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8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13个生字会写“北”、“南”等12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语言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谚语的美。课前准备:
1、识字卡。
2、多媒体课件。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小声地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
3、学生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记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生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人准课文中的生字,读同课文。
三、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三、自读课文。
四、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五、教学后记:
依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入手,如,哪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谁能说说大雁排着队往南飞,说明天气要怎么样了?由此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中去,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a、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有节奏,像诗一样,很美。)b、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a、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话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第二句,结合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b、读第三、第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课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c、朗读全文。
3、积累
a、记背本课谚语。
b、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三、教学后记
由于在课前让学生做了一定的准备,所以在课堂上许多学生能够将自己搜集到的谚语讲给大家听,学习气氛浓厚,许多学生能够背诵谚语。
30、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初步读懂课文,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头饰。
2、课件。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师板书课题)对,它就是我们课文中的主人翁!棉花本是一种植物,把他当作了人来写。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2、学生自读课文。a、读通全文。
b、边读边想,棉哈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
三、引导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出示稳重第一幅图)观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小黑点)b、棉花姑身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呢?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c、想一想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它的心情? d、指导朗读,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出示稳重第三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 b、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曲线画出燕子说的话。
c、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同学读,分两大组读、同桌读。
3、学习第3—5自然段。
a、分别是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飞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之间又说了写什么话呢?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分角色朗读等。
b、小组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4、学习第六自然段。
a、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请自读第六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体现她心情的句子。
b、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
c、拓展练习
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教学后记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全篇课文以对话为主,对话中多用叹号,感情色彩较浓,因此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上。指导时,以范读和领读为主,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浓厚。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
1、自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先分小组表演,然后推荐到全班表演。
二、识记生字
1、屏幕出示生字,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互相交流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3、说说这写字中哪些字最难记,提示记忆字形的办法。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提示“雪“字下半部分中间的一横不能出头。
“帮“字左上部分的竖撇要出头。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4、学生临摹、描红练习。师巡视指导。
四、教学后记
本课生字较少,在认记时,我注重发挥了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让学生根据偏旁、结合字义记忆字形,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31、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知道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学习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小猴子、小兔子它们用手摘桃子、采蘑菇吃,吃的可香啦。可是今天,它们却不用动手摘桃子了,因为地球爷爷已经用自己的大手替它们摘下来了。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读课文,看谁最聪明,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子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领会内容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a、请小朋友用吸铁石吸一吸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b、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四、读问记字
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学生自识生字的情况,并进行正音,提醒易错字音。
3、用生字组词扩词。
4、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五、教学后记
为让学生对“地心引力”这一科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做实验(用吸铁石吸铁)让学生感知那种吸引力,这样感觉带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第二课时
一、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分组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后检查。
2、.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准备比赛。
(1)练习读好小猴子的话。(①欢快——第二自然段;②请求而且有礼貌——第四自然段;③奇怪——第八自然段)
(2)练习读好小兔的话。(①有礼貌——第六自然段;②奇怪——第九自
然段)
(3)练习读好猴爸爸的话。(慈祥、各蔼——第七自然段)
(4)表演性朗读地球爷爷的话。(声音缓慢、粗壮有力)
3、.表演性朗读比赛。
4、全班分角色朗读。
二、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受到的地心引力。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
3、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实践活动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讨论并试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五、教学后记
本课是遗篇童话,学生比较感兴趣,并且能够从课文中得到一些启示,许多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能找到自己身边的“地心引力“,教学效果良好。
兰兰过桥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和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和它们的特点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课时:两课时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无弹窗http://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自由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无弹窗http://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两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a、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话)b、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桥建在哪里!不过,你只说出了这座桥的位置,还没说出这座桥的名字。请你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这两种桥各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再读全文。
四、教学后记
本课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了文中介绍的两种桥以及它们的特点,学生比较感兴趣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1—4自然段。
a、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段落。
b、四人小组讨论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结实、透明)c、兰兰在潜水桥里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6—9自然段
a、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b、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c、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3、学习第10自然段。
a、齐读,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桥梁专家)b、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巩固识记,书写生字
1、提醒学生注意,“程、砖、驶”翘舌音,“梁、砖、架、划、巧”是三拼音,“薄”是多音字,在本课读báo。
2、认记字形时,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本课生字建立联系,做到既学习新字,又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如“转—砖”、“使—驶”、“彩—采”、“等—特”“被—波”等等。
四、实践活动
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需要我们也来设计一座未来的桥: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作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过桥的东西,河边也没有船能载小猴子过河。请你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要求:1 设计好造桥用的材料; 设计好桥的式样; 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桥。
五、板书设计:
兰兰过桥
潜水桥
结实
透明 塑料桥梁
轻巧
携带方便
六、教学后记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读好比较重点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并加以适当地鼓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33火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名”、“发”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火车的发展,激发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写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重点围绕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情况。
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1、自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作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2、读第三自然段。
a、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蒸汽机车(第二幅插图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b、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请看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在研究制造中。)
c、朗读领会。
3、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a、理解“朝发夕至” b、爸爸还说了什么? c、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d、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
4、读第六自然段。
a、自由读第六段,说说小明做了一个什么梦? b、你也想驾驶火车吗?
c、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四、教学后记
学生对于坌棵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对学生有所启发,了解了火车的种类,也同时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复习巩固生字
1、教读识字口诀、抽读卡片,识记生字。
2、学生读生字卡片。
3、游戏:教师读一字,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卡片,再组词语。
三、书写指导
1、观察字形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2.2、.指导书写形难字:动、发、成。
3、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要写好,整个字才好看。
四、拓展练习
实践活动
你想象中新型的高速火车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然后画下来,准备交流。
五、总结
注意肯定学生的创新之处。
六、教学后记
在本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未来的火车,许多学生能够从自身需要出发,设计未来的火车。课题气愤教活跃。
34、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腿”等9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青蛙一生的变化。
3.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读短文
识记生字。
教学方法:
(一)本课生字的指导方法可以灵活多样。1.从课文里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认一认,读一读。2.用“我会认”引导学生说说生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字,并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领读。学生提出难读的字,如:迎、追、顶,教师重点指导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韵母。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声情并茂,感染学生。2.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到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怎样的? 3.学生说一说,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课时:两课时
阴阳师笔记三两二钱http://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猜谜语,激趣导入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子黑身。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2、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3、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向同学或来势请教。
2、学习小组内互相请教,说说怎样记字形。
三、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小老师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
四、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五、结合图学习
1、自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用手势帮助理解“甩者”。
口头填空:小蝌蚪,大(),()的身子,()的尾巴,()地游涞游去。
学生齐读着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心情。(可以加上动作)
2、读第二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a、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与小蝌蚪最先的样子项比较,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b、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出两条后退。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c、分角色读。
d、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a、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b、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作妈妈呢?
