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教过_到_学会_再谈语文课的教学流程设计_吴忠豪_图文_(精)

时间:2019-05-13 01:4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_教过_到_学会_再谈语文课的教学流程设计_吴忠豪_图文_(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_教过_到_学会_再谈语文课的教学流程设计_吴忠豪_图文_(精)》。

第一篇:从_教过_到_学会_再谈语文课的教学流程设计_吴忠豪_图文_(精)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9语文 JIAOXUEYUEKANXIAOXUEBAN 8 □ 吴忠豪

笔者在《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4年第1~2 期上推荐了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目标明确集中,每一个板块都瞄准一个目标设计教学,教什么非常清楚,因此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常态的语文课教学流程大多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主要是为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瞄准的是非本体教学内容。比如一位教师设计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过程: 1.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2.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3.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4.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明白什么道理呢?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鼓励,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这样设计教学,学生最后获得的只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偏重的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教学。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另一位教师设计的《爬天都峰》教学过程,没有把重点放在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上,而是抓住每段课文的特点教学课文的写作方法。

1.初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第2节,学习景物描写。3.学习第3~5节,学习人物对话描写。4.学习课文第6节,学习人物动作仿写。5.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应该肯定的是,这位教师是围绕本体性内容展

开教学的,各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抓的都是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景物描写,学习人物动作描写,学习人物对话描写,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应该学习的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写作,要把内容写具体,掌握这些基本人物和景物描写方法,对学生写好作文是有帮助的。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教学能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打个问号。我们知道,教师课堂上教了什么,这只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学生事实上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学会,特别是中等以下的学生是否学会,这才是判断一堂课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教给学生三四种阅读、写作方法,显然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教师追求的是“教过”了,而不是学生的“学会”了。从追求“教过”到追求“学会”,是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一大转变。

一、把目标定位在学生“学会”上

其实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不在于教师“教过”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究竟“学会”了多少知识。这一点语文教师应该向数学教师学习。数学教师在一堂课里教学的内容非常有限,比如有关圆的知识,可能分解出:认识圆的半径、直径,认识圆周率,求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等等。数学教师不会在一堂课里将有关圆的知识全部教下去,一般只教一点。数学教师教学时间的分配一般是:三分之一的时间新授知识,三分之二的

时间让学生操练。这样教学有何道理?道理很简单,因为小学生学习这些数学知识,“理解”是一回事,“会用”又是一回事。比如怎

本期特稿

样求“圆的面积”,学生理解了求“圆的面积”的公式,并不等于“会”计算“圆的面积”;只有会计算出正确答案了,才说明学生真正“学会”了,真正理解了、掌握了。数学教师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的,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仅是优等生的接受能力,而是瞄准中等以下学生的接受能力。

当下的语文课教学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教师追求的往往是“教过”了,而不是追求学生是否“学会”了。比如《爬天都峰》的第三环节是学习“人物动作描写”,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1.默读第6节,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2.交流学生画出的动词。(教师板书

3.学生朗读第6节,体会课文通过这些词语把人物动作描写得很具体。接下去又开始教学后面几个小节,认识人物的语言描写。

语文课的问题就出在教师的目标定位上,我们的教学目标往往定位在学生理解、认识这种写作方法,“认识、体会”了课文中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就完事了。其实认识“人物动作描写”这种写作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写作。学生仅仅“认识”或“理解”了人物动作描写,离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人物动作,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语文教师教学一些语文知识或方法,往往满足于“教过”了,因此几乎每篇写人的记叙文都在教学“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每篇写活动的课文都在教学“环境描写”“场面描写”,每篇说明性课文都在教学“说明的方法”,等等。从小学一直教到中学,可有些学生写作文还是不会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只管“教过”,不管学生是否“学会”。

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从追求“教过”,到追求学生“学会”,完成这一转变,是语文教师教学观的一大进步,可以极大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如何实现从“教过”到“学会”的转变 其实,无论是语文知识教学还是语文方法教

学,教师都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学习一项新的语文知识,都需要经历“认识—实践—总结”这样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无论是比较简单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还是比较复杂的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的学习。

