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上 古诗两首2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01:1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语文四上 古诗两首2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语文四上 古诗两首2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第一篇:苏教版语文四上 古诗两首2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小儿垂钓》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

2、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释题: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课文

1、看诗,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⑴指名读后两句。

⑵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 ⑶他来干什么?

⑷看,小孩是怎么做的?

⑸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

⑹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 ⑺“应”是什么意思?(回答)

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

⑻指名学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⑼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⑽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四总结全文:

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板书设计:

身姿: 蓬头

侧坐

天真活泼 稚子(垂钓)

神态:遥找手不应人

聪明玲俐

第二篇:《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教学进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好不好?春天,因为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万紫千红、充满活力的。那就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首诗。(学生齐读全诗)

2、你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写的吗?(宋代、扬 里)请你具体介绍一下作者以及背景。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

解题:宿:过夜。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二、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齐读一、二句: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这句诗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理解

未:没有。

阴:树

3、理解三、四句:

(1)抓住哪些景? 理解,走:跑。

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

追到没有?

(2)女生读第4句:理解,处:地方。

寻:寻找。

为什么无处寻?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3)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4)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5)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三、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布置作业:

1、根据诗中描绘的景色和儿童追捕黄蝶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

2、绘幅彩画,深化理解。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黄)黄蝶、(绿)菜花

第三篇: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枫桥夜泊》。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写好钢笔字,理解《枫桥夜泊》重点词句的意思,2、理解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

3、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及诗作《枫桥夜泊》

大家熟知唐朝的诗人有哪些?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诗人——张继,了解这位大诗人的自由介绍。

师介绍张继。

《枫桥夜泊》诗人夜泊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钟声如鼓敲落心头,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枫桥夜泊》。

二、自学诗歌,了解诗意

1.出示诗句与图景。

2.学生自由读诗(1)先读诗中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诗歌读正确(2)用学习前一首古诗的方法,自学这首诗,没读懂的内容同桌交流一下。

3.自学检查:(1)学生读诗,注意指导:霜.钟.城等字的读音

(2)说说,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懂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组合作,感知大意

1.按问题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2.分小组汇报:(1)小组的问题是什么,与哪句诗有关?(2)读出这句诗,说说是怎样解决这句诗的问题。(解决重点字词的理解)

学生根据注解上台讲诗句意思。你能从诗中感受出诗人的心情吗?

师根据图景指导。

一轮圆月又挂在天空,一群乌鸦归来啼叫,清霜弥漫天界。江边的枫树在夜幕下静立,一点点渔火闪动,诗人心中愁苦不堪,无法入眠。姑苏城外有寒山寺。半夜时分敲起古钟,声声穿透沉沉夜幕传到客船,敲在诗人的心头,诗人愁更愁。

四、深入读诗理解思想感情

师范读,划节奏。

读读诗,将所描绘的景物画出来。

3.这样的图画,这样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在船上,心里愁苦不堪,听到寒山寺的钟声,看到此时此景,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用低沉压抑的口气读)与背诵。

5.小结。

总结:

大家的朗读把我们带入悲凉之中,这就是诗的魅力,就是景物描写的魅力。愿大家要多读、多背诗歌。

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

2、了解这两位诗人,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板书设计:

寒山

远:石径 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山中行走

白云

近: 枫林

枫桥夜泊

月落 霜天 江枫 渔火

乌啼

钟呜

第四篇:四上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依依惜别。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读熟诗句。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哪些?《山中送别》,生齐背。

2、在古代,由于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3、请大家打开书本第100页,第20课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解诗题

1、生一起把课题读一遍吧。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到广陵)

(二)、知诗人

1、谁来说说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

2、谁来说说孟浩然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读诗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述了一件什么事?

