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的一天》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0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单元《我的一天》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单元《我的一天》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二单元《我的一天》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我的一天》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懂得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按时起居,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和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做爱清洁、讲卫生、懂文明的好孩子的愿望。教学重点:

了解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懂得自己的事情自 己做,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难点:

能按时起居,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儿歌: 小小鸟,喳喳叫,小朋友们起得早,洗漱干净上学校,遵守纪律不迟到。小书包,整理好,做事认真不可少,争做学习小主人,动手动脑要记牢。引导:我们是小学生了,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该怎么做呢?

2.学生回答,教师正确引导。

3.引入课题:那么,一个小学生的一天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二、课堂交流

1.你的一天是怎么过的,都做了哪些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并进行正确引导。全班交流,进行整理。

3.讨论:一天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是很重要的,必须要做的,哪些 事是可以不做的?哪些事一定要认真细心的去做,哪些事是很有趣很喜 欢做的?

4.讨论交流,教师正确引导。

三、交流总结。

1.教师引导:在一天的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做好该做的事呢?

2.情景再现:(1)早上起床铃响起,明明还很困,妈妈叫了好几次,还没起来。(2)吃早饭的时候,让妈妈喂。(3)到校门口了,明明还是不让妈妈离开。(4)上课了,老师在讲课,明明却在找小朋友玩。说说明明这样做对吗?如果不对,该怎么做呢?

3.学生讨论交流。

4.师生共同整理小结(1)按时起床,不赖床。合理安排时间。(2)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做依赖别人的小懒 虫。(3)高高兴兴上学去,多交朋友,互帮互助。(4)上课认真听讲,不懂的就问老师,做个好学生。(5)回家做作业,不拖拉,不急躁。(6)还要锻炼身体,做个健康活泼的小学生。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学了这一课,你们有什么收货呢? 板书设计:

学习不怕难 合理安排时间 课后反思: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 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过程与方法: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 成功的愉悦。教学重点:

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 高学习效率。教学难点:

肯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 方法,并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导入

1.播放故事《龟兔赛跑》.问:听了故事后,你觉得龟为什么能跑赢兔呢?作为小学生,我 们应该怎样抓紧时间学习呢? 板题:做学习的主人

二、学文明理 1.交流学习经验

(1)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应怎样做? 以“冬冬的烦恼“为内容讨论 假如你是冬冬,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冬冬的同学,你会对冬冬说 些什么?(2)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习中遇到过的困难和烦恼,再分分类。

(3)讨论: ①对不认识的生字,看不懂的文章应该怎么办? ②对自己不爱学习又必须学习的课程应怎么办? ③学习做某件事,总是做不好,怎么办?(4)小组交流。

(5)小结: 我们在学习中也遇到过烦恼,但是只要动脑筋、想办法,总会克服困难的。

三、抓紧分秒,做时间的小主人 1.争分夺秒。

①抄写生字,5 分钟后检查学生所写的字数。

②抄写课文,5 分钟后检查,让学生说一说,对比一下与所抄生字 有什么不同? ③让学生说说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2.分组讨论并说说自己在学习,做事时通常会出现的低效率问题,大家一起想想有什么办法做事更快些?

3.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只有抓紧时间,学 会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效率。

四、教学延伸

1.出示一系列活动内容,让学生想一想,该怎么合理安排时间呢?

(1)星期六,小军需要做以下的几件事: 画画儿、做作业、看电视、买文具、看课外书、踢球(2)王小明每天放学回家,都必须完成以下家务,对他如何进行复习有一定的影响,请大家帮帮他。扫地 5 分钟,淘米 3 分钟,烧开水 9 分钟 煮饭 10 分钟,洗茶壶 4 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给小军出主意。各组互相交流,并说说各自的理由。

五、深化导行

1.小小辩论会 小芳放学回家,感到有些疲倦。但是,她想起妈妈常说的,回家后 先要做作业,于是她打开了作业本,可是,写了一会儿,有些写不下去。她有两种做法:(1)坚持写下去;(2)先休息一会儿再写。你同意哪种做法?

2.小小故事会 :(1)事先让每个学生找一找有关学习方面的故事。(2)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开个小小故事会。

(3)小组选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故事,编成小节目,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做学习的主人 学习不怕难 合理安排时间 课后反思:

《123 大家做 》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第 1 课时:我会自己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过程与方法: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 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 家务活。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教学准备:

课件,整理箱、学生文具、书籍、书包、书本。教学过程:

一、游戏明理:

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 面上并起立。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4.根据学生的话总结:

(1)妈妈给收拾书包的,引出“有条理”。

(2)再问谁是自己整理的,引出自己会整理,板书课题:我会整理。5.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 比赛:

(1)老师准备两个大的透明书包,用泡沫塑料做的书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2)指导两名学生分类表演收拾书包。(3)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二、激情:

师导:会整理、有条理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1.录像:消防员出勤前后 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3.录像:杂乱的施工现场

4.学生谈体会

三、导行:整理自己的书

1.师出示当天课表,让学生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上。2.请学生对放在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哪些该放进书包里。3.说说你想怎么整理,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4.实践:学生自己收拾书包。师指导以整齐、分类清楚为原则。

四、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书籍组、文具组。2.整理原则:方便美观 3.学生自由选择,结合小组 4.学生分组整理

5.指两名介绍整理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五、小组讨论:

1.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体会父母长辈的 辛苦用自己的方式爱他们)2.录像:学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实录

3.评选谁是“棒棒小当家”,学生采访录像中的主人公,问技巧也可 以,问这样做的好处也可以。

4.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 母的表现。

六、布置作业:练习收拾书包和摆放书本。

第 2 课时:学会倾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倾听的要领。

过程与方法:能专心倾听他人的讲话,并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专心倾听他人的讲话,知道这既是对他人的 尊重,也是自己学习的关键。

教学重点:掌握倾听的要领,学会专心倾听。教学难点:将倾听的事情,记忆后进行讲解。教学准备:游戏《传递悄悄话》中的悄悄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指名上讲台,观察同学们的神态。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谁在认真听,谁没有认真听,为什么 3.教师引入本课学习。

二、活动体验

1.传递悄悄话。(1)学生分组。(2)每组开头的学生对第二位学生说一句悄悄话,低声,不能让别 人听到。(3)第二个再把话传给第三人,以此类推。(4)最后的学生大声说出听到的话,然后评价是否正确。(5)学生根据情况进行讨论,说说为什么会出现错误。(6)讨论交流。(7)结论:没有注意听或没听明白。

2.萝卜蹲。(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2)学生分组游戏。(3)说说出错的原因。

三、总结提升 1.讨论: 倾听有什么重要性,我们如何倾听?(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2.学生讨论交流。

3.师生小结:(1)注意听(2)听明白别人的意思。(3)用目光和表情回应别人。(4)不打断别人讲话,听完后再提问。

四、拓展练习

1.学生读课本 32 页拍手歌,教师正确引导。

2.结合课本 32 页图片,说说做个好学生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五、课堂小结 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

板书设计: 学会倾听 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 课后反思:

《做守规则的好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第 1 课时:学校里的规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初步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 行为规范》等规则和学校纪律,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了解学校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则。教学难点:

明白守规则的意义,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教学准备:游戏用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游戏,体验规则 1.做游戏——丢手绢。

(1)分两组做游戏,一组做游戏,一组观察他们玩得怎么样。(2)体验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师生谈话。①向做游戏一组的同学提问: “你们玩得怎么样,为什么?” ②提问观察一组的同学: “你们发现哪些问题,有什么?” ③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 “大家怎么玩就都玩痛快了?”(大 家想办法,定规则)(3)两组同学对调,再玩“丢手绢”游戏。同时明确:规则是大家制 定的,大家就应共同遵守。玩游戏的同学,按“丢手绢”的游戏规则,开心地做游戏; 观看的一组,认真看,守秩序。

2.感悟守规则的重要,再做一个游戏——击鼓传花,享受守规则的 顺畅与快乐。(师生一起做“击鼓传花”游戏)

二、教学新课:学校里的规则

1.生活中除了游戏规则,还有哪些规则呢?(指名说。)课件出示

2.小结:这些规则只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的一部分。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还能找到更多的规则呢!

3.学校里还有那些规则,你知道吗?(学生自由讨论,归纳。)4.学生发言,师生总结归纳。

5.学校里的这样那样的规则都是由谁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 则呢? 6.在学习之余,我们要进行各种活动,老师一般会在活动前提出哪 些要求?这些要求其实就是什么?(规则)

7.运动会上,有的同学参加了项目。那么比赛时要遵守哪些规则? 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如果没有呢?

8.假如学校里没有规则会有什么后果?你喜欢这种后果吗?

9.小结:学校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时时都有规则,正是有了这么 多的规则,约束着学生们的活动,规则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带来了方便,遵守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

三、课堂练习

1.学生看课本 34 页图片,并进行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做? 2.说说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守规则?

四、课堂小结 守规则是美德,我们要养成守规则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学校里的规则 守规则是美德,我们要养成守规则的好习惯。

第 2 课时: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规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 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教学重点:

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教学难点:

明白守规则的意义,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感知规则的普遍性。1.创设情境:到马路十字路口,该怎么办? 2.出示歌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3.说说是什么规则?引出课题。

二、观察和发现。

1.小组交流: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 2.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规则的?

3.这些规则是以什么形式提醒大家注意遵守的?(提示语、标志图 示等)4.除了这些,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规则? 5.学生畅言,教师正确引导。

三、思考和辨析。1.情景分析((1)明明随地吐痰。(2)电影院里小红大声说话

(3)小强边吃饭边玩。分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2.辩论:规则多,是方便还是不方便?

