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推敲》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9、推敲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演一演这个故事。
二、检查复习情况
1、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请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归纳小标题的?(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感悟贾岛
1、师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发展。要读懂故事,关键是把握好人物形象,课文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贾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文字、通过贾岛的一言一行来反映的。因此需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感悟、去发现——
2、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到7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个怎样的贾岛?圈画出有关语句,写批注,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3、交流:我们按故事的顺序来说说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指板书)预设
(一):即兴写诗部分
(1)生:这是有情有义的人。书中说“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尽管山路崎岖,月色朦胧,李凝家难找,但他仍然坚持。
(2)生:贾岛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故事中的贾岛受月夜美景的激发,即兴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
(3)师:根据同学的发言,说说在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贾岛?
(4)师:这是怎样的美景啊,请用朗读体现出来。
指名读-评读------女生读 预设
(二):斟酌文字
韩愈解疑
师:同学们在故事的即兴写诗部分就有这么多感悟和发现,真不错。老师非常期待大家接下来的发现。
(1)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贾岛。
(读课文中的段落)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2)生:贾岛为了一个字不断做着动作,反复思考吟哦,斟酌用哪个字更恰当,说明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人。(随机问什么叫吟哦?吟哦什么?)
(3)生:从这里可以还看出贾岛是一个专心致志、追求完美的诗人。你看,一首小诗只有一个
字不够妥帖,他就这样反复推敲,不知不觉,连进了长安城都不知道。
(4)生:从这一句“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而贾岛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失态了。可见他斟酌字眼非常专心,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了。
(5)谁能通过你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痴醉的贾岛。让我们先练一练。(6)表演(作骑驴状,边走边吟哦诗句,还不断做推敲的动作。)
生评价(从三方面:沉思的表情
反复做推敲的动作
低声吟哦)
(7)师: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位创作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诗人。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他的这种痴迷的呢?(板书 严谨认真
锲而不舍)
(8)生: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我在电视上看到,京城大官的仪仗队是何等的威风,鸣锣开道,这么大的声势贾岛竟然都不知道,还闯进了仪仗队中。可见他真的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了。)
(9)师评价:你能结合生活谈得很深入。这么大的声音他竟然听不到,说明他是何等的沉迷,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真是一个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人啊。(10)齐读
(11)生:从文中贾岛“连连点头”也可以看出他虚心好学,有礼貌。
(12)师:故事就应该这样来体会: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当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够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性格来。
四、走进贾岛
1、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请看他的生平介绍——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后诗学韩愈,因诗出名。作诗,贾岛又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他曾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锤炼出许多精品,其创作精神感人之深。贾岛的苦吟,不仅仅局限在炼字,还在炼意、炼句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
2、看了贾岛的介绍,你对他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
预设(生:贾岛是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的人。)
3、同学们,你们看他有一个雅号,叫—— “苦吟诗人”。
师:是的,贾岛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以他严谨的创作精神,以他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从而在诗人辈出的唐朝有了一席之地。谈到他的创作体会,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投影出示: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4、师:(自由读—配乐二胡曲《听松》读—齐声读)这首五绝意思是说,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后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你们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同学们,你们说,他流出的是什么泪啊?
师: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事业的成功,不下一番苦功怎能行呢?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贾岛,这就是走进我们心灵的贾岛。
五、感悟韩愈
1、故事主人公的形象已经非常清晰,还有一个配角也很重要,他就是——韩愈。那他是一个怎
样的人呢?
(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2、是的,韩愈的学识的确很渊博。我们来读一读韩愈说的话,想想他说得是否有道理。
3、生:用“敲”字有三点好处:一是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二是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发ao 比ui开口大,声音响亮)
4、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指名读韩愈的话
(指名读-齐读)
5、师:家境贫寒的诗人贾岛和博学多才的韩愈在长安城见面了,尽管家境不同,地位悬殊,但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引读最后一小节。„„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六、拓展提高
1、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请看—— 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王安石 说说用绿好在哪里 品一品,读一读
旺、浓、闹
2、红杏枝头春意()。《玉楼春》-------宋祁 说说用闹好在哪里。品一品,读一读
3有位同学写了几句话,想请大家帮忙推敲一下。
集市上人山人海,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这时,街道一旁有人正拿着标价牌在说:“六元一件,十元两件!(集市上人山人海,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这时,街道一旁有人正举着标价牌在在大声吆喝:“六元一件,十元两件!”)
