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案

时间:2019-05-13 01:4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师:前几天,学校举行了 “1分钟投篮挑战赛”,大家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 生:(齐)想!

(1)小米进行三次投篮

师:首先出场的是小米,你猜他1分钟投进了几个球?(生猜)好,看他到底投进了几个?

他1分钟投中了5个球。可是,小米对这一成绩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你们会同意他的要求吗?说出你得理由。

师:大家都很大度,都同意他再投。看来1分钟确实不能反映他投篮的真实水平。师:不过,小米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

(师出示小米的后两次投篮成绩:5个,5个。生会心地笑了)小米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到底是多少呢?“5个”

师:这3次数据,你想用哪次来表示他一分钟投篮水平?为什么?

那么大家都是一致通过,用“5个”来代表小米的一分钟投篮水平。

一分钟投篮挑战赛情况小米5个第一次5个第二次5个第三次 师:我们在每次数据都相同的情况下才能用这个数据来表示他的一分钟投篮水平

(2)大米进行三次投篮。

现在大家来看,第二个出场的是大米。你猜,他在第一个1分钟里投进了几个球? 到底投了几个呢?老师把他的情况贴出来。(板书:贴)(师出示大米第一次投中的个数:1个)第一次,他投的是1个。(板书:1个,第一次)

第二次,他可不服输了,看他投了几个?看第三次投了几个?

看,1个,8个,3个,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大米,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我觉得可以用8来表示,因为他最多,二次投中了8个。

生:我不同意。小米每次都投中5个,所以用5来表示他的成绩。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1个和3个,怎么能用8来表示呢? 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8来表示,对小米来说—— 生:(齐)不公平!1

师:为什么用哪个数来表示大米“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会这么纠结呢?刚才表示小米同学“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很快决定用5这个数据呢?

师:如果把这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我们现在用围棋子来代替。移一移,看怎么样使得它们的数量同样多?(生操作体验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板演)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 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得它变成了同样多的数据。移完后大米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几个? 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书变得同样多呢? 生:(1+8+3=12(个);12÷3=4(个)

师:她这样的方法是,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先把3次的投篮个数合起来,再重新分配,使得每一次的投篮个数变得同样多。

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或者是先合后分,(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在这里(出示图),我们就说4是1、8、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4是他们真正的投篮数吗?它表示的是什么数? 大米生1:它是表示“假设”每次同样多的“虚拟数据”。那这个平均数是反映了小米投篮的什么水平?一般水平。8个一分钟投篮挑战赛情况

1个3个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小组男女生进行比赛

师:看到小米和大米玩得这么高兴,有一个小组也来挑战了,我们来看(ppt出示书本91页)

男生队和女生队来比赛,哪个队赢了呢? 现在请4人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师:现在请同学来说说哪个队赢了呢?

生1:男生队,全部加起来是85,女生队全部加起来是76,所以男生队赢了

生2:不同意,男生队5人,要用85÷5=17个,女生队4人,要用76÷4=19个,所以女生队赢了 师:刚才的同学把这几个数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来比较,也就是他求出了两个队的平均数,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师:请同学们看男生队每个人的投篮个数和他们的平均数17,你发现每个人的成绩和平均数有什么关系?

生: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 师:每个人的投篮数要么比17多,要么比17少,即是说每个人的成绩在平均数上下浮动,或者说平均数17在最大数20和最小数15之间

师:由此看来,平均数是有个区间范围的,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所以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二、反馈练习,分析问题。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算平均数,现在我们来运用平均数,我们看我们生活中的平均数,到底是什 2 么样子的平均数呢?

1..四(3)班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40cm,按照同学们的平均身高来定做校服,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师:全班齐读,思考一下,同桌交流一下

接着往下看

2.某校十年前,数学老师的平均年龄是41岁,而现在平均年龄是35岁,你说为什么?

3.小吴同学星期六到郊外游玩,发现一个水池,在水池里有一个提示牌,写着平均水深110厘米。小吴同学的身高140厘米,他说在这个水池里游泳不会有危险。你同意吗?

