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区公开课教学设计(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01:4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歌鉴赏区公开课教学设计(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歌鉴赏区公开课教学设计(最终版)》。

第一篇:诗歌鉴赏区公开课教学设计(最终版)

“古诗词中的虚与实”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番禺区东涌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古代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含义,能正确使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

能力目标: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时能采用正确的答题步骤。

教学重点:能正确区分诗歌中的虚景与实景,能正确使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答题。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答题。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

教学分析:这是一模之后的诗歌鉴赏复习课,本课从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切入进行复习,希望能给学生一个比较明晰的理解,并且引领学生在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时采用正确的答题步骤,从而提升学生古代诗歌鉴赏的能力。教学流程:

一、导入:一模诗歌回顾和2012年《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温故知新:结合已学诗歌中虚实结合的句子,正确区分实景与虚景,逐步掌握“虚实结合”这一技巧。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广州市“一模”题)

如梦令 贺铸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注:①鲤鱼风:九月风

(1)本词抒发了离别相思之情,写景有虚有实。“莲叶初生”、“绿杨飞絮”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是虚景还是实景?

三、明确“虚景”与“实景”的关系。

四、课堂演练

经典题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2005年广州一模)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南宋·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采石,即采石矶,在今安徽省当涂县附近,古代历来是防守长江的要地,南宋时,是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

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色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经典题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年安徽卷)

琅琊溪①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试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经典题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 【注释】⑴绛纱囊里水晶丸:指荔枝果。⑵开元:唐玄宗年号。

⑶马嵬关: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年浙江卷)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静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

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说说本诗在这方面的特色。(4分)

(三)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三日寻李九庄(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请结合诗歌情境,谈谈这首小诗虚实相生所形成的艺术美。

(三)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2008•江西高考)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知识链接(有关音乐曲调):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第二篇: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五读三步”赏诗法

【智能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题的考法。

2、掌握“五读”和“三步”的含义。

3、能用“五读三步赏诗法”鉴赏古诗词。【情感目标】

树立信心——“我能行”“我能做”“我会做”。

1、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2、保持平静的心态,重视方法和技巧。【教学手段】PPT演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媒体显示课题

高考诗歌鉴赏是拉开考生分数的一个关键题,虽然只占6分,但关乎全局!如何做好这一题?我以为应该采用“五读三步赏诗法”。

二、学生做高考题中的诗歌鉴赏题 1、2002年全国卷17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

①“折柳曲的寓意”,即“惜别怀远”,或“折柳赠别”“柳谐音留”“表示留念”“离别”等,给2分;

②“本诗的思乡之情”,即答出“思乡”“故园情”“回忆故乡”等给2分; ③“折柳的关键作用”,即“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或“由写笛声转入写曲中闻折柳,引出故园情”、“从听笛到思乡过渡的关键”、“诗的前两句写春夜闻笛,然后由折柳引出思乡”等,给2分,若答“折柳”的关键作用为“点明主旨”“诗眼”之类的,可给1分。注意:认为“折柳”不是全诗的关键的考生极少,若遇到此类答案,与复查员共同讨论判分。2、03年全国卷17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意境)。3、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三、五读三步赏诗法

1、什么是“五读”?有什么作用?(明确)顾名思义,“五读”就是读诗题,读作者,读诗句,读注释,读题干。“五读”的好处在于:

(1)读诗题,可以明白咏唱描写的对象、地点,从中可以确定诗的类别,诗的体裁。如:“渭城曲”“凉州词”等就是告诉读者是边塞诗。再如:“如梦令”就告诉读者是词。(2)读作者,可以了解该诗歌的风格。如 李白——豪放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王维 孟浩然——山水田园风光 闲适、恬淡 王之焕 王昌龄 高适岑参——边塞风光、雄奇 苏辛——豪放 李清照——婉约 陆游——爱国

(3)读诗句,可以具体感知诗歌内容,诗歌的写作特点,可以辨别诗眼及其特色。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读注释,可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特色的理解。如:“作于安史之乱”等。