c、分角色读。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自读第四、五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文“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句子,教师板书:尾巴消失
捉害虫
5、教师归纳: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复习生字。
出示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五、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读一读。
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书写情况。
六、演一演
1、学生带上头饰,表演课本剧。
2、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给以鼓励。
七、拓展学习
1、课外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2、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八、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生字。
2、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
3、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议出谁的设计好。教学重点:
1、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生字。
2、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
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课前准备:结合《兰兰过桥》的学习,学习自己设计“未来的桥”。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
“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
„„
3、生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4、师检查识字情况。
5、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汉字。
如:(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泪)眼睛流水,泪水往往。
二、“日积月累“
1、找找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意)
2、选字填空,填完后读一读。
3、拓展练习。
身
生
声
远
圆
园
做
坐 笑()
()方
()好 学()
花()
请()()体
团()
三、“我会读“
1、自读短文,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2、把短文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后记
爱“我会读“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让同学之间开展比赛、读给老师听等办法,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话题。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河的对岸,河面上没有桥,也没有其他的能帮助小猴过河,请大家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
现在把你们设计的大桥图拿出来,向小猴子介绍自己的设计。想想,怎样向小猴子介绍自己的设计,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二、分小组交流
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三、小猴子选出自己满意的桥,并说出其中理由。
四、拓展创新
1、引导设计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2、鼓励学生讲出其设计理由和使用特点。
3、评选出最好的桥。
五、教学后记:
许多学生在这节课上表现出色,能够展开想象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未来的桥”,课堂气氛较活跃,表现积极。
第三课时
展示台
一、认真看图,了解第三幅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
二、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捞方法。
三、向大介绍自己的方法。
四、比比谁的方法最好。
五、试着把第三幅图画出来。
六、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教学后记:
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学生能够讲出小猴子是怎样把掉进河里的皮球捞上来的。想象基本合理,观察也比较细致入微。
第二篇: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真》教学设计(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真》教学设计(定)
——赖瑾霞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认真”为主题,编选了两面三刀篇主体课文《燕子妈妈笑了》、《画鸡蛋》和一篇自读课文《丁丁写字》,安排了识字、写字、造句、标声调等基本知识的学习。从本单元开始,还安排了“看图写话”的内容。
《燕子妈妈笑了》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他*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三次,终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点,小燕子妈妈很高兴;《画鸡蛋》是通过老师要求达·芬奇从画鸡蛋学起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从最基本的技能学起,同时还告诉我们,“认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丁丁写字》是一篇语言浅显,适合孩子阅读的小短文,讲了丁丁认真地看冬冬写字后,终于找到了自己字写不好的原因。
学习本组课文,应以鼓励学生自读课文为主,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实践、实际操作、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并从中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是做人做事基本能力和品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理解“认真、仔细就能有新发现。”
3、学习小燕子认真观察的学习方法,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做任何事情都有要认真,认识到学习任何本领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基本技能做起。
5、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分析综合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课时:
《燕子妈妈笑了》三课时,《画鸡蛋》三课时,《语文天地》一课时。
1、燕子妈妈笑了
一、教学理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的开心,学的主动。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理念。让学生在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及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要认真地做每一件事。
三、教学要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瓜、屋、错、认、发、现、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中理解“认真、仔细就能有新发现”
3、学习小燕子认真观察的学习方法,能联系实际学一致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4个。
2、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唱歌观图,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燕子》那首歌吗?我们唱唱好吗?
2、出示燕子图问:这是谁?点出词语认识“燕”字。
3、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篇童话故事,名字就是《燕子妈妈笑了》。请同学们翻开书,看谁先找到。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范读课文,提出要求。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2、引导学生自己朗读,指导识字方法:喜欢这个故事吧,你们能不能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大家互相帮助,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办法来解决。同时,给每段标上序号。
3、检查读书效果:课文有几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4、出示字娃娃,请小老师教读生字。
三、自主识形、组词、解义
1、去掉拼音学生认读。
2、指导书写。教师指导检视。
3、指导组词。
四、教学效果测评
1、看拼音,你能写下相应的汉字吗?
2、教师出示小黑板,看拼音,写汉字。
五、拓展练习
这篇小故事讲了认真的重要性,你能另外讲一件说明认真很重要的事情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理解“认真、仔细就能有新发现”。
2、学习小燕子认真观察的学习方法,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及生词卡片学生认读。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方法
1、自由读文,思考以下问题:
(1)燕子妈妈共让小燕子去看了几次冬瓜和茄子的区别?
(2)第一次小燕子观察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和妈妈说的?妈妈是怎样说的?让学生试着读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语气。第二次小燕子观察到了什么?妈妈又是怎样说的?第三次小燕子观察到的什么?妈妈是怎样的心情?(3)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交流阅读思考。
4、结合交流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每次小燕子去菜园观察到什么了。
5、讨论:为什么小燕子第一次、第二次没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次却发现了吗?
6、说说通过读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7、小结:对,观察事物要认真、耐心。借此机会老师还要告诉你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很多很多,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用耳朵听、鼻子闻、用嘴尝等等,不仅可以看外面,还可以看里面,你们回去可以尝试尝试,把冬瓜和茄子切开来,一定还能发现很多很多。
三、分角色朗读
1、我们看看每次妈妈都是怎么说的?小燕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好吗?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全班齐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燕子到菜园看了()次,它发现()和()细小的不同。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生字,正确书写“屋、错、皮、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说中提升认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正确了,而且也读懂了这节课我们就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感情来,好不好?
二、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
现在,你们都是小燕子啦!你们到菜园里看了三次都有新的发现,高兴吗?小燕子们,赶快把这三句话读读(电脑出示三句话)看怎么读才能把你们高兴的心情读出来?你可以自己一个人练读,也可以几只燕子聚在一块儿商量商量。
1、学生自由分组练习朗读。
2、检查指导。
(1)哪只小燕子来读这句话。
(2)真高兴,还有哪只小燕子像他这样高兴地读这句话。(3)第二次的发现谁来读。
你们真聪明!“妈妈,妈妈”读得很好,如果把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声音往上扬一点,高一点就更好了。谁再来试试。
(4)再读小燕子第二次说的话。
(5)读第三句“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口语交际,提升认识。
孩子们,为什么你们第一次、第二次没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这次却发现了呢?你来告诉妈妈好吗?
四、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抽出要写的4个字。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重点指导“屋”和“错”。
五、拓展练习
照样子组词造句:
细(仔细)小燕子观察很仔细。现()
。瓜()。
2、画鸡蛋
一、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理念。让学生在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充分体会到亲情、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及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及课文。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叙述课文。
三、教学要点:
1、识字15个,写字8个。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识到学习任何本领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基本
技能做起。
3、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分析综合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读生字词,会正确书写“完”“同”“练”“就”四个字。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观察导入
同学们,请看老师讲台上放的是什么?其它同学评判一下,他们说的内容一样吗?为什么同一个西瓜,各人看到的样子却不同呢?难道他们说错了吗?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同样一个东西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果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画鸡蛋》(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认读生字“蛋”)
二、谈话激趣:
《画鸡蛋》这个故事讲的是四百多年前,在意大利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达·芬奇。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画画了。可是他的老师天天让他画鸡蛋。同学们,你们觉得鸡蛋好画吗?那他的老师为什么还天天让他画鸡蛋呢?你能知道为什么吗?
三、自读课文:
(1)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在课文中(2)同桌互想读一读,看谁认识他们。(3)小组内进行认读,看谁记得又快又好。
2、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2)学生抽读生字。
(3)小结:你们真是好样的,这么快就记住这么多的生字,有谁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学习生词。
(1)再读课文看看这些生字可以和课文中的谁组成词语,找出来读一读。(2)出示生词卡片,请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3)用你喜欢的词语造个句子。
4、再读课文,回答问师。(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问题:老师为什么还天天让他画鸡蛋呢?(3)小组交流思考,汇报。
(4)齐读老师说的那句话: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吗?…… 拓展练习
四、实践操作题:
(1)拿两只鸡蛋比一比,看看它们的形状是否相同?
(2)拿十个鸡蛋比一比,看看能否找到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鸡蛋。(3)拿一个鸡蛋,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看看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生字词,正确书写生字。
2、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识到学习任何本领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基本技能做起。
3、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分析综合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词及生字。
2、说说老师为什么天天让达·芬奇画鸡蛋?
3、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在家里观察鸡蛋、画鸡蛋的情况。
二、指导朗读,问题延伸,引导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1、读课文,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说这话?
2、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达·芬奇说的话?(不耐烦的语气)
3、老师是怎样来回答他的?老师说这句话时态度是怎样的?谁能把老师严肃的语气读出来。
4、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是怎样做的?
5、他为什么又画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鸡蛋呢?