3.小结:社会生活中正是有了这么多的规则,约束着人们的活动,虽然给个别人带来了不方便,却给我们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方便,遵守规 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四、拓展练习

1.学生读 34 页《交通规则歌》,教师适当讲解。2.《上学歌》,学生自由读。3.学生完成 35 页“我要做得更好” 4.师生评价。课后反思:

第二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2 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字,会写“洗、认”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认读“懂、貌”等14个字,正确、工整地书写“洗、认”等6个生字。教学难点:

有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课前准备:一张全家福的照片、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照片导入,唤醒情感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你们看——有慈祥的爷爷奶奶,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你看了这张照片,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名说,说出自己的感受。(照片最好是班级某位学生的全家福)

(2)、导语:是呀!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赶紧翻到课本第18页吧。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如:认、错、扫、事 看看谁的方法好,能帮助大家记住字形。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可推选代表,也可小组共同汇报)(4)进行“识字比赛”,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5)组词比赛。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①分小组轮读

②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三、指导写字“认”、“真”。

看见大家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老师送大家两个字——认真(板书)。①指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根据小老师的提示,教师范写、讲解字的笔顺。③独立写字,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品读明理

(一)学习第一句话。

1、课件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三)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四)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扫、认、真、父、母”,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学生一笔一笔地跟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

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了,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看电视

教学目的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

1、猜谜: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换花样。打一家用电器。

板书:电视。补上“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我们一起把题目念一念。

2、谈话: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都喜欢看哪些电视?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你们知道吗?

3、过渡:(出示课文的插图)这家人也爱看电视,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爱看什么电视又是怎么看的呢?

二、初读感知

1、学生看视频《看电视:范读》,听课文范读,边看边标出自然段的段号。

2、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的。

三、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己尝试着读。

2、把自己认为觉得很好的那个生字教给其它的小朋友,老师帮助正音。

3、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读,开小火车读,并给这个字找个朋友,组词)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小组进行读,读给组里的同学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个别读,评议,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听读的小朋友有没有读得不对的地方。

3、练读,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比如:小组读,男女同学对读,分小节读,全班齐读。

4、进行比赛,学生评选出自己喜欢的朗读者,加以鼓励。

五、图文结合

1、我们来看看这图上有哪几个人啊?他们在做什么啊?你觉得他们开心吗?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①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一小节,有哪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第一小节读得特棒的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的呢?

②以“奇妙”设立县念:这家人看电视有哪些奇妙的事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学习第二小节

①请学生读第一小节。

②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这家人看电视到底有什么奇妙的。

③同桌再读第二小节,想想奇妙在什么地方?两个人讨论讨论。④请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⑤齐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三小节 ①指名读这一小节

②说说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到了足球频道;还有奶奶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③说明了什么?

④有谁能把这一小节读得非常好。谁来试试?(指导学生读出奶奶爱自己孩子的感情。)

⑤自由读

3、学习第四小节

①四人小组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一小节。教师巡视指导。②交流汇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4、学习第五小节。

①指名读。想想每个人心里装着的秘密是什么?(互相关爱,为了别人的快乐愿意放弃自己喜欢的。)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小节。

5、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①齐读二到五小节

②小组讨论,用“因为„„所以„„”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造句。③全班进行交流。

④联系实际用这个关联词造句。

二、巩固生字

利用动画课件《看电视综合生字》,根据实际情况学习本课生字。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范写难字,学生书写。

3、学生在书本上练习,师巡视。

4、评议,再练写。

四、拓展学习及实践活动

1、观看动画《我为家庭添欢乐》,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2、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奶奶

爸爸 看电视 互相关心,互敬互爱

妈妈

小明 胖乎乎的小手

教学目的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墙、替、帮、鞋”;书写“笑、画”;长句的朗读。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引入课文

1、谜语激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出一则谜语考考你们。“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出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引入课文。

人的手多么灵巧啊!今天,我们要认识—双胖乎乎的小手。[板书课题:胖乎乎的小手]齐读课题。

这双小手帮谁做过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利用视频《胖乎乎的小手:范读》对照阅读,用熟悉的符号标出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A、学生提出难读的生字词,其他学生帮忙。B、游戏帮助记忆。(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A、检查读长句子。●出示四个句子。

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指读句子,引导学生先说优点,再评不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像文中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

三、自主识字,指导写字

1、自主识字

过渡:小朋友,你们通过读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们,好吗? A、学习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忆每个生字? B、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2、写字指导。A、“放大镜”。●同桌比较“着”、“看”的异同。●全班交流。●观察“着”、“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B、师范写。(引导学生看“着”、“看”中撇的书写)C、学生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分角色读

小黑板上出现一座高峰,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认读不带音节的生字,如有同学读错了,小组其他同学帮忙读,读准一个生字,就向上攀登一步,读准全部生字,才能登上最高峰,成为胜利者。

过渡:你们真棒!老师请小朋友看一幅图,比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1、指导看课文插图。

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情)

2、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可以加上动作。

3、全班交流。

A、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过程。(分角色朗读课文)B、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

●引导学生想想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交流:姥姥、爸爸、妈妈的话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兰兰的话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学生表演读。

4、竞技场。

A、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可补充。

B、创作画《我有一双小巧手》,并写上想说的话。

二、看一看,记一记,写字指导、1、先看“画”、“笑”、“兴”、“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老师范写:“画”和“笑”。

3、学生书空,描写、练写。

三、拓展延伸:

用你的小手为你的家人做一件事,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记下他们说的话。

板书设计

6兰兰

胖乎乎的小手

爸爸──拿拖鞋

妈妈──洗手绢 奶奶──挠庠庠

关心关爱 棉鞋里的阳光

教学目的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注意读正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一幅全家福照片,师问:小朋友,说说平时在家里谁最疼自己?

生:爸爸、奶奶或妈妈等不同的人物。

师:他(她)都是怎样疼爱自己的?

生:买好吃的、好玩的或买漂亮的新衣服等。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有位小朋友就非常爱自己的奶奶,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样爱他的奶奶的呢?他会帮助奶奶做些什么事呢?

2、观察课文插图。

A、仔细看图,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B、自己自由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C、我们能不能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

3、揭示课题板书:棉鞋里的阳光

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然后看视频《棉鞋里的阳光:范读》,边听边画出难读的字词。

2、小组同学互读互听,并想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4、其他同学边听边画: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小组交流: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2、指名学生指出读音要注意的字词,让他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如:晒(shài),容易读成晒(shà)等。

3、老师在卡片中相应出示学生所指出的字词。

4、老师范读,领读,小老师范读,领读,多形式认读。

四、再读课文,发现感知

1、生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老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课文中有小峰、妈妈、奶奶)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一边读一边说一说: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些什么?

五、提出问题,自读自悟

1、读了课文,自己想提出什么问题?自己问自己答。

2、全班交流。

3、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同学来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说说你是怎么记的?指名汇报。

2、分男女生读,男生读生字,女生组词或女生读生字,男生组词。

3、小火车,同桌的小朋友一个读字音,一个组词。

4、小老师领读。

5、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或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

6、做听音找卡片游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练读,以给画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要学习写好6个字,会读吗?

2、师范写这几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写这几个时要注意什么?请小老师说说该怎样才能写好?

3、引导学生说说写这几个字时有什么发现?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着重指导写好“奶、午、”两个字。

5、请学生把自己写得最漂亮的字给大家看,互相评价。

6、出示小黑板,分别用“午、放、收”组词,看谁写得多。

以上环节同时利用动画课件《棉鞋里的阳光:生字学习》辅助教学。

四、实践活动

回家去做一件体贴长辈的事。

板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

关心

关心

妈妈———奶奶———小峰 月亮的心愿

教学目的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教学难点

理解“月亮的心愿”和小女孩美好的心灵,练习朗读。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板书:心愿

同时质疑:“心愿”是什么意思?

将课题板书完整:月亮的心愿。

(生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听范读课文,标识生字

三、朗读感悟

学生听后自读课文,评价,激起读书兴趣。

(1)个人自由读课文,自己评价。

(2)同位互相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3)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听后评价。

(4)教师总结

四、细读讨论

1.同桌合作读读课文,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议议:“月亮刚开始说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月亮为什么又想让明天下雨?”

3.读1、2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4.(观察课文插图一)从图中能看出这些吗?说一说月亮笑什么呢?

5.(观察课文插图二)看看月亮的表情与第一幅图中有什么不一样呢?月亮愁什么呢?

6.下面找小伙伴分角色读一读课文的3-7自然段。指名读。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讨论:珍珍想不想去郊游?为什么?珍珍的心愿是什么?

(五)疑读课文

课结束前,教师布置学生读课文思考:读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讨论上节课布置的问题

二、学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

(1)读课文找生字读。

(2)自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3)互读,互查。

2.教师检查读生字

(1)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

(2)按序将生字贴在黑板上,要求自读三遍,一遍比一遍快。读后开展计时读字比赛。

(3)打乱生字后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点、难点。

(1)“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

(2)“太”字是“竖撇”,写好“竖撇”,最主要的是要“先竖后撇”,就是先写竖,由竖中弯下写撇。

(3)“气”字要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写得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2.学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练写,教师评价。

四、听故事或交流课外阅读情况,谈谈感受。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好天气 下雨

去郊游

一个都不少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

4、熟读背诵 《鞋》。

教学重难点:自己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教学用具: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爸妈妈会教给你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呢?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课本,分小组互相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

3、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4、小组学习“我的发现”中的汉字。读读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5、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6、认读生字卡片(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二、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读读这些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上面挂满了红彤彤的词语苹果。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1)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2)说说笑笑这首诗的意思。

(3)表情朗读这首诗词(可加动作)。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事吗?