(5)读题干,可以搞清命题的要求、意图、答题的角度,可以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什么是“三步”?有什么要求?(明确)“三步”就是下笔做题的三个步骤,简而言之,第一步就是解释诗眼句字面含义,第二步点明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第三步总体评价诗眼的好处、作用。一言以蔽之:含义、手法、好处。“三步”的要求是准确、精练、规范。做题,可以是三层若干句话,最好是分条各用一句话。

[例如]——①写了------,②“这两句用了-----的手法,③表达了-----,产生了---效果”。

3、“五读三步赏诗法”要具备哪些基本功?(明确)①具备相当的古代文化常识基本功。作家 作品 体裁 流派

②具备相当的古代诗歌常识基本功。

意象:如:月亮 江河 花草树木 高楼 亭台 古庙 道路等等。语言:

清新自然--如王维山居秋瞑平淡质朴--白居易《村行》 民歌风味--孔雀东南飞

绚丽、含蓄(蕴藉)、简洁、明快、瑰丽等。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例如: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岑参的悲壮雄奇、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郊寒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等。此外词还有婉约、豪放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分。总的来说,诗词曲的特征分别是“诗庄”、“词媚”、“曲俗”。思想内容:

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思想感情: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表达技巧(分类织网):

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相衬、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等。

表现方法: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虚实相生、正侧面相结合、情与理的结合、欲抑先扬、欲扬先抑、铺排、含蓄、幽默、象征、联想、想象。

常用的辞格有比喻、讽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篇章结构:

常用的术语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巧妙过渡,伏笔照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四、小试牛刀(7题)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释】作于安史之乱。

1.全诗描写了几种景物?它们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2.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海 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这首诗所写的海棠有什么样的特点? 2.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和艺术手法来描写海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是作者漫游西涧后写下的一首绝句,有人说该诗句句写雨,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2.这首诗写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有争议。有人说它通篇比兴,有所寄托;有人认为此诗只是写西涧景色,毫无寄托。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出理由。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却话巴山夜雨时”,夫妻团聚,话巴山夜雨时的什么?

2.诗人在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样的心绪?这种心绪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中秋月

苏轼(中秋与其弟弟苏辙相聚)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⒈前两句写景采用了什么手法?

⒉请分析前两句中“溢”和“转”这两个动词在诗句中的作用。

⒊全诗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1.第二句中的“冷”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写作“在”字,是“落”好,还是“在”好,为什么?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新年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还没有芬芳的鲜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在焦急等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作者为写出人们内心情绪的跌宕腾挪,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作者构思奇特。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添了诗的趣味,试作简要分析。

【古诗词鉴赏活动练习参考答案】

一、1.分别写了草、水、树、鸟四种景物:丛生的野草、任其流淌的泉水、花自零落的芳树、无人欣赏的啼鸟,它们共同构成了荒芜、冷漠的意境。

2.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二、1.答:海棠在东风夜色中泛着光彩,吐着芬芳,像一个睡美人,娇慵而柔媚。

2运用拟人、借代(红妆代指女子)的修辞手法,实写海棠的色和香,虚写海棠的神态,虚实结合。抒发了诗人的爱花惜花之情。

三、1.同意。在第一、二句中,“涧边”、“深树”已多少带出了晚潮的雨意,第三句“春潮带雨”、末句又用一“急”字,给人以音响,似闻雨声。因有雨至,故“野渡无人”,潮来而“舟自横”,写得合情合理,贴贴切切,用意造字工精。

2.这首诗借景写意,有所寄托。前两句写诗人独爱幽草,与以鸣声诱人的黄鹂作比,喻仕途世态,寓意明显。第三四句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情怀。

四、1.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及旅途见闻,思念亲人的种种情思。2.孤寂思乡(凄凉愁思)。是通过描写当时所处的环境,想象未来夫妻西窗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做反衬,又用重复“巴山夜雨”来表达这种心情。

五、1、层层铺垫,云尽月光寒,银河托明月;动静相衬。

2、溢”写尽月光如水满则溢的动态美,冰清玉洁的光亮美;“转”再现了明月的运行轨迹和浑圆的形态美。

3.触景生情。表达了对月圆人圆的珍惜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求和忧虑。

六、1.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抒写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2.月圆人缺、静寂孤苦。全诗抒发作者的离别之情、思聚之念。

