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陆秀红

时间:2019-05-13 01: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陆秀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陆秀红》。

第一篇:《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陆秀红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黄大桥小学 陆秀红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9课。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

2、理解“推敲”的含义。

3、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关键

1、贾岛驴背上斟酌字眼儿痴迷的姿态。

2、贾岛与韩愈之间的对话。

3、“敲”字好在什么地方。

4、“推敲”的引申。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推敲”的文例。

2、《咬文嚼字》合订本。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1、复习古诗《寻隐者不遇》。

2、贾岛是位诗人,之前是个穷和尚,很爱交朋友,可惜他运气不大好,去朋友家多数都见不着朋友。

3、有一天,他去长安城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也没有见着,于是就堵在了门外。你要在亲戚朋友家的门外,会怎么办呢,是推门是敲门还是砸门呢?板书课题。

二、细读故事

1、发生。

⑴ 时间、地点。

⑵ 出示图二,观察当时的环境,与《寻隐者不遇》比较,突出“宁静”。

虽然寻李凝不遇,但遇到了绝妙的夜色美景。⑶ 贾岛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⑷ 出示《题李凝幽居》,简要分析诗意。

⑸ 一般人写下文章就放下不管了,贾岛也这样吗? ⑹ 检查很重要,联系学习习惯的养成。

2、发展。⑴ 出示图一,“回味”自己的诗。⑵ 像“画龙点睛”一样,找出关键:“推”不妥帖,“敲”更恰当,但又犹豫不决。

⑶ 模仿“苦吟诗人”贾岛动作: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

把握“吟哦”,有节奏地朗诵,念出抑扬顿挫的味道。

动作与诗中的字眼儿要协调。⑷ 思考:一开始认为“推”好,好在哪里? ⑸ 旁观者的感受:这是个神经病,是个傻子。

我们的感受:他太痴迷了、着迷了、迷恋了,就像双手捧着昆虫的法布尔。

⑹ 发现了小诗里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3、高潮。

⑴ 出示情境图:韩愈的仪仗队来了,众人反应与贾岛表现的比较。⑵ “比比划划”与前面“这个样子”描述的对应。

⑶ “竟然”一词,说明没有想到,其实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有很多。⑷ 贾岛闯入仪仗队,请求宽恕。

出示韩愈与贾岛的对话,分角色表演读。

帮助贾岛解脱罪责:约1000年以后,安培把马车车厢后壁当成黑板追着演算;约1100年以后,爱因斯坦低头思考问题撞了大树说对不起。

⑸ 小结:认真无罪。

⑹ 一般的官员,遇到这样大逆不道的人,就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命人拉下去砍了。不过,韩愈很有涵养,是个好官。所以,贾岛又是一个运气非常好的人。

4、结局。

⑴ 韩愈宽恕了贾岛,然后贾岛就骑着毛驴走了吗? ⑵ 贾岛很“贪婪”:见到韩愈,提出两个大胆的要求,一是原谅他的冒失,二是帮他解决诗里字眼儿的难题。

联系口语交际中的“学会请教”,通过联想继续分角色表演读。⑶ 韩愈不仅是个好官,而且是一个好诗人。⑷ 从韩愈的话中分析“敲”字的好。a、表明懂礼貌。

b、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与诗题“幽”对应。c、读起来响亮些。⑸ 韩愈是“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名副其实。⑹ “敲”还好在哪里?

⑺ 小结:韩愈“竟然”宽恕了贾岛,韩愈“竟然”指点了贾岛。

这种出人意料,正是故事吸引人的要素之一。

⑻ 此时的贾岛,就像我们今天雾霾突然散去,阳光、蓝天、白云都出现了,茅塞顿开。

将原诗里的“推”改为“敲”,出示最终定稿的诗作,齐读。

三、故事小结

1、回顾脉络。

发生:访友不遇,留诗纪念。发展:斟酌字眼,如痴如醉。高潮:冲撞大驾,请求帮助。结局:韩愈表态,贾岛点头。

2、观看《推敲》动画短片,适当充实人物对话。

四、巩固拓展

1、“推敲”的本义及引申义。

2、联系法布尔,出示贾岛塑像图片,以示纪念。

伫立跟前,你想说些什么呢?