2、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谁愿意来读?(孟、浩、陵、辞、唯)

3、齐读生字。

4、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指名读。

5、出示节奏(七言诗,可以是二二三节,用笔划一划节奏。)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师范读,请注意朗读时的节奏。

7、你也想读读这首诗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8、学生齐读古诗。

9、抽读,全体同学当小老师评价,适时鼓励。男、女读。

10、分组比赛读,要整齐、声音洪亮,读出感情,生互评。

(四)解诗意

大家把诗读得这么好,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其实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借助书上的注释,我们就可以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下面请大家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可以同位之间相互讨论。还不懂的可以作记号,等下提出问题。

1、前两句:“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指的是谁?“西辞”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辞”字,你们能给它组个词吗?(告辞、辞别)诗中的“辞”字就是告辞、告别的意思。(组词也是理解字义的一个好方法)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所以说西辞。“黄鹤楼”点明了送行的地点,“烟花三月”是什么意思?点明了时间。为什么是下扬州而不是上呢?(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3、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繁花似锦的三月,诗人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共饮美酒,吟诗作赋。是何其的美!但今天,老朋友却离李白而去。心中是多么的依依不舍,请同学们齐读1、2句。

这两句的意思是?

一、二句意思:(古诗有多种翻译法,可以是直译,也可以是意译。)

☆(李白)在(西边的)黄鹤楼送别老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里,老朋友坐船顺流而下到东边的扬州去。(出示齐读)

4、老朋友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望呀望呀,他在望什么呀? 生:望那只船

5、“孤帆”是什么意思?

6、在唐朝胜世,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有很多帆船,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因为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所以李白自然只看到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帆船。

6、从这个“孤”字,你还知道了什么?

这小小的一个“孤”字,就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7、当时的李白孤孤单单地站在那里,看呀看呀,一直看到孤帆远影在碧空尽。“尽”是什么的意思?(消失)。孤帆已经消失了,但李白还在那里久久凝望,此时,孤帆虽尽,什么是未尽呢?(他们的友谊、情谊)真是“帆影尽而情不尽”呀!

8、这是多么深的情谊呀!谁来读读第3句?(请2生读)

9、齐读第3句。

10、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李白当时在想些什么? 出示:故人的船渐渐远去了,李白不禁想:(A,老朋友,我真想陪伴你坐船,将你到广陵;B、好朋友,我真舍不得和你分开啊;C、老朋友,你在他乡一定要过得好好啊)

11、汇报

12、这深深的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的情意,就像这滚滚长江之水连绵不断。让我们一起来读读3、4句。(指导读3、4句)3、4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在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五)入诗境—悟诗情。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帆影已消失,而诗人李白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真是余味无穷。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恋恋不舍、依依不舍,依依惜别)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

三、朗读并背诵古诗。

(1)李白在默默地看着好朋友孟浩然离去,诗句于是在他心中喷涌而出,一起读古诗。

(2)人生离别多,多少年以后,当我们和亲朋好友离别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满怀深情地吟诵起这首诗。(齐读)

(3)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这两位好朋友---李白和孟浩然。你也一定会想起这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练习背诵。谁能把这首诗背出来。(5)全班背诵。

四、拓展

1、黄鹤楼这一别,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深情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他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帆去远,心相随!多么的情深意长呀!

五、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诗背给家长听;

2、一首古诗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回家找一找由这首古诗改编的歌《烟花三月》听一听。

六、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地点:黄鹤楼(西)广陵(东)

人物:李白孟浩然 时间:烟花三月

表达情感: 依依惜别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会写2个生字(舍、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谁来背一背? 2.师:谁来说说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

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4.师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2.读诗句,明诗意。3.入诗境,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

(2)介绍时代背景。唐朝的时候,国势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长安城经常有人被派到国外去出使。而每一次出使,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既高兴又忧伤的事情,高兴的是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忧伤的是要和多年的老友故交分别。这一别就是海角天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

安西在哪?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附近。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谁再来读题?(3)简介作者。

谁送元二?生:王维师:谁了解王维?(4)出示王维简介。

王维(公元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山西永济人。他少年聪慧,9岁以文才出名,他通音律、绘画,长于书法,开创中国文人画画风,他的创作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他过着退隐生活。2.读诗句,明诗意。(1)自由朗读古诗。