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二、展示画面,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一(1)出示故事。(2)讨论交流

为什么妈妈不让小名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名的妈妈?

我们能做哪些家务?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3)小组内表演

2、创设情景二

(1)说说你为什么要帮妈妈爸爸做事?(2)个别说说做家务的经过(3)全班交流

3、创设情景三 小能手争夺战

(1)全班分别到各个劳动小队去做家务。(2)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3)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4)在队中进行做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奖励一朵红花。

三、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同学们都说了这么多,说明大家都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要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老师和同学一起唱)。

第三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单元课时安排:(12课时)《故乡》

2课时 《我的叔叔于勒》

2课时 《在烈日与暴雨下》

2课时 《多收了三五斗》

2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3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名著推荐与阅读

1课时

五、故

乡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畅、富有感情地诵读本文。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3.通过反复诵读,能说出小说中议论句的含义和作用。4.能通过人物命运前后的对比,说出造成人物命运的根本原因。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两遍,查字典解决不会读和不懂的字词。2.查资料,收集整理能反映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到那个年代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整理的文字图片,老师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深冬的某天,“我”回故乡卖屋搬家,见到了杨二嫂和闰土,感受到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最后我动身离开故乡,宏儿的话寄托了我的希望。

三、品味“变化” ——“景”变:本文主人公是二十年后再回故乡的,此时的故乡“景”与“人”必然有了一定的变化。请再次细读课文,先找出景物的变化变化。1. 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主人公脑海中故乡景物的特征,并给脑海中的风景拟名(如“神异的图画”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如:2.组织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形态、温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主人公二十年后所见故乡景物的特征,并给所见的风景拟名(如“荒村”概括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如:

四、课后作业

年前后的社会状况的文字图片等。1921年。、“神奇”“美丽”等)“萧条”“死气沉沉”等)

月,后由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1919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

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同时组织学生用精炼的词语

1921

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1《呐喊》,它的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 “月下绿滩”等)、“老屋一角”等)。本文所体现的最大的变化是“人”,读课文,感受“人”的变化。第二课时

一、品味“变化”——“人”变: 1.闰土

(1)请学生尽量用原文填空,通过完成下面表格,了解闰土的变化。闰 土 少

年 中

年 外貌 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小银圈,红活圆实的手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头戴破 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像松树皮

语言 滔滔不绝地说

新鲜事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对“我” 的态度 “只不怕我”,送贝壳和鸟毛,告诉许多新奇 的事 恭恭敬敬,称呼“我” “老爷” 对生活 的态度 热爱 寄希望在神灵上

(2)组织学生谈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给人留下的印象。(3)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17—28自然段,(4)组织学生谈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给人留下的印象,用精炼的词语或短语概括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特征。(少年闰土:聪明、机灵2.杨二嫂

(1)组织学生阅读39——52自然段,特别注意第言、动作、外貌等的语句,感受杨二嫂的变化。(2)揣摩杨二嫂的心理活动,分析杨二嫂的思想性格(尖酸刻薄、刁蛮无理、无中生有、贪小便宜)。

(3)分角色朗读39——52自然段,个角色。

小结:小说希望通过描写故乡和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告诉人们什么?小说希望通过描写故乡和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活痛苦的社会现实;同时深刻揭示出封建传统对人民大众精神的束缚和影响,冷漠、隔膜,深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新生活的热切希望。

二、与作者共探“路” 1.“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么用意吗?

有。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层是实写走在离乡的异地谋生的路上。思考,这里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内容,也就是“希望”

55—72自然段。通过朗读加深对闰土变化的感受。

中年闰土:淳朴、善良、迟钝、麻木)45自然段,圈点勾画出描写杨二嫂的语

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第二层。因此,这句话在结构上统领

杨二嫂这个角色演起来有一定难度,可以由老师承担这

农民生人与人之间的 ”有什与下文联系起来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内容上提示下文。2.“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三、课后作业

鲁迅在《故乡》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二十年来故乡人、物的变化,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社会主题。你的故乡在二十年里一定也有了很多的变化,请通过查找资料、采访人物等方式了解这种变化,结果写成600字左右的文章,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六、我的叔叔于勒参 考 教 学 案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现的深刻主题。2.体会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其匠心和魅力。3.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能抓住人物描写的关键词句来评价人物的思想性格。4.能继续阅读莫泊桑的其他作品一篇。教学重点:

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能抓住人物描写的关键词句来评价人物的思想性格。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

1.仔细阅读文本,积累有价值的字词2.从各种渠道收集作者资料,了解莫泊桑的生平、作品、风格等。3.尝试简述故事,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有完整的情节、不使用第一人称,并准备向同学们讲述。课堂学习

一、导入

1.前面我们阅读了鲁迅的《故乡》们和作者一样对这些人物充满了感情,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国作家的作品认识外国社会,认识那个社会中的另外一些小人物。2.学生交流对莫泊桑及其所处时代、作品风格、作品情况的了解。

二、整体把握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简述这个故事。

开头是这样的:2.整理情节

要求学生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整理情节,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提示:可以借助题目)参考板书

我的叔叔于勒 及隐含在这变化中的现实意义。把你的了解和探究

个性化备课,从中认识了闰土、杨二嫂这些旧中国农村的小人物,我更借助这些人物了解了一个时代。其实,每个作家的更是展示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今天我们就要走出国门,通过外

19世纪的法国,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并且试一试用最简洁的短语

盼于勒

发展 赞于勒 并探究变化的形成原因,例 “在 开端

高潮 见于勒 结局 躲于勒

三、课文分析

1.回忆《故乡》一文的学习,我们是从哪些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

2.那么,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分析一下本文的主要人物于勒吧。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于勒是主角吧。

如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要求说明理由。教师也可以适当提示,让学生们把关注重点落在出场较多的菲利普夫妇身上。

3.请从语言、动作、神态这些角度寻找菲利普夫妇的“变”,想一想他们的这些变化,揭示了什么心理,作者这番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什么性格?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在文本上做好圈点评注。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学习。

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成功,互相补充完善。参考板书

开端 盼于勒

发展 赞于勒

菲利普夫妇 高潮 见于勒

结局 躲于勒

课后学习

1.再次深入阅读文本,争取读出新的更深的感受2.思考作者在作品中反映的主题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回忆与复习

1.通过上一课时的阅读,我们初步认识了莫泊桑笔下的菲利普夫妇,合上书本以后,你们对这两个人物的哪些言谈举止印象最深?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莫泊桑笔下塑造的菲利普夫妇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3.教师总结: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本文,仔细品味这些作家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塑造人物形象,创作中去。

二、思索探究

1.我们的学习不能仅仅限于大体上了解内容,还要讲究精读细读,甚至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今天,就由老师开个头。教师预设“深度问题探索板”,由学生自主选择(1)“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物的内心,请你加以揣摩。

(2)菲利普先生有这样一句话:普先生“早就看出来了”吗?他究竟看出什么了呢?(3)“插叙”指的是什么?本文的插叙在哪里?作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4)被打发到美洲的于勒先后写来了两封信,你认为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否累赘?(5)“我”为什么会给于勒那么多小费?你能够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课文倒数第八节吗?(6)“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也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1-2个问题探讨、交流。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句中加点词语很巧妙地表现了人”菲利

读完本文,你对于勒肯定也有自己的态度?

虚荣势力

自私贪婪

刻薄泼辣

小市民形象

表达中心的。在学习的同时,“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所以,你是同情还是鄙视这个人物,或者有其它的看法?

要求学生尽量自己思考,不赞成依赖小组学习。2.主题探讨归纳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我们跟随着作家莫泊桑在19世纪的法国走了一遭,亲眼目睹了发生在一户中下阶层人家的悲喜剧。面对菲利普夫妇一家从悲到喜再到悲的经历,我们不得不作出更深层次的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亲人互不相认,家人不愿团圆?这个东西是否具有时代性,普遍性呢?

鼓励学生自主探讨本文主题 参考板书

开端 盼于勒

虚荣势力

金钱社会中

发展 赞于勒 菲利普夫妇 自私贪婪 人与人之间

高潮 见于勒

刻薄泼辣的冷酷关系

结局 躲于勒

小市民形象 3.教师总结

这篇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的炎凉,通过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不过,大家也不要失望。你们看,文中不还有一个愿意给于勒十个铜子的若瑟夫吗?在这个孩子的心中,还有充满温情的亲情存在。实在是值得我们欣慰。课后学习

1.认真完成课后探究练习三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外语段

一次,我生病在床,心绪异常烦躁,嘴唇干裂出一层白皮。突然听见“啪”的一声脆响,什么东西摔碎了。我恼怒地大喊起来:“妍妍,你又在淘气!你能不能让人安静一下?你真太不懂事了。”屋内静了半晌,才见女儿怯怯地走到我身边嗫嚅着说:“妈妈,我看你嘴太干了,想给你倒点热水喝,我不是故意弄碎杯子的,你别生气好吗?”我一下子把女儿那溢满莹莹泪水的眼睛紧紧地吻住了。我吮吸着女儿的泪,暖暖的,有点咸。3.推荐阅读《项链》

七、在烈日和暴雨下

参 考 教 学 案 例 个性化备课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感受人物悲苦的生存环境,体会其悲惨命运,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现实。2.学生通过阅读能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把握其特色和作用。

3.学生能有感情地诵读精彩的描写段落,积累精妙传神的语言,并能模仿写作。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感受人物悲苦的生存环境,体会其悲惨命运,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现实。学生通过阅读能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把握其特色和作用。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