3、人物小结。

贾岛:严谨认真,锲而不舍。韩愈:博学多才,乐于钻研。

4、咱们也来“推敲”。

要有怀疑精神,斟酌文字的音形义,以及其他值得探讨和深究的方面。⑴ 本文用词。

文中“拜访”“即兴”“宁静”等词语的恰当使用,课后练习第4题。⑵ 字词读音。

六(lù)安及国内其他地名,“ABB”式词语。⑶ 古诗炼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不用“升”。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不用“吹”。⑷ 课本争论。

三语下《菩萨兵》“发芽,生根”,五语上《滥竽充数》“俸禄”。⑸习作语病。

a、我的家里有两个爸爸妈妈,他们都非常爱我。b、今晚的月亮皓月当空,我走出门外欣赏夜色。c、老大爷,请问您老享年多大了?

d、很高兴我能和你们合作,这真是“高水炮打蚊子”啊!e、人们欢迎凯旋归来的奥运健儿。f、李先生,家父现在身体还好吗?

5、为了把文章写好,甚至把话说好,都要“推敲”。

要认真,要钻研,出示《咬文嚼字》合订本,这就是“推敲”的大家园。

6、再次凝视贾岛塑像,提出希望:大家从小做一个小贾岛,长大后成为一名大韩愈。知识的大门等待着你去推敲,这将把你引进文学甚至科学的殿堂。

五、作业布置

1、找一首古诗,说出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嫦娥奔月》课题中的“奔”,究竟该怎样读?

3、“芮草洼的锣鼓——各打各的”,这句歇后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4、检查自己的习作,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地方?

板书设计 推敲

推——习惯、好友、小声(不够妥帖)

贾岛(严谨认真)韩愈(博学多才)

敲——礼貌、宁静、响亮(更恰当些)

文学甚至科学的殿堂

2014年10月29日

第二篇:《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学习板块

(一)合作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思考: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讨论交流。

并相机指导学生读课文。

2、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1)贾岛去(),不巧(),结果留下()。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4)韩愈认为还是用()好,理由有三:一:()二:()三:()回答题(1)

(1)指名回答。

(2)出示插图,说说图意。文中哪句话描写了图上的内容。(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感受到了什么?(3)出示全诗,读一读。

(4)小结:深夜访友不曾遇,以诗赠友情谊深。这是故事的发生。回答题(2)

(1)指名回答。犹豫什么?

(2)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贾岛。(3)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4)演一演。

指导:贾岛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 指名当导演,当贾岛,当群众。演后评议。

(5)小结板书: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回答题(3)

(1)指名回答。

(2)介绍韩愈:唐朝著名的大诗人。(3)出示课文,小组分角色朗读。(4)小结: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5)演一演

指导:韩愈说什么?怎么说? 贾岛说什么?怎么说? 演后评议。

(6)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们来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字好? 回答题(4)(1)指名回答。(表明有礼貌;衬托出宁静;响亮)(2)出示课文,齐读。

(3)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二)交流展示

1、说说对贾岛的印象。

2、什么是推敲?

3、总结推敲的含义。

三、拓展提高

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

四、达标检测

(1)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摸”换成“找”行吗?为什么?(2)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依仗队中。“闯”换成“走”行吗?为什么?

五、总结提升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作业布置:

1、将故事完整地演一演,师提供剧本。

2、探究一下《题李凝幽居》的诗意。板书设计: 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三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陆秀红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37127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黄大桥小学 陆秀红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2课。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3.有意识地关注《史记》,搜集其中的故事,在同学之间交流。教学关键

1.理解司马迁“人总是要死的„„”心理语言。

2.弄明白课文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3.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精神。教学准备

1.司马迁人物、《史记》作品及其中故事的相关介绍。2.教学课件。

3.小人书《司马迁》部分页面电子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曾经的课文学过哪些史学家?他们写的史学著作分别是什么? 2.复习旧知:《厄运打不垮的命运》中谈迁写《国榷》,《说勤奋》中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3.在谈迁和司马光之前,还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史学家,他叫司马迁,他也写了一部史学著作。

4.出示课题。5.简介司马迁。6.质疑:“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何要“发愤”?怎样“发愤”? 二.精读

