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4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

篇一:新课标必修一高中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一】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实验原理

(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

某些化学试剂 +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2.难点

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

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锅,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 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察)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要先加a液naoh 溶液再加b液cuso4 溶液)今天,我们学习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一)、还原糖的鉴定

1、还原糖的鉴定步骤: 选材: 苹果:洗净、去皮、切块,取5g放如研钵中 制备组织样液研磨成浆:加石英砂,加5 ml水研磨

注入组织样液2ml过滤:将玻璃漏斗插入试管中,漏斗上垫一层纱布

加斐林试剂:2ml(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别加入)

水浴加热:煮沸2min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②斐林试剂要两液混合均匀且现配现用。

斐林试剂的配制过程示意:

斐林试剂甲液(0.1 g/ml的 naoh 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乙液(0.05 g/ml的 cuso4 ③在鉴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还能用其他那些鉴定方法?

学生回答:还可以用斑氏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及糖尿试纸据糖的由少到多产生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

(二)、脂肪的鉴定

1、脂肪的鉴定步骤: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

取理想薄片

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

去浮色 制片

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察。

结论: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②该试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只含有单层细胞理想薄片。

③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三)、蛋白质的鉴定

1、蛋白质的鉴定步骤:

结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实验成功的要点:

①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稀释液)。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一定要先加入a液(即0.1 g/ml的 naoh 溶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即0.01 g/ml的 cuso4 溶液)。

③还可设计一只加底物的试管,不加双缩脲试剂,进行空白对照,说明颜色反应的引起是蛋白质的存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而不是空气的氧化引起。

【实验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分析说明dna和rna在结构上的不同点

(2)学生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生掌握制作装片的方法

(2)使用试剂对材料进行染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实验原理、显微镜的使用

2、教学难点: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三、实验原理与解析

(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盐酸的作用

①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

② 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四、实验器材

1.材料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根尖细胞,蛙或蟾蜍的血细胞,果肉细胞。2.用具 400 ml烧杯,250 ml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3.试剂及配制方法

(1)试剂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乙酸钠,乙酸,蒸馏水,吡罗红甲基绿混装粉。如果化学试剂商店没有吡罗红甲基绿混装粉,可以分别购买甲基绿和吡罗红g,然后按a液的第二种方法配制(见下文)。

(2)染色剂的配制

①染色剂a液的两种配制方法

第一种方法:取吡罗红甲基绿粉1 g,加入到100 ml蒸馏水中溶解,然后用滤纸过滤,将滤液放入棕色瓶中备用。

第二种方法:取甲基绿2 g溶于98 ml蒸馏水中,取吡罗红g 5 g溶于95 ml蒸馏水中。取6 ml甲基绿溶液和2 ml吡罗红溶液加入到16 ml蒸馏水中,即为a液,放入棕色瓶中备用。

五、主要步骤(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为例)1.取材

① 滴: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② 刮: 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③ 涂: 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

④ 烘: 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2.水解

① 解: 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

② 保: 将小烧杯放入装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3.冲洗涂片

① 冲: 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

② 吸: 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4.染色

① 染:用2滴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

② 吸: 吸去多余染色剂;

③ 盖: 盖上盖玻片。5.观察

① 低: 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 ② 高: 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实验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观,我确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

1、说出本实验的原理。

2、概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地使用高倍镜

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并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特点。

难点 临时装片的制作

四、教法

首先当然是在教学中应用最广的讲授法,在我们的印象中讲授法似乎就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简单的传递,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但是如果我们能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样也是有意义学习。其次是实验演示法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还有谈话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后是讨论法,有利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总之,我认为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缺点,在教学中我们应灵活选用,做到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和归纳比较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篇二:高中生物必修三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二 模型建构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实验原理】

胰岛素和胰高糖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胰岛素能组织细胞的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胰高血糖素能促进,并促进,从而使。生物体中依靠这种作用的激素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目的要求】