师:老师每次都说安全教育,水是很平静的,底下都是看不见的,我们看,下面的情况你看得见吗?为什么老师每次都教育大家要去安全的地方游泳,我们往下看,发现什么了,看见什么? 生:有些地方200cm,比小吴同学高很多,很危险。

师:所以,我们学了这个知识给我们的安全有了更多的保障,记住一点:不要私自下河或水库去游泳。4.草莓蛋糕问题

师:好了,刚才我们解决了一些生活中平均数的问题,现在请大家吃个蛋糕,什么蛋糕呢?(草莓蛋糕)师傅说了什么话了?(ppt:谁帮我解决了问题我就让他免费品尝)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问题?

生1:12个,因为最多卖12个 生2.10个,平均是10个

师:运用了平均数来解决问题,他说做10个蛋糕

5.师:吃完了蛋糕,现在把平均数运用到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他们是怎么样运用平均数的呢?要不要看看(生:要)ppt出示图片和视屏

师: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呢?

师:今天呢,希望大家带着你的思考,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走出课堂,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平时有零花钱吗?

师:有零花钱的人还真是不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零花钱的人越来越多,零花钱的数目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何能用好这些零花钱?如何把这些零花钱用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我想思考这个问题的同学不会多。因此,为了从小培养同学们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好习惯,有个班从上个月开始,就开展了这么一项活动——HOLD住你的钱袋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出示PPT)师:HOLD是什么意思?——管住、掌握住、把握住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师:在这个活动期间,他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把他们每一周使用的零花钱的数目进行了记录,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记录的结果?

师:随机抽取了4位同学的记录情况。(逐一出示)

师:要想表示出小雨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应该用多少来表示?为什么要用15来表示?(因为他每周都用了15元)

师:小云这四周使用的零花钱不完全相同了,她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应该用多少来表示?(22)为什么?

师:可以把第3周多出来的1元补到第2周,这样这四周用的零花钱的数目就变得一样多,都是22元。

师:刚才我们从大的数里移了一部分给了小的数,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就叫做移多补少。师:第三个出场的是小松。他四周使用的零花钱都不相同了,他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应该用多少来表示?(13)说说你的理由。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以把4周用的钱数加起来除以4)师:请一位同学来列一下算式。

师:像这样把4周使用的总和算出来,再平均分给4周,我们叫合并平分。同样可以求出小松同学四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

师:不管是我们使用的移多补少,还是合并评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不相等的数最后变得相等,也就是同样多。我们把最后的到同样多的这个数就给它起名叫平均数。

师:小云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是22元,22元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逐一:哪个数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

师:请你算一算,小璐前四周每周使用零花钱的平均水平是多少?自己算一算。

师:还有两个挑战性的问题。小璐把她第5周使用的零花钱也做了记录,想一想,小璐第5周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会与前四周的一样?(小组交流一下)(20元)师: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比前四周的大?(比20元多)师: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比前四周的小?(比20元少)

师:所以人们说平均数是个特别敏感的数,稍微有一个数据发生变化,平均数就会跟着发生变化。这也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关于平均数的知识我们今后还会继续学习。

(三)拓展延伸 师:老师把这几位同学关于零花钱的用途做了一个统计,仔细看,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1.你对上面三个小朋友零花钱的的使用情况有什么看法? 2.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师: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看似不起眼的零花钱,也可以发挥很大的用途。希望咱们班的同学合理消费自己的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的好习惯!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平均数吗?说说在哪里见到过。师:看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平均数用得真不少!老师也给大家搜集了一些信息。(新闻:财商测试)

师:财商受到全国关注越来越高。在上海这次首度引入的财商测试中,参与测试的“00后”小朋友财商平均分值高达73分。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博文小朋友就是这200名测试学生中的一位,那么他的成绩就是73分吗?说说你的意见。

师:博文同学的成绩有几种可能性?

师:参与测试的除了中国小朋友,还有8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学生,测试结果如何呢?

最低分60分,最高分85分。

问:外国小朋友测试的平均分会在()和()之间。(说说理由)

测试结果中,中国小朋友的财商水平媲美外国小朋友,平均分非常接近,只是所擅长的方面有较大的不同。

师:刚才我们到解了他们的财商水平,咱们学习的财商水平如何呢?在拍卖会上,三位同学都对这盒普洱茶情有独衷,但是他们三个人带的钱都不够(龙一:120元,马一菲:100元,邓俊彦:80元)。最后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把钱合在一起,终于拍到了这盒普洱茶。问题来了:三人平分这盒茶叶后,()需要给龙一(),方能保证此次合资的公平性。