5、总结:真的,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
八、作业设计:
1、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简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记下来。
2、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小组合作,排演这个课本剧。
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贾岛
严肃认真
锲而不舍
第二篇:《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学习板块
(一)合作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思考: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讨论交流。
并相机指导学生读课文。
2、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1)贾岛去(),不巧(),结果留下()。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4)韩愈认为还是用()好,理由有三:一:()二:()三:()回答题(1)
(1)指名回答。
(2)出示插图,说说图意。文中哪句话描写了图上的内容。(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感受到了什么?(3)出示全诗,读一读。
(4)小结:深夜访友不曾遇,以诗赠友情谊深。这是故事的发生。回答题(2)
(1)指名回答。犹豫什么?
(2)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贾岛。(3)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4)演一演。
指导:贾岛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 指名当导演,当贾岛,当群众。演后评议。
(5)小结板书: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回答题(3)
(1)指名回答。
(2)介绍韩愈:唐朝著名的大诗人。(3)出示课文,小组分角色朗读。(4)小结: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5)演一演
指导:韩愈说什么?怎么说? 贾岛说什么?怎么说? 演后评议。
(6)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们来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字好? 回答题(4)(1)指名回答。(表明有礼貌;衬托出宁静;响亮)(2)出示课文,齐读。
(3)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二)交流展示
1、说说对贾岛的印象。
2、什么是推敲?
3、总结推敲的含义。
三、拓展提高
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
四、达标检测
(1)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摸”换成“找”行吗?为什么?(2)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依仗队中。“闯”换成“走”行吗?为什么?
五、总结提升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作业布置:
1、将故事完整地演一演,师提供剧本。
2、探究一下《题李凝幽居》的诗意。板书设计: 推 敲
发生 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高潮 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前几天我们学过唐朝诗人贾岛的一首什么诗?谁来背诵一下?(指名背诵《寻隐者不遇》)
2、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誉为“苦吟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贾岛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推敲》)。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8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并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4、理清课文脉络。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贾岛早年因家贫当了和尚。第二段(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写贾岛和韩愈一起推敲诗句。第三段(第八自然段):讲“推敲”的引申义。
三、学习生字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读下列词语。
即兴
妥帖
恰当
吟哦
簇拥
避让 冲撞
斟酌
宽恕
莽撞
宁静
衬托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比比划划
犹豫不决
很有兴致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及分段情况。
二、精读感悟
1、细读第2自然段。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指导朗读这句话。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拜访、找了好久、才、把一这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4)练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2、细读第3自然段。
(1)出示图画。
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只见他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正正做着“推”的动作,看上去很可笑)
指名动作表演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读后讨论。
(3)出示句子。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①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边......一边......、不知不觉“,就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②指导朗读第2句。(要把贾岛此时那样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
(4)自由练读这一自然段,加上动作。
(5)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细读第4-6自然段。
(1)分组学习,提出要求。
①自由读,边读边想: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怎么样,贾岛又是怎么样?他为什么要这样?
②读后讨论、练习表演。
(2)全班交流。
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觉闯进了仪仗队。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韩愈的话用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
自由练读,分角色朗读。表演
4、细读第7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
(2)仔细读一读韩愈的话,理解其意。
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敲”是有礼貌的行为,读起来声音响亮,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4)练习朗读、表演。
(5)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5、同学们,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明白“推敲”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当堂练习
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
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即时”是立即的意思。“即兴”是指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亮些。..“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四、总结全文
请同学们谈谈学习课文的收获。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五、拓展阅读
王安石“炼字”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王安石任宰相,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不久就被罢了官,回到江宁。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
一天,船停泊在瓜洲。王安石站在船头,极目远眺(tiào),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他触景生情,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的变法运动,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但朝廷内部斗争尖锐,又使他觉得前途迷惘(wǎng),不由触动了自己留恋家乡的浩荡情思。他走进船仓,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写下了一首名为《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最好,因为春风比喻着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字不够生动、有力。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于是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
第二天一早,王安石又来到船头上,忽然看到岸边一片草地,是那么的青翠碧绿!他精神一爽,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就这样,“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了千古名句。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题李凝幽居》。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课下继续搜集有关“炼字”的故事。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推敲》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推敲》
教学设计
邦迈小学
魏朝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难点:
(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1、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刚认识一位唐朝诗人,你还记得他是谁吗?我们还学了他写的一首诗,你能背下来吗?(指名背诵《寻隐者不遇》)
2、我们和贾岛真有缘,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关于贾岛的故事——《推敲》。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推敲》。
二、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如:(1)什么叫推敲?