再回到《爬天都峰》这篇课文的教学。如果将学习“人物动作描写”作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那么首先要通过实例来辨认什么是人物动作描写,接下去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尝试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段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1.读下面两段话,比较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的:(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2.画出第(1段话具体描写“我”爬天都峰时的一系列动作,想想这些动作描写有哪些作用。

(“我奋力爬,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爬呀爬,终于爬上……”把“我”奋力爬天都峰时的动作描写得很具体。第(2段话只写“爬呀爬”,怎么爬的,没有把动作描写出来,所以看不出“我”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这就是动作描写的作用。

3.朗读这段话,想象“我”爬天都峰时的动作。

课文没有描写老爷爷爬天都峰时的动作,你来试着描写一下老爷爷的动作,然后再体会一下动作描写的作用。

4.交流总结动作描写的方法。

首先是通过两段话的比较,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什么是“人物动作描写”;接着通过画出动词和朗读,体会文章中动作描写的作用;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描写老爷爷爬天都峰时的动作,尝试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如果只是读读、画画、议议,学生只是认识了动作描写,获得的只是抽象的、模糊的概念;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学生才真正学会这种写作方法。也只有通过实践运用,学生对这种方法

本期特稿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9语文 JIAOXUEYUEKANXIAOXUEBAN9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9语文 JIAOXUEYUEKANXIAOXUEBAN 10 的认识才能变得清晰、具体,才能真正“学会”。

三、按照“认识—实践—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语文课应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按照“认识—实践—迁移”的程序来设计教学流程。教师必须认识到,“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其实只是适合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组织教学,学生获得的只是碎片化的语文知识或方法,留下的主要是课文思想内容的痕迹;只有按照“认识—实践—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这堂课教师所选择的本体性教学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于永正老师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这堂课于老师设计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事物和联想,体会文章中联想的作用,并通过修改习作,认识习作时加上作者联想的好处”。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朗读教学生字词语。这些是这堂课必须完成的基础性教学内容。第二课时重点教学“事物和联想”,是这堂课教师新授的教学内容。于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1.认识“事物和联想”。

(1读课文第9自然段,分辨哪些写事物,哪些是联想。

(2 去掉这些联想的句子,看看这段文字有什么变化。(失去了99%的美(3 小结:读文章时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2.拓展延伸,实践操练。

读短文,画出联想的句子,再想一想,如果去掉这些句子会怎么样?加上去有什么好处? 3.拓展延伸,迁移写作。(1修改短文《荷花》。(2修改后交流。

首先,认识什么是事物描写,什么是作者的联想,这时学生学到的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种陈述性知识;接下来让学生认识联想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过比较和小结,让学生明白读文章时要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这样学生学到的是一种阅读 的方法、一种程序性知识;然后还需要通过实践,在新的语境中去运用,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阅读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去修改一篇习作,让学生认识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将事物和联想迁移为一种写作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典型、非常完整的“认识—实践—迁移”的学习方法的教学流程。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流程,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一堂课“教什么”。也就是一堂课除了完成生字新词教学,读懂理解课文内容这些基础性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准备新授什么教学内容,新授内容应该就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碎片化地添加,一定要明确、集中。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师必须学会

“舍弃”,明白“有所失”才能“有所得”的道理。什么都想教,什么都不肯舍弃,结果势必会造成学生什么都没有学会。

2.按照“认识—实践—总结”的程序设计教学流程。常态化的“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的教学流程瞄准的是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学生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学习的规律。语文教学流程理所当然地应该瞄准本体教学内容的学习来设计。

3.一定要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一大特点。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习得”的,不是教师“讲会”的。

以往的语文课教学效率之所以不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因为教师只管“教

过”,不管学生“学会”。现在要追求学生“学会”,那么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讲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深刻的课程意识,围绕明确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流程,那么我们语文课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8 本期特稿

第二篇:从追求“教过”到追求“学会”(xiexiebang推荐)

从追求“教过”到追求“学会” ——再谈围绕本体眭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口 吴忠豪

我在一篇文章中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成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指的是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则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是由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语文作为一门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遗憾的是,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都是以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主要目标,并且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的,这就造成了语文课程本体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教学内容的错位,异化了语文课程性质,这是我国语文课程长期难以走出教学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