拍卖会上不仅可以买到父母喜欢的茶叶,还可以为慈善出一份你,这是一举两得的美事。---------集众人之力

一人120元,一人100元,一人80元,我们三个一共筹集300元。---------筹众人之力 我们每人分得了茶叶中的一小盒,爸爸妈妈夸我们是有孝心有爱心的好孩子!--------圆众人之梦

这种投资的方式在金融领域里叫众筹。(众筹是指聚集感兴趣的小伙伴的资金、智慧和资源,它是一种典型的民间小额资金的的融资模式)

师:众筹在2011年从美国传入中国,在中国已经有了很多这样的例子: 大圣归来用股权众筹造就了票房奇迹

奥巴马竞选众筹甚至改变了美国政治方向。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帮我解决一下。(AA制)

四、回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师:这是一节财商课,不过我认为最重要在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我们聪明的大脑,所以老师有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齐读一遍: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我们唯一的,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我们的头脑。——罗伯特·清崎(富爸爸穷爸爸作者)

第三篇:人教新版英语四年级29-36教案

Unit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29 教学目标:

能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What would you like?和1 want to buy„两个句子。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创设真实语境,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和1 want to buy„两个句子。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ruler和pencil—box两个四会单词,听、说、认读notebook,exercise book和shopping等三会单词。3.Let's act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二、课前准备

1.准备—些文具,如:笔记本、练习本、尺子、记号笔等。2.准备一些玩具,如:玩具熊、小猴、熊猫等。

3.准备一些Shopkeeper的胸卡、一张Shopping List和本课的挂图。4.准备第25课中涉及到的食品图片或模型。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动作,如:swimming,roller skating,drawing,painting等。2)教师出示食品的模型或图片说We have some any things.Shall we have a picnic in the park today?引导学生表演对话,需注意的是对话中所需食品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对于表演出色的学生,给一个小奖品,如笔记本、练习本等,同时让学生说—说note book和exercise book两个生词为新课打下基础。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说:You have a nice picnic.Shall we go shopping this morning? 一边说一边板书SHOPPING CENTRE,并拿出准备好的文具,为学生们创设语言环境。教师指着这些文具,对学生们说:I want a ruler and a marker.然后问某个学生,What do you want to buy?帮助他用I want to buy„来回答。再找几名学生反复练习,What would you like ? I want to buy„这—环节中应以单数为重点。

2)出示更多的文具,再次操练What would you like? I want to buy„句型,本环节以练习复数为重点。

3)教师又拿出一个玩具熊,并问:Anything else? 借助语调、神态和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启发学生说出:I want to buy a Teddy Bear。老师说:Oh,you also want a Teddy Bear.然后与多名学生进行操练,注意这句话与刚才句子的区别。

4)把所有的文具和玩具都放在桌上,让学生自由选择,注意单、复数和Anything else?的使用情况。

5)借助购物单与学生一起重温完整对话,认读单词shopping,并学习notebook 和exercise book两个词。

6)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What would you like? I want to buy„进行问答练习。如:I want to buy a notebook。I also want a Teddy Bear.鼓励学生学习单、复数混用或两种句型混用。

3.趣味操练(Practice)1)请学生表演对话,奖励表演出色的小组。

2)进行“最佳售货员”和“最佳顾客”的评比。顾客要流利、清楚地向售货员表明所需物品,而售货员则要主动向顾客打招呼,并根据顾客的要求迅速准备好物品。此项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把书后贴纸图片贴到题中的购物单上,然后指图说单词,检测对这些单词的听后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看图读出句子和单词,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

3)听录音,把动物和所喜欢的物品连线,然后再把物品与对应的单词连线,最后指图说句子。检测单词认读和听力理解的能力。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组织一场“文具/玩具交换会”,让学生们把旧文具和旧玩具带来在班内互换,充分操练本课句型。

2)准备一次英语班会,主题是“我的爱好”,每个学生都要提前想好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好。课后小结:

Unit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30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在真是情境中熟练使用。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创设情景达到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的目的。2.Just check 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Let's make 通过动手做,使学生边玩边复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做出他们所喜欢的各种奖励标志。二,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不同的奖励标志。

2.学生准备彩色笔、图画纸、箭刀。

3.本单元所涉及词汇的实物或图片,如:画笔、舞蹈服、游泳帽等。4.一些动物头饰,如小猫、小猴、小兔、小熊等。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歌咏比赛,复习本单元所学过的词汇。