打开课文,老师有两个要求:1.自由读。2.反复朗读,直到把诗读正确读的很有味道为止。

(2)指名读,正音。

指读古诗,主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读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注意多音字:朝舍更尽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意。(4)汇报。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3.入诗境,悟诗情 画中物

(1)默读古诗,边读边感受,如果我们为诗配上画,你觉得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从诗句中圈出来。

(2)你想画些什么?(边交流边板书:朝雨、客舍、柳色、美洒、故人)画中情

预设一:渭城的景

①、过渡语:是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说说你看到的雨是怎样的吗?从哪里读出来的?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③、柳:道路两旁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柳树?从哪句话读出来的?柳色为什么是新的?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⑤、雨后,让我们闭目深呼吸!有什么感觉?(清新、清爽)⑥、指名朗读一二句诗。⑦、齐读一二句诗。

⑧、好一幅朝雨客舍柳色图呀!(师补充板书:图)预设二:美酒故人

①、猜猜看元二要出使安西是怎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③、课件出示地图。

【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

④、课件出示安西阳关的图片,(师: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看了图片,使你想到了哪些词?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你想对即将远行的元二说什么? 指导朗读。

⑤、这一杯杯喝下去的只是酒吗?是王维跟元二依依相送的情!

四、赏读古诗。

1、就在他们分别六年后,王维去世了,此次分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铭记这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读全诗(配乐)

2、不幸的消息传到元二耳中,元二是怎样的心情?(伤心、痛苦)他一句句吟诵着两人离别时的王维留下的诗句。(师读诗题,学生接下去读。)后人还把这诗谱成了曲子。我们来欣赏课件《阳关三叠》)

3、听着这伤感的旋律,让我们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静静地抄写一遍。

4、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把它背出来。

五、作业

送别诗表达了我们离别时的情谊,寥寥几句就流露出友人间真挚的情感,让我们课后关注更多的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板书:景:朝雨客舍柳色

情:依依不舍

第五篇:《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古诗齐备。大屏幕出示四年级经典诵读必背古诗词题目。孩子齐背。

2、古诗接龙

老师说出要求,孩子抢答。

规则:老师说出要求,我伸出一根手指头,孩子举手抢答。(1)、莫笑农家腊酒浑,下一句(2)、柳暗花明又一村,上一句(3)出示这几个词,你能想到哪两句诗

庐山

只缘

同学们,诗词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它们有的写景有的抒情,还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今天咱们来一起欣赏两首古诗《题西林壁》、《游山西村》(二)、《题西林壁》

1、出示古诗

2、出示:提示的读诗要求,根据要求自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三个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播放动画。

3、根据加点的字,结合你自己有感情地朗读,你体会到什么?(我体会到诗人在庐山时,没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

下面咱们也来欣赏一下庐山。结合视频,你也做一次苏东坡朗诵一下前两句。通过诵读,你感受到什么?(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看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出“不识庐山真面目”)

4、呈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同学们,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小组内议一议(1))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2)“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种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准备下画杨桃的图片,再寻找几个作为给孩子的补充)

5、播放苏轼简介

(三)《游山西村》

其实在宋代还有一位著名的词人与苏轼齐名,那就是“陆游”简介陆游

1、出示《游山西村》

2、自由朗读前两句诗,请根据课本中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指名说

3、出示后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课件出示“对偶”简单介绍什么是“对偶”举个例子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拓展练习比一比,看看谁学得好 引导学生小组内完成当堂检测。

(五)小结,布置作业

下载苏教版语文四上 古诗两首2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语文四上 古诗两首2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第2课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王继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3个生字,1个只识不写。 3、正确理解诗中的词语。 4、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

    苏教语文二年级下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苏教四上期末试卷2

    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小学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识字写字 (16分) 1. 把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注意写得正确、工整。(4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读拼音,填写字词。......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word课件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含板书) 苏教版 四上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含板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

    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咏柳》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1、学习《咏柳》,会认写“咏,裁,碧,妆”等生字,理解诗句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求字音准确,有节奏。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忆、异”等6个生字,会写“忆、异、逢”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