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
课题: 班级: 授课教师: 课时: 学习
目 标 重点确定
难点确定
教学工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
随堂练习:
体会与交流
1、数学知 识:
2、数学思 想方法: 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反思
第二篇:初中教案
Module2 Unit1
Made by Lvting 1.Background information
Students: junior high students of grade1 2.Teaching aims 1.本节要求掌握的
词:bag book classroom chair desk map pen window 重点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 pen.2.能与同学相互询问教室内的物品及生活中见到的物品,能熟练运用句型: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an-----3.介绍我们的教室,培养大家对自己学习环境的保护,从而更加爱护公物。
3.Teaching content: vocabulary sentences talking 4.Teaching aids: blackboard chalk 5.Teaching procedures:
StepI: Free talk T: Class begins!Stand up!Hello, boys and girls.My family name is Huang, so you can call me...Ss: Miss Huang.T: Yes.How are you today?(Are you fine or not fine?)Ss:....T: This is my first time in your class, nice to meet you!Ss: Nice to meet you, too!T:OK, let’s begin our class.How many things you can see in your classroom? Can you list them in English?(2min)Step2: 教授单词 bag book classroom chair desk map pen window(5min)Step3:老师用句型提问
e.g.: What’s this in English? Ss: It’s a pen Step4: 根据汉语或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There is a m of China on the wall.2.My book is on the c.It isn’t on the desk.3.---What’s this in E ?----A pen.4.It’s a(教室).5.----What’s this ?---A(窗户).Step5: 英汉互译
6.我的教室 7.一张书桌 8.用英语 9.a chair 10.a bag Step6: talking(work in pairs)同学互相提问,关于今天所讲的教室里的事物。(3min)6.Difficulties and Importance: 句型是重难点,应该反复操练!
第三篇:初中教案
伤仲永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题解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
5、环谒于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泯然众人矣
3、稍稍宾客其父
7、贤于材人远矣
4、或以钱币乞之
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
1、抄写文下注释一遍
2、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三、合作探究 [投影]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以上,由教师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40 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板书设计 : 伤仲永
叙述经历:天资聪慧 忽啼求 即书诗立就(利环谒不使学)泯然众 议论原因:受于人者不至
才能衰退:不能称 才能丧尽:
第四篇:初中教案
初中
I'm watching TV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词汇
Clean, on, read, apartment
watching TV, eating dinner, cleaning, shopping, reading, doing homework, talking on the phone
2)语法 现在进行时(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3)句子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What’s he doing? He’s doing his homework.What are they doing? They’re cleaning the room.2.能力目标:学会用英语谈论人们正在做什么
(To freely talk about or learn about what they are doing)
3.文化目标:培养用英语获取信息,与人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接近生活常态的交际中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基于对教材和教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为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To grasp the structure of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 What are you doing ? I’m watching TV.What’s she/he doing ? She/he’s „„
教学难点
①现在进行时中现在分词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the verb adding “ing”)
②能在交际中准确地运用现在进行时来描述或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Using this tense to describe and communicate)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的运用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课件(PPT)进行教学,创设英语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英文歌曲,创造英语教学环境,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我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操练现在进行时。接着,进行一段听力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查和练习。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和猜测,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兴趣,操练所学句型。
四、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g-in(听音乐创设情境)
1.Greetings.(为了沟通师生关系,进行相互问候)
2.回顾上节课内容,抽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现在进行时结构
3.本节课学习目标展示。
Step 2 结合教材,展示图片学生完成1a,各组依次说出答案。
Step 3 Practice
1.Show some pictures and let the students ask and answer(各组轮流进行).e.g What are you doing ? I am reading.etc.2.Get some pairs to practise in class.Step 4 Presentation
(1)出示图片,教师问:“What is he/she doing?”并帮助学生回答“He/She is„„.(2)然后出示图片,进行问答练习。老师领读。
A: What is he/she doing?
B: He/She is„„.(ect.)
Step 5 Game
1.猜动作Show a picture and get the students to guess what he is doing.2.接着教师叫一些学生面向全班同学来做一些动作,让其他学生来猜他或她正在干什么。直到猜对为止。
Step6 Listening(目标听和精听结合)
1.say:There are many people living in the apartment.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d out “What is Jenny doing? What are Dave and Mary doing? What is John doing?”