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充分掌握和理解在不同情况下,两种激素应如何起作用共同控制血糖的平衡。增强学生交流和判断思考能力。【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15张“糖卡”正面写上“每1l血液中的0.1g葡萄糖”,背面写上“糖元”,2张胰岛素卡2张胰高血糖素。

二、方法步骤

1、模拟吃饭后的反应 甲将2张“糖卡”放到桌子上,使血糖浓度,此时由 拿出 张 卡使甲的2张“糖卡”由 背翻到 面,血糖浓度维持平衡。

2、模拟运动时的反应 甲从桌子上拿走了1张正面朝下的“糖卡”,使血糖浓度,此时由________拿出 张 卡,使 的1张“糖卡”由面翻到 面,血糖浓度维持平衡。

三、实验结论

当生物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能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能血糖浓度。因此,生物体中血糖浓度能。

四、实验评价

与其他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相互借鉴,并就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误区警示】

1、应选用不同颜色的纸做“糖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

2、卡上字应醒目,方便活动操作。

3、各组应对此活动进行交流。【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是怎样反应的?反应的结果怎样?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呢?

二、探究创新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实验三 探究: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目的要求】

1、进一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4、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方案设计】

一.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 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

二.作出假设: 浓度的 可以使插条基部的薄壁组织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三.设计实验:选择生长素类似物——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制作插条——分组处理插条——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插条处理方法:浸泡法或沾蘸法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当地主要绿化树种或花卉(如:月季、杨、加拿大杨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或小组想要研究的其他植物的枝条。蒸馏水、天平、量筒、容量瓶、滴管、试剂瓶、烧杯、玻璃棒、矿泉水瓶。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2,4-d、ipa、iba和生根粉等,可选其中的一种;所用药品包装说明上所列举的其他材料。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生长素类似物母液分别配成浓度为 的溶液,分别放入矿泉水瓶中,深约。再取一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清水,作为,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制作插条:将准备好的枝条剪成长约的插条,插条的形态学上端为面,下端要削成 面,这样在扦插后可 ;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条件应。

分组处理:将制作好的插条,分成 组(每组不少于3个枝条),分别将其基部浸泡在盛有清水和浓度为 溶液的矿泉水瓶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进行实验:设置 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分别培养经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及清水处理过的插条,注意保持温度为。三.观察现象:

定期观察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状况,并记录结果。(浓度:mg/ml;时间:天)

四.实验结论:经过天观察,用浓度为处理过的插条生根最早,生根数最多,所以对于植物来说,促进插条生根的这种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是。五.实验评价:实验结果与你预期的结果一致吗?你做出的假设是否得到了确认? 【误区警示】

在本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与其促进根生长的功能是一回事吗? 在本实验中,若在适宜浓度范围内不能生出不定根,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你们小组提前做本探究活动的预实验了吗?预实验的作用有哪些?你们小组认为在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就此次探究活动,你们小组还能作进一步的探究吗?你有没有一些改进此探究活动的措施?

实验四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实验目标】

初步学会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亲身调查周边植物,帮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自然,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操。【实验原理】

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计算每个样方内的平均个体数,然后将其平均数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形状的调查地段选择相应的取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一下几种:五点取样法,样方的形状可以是方形的、长方形的、条带状的或圆形的,但样方必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来保证。

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地段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先将调查地段按纵向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样方之间的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长条形的总体为1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五点取样法:当调查地段为方形时,可以按梅花形取五个样方:先做该地段的两条对角线,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确定一个样方的中心,在每条对角线上距边角1/4对角线长处,各确定一个样方的中心,共五个样方。样方面积一般为1m2,如果该种群的密度较小,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材料用具】卷尺、尼龙绳、木楔、钢笔、记录本、植物分类图鉴 【实验准备】