6、课文最后一段中说“这件事对达·芬奇的影响很大。”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
7、学们想一想,你以前做事情,有没有像达成·芬奇小时候画鸡蛋那样,很快就不耐烦了?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8、小结:对!学习应该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还要有耐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9、指导写字。
出示要求写的字:就、完、同、练。
学生观察这些字的每一笔都占了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出示“许、件”两字,指导学生自己说出字形上的不同,“非、习”强调笔顺和结构安排。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画鸡蛋》的故事。
3、用课文中的词语练习说话,引导学生积累书面语。
教学设计:
一、检查复习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讲述《画鸡蛋》的故事。
四、听写词语:认真、发现、开始、简单、容易、完全、观察、练习、影响、非常。
五、用听写的词语练习说话。
六、教学质量测评:
1、读课文填空。达·芬奇知道:画鸡蛋(),在()鸡蛋中,没有()是()的,就是同一个鸡蛋从()的()去看,也不一样。我要()观察,练习,()把鸡蛋画好。
2、从()里找到意思相近的词,写在下面的()里。仔细
简单
非常
认真
十分
著名
容易
出名()()()()()()()()
3、拓展练习
用下面的词造句:认真、发现、开始
3、语文天地
(八)教学内容:
1、观察图画
2、读一读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能写出画面表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
2、自读《丁丁写字》,认识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条件,而是有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有序地观察画面。
2、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
1、观察图画,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3、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提示:图左边画了什么?图中间画了什么?图右边画了什么?
4、讨论图下的横线上应该怎么填。
5、指导学生把横线上的词语串成一句话说一说。
如:清晨,公园里,大人们有的练拳练剑,有的学唱戏;孩子们在练跑步。
注:这一题对学生的回答不能要法语过高,只要学生的回答没有病句,并且符合图意即可。
二、读一读
1、说一说,自读短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
2、自读短文。
3、思考:丁丁写字不好是因为什么?后来他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4、小组交流。
5、小组长汇报小组交流情况。
6、想一想,你以前做事情,有没有像丁丁那样,事情做不好,不是怪这,就是怪那,没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7、说说读了课文,你懂了什么或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8、把图上的内容说给爸爸妈妈听。
第九单元车的世界-----赖瑾霞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车”为主题的开放单元,和别的单元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单元没有主体课文,只有一幅印刷精美的图:马路上车来车往,交通繁忙,图下面是图内车辆的名车称,可见这给认课教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学习本单元课文必须开放课堂,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课前,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各种车辆,了解各种车辆的用途,收集有关车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课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交流,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车的名称、用途,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等;课后,可以让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展台,每小组选派一位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借此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字、识词。
二、学生分析
我们处于郊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车的外形结构、不同的车型以及车的相关知识还不太了解。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求知欲望非常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非常专注,个个喜欢动手操作,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别人,对于生活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自觉、主动地获取信息。
三、教学要求:
1、认识各种车辆名称,大致了解各种车的用途。
2、认读19个生字,学写9个字。
3、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四、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启发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19个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能背诵课文,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
2、识记生字并培养其识字的能力。
3、“轮”是书写的难点,需加强指导。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录音:几种特殊车辆行驶时发出的声音。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还知道哪些车名。板书课题:车的世界
(二)、认识车辆
1、出示课件(课本中的图)生上台拿出车辆图,并说出他的名称及用途,再把它贴在黑板上。
2、还有谁看到了其他的车?你坐过出租汽车吗?出租汽车有什么特点?
3、还有谁看到了无轨电车?为什么叫无轨电车?
4、还有谁看到了消防车?消防车是用来干什么的?
小朋友,你们真棒,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丁丁听懂了没有?(出示课件)
5、课件出示:农村图,问:图上都有哪些车?这些车都有什么用途?
6、小朋友,除了这些车你们还认识什么车呀?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车的知识?
7、真是一个车的世界!同学们知道的车可真多呀!你们认识他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车的名字。
(三)认识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
2、指读生字并组词。
(四)总结全课(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师:街上的车那么多,我们在街上行走时应该注意什么?(课件出示儿歌)
生:人们的生活真精彩,车的世界更奇妙,公共汽车满街跑,人们上下班来离不了;无轨电车实在好,既省能源又环保;小轿真小巧,一家老小刚刚好;摩托车、自行车,方便有灵巧;救护车、消防车,打个电话它就到;洒水车车洒水,公路清洁真需要;拖拉机突突叫,大卡车身手好;小马车虽然小,农业生产少不了;各种车辆忙着跑,交通规则遵守好;人们的生活才更美好,更美好!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本组教学开始,就以谚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教学目标:
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5个;
2.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科学、合理地学习生字,掌握运用拆字、编顺口溜识记生字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有目的、有专题地收集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处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
识字8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谚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搜集谚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想考考你们。如果你迷路了,你知道可用什么办法辨别方向吗?你们知道蜻蜓低飞预兆什么?如果想知道赶快读识字8的谚语吧!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流利地读谚语。
2.在文中画出本课所需要认记的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三、检查汇报:
1.教师出示识字卡,学生认读。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认记)
3.扩词练习:给生字找朋友,组成一个新词。
4.开火车认识生字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学生再读课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还要当引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韵律美。)
2.小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谚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读后的收获。
4.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机指导。
五、课内升华:小组擂台赛,交流课前搜集的谚语,看哪一个小组搜集的谚语多!
六、指导书写:
1.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汉字结构及占用字格的位置。
2.学生认真描红和临写。
3.教师个别巡视指导。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意味深刻的谚语等着同学们去收集,希望同学们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八、趣味作业:把今天学的谚语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30.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认字、写字、读好请求的语气。教学准备 :小黑板与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字、读好请求的语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你们认识棉花吗?棉花有何用处?根据自己对棉花的了解,主动向同学介绍。2.出示课题。认识生字“姑、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记一记。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自由识字。2.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例:合一合:目──分──盼换部件:班──斑 3.同学间评价谁的方法好。
4.多种形式巩固识字、开火车读,你指我猜、摘苹果等。5.组织朗读课文,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三、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1.组织学生轻声读课文。
思考:棉花娘娘得病后,都请了哪些医生为她看病?谁治好了她的病?为什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后回答。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而燕子、啄木鸟、青蛙却不能? 3.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惊奇”,“斑点”。4.练习读好请求的语气。
总结:组织学生辨别谁是益鸟、益虫,谁是害虫。
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燕 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 蛙 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里的害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棉花姑娘》(教师板书)
一、分角色朗读,提高能力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2.展示成果。进行朗读比赛。
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读好请求的语气。3.选出优胜小组。
二、指导写字
1.出示“只、星、雪、帮、请、就”,引导学生找到上下结构的字。2.认真观察“只、雪、星、帮”4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范写“雪、只”两个字,“雪”字提醒学生注意雨字头的书写变化,“只”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4.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写字成果、师生共同评议,写得不够好的字可以再多写几个。
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与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2. 了解地心引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游戏: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纸吧!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师生一起做游戏)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会掉下来。想知道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找到答案了。
2.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生自由答)
3.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双特殊的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的。”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1)请小朋友们用吸铁石来吸一块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师: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2)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3)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板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
苹果落地 地球引力
学科学 爱科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球、玩”等6个字。
2.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1.会写“球、玩”等6个字。
2.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地心引力。
二、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小兔──有礼貌、惊奇。猴爸爸──慈祥、和蔼。地球爷爷──稳重、有力。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全班分角色朗读。
4.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读好:(1)“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2)小猴觉得很奇怪:“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3)地球爷爷说话了:“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我的手,就是你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三、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本课的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3.教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教师桌间辅导。
五、拓展实践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试验: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跳”的画面。讨论: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这么高呢?