1.第一自然段。⑴ 指名读。

⑵ 思考:你对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了解多少?司马迁从小对什么很感兴趣? ⑶ 从哪里可以看出司马迁热爱历史? a.爱听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说一说汉朝之前古代英雄的故事)b.受父亲影响,努力读书。(看司马迁小时读书图)c.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理解“游历”,看司马迁四处游历图)⑷ 父亲的志向: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的历史。

回忆《历史朝代歌》,这3000余年都有哪些朝代? ⑸ 小结:从小爱史。2.第二自然段。

⑴ 看司马谈临终嘱托图。

指名读父亲临终的嘱托,体会“嘱托”含义。父亲平生要完成的史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⑵ 想象分角色表演司马谈与司马迁的对话。

司马迁答应了父亲的嘱托,然后是怎么做的? ⑶ 交流:研读文献,整理资料。⑷ 小结:父亲嘱托。⑸ 看司马迁开始写书图。3.第三自然段。

⑴ 默读,思考:司马迁遇到了怎样的波折?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⑵ 经历的波折:专心写作——横祸降临。

心理的波折:悲愤交加——克制自己。

⑶ 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横祸,还能够坚持下去吗? ⑷ 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理解司马迁的心理语言。

哪些人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司马迁想要自己的死是什么样的?

⑸ 看司马迁狱中写书图,联系《卧薪尝胆》中的越王勾践。

做一个解说员,说一说这幅图画的深层含义。⑹ 小结:遭遇横祸,发愤写书。4.第四自然段。⑴ 范读,“就这样”指怎么样?

⑵ 司马迁在狱中还受到了那些苦难?但唯一不会改变的是什么?出示:矢志不渝。

⑶ 看司马迁完成巨著图。

从数据中感受司马迁的成功及其来之不易,在文中标记:“13年”“52万余字”。

⑷ 出示《史记》简介。

用你的话来赞美这部的“辉煌巨著”。出示鲁迅的赞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照应引入:文中说《史记》“前无古人”,但它“后有来者”。⑸ 小结:完成巨著。三.小结

1.根据脉络复述故事,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关于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视频。

2.出示司马迁狱中写书塑像图。讨论: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3.启发:谈迁的《国榷》有428万多字,用了大约30年时间;而司马迁的《史记》有52万余字,用了13年时间。为什么后人评价《史记》的影响比《国榷》大呢?

4.拓展:你有自己的梦想吗?将来能实现吗? 四.作业

1.找出文中最震撼你心灵的地方,说一说你的感悟。2.搜集《史记》里的成语故事,相互交流演说。

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从小爱史 父亲嘱托 遭遇横祸 发愤写书 完成巨著 故事 资料 文献 史料 ——————————→《史记》

忍辱负重 矢志不渝

2015年4月17日一稿 2015年5月14日二稿

第四篇:推敲(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课文,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述“推敲”的故事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示:

唐朝的一天贾岛去(),不巧(),结果留下()。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好。

3.“推敲”这个故事已经有了一千多年了,它至今能过流传下来,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今天我们就故事走近贾岛、走近韩愈、走近“推敲”,去领悟这个故事的独到之处。

二、走进文本,理解“推敲”的内涵

(一)走近贾岛:

1.文中哪句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贾岛?

“唐朝”交代了人物生活的朝代,“诗人”说明人物的身份。“早年因家境贫寒”说明贾岛早年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出家当了和尚”是因为家境贫寒,“和尚”还可以说成“僧”,也就是第三自然段诗句中“僧推月下门”的“僧”。

2.让学生补充资料:贾岛诗学韩愈,因诗出名,还俗后,多次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出身卑微,都没有被录取。贾岛作诗,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

3.这次贾岛又是怎样斟酌《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字词的?