调查前教师先进行实地考察,找出比较典型的地块。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识别而且分布比较均匀的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这样有利于数据的分析、比较。像一年蓬这类单株生长特征明显的双子叶植物,就是很理想的调查对象。教师事先对该地块进行种群密度取样调查,并可采集好有关植物并制作成标本,使学生掌握好调查对象的形态特征。如果遇上样方边界的压线个体,按左上原则处理,压线个体出于线的左侧或上方,则计入样方内。【方法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等距取样法)。先将调查总体分为若干等分,有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学生对照植物分类图鉴掌握调查对象的形态特征。计数(附种群调查记录表)计算种群密度。【结果分析】

计算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内该种群算术平均数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该算术平均值即为调查区域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应结合调查区域相关情况对该估计值做出生物学解释。【 注意事项】

选取地势开阔、平坦、植被茂盛的地点作为调查地点,如校园草地、公园、田埂等都是比较理想的地点。注意避免有深水、陡坡、毒虫等有安全隐患的地点;根据调查对象划定调查地段的大小。调查地段应大小适中,面积过大则费时费力,面积过小则失去调查意义;地段形状可以是规则或者不规则,地段边界按植被分布或地理边界划定;选取样方的个数根据地段总面积而定,地段较大的,样方数可相对多些;

实验五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目的要求】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3、通过小组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方案设计】

一、提出问题 培养一种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二、猜想假设 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呈____________型增长变化。

三、设计实验

①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丙等若干实验组。②分别用等量培养液,在相同适宜环境中培养等量酵母菌。③每天用血球计数板,采

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并作记录,连续7天。④7天后,各组向全班汇报本小组7天的数据,算出每一天数据的全班平均值,根据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长。【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究所需要的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0.1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

1、取相同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ml肉汤培养液,塞上棉塞。

2、用高压锅进行___________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标记甲、乙、丙等。

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5ml,摇匀后用______________计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

4、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_____________℃下培养7天。

三、现象观察

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四、实验结论

1、根据表格平均值作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7天中的变化曲线。

2、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__________型增长变化。

五、实验评价

用你所在小组的记录数值所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与平均值作出的曲线相比相似程度怎样?试作出解释。【误区警示】

1、操作过程中要建立“有菌”的观念,不能随意谈笑。

2、以防培养液带上杂菌与酵母菌形成__________关系,抑制酵母菌培养。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时,应将试管__________几次,以便使酵母菌均匀分布,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3、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____________两边上的菌体数,另两边不计数。【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

2、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说明怎样设计;如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二、探究创新

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作出推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六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2.能对土壤中部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3.学会设计表格进行观察和统计。

二.实验原理:(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三、丰富度调查方法:取样器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四.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2.制定计划:

3.实施计划:本研究包括五个操作环节: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1)准备:①制作取样器;②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p76)

(2)取样:可以在野外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缺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在实验室进行观察。

(3)采集小动物:使用诱虫器取样,比较方便,且效果较好,但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的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形较小的动物可用吸虫管采集。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4)观察和分类:“观察和分类”需要借助动物分类的专业知识。(p76)

(5)统计和分析:“统计和分析”,要求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

五、注意事项: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许多土壤动物(如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的昆虫)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此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实验七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目的要求】

1.设计和进行对照实验,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2.分析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情况。3.学会检测淀粉和还原糖的方法,并根据现象作出合理判断和解释。【方案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这些生物的数量是极其繁多的,那么它们对有机物是否具有分解作用?

篇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现状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cn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王安平

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0期

摘要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效率的高低。但从实验教学现状来看,课时不足,实验研究较少,机械化重,实验标准化要求较高等原因都导致了生物实验教学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文章就基于对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并结合实验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 生物实验 教学设计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也逐渐从知识学习转向技能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到了不同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体现。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实现“知识学习”向“技能培养”转变的关键,而要保证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验教学设计就是基础。因此,针对当前实验教学设计的现状而思考相应的对策来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对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改的一大方向就是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体现在生物教学中就是实验内容的增加。新课程标准中围绕10大主题都有相应的实验要求,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中解脱出来,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大量的实验让教师有措手不及之感,而学生也无从快速地适应教师教学的转变,加之有些教师盲目跟风,导致实验教学走形式化,学生不但没有学好知识,技能培养更成为了口号,在有的学校还出现了以演示实验来代替学生动手操作的现象。不得不说,实验内容的增加和教师适应能力及课时之间存在了一定的矛盾。其次,我国教育延续的是千年以来的封建式教育模式,重知识轻技能,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重实验结果而轻视过程,新课标则要求教师重过程,在这个转变中,因教师缺乏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往往实验成为一种表演秀,在有的课堂中,实验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是为了完成任务,保证开出率,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则还是停留在重结果轻过程上。再从学生角度来看,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标准较高,不仅要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实验,在实验中观察现象,通过现象而得到结论。

