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教学案
编写:黄 芳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能。教学方法
朗读法 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二.感知文本
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2、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渴求宁静、自由)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暂时获得宁静)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心中失落)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心中怅然)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不再宁静)
3、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仍是淡淡的哀愁
4、结构:文章内外结构之美——行踪与情感
第二课时
三、重点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导入: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弥望”、“田田”极言荷叶之广。“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运用通感手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象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小结: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的具体描写中。简单的说,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月光下荷花、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4.师生共同小结:
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写得更又意境。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四)自主品读
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
第三课时
一、问题探究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明确: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排遣忧愁)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解脱,就想靠来解脱,用古时采莲的欢乐有趣,来反衬自己的忧愁。
2、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这”是指什么?
明确: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接过渡的作用。如果要究其深味,就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表现了作者身处忧烦而忆往怀旧的思想感情。“这”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3、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采莲赋》? 明确:引用《采莲赋》,意在写出古时采莲的欢乐情景,表达自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5、《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 明确: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6、“——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明确: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拓展延伸
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三、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和《高效作业》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篇:《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2、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介绍作者;(教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50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幻灯片出示)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介绍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三、课文阅读:
1、配乐朗读
2、同时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4、幻灯片出示课文心情的脉络
5、朗读课文4.5.6段 第二课时
导入: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四)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五)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最后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言自明了。
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附录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第三篇:《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案
作者文集:会员
类型:高一教案
加入时间:2011年10月16日18:9
荷塘月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教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幻灯片出示)二.课文阅读: 1,配乐朗读
2,同时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4,幻灯片出示课文心情的脉络 5,朗读课文4.5.6段 第二课时
导入: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 五.(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附录、“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 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第四篇:《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借景抒情的艺术技巧,同时调动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引导他们认真感受和体验作品中优美的意境,从而获得一定的审美实感和经验;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学习文中的比喻、比拟、通感、映衬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分析、品味语言的形象性的绘画美,揣摩丰富的情味,同时揣摩文中的一些炼字炼句必须反复推敲涵咏,从中嚼出艺术的真趣。[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荷塘月色》朗读带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制成卡片。[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绪和思想感情脉络,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探寻作者心情变化的触发点。[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板书一]
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
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求学生各抒己见)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
2、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的是这篇课文的朗读带。
三、播放朗读录音,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同时布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同学们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一切闭上眼睛去欣赏一下这篇优美的散文,体味一下作者的感情,并且考虑以下问题 问题:
⑴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
⑵在各部分中划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播放录音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重、难点字词,录音完后引导同学一起解决。[板书二]
四、整体把握课文;理清作者的行踪和思绪,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1、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一个问题,教师总结