常态的语文课教学流程大多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主要是为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瞄准的是非本体教学内容。比如一位教师设计《爬天都峰》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明白什么道理呢?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鼓励,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这样设计教学,学生最后获得的只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偏重的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教学。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另一位教师设计的《爬天都峰》教学过程,没有把重点放在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上,而是抓住每段课文的特点教学课文的写作方法:

一、初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学习景物描写;

三、学习第三至五段,学习人物对话描写;

四、学习课文第六段,学习人物动作仿写;

五、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应该肯定的是,这位教师是围绕本体性内容展开教学的,各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抓的都是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景物描写,学习人物动作描写,学习人物对话描写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应该学习的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写作,要把内容写具体,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的人物和景物描写方法。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否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们知道,教师课堂上教了什么,这只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学生事实上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学会,特别是中等以下的学生是否学会,这才是判断一堂课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在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交给学生三四种阅读、写作方法,显然只能是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教师追求的是“教过”了,而不是学生的“学会”了。从追求“教过”到追求“学会”,是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一大转变。

一、把目标定位在学生“学会”上

其实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不在于教师“教过”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究竟“学会”了多少知识。这一点语文教师应该向数学教师学习。数学教师在一堂课里教学的内容非常有限,比如有关圆的知识,可能分解出:认识圆的半径、直径,认识圆周率,求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等等。数学教师不会在一堂课里将有关圆的知识全部教完,一般只教一点。数学教师教学时间的分配,一般是三分之一的时间新授知识,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操练。这样教学有何道理?道理很简单,因为小学生学习这些数学知识,“理解”是一回事,“会用”又是一回事。数学教师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的,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仅是优等生的接受能力,而是瞄准中等以下学生的接受能力。

当下语文课教学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教师追求的往往是“教过”了,而不是追求学生是否“学会”。比如《爬天都峰》第三环节学习“人物动作描写”,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1.默读第六段,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2.交流学生画出的动词。(教师板书)3.学生朗读第六段,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这些词语把人物动作描写得很具体的。接下去叉开始教学后面几个小节,认识人物的语言描写。

我们发现,语文课的问题就出在教师的目标定位上。我们的教学目标往往定位在学生理解、认识这种写作方法,“认识、体会”了课文中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就完事了。其实认识“人物动作描写”这种写作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写作。学生仅仅“认识”或“理解”了人物动作描写,而离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人物动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语文教师教学一些语文知识或方法,往往满足于“教过”了,因此几乎每篇写人的记叙文都在教学“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每篇写活动的课文都在教学“环境描写”“场面描写”,每篇说明性课文都在教学“说明的方法”,等等。从小学一直教到中学,可有些学生写作文还是不会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只管“教过”,不管学生是否“学会”。

二、如何实现从“教过”到“学会”的转变

其实无论是语文知识教学还是语文方法教学,教师都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一般来说,学生学习一项新的语文知识,都需要经历“认识一实践一总结”这样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无论是比较简单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还是比较复杂的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的学习。

再回到《爬天都峰》这篇课文的教学。如果将学习“人物动作描写”作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那么首先要通过实例来辨认什么是人物动作描写,接下去教师的工作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尝试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段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1.读下面两段话,比较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的:

(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井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2.画出第(1)段话中具体描写“我”爬天都峰时的一系列动作,想想这些动作有哪些作用。

“我奋力爬,一会儿攀着,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爬呀爬,终于爬上„„”把“我”奋力爬天都峰时的动作描写得很具体。第(2)段话只写了“爬呀爬”,没有把动作描写出来,所以看不出“我”究竟是怎样爬天都峰的。3.朗读这段话,想象“我”爬天都峰时的动作。

课文没有描写老爷爷爬天都峰时的动作,你来试着描写一下老爷爷的动作,然后再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4.交流总结动作描写的方法。

首先是通过两段话的比较,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什么是“人物动作描写”;接下去通过画出动词和朗读,体会文章中动作描写的作用;然后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描写老爷爷爬天都峰时的动作,尝试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如果只是读读、画画、议议,学生只是认识了动作描写,获得的只是抽象的、模糊的概念;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这种写作方法。也只有通过实践运用,学生对这种方法的认识才能变得清晰、具体,才能真正“学会”。