第二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

新课程中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

思南九中徐兴婵

本人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改革,同时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走向,本人觉得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

1.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因为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学生的思维才会有方向,学生操作起来才会认真。

2.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地方性的季节性的限制。有些实验还需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实验结果。因此,在实验课前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分析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每一个实验过程都是实验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们都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仅从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来说吧,实验前要对洋葱根尖进行培养,实验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要让学生了解根尖放在解离液中是为了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在镜下观察。另外。通过解离液的处理,使细胞迅速死亡。让细胞分别保留各自的分裂状态。漂洗是为了冲洗解离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在实验中要做到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4.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管理。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村高中的学生自身基础就差,多数学生会把实验简单地理解为“看”,对实验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后往往答不上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的结论。如果缺乏严格的训练,将会导致教师疲惫不堪,学生一无所获。因此,应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管理,注意维持实验纪律,规范实验习惯合理还有大组长、小组长等之称,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内容增加,教学课时不足。与旧教材相比,高中生物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内容,其中考试大纲要求的必修模块的学生实验有19个。学校要在规定的模块教学时间内完成各个实验教学,实施中存在困难,部分地区在高二才开设生物课,各地区生物学科开设的课时有差异,个别学校还削减了生物学科的课时。教学课时不足对生物实验教学影响较大。

2.农村高中的多数生物教师缺少对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所以教师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分析等能力普遍较差,对如何组织实验教学和对实验教学的课型研究不足。尤其是探究性实验。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实验指导能力和实验技能,在这方面教师显得力不从心。

3.实验要求提高,课堂实施困难。高中生物新课程提高了学生实验的要求,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方法、理论指导和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设计、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等)。有些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如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理论的指导。

完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实验设计等环节,然而,课堂中教师在讲述实验原理、归纳讲评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学生用于实验操作的时间已不多了,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进一步探究。

三、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推理,主要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生物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探究“镁元素对植物正常影响”的实验中,在缺镁元素的“完全营养液”中,一株小麦幼苗叶片发黄生长瘦弱,两株小麦幼苗叶片发黄生长瘦弱„--当在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含镁元素的无机盐溶液后,小麦的生长恢复正常。给学生归纳出镁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结论。

四、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高中生物问题,验证高中生物规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那么,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检测呢,双缩脲试剂除可以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那么乳制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有什么规定。蛋白质的含量如何测定呢?根据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怎样调整人们的饮食,才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和延年益寿,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实验中向学生提出。培养他们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一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

五、加强设计型实验题训练

随着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更体现了这种趋势。高考生物实验题多以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或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评价和优化实验设计方案等形式呈现。如果还是按照以前老一套的实验训练模式,只重视做一些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型实验题,学生是很难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的。因此,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采取以上一些实验改革措施外,还必须要有意识地精选和精编一些实验习题,特别是一些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题,让学生进行全方位训练。

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从实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实验方法而进行创新设计,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锻炼他们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研究人类生产、生活的自然学科。实验在整个生物学科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概念与定理都是科学家经历了无数次实验而总结得出来的,这既是人类探索生物世界的研究手段,同时也是我们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实验一直处于被忽略状态,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的机会比较少。教师将原本的做实验变成了画实验、讲实验,学生大多是看教师做实验,抑或是看教材,使得学生实验技能低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更加关注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实验技能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我们的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加强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索实验,以实验为契机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参与度,实现有效教学。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的优势与应用原则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积极活跃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甚至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是各学科教学中的首要任务。生物有着奇妙的现象,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尤其对于处于繁重学习任务中的高中生来说这更是一种新颖的方式,可以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缓解学生的疲劳,减轻学生的负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高中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生物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鲜明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的主体参与。