1.认真反复阅读课文,预习课内生字词

2.认识作家老舍,了解其生平、作品、风格等

3.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骆驼祥子》这本书,能简单地介绍这本书的内容 课堂学习:

一、课前导入

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大家对生动有趣的小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小说如此吸引大家,这和它的构成是分不开的。人物、情节、环境构成了我们喜欢阅读的生动的小说。没有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小说也许就不那么吸引人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节选,并且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来更深入地品味小说的精妙。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感受本文在环境描写方面的魅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后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作文创作中使用起来。

大家了解老舍先生吗?学生介绍他们所知道的作者情况,教师可做适当补充。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这本书,有同学读过吗?能不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简介故事内容,教师在点评中要肯定学生的回答,并针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行评价。

二、人物篇

1.听了同学的介绍,结合你预习时的阅读,请大家谈谈你对祥子这个人物的看法。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言,不必局限于节选内容,可以扩大到全书范围。

2.大家对祥子充满了同情,是因为文中的祥子处于十分让人同情的环境之中。你能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出祥子当时的悲惨处境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深入理解语句

3.在如此悲苦的生活中挣扎的祥子,他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老舍先生是如何描绘的?学生活动:

请从文中找出对祥子心情的描写,并且带感情地朗读,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4.为什么文中的祥子处境这么悲惨?是因为烈日或者暴雨吗?我们大家也许同样的有淋雨曝晒的经历,难道我们也如祥子一样悲惨吗? 学生活动:

深入探究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源。

三、环境篇

1.同学们看到了在祥子生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是冷漠无情的,这样的旧社会造成了祥子和其它许多车夫的悲惨命运,更造成了无数穷苦的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2.通过以上分析,尝试概括文章主题思想 参考:

课文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3.同学们,一篇小说的“环境”不仅指“社会环境”,还包括“自然环境”。通过阅读,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本文的自然环境是直接导致祥子陷入困境的原因。那么,我们也来看看老舍先生是如何精妙地描写自然环境的。学生活动: 再次认真阅读文本,找一找作者是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的,作者的描写有哪些特点可供我们学习。

课后学习:

认真阅读文本,找一找作者是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的,作者的描写有哪些特点可供学习。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环境篇

1.作者老舍是如何将“烈日”这一自然现象生动地表现于纸上的? 学生活动:

结合文本中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参考:

正面描写

“太阳” “砖窖” “阳光”

侧面描写

“柳叶打卷” “柳枝低垂” “马路发着白光”

“便道飞起灰沙阵” “柏油路被晒化”

“狗” “骡马”

——盛夏街头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烘托“烈日”

“干燥、烫手、憋闷” “喘不过气来”

“刺目、难听、腥臭味”

其它车夫不敢出门、不敢快跑、抢水喝

——人们感受和反应渲染“烈日” 2.让我们再来看看“暴雨”,作家老舍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现“暴雨”呢? 学生活动:

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并归纳“烈日”和“暴雨”两部分写法的不同。参考:

柳枝:微微地动了一下-飘洒地横摆-随风狂舞-惊疑不定-横着飞(实写风,简介描写)

雨:雨星-雨点-鱼道(借助比喻进行描写,直接描写)教师总结“烈日”、“暴雨”两个段落的写作特点。学生活动:

朗读你认为描写地最传神的语段,体会本文景物描写的魅力。

二、总结探讨篇

1.如果把这个节选的题目改成“在恶劣的环境下”,你觉得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并在全班交流各自的意见和理由。

2.教师总结文中景物描写的魅力和作用,希望学生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

本文通过描写“烈日”和“暴雨”这两种特殊的自然环境,表现了祥子所受的煎熬,为了生计,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三、学以致用 1.学生活动:

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片断写作,表现一个因家境困难而打算辍学的孩子在烈日下从学校走回家的情形,200字左右。

2.交流小作文,可现在小组内交流,时间允许可以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在班内交流。课后学习:

1.完成探究练习二。

2.推荐阅读《骆驼祥子》和老舍的其它作品。

八、多收了三五斗

参 考 教 学 案 例 个性化备课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人物对话,分析人物鲜明的个性,从而掌握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2.梳理故事情节,讨论作者设计的这些情节是如何鲜明地体现主旨的,从而领悟作者谋篇的匠心所在。

3.让学生透彻地了解“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幸福。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风调雨顺,农民们辛勤耕耘,最终是获得了一亩地多收了三五斗的大丰收,请你换位思考: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思考片刻,举手发言,发言人数控制在3-4位)好,同学们似乎真的已品尝到了丰收给你带来的喜悦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们,他们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2.简介作者:

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苏州人,文中所写的“万盛米行”就是苏州甪直古镇南市梢上的一家老字号店铺。

二、教学新课

1.快速阅读课文,根据小说内容,请同学们具体说说旧毡帽农民丰收后做了些什么,心情怎样?(要求:阅读时适当作圈点勾划)2.学生发言。

3.归纳学生发言内容:(投影)

事情:满怀希望,运米进城;讨价还价,低价卖出; 街上购物,一减再减;船上议论,杂乱无果。心情:希望 哀怨 愤激 沮丧

4.同学们,为什么课文中所写的农民朋友“多收了三五斗”以后的情形会与你的想象截然不同呢?(引导学生看书思考)5.讨论归纳:

“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我们同行公议”——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压迫 “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统治阶级的苛捐杂税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到,在旧中国农民们的凄惨命运,以及造成他们这种命运的种种原因,相信大家在为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叹息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幸福,从而懂得应好好珍惜。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明确教学目的

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

1.训练朗读人物对话,从中揣摩人物在那时那地的心理、心情,从而学习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分析小说情节的安排,揣摩作者谋篇的匠心所在。

二、布置朗读

1.把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两个大组,明确甲组读“粜米”,乙组读“船上议论”的任务。2.甲乙两小组再分成若干小小组进行扮演角色的朗读,同时要思考如何读,为何要这样读。

三、大组交流

1.甲组中的一个小小组进行朗读表演。

2.同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说明改进的理由。3.分析归纳:

在粜米的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农民与米行先生简短的对话,读出农民内心复杂的情感:⑸——吃惊;⑹⑻——焦急;⑾——愤激;⒄⒆⒇(21)——哀求 伤心 无奈。

读出米行先生的形象:⑼⑿——神气活现;⒅(22)——冷酷无情;(32)——奸诈凶恶。4.老师作个示范朗读或再请一组较好的同学朗读。5.乙组中请一个小组进行朗读表演。6.同学们听同样内容的朗读录音。

7.同学们进行比较、分析应该怎样才能读得更好。8.分析归纳: “船上议论”主要体现了三个层次,愤愤不平的发泄——满怀希望寻出路——路路断绝后的抗争。

9.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四、小结

1.通过对这两部分对话的研读,我们发现叶圣陶是驾驭语言的高手,对话虽简短,却鲜明地体现了农民淳朴憨厚、凄苦无助而为了生存又不得不苦苦挣扎的性格特点;小说还有一段情节是写街上购物,作者通过描写街上热闹的购物场面来反衬农民内心的悲苦,尤其是重点刻画农民改变购物计划的心理,让读者看了心情异常沉重。

2.小说选取了三个场景来写,内容凝练,结构严谨,块块内容均凸显“丰收成灾”的主题。这种谋篇的技巧值得我们揣摩学习。

五、结束语

同学们,一篇《多收了三五斗》让我们结识了值得我们深深同情的一群农民朋友,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在二三十年代灾难深重的社会状况;让我们欣赏到了作品语言及构思的艺术特点;让我们汲取了丰厚的文化、情感、营养„„

相信,同学们如能热爱阅读,那你的收获将是无限的。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茅盾的《春蚕》。

2.任选一个角度写篇400字以上的赏析文章。综合学习与探究

参 考 教 学 案 例 个性化备课 活动目标:

1.通过品味、感悟、欣赏本单元小说的重点语段,理解作者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2.通过阅读小说,能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与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产生共鸣,.深入理解作者的爱憎情感。

3.品味小说语言的艺术魅力,初步学会对表现不同人生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

4.能利用网络等多种方法查找所需资料(包括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相关作品等),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和研究。5.能运用书信体形式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课前学习:

1.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研读并作相关点评或笔记。2.查找、收集本单元某位大师的相关资料(包括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相关小说等)。课时安排 三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品味、感悟、欣赏本单元小说的重点语段,理解作者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2.读小说,能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与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产生共鸣,深入理解作者的爱憎情感。

3.初步学会品味小说语言的艺术魅力。

二、活动形式:

开展一次[板书]:“我读小说——”主题交流活动。

三、活动指导:

1.所谓重点语段是指:能揭示小说主旨、让人产生联想、作者在小说中进行议论抒情、或对人物形象有特殊表达效果和作用等的句段,作为本次“我读小说——”的主题交流活动,同学们对本单元小说中有独到启发或有疑义的句段也可作为重点语段。

2.选题不宜过广,宜从小处入手。立足本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的几篇小说,适当延伸;抓住1-2篇做细、吃透。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说重在“品”,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情节,更要能通过品味、感悟、欣赏.小说中的重点语段,理解作者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从而了解历史,丰富人生,甚至改良社会。

(二)出示活动目标(见上)

(三)确定分组:

按选择的小说篇目分组(若选择的是相关作品,按背景、主题、或作家归类),组员4-6人不等,确定组长,记录员。由组长主持召开研究小组会议,讨论决定各组员的分工,把选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小问题必须围绕学习与探究的目标,或品味、感悟、欣赏小说的重点语段,.或感悟作品的爱憎感情及作品所折射的人生、社会及生活的内涵,以感想形式呈现等。