三、按照“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

语文课应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按照“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来设计教学流程。必须认识,“初读课文一分段讲读一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其实只是适合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组织教学,学生获得的只是碎片化的语文知识或方法,留下的主要是课文思想内容的痕迹;只有按照“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这堂课教师所选择的本体性教学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于永正老师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这堂课于老师设计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事物和联想’,体会文章中联想的作用,并通过修改习作,认识司作中加上作者联想的好处”。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朗读教学生字词语。这些是这堂课必须完成的基础性教学内容。第二课时重点教学“事物和联想”,这是这堂课教师新授的教学内容。于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1.认识“事物和联想”。

(1)读第九自然段,分辨哪些写事物,哪些是联想。(2)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这段文字有什么变化(失去99%的美)。(3)小结:读文章时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

2.拓展延伸,实践操练。

读短文,画出联想的句子,再想一想,如果去掉了这些句子会怎么样?加上去有什 么好处?

3.拓展延伸,迁移写作。

(1)修改短文《荷花》。(2)修改后交流。

首先认识什么是事物描写,什么是作者的联想,这时学生学到的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种陈述性知识;接下来让学生认识联想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过比较和小结,让学生明白读文章时要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这样学生学到的是一种阅读的方法,一种程序性知识;然后还需要通过实践,在新的语境中去运用,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阅读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去修改一篇习作,让学生认识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将“事物和联想”迁移为一种号作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从“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完整学习方法的教学流程。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流程,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一堂课“教什么”。也就是一堂课除了完成生字新词教学,读懂理解课文内容这些基础性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准备新授什么教学内容,新授内容应该就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碎片化地添加,一定要明确、集中。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师必须学会”舍弃”,明白“有所失”才能“有所得”的道理。

第二,按照“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流程。常态化的“初读课文一分段讲读一总结提升”的教学流程瞄准的是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学生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学习的规律。语文教学流程理所当然地应该瞄准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学习来设计。

第三,一定要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一大特点。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习得”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

以往的语文课教学效率之所以不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因为教师只管“教过”,不管学生“学会”,现在要追求学生“学会”,那么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讲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语文的实践活动。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深刻的课程意识,围绕明确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流程,那么我们的语文课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第三篇: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吴忠豪

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上海师范大学 吴忠豪

编者按: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近年来,关于语文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的主张,引起了语文界的热烈讨论。那么,“教语文”又应该教些什么呢?这可能是许多一线教师感到迷惑的地方。吴忠豪教授在本文中,提出了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这一命题,并明确主张:“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这无疑是对“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研究的又一次突破和深化。

现代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形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讲读课文。不管是哪一种版本的语文课本,从第一课开始到最后一课,都是由一篇篇课文连缀而成。语文课的主要活动是阅读课文,严格意义上说就是教师领着学生深入分析理解课文。我们曾经做过两次语文课教学效率的调查,一次是调查教师教课文后学生对课文理解究竟有多少提高,结果三年级学生提高幅度是10%左右,五年级学生提高幅度仅1.5%。还有一次是采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教课文”两种方式教学同一篇课文,测试结果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自学效果都略高于教师教学效果。这两次调查样本不大,但是至少可以说明教师“讲课文”的教学效率非常有限。为何语文教师认认真真备课,辛辛苦苦讲课,实际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最近,我对“讲课文”这种常态化的语文教学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是长期来我们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当作了语文课主要目标进行教学,造成语文课“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错位,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关于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我们都认同,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不仅承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我们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从哲学层面看,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见图一)

下面我们通过于永正老师上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个课例来认识语文课如何正确处理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系。于老师所借的是上海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级,班主任提醒于老师这篇课文是沪教版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太浅了,没什么可教的。于老师笑着回应说“你以为我是教课文?”这堂课于老师是这样教的:首先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以前学过,所以朗读正确、流利了,但没有感情。于老师让学生听老师朗读。于老师读得声情并茂,学生不由自主鼓起掌来。于老师问大家为什么鼓掌?学生说,于老师读得很投入,于老师读得太有感情了,于老师的感情和课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完全融为一体。“是呀,这就叫„感情朗读‟”。接下来于老师让同学模仿着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次朗读孩子们都非常认真,使劲地想把感情读出来。读完后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情朗读。第一节课就是让学生学习感情朗读。第二节课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些语段划出来,然后在旁边学写批注,告诉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写下自己的体会,这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写完以后,先让左右同桌交流,然后进行全班评点,最后于老师又出示了自己的评点,让学生体会好的评点应该是什么样的。接下来,于老师让学生根据这篇课文内容,以“儿子”的身份给父亲(高尔基)写一封信,每一个学生经历了一次动笔写的练习。这堂课教学内容清清楚楚,就是学习感情朗读,学写批注,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信,整堂课就是围绕这三个目标开展教学,这些都是“本体性教学内容”;而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哲理的体会,也就是“非本体内容”教学,则是渗透在朗读、批注、写信这些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过程之中的。