2.帮助学生理解。高中生受自身基础知识与认知规律的限制,在学习某些概念、定理等知识点时仅仅依靠教师枯燥的语言讲述与阅读教材很难理解。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这一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大问题。而实验可以再现概念与定理的形成过程,可以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而不是强行将现成的结论型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更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因此,我们要学会在学生难于理解处、知识的重难点处来设计演示实验或探索实验,让学生从直观实验中获取大量感性材料,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与思维的基础上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便可以让学生轻松地理解较为抽象深奥的生物概念与定理。

3.培养探究能力。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彻底转变,使教师从教者走向学者,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引领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来,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设计更多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等。这些全部交由学生,给予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与思维空间,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展开探究,从而能在自主探究中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4.提高实验技能。高中生物新课标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实验技能的培养,这是现代复合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在实验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实验数据,要学会思考,当实验现象、结果与预期不一样要让学生思考是实验操作不准确还是自己的预料等。这样将观察、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求学作风,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实验的原则

1.科学性。对于演示实验,教师一定要做到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切忌模棱两可。如果教师本身对实验步骤、现象等不明确,那么学生也会稀里糊涂的。因此,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提前准备,对实验的各个环节全面掌握,提高实验的科学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为形象、准确地掌握。对于一些亲自操作实验现象不明显或是在现实条件中无法完成的实验,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用多媒体来模拟实验全过程,这样便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使得全体学生都可以清晰明了地进行实验的观察,更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如观察线粒体、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等现实中难以完成的实验,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制作课件,化静为动、化无为有,向学生形象动态而直观地展现实验全过程,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本身的科学性。

2.探索性。现行教材非常重视实验的作用,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都有涉及。我们除了要做好教材上的实验,还要为学生设计更多的探索性实验。实验本身具有探索性,才能让学生充分调用所学知识,展开积极的探究,才能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与积极思维,为学生的探究开辟更为宽广的空间,延伸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只有这样的探索性实验才具有探究价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高潮,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3.操作性。实验不仅要贴近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实验材料要容易获取,现象明显,所用时间短,在实验基本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实验才能更具可操作性,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顺利完成。否则,实验设计得再好,现象再明显,学生无法完成,这样的实验也是徒劳。

4.等量性。也就是说在两个甚至是多个实验中设计一个条件不变,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通过这样的实验来让学生理解这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在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时,所设计的实验中PH值设为变量,其他的条件如温度、试管容量、试剂滴量等等完全相同。这样,通过鲜明的对照实验,学生便可以清晰地认识到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同样,我们还可以通过设定其他条件为变量来验证。这样的实验便可以验证出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总之,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实验我们要高度重视,不仅要重视演示实验,还要加强探索性实验,这样的生物教学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实践与探索,注重运用实验教学的一般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让学生做实验、分析实验,在不断的操作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四篇: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实验的探讨,改进生物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

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社会需要更多创新性人才。那么你对创新的理解呢?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或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我的途径和方法。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高中生物教材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极大地突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也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科特点。而实验能力又是一种综合能力,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做几个实验,或做几道实验题就可以得到的。很多的实验方法、程序、习惯都是在平时实验中一点点学习掌握积累而成的。我结合自身生物教学的实际,浅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尝试。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部分教师对照考纲的必做实验,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一一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听实验、背实验。

2、实验与生活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的价值体验。

3、完全用计算机演示代替生物实验,一张接一张的投影片和动画播放使生物实验中的多种新鲜感觉只剩下视觉和听觉,实验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学生对实验本身的体验几乎为零。