兰兰过桥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难点:写字、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难点: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在哪里见过?快把你见过的桥说给同学、老师听。
2.(出示不同桥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二、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各是什么桥?(1)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2)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3.课文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学生齐读。5.再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图体会,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潜水桥?(引导学生从桥的特点,从桥上可以看到什么来回答)(3)再读、感受潜水桥的神奇。2.学习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4)多媒体课件演示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三、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爷爷 桥梁工程师
潜水桥 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成 像长长的房子 塑料桥 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
发明 创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学写比喻句。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学写比喻句。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2.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由读生字表中的字。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读生字,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坐” 1.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二点; 2.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3.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四、练习:照样子,我会说。又平又稳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潜水桥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33火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3.了解火车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新词;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了解火车的演变历程。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与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3. 了解火车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了解火车的演变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2.检查识字情况。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1.自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作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2.读第三自然段,A.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了什么呢?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正在研制中。)
3.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A.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来。谁能把词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B.爸爸还说了什么? C.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 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D.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铁路。”
4.读第六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板书设计
33火车的故事
蒸汽机车
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
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
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磁悬浮火车 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
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6个生字。
2.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会写6个生字。
2、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复习巩固生字 1.学生读生字卡片。
2.游戏:教师读一字,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卡片,再组词语。
三、书写指导
1.观察字形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要写好,整个字才好看。2.拓展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大家交流。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2)组织学生借助小组互助学习,达到初读的目的。(3)汇报学习结果。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3.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4.巩固识字,找朋友。(出示偏旁和部件进行连线)
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学写生字培养习惯
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3.教师范写。(课文中没有口或带口字旁的字)4.学生描写、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3.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角色迁移,体验文本 1.细读第一自然段。
A.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指导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B.理解“一群”的意思,通过“一只”、“一群”进行比较,知道“一群”数量多,并用“一群”说话。
2.看图读二、三自然段。
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鲤鱼:亲切。乌龟:和蔼。
学生分角朗读,戴上头饰表演朗读。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
A.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B.青蛙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亲切、慈爱)4.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
四、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五、巧设悬念,课外延伸
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一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到多少害虫呢?我们也去探究一下,好吗? 板书设计
34.小青蛙找妈妈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
2.让学生正确区分字形、字义。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教学难点: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课前准备 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2.让学生正确区分字形、字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让学生正确区分字形、字义。教学难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让学生读懂并找出短文一共讲了几个字。2.引导学生发现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
3.扩展运用,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其他字,以加强复习巩固。
二、我会认
1.先让学生自己练读生字。
2.读读记记。游戏:老师指哪个,学生读哪个生字。让学生认记生字。学生先认再读,边读边悟。
三、日积月累 1.“我会填”
出现了同音字“完——玩”,形近字“很——得”,形近音近字“请——情”“跳——桃”,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字形、字义。
2.“我会读”
(1)让学生自读,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帮助,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还可以采取同学间比赛、读给老师听等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四、小结:说一说你又学到了什么。
巩固新知。学生自己说,可相互补充。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我会填
请客
完成 很多
桃花 事情
玩耍
得到
跳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 教学重点: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教学难点:完成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未来的桥》
一、创设情景,导入学习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帮助小猴子过河。请大家帮助小猴子设计一座桥。现在,把你们小组设计的大桥图样拿出来,准备向小猴子推荐自己小组设计的桥。
想一想,说一说,评一评。
二、商议介绍词,准备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已经设计好的桥梁图样,讨论一下,怎样向小猴子介绍,才能让他采用自己设计的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组员在组长带领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小组间互相交流
1.每个小组选代表向小猴子(另一小组的同学扮演)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桥。2.其他小组对他们进行质疑。(从桥的造型、材料、色彩、承重力等方面质疑)老师在这个环节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回忆,说不完整,请其他学生补充。
四、评选、展示最优桥梁设计
准备一块大黑板,把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张贴在上面,请学生评选最优桥梁设计。(有特色,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五、扩展情境,延伸交流
学生表演:小猴过桥以后,到了小熊家,向小熊介绍他过的什么桥,感觉怎样。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未来的桥》
1.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分组展示自己的图画,互相讲一讲。
2.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课文 19.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病、医”等7个字。认识一个偏旁。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通过学习,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语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益鸟和益鸟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
19、棉花姑娘)谁知道棉花可以干什么用?(棉衣、棉袜、棉球、被子、鞋子)是啊,棉花不仅漂亮,而且用处还这么多。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
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小组内分析。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5.教师情景导读。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作业: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教学反思:
课文 20.咕咚
教学目的:
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3.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认识生字
1、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出示:(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
五、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 个自然段,____ 幅图,讲了____ 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
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跟着跑,只有____ 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六、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七、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
(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
(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
(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
(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 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
(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作业: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文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会写“捉、条”等7个字。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4、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重点】能够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认识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方法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法、自读质疑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壁虎吗?(课件出示壁虎图)今天,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于壁虎的故事。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竟劲一挣,尾巴挣断了,怎么办了?他到处借尾巴,他借到了吗?你们等会儿学完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
二、播放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学习新生字
1、请学生把书打开到109页,借助插图把课文试读一遍,并画出不认识的字。
(自由读)
2、检查:
a、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词,就读哪个词。(课件出示拼音的生词。)
壁虎 逃走 姐姐 一条蛇
蚊子 难过 小河 借尾巴
b、出示插图,学生练习说话,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c、引导学生识记字形,交流识字经验。结合图片识记生字:壁、墙
熟字加一加识记:蚊(虫+蚊)咬(口+交)房(户+方)赶(走+干)转(车+专)认识新的偏旁:户、车(注意作为偏旁时最后一笔是“提”,和车字
书写笔顺最后一笔“竖”稍有变化。)
谜语识字:您(心上有您,表示第二人称尊称)熟字换一换识记:继—断 泼—拨 形近字识记:用—甩
d、生自由读,同桌互动,师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识记情况。
3、这些小老师可真棒!
(课件出示无拼音的词)没有拼音的词你们会读吗?(小组开火车读)
4、其他小朋友想读吗?(师指齐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书写:“条、爬、草、房”。
2、回顾偏旁,观察生字结构,及其在田字格的位置,起笔、收笔位置在哪尤其要注意,认识新的偏旁“户字头”。
3、交流写字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户”叫“户字头”。(1)条:注意上面是折文。下面是竖钩,不是竖。
(2)爬:半包围结构,爪要写得稍大,首撇短平,捺要伸展,巴要写得小些。(3)草:草字头的横不宜太长,两个小竖要上开下收。(4)房:户字头和户的占格不同,方的横要超过户。
4、教师范范写,学生描红。
5、展示、评价书写。
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复习生字。小游戏:我指你认
2、说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没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生字读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现在大家先把课文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然后再读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请一名喜欢读1、2、3三个自然段的同学读1、2、3三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问题:(课件出示3个问题)
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⑵小壁虎首先向谁借尾巴?(小鱼)
⑶借到了吗?(没有)
是不是小壁虎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给他?(不是)
那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出示第二自然段课件)
引导我们同学向别人借东西时一定要像小壁虎一样,一定要尊敬地称呼别人,还要用商量的语气。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板书:鱼尾巴──拨水
2、课件出示4、5两自然段:
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讨论解疑,在解疑中穿插朗读。蝇子:专叮牛的苍蝇。
⑵指导朗读,表演读。
3、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是怎样?(课件出示)
指导朗读: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
齐读第七自然段,讨论:
⑴知道什么?(小壁虎又长出一条新尾巴)(课件出示)
⑵小壁虎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带过,妈妈不是不知道借尾巴的经过妈妈不是不知道他借尾巴的经过吗?(渗透写文章要有祥有略)
⑶妈妈为什么说“傻孩子”: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又长出来了。这是再生现象,人的头发、指甲都有这种现象。)
四、回悟课文
(课件出示)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树上。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小壁虎爬了较长时间,尾巴不是断了就立即长出来)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艰难过程,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和再生的功能,从中了解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品德。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鱼尾巴──拨水
牛尾巴──赶蝇子
燕子尾巴──掌握方向
壁虎尾巴──自我保护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主动识字的意识。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鸟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出示“虫字旁”。)(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4.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作业:与同学交流在生活中认识的词语,并试一试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三、共同阅读,感悟道理——和大人一起读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六、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概述
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有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个故事中有两个性格相反的人物,一个慢性子,一个急性子,当急性子顾客遇上慢性子裁缝,他们之间就发生了一段妙趣横生的故事。《方帽子店》写一家帽子店只卖方帽子,顾客只买方帽子,他们从未尝试着改变,几个小孩子却打破固有思维,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帽子,而那些方帽子最终成为古董的故事,告诉我们墨守成规、不懂变通,最终将会被淘汰。《漏》和《枣核》都是民间故事。《漏》讲述了一只老虎和一个贼做贼心虚,被老婆婆口中的“漏”吓得自乱手脚的故事。《枣核》讲述了聪明勤快的枣核大闹县衙,解救牲口的故事。本次口语交际围绕“趣味故事会”展开,要求学生讲讲有趣的故事。习作的主题是“这样想象真有趣”,给出四幅动物图片,要求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赋予它们与实际相反的特征,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特点。
4.默读课文,交流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
5.学习转述别人的话。
6.能围绕“复述故事”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7.读词语,发现特点,认识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8.能大胆想象,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9.感悟、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
10.读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并仿写句子。
重点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对话时的语气,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3.读词语,发现特点,认识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4.能围绕“复述故事”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5.感悟、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
难点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2.学习转述别人的话。
3.默读课文,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4.能大胆想象,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5.读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并仿写句子。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课时
《方帽子店》1课时
《漏》2课时
《枣核》1课时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1课时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这篇课文生动有趣,讲的是一个急性子的顾客在一个冬天要做一件棉衣,找到一个慢性子的裁缝,在急性子顾客接二连三的催促和改变下,慢性子裁缝始终不紧不慢,答应了顾客所有改衣服的要求,而衣服却还没有开始做的故事。故事没有结局,其实也有更多的结局,每个学生都能为故事增添结局。
三年级的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比较高,而这个故事幽默风趣,学生学习起来会兴趣盎然,多读几遍,就能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填写好表格,复述故事就变得容易了。
1.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如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引导学生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2.默读课文,填写好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故事。复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他们说说读故事后的体会。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2.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快和慢。
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从故事中获得启示。
教师: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搜集作者周锐的相关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
一、揭示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裁缝是干什么的吗?(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裁缝和一位顾客的故事。(教师板书:裁缝 顾客)
2.这位裁缝和这位顾客各有什么特点呢?谁看完课题后来告诉老师?(学生说)原来他们一个是慢性子,一个是急性子。(板书:慢性子 急性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周锐的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
1.师:多么有趣的故事呀!请翻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生认读。
(2)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3)指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师相机正音。
3.默读课文,想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同桌讨论交流。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
1.课件展示人物:裁缝、顾客。
2.他们分别是什么特点?(裁缝——慢性子、顾客——急性子。)
3.根据人物特点,交流裁缝和顾客说话时的语气。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5.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分角色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师范写“卷、责”等字,重点指导这几个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写生字,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师:同学们,读了故事,你们能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这个故事真有趣,讲的是一个急性子的顾客在一个冬天要做一件棉衣,找到一个慢性子的裁缝,在急性子顾客接二连三的催促和改变下,慢性子裁缝始终不紧不慢,答应了顾客所有改衣服的要求,而衣服却还没有开始做的故事。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细聊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的故事吧。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主人公:裁缝 顾客
特 点:慢性子 急性子
第二课时
1.默读课文,填好表格,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2.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重点
默读课文,填好表格,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难点
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下列生字。
缝 箱 夸 歪 承 袖
衬 衫 负 泄 艺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理解文本
1.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中的表格,学生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2.全班交流表格填写情况,深入理解文本。
(1)第一天:急性子顾客要求裁缝就在冬天完成衣服,慢性子裁缝耐心地劝说他,说定了做衣服的事儿。
①师:急性子顾客在遇上慢性子裁缝之前共跑了几家裁缝店?为什么没有做成衣服?
(三家。因为急性子顾客不满意他们完成衣服的时间。)
②急性子顾客起先同意慢性子裁缝完成衣服的时间吗?
(不同意。)
③为什么急性子顾客愿意让慢性子裁缝为他做衣服呢?你们觉得慢性子裁缝说的话有道理吗?
(因为慢性子裁缝根据急性子顾客的特点进行劝说,顾客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有道理。)
(2)第二天:急性子顾客不做棉袄了,改做夹袄。慢性子裁缝同意了。
师:同学们,以急性子顾客的性子,你们觉得夹袄做得成吗?(做不成)
(3)第三天:急性子顾客不做夹袄了,又改做短袖衬衫。慢性子裁缝同意了,因为这只需在夹袄的基础上咔嚓咔嚓两剪子就能做成。
(4)第四天:急性子顾客要把短袖衬衫改成春装。慢性子裁缝先是不同意,后来才说可以,因为急性子顾客的布在柜子里搁着,还没开始裁料呢!
①前两次慢性子裁缝都同意了顾客改衣服的要求,为什么这一次他摇头了?
(因为接上去的袖子太难看了。)
②裁缝为什么还没开始裁料呢?
(因为裁缝是个慢性子。)
③顾客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惊讶、恼怒)
④此时,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
(预设:这个裁缝真是名副其实的慢性子,我真是上当了。或者:哎,幸亏是个慢性子,要不然我的春装就不是最漂亮的了。)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预设一:不能太心急,越心急越做不成事情。
预设二:性子太慢也不行,办事情会太拖拉。
……
三、复述故事
1.根据表格,接龙讲故事。
2.同桌相互讲讲这个故事。
四、布置作业
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发挥想象,课后讲给同学听。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顾客—性子太急—办不好事情
裁缝—性子太慢—办事拖拉
教学本课时,我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感知本课两位主人公的特点。随后,我指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时,我通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感悟文本内容,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26* 方帽子店
创新是从疑问开始的,打破固有思维,追寻生活中的疑问,尝试解决,生活就变得更美好。起初帽子店只有方帽子,大人们习惯了戴方帽子,不管舒不舒服。不喜欢方帽子的孩子们自己用布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帽子,渐渐被世人接受,后来,有了卖各式各样的帽子的新帽子店,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方帽子则慢慢地成为了古董。文章告诉我们墨守成规、不懂变通,最终将会被淘汰。
精彩的故事总能吸引孩子去思考。这个故事里的人物有孩子,更能让孩子产生阅读的兴趣。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易理解主要内容,在对方帽子店主人的笑声中,学生也会体会到改变的不易和美好。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通过朗读、默读、略读等形式学习本课。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深入思考的精神,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认字读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通过交流,说出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培养学生表达交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思考、爱创新的精神。
重点
1.会认6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你最意想不到的部分。
难点
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展示方帽子,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帽子(教师出示方帽子店中的帽子图片),欣赏完这些帽子,你们能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些帽子的形状吗?(学生回答,方的),由此,我们可以为这家店取个什么名字呢?(学生回答,方帽子店。)
2.教师板书课题:方帽子店
3.师:这些帽子好看吗?你们喜欢这些帽子吗?在这家店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正音。
3.教师重点指出“嚷”“溜”是多音字,在文中分别读rāng和liù。
4.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
2.交流文中最让你意想不到的内容。
预设一:他们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
(这句话强调了方帽子店里只有方形的帽子。)
预设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这表明人们戴着方帽子特别不舒服。)
预设三: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此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孩子们想到别的形状的帽子。)
(通过写孩子们做出不同形状的帽子,反映出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预设四: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在改变,那些让人戴着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变成了古董,告诉我们不适宜、不合潮流的东西,最终会被淘汰。)
3.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4.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尝试自己复述故事。
5.小组内互相复述故事,如果有同学讲的时候卡住了,其他同学可以提示。
6.教师出示图片,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四、布置作业,指导摘抄
让学生摘抄本课中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
方帽子店
方帽子 ――→圆帽子
不舒服――→ 舒服
上课伊始,我借助课件呈现方帽子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帽子的形状,引出课题,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关于方帽子形状的印象。教学中我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理清课文内容,虽说是略读课文,但朗读练习和理清课文思路的练习仍然不可忽视。复述故事时,我呈现课文图片引导学生复述故事,降低了复述的难度,给学生以自信心。漏
这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一对老夫妇养了一头小胖驴,小偷和老虎都起了歹心,一个想偷驴,一个想吃驴,于是在一个下着蒙蒙小雨的夜晚,贼和老虎同时到达了农家,然后在听到老婆婆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时,做贼心虚的一人一虎都以为漏是一个厉害的角色,阴差阳错把对方当成了漏,纷纷吓破了胆,虽然再次有贼心,仍旧被对方吓昏了的故事。而最有趣的是“漏”的身份:老夫妇怕漏雨。
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这个民间故事很有意思,学生读后,会因其中的老虎和贼互相惊吓而哈哈大笑。故事的前因后果也比较清晰,学生读后就能理清。课文较长,虽有一个示意图,但学生复述故事也不是那么容易,要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中的重要情节进行复述。
整体阅读,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最大限度地解决生字词的认读书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故事的趣味;利用示意图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解决生字词。
2.交流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复述故事,培养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民间故事的趣味性。
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难点
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2.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3.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重点
1.会认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难点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民间故事——《漏》。
2.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学生交流,指生说。(预设:“漏”是指什么?)
