月色》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不难发现,文章中作者集笔力写的段落在4、5、6自然段。也就是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找同学读这三段,感受写作的技巧。
二、合作探究
1. 理清文章的层次
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 具有很强的层次感
2.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 3. 体会词语的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分析鉴赏】:
拓展: 【投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总一个、愁字了得!
„师:请大家谈谈你对这两首作品中叠词使用的效果。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荷塘月色》一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艨胧而又优美的意境。同时,作者作为一代语言大师他的写作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下课!
[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4、5两段。
2.完成一篇2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能考虑使用叠音词或写出一两个通感的句子更好。
第四篇:荷塘月色(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五篇:荷塘月色 经典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案 A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3.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方法目标
探讨、鉴赏、领悟、揣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难点
1.通感手法的运用。
2.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教学时数 课时。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属于我们的一块宁静的地方。高兴的时候去那里走走,神清气爽;不高兴的时候去那里走走,所有的不快也将随风而去。在朱自清先生的心里,荷塘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吧。今天,我们就和朱自清先生一起走进他的荷塘。
二、文本解析 1.关于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更为人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在《荷塘月色》里,朱自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写下这篇散文的,我们一起来探讨。
三、名家评说
那么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
——王哲甫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 几乎众口一词,对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倍加推崇。
四、自读感知 1.掌握字音
蓊(wěng)郁(yù)
弥(mí)望
袅(niǎo)娜(nuó)
脉(mò)脉
梵(fàn)婀(ē)玲 2.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第三部分(第4~6段)描写荷塘月色。为全篇重点。
第四部分(第7~8段)回忆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内容分析
1.鉴赏第4、5、6自然段。
(1)第4、5、6 段分别描写什么? 2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明确:第4段写月下荷塘,第5段写塘上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这些段中描写景物都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①运用叠词。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缕缕清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弯弯的杨柳,隐隐约约的远山„„”
“田田”、“层层”写出荷叶的茂盛;“亭亭”写出了荷花的轻盈;“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使诵读时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A.“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出了荷花的明亮、繁多、新美。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写风之快捷。
这两个比喻给人以清新之气,淡雅之风,更具体更形象。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浑圆舒展,形态优美。D.“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痛快淋漓,比喻月光无遮拦的朗照;小睡迷迷糊糊,比喻朦朦胧胧的月光,这个比喻传神、生动。
E.“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景象很美,“笼着轻纱”,突出了月光下飘渺的朦胧之美。③通感的手法。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嗅觉转化为听觉,写出了荷香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远处高楼上的歌声,时断时续,隐隐约约。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视觉转化为听觉。逼真的描摹出荷塘上的月色虽然浓淡不一却很和谐的特点,就像小提琴名曲的乐音高低起伏却旋律优美一样。
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袅娜”写出花的姿态之美,“羞涩”写出花的神态之美。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将水无声而似含情的微妙神态写出。2.阅读第5段,思考本段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注意动词的使用)明确:
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如在眼前。
作者为何想到了《采莲赋》和《西洲曲》?目的是什么? 答案:借《采莲赋》和《西洲曲》来抒发感情;表达心志,怀念那热闹的场景、无拘无束的心境、自由舒展的理想之地。
六、作业
背诵第4、5自然段。提示:
第4段 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第5段 荷塘月色:月光——月影——月色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晚清学者王国维谈到文学作品中的情与景的关系时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我们上节课已经分析鉴赏了这篇文章的写景部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景与情到底有怎样的联系。
二、内容探究 1.品味情感
浏览全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明确:
第1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2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3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6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7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第8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2.背景说明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4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3.从全文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什么作用,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一个基调,是全文的文眼。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记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如果不写心情,光写月光与荷塘,文章就仅是就事论事,就失去了神韵,“为文而文”则失去了意义。
4.情景交融之处
(1)小路幽僻、寂静,树木阴森森,心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2)身外有无边的荷香月色,面对美景,内心有淡淡的喜悦;蛙叫蝉鸣,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摆脱不了愁思;
(3)写采莲盛况,思接千载,暂得解脱,但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
5.第8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三、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教案 B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文章结构技巧。教学难点
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时数 课 时。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6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等。
三、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也可自己有感情地朗读)2.初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简介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
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五、整体把握 指导:《荷塘月色》的每个自然段有其独立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无论是紧扣文题的主体文字,还是荡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1.学生提炼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2.综合、归纳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由。
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
六、写作线索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作者的游踪、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清代学者王国维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七、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写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1)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2)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八、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对全文结构的分析,我们对《荷塘月色》的内容、写作线索都比较清楚了;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为我8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们进一步学习、欣赏《荷塘月色》奠定了基础。
下一课时,我们将认真研读作品中写景状物的段落,欣赏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我们还要进一步体味作者是怎样把深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景语”之中的。
作业:背诵课文第4、5、6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集体背诵《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2.请两位同学各背诵一遍第4自然段。
二、解析第4自然段
讨论重点: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荷叶——荷花——荷香——流水”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2.深层探究作者的匠心:
(1)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耐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让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2)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
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还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三、关于“通感”问题
1.分析下列这一句的比喻特点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钱锺书
2.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3.从第5段中找出有通感修辞现象的句子,并进行欣赏。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同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
四、赏析第5、6段
赏析重点:品味语句或句中所蕴之情。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写月光照在荷叶荷花上,“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新鲜欲滴的实感。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五、课堂作业
《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是很高超的,美的语言、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并不是靠词藻堆砌,靠粉饰来写就的,散文的语言美就要表现在语言的“生活化与艺术化的统一”上。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除“亭亭”一词外,都是口语,“叶子出水很高”是“写实”的一笔,不需修饰已经达到“准确”了,但作者不满足“摹形”,他要传荷叶之“神”,于是抓荷叶的状态特征以裙作比,“亭亭”二字便成了点睛之笔,一位临风起舞的窈窕淑女的美姿出现了,那展开旋动的裙与硕大舒展的荷叶融合为一体,荷叶的动态美便跃然纸上,心形兼备。
请同学们也找这样的例句进行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你的理解(100余字即可)。
六、问题探究
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锺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10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3.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是指什么? “这”指流水。
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折过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6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4.课文第4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5.“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揣摩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七、总结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
“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八、作业
1.背诵第4至6段。
2.书面完成“研讨与练习”
二、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