4、教师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时,只管让学生信马由缰地实验,而没有指导、交流、反馈和总结,绝大多数教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了学生的过程学习,却忽视了方法的指导,使实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导致实验教学的低效。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中对实验教学的开展都有明确的阐述。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尽管没有开展,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差,这是明显的观念问题。曾有某地区教研室领导到一所学校检查工作,发现实验室里的显微镜的包装都没有拆封。因此,广大一线生物教师需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和理解《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切实改变重“知识传授”,轻“实验教学”的传统思想观念;不能“以讲代做”、“以电教媒体手段代替实验操作”,应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和其它实践活动。通过实验或其它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和科学态度的形成。

(二)做好实验准备。

高中生物课堂的实验教学比较多,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加了解生物知识。教师要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们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相关的实验过程,但是在学生们做实验之前也要初步的了解相关的知识。教师就要先提供一些材料让他们熟悉。让其事先学习这些材料,通过学习将其中的一些知识融入到实验当中。在实验中,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在实验前教师应该让学生们先认识做实验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名字等。以方便学生们的知识,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对其作用有所认识。能更好的进行实验。

(三)密切联系生活。

生物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都密切相关。“生活即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教学,使内容更具实用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将这些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指导生活”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各科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地理课程,许多内容本身就是由问题引出,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之后,都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

(四)培养学生思维。

生物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闪烁着科学家们非凡的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如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提出、光合作用发现史、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孟德尔两个遗传基本规律的创立等。

(五)改进评价方法。

实验教学评价是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制约学生的实验动机、实验态度和实验策略。不同类型的实验建议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或几种评价方法综合采用,做到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例如: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笔试,它有在短时间内有效考查实验原理、步骤、结果等理论知识的优点,但在考查学生实验操作、结果记录、合作和交流等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因此,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将有利于全面体现学生实验操作和设计能力,做到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如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实验课进行摄像,用相机记录实验结果;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

(六)借助媒体教学。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机地整合后,大大优化了实验过程,拓宽了实验教学渠道,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诸如实验过程太快,只能看到实验结果而无法观察到中间的过程;有的实验耗时而缓慢,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有的因场景太大或常有危险性而无法进行等问题。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后在以下?赘龇矫娣⒒幼饔妹飨裕海?1)拆分连续、快速实验。运用“慢放”、“定格”等功能在多媒体操作平台上播放,按需要进行拆分,让学生直观、清楚地分步、分段观察,大大增强实验效果。(2)缩放大型或显微实验。通过录像、照相等形式把一些大型的生态学实验,如植物的群落、大型的生态系统等实验过程记录下来;还可以运用显微摄像技术放大一些微小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现象,如草履虫的应激性、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特点等,然后在多媒体环境下将它制成课件,通过电视、电脑或幻灯片显示出来。以上这些,不借助多媒体及现代化教学器材光靠传统手段是无法完成的。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改进教学方法,深挖教材,更新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巢湖市烔炀中学 徐艳虹 2011年4月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要: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不仅有对常见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更有在探究生物实验的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本文对生物教学的方法和实验设计提出了一些想法,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词: 生物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设计 学习方式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由于其具备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实验方法的探索性,思维训练的独特性等特点,因此生物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高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常见仪器和药品的使用方法、理解实验程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掌握仪器使用原理和药品特性,夯实实验基础

《生物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学生的实验基础不是凭空垒起来的。实验教学时要突出对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特性的介绍,加强基本操作训练,把实验方法探究落到实处。例如,显微镜观察类实验,① 注意取材:根据观察对象采用合适的材料,如观察有丝分裂应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等。② 注意材料处理:根据不同材料、不同的观察对象,做不同的材料处理,如浸泡、染色、解离、保持生活状态等。③ 注意制片方法:显微观察实验要用装片,不同材料用不同的制片方法。装片法(把整个实验材料制成装片,如用黑藻叶观察叶绿体),切片法(把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观察,如脂肪鉴定),压片法(把材料压碎成一薄层.以便观察,如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学生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就会做显微镜观察类实验。又如用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发生颜色反应,要讲清楚NaOH和CuSO4反应会产生Cu(OH)2 沉淀,所以要现配现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存在,要指出先加试剂A即NaOH溶液.再加试剂B即CuSO4溶液,而且加CuSO4溶液时,只需加3~4滴,不能加多,如果CuSO4溶液过多.就会对结果出现的颜色反应起遮蔽作用。而加入的目的就是要先让溶液呈碱性,因为在碱性环境中,蛋白质与Cu2+发生作用,形成络合物,出现紫色。