2)根据教师的动作或出示的图片造句,如:教师出示一幅慢跑的图或做动作,学生能用不同的句型来表达。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拿出一支画笔,对学生们说:Tomorrow is Saturday.I’ll go to my art class,转向某个学生问: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反复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复习第27课的内容。

2)继续询问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逐渐加入Are you interested in„? Are you good at„? 和Do you enjoy„?然后找学生到前面来代替教师提问,对于表现得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

3)教师戴好小猫的头饰,与某位学生对话,注意要不断变换内容,引出What are you good at ?同时要注意纠正错误,如:老师问Do you enjoy drawing?学生不要只回答:No,I'm not.若句子较长,可以分段进行操练。

4)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分段进行表演,最终引出I'm good at eating!I’m interested in a picnic on Sunday.再找几组学生重现这两句话,达到操练的目的。5)最后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完整的对话。6)织组学生分组表演对话。3.趣味操练(Practice)1)让学生自由选择头饰或扮演人物,在组内进行比赛。表演对话后评出最新颖创意奖、最优美语音奖和最团结协作奖。尽量使每个组都有收获。

2)拿出所准备的物品,根据教师的要求制作奖励标志,并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奖励标志送给获奖者。

3)根据录音内容完成书上的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把单词贴纸贴到图中适当的位置。录音要多放几遍。注意笑脸对应“喜欢”,哭脸对应“不喜欢”;大母指朝上对应“擅长”,大母指朝下对应“不擅长”。此活动目的是检测相关单词的听力理解能力。最后让学生指图说句子。检测认读和表达能力。2)看图读出句子和单词,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3)看图,把书后单词贴到与内圈图画内容对应的位置,然后在外圈的四线三格线中写出对应的单词。检测认读和书写。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本单元的印章情况,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并具体指导表现欠佳的学生。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回忆所学的知识,哪些是用来介绍自己的,能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说一段话,比—比谁说得好,包括姓名、年龄、自己的外貌和爱好等.课后小结:

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1 教学目标:

能够在真实是语境中,使用Shall we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本课书是在巩固Shall we 句式,学习使用Where are we going to go? We will go„这一句式来表达愿望。目的是使学习能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zoo和park两个四会单词Let's take a trip,并认读the Great Wall。3.Let's sing 通过学习欢快而有节奏的歌曲,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书的挂图、一本日历及汽车模型或图片。

准备中国、美国、新加坡、英国和加拿大的国旗或标志性建筑物的图片。3.准备本课书的图片或录像。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教师拿出一个国家的国旗或图片,和学生们一起复习这个国家的名称。然后 再逐个拿出其它国家的国旗或图片,让他们分别猜猜都是哪个国家?帮助学 生迅速回忆起相关内容。

2)把这五个国旗或图片置于黑板上,带学生们做游戏,即全班分成若干组,根据老师的指令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要迅速站到该图的下面,每站对一次,即可 为本组赢得一分,无论哪组得胜,老师都带头说:Hooray!并与该学生击掌庆 祝,借以帮助学生们理解该词的意思。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游戏结束后,老师说:I'm going to England.然后站到该图的下面,紧接着问同学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帮助学生说出I'm going to„当某个学生说的与老师一样时,老师马上说:We'll go to England .有意识复现这个句子。

2)老师边指日历与汽车模型(或图片)边说:We will go on a field trip next week!反复强调fieldtrip与next week,帮助学生理解并突破语音障碍,老师再与学生做问答练习。

3)首先让学生重复这两句话,达到操练的目的。在操练过程中老师很自然的问出:Any ideas? 重复若干次后出示动物园的图片问: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Zoo? 再分别出示主题公园和长城的图片,说:Oh,Theme Park(The Great Wall)!让学生依照老师的句子说出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Theme Park?或Shall we go to the Great Wall ?使学生逐渐从模仿过渡到运用,并尝试把两个地点放在一起的说法。在此过程中认读the Great Wall。

4)找一位学生替代老师的角色,引出过渡句:Any ideas? 在学生反复操练习Shall we go to„?这个句型时,老师帮助他们一起出主意,不断地说出We want to go to the Beijing Zoo和Why not go to the Beijing Theme Park?这两句话,直到有学生能用这两句话表达为止。