2.Check the answers in class like this:
A: What is Jenny doing? B: He is watching TV.A: What are Dave and Mary doing? B: They are eating dinner.A: What is John doing? B: He is doing homework.(通过听力训练,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得以很好的落实)
Step 7
“how to add –ing to verbs”in class.And do some exercises.Step8学习目标回顾
Step9 Homework: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总体不错,教学计划进行的比较顺利,但也存在一些小的瑕疵。
简单有以下几点:
我在课堂上习惯一句话或一个知识点多次重复,有无意的也有特意的,本想通过重复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可事实上,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所以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
课堂上学生名字有时点中文名有时英文名,如果能全部用上英文名,英语情景的气氛更浓一些。所以要尽快记住学生的英文名,在英语课堂上尽量提问学生的英文名字。
在学生表演-猜动作的环节中,学生有的使用的汉语,如果课堂上教师点拨一下,告诉他如何用英语表达,这样更好些。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弥补不足,更好的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
第五篇:初中教案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难点:时间久远、只有考古材料,需学生想象 导入:人类从哪里来?学生回答 教授:
(一)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讲述)
2、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与古猿、现代人的头像模型对比)
古猿和北京人头部的特点是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3、北京人的生活 群居:自然环境恶劣
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图片或学生想象,怎么用石头做工具)火种(想象怎么得到的,有什么意义)
(二)山顶洞人
1、比较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2、比较生活,有哪些进步?
3、氏族概念(讲述)
有血缘、财产共有、平等(共同劳动、享用食品)
二、原始农耕生活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难点:阶级的出现、私有财产的出现 导入: 教授:注意
1、河姆渡、半坡农耕的共同特点。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2、不同地域条件的影响。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3、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
4、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5、阶级: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四、夏商、西周的灭亡
重点:夏朝的建立、分封制 难点:分封制 教授:
(一)夏朝的建立
首先,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其次,因为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二)分封制
建议教师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用什么办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重点:青铜的高超技艺 难点:青铜文明
教授:学生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教师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讲述。首先应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重点:齐晋争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教授:
七、大变革的时代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授:
背景: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怎样?那时社会阶级关系有怎样的变化?到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解决上述问题,由此正确理解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变法内容、作用:
八、中国文化勃兴
(一)重点: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九、中国文化勃兴
(二)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教授:
政治上,一则他赞美西周的制度,主张把社会拉回到西周去;再则他提出“仁”的学说。学习“仁”的概念时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关于“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以便加深理解孔子的思想。学习了上述内容后,应由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教育成就:第一,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第二,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第三,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第四,向弟子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
十、秦王扫六合
重点:秦的统一及作用 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授:
(一)秦的统一做法
(二)封建社会的形成
十一、伐无道、诛暴秦
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授:
(一)农民战争
原因——陈胜、吴广起义——结果
(二)战争性质变化
引导学生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从而认识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本质区别,让学生初步懂得判断战争性质的方法。
十二、大一统的汉朝
重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授:
(一)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首先,应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其次,要把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再次,汉武帝推崇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即所谓“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最后,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是实行“独尊儒术” 的必然结果。
十三、两汉经济
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授
(二)发展原因:对于程度较好班级,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对于程度较差的班级,教师应提示、启发,引导其回答,最后进行小结。
十四、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重点:冒顿统一蒙古、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教授:
(一)冒顿统一蒙古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秦朝同匈奴关系中发生的几件大事: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修筑长城,扼制了匈奴的南下。但是到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引导学生思考:“与当时匈奴强盛相比,西汉初年的经济是什么状况?”“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让学生总结出西汉初年的“和亲”政策并没有阻止匈奴年年南下掠夺。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次战役。
十五、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重点: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授:
(一)丝绸之路
原因: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二次出使联合乌孙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
(二)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十六、昌盛的秦汉文化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动仪
难点: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过物理 教授:讲述地动仪之前,可由一名学生介绍张衡的生平。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北)人。少年时好学,17岁离开家乡去关中一带游历,又到洛阳学习五六年。后来,他回到家乡专心研究学问,写成了著名的文学作品《二京赋》。他逐渐从文学创作转向哲学、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研究。33岁那年,他被召到洛阳做起草文书的郎中,几年以后升任太史令。他进一步钻研天文、历法,精心观测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把前人制造的天文仪器加以改进,造出比较精确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后来,他又注意研究地震。公元132年,设计制造出可以测知发生地震方向的地动仪。
讲述地动仪这一难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制作动态地动仪震动示意图
《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它是通过多人之手,经过长时间的修改删补,到东汉时期才逐渐形成定本。
华佗:麻沸散,五禽之戏”,即摹仿虎、鹿、熊、猿、鸟等5种禽兽动作姿态的保健体操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十七、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重点: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教授:
(一)佛教
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开辟的有关知识