刚才大家带着我的问题一起欣赏完了本篇课文的优美富有感情的朗读带,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感情充沛,语言优美啊?听完了录音后,我们开始进入文章的学习。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朗读前布置的第一个问题(问题略)
让学生讨论交流并找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教师总结
明确: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出家门走小路观荷塘观四周回家门(1段)(2~3段)(4~6段)(7~10段)
注:指导学生认识观荷塘为两个部分组成,但习惯上将其归为一部分即第四至第六段;同时认识作者的路线图为圆形。
[板书三](在板书的时候可将“观荷塘”和“观四周”分开板书以便授课)
2、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二个问题,教师总结
同学们都知道在一般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写景大都是为了抒情,作者往往表达思想感情不采用直白浅露的方式,说什么“我的感觉怎么样啦”“我的心情怎么样啦”而总是借助于形象,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抒情,或缘事抒情等等,这些文章中情感是文章的内质和灵魂。境是情境,物是情物,景是情景,事是情事,一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打上了情感的烙印,作品以此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这样的文章其实重点还要是放在分析作者的情感上。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的任务也不能脱离这个重点,接下来我们就来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情感。
在听朗读之前我给大家布置的第二个问题,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思考了,现在我们来结合我们刚才划分的层次讨论一下: ⑴学生集体讨论交流,并找个别学生回答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③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⑵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讲解 讲解:
①句放在了本文的开头十分的惹眼,直抒了作者的胸臆,这句被称为本文的“文眼”。那么什么是“文眼”呢?一句话简单地说“文眼”就是主题思想的聚焦点。一篇文章的“文眼”有时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有时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等等,这篇文章就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颇不宁静”是关键词,“颇”字表明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这就要结合当时作者的社会背景来解释了:
[资料]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
作者只是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可以说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②句“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从上下文中可以得到解释: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③句“且”字的意思同学们的解释是什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刚才这位同学基本上说出了它的意思,其实“且”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暂且,暂时”的意思,这个字用在这正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的心态,是不是一种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啊,同时“受用”二字也点明了这段的感情基调——积极的、解脱之情
④句中“但”的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起来。“什么也没有”极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空虚。⑤句中联系上下文是由于这荷香月色不能真正的排遣内心的不宁静,所以才怀古思乡。同时这段中描写的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正反衬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无福消受”可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感慨,作者是有的放矢,他用这一句来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悲哀。这时作者的心情“又颇不宁静”了。⑥句大家要注意的是“到底”二字,“到底”表示的意思是经过种种变化后最后的情况。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与“颇不宁静”遥相呼应。总结:
刚才给同学们分析的是一些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他它在不同的部分中出现,代表了作者在不同的路线上的不同感受,在分析的基础上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本文作者的感情线索?作者的感情线索与他的行踪之见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思考。(让学生讨论,并找学生归纳总结)
明确:由上面分析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出家门”时作者的心情是不宁静的,文章的第一句作者就说出了这种心情,正是因为作者自己的不宁静心情,所以才夜走煤屑路、游荷塘,去求宁静。文中划出的②③两句无论是想超出平常的自己,还是暂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都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宁静的渴望,可以说是求宁静。那么,从刚刚我们分析的文中来看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第四句,作者对一切的热闹已经置身事外了,最后不免发出“我什么都没有”的感慨,可以说作者找到了宁静,是在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作者又失宁静,第五句和第六句可以看出当时的作者已经是回到了现实,对那片刻宁静已经无福消受了。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失宁静(①)(②③)(④)(⑤⑥)
同学们注意一下作者的行踪路线呈一个圆形,可以说它是作者的空间之圆;同时他的情感变化也呈一个圆,它是作者的心理之圆,那么无论从这两者的哪一者来看作者最后的位置都回到了原位,同学们可不可以告诉我作者最终能找到他的宁静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会。[板书三](板书要在板书二的基础上)
五、教师总结
以上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有的内容,我这节课主要给大家讲了几个问题:
1、作者的一些背景情况;
2、理清作者的行踪和感情线索,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并绘制了作者行踪和感情线索图
六、作业布置 1. 加强朗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导出“文读百遍其情自现”),品味文章的4-6小节 2.思考课后练习[附板书] 板书一:荷塘月色 朱自清
板书二:出家门 观四周走小路 观荷塘
板书三:心理结构不平静 出家门 失求
宁观四周空间结构走小路宁 静静 观荷塘 得宁静
第五篇:荷塘月色公开课教案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重点 ]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借景抒情的艺术技巧,同时调动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引导他们认真感受和体验作品中优美的意境,从而获得一定的审美实感和经验;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学习文中的比喻、比拟、通感、映衬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分析、品味语言的形象性的绘画美,揣摩丰富的情味,同时揣摩文中的一些炼字炼句必须反复推敲涵咏,从中嚼出艺术的真趣。[ 课时安排 ] 两课时 [ 课前准备 ] 教师:《荷塘月色》朗读带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制成卡片。[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 教学重点 ]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绪和思想感情脉络,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探寻作者心情变化的触发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板书一 ]
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
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求学生各抒己见)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