5)对这三个句子进行操练,注意纠正语音语调。

6)借助黑板上的图片,进行zoo和park这两个四会单词的教学。7)出示本课挂图,以图片为线索复现本课对话。8)学生自由选择想去的地点进行练习。

3.趣味操练(Practice)1)学习歌曲,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再次强化这几个表示地点的单词,同时也得到短暂的休息。2)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迅速说出如:Shall we go to the„.Why not go to the„或We want to go to the„等句子,说对的小组可以得一枚奖励标志。

3)把以前学习过的地点与本课书的地点放在一起,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迅速说出如:Shall w ego to the Beijing Zoo? 说对的小组可以得到一枚奖励标志。在此项操练中,进行分层练习,开始出示一个,后来出示两到三个地点的图片,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描述。能够准确表达意思的可以得到两或三枚奖励标导。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师生共同讨论本单元奖励贴纸的数量。

1)听录音,把小动物与它们想去的地方连线。然后模仿录音,说句子。检测相关单词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并进行自我评价。2)读出句子和单词,并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

3)读句子然后标出4个人物去它们想去的地方的最近路线。检测认读能力。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回忆一下还学过哪些表示地点的词,并在小组中比一比谁能把这些词用在句子中表达出来。

2)回忆一下学过的动物词汇,哪些动物长着长脖子、短脖子;长腿、短腿、耳朵、短耳朵或长尾巴、短尾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准备。课后小结:

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2

教学目标:能够用Are they ducks? No.They are swans.询问并回答,结合已学知识使回答更全面。

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本课书初步接触What are these?这一句型,学习用Are they ducks? No.They are swans.询问并回答,能结合已学知识使回答更全面。

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duck和goose两个四会单词,认读giraffe,swab,并区分单、复数。特别是注意区分goose和geese。

3.Let's do and chant 本课安排了—首童谣,旨在帮助学生准确运用单数、复数。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书的挂图和主题公园、动物园和长城的图片。2.准备本课书涉及到的动物玩具若干个。

3.让学生准备若干个长着长脖子、短脖子;长腿、短腿、长耳朵、短耳朵或长尾巴、短尾巴的动物玩具。

4.不同动物的叫声录音带。

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复习上节课所学童谣。

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能够迅速用Shall we go to„I want to g o to„和Why not go for„三种句型说句子。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拿出动物园的图片,对学生们说:Why not go to the Beijing Zoo? 出示动物玩具,边做手势边说Come along,boys and girls.Look at the giraffes!反复强调复数。找—部分学生重复这句话,然后指着另一种动物,只说前半句,让 同学说出完整句子此时玩具中不要出现鹅),帮助学生从模仿过渡到运用。

2)教师指着长颈鹿说Wow!They are so tall.Look,they have long necks.And they have long legs.并借助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句意。特别要强调They have„及long legs和long necks。

3)让学生用自己的玩具说出:They have long/short necks/legs.完成操练。4)教师先出示一只鹅,对学生们说:I have a goose.再拿出一只,说:I have two geese.又拿出第三只,说:I have three geese.体现单复数有区别。然后对学生们说:Come and look.What are these? Are they ducks? 学生们会说:No.教师继续说:No,they aren't.They are geese.再次强调复数的读音。请学生重复教师的句子,完成操练。

5)教师出示几只天鹅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鹅与天鹅的区别。教师可以指着天鹅问:Aretheseducks,9学生们会自然地说出:No,they aren’t.重复几遍后再说出swans。6)把这三种动物放在一起,与学生们做问答,进行操练。7)借助图片和玩具,进行词汇duck和goose教学。

8)根据教师出示的玩具进行问答练习,如:Are they„? No,they aren’t/No,they are„。3.趣味操练(Practice)1)根据教师的指令模仿某种动物特有的动作或形体。2)学习Let's do and chant,再次强化名词的单复数。3)分组比赛

(1)根据教师出示的玩具,改编歌谣中的内容,看哪一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编出并表演出新的歌谣,可以加入动作或动物的叫声等。通过做游戏培养同学的团结、协作的精神。(2)根据教师播放的动物叫声迅速反映出是什么动物,此游戏可分两种玩法:

a.只说词组,如:five ducks,two dogs等;b.先听录音,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如:录音里播放了两声猪叫,老师可以问:Are they dogs? 学生们应该回答出:No,they are pigs.在游戏中锻炼学生听的能力。

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根据录音内容判断各个图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并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错。检测对有关动物单词和数词的听力理解能力。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并进行自我评价。