4.如果想知道答案,那就赶紧去学习课文吧。
二、介绍文体
《漏》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其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三、认识人物
1.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
2.指生说,师相机板书:老公公、老婆婆、毛驴、老虎、贼。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的意思。
(3)标画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生读字词,正音。
(2)课件出示词语,指生说意思。
(3)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交流故事的前因后果。
①了解故事的起因:老虎和贼想偷老公公和老婆婆家的小胖驴,结果,听到老婆婆说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漏”,于是被吓得乱了手脚。
②了解故事的经过: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老虎甩掉贼,贼蹿上了树。
老虎和贼在树下相遇,滚下了山坡。
滚下山坡后的老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都吓得昏了过去。
③了解故事的结果:老婆婆说的“漏”,其实是漏雨。
五、交流有意思的内容
1.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你们一定知道“漏”是指什么了吧?
2.学生交流。
3.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有意思?请你告诉大家。
4.学生交流。
漏
故事的经过:
①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②老虎甩掉贼,贼蹿上了树。
③老虎和贼在树下相遇,滚下了山坡。
④滚下山坡的老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吓得昏了过去。
第二课时
1.会写13个生字。
2.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3.借助示意图,复述这个故事。
重点
1.会写13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难点
借助示意图,复述这个故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词。
2.指名说说“漏”指什么。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2.全班展示读,说说哪里让自己觉得有趣。
(展示读时,读的内容不要重复,尽量将文本内容都读到。)
三、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1.出示示意图,学生自读。
2.说一说示意图中的总结分别对应文中的哪部分内容。
3.指名学生根据示意图复述故事。
4.组内复述。
5.再次指名学生根据示意图复述故事。
四、总结课文,交流体会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仔细观察字形。
2.教师范写“喂、贼、厉、偏”这四个字。
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余的字,学生评价。
4.学生在写字本上抄写本课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
漏
漏 | 喂 | 胖 | 驴 | 贼 | 狼 | 莫 |
厉 | 抱 | 架 | 胶 | 粘 | 偏 |
本课教学时,我先通过问题“‘漏’是指什么”引入新课,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接着介绍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让学生初步感知民间故事的特点。再出示文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人物,理清思路,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从而为后面的复述故事奠定基础。然后,我让学生交流有意思的内容、和同学分角色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在自由宽松的氛围里,学生乐于投身其中,体会到故事的趣味。最后出示示意图,读示意图,了解示意图分别是哪部分内容,再通过一个学生的示范复述激发更多学生复述故事的兴趣,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当学生在小组内复述后,再次指名学生复述故事,这一次的复述就更加流利、通畅了,学生对故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28* 枣 核
一个枣核一样大的孩子,虽小却能做很多事情,不仅用自己的勤快获得了邻居的夸赞,还用自己的机智惩治了县官。这个故事用一个小小的人物寄托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
民间故事都是神奇的,神奇的故事情节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有生活的影子。本课中的人物和学生的年龄相仿,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较为浓厚,同时,他们也会从枣核的身上学到不少东西。通过前几节课关于复述故事的训练,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复述本课故事也会更加生动、具体了。
1.让学生自己质疑,进行自主学习。
2.运用合作、探究、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训练学生快速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学生自读质疑,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民间故事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重点
会认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难点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故事导读——谈“趣”
1.同学们,民间故事以夸张、幻想的情节影射生活,给人们以启示。来,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自己所知道的民间故事,大家交流分享。
2.学生简略地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民间故事。
3.(出示图片枣核)让学生比一比大小,想象一下如果这样一个人能干什么。(学生交流)我们文中的枣核可是有很大的本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大略初读——知“趣”
1.自读“导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2.指名读“导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3.自读互读。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字上的注音,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读后与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作个记号,待集体解决。
(2)互读。每个成员在小组中朗读一遍课文,出现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朗读选手,然后各组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4.交流收获。
(1)小组交流。在小组中读读议议,互相交流阅读的情况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先说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然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复述故事——品“趣”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枣核的来历及他所做的事情。
2.理清枣核帮人们赶回被官府收走的牛、驴及惩治县官的过程。
3.赏读品味。
(1)爹娘为枣核始终长不大而苦恼时,枣核所说的话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他的懂事。)
(2)大家不相信枣核有办法帮他们牵回牛、驴时,枣核是什么样的态度?
(他不争辩,对自己信心十足。)
(3)县官带着衙役去捉人时,枣核主动承认牲口是他牵的,这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枣核敢作敢当的品质。)
(4)你认为枣核是个怎样的孩子?
(枣核是个聪明能干、勤劳、敢作敢当的孩子。)
4.学生演一演枣核帮人们牵回牲口及惩治县官的过程。
5.组内互相复述故事。
6.小组派代表在全班面前分节复述故事,比一比哪个小组复述得更生动。
四、延伸想象——增“趣”
为这个故事续编结尾。
枣 核
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交流积累的民间故事,再通过出示图片,围绕枣核的大小引发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对照文前的提示,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寻、筛选信息点,然后围绕重点、难点在小组内读读议议,互相交流阅读的情况和感受,互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集体交流,我适当地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梳理、整合、概括,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疑。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理清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及人们的美好愿望,也为讲述故事做了足够的铺垫,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本次口语交际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有趣的故事”这一专题课文之后,意在让学生讲讲有趣的故事。指导学生先选一个故事,多读几遍,记住故事的内容,再运用适当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这次口语交际旨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也是对本单元课文的拓展和延伸。
对于讲故事,学生的兴致很高,但怎样让学生主动讲、乐于讲、讲得有趣,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同时,本次讲故事要突出“趣味”,这也需要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故事时点明。
1.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趣的故事,并多读几遍,记住故事的内容。
2.创造轻松、快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讲故事的技巧指导,提高学生讲故事的水平和兴趣。
【知识与技能】
1.能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能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吸引人。
2.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能记住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的故事收集及准确筛选,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讲故事的技巧指导,提高学生将故事讲得精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然、大方的态度以及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重点
能自然、大方地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能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吸引人。
难点
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能记住主要内容。
教师:课件。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有趣的故事。
1课时
一、漫聊故事,激发兴趣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有趣的故事,谁来说说你喜欢的故事有趣在哪里?
2.指名发言。
3.是呀,惹人喜爱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个“趣味故事会”,大家都来讲讲有趣的故事。
4.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指名讲故事)
5.师:谢谢你,你的勇气让老师非常佩服,我要送你一枚“勇气徽章”。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故事,我也想给大家讲一次,请同学们做评委,看看我俩谁讲得好?好在哪儿?
6.老师讲故事。
7.师: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更喜欢听谁讲故事呢?
8.生评议,说说为什么喜欢。
9.老师总结:刚才这位同学已经讲得很棒了,只是因为老师用上了优美的语言,加上了合适的动作、表情,让这个故事更加精彩了,你愿意让你的故事变得这样精彩吗?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吧!
10.教师板书:趣味故事会。
二、语言训练
1.课件出示对话,分小组朗读。
风魔王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小树是森林中刚刚长大的孩子,森林爷爷是森林里最老最老的一棵树。
风魔王:哈哈哈!我是威力无比的风魔王,我发起脾气来,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掀起波浪……哈哈哈!那儿有一片森林,我要冲过去!
小树:森林爷爷,怎么办呢?
森林爷爷:孩子们,别怕,手挽手,肩并肩,大家一起对付它!