默读课文3、4自然段,圈画出描写贾岛斟酌字眼的关键词句,体会体会,说说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出示: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① 比较分析:

A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B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

——从“一边„„一边„„”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还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不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觉。

②大街上的人们对他的举动有怎样的反应?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态了。

③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4.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却在比比划划。“竟然”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这样声势浩大的仪仗队,贾岛居然闯了进去,可以感受到贾岛认真的钻研精神,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用杜甫的一句诗来评价贾岛的这一做法,就是:“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走近韩愈

1.读读课文,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从中你又能看出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韩愈贵为京兆尹(相当于现在首都的市长)这样的高官,但没有怪罪贾岛,反而能平心静气地与贾岛商量讨论并给予指点,韩愈这样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襟怀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下。

2.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出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思索:思考、探求)

4.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

(1)出示韩愈说的话

(2)指名朗读。

——文中写了用“敲”的三点好处。

一是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宁静”指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比较深,此处用“宁静”准确地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和“安静”做比较。此处是用有声衬托无声,反衬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为什么呢?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当然读起来要响亮些。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4)阅读比较体会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三)走近“推敲”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师总结:

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三、超越文本,实践“推敲”的方法

1.推敲的精神在许多诗人身上都可看到,许多诗歌名句都是古代诗人苦吟得出。请阅读《补充习题》

2.知道的其他古代诗人锤炼出的名句,并分析所炼的字的妙处。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王安石

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炼字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到炼字间品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小结:

同学们这就是“推敲”,这就是炼字,这就是斟字酌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事业的成功,不下一番苦功怎能行呢?

四、走出文本,学习品质,为人文明有礼、为事孜孜不倦,为文斟酌词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贾岛推敲的故事,课文已经学完了,你觉得贾岛是个怎样的人?

2.最后,老师要送一句话给大家。出示: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写作没有诀窍,如果真有,那就是如郑板桥所说的那样,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写文章,就要像深秋的大树一样,主干清晰枝叶分明,又要像初春的鲜花一样,富有个性,艳丽夺目。多斟酌,勤推敲,一定会让你的文章更诱人,更讨人喜欢。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以诗赠友

(发生)

反复斟酌

(发展)推敲

冲撞仪仗

(高潮)

确定用“敲”

(结局)

第五篇:《推敲》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9课《推敲》。“推”和“敲”是两个动作,谁来做一下?(学生上台做动作)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

么吗?(A、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

到李凝的家。B、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C、我看到贾岛正在敲门,但是没有人来开。D、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E、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F、我看到贾岛正在写诗,写完后他把诗留了下来。)

2、师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

沉睡的小鸟。”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评议他读得怎样?A、他读

得很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B、他读出那晚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美好

景象。C、听了他的朗读,我看到树上的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飞远[ 了。)

3、女生齐读。

1、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

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

(板书:即兴写诗)(范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

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

主要讲什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贾岛在路上斟酌诗中的字眼儿。)

(板书:斟酌文字)那句话写他在斟酌文字呢?学生回答。

2、教师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

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贾岛骑在毛驴上,怎么斟酌文字的呢?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做做贾岛

的动作。

2、指名上台表演,该生只做了推门敲门的动作。大家评议一下,他做得

怎样?(A、他只把推门、敲门的动作演示了一遍,很不够。因为贾岛在斟酌文字,应该反复做这两个动作。B、我觉得他没有把贾岛沉思的神态演出来。贾岛是不知不觉进的长安城,可见他斟酌得很投入。C、我觉得他的表演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句子中说,贾岛是一边吟哦,一边做动作的。但是他没有把贾岛吟哦诗句表现出来。D、我还觉得贾岛的吟哦是很轻声的。)

3、那贾岛吟哦什么呢?(“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

敲月下门。“

7、那现在谁来台前做做贾岛呢?

4、你们这些大街上的行人啊,都笑些什么呀?(A、大家快瞧那个和尚,奇怪吗?他在比比划划的,干什么呀?B、这个人是不是傻子呀,还是中了什么邪?C、喂,我们在笑你呢,你看见了吗?当心从毛驴上摔下来啊!

D、他好滑稽呀,我们都在笑他他怎么还没有感觉到呢?)