可惜的是,一直以来像于老师那样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的语文教师凤毛麟角,大多数教师的语文课都是以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主要目标,并且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的。我们来看一个课例。下面的一位教师设计的《将相和》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2.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会中的智勇双全,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

3.体会廉颇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会中的智勇双全,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引出人物

二、抓不和,寻找原因

三、看相如,智勇双全

四、学廉颇,深明大义

五、寻联系,评价人物

六、抓提升,课后延伸

很明显,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感受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这些都是非本体教学内容;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围绕着人物的思想品质的理解即“非本体内容”展开教学过程的。(见图二)可以肯定,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想方设法地插入朗读、词语教学、人物描写方法等各种“本体性教学内容”,但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沦为一种点缀,一种无足轻重的添加,这堂课教学哪些语文知识、方法或技能,必须服从非本体内容教学的需要。可以肯定,学生学完这篇课文留下的痕迹就是知道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故事,当然也认识了廉颇智勇双全、蔺相如深明大义以及知错就改等优良品质。但是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方法,或在语文技能方面究竟哪些提高,不仅学生不明白,教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这种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颠倒或错位的语文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教学一篇课文,如果教师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到位,往往会引来批评或指责,而教师在本体性教学内容方面究竟教了什么,学生会了什么,学生在语文知识、方法或技能方面究竟有何长进,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为何很多教师上的语文课会缺少“语文味”,为何不少语文课会上成思想品德课、自然常识课、历史课或地理课,究其原因,盖出于此。

二、语文课须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

当下语文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教师要深刻认识语文课程中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区别,并且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然后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落实来组织语文课教学。

语文教师虽然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语文课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是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首先要依据课文合理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教学一篇课文,除了必须落实的生字、新词、教学和课文朗读这些基本要求之外,其他在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方面还应该教什么,教师必须有明确的选择。如果一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太阳有什么特点”,或者是“认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那么可以肯定这堂课是将非本体教学内容作为主要目标,其教学效率必定会受到影响。我曾经和国培班学员一起打磨《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学员开始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神态描写体悟人物的思想品质”,目标指向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这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后来通过研讨,将教学目标改为“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目标指向认识课文中人物品质是怎么表达的,这才是本体性教学内容。可见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需要检验一下,所设计的目标是否是瞄准本体性教学内容,只有将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主要目标,才有可能把这堂课真正上成语文课。

一篇课文可以选择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很多,一些“基础性”教学内容每篇课文都需要落实,比如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朗读等等,无论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务必将这些基础性教学内容的落实放在首要位置,作为一堂课教学的“保底工程”。中高年级课文教学除了落实这些基础性教学内容,还需要新授一些其他的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方法,进行必要的语文技能练习,我们将这些新授内容称为“发展性”教学内容。现在语文课上教师想教的发展性教学内容往往太多、太散,许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不肯舍弃,什么都想教,结果每个知识点教学都是蜻蜓点水,什么都没有教会。语文课不应该追求教师“教过”,而是应该追求学生“教会”。其实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教学一篇课文除去必须落实的基础性教学内容之外,所剩时间不会太多,因此“发展性”教学内容必须集中,明确。教师必须学会舍弃,明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

三、依据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流程

现在语文课采用的教学流程大多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有利于课文思想内容理解,瞄准的是非本体教学内容,这样设计教学流程,本体性教学内容教学往往是零打碎敲的,教师教过了,学生也可能是理解了,但往往没有学会。其实无论是语文知识教学还是语文方法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都应该按照“认识——实践——总结”的流程设计。比如于永正老师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朗读教学生字词语,第二课时教学“事物和联想”,这是本体性教学内容。于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一、认识“事物和联想”

1.读第9自然段,分辨哪些写事物,哪些是联想。

2.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那这段文字有什么变化(失去99%的美)3.小结:读文章时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

二、拓展延伸,实践操练

读短文,画出联想的句子,再想一想,如果去掉了这些句子会怎么样?加上去有什么好处?