(四)各组活动 各组员分担任务,由组长主持,其间可召开1-2次的讨论会,讨论研究的结果或碰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巡回时应作适当引导。)

(五)成果整合

各组选出有代表性的语段和相应的精彩领悟或共同疑惑,作归类整理,最好课后能打印成文,以备第二课时交流。第二课时

一、活动目标:

在小组成员精读、研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心得体会,加深对本单元小说内容的理解,初步激发小说创作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 1.导入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研读本单元作家的小说,各小组一定有了自己的精辟见解和独到发现,让我们把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展示出来,与其他小组进行一番交流,看看能否找到对“哈姆雷特”们的共性认识,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这些优秀作品的理解。

[板书]: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2.小组交流

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全班学生可选择自己有感悟、或受到新启发、或产生新疑问的发言进行适当记录与点评。3.全班互评

师生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共同点评。教师对每个活动积极的学生应从活动态度、活动方式、活动成果等多方面进行总结。注意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活动不过分注重结果,而应侧重于激发学生下次从事探究活动的兴趣和愿望。4.教师小结 《故乡》主要通过故乡前后变化的对比塑造了憨厚而渐趋麻木的闰土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主要运用跌宕曲折的情节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冷酷自私的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在烈日和暴雨下》主要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了与命运抗争的祥子形象;《多收了三五斗》主要运用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了悲惨的旧毡帽形象。这些形象在新时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他们的影子,他们也在生活中演绎着或悲或喜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讲,通过读小说,不仅要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要通过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去了解那个时代和社会,还要学会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两种方法,为写作和以后自创小说作积累。第三课时

一、活动目标:

能运用书信体形式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

二、活动过程: 1.导入

文坛上向来是“评论家”比作家多,对别人写的小说能进行一番指点江山的评头论足固然是一种能力,但是能够进行小说创作则更是不易;然而“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小说单元的学习,希望产生过创作小说欲望的你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吧!你最欣赏本单元哪位大师的作品?你想向他(她)质疑或咨询小说方面的某些问题吗?今天这堂课就让你拥有了这样的机会。[板书]:和大师面对面

2.结合自己或本小组的探究精华与疑问(也可选择交流讨论过程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位作家、作品),给本单元四位文学大师中的一位,写一封信,谈谈对他作品的理解、感悟。要求:①应该着重抓住1-2个方面真实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②注意说话得体; ③注意符合书信格式。书写工整; ④字数:800字以内。3.当堂写作。

小组成员可在写作前适当交流,教师巡回(对书信格式和写作内容适时指导)。4.小组交流评价。

以四人小组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交流,按以上书信要求评选出有价值的优秀书信进行交流或班级展示。

诵读欣赏 《诗经二首》

参 考 教 学 案 例 个性化备课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诗经》的基本常识,感受其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2.能说出两首诗表达的美好情感,当堂背诵两首诗。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学习

1.查阅《诗经》的相关资料,了解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2.熟读两首诗,对照注释理解大意,在有疑问之处作记号。课堂学习

一、导入:(背景音乐《在水一方》)

爱情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之一,也是文学作品的一大主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广为后人引用,“在水一方”被琼瑶作为书名,后又写成歌,而它们都出自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这熏陶了不计其数的文人的儒家经典。

二、《诗经》知多少

学生交流查阅的相关资料,整理成百字以内的简介。学生发言,补充。

教师总结相关文学常识。(如:《五经》、“六义”)三、四读《关雎》 一读:读通诗句 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请一位学生朗读全诗,再由其他学生纠正字音、停顿上的错误。齐读全诗。二读:读懂诗意

对照注释再读诗句,在小组中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并进行讨论,小组推选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和不能解决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教师在其间做好启发、指导工作,纠正学生错误,肯定学生言之有理的个性化理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诗。三读:体会情感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句,注意诗句的重音、节奏。

小组推荐的代表参加朗读比赛,学生评委评论是否读出感情,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教师在其间作好必要的提点。

在古乐的配合中优胜者领读一段,其余的段落由全体学生齐读。四读:品味诗韵

讨论:这首诗的魅力在哪里?可从内容、写作多方面分析。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背诵全诗。

三、自读《蒹葭》

依照四读《关雎》的方法(读通诗句-读懂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诗韵)自读《蒹葭》。

四、背诵两首诗

个别背诵、小组背诵、齐背相结合。课后作业

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在《关雎》《蒹葭》中任选一首自选一个角度写一段文学评论。2.用优美的语言改写《关雎》或《蒹葭》中任意一段。名著推荐与阅读

《格列佛游记》

参 考 教 学 案 例 个性化备课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与作者、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2.能说出小说的主要内容和立意。

3.能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写作手法,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学习

1.阅读《格列佛游记》,浏览全书,精读精彩部分,写一篇读后感。

2.利用网络等途径,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者、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课堂学习

一、导入:

《我的叔叔于勒》以“我”的一双清纯的眼睛,真实地展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态人情,今天我们透过格列佛的双眼可以看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踏上格列佛的旅程吧。

二、走马观花

1.请你简单介绍一下《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和写作背景。2.格列佛游历了哪四个国家?这四个国家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并归纳做成读书卡片。

三、精彩回放、请你任选一个国家,讲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要求:语言流畅,情节完整,细节生动。小组活动,交流精彩故事,推举讲故事代表。小组代表比赛,学生评价,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四、深入研讨

1.你觉得格列佛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具体故事情节说说。2.你认为作者通过格列佛的游历表达了什么思想?

3.请你就写作上的一点谈谈《格列佛游记》的艺术魅力。4.在《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桃花源记》《镜花缘》中任选一部,比较和《格列佛游记》的异同。

学生在1、2和3、4题中各选一题小组讨论,做好讨论记录和问题总结。各组交流看法,提出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教师做好引导。

因时间关系来不及讨论的问题或未讨论充分的问题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五、整体评价

谈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透过格列佛的双眼看到了什么?从中获取的收获有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六、课后作业

选择感兴趣的段落再读《格列佛游记》,修改完善读后感。

第四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永远的童年

(单元导读课型)

教学内容

1.朗读“一主”教材单元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学习要求;熟练读背 《主题读写》本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2.默读“一主”教材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冬阳 童年 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交流汇报文章的主要内容。

3.完成本单元的思维导图(第一、二、三级)。4.《主题读写》8篇文章。5.《经典诵读》14篇文章。教学流程

一、单元导读背诵环节 教学内容(5分钟)

《主题读写》本单元导读:“永远的童年”。“一主”教材单元单元导读导语。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明确单元主题,单元学习要求。

2.背诵单元导读,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增加语言积累。过程

1.朗读“一主”教材单元单元导语,了解单元学习内容及要求。2.诵读《主题读写》本单元导读,感悟主题。男女生承接读。3.填空背诵读。4.背诵单元导读。

5.提炼出单元主题:“永远的童年”。

二、单元内容浏览环节。教学内容(32分钟)1.“一主”教材:8篇文章 2.《主题读写》:8篇文章 3.《经典诵读》:14篇文章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2.提高学生概括、表达能力。过程 1.导入。

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本组课文围绕“永远的童年”为我们讲述了许多有关“童年”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你能找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影子吗? 2.出示自学提示。3.交流汇报。出示汇报提示:

《 》这篇文章写了-------的事,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他生动地写出了-------。

三、自主作业

继续批注式阅读本单元文章,画出本单元思维导图(第一、二、三级)。

四、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又积累了不少知识。丰富了自己的读书生活

第二课时 永远的童年

(单元导读课型)

教学内容

1.采用批注是阅读法学习“一主”教材中的8篇课文。2.《主题读写》:《牧童》《迟到》文后的2条名言。

3.完成学习目标卡“读”部分一级内容、二级内容和“写”部分一级内容。教学流程

一、名言背诵导入环节(5分钟)

教学内容:《主题读写》:《牧童》《迟到》文后的2条名言。教学目标:

1.通过背诵名言,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与记忆质量。2.通过名言的积累,融入学生的情感。过程: 1.出示名言。2.自主背诵。3.小组背诵。4.全班齐诵。5.师小结:童年就像冬夜里的星星,五月的晨露。让我们通过阅读一起走进那个无忧无虑的黄金般的孩提时代吧!