二.剖析经典实验,挖掘潜在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近几年来,高考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乃为首选和必考。经典实验是科学家精心思考、巧妙设计,经后人多次重复证明是正确的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实验,如有光合作用的发现、条件、原料、产物研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生长素发现系列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实验等。剖析这些经典实验,让学生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学会选择实验材料和控制实验条件,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学习是一个探究、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验设计能力,老师可引导学生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书中潜在实验设计:①验证: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②验证:厌氧细菌在有氧时,发酵作用受到抑制。③验证:生长素具有双重性。④验证:种子萌发时,根(茎)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向(背)地生长。挖掘生产生活中潜在实验设计:①探究:大棚蔬菜中的塑料薄膜的最佳颜色。②探究:无土栽培营养液中氧含量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③探究:水面以下的光量和光质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让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意识,这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

高中生物教育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也在不断变革,我国在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然而,目前还有不少高中生物教师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即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极易抹杀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既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沟通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觉拟定新颖又可实现的实验课题,要求每项实验课题必须有明确的选题目的,详细制定实验的步骤以及所需器材等,并将选题目的、实验设计或实验方案在生物学科小组上发言,让学生发表意见,对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讨论,发挥学生之间互助精神,形成探索生命奥秘的小集体。教师只当成员参加,起引导作用,不轻易给实验课题下结论。许多实验课题在小组会议多次研讨,原来拟题不明确或实验设汁不切合实际条件的课题,学生自己弃去;有的课题选题目的明确又新颖,研讨后发觉应分2—3阶段反复实验才能实现,比如植物向光性实验的设计,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不仅用一侧小孔做了实验,还用前后左右四个小孔做了四组实验,才综合得出了实验结论,最后还在盒子顶端开孔,把四个侧孔全封闭加以验证。通过多组实验反复论证得出结论,不仅提倡了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协作精神,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从传授者变成指导者、参与者、监控者和帮助者,并切实注意自身行为的方法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师作为指导者,主要是对学生的合作技巧进行灵活指导,如学习任务怎样分配;学习角色怎样分配;怎样提出有价值的提问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怎样辅导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怎样倾听和记录同伴的发言;怎样让组员对问题进行讨论;各个组员对问题提出以后,怎样交流意见;组员之间对某个问题存在分歧,怎样来协调;组员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怎样综合等。②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成为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参与者,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姿态。③教师要适时监控,要密切注意各组的讨论情况,要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只有有效地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才能使得传统的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转变为师生共同导演的课堂,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使学生进入到乐学的境界,促使师生关系进入到良性的发展状态,降低师生的心理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独特而重要的途径。每一个中学生物教师都不应该轻视实验教学,而应该把实验教学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阵地,认真进行研究,使实验教学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重要作用,为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落实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朱正威,赵占良.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3 朱正威,赵占良.生物2•必修•遗传与进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4 朱正威,赵占良.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下载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即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

    高中生物小论文: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合集]

    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推荐5篇]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 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加探索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四个......

    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摘 要】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生物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那么该如何更好的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呢?本文将从提高......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

    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沙县第一中学 王柯明 摘要:大多数生物教师认为生物实验教学只是生物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大多数学校实验室的利用率非常低,基本上是讲实验、背实......

    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生物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通过对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并对新......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教学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实验教学总结 耒阳四中 黎绪泉 高考生物考纲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本中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