三、拓展延伸,迁移写作 1.修改短文,荷花 2.修改后交流。首先认识什么是事物描写,什么是作者的联想,这时学生学到的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种陈述性知识;接下来让学生认识联想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过比较和小结,让学生明白读文章时要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这样学生学到的是一种阅读的方法,一种程序性知识;然后还需要通过实践,在新的语境中去运用,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阅读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去修改一篇习作,让学生认识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将事物和联想迁移为一种写作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从“认识——实践——迁移”的非常完整的学习方法教学流程。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有了这样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围绕这一目标的达成来设计教学流程,那么我们语文课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刊于《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1期)

第四篇:《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从种植到收获》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中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学生分析:

本校地处农村,学生平时的生活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因此,他们对本地区的一些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农民洗脚上田,到城里打工。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的许多土地被开发建成工厂、商品房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有些农作物甚至绝迹,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本地的农作物的有关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这节课中充分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了解本地农作物的有关知识,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从而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本地区一些主要的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

2、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

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自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懂得农业生产具有季节 性,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懂得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课前准备:向长辈调查了解适合本地区的每个季节的农作物: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出示古诗,设疑导入。

1、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请你们欣赏一首古诗,好吗?(课件出示《悯农》,学生朗读。)

师:这首古诗是说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换来的啊!自古以来,我们的祖祖辈辈就一直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不怕烈日,不怕严寒,终年在土地上勤劳地耕耘着。那么同学们知道米饭是怎样来的吗?你了解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田野,去看看农作物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吧。现在(板书课题:从种植到收获)

(出示课件从春到冬的劳作画面。)

这些粮食的丰收得来多么不易呀!它渗透了劳动人们辛勤的汗水。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要浪费粮食。

通过课件的展示,我们可以总结出农业生产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出示课件相关部分)(1)怎样理解,“春种、夏管、秋收、冬闲”这句话呢?(2)农业生产为什么要分成四个阶段呢

(3)什么季节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是有一定的自然规律的,也就是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收获,是具有季节性的。

季节性

(板书种植--------------------收获)

我们来看看我们这里一些常见农作物的情况。(出示水稻玉米番薯)

(4)思考:我们这里现在是什么季节?可以种植什么农作物?

(5)向长辈调查了解适合本地区的每个季节的农作物(出示相关课件)

2、学习二十四节气歌。

(1)农作物的生长与季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其实,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一早就根据四季划分,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出示二十四节气歌,并作简介。P8页下)

(2)齐读《二十四节气歌》。(3)师解说二十四节气歌。

(4)看课本第6、7页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些农作物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种植和收获的时间。(出示相关图)

(5)说说自己对生活中二十四节气知识的了解。(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冬至那天客家人要吃鸡。)

3、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的。比如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商店里出售的食品、蔬菜、水果,并不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有的是本地出产的,有的是从外地运来的。”

这是因为很多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的地区,像水稻、甘蔗。有的农作物喜欢日照温和的地区,像小麦、棉花等。(出示相关三个课件)所以,农业生产还具有地域性。(板书)所以人们要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选种适宜的农作物,由此形成各地不同的物种,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观察课本9页农作物分布图,通 3 过政区图上的图例了解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南方几乎不生产小麦?水稻在北方也有,可是为什么要少得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2)通过观察交流知道,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像水稻、甘蔗等;有的作物喜欢温暖,像小麦、棉花;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壤,像花生;有的农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像玉米等杂粮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种植。

师小结:

(1)小麦——喜欢在温暖、干旱的环境中生长,易结穗。南方太热、潮湿,不适合小麦的生长。温度太高就会疯长枝叶,不容易结穗。

(2)水稻——和小麦的习性完全不同,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喜欢生活在水里,所以南方种植得多。北方虽然也有种植,但必须抓准农时,不然天气转冷,到了霜降,水稻的籽粒还没有成熟,就不会有收成了。