2)读出句子和单词,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

3)读对话,把与对话内容相对应的图跟对话连线。检测认读能力。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两人或四人一组,根据描述拼出单词或画出动物。2)观察动物的外形,试着用形体表现出来。

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3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句子进行询问和回答。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学习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并能运用这些句子进行询问和回答。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neck和leg两个四会单词,听、说、认读peacock,crane和turkey。3.Let's make 通过玩折纸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单词。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书的挂图、一些折好的小动物和一些纸张。2.准备动物玩具或图片(也可以有一小部分没学过的动物)。3.请同学们自备彩色纸和“小笑脸”。教学步骤与建议 l.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播放歌曲Days of the Week,带领大家复习一周七天的词汇。2)教师出示日历,与学生们做问答练习,如问:What day is today? What day is the next day?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等。引出Beijing Zoo,the theme park等。

3)教师对学生说Tomorrow is Sunday,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Zoo?然后出示动物园的图片,并接着问:What's in the zoo? 引导学生运 There is/are„和所学动物的词汇进行回答。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出示theme park的图片,对学生说:Why not go to the Theme Park? 并拿出自行车模型对学生们说:Let's go there by bike.紧接着说:Here we are at the Beijing Theme Park.Come and see!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然后用手指着这几处游乐项目问 This one or that one?当学生选中某一处时,教师说:Oh,you'd like to go on the Tea cups.再找一些学生做同样的练习,并注意人称的转换。

2)教师把句子连在一起,进行对话①和对话②的操练。

3)找学生替代教师的角色,先在学生之间做练习,再与教师练习,并由教师引出merry-go-round,然后进行操练。

4)用同样方法学习swing,roller coaster和bumper cars。

5)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问答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想玩的游乐项目。每当学生回答:I’d like to go.„后,教师都要说:OK.Go ahead.反复渗透这句话的意思。

6)在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中,学习单词car和bike,并认读其它4个三会单词。3.趣味操练(Practice)1)出示本课挂图,请学生表演对话。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奖励。教师要搜集或自制的游乐项目的票据。

2)进行“配音比赛”,即根据教师的口型判断出所说句子,这个活动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组进行。

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判断正误。与录音内容一致的划√,不一致的划x。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并进行自我评价。

2)看图读出句子和单词,并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3)读句子,把与句子内容相对应的图连线。检测认读理解相关词句的能力。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这一句子在班内调查与自己想法相同的学生,并进行统计。

2)在组内讨论:如果由你组织去郊游,你想去哪里,在哪里集合,怎样去等。

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4

教学目标:能够使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d like to„询问和回答 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学习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d like to„询问和回答。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car和bike两个四会单词,并认读teacups,merry-go-round,roller coaster,bumper cars。

3.Let's act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并在真实语境中运用。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书的挂图和相关的图片。

2.准备一张动物园的图片、一张游乐场的图片,搜集或自制一些游乐项目的票据。3.准备一个日历。4.准备—个自行车模型。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教师拿出一个国家的国旗或图片,和学生们一起复习这个国家的名称。然后再逐个拿出其它国家的国旗或图片,让他们分别猜猜都是哪个国家?帮助学 生迅速回忆起相关内容。2)把这五个国旗或图片置于黑板上,带学生们做游戏,即全班分成若干组,根据老师的指令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要迅速站到该图的下面,每站对一次,即可 为本组赢得一分,无论哪组得胜,老师都带头说:Hooray!并与该学生击掌庆 祝,借以帮助学生们理解该词的意思。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游戏结束后,老师说:I'm going to England.然后站到该图的下面,紧接着问同学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帮助学生说出I'm going to„当某个学生说的与老师一样时,老师马上说:We'll go to England.有意识复现这个句子。

2)老师边指日历与汽车模型(或图片)边说:We will go on a field trip next week!反复强调field trip与next week,帮助学生理解并突破语音障碍,老师再与学生做问答练习。

3)首先让学生重复这两句话,达到操练的目的。在操练过程中老师很自然的问出:Any ideas? 重复若干次后出示动物园的图片问: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Zoo? 再分别出示主题公园和长城的图片,说:Oh,Theme Park(The Great Wall)!让学生依照老师的句子说出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Theme Park?或Shall we go to the Great Wall ?使学生逐渐从模仿过渡到运用,并尝试把两个地点放在一起的说法。在此过程中认读the Great Wall。