2、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的是这篇课文的朗读带。
三、播放朗读录音,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同时布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同学们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一切闭上眼睛去欣赏一下这篇优美的散文,体味一下作者的感情,并且考虑以下问题 问题:
⑴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
⑵在各部分中划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播放录音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重、难点字词,录音完后引导同学一起解决。[ 板书二 ]
四、整体把握课文;理清作者的行踪和思绪,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1、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一个问题,教师总结
刚才大家带着我的问题一起欣赏完了本篇课文的优美富有感情的朗读带,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感情充沛,语言优美啊?听完了录音后,我们开始进入文章的学习。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朗读前布置的第一个问题(问题略)
让学生讨论交流并找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教师总结
明确: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出家门 走小路 观荷塘 观四周 回家门(1段)(2~3段)(4~6段)(7~10段)
注:指导学生认识观荷塘为两个部分组成,但习惯上将其归为一部分即第四至第六段;同时认识作者的路线图为圆形。
[ 板书三 ](在板书的时候可将“观荷塘”和“观四周”分开板书以便授课)
2、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二个问题,教师总结
同学们都知道在一般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写景大都是为了抒情,作者往往表达思想感情不采用直白浅露的方式,说什么“我的感觉怎么样啦”“我的心情怎么样啦”而总是借助于形象,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抒情,或缘事抒情等等,这些文章中情感是文章的内质和灵魂。境是情境,物是情物,景是情景,事是情事,一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打上了情感的烙印,作品以此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这样的文章其实重点还要是放在分析作者的情感上。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的任务也不能脱离这个重点,接下来我们就来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情感。在听朗读之前我给大家布置的第二个问题,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思考了,现在我们来结合我们刚才划分的层次讨论一下:
⑴ 学生集体讨论交流,并找个别学生回答
①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③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⑤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⑵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讲解 讲解:
①句放在了本文的开头十分的惹眼,直抒了作者的胸臆,这句被称为本文的“文眼”。那么什么是“文眼”呢?一句话简单地说“文眼” 就是主题思想的聚焦点。一篇文章的“文眼”有时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有时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等等,这篇文章就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颇不宁静”是关键词,“颇”字表明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这就要结合当时作者的社会背景来解释了:
[资料]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 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
作者只是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可以说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②句“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从上下文中可以得到解释: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
③句“且”字的意思同学们的解释是什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刚才这位同学基本上说出了它的意思,其实“且”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暂且,暂时”的意思,这个字用在这正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的心态,是不是一种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啊,同时“受用”二字也点明了这段的感情基调——积极的、解脱之情
④句中“但”的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不宁静起来。“什么也没有”极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⑤句中联系上下文是由于这荷香月色不能真正的排遣内心的不宁静,所以才怀古思乡。同时这段中描写的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正反衬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无福消受”可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感慨,作者是有的放矢,他用这一句来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悲哀。这时作者的心情“又颇不宁静”了。
⑥句大家要注意的是“到底”二字,“到底”表示的意思是经过种种变化后最后的情况。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与“颇不宁静”遥相呼应。总结:
刚才给同学们分析的是一些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他它在不同的部分中出现,代表了作者在不同的路线上的不同感受,在分析的基础上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本文作者的感情线索?作者的感情线索与他的行踪之见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思考。(让学生讨论,并找学生归纳总结)明确:由上面分析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出家门”时作者的心情是不宁静的,文章的第一句作者就说出了这种心情,正是因为作者自己的不宁静心情,所以才夜走煤屑路、游荷塘,去求宁静。文中划出的②③两句无论是想超出平常的自己,还是暂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都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宁静的渴望,可以说是求宁静。那么,从刚刚我们分析的文中来看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第四句,作者对一切的热闹已经置身事外了,最后不免发出“我什么都没有”的感慨,可以说作者找到了宁静,是在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作者又失宁静,第五句和第六句可以看出当时的作者已经是回到了现实,对那片刻宁静已经无福消受了。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
不宁静 求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①)(②③)(④)(⑤⑥)
同学们注意一下作者的行踪路线呈一个圆形,可以说它是作者的空间之圆;同时他的情感变化也呈一个圆,它是作者的心理之圆,那么无论从这两者的哪一者来看作者最后的位置都回到了原位,同学们可不可以告诉我作者最终能找到他的宁静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会。[ 板书三 ](板书要在板书二的基础上)
五、教师总结
以上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有的内容,我这节课主要给大家讲了几个问题:
1、作者的一些背景情况;
2、理清作者的行踪和感情线索,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并绘制了作者行踪和感情线索图
六、作业布置
1. 加强朗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导出“文读百遍其情自现”),品味文章的4-6小节 2.思考课后练习[ 附板书 ] 板书一: 荷 塘 月 色 朱 自 清
板书二: 出家门
观四周 走小路
观荷塘
板书三: 心理结构 不平静 出家门
失 求
宁 观四周 空间结构 走小路 宁
静 静
观荷塘
得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