2.师:同学们,你们读得都很有感情。咱们再试试加入表情和动作吧。老师有很多有趣的场景,当这个场景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用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
3.出示场景,学生根据场景中的对话进行表演。
4.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这样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语言,把它带到你的故事里,你们一定能讲出精彩的故事。
5.指导学生用上两分钟的时间,回想自己准备的故事。
6.师:谁来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别着急,大家都爱听故事,我们在听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7.出示听故事要求。
(1)集中注意力,认真听。
(2)听懂故事的来龙去脉。
(3)听完后说说故事哪里最有趣。
8.抽生讲故事。
9.指生评价,出示评价要求。
(1)故事是否生动、有趣,讲故事的人是否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有没有加上适当的手势。
(2)讲故事的时候态度是否自然、大方。
三、小组交流,试讲故事
1.组内互讲,一个人讲完后,其他同学一定要给他评一评,说一说,他哪里讲得好,哪里需要改进。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最出色的同学作为代表,和其他组的同学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2.激励同学。这次故事会,我们将评选出本班的“故事大王”并颁发光荣勋章。故事大王所在的小组,将被评为本班的“最佳讲故事小组”。
3.分组练习讲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4.请各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到前面来讲一讲,比一比。在他们讲完后,台下的同学要评价。
5.各组同学讲故事。
6.学生评价。
7.评选“故事大王”和“最佳讲故事小组”。
四、交际范例
杜杜先生的喷嚏
杜杜先生感冒了。
感冒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可是,杜杜先生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因为他要像往常一样,夹着公文包赶去上班。
当杜杜先生走在上班的路上的时候,他开始打起喷嚏来。
阿嚏——杜杜先生打了第一个喷嚏。
哟,喷嚏的声音响极了,连一辆停在路边的大卡车都被这声音震得直翻跟斗!
这时,大卡车司机看见了,他冲着杜杜先生说:“你瞧瞧,你把我的大卡车弄成什么样子了?”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杜杜先生急忙道歉。
“我不管,你弄坏我的卡车,我要你赔!”卡车司机说。
“我——阿嚏!”杜杜先生又打了一个喷嚏。
这回,杜杜先生的喷嚏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把司机吹到天上去了!
杜杜先生一看时间,哎呀,上班的时间快到了,不能再耽搁了。
“对不起,司机先生。再见。”杜杜先生冲着天空说。
他飞快地向公司的方向跑去。
阿嚏——又是一个喷嚏。
这下更不得了啦!一架在天上飞行的直升机被杜杜先生这响亮的喷嚏声一震,螺旋桨被震坏了,于是,直升机从天上掉了下来,坠毁了!
杜杜先生只顾着上班,一点儿也没注意到自己打的喷嚏闯下了大祸。
杜杜先生终于来到了公司门口,这时,他再也忍不住了,拼命地打起喷嚏来:阿嚏!阿嚏!阿嚏……
他的喷嚏还没打完,就听见轰隆一声巨响,整座公司的大楼就被他的声音震塌啦!
杜杜先生吓得两腿发软。
老鼠与小偷
有一天,老鼠在打扫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枚硬币。
他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品尝过肉的味道了,于是就连蹦带跳地跑到了肉铺。他把硬币交给屠夫,然后带着一大块肉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到了晚上,老鼠把这块肉切成了两半。
他吃了一半,然后把另一半小心翼翼地放在盘子里。他把盘子放在了架子上,然后就去睡觉了。
半夜十二点的时候,一个小偷悄悄地潜入老鼠的家。
小偷蹑手蹑脚地,在老鼠家里转了一大圈。他发现了那剩下的半块肉,于是毫不留情地把肉都吃光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鼠就醒来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天啊!盘子竟然空了!老鼠愤怒极了,“砰”的一声关上大门,朝法院奔去。
“早上好,法官先生,”老鼠说道,“昨天,我打扫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枚硬币,然后我去了肉铺,买了一块肉,吃了一半,把另一半放在了架子上。但是,半夜里,竟然有小偷把我的肉偷吃了!我该怎么办呢?”
法官对老鼠说:“这太简单了,你照我说的做就一定没问题——你回到家里去,在盘子里装满泥巴,把盘子放在架子上,在墙上反着钉一些钉子,在大水盆里藏一条蛇,在门后藏一头驴,然后呢,你就美美地睡觉去吧!”
老鼠回到家里,按照法官说的那样做了。
果然,半夜十二点的时候,小偷又来了。他悄悄地潜入老鼠的房间,把手伸进了盘子里,结果却摸到了一手的泥巴,甩都甩不掉。为了蹭掉泥巴,小偷把手放在墙上擦了擦,却不料被墙上的钉子狠狠地扎了几下。这时,小偷看到一个水盆,就去洗手,可刚把手放进去,就被蛇咬了一口。小偷吓坏了,朝大门狂奔过去,打算逃跑,就听“乓”的一声,藏在门后的驴狠狠地把他踢了一脚。
从这天开始,小偷再也没有去过老鼠的家。
五、布置作业
将今天的口语交际写成一篇日记。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讲: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态度自然、大方。
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记住主要内容。
如何让学生将故事讲得吸引人,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本课教学中,我借助故事场景引导学生读、表演,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感悟到讲故事要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还要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为了让学生讲故事的效果更好,我组织评选“故事大王”“最佳讲故事小组”,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也卓有效果。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这是一次想象习作,为学生明确了想象的方向:如果母鸡能在天空飞翔,如果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如果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如果蜗牛健步如飞,如果……想象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这次习作就是让学生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孩子最宝贵的财富。这次想象习作又颠覆了固有思维,习作内容和形式都是学生喜欢的。因此,他们乐于想象,乐于下笔,写出来的习作一定会异常精彩。
1.用夸张的图片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作为习作的主角。
2.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习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知识与技能】
1.能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想象的情境,让学生敢于想象,乐于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重点
1.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2.要突出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后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
难点
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2课时
第一课时
1.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2.要突出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后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
重点
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难点
要突出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后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
一、综合活动,导入新课
1.演演看。请学生上台即兴表演一种动物。
2.猜猜看。其他同学根据学生的表演猜一猜是哪种动物。
3.比比看。看谁演得更好,同学们一下子就能猜出来。
4.同学们能一下子就猜出这些动物,是因为这些动物都有各自的特点。那如果这些动物都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者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
二、观察图片,进入情景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出示的图片分别为母鸡在天上飞、老鼠个头特别大、猫很小。)
2.放飞想象:这些动物如果变成这样,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会发生什么事情?
3.全班交流。
4.师小结并板书课题:同学们的想象很精彩。(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
三、点拨角度,开阔思路
1.出示动物图片,学生交流它们原有的特征及想象的特征。
鹰——
蜗牛——
马——
小鸟——
……
2.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种动物?根据刚才的想象,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尝试着编一个童话故事。
3.出示童话故事的特点。
(1)大胆的想象
(2)有趣的内容
(3)生动的语言
四、明确内容,自主拟题,完成习作
1.学生思考习作主角的确定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2.把想好的故事和同桌说一说,交流评议。
3.拟定题目,动笔书写。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主角:动物
内容:童话故事
第二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习作的重要性。
2.通过讲评习作,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3.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热情,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带来的快乐。
重点
通过讲练习作,进一步体会如何把童话故事写生动、写具体。
难点
激发修改习作的热情,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带来的快乐。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各自编写了一个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欣赏大家写的童话故事。
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习作讲评课)
二、复习回顾——明确习作的具体要求
1.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编一个童话故事。
2.主要写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后生活的变化和发生的奇异的事情。(指名学生读)
三、了解本次习作评改应注意的事项
1.有无错别字。
2.童话故事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
3.想象是否合理有趣,故事是否具体生动。
4.读后是否能给人以启发。
四、指点迷津
1.出示学生的习作。(以×××同学的初稿为例进行评改)
2.指名朗读例文,请同学们思考:这篇文章有什么地方值得大家学习?还有哪些不足?