(3)小麦、棉花喜欢温暖和强烈的阳光,我国中部及新疆部分地区具备这样的气候条件,所以有着广泛的种植。

(4)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和充足的雨水,所以在我国南方种植得比较多。青稞适应高寒条件,所以只在西藏和青海地区有种植。

(5)水果——对阳光和水的要求都比较高,我国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这些地方有出产。

(6)玉米等杂粮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很多地方都能够栽种。

土地,为人类贡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人类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常用“大地母亲”来表达自己对她的感激之情。

4.探究活动。观察教科书第10页图画所出示的小麦、玉米、甘蔗、大豆、苹果、花生等农作物,并讨论: “这些粮食、蔬菜、水果最早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讨论明确:现在人种植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都是人类从野生的植物物种中经过漫长的年代,通过选育、驯化培育出来的。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我们的粮食作物,有哪些是我国自古就有的,有哪些是从国外进口的呢?(出示课件相关内容)

二.阅读与总结。

同学们默读整节课内容,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农作物 从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食物,因为它是大地母亲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珍惜食物,因为从种植到收获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出示课件)

我们还要懂得,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人类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常用“大地母亲”来表达自己对她的感激之情。(出示课件)

三、作业

1、朗读并背诵二十四节气歌谣

2、调查超市里的蔬菜和水果哪些是本地生产的?哪些是从外地运来的?

板书:

从种植到收获

季节性 不违农时

种植--------------------收获

区域性

第五篇: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让学生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通信方式,讲究通信道德,遵守有关通信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通信发展的情况;体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

息的辨别能力。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有这样几个重点:了解过去的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体会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方式将会更加发达。“通信的过去”学生汇报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如古代的烽火台传信,击鼓传信,信鸽传信,驿站传信等,可图文结合进行介绍。并可读一些描写古代人们盼望亲友来信的诗词等。学生汇报通信的发展过程,可讲一讲马拉松信使的故事和第一张邮票、第一个邮筒等故事让学生知道通信的发展历史。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出示的表格比较,知道通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传递速度不断的加快。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

2.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

3.体会随着人们生活的需求,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方式将会更加发达。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调查了解(1)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2)近代通信是怎么发展的?

2.完成课本80页的调查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老师总能收到许多贺卡,今年过年马老师收到咱们同学给我发的电子贺卡,当时别提有多开心了,你瞧这就中咱们班傅雪怡给老师发的贺卡,多漂亮呀!(课

件出示电子贺卡)

2.指名傅雪怡,问:这张贺卡你是通过什么发的呢?发送后多久老师就能收到?(互联网,几

秒钟就能收到)

3.师总结:是呀,现在有了互联网通信多快呀,那古代人们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呢?(课件出

示烽火台传递信息)

图片配音说明:传说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建了万里长城。但是,由于不能提前预报敌情,万里长城也形同虚设,被敌军屡屡攻破。后来,秦国大将袁牧看到几十里外人家的炊烟,受到了启发,就在长城上加修了烽火台。烽火台里备上干柴火种,安放大鼓,一有发现敌情,就点燃烽火,擂响大鼓,借助浓烟和鼓声,一站一站地将消息传到王宫。

4.师总结:古代人们就是利用烽火台来传递信息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就是从烽火台到互

联网。(课件出示课题)

二.通信的过去

1.古代的人们除了使用烽火台来传递信息外,你还知道古代有哪些通信方式吗?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把你的知道的告诉大家?(表演,猜一猜,简笔画等)

2.师追问:这种传递方法需要多长时间,与其他的相比有什么好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

3.说到驿站骑马送信还可以杨贵妃吃荔枝的故事

4.师补充外国古代的通信方式“会拼字的城墙”和“树枝做的地图”(课件出示)

会拼字的城墙

自古以来,人们使用了许多不同的寻常方法来传递信息。古希腊人在城墙顶上的不同地区点亮火光,以此来传递信息。每一处墙代表一个字母,接受信息的人能够据火光来拼出字。

树板做的地图

500多年前,有些沿海地区的人们用树枝做成树枝地图,用来告诉别人,附近的岛屿在哪里,海湾的情况怎么样。小贝壳被 当成岛屿,而弯曲的树枝则代表海流。

5.师总结:古代人们书信传递的速度很慢,难怪诗人陆游就留了这样的诗句“书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课件出示这两句诗,截取书上的图片出示)