3.“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七、1.欲扬先抑的手法。

2.增加了诗的浪漫主义色彩,“却嫌”、“故穿”,把春雪描写的美好而有灵性。

第三篇:公开课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

一、《夜归》作者是宋朝文学家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一开篇“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去呢?诗中没有交代,但是联系以下几句,读者可以想象,大约是一位出门已久的游子,思家心切,到了归途的最后一段路程,便不愿在投宿多耽搁一夜,而宁愿日夜兼程,摸黑赶路,以致深夜到家。诗中撷取的正是将到未到的情景。“倚筇行”三字勾画出归客的形象。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近乡情切的心理。

第二句看来是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田野里的土埂子上,影影绰绰的鬼火、星星点点的流萤。通过深夜荒径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环境,烘托出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也反衬出归客不顾一切、急切回家的心境。途中越是阴冷,就越是令人急于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

第三句写终于进村了,首先看到的村店。在昏暗的月色衬托下, 村店显得寂静而冷漠,但在归客的眼中,家乡的村店却给深夜的荒野带来了生机,一种家在咫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转过村店,不就快到家了?“泥径滑”三字,正是写归客脚下加快步伐,因而更感觉到路滑难行。他就在这一步一滑中,匆匆转过村店,越走越近盼望已久的家门。

随着画面的延伸,一幅充满亲情的图景展现在归客眼前——“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多么的出人意外!夜那么深了四周黑黝黝的,全村都人睡了,可是唯独自家竹窗还透出灯火,隐约可见灯下补衣的身影。啊,那不是他所思念、温暖的家吗?此刻那熟悉的身影强烈叩击着归客的心扉。

二、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听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白发苍颜。破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常往来于一博山道中。这首词是作者被贬官为民,在江西上饶闲居,游历博山时所做,时间约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作者约为45岁。

注释:①庵:圆形草屋。②华:花白。③归来,指43岁免官归里。译文: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三、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⑴。清新庾开府⑵,俊逸鲍参军⑶。渭北春天树⑷,江东日暮云⑸。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⑹。

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⑷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⑸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⑹论文:即论诗。白话译文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四、卷珠帘(魏夫人)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魏夫人:北宋丞相曾布(曾巩之弟)之妻,在词史上颇负盛名。朱熹曾把她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词林纪事》卷十九引)。②东君:司春之神的代称。

此词结构上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形式,词的上片描写热烈的恋情,下片词意、情绪急转而下,倾诉了抒情女主人公对爱情横遭不幸而触发的悲苦与绝望,以及对薄幸男子的不满和诘责。这种结构,勾画出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由对幸福的追求、向往、期盼转向对于不幸命运的怨恨、悲伤、懊悔这一心路历程,有力地渲染出佳人薄命的主题。

第四篇:诗歌鉴赏(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专项复习学案:

解读古典诗歌的钥匙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寻找准确理解诗歌的突破口 【教学方法】

学生探究寻找解读古典诗歌的方法,教师适当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讨论下面五首诗,争取找到解读每一首诗的钥匙。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唐)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在 狱 咏 蝉 骆宾王(唐)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约 客 赵师秀(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唐)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经 五 丈 原 温庭筠(唐)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②无言语,从此谯周③是老臣。

【注】:①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南,蜀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率兵伐魏,病逝于此。

②象床宝帐:祠庙中神龛里的陈设。

③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后劝后主降魏。

经过学生讨论与教师引导后,总结解读古典诗歌的钥匙:

三、即时演练

早 兴 白居易(唐)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提问: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画堂春 秦观(北宋)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提问:(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第五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之炼字》教学设计

【课前导入】知识情况反馈,引入课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① 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2)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打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

在改卷过程中,很多同学错误的分析了本诗的情感。总结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写出了诗人一生坎坷,抒发了诗人年华易逝的苦闷。

2、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感情。

3、诗人独自漂泊在外的孤独、落寞、心酸之情。

4、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的思乡之情。

5、讽刺当朝统治者政治腐败,表达了自己的苦闷之情。【诗歌鉴赏要求】

(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掌握诗歌鉴赏中炼字类试题答题步骤。

2、通过规范设置问题并拟定参考答案,进一步强化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题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炼字?(2分钟)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换句话说,炼字就是鉴赏一首诗中用的最生动、最传神、最精彩的那个字,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中的诗句,你来找一找,看哪些字用得好?