4)找一位学生替代老师的角色,引出过渡句:Any ideas? 在学生反复操练习Shall we go to„?这个句型时,老师帮助他们一起出主意,不断地说出We want to go to the Beijing Zoo和Why not go to the Beijing Theme Park?这两句话,直到有学生能用这两句话表达为止。

5)对这三个句子进行操练,注意纠正语音语调。

6)借助黑板上的图片,进行zoo和park这两个四会单词的教学。7)出示本课挂图,以图片为线索复现本课对话。8)由学生自由选择想去的地点进行练习。

3.趣味操练(Practice)1)学习歌曲,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再次强化这几个表示地点的单词,同时也得到短暂的休息。2)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迅速说出如:Shall we go to the „Why not go to the„或We want to go to the„等句子,说对的小组可以得一枚奖励标志。把以前学习过的地点与本课书的地点放在一起,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迅速说出如:Shall we go to the Beijing Zoo? 说对的小组可以得到一枚奖励标志。在此项操练中,进行分层练习,开始出示一个,后来出示两到三个地点的图片,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描述。能够准确表达意思的可以得到两或三枚奖励标导。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4.课堂评价(Assessment)1)听录音,把小动物与它们想去的地方连线。然后模仿录音,说句子。检测相关单词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并进行自我评价。2)读出句子和单词,并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

3)读句子然后标出4个人物去它们想去的地方的最近路线。检测认读能力。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回忆一下还学过哪些表示地点的词,并在小组中比一比谁能把这些词用在句子中表达出来。

2)回忆一下学过的动物词汇,哪些动物长着长脖子、短脖子、长腿、短腿;长耳朵、短耳朵或长尾巴、短尾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准备。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5

教学目标:

能够简单使用How do we get there ?和What should we take? 等句进行问答。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peak 继续学习Where are we going?并初步接触How do we get there ?和What should we take? 等句的问答。

2.Just read and write 学习fruit和water两个四会单词,并听、说、认读cable cars和coach两个三会单词。3.Let's play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真实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挂图和一些表示地点卡片,还要准备交通工具和食品的图片。

2.准备一些建筑物的图片、食品和交通工具的模型,如:小汽车、火车、长途车、计程车等。

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播放歌曲Days of the week,让学生熟悉这首歌的旋律并迅速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2)出示动物园、主题公园的图片,提问学生: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复习第31课的内容。在复习前,把这两张图片贴到黑板上,然后问:How do we get there? Look!We can get there by bus.出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的图片或模型,选择一种放在动物园或主题公园的下面,让学生初步感知这句话。

3)出示长城的图片,指着该图片提问学生:Where are we going tomorrow? 学生继续用已学句型进行回答。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把长城的图片贴得离前两幅图远一些,继续与学生练习:Where are we going tomorrow? Tomorrow we're going to visit the Great Wall.在练习中注意 visit一词的发音。然后教师指着长城说:It's so far.How can we get there? 借助刚才的句型,帮助学生说出:We can get there by bus.再出示其它交通工具,让学生自由选择,反复练习。

2)此时,教师做出不满意的表情,再次强调So far,然后出示coach和cable car,对学生们说:We can get there first by coach and then by cable car.此句话较长,可以分段学习,并在此过程中认读coach和cable car,让学生借助图片或实物完成操练。3)教师再次指着长城说:It's so far,we should take some food.然后拿出食品模型或图片,对学生们说:What should we take? Bread? Apples? 等。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在他们表达意见的同时学习We should take„这一句子,并利用多种食品模型或图片进行反复操练。

4)教师扮演Miss Liu,与学生做问答练习,学习四会单词fruit和water,并在 过程中完成书写操练。

5)每次与同学做完问答练习后,教师都要说:Please come here at 7:00 tomorrow morning。让学生对这句话有初步的印象。

6)由—个学生扮演Miss Liu,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全文的对话。3.趣味操练(Practice)1)出示本课挂图,请学生们依据挂图的线索表演对话。

2)进行快速抢答比赛,根据教师出示的模型、图片或实物,快速说出相应的词汇,如:教师出示长城,学生们要快速说出the Great Wall,哪一组参与率高,说得准确,哪一组为优胜者,教师就把模型、图片或实物交给该组,准备下—环节。