二、小组自学汇报环节

教学内容(20分钟)

1.小组自学“一主”教材8篇文章。

2.按小组汇报,同时老师引领孩子读一些重点句。

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清楚汇报要求。出示自学提示

阅读本单元8篇课文,用---画出文中你感兴趣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出示汇报要求(指名读)2.学生批注阅读。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引导重点语段的朗读。

三、学习目标卡学习环节

教学内容(15分钟)

完成本单元学习目标卡“读”部分一级内容、背部分一、二级内容和“写”部分一级内容。

教学目标

借用学习目标卡完成整体识字环节,并通过小组学习的帮助完成课外识字。过程

1.出示本单元学习目标卡。2.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卡进行自学。

3.听写学习目标卡中“写”部分的一级内容,结束后组长检查。4.小组内互相检查“背”部分一级、二级内容和读部分一级内容。

四、自主作业

1.继续阅读课堂上没有完成的文章。2.摘抄文中感人的词句。

第三课时 古诗词三首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教学内容

1.学习“一主”教材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体会童真童趣。2.《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3.主题读写《牧童》。教学流程

一、课前齐诵(3分钟)

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

二、导入新课(2分钟)

1.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我们学过很多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如《所见》,谁来背一背,并说一说古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复习背诵古诗。

3.可爱的小牧童形象一直是古代诗人描写田园诗时善于捕捉、运用的形象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牧童》和《主题读写》中的《牧童》。(师相机出示课件)

三、以文带文环节

教学内容(25分钟)

1.“一主”教材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2.《主题读写》:《牧童》。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通过注释和边读边想像,理解诗意,体会童真童趣。

2.阅读《主题读写》中的《牧童》,找出与古诗对应的句子进一步理解古诗。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1)阅读课文《牧童》,画出能够表现童真童趣的诗句。

(2)阅读《主题读写》中的《牧童》,找出与课文一一对应的句子,进一步理解古诗。2.以读代讲,深入理解。

(1)师生古今对照读。

(2)男女生古今对照读。

3.思考:现代文与古诗描写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交流分享。5.背默古诗。

四、读写联动环节(10分钟)

教学内容:《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童真童趣,进一步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用文字描绘诗中呈现出来的美妙有趣的画面。过程

1.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说一说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童趣。3.背诵古诗。4.读写联动。

发挥想象,用文字描绘《桑茶坑道中(其七)》中呈现出的美妙、有趣的画面。

五、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样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牧童》,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心灵世界的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第四课时 古诗词三首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2.《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教学流程

一、课前齐诵(5分钟)

集体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

二、以文带文环节 教学内容(20分钟)

1.“一主”教材:《舟过安仁》。2.《经典诵读》::《闲居初夏午睡起》。教学目标

通过注释和边读边想象,理解诗意,体会童真童趣,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1)对比读 《舟过安仁》《闲居初夏午睡起》借助注释理解古诗。(2)用---画出两首诗中描写童趣的句子。2.汇报交流。

3.师生合作读《舟过安仁》。4.学生自由背诵两首古诗。5.默写《舟过安仁》。

三、读写联动式学文环节 教学内容(15分钟)

《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教学目标

1.通过注释和边读边想,理解诗意,体会童真童趣,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2.通过小练笔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

1.出示课题《清平乐.村居》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2.师生互动,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3.思考:作者描写的村居生活场景中都有哪些人?每个人都有怎样的乐趣? 4.练习朗读。5.课堂练笔

(1)说一说这一家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把《清平乐.村居》改写成一个有趣的田园故事。(3)学生构思,动笔创作。(4)展示交流。

四、自主作业

搜集关于童年的诗词,读一读,进一步体会色彩斑斓的童年。

教学反思:帮助学生“由读引情”,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初读阶段齐声读,个别读,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让他们感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细读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头脑中浮现出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景象,感受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学生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了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第五课时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冬阳 童年 骆驼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抓住动物的外形、动作和作者的感想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并进行仿写。3.《经典诵读》:《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流程

一、课前齐诵(5分钟)

1.集体诵读《经典诵读》:《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2.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

让我们一起深深地朗读、齐读《外婆的澎湖湾》

二、“一主”教材教学环节(20分钟)

教学内容:《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归纳小标题的能力。2.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批注阅读课文,思考:围绕着骆驼队,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用小标题概括出来。2.汇报交流。

3.细读品味“看咀嚼”。(1)出示第四自然段。(2)师生合作读。(3)创设情境读。(4)配乐诵读。

4.学习第五至九自然段,从对话中体会童趣。

5.学习第十自然段,从“我”奇怪的想法中体会童趣。6.以读代讲,升华情感。

三、读写联动环节(15分钟)

教学内容:仿照《冬阳 童年 骆驼队》第四自然段进行仿写。

教学目标:训练学生抓住动物的样子、动作、自己的感受进行写作的方法。过程:

1.读了林海音童年看骆驼的片段,老师也不禁想起来小时候的趣事,我也曾经入神地观察过小鸡吃米,我还模仿着“看咀嚼”的写法,写了一段话呢。(出示范文)2.生速读范文,批注自己喜欢的句子。3.交流汇报。

4.说一说在你的童年,曾痴迷地观察过什么呢? 5.出示填空,学生练笔。

我---在---面前,看它-----的样子:-----,----,----。它---的时候,-----,-----,---------。我-------,------。6.汇报交流,教师评价。

四、总结

教学反思:课上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交流,笑谈趣事之趣,品悟无奈和感伤。

第六课时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教学内容

1.学习“一主”教材课文《冬阳 童年 骆驼队》。2.仿写练习。

3.《主题读写》:《迟到》《月光启蒙》。

4.《经典诵读》:《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外婆的澎湖湾》。教学流程

一、课前齐诵(3分钟)

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外婆的澎湖湾》。

二、以文带文环节 教学内容(20分钟)

1.“一主”教材课文《冬阳 童年 骆驼队》。2.《主题读写》:《迟到》《月光启蒙》。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构思文章题目的能力。2.训练学生的借助列提纲理清文章思路。过程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海音的童年故事《冬阳 童年 骆驼队》。

2.思考: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发现《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3.全班交流。

4.学生批注阅读《主题读写》中的《迟到》《月光启蒙》。5.交流分享,师相机指导。(1)出示《迟到》中的句子。

(2)师总结:句子呈现了爸爸的不同表现,但我们从中都能体会爸爸对“我”的爱。(3)出示《月光启蒙》中的句子。

(4)师:比较这三组对话,我们看出第1组对话是提示语在前说的话在后;第2组对话则与第1组对话刚好相反,提示语在后;而第3组对话提示语在中间。由此可见,对话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的。(5)师总结。6.迁移运用。

(1)这两篇文章描写了关于童年的什么事?事情是在什么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的呢?(2)学生汇报交流。

(3)《迟到》是上学迟到的事,《月光启蒙》是妈妈教我学歌谣的事。前者发生在下雨天,后者是在月光下。

(4)仿照《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题目对《迟到》《月光启蒙》进行改写。(5)教师点评。

三、读写联动环节(15分钟)教学内容

1.仿照《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为自己的文章写题目。

2.仿照《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小标题为自己的文章列出提纲。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习作构思能力。过程

1.同桌互相交流童年趣事。

2.仿照《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为自己的文章写一个有诗意的题目。3.交流分享。4.回顾拓展。

一个有诗意的题目会为自己的童年故事增色不少,下面我们回忆一下《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篇文章中的四个小标题。(师相机出示)5.试列提纲。

6.汇报交流,教师评价。

7.总结:同学们,你们的童年是这样的具有童真童趣,这样难忘,那就用手中的笔把它们定格在你们的记忆里吧。

教学反思:学生的朗读不到位,有个别组的学生朗读融不进自己的感情,以致与导致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刻。

第九课时 儿童诗两首

(自主阅读、读写联动课型)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课文《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2.通过儿童诗的学习,体会儿童诗的意境,练习仿写儿童诗。3.《主题读写》:《捅马蜂窝》《追“屁”》2篇文章后的两条名言。4.《经典诵读》:《儿童诗两首》《口哨》《山村孩子的画》。教学流程

一、课前齐诵(6分钟)

1.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儿童诗两首》。2.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狗窝》。3.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口哨》。

4.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山村孩子的画》。

二、读写联动环节 教学内容(17分钟)

诵读并仿写《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领悟儿童诗的意境,练习读写儿童诗。过程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1)男女生承接读。(2)师生承接读。(3)指名读。

2.再读诗歌,学习《我想》一诗的写法。(1)出示《我想》前两节。

(2)我们来看看前两节诗有什么特点。首先,动词运用准确;其次,每小节第五行有共同的规律。

3.同学们,学完诗歌你们一定也有很多奇特的想法,那么,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第一至四节,也来创作一节诗歌。4.学生仿写并展示。三、一文带多文环节。教学内容(15分钟)

1.“一主”教材课文《儿童诗两首》(《童年的水墨画》)。2.《经典诵读》:《口哨》《山村孩子的画》《狗窝》。教学目标

领导学生领悟儿童诗的意境,找出诗歌中的“趣”。过程

1.自主阅读《口哨》《山村孩子的画》《狗窝》《童年的水墨画》,画出诗歌中最能体现童趣的句子。2.汇报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4.比较朗读。

(1)朗读《童年的水墨画》 《我想》 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2)分享交流,师相机指导。

(3)再读诗歌,体会其表达的不同。3.学生构思,动笔写作,师巡视指导。

四、名言背诵环节 教学内容(2分钟)

《主题读写》:《捅马蜂窝》《追“屁”》2篇文章后的两条名言。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积累语言。过程

1.让我们一起欣赏2条名言,回味一下我们珍贵的童年生活。出示名言。2.指名朗读。3.集体背诵。

教学反思:课中实现了两次动笔。一次是概括幻想;一次是仿写。前者是课文知识方面的积累,后者是能力方面的锻炼。

综观整节课,学生的自能阅读能力培养还不够,表现为独立阅读的深度不够。如果能在课外让学生来创作一首儿童诗,或许更能检测到本堂课学生的收获有多少。

第12课时 永远的童年

(基础训练课型)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本单元4篇课文。

2.完成“一主”教材回顾.拓展二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3.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口哨》《山村孩子的画》《狗窝》《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外婆的澎湖湾》《儿童诗两首》《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表干嘛老响》《星际间的游戏》《风景---赠丽坦、龚查、贝贝和加曼西迦》。教学流程

一、背诵我能行(闯关)1.个人背诵。

(1)“一主”教材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冬阳 童年 骆驼队》第四段、《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2)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口哨》《山村孩子的画》《狗窝》《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外婆的澎湖湾》《儿童诗两首》《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表干嘛老响》《星际间的游戏》《风景---赠丽坦、龚查、贝贝和加曼西迦》。2.齐背。

(1)“一主”教材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冬阳 童年 骆驼队》第四段、《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2).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口哨》《外婆的澎湖湾》《《风景---赠丽坦、龚查、贝贝和加曼西迦》。

3.本环节采用鸟鸣式的主题诵读,不求知识统一,力求自主创新。教师结合学习目标卡中“背”部分二级内容检测学生的背诵积累。

二、交流平台

朗读回顾.拓展二中的交流平台,学习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三、速读速记

背诵回顾.拓展二中的日积月累,积累语言。

四、展示学习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将各自的学习收获进行汇报并制作学习收获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阅读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课下还需深刻体会。

十三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说趣事使学生表达童年的美好,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2.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3.指导学生学会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说出自己明白的道理。教学准备

1.《童年》歌曲。

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好回忆的照片、物品。教学流程 口语交际

一、启发谈话,生活导入 1.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师:同学们,你的童年生活有趣?你愿不愿意把你的有趣故事介绍给大家?今天咱们要开个小小的座谈会,主题就是《说说我难忘的童年趣事》。

2.谁来说说什么是有趣的事情?(学生自由发言)

二、教师示范,介绍一件趣事。1.老师讲述一个童年有趣的故事。2.学生评议有趣在哪里。

三、自由交谈,介绍自己的童年趣事。

1.教师提示:把自己的有趣故事说给大家听,大家一定会很快乐的。你愿意让大家快乐一次吗?