6.学生谈感受,了解了这么多古代人通信方式你有什么感受?(太慢了)

7.师过渡提问:是呀,随着人们对于通信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古代的人为尽可能快地传递信息,想出了不少好办法。你还知道后面都出现了哪些通信方法吗?(15世纪用邮政送信、19世纪80年代后期,铁路邮件,电发明后电报等)

8.讲到邮政送信时说一个邮筒来历的故事:相传在1488前,由葡萄牙一位名叫迪亚士的航海家率领船队在海上遇险,除了他本人乖坐的那只船得以幸免外,其余船只全部沉入大海,船员也下落不明。迪亚士返航前,命令部下给可能生还的同胞写了一封信,放在一只靴子里,挂在距遇险地不远的一个海岛的树枝上。一年后,葡萄牙的另一位航海家途经此地,意外地“收”到了“邮筒”里的那封信。为了纪念遇难的同胞,他便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小教堂。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教堂附近兴起了一个村镇,靴子“邮筒”的故事也被广为流传。此后,利用邮筒投寄信件这一方法就被人们确定下来,并相沿至今。

9.现在人有哪此通信方式,简单介绍(电话(可视电话)、手机、传真、电子邮件、QQ等)

三.运用通信

1.师:同们学已经对古今的通信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如运用这些通信方式的呢?让我们通过一个事例来研究一下吧!

2.师:我们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为古代组,另一组为现代组。请各组另用自己那个时代的通信方式,说一说从北京到南昌,古代的人和现代的人们分别可以利用哪些通信方式进行

联系呢?

3.师:大家知道北京离南昌有多远吗?(出示中国地图,让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学生了解北京与南昌路程的遥远,其中北有秦岭相隔,东有长江,相距1300千米左右)

4.师:古代小组的同学认为远在北京和南昌的两位朋友可以利用什么通信方式进行联系呢?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大概要用多少时间?现代社会通信技术十分发达,你认为远在北京和南昌的两位朋友可以利用什么通信方式进行联系,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问题)

5.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活动时间为三分钟

6.全班展示交流,交请古代小组同学发言,注意引导说出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7.师总结提问:古人传递信息真难啊!现代又可以利用哪些通信方式呢?重点引导每一种方式的特点,以便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8.指名生交流回答

9.师总结提问:可见,通信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迅猛地发展着!马老师也带了一些关于通讯方式发展的资料。请看(课件出示课本79页“将一个信息从伦敦送至纽约……”的表。)

10.问:伦敦是哪个国家的城市?(英国)纽约呢?(美国)

11.师:它们之间相隔一个大西洋,距离十分遥远。

12.(老师与学生一起研究表中的内容)从这张表里,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速度越来越快)

13.师总结过渡:通信方式的演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还不只表现在速度的提高,还有其他许多方面。

四.飞速发展的通信网络(视时间而定可不上)

1.指名生交流调查表,近30年通信方式有哪些变化。

2.问:你通过调查有什么体会?还有谁有补充吗?你从这位同学的调查中发现在了什么?

(师引导总结:通信内容越来越丰富,通信方式越来越多,通信方法越来越简便……)

3.未来通信方式会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畅想吧

下载从_教过_到_学会_再谈语文课的教学流程设计_吴忠豪_图文_(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_教过_到_学会_再谈语文课的教学流程设计_吴忠豪_图文_(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 2.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4.体验用......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整体设计 本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生物的第一节课,本课时担负着初高中内容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任务。新课标中对本节的知识点要求较低,所以本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第一步:清楚课程标准的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执教:新郑市辛店镇界牌小学 王新霞 学习目标: 1、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如烽火台传递、驿站传信等; 2、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教学内容。课文中以图......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设计5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从种植到收获》 【教材分析】 《从种植到收获》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中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宗旨在于帮助学......

    从绘本到音乐教学设计

    从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到音乐活动的演变 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在农场里散步时和一只狐狸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内容如下: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狡猾的狐狸......

    “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学设计

    “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