3)利用手里的物品进行造句比赛,要依据其它各组出示的物品造句,如果能够准确、流利地说出句子,就可以持有该物品,最终哪一组持有的物品最多即为优胜者。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把动物、动物要去的地方、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对应连线。然后指图说出句子。如Goose will go to the Great Wall by coach.检测学生对相关词句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2)看图读出句子和单词,在四线三格线上书写单词,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3)在题中空白处写上合适的单词,如时间、人名、食品、交通工具等。此题目是开放性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灵活进行评价。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在班内开展“假如我是导游”的讨论,请学生们在北京动物园、北京主题公园和长城之中任选一处,制定游览线路,并准备导游词,如果你想带游客去动物园,你应让游客准备些什么东西,怎样去,到动物园以后你应该怎样介绍等。

Unit6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 Lesson 36

教学目标:

能够把I'm interested in „,I enjoy„,I want to„等与本单元内容相结合,达到在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及根据需要进行表达的目的。教学内容与分析及课前准备

教学内容与分析 1.Just s peak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把旧知识I'm interested in „,I enjoy„,I want to„等与本单元内容相结合,达到在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及根据需要进行表达的目的。2.Just check 通过听力练习检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Let's find 通过做游戏,全面复习有关动物和游乐项目的名称,并以此为基础重现前面所学的句型。

二、课前准备

1.准备本课的挂图、动物园、游乐场和长城的图片。

2.准备—些动物头饰和一些游乐项目的图片。

3.准备一些复式的幻灯片,即看上去是某种动物在某个游乐场所中。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歌咏比赛”,对本单元所学歌谣进行全面复习,使学生快速回忆起本单元所学知识。2)出示长城、动物园、主题公园的图片,请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导游词。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拿出头饰,对学生们说:Hello,boys and girls.Let's act.OK? 每拿出一种,都要求学生们快速的说出名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可以发出叫声、做出特定的动作,也可以说So big.So fat等。把头饰奖给先做对的或是做得最好的学生。2)教师先扮演小猴子,并对“长颈鹿”说:Hello,Giraffe.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Great Wall? 反复若干次,指着黑板上主题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No,1 want to go to Beijing Theme Park.教师做出兴奋的样子说:Beijng Theme Park? Oh,I want to go there,too.反复练习,并与学生进行交换角色练习。

3)与学生做任意问答Would you like to come on the bumper car?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去或是不去,然后找学生扮演小猴子做对话,扮演小猴子的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要去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学生说:No,thank you.I/We want to go on„ 4)用同样的办法学习并操练最后的几句话。5)织组学生分组表演对话,师生共同进行评价。3.趣味操练(Practice)1)出示教师贴好的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答问题:Where is/are the„? 2)以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动物所在的地方,向学生提问,在组内进行练习,准备参加比赛。并评出最新颖创意奖、最优美语音奖、最团结协作奖和最认真奖,尽量使每个组都能获奖。3)根据录音内容完成书上的练习,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4.课堂评价(Assessment)完成活动手册中相关内容。

1)听录音,在人物和所去的地方对应的方格中打√,然后模仿录音说句子。如:Lisa will go to the park.检测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

2)看图,把书后的单词贴纸贴在相应的物品上,然后指图说单词。检测相关单词的认读能力。

3)观察左边的图。在右边的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单词,使图文内容一致。检测四会单词的掌握。教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本单元印章情况,奖励表现出色的学生,鼓励并具体指导表现欠佳的学生。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1)详细介绍自己的爱好。

2)以组为单位向老师提交一份旅游计划,详细说明旅游的线路,并简单介绍所去的地方。

第四篇: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案(定稿)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8个,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思考,联系课文内容领会本文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

威武凝重 骑兵俑

勇猛善战

兵车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

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 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

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每队的总成绩除以每队的总人数等于每队的平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下载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四年级平均数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均数》教案(模版)

    《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师:马上校运会了,知道在运动会上四年组要参赛的集体项目是什么吗? 师:谁来说说这项比赛的规则? 师:今天我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就从沙包投准开始,不过不是让大家投,......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平均数》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平均数》教案 教学内容: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2~94页。教学目标:知识......

    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平均数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

    平均数教案

    出示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1的统计图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统计图的内容。 提问: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什么叫“平均”? 教师: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求平均数-人教新课标2014【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求平均数"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搞一次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个队就为胜利队。这个比赛怎么搞呢?谁来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平均数|冀教版

    《平均数》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密切数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