2.提示方法: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让大家听了十分开心。如果能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更棒了。

3.学生默想自己的童年趣事。

4.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5.小组评选谁说的最棒。

四、集体交流、评选最佳

1.教师引导激励:下面由各小组选出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同学都是评委。交流完之后,我们要评选一次故事大王。看看是今天的故事大王,好吗?最后,老师要根据大家的评议,选出最佳评委若干人。

2.教师提示方法:①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②要注意说的表情和姿势,可以带上动作。

3.代表交流。

4.学生评议。说说谁讲的好,好在哪里?你明白了什么。5.评选故事大王。6.评选最佳评委。

教学反思: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述说,教师示范引路,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评选故事大王和最佳评委,激励大家敢说会说。有效地引导学生快乐地回忆童年的有趣生活,把童年中难以忘怀的事情说出来。

十四课时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2.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3.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通过叙事写出自己明白的道理。【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范文一至两篇。

2.学生准备: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童年是那会飞的梦,是那一串串有趣的“冰糖葫芦”上的笑声,是那一朵朵飘舞的雪花„„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好吗?

2、教师提示:在头脑中过一遍“电影”,想一想,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师激励:比一比,看谁说的事情有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故事,激发学生习作热情,使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到了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细心读一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出示习作要求:

①写看图作文。②如果你不想写看图作文,也以写童年趣事。③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④写完后把作文念给他人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

3、今天,我们就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中心,记童年的一件趣事,好吗?

4、指导理解“趣”。

(1)、同学们,你觉得哪些事是趣事?

(2)、其实啊,这个“趣”字,我们还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它? 老师友情提示:

意趣。童年时的探索、发现、刨根问底,虽然稚气可爱,可反映了你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意趣”。

情趣。童年时的你,天真可爱的,极富情感,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很有趣,是一种“情趣”。

乐趣。童年与欢乐应该连在一起。爱玩、寻开心是你的特点,所以常会有许多寻开心的“乐趣”。

傻趣。你常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也往往最能反映你纯真的心。

5、我们正处于童年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谁没有趣事呢?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6、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打雪仗,可以是做游戏„„

三、充分交流,开拓思路。

1.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 2.在小组内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

教师提出要求:谈的时候,要尽量讲清楚你是怎样发现的?发现了什么?然后按平时惯例,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发言,当一个同学讲完后,其他组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等一下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发言。

3.学生谈自己的童年趣事,教师相机点拨,拓宽思路。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以后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4.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教师强调:在习作时,想想自己最想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如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完整,写清楚。要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出自己心里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再读习作提示,拓展思路。

四、范文引路,激发兴趣。1.范文引路(教师出示范文)童年趣事

童年是由纯真、幼稚的故事串成的美丽珠链那充满幼稚和欢乐的珠链中,一件件有趣的往事,就像一朵朵开放在我的心中,无比艳丽,无限诱人。

那是在我家院子里的晚上,“决来呀,我们来捉迷藏,快来,快„„”我一边喊着院里的小香出来,一边寻找着藏身之地。小香闻声赶来,你藏我捉,你捉我藏,玩得不可开交。

这回又该我藏了,我东看西望,突然眼前一亮,咦?那是什么,我好奇地走近一看,咦?月亮怎么跑到脸盆里去了,我一定要做一次好事,把月亮捉住让大伙看看我的本领多大。说干就干,于是我小心地把另一个脸盆猛得盖在那个盆上,高兴地叫:“小香,快来,我捉到月亮了,快来呀!”小香急忙跑来,“月亮,在哪里呀!”我把脸盆搬进房里,慢慢地打开脸盆。咦,月亮呢?月亮怎么没了,我没有打开过脸盆呀!我哭着闹着要月亮,奶奶答应,明天晚上再给我捉一个„„

瞧!这就是我的有趣的童年生活,是多么欢乐幼稚呀!

2.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教师点评和小结: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点评习作的示范作用。

五、自由拟题,点拨写作。

1.教师指导:写童年趣事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要详细写,特别是有趣有意义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2.指导学生阅读自己搜集到的成功范文,体会别人的表达方法。知道学生体会别人成功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具体描述生活细节的方法。

3.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①、发生在你的童年的许许多多的事情中,哪一件你觉得既有趣又有意义? ②、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人参加?经过怎样? ③、这件事是怎么有趣的?有什么意义?

4.自主拟题,打开习作思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习作内容,尝试个性化拟题。(例:《难忘的──》《××,您好吗》、《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哈哈!想起来我就想笑”》《童年趣事》、《××(指物)的故事》„„)③交流自拟的题目,欣赏及评点。

④总结点拨写法:如写《留在我记忆深处的》题目,可这样指导:宜采用倒叙方法。藏在记忆深处的往事,可借助一条线索将它引出,它可以是一句话、一首歌、一件日常用品、一幅照片等,引出一段生活经历的回忆,写出自己的一片真情。这种睹物思人、借物写人的文章,在叙述往事时一定要动真情,要重视自己心理活动的展示,在叙事基础上结合描写、抒情,篇末宜点题。再如写《××的故事》,可这样点拨:这样的文章,一般适用第一人称来写。人和物的关系,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比如人和物发生了什么联系,这一联系后来又有什么变化,最后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等等。“故事”要写清楚。“物”的形状、来历、特点、作用也应写具体,能给人一个鲜明的、使人的情感有所依傍的基础。要注意“物”的特殊作用,作些必要的铺垫、渲染,挖掘出这个“物”的精神价值、情感因素。写作时要物人一体,活色生香。在情感表达上,应力求含蓄、蕴藉,让它慢慢地从物体中渗透出来,做到浑然一体。

第二课时

一、再次激励,激发写作激情。

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你和周围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很多事情,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无法忘怀的事写下来。

二、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指导学生挑选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自己成功的内容,尝试写作。教师再次提示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文章初稿。

三、教师在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第三课时

一、深情提示,激励交流

把自己的作文与大家一起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你写的有趣的故事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一定会开心的。

二、交流佳作,评议修改。

1.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文句,用波浪线划下来。写出好在哪里和为什么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2.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教师作及时的点评。找出亮点,放大亮点,激励评说。使学生明白别人写的好处,为什么好。引导学生借鉴长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学生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四、评选最佳,成功激励。

教师进一步评点,张扬写作个性,表扬有独特体验的亮点。尽可能多表扬。组织评选班级最佳(最佳小作家、最佳小先生、最佳小编辑、最佳小„„)。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2.积累名言警句。

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弄清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在四人小组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例子来讨论。2.学生汇报:略。

3.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师: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4.生再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者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二、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句子,读通顺、流畅。2.指名朗读、齐读。

3.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背的句子多。交流评比。

4.谈理解:学生自由读背后,对句子会有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谈对句子的理解。教师适当评价,不要讲得太多,学生有疑则答。在各小组交流基础上,全班交流,弄懂大致意思即可。

5.生交流:我在哪里见过这些词句?我曾经用过这些词句吗?师生集体评议。6.诵读练习:这些句子能背了,能诵吗?引导学生诵读。

7.课外要求:课外看看这些名句出自哪篇文章,找来读一读。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满江红》,课外读一读《满江红》全文。

三、课外书屋

1.教师诵读,激情引入:教师深情地朗读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关链接。童年(节选)高尔基

星期六之前,我也犯了错误。

我对大人们巧妙地给布料染色的技术非常感兴趣,黄布遇到黑水就成了宝石蓝;灰布遇到黄褐色的水就成了樱桃红。

太奇妙了,我怎么也弄不明白。我很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雅可夫家的萨沙。

萨沙是个乖孩子,他总是围着大人转,跟谁都挺好的,谁叫他干点什么,他都会听命服从。

几乎所有的人都夸他是个聪明伶俐的好孩子,只有姥爷不以为然,斜着眼瞟一下萨沙说:“就会卖乖取巧!” 萨沙又黑又瘦,双目前凸,讲起话来上气不接下气,常被自己给咽住。他总是东张西望地,好像在窥伺什么时机。我挺讨厌他的。

相反,我挺喜欢米哈伊尔家的萨沙,他总是不大爱动的样子,悄没声的,从不引人注目。他眼睛里的忧郁很像他母亲,性格也温和。

他的牙长得很有特点,嘴皮子兜不住它们,都露在了外面。他常常用手敲打自己的牙取乐,如果别人想敲一下也可以。

他总是孤零零的,坐在昏暗的角落里,或是在傍晚的时候坐在窗前。和他一起坐着很有趣,常常是一言不发地一坐就是一个小时。

我们肩并肩坐在窗户前,眺望西天的晚霞,看黑色的乌鸦在乌斯可尼耶教堂的金顶上盘旋。

乌鸦们飞来飞去,一会儿遮住了暗红的天光,一会儿又飞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剩下一片空旷的天空。看着这一切,一句话也不想说,一种愉快,一种甜滋滋的惆怅充满了我陶醉的内心。

雅可夫家的萨沙讲什么都是头头是道的。他知道我想染布以后,就让我用柜子里过节时才用的白桌布试试,看能不能把它染成蓝色的。

他说:“我知道,白的最好染!”