简要介绍佛教的起源和主要观点: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发源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为该国太子乔答摩·悉达多(后被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所创立。其基本教义认为,现实人生就是“苦”,生老病死等等全都是苦。痛苦的原因由每个人自身的“惑”(指贪、痴等一切烦恼)、“业”(指一切身心活动)造成的。“惑”“业”引起的善恶行为,又产生轮回报应。摆脱痛苦的唯一道路,就是学习佛教经典,遵守戒律,打坐静修,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进入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涅槃”或“解脱”。这种教义,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的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弃对现实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斗争,而追逐虚无的“不生不灭”。它同其他宗教一样,都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二)道教的思想,主要渊源于道家思想和方士所鼓吹的神仙思想和方术,此外还吸收了古代的宗教思想和巫术以及阴阳五行、谶纬神学等等的思想资料。十八、三国鼎立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授: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诸葛亮等事件和人物,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讲解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加以深化。分析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少胜多的原因和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教师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再适当加以引导,归纳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对战争胜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割据北方的曹操和袁绍两个军阀之间为控制北方地区进行的重要战役。袁绍的实力优于曹操,但曹操顺应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自己的势力迅速壮大。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地位。经济上,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些措施。所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1.比较一下战前袁绍和曹操各方面的实力,再分析一下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你能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战争之前,袁绍拥兵十万,曹操却只有三四万,袁绍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他却因此产生骄傲轻敌的情绪,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建议。谋士许攸看出袁绍必然要失败,投奔了曹操。曹操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他善于用人,不仅屈尊出迎许攸,而且采纳了许攸的计策,派兵袭击袁军的囤粮处,烧掉其全部粮草。袁军没了粮草,军心动摇。曹军乘机发动进攻,袁绍只能自食其果,败逃河北了。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此时,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为了乘胜消灭江东的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这场战役使曹、刘、孙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第三,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有自己巩固的地盘,孙权的江东也刚刚在开发之中。无论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十九、江南地区的开发
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开发
教授: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等问题
淝水之战的教学,一定要做到生动有趣,以调节课堂的气氛,培养或保护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采用想象图、地图、多媒体课件或者讲故事等方式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在分析造成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占优势而失败的原因时,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1.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第二,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2.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氏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氏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能够取胜的重要条件。
二十、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授:
鲜卑拓跋部的祖先居于黑龙江境内的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魏晋之际,迁移到了鄂尔多斯草原,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在前秦统一北方时,拓跋部的政权曾遭到前秦军队的打击而灭亡。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珪纠合旧部,在今呼和浩特一带即代王位。
(一)除注意讲清具体的改革措施,还应该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迁都洛阳和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有机地联系起来,看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师提出问题:“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关于迁都洛阳的积极意义,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洛阳的繁荣与发展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迁都与民族融合以及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关系。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北魏的都城僻处平城,不利于对于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文中提到的“文轨未一”“非可文治”,说明孝文帝想要充分地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统一了的中原地区。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建都洛阳获得为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第一,禁用鲜卑语。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第二,禁穿胡服。
第三,禁用鲜卑姓氏。将鲜卑族原来的复音姓氏改为近似的单音汉姓
第四,鼓励鲜卑贵族和汉族贵族的联姻。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入宫,同时令自己的六个兄弟都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为正妃。
第五,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二十一、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二十二、魏晋南北朝文化
重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 难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范缜:《神灭论》,范缜所著的一部无神论著作。
一、繁荣一时的隋朝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教授: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三、贞观之治
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授:.“贞观之治”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可以先由教师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然后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亲身参加反隋斗争,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
教师提问:“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除了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外,你还想到了哪些原因?”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阶段学习唐朝的历史作铺垫。
教师提问:“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除了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外,你还想到了哪些原因?”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阶段学习唐朝的历史作铺垫。14岁时,唐太宗召其入宫,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后,武则天入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655年,立为皇后。唐高宗因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武则天协助裁决政事,遂专国柄,威势日重。683年,高宗死,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第二年,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取代李唐王朝的趋势日益明显。徐敬业、越王李贞等相继起兵反对,皆遭失败。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大周圣神皇帝,并自以“”(zhào)字为名,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三、开元盛世 重点:盛世的经济繁荣
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教授:1.讲新课之前,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引出本课的课题;或出示几首反映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的唐诗,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时期的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2.讲“开元之治”一目时,可以配合教材中的插图,从“唐玄宗走马任姚崇”这个小故事入手,再一一介绍唐玄宗的改革措施。
3.讲农业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4.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
①制作“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如果能制作模型教具让学生进行演示,则直观效果会更好。
②讲述筒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制作实物模型教具,或利用电脑制作有动画效果的筒车模型,以便更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1.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戒奢从简”,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开元之治”和“贞观之治”。
2.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姚崇为唐玄宗开元时期名相。早年为武则天所提拔重用,官至凤阁侍郎(相当于副宰相)。开元初年,为唐玄宗所看重。在一次讲武检阅军队时,召进姚崇议论国是,欲加重用。姚崇却侃侃而谈。
四、科举制的创立
重点:一种是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难点: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