3.出示例段,引导学生把习作修改得更精彩。
五、佳作赏析
母鸡欢欢去散步
这天,天气真好,母鸡欢欢走出鸡舍去散步。
她经过小狗丽丽的家,丽丽正在哭泣,原来妈妈给她新买的气球缠在树上,取不下来了。欢欢说:“别怕,有我呢!”说完,欢欢扑腾着翅膀飞上高高的树枝,取下气球,还给了丽丽。丽丽破涕为笑,高兴地接了过去。
她经过小河边,一条贪玩的小鱼跳上柳树,卡在树枝上,动弹不得。鱼妈妈焦急地向人求救。欢欢看见了,于是扑扇着翅膀飞上柳枝,叼下那条小鱼,把他送回到水里。
她经过一个小山坡,小蚂蚁们正气喘吁吁地在搬家。欢欢让小蚂蚁们爬上自己的背,然后扑扇着翅膀,只几秒钟就飞到了山坡上。
当她经过草地时,一只小狐狸盯上了她。趁她不注意,小狐狸咬住了她的腿。欢欢一惊,扑扇着翅膀飞向空中。小狐狸吓呆了,他不敢松口,怕一不小心掉下来摔死了。只好闭上眼睛,任由欢欢带着他在空中飞翔。欢欢飞到一片树林里,把腿伸向一根粗壮的树干。“嗵”的一声,小狐狸的头撞上了树干,吓得松开了口,一下子掉在了地上。他望着飞走的欢欢,百思不得其解:这明明是一只母鸡呀!
是呀,欢欢是一只母鸡,但是,她是一只会飞的母鸡。
点评:小作者想象丰富,选了一只母鸡作为故事的主角,这只母鸡会飞上天,多么神奇的想象呀!母鸡有了新的特征,一定也会有精彩的故事发生。在小作者的笔下,母鸡帮小动物们解决了许多难题,帮自己摆脱了困境,惩治了想吃自己的狐狸。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着读者,从故事中也能感受到小作者那颗关爱别人的童心。故事叙述有条理,语言生动,让人读后为小作者的奇妙创作而啧啧称赞。
六、大显身手
1.读一读自己的初稿。修改问题突出的片段,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
2.学生修改,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修改的部分。
4.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习作讲评课 修改习作
本次习作我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想象的平台,先通过一个综合活动,引导学生表演动物,感知动物的特征。接着,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变化。然后,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去想象、创新,从而使学生体验创作童话故事的乐趣,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课我以学生完成的初稿为例,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再让学生自我修改习作,全班交流,最后将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从而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指导学生积累复述故事的方法。
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读词语,发现特点,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词句段运用——读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交流有趣的故事题目;学会转述别人说的话。
日积月累——学习古诗《大林寺桃花》,感悟诗意,背诵古诗。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复述故事的方法,交流平台主要引导学生对复述故事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学生第一次接触,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交流平台”应引导学生将复述故事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识字加油站”由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规律。“词句段运用”中转述别人的话除了学生自我发现之外,还需要教师适时点拨,补充素材,供学生练习。
【知识与技能】
1.交流、积累复述故事的方法。
2.读词语,说发现,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3.读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仿写句子。
4.能和同学交流有趣的故事题目;能正确转述别人的话。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大林寺桃花》,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创设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读句子,培养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重点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能和同学交流。
2.读词语,发现特点,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3.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感悟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难点
1.体会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并仿写句子。
2.能发现故事题目的规律,能和同学交流这样的故事题目。
3.学会正确转述别人的话。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能和同学交流。
2.读词语,发现特点,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3.体会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并仿写句子。
重点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能和同学交流。
2.读词语,发现特点,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难点
体会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并仿写句子。
一、交流平台
1.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读了好几个故事,谁能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些故事?
2.出示本单元的故事图片,学生复述故事。
3.请复述故事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复述故事的。
4.教师总结。
复述故事不是要一字不差地背诵课文,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内容叙述出来,并适当加上表情和动作。要想复述得好,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了,重要的情节也不会遗漏了。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第一组词语,指名学生读。
咳嗽 呕吐 唠叨 嘀咕
2.出示第二组词语,指名学生读。
谚语 谣言 告诫 辩论
3.指名说说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词语中的每个字都带有“口”,说明它们大多与嘴或嘴部的动作有关。第二组词语中的“谚、语、谣、诫、辩、论”都带有“讠”,说明它们大多与说话或语言有关。)
4.同桌互认生字,教师重点指出“吐”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读tǔ。
5.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体会两个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1.学生自读句子,交流加点部分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第1句中“噌的一下子”形容“跳起来”的速度和样子,把顾客吃惊的状态描写得很形象。
第2句中“扑通一声”生动地写出了椰子掉进水里时发出的声响。
2.想一想,试着仿写句子。
3.全班交流。
语文园地
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1.能发现故事题目的规律,能和同学交流这样的故事题目。
2.学会正确转述别人的话。
3.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感悟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感悟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难点
1.能发现故事题目的规律,能和同学交流这样的故事题目。
2.学会正确转述别人的话。
一、词句段运用
(一)你觉得下面故事的题目有趣吗?说几个这样的题目,和同学交流。
1.出示故事题目,引导学生发现题目有趣在哪里。
2.学生交流。
(题目中含有一组相反的词语。由题目就能猜测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大体的故事内容。)
3.结合自己读的故事,说几个这样的故事题目。
4.全班交流。
(二)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1.出示文中的例句。
(1)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改转述句的方法。
①冒号改为逗号
②删去双引号
③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④提示语不变
(4)巩固练习。
①出示句子。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②学生改写。
2.认识人称。
师:你改对了吗?其实,改转述句最关键的是要改对人称。我们来认识一下人称。
课件出示: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她、他、它、她们、他们、它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3.回顾总结。
回顾今天改写转述句的方法,可以用“一不变二变”的口诀来归纳。
课件出示:
自己转述别人话,永远不变提示语,标点人称都要变。
冒号变逗号,双引号要删掉,改对人称最重要。
二、日积月累
1.导入诗题,解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那我们一起去踏春吧!(播放春景图)春景美吗?我们曾经学了不少描写春景的诗句,看到这些景物大家想到了哪些诗句呢?(指名吟诵)同学们会背的诗句可真不少哇!今天,我们还将学到一首描写春景的诗。(出示诗题,读题)
(2)师:从诗题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解题)
(3)师:看来,简单易懂的题目会让人一下子明白其中的内容呢!
2.简介诗人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师: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有人记得他写的其他的诗吗?(指名吟诗)
(2)师:白居易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相传他写《大林寺桃花》之前曾经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但由于得罪了一些有权势的人,而被降职,贬到当时的江州担任一个很小的官——司马。当时,他心情郁闷,登庐山游大林寺花径园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出示诗句)
3.指名读诗,纠正字的发音。
4.那诗人到底写了什么呢?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一下古诗大意,在小组内说一说吧!
5.入情入境,感悟诗境。
(1)学习第一、二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①引导学生想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画面。(画面辅助)
②指导读好这两句。
③请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在人间四月里百花都已经凋零,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④你觉得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学习第三、四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①师:对于“长恨”一词,联系前面对白居易写诗背景的介绍,想一想:词中包含的仅仅是诗人对春天走了的不满情绪吗?(还有遭贬的境遇)
②师:而此时此刻,看到山寺桃花的白居易还“恨”吗?(不恨,还有一种惊喜的情绪)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来?(不知转入此中来)(板书:惊喜)
③师: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天写成调皮可爱的小孩子,好像在与他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充分地表现了此时诗人的那份惊喜之情。
④指导读好第三、四句。
6.师总结:当作者心情郁闷的时候,却意外看到这满寺的桃花,留下了名作《大林寺桃花》。而在这段遭贬的岁月里,白居易还陆续创作了《钱塘湖春行》《暮江吟》《问刘十九》《长恨歌》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看来人生的挫折与遭遇也会成为一笔特殊的财富,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总会有惊喜等着我们。
7.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尝试背诵。
语文园地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复述本单元故事,回忆复述方法,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词句段运用中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发现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转述别人的话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此处我用时较多,有例子的指导,有拓展的指导及训练,最后用一首儿歌引导学生牢记方法。日积月累的教学我以点拨学生自我感悟为主,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从而体会诗情,再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