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桌布拉到了院子里,刚刚把桌布的一角按入放蓝靛的桶里,茨冈就不知道从哪儿跑来了。

他一把把布夺过去使劲儿地拧着,向一边盯着我工作的萨沙喊道: “去,把你奶奶叫来!” 他知道事情不妙,对我说: “完了,你得挨揍了!”

姥姥飞跑而至,大叫一声,几乎哭出声儿来,大骂: “你这个别尔米人,大耳朵鬼!摔死你!” 可她马上又劝茨冈:

“瓦尼亚,千万别跟老头子说!尽量把这事儿瞒过去吧!” 瓦尼亚,在自己五颜六色的围裙上擦着手,说: “就怕萨沙保不住密!” “那,我给他两个戈比!” 姥姥把我领回了屋子里。星期六。

晚祷之前有人叫我到厨房去一下。

厨房里很黑,外面下着绵绵不断的秋雨。昏暗的影子里,有一把很高大的椅子,上面坐着脸色阴沉的茨冈。

姥爷在一边摆弄在水里浸湿了的树条儿,时不时地舞起一条来。嗖嗖地响。姥姥站在稍远的地方,吸着鼻烟,念念叨叨地说: “唉,还在装模作样呢,捣蛋鬼!”

雅可夫的萨沙坐在厨房当中的一个小凳上,不断地擦着眼睛,说话声都变了,像个老叫花子:

“行行好,行行好,饶了我吧„„”

旁边站着米哈伊尔舅舅的两个孩子,是我的表哥和表姐,他们也呆若木鸡,吓傻了。姥爷说话了。

“好,饶了你,不过,要先揍你一顿!” “快点快点,脱掉裤子!” 说着抽出一根树条子来。

屋子里静得可怕,尽管有姥爷的说话声,有萨沙的屁股在凳子上挪动的声音,有姥姥的脚在地板上的磨擦声,可是,什么声音也打破不了这昏暗的厨房里让人永远也忘不掉的寂静。

萨沙站了起来,慢慢地脱了裤子,两个手提着,摇摇晃晃地趴到了长凳上。看着他一系列的动作,我的腿禁不住也颤抖了起来。萨沙的嚎叫声陡起。

“装蒜,让你叫唤,再尝尝这一下!”

每一下都是一条红红的肿线,表哥杀猪似的叫声震耳欲聋。姥爷毫不为所动:

“哎,知道了吧,这一下是为了顶针儿!” 我的心随着姥爷的手一上一下。表哥开始咬我了:

“哎呀,我再也不敢了,我告发了染桌布的事啊!” 姥爷不急不慌地说:

“告密,哈,这下就是为了你的告密!” 姥姥一下子扑过来,抱住了我: “不行,魔鬼,我不让你打阿列克塞!” 她用脚踢着门,喊我的母亲: “瓦尔瓦拉!”

姥爷一个箭步冲上来,推倒了姥姥,把我抢了过去。我拼命地挣扎着,扯着他的红胡子,咬着他的胳膊。他嗷地一声狂叫,猛地把我往凳子上一摔,摔伤了我的脸。“把他给我绑起来,打死他!” 母亲脸色刷白,眼睛瞪得出了血: “爸爸,别打啊!交给我吧!” 姥爷的痛打使我昏了过去。

醒来以后又大病一场,趴在床上,呆了好几天。

我呆的小屋子里只在墙角上有个小窗户,屋子里有几个装圣像用的玻璃匣子,前头点着一个长明灯。

这次生病,深深地铭记于我记忆深处。因为这病倒的几天之中,我突然长大了。

2.师:刚才的文章怎样?知道是谁写的吗?待学生回答,教师点明:这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小说《童年》。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童年》这本书。大家有兴趣读吗?本周,我们将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主要就围绕这部书来进行,现在我们就分头准备吧!

3.我们先集中看看这部书的精彩片段吧!老师用课件呈现《童年》的四-五则精彩片段。

4.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5.待学生分头读书后,组织开展读书交流评比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交流收获与体会。如果学生没有这本书,交流其它反映童年生活的书籍也可以。

课后反思

课堂即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自身极具亲和力。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如同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可亲近的大姐姐。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改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习作实践;在兴致盎然的习作实践中,感受习作成功带来的乐趣;在具体形象的习作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第五篇:《我的幸运一天》教学设计

绘本课《我的幸运一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故事,了解书的内容。

2、通过读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感知故事中小猪如何使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不害怕、不紧张、开动脑筋,想出对策。活动准备:

图文对照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家都知道狐狸吧?谁愿意说一说狐狸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

2、小猪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谁愿意说一说小猪又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3、小猪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幸运一天》这个故事。

二、共读故事

(一)讲一讲

这本书的作者是定居美国的日本女艺术家庆子·凯萨兹,吴小红把它译成了中文

(二)猜一猜

1、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

2、理解“幸运”的意思。

(三)读一读

师生共看故事,读故事。读中交流、思索。

一天,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准备出门找午餐。在他修爪子的时候,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嗨,小兔子!”有人在门外喊:“你在家吗?”

兔子?狐狸想,如果这儿有什么兔子的话,我早就把他当午 餐了。

狐狸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只小肥猪。“哎呀,我找错门了!”小猪尖叫起来。

“啊,没错,”狐狸喊着,“你找的正是地方!” 他一把夹住小猪,使劲地把他拖了进来。

“这真是我的幸运的一天!”狐狸大声叫道,“什么时候午餐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对不起,小子,”狐狸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午餐呐,这是一顿烤猪肉——我的美味大餐!现在,就请你到烤锅里去吧!”

看到这里,你觉得是谁幸运的一天?小猪被狐狸吃了吗? 那究竟会怎么样呢?我们接着来看故事。挣扎也没有用了。“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我有一件事情要说。”“什么事?”狐狸吼道。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猪,而是猪是非常脏的。难道你就不想给我洗洗澡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

“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是很脏。”

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捡树枝,他生火,他拎水。

然后,他给小猪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家伙。”小猪说。

狐狸说:“现在你是全村最干净的小猪了。给我安静地呆着!”

小猪想出了好办法,可洗干净后,是不是他就要被吃掉呢?还是想出了其他的办法?我们继续往下看。

“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吧。可是······”

“可是什么?”狐狸吼道。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非常小的猪。难道你就不想喂饱我,让自己吃得更过瘾一点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 “恩,”狐狸自言自语道,“他确实小了点。”

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他摘西红柿,他做通心粉,他烤 小甜饼。然后,他给小猪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你真是个令人害怕的厨师!”小猪说。

“好了,”狐狸说,“你现在是全村最肥的小猪了。给我进烤锅 吧!”

“好吧,”小猪叹了口气,“听你的安排。可是······” “可是,可是,可是什么?”狐狸叫道。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难道 你就没有想过给我按摩一下,让自己吃上更嫩一点的烤肉吗?想 一想吧,狐狸先生。”

“嗯,”狐狸自言自语道,“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啦!” 于是,狐狸又开始忙起来,他先推推这儿,又拉拉那儿。他把小猪从头到尾捏了又敲。

“这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小猪说。

“不过,”小猪接着说,“这些日子我确实工作得很辛苦,我的 背都僵硬了。你能再用点力气吗,狐狸先生?再多用一点点力气 就好了。哦,可以了,可以了。现在请往左边用点力气。” 小猪又想出了什么办法?(同学们说一说)这些办法的效果 会怎么样呢?

我们再往下看故事。

“狐狸先生,你在哪儿?”可是,狐狸先生再也听不见了——

他累昏过去了。连抬抬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别说烤猪肉啦!狐狸为什么会晕过去?说明小猪怎么样?

“可怜的狐狸先生,”小猪叹

口气,“他忙了整整一天!” 然后,村里最干净、最肥、最嫩的小猪,拿着剩下来的小甜 饼飞快地跑回家去。

“多么舒服的澡!多么丰盛的午餐!多么惬意的按摩!”小猪 叫起来,“这真是我最幸运的一天!”

故事结束了,你觉得最后是谁幸运的一天?

为什么狐狸幸运的一天会变成小猪幸运的一天?

三、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这只小猪,你会怎样来救自己?(思考后发言)

2、如果是你们遇到困难,你们将会怎么做?

下载第二单元《我的一天》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单元《我的一天》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幸运的一天 教学设计

    一年级绘本《我的幸运一天》 绘本解读: 一只小肥猪找错了门,来到了狐狸家。狐狸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可不是每一天都能碰到午餐送上门来的好运气!当小肥猪突然出现的时候......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天》第二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⑵通过学习,学生能不丢字,不破字地朗读文;中等生正确较有感情地朗读文;优等生正确、流利有表......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写“礼、仔”2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篇范文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共14课时,其中教学1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作业整理2课时)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保护......

    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许昌市古槐街小学 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 二 年 级册次第 4 册课题《解决问题》备课人 周航解决问题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

    二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

    第二单元语文完整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二。课文包括《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吃水不忘挖井人》讲的是毛主席当年带领战士......

    Cafvpm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7.一分钟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