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爱坚守 创造生命奇迹(范文模版)
四十载坚守 创造生命奇迹
——山西省道德模范、潞安集团漳村煤矿好矿嫂陈秋花的感人