1、红杏枝头春意闹

2、云破月来花弄影

3、一片孤城万仞山

4、人生几度新凉

5、羌笛何须怨杨柳

找出关键字,并说说他好在哪里?

二、牛刀小试:(5分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①,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释】①张罗地:指十分冷落的地方

【问题】首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

1、网,“网住”之意,2、丝丝小雨像网一样,要把春天网住,3、诗人运用想象、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惜春之情。

三、自主学习:(3分钟)

(一)自学指导:阅读教材161页,思考:

1、炼字类试题设问方式一般有哪些

2、炼字类试题一般答题步骤

(二)自学检测:明确:

1、炼字类试题设问方式一般有哪些?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他好在哪里?

(3)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4)请对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5)某句中的某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6)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2、炼字类试题一般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具体阐释或描绘画面。(3)点出该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有手法答手法。

四、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钟)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释: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问题】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片,说第一句有三个字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字,它们好在哪里?

交流要求:

1、小组讨论时,成员轮流发言,其他成员点评,看形式上是否缺少环节,内容上情感是否准确。

2、小组内统一答案,指定代表作好记录并发言 【参考答案】

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空” “未”,“没有”之意;“先”,“提前”之意; “空”,“白白地,徒劳地”意思。(步骤一)

写出了胡人还没有被赶出国土,诗人却年老体衰、双鬓斑白,只能徒劳的流下泪水。(步骤二)

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岁月虚度、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沉痛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步骤三)

五、拓展练习:综合运用课堂知识,为这首词的下片拟一道炼字题并制定参考答案。(12分钟)

要求:

1、两人一组,同时出题,交换回答

2、问题设置符合炼字题的一般问法

3、答案要符合解题步骤

菩 萨 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学生点评黑板上同学展示的学习成果。(点评设问方式是否符合炼字类试题一般问法,答题步骤是否完整,答案内容是否准确)

六、小结(5分钟):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古诗词鉴赏中炼字类试题的一般设问方式和一般答题步骤,即

1、释含义

2、描景象

3、点作用

4、明手法(板书)

七、作业:在课下完成P161页达标检测题“应用体验”

八、总结: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一剪梅 舟过吴江》

通过樱桃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写出了时光的流逝。告诫我们应该把握人生中最美的时光,努力学习!

九、板书:

《千锤百炼的智慧》

炼字一般步骤:

1、释含义

2、描景象

3、点作用

4、明手法

下载诗歌鉴赏区公开课教学设计(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歌鉴赏区公开课教学设计(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比较鉴赏教学设计00

    诗歌比较鉴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2、学习答题思路,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比较鉴赏的方法。3、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边塞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边塞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广东高州中学崔华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边塞诗的独特意象。 2、体味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3、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安岳实验中学 吴海燕 【考点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

    区语文科诗歌鉴赏教学设计说课稿资

    渔,我所欲也 ——《诗歌鉴赏专题―诗歌意象与艺术还原法》 (说课稿)作者:许志东 一、 背景分析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学科的文学性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

    高考诗歌鉴赏公开课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专题讲义诗歌鉴赏“分析意境”题型规范化答题训练(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 熟悉“分析意境”题型的提问方式以及几种提问变体。  熟练掌握这种模式的......

    高考诗歌鉴赏公开课教案大全

    《挖掘隐含信息,巧解诗歌鉴赏题》教学设计 古诗词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是检测考生古典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高考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区公开课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

    英语诗歌鉴赏课教学设计

    Teaching Plan for Poetry Appreciation Class < A Perfect Day > Wuxi NO.3 Senior School Grade Two By Wu Yan A Perfect Day When you come to the end of a perfect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