四、学习四至七自然段。

1、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接着,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

愈面前。韩愈怎么问,贾岛怎么答?请同桌配合读好对话,并且互相评议。

2、同桌正在分角色读,评议。

1、指名读,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做评委。他们读得怎样?我听出韩

愈很生气,贾岛在请求宽恕。

师:贾岛只对韩愈说了这些话吗?他还说了些什么?(生读书上句子:“接

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

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3、贾岛都是怎么对韩愈说的呢?请大家做贾岛,把话说给你的同桌听。

2、学生练说后教师指名叙述。(A、我昨夜去拜访一个叫李凝的友人,谁

知他不在家。我写了一首诗在他家门上。今天回想起,觉得诗句中有一个字似乎有些不妥,我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B、韩大人,贫僧昨夜去拜访友人,可是没有见着。我虽然没有见到他,可是昨晚月色美好,一路上心情舒畅,我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美好的情景使我诗兴大发,我写了一首诗留了下来。可是我觉得诗句“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似乎有些不妥,我正在考虑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我正在犹豫不决时,没想到路上冲撞了您的大驾,求您宽恕。)

6、老师想请两位同学表演一下刚才的经过,谁愿意?

7、师指名上台表演,两位学生的表演投入、到位,扮演贾岛的同学居然还跪在韩愈面前说话。台下师生一片掌声。)

8、当“韩愈”说到“让我来想想”时,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

我们来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字好?(A、我觉得用“敲”好。B、我也决定用“敲”好,因为“敲”能表明贾岛是个有礼貌的人。C、“敲”还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因为在那样的夜晚,敲门声很清脆。)

9、转身问扮演韩愈的同学,我们来听听韩愈怎么说? “韩愈”:我认为

用“敲”字好,因为用“敲”不但表明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还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你看呢?“贾岛”:是啊,多谢大人赐教。

10、同学们,其实,你们比韩愈厉害呢,大家早就感觉到用“敲”好了。

11、听了韩愈的解释,大家有没有想起前文哪句话?(马上齐读:“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12、贾岛听了韩愈的话,心中的疑问解答了。(板书:

韩愈解疑)

师;(出示诗文)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1、刚才,大家和大街上的人一样,都觉得贾岛很好笑。现在,你有什么要说吗?(贾岛啊,我刚才是说你是傻子,实不应该。我不知道你其实是在斟酌文字啊!贾岛啊,你对待写作的态度是那么严肃,只是小小一个字眼儿就那么认真地斟酌,真可敬呀!)

2、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

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

文字叫做——(推敲)

六,延伸拓展。

1、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你能讲讲吗?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出示句子)大家看,这句诗句中哪个字用的最好?

生:“绿”。(板书:“绿”字,这个字呈现绿色,同时旁边出现“到、过、入、满”这几个字)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到、过、入、满”这些字,经他再三推敲,他决定用“绿”,你们认为它好在哪里呢?

(春天是绿色的。“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

2、对,就因为这样,他的这个推敲文章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话。

3、有一位同学他正在推敲自己文中的字眼儿,让我们给他提些意见好吗?

2、出示: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A、我觉得“荡”好,因为它读起来响亮些。B、我觉得用“漾”好,因为它能把春风轻柔的特点表现出来。C、我也觉得用“漾”好,因为“荡”给人“动荡”的感觉,和春风的特点不相称。)

3、大家推敲后觉得用“漾”好,下课后老师会把我们的理由说给他听,他一定会采纳我们的意见的。

七、总结课文。

1、今天,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吗?

(A、我以后一定会像“苦吟诗人“贾岛学习,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B、以前老师一直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是真正体会到了。C、我要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让好朋友也来学习贾岛的精神。)

2、希望大家课后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并在以后

的作文中注意细细推敲词句。

板书设计:

9、推敲

即兴写诗

斟酌文字 韩愈解疑

文献摘录:

题李凝幽居作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下载《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陆秀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陆秀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体现了贾岛极为严谨的创作态度,使他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推敲”,让贾岛结识了韩愈,从而演绎了一......

    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即兴、吟哦、闯进、斟酌、推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思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一、复习......

    《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了解写人记事文章的方法结构,抓主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所处的环境,体会贾岛斟酌用字的投入,感悟其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 2.在感受人......

    五年级《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

    第二课时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

    陆羽与《茶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和默读课文,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

    推敲教学设计

    9.推 敲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即兴、吟哦、闯进、斟酌、推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

    《推敲》教学设计范文

    《推敲》教学设计 一、概述 《推敲》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这个故事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依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

    推敲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一、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