(2)为什么要推敲?(3)谁在推敲?
„„
2、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4、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指名学生拼读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自然段,分小组朗读课文。)
5、检查学生的自学所得。(指名学生说说,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1、同学们,在刚才学习的基础上,你还有哪些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问题呢?(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把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不重要的或简单的问题当堂给予解答。)如:
(1)、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是怎样做的?贾岛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4)“推敲”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
2、学生带着以上所提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解答问题。
四、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1、指名小组代表解答以上问题,如:
第一小组代表回答: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和词语,如:“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一边„„一边„„比比划划”。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贾岛的动作和神态,体会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
第二小组代表回答: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是怎样做的?贾岛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贾岛的动作和神态,体会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三小组代表回答: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方法同上)第四小组代表回答:“推敲”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方法同上)
„„
2、在解答问题中,对相关的生字词进行理解。
3、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五、拓展范读,启思归疑。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第四题)。
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
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
“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即时”是立即的意思。
“即兴”是指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文
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亮些。“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七、课外延伸。
1、同学们,在我国古代诗人中,有关“推敲”的故事也很多。如:
王安石“炼字”
北宋时,王安石任宰相,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不久就被罢了官,回到江宁。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一天,船停泊在瓜洲。王安石站在船头,极目远眺,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他触景生情,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的变法运动,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但朝廷内部斗争尖锐,又使他觉得前途迷惘,不由触动了自己留恋家乡的浩荡情思。他走进船仓,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写下了一首名为《泊船瓜洲》的诗: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最好,因为春风比喻着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字不够生动、有力。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于是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第二天一早,王安石又来到船头上,忽然看到岸边一片草地,是那么的青翠碧绿!他精神一爽,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就这样,“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了千古名句。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题李凝幽居》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回家以后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讲讲《推敲》这个故事。
板书:
掌声
夜深访友
一字斟酌
冲撞仪仗
韩愈表态
留诗相赠
反复推敲
请求宽恕
贾岛赞同
第五篇:五年级《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夜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即兴、吟哦、闯进、斟酌、推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初步了解顺叙的叙事方法,提升概括文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练习讲述故事;了解顺叙的叙事方法,提升概括文本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寻隐者不遇》,诵读。
2、介绍贾岛。
师:贾岛是唐朝的一位苦吟诗人,为了写出好的诗句,他总是不断地思考、斟酌。贾岛第一次去寻隐者创作了一首好诗,第二次去寻隐者又发生了一个故事,得到了一份友谊,成就了一段佳话,也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词语——推敲。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推敲”的故事?
2、检查词语
和尚 即兴 吟哦 斟酌 妥帖 避让
簇拥 仪仗队 思索 宽恕 礼貌 莽撞
3、读了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谁?(贾岛)同学们再看第二组词语,这次你又想到了谁?(韩愈)找到文中有关韩愈的句子,用一句话介绍,学生借助课外搜集资料增加对韩愈的了解。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推敲”的故事?
找出对应的段落,并用几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相机板书。
5、师小结作者的写作顺序。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板书:起因、经过、结果)这是一种顺叙的写法,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的层次同事情发展的过程相一致,脉络清晰,有头有尾。
三、复述故事
1、梳理故事情节。(访友不遇——题诗斟酌——冲撞推敲)
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读好课文)
2、反复朗读课文,化为已有。
3、练习讲故事。
4、指名讲故事,点评。
四、学习古诗《题李凝幽居》
师: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于是贾岛提笔写下“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1、读题。
2、李凝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3、品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推敲”的故事被千古传诵着,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品读这个故事,去学习诗人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1、把《推敲》的故事将给同学们听,比比谁讲得更精彩。
2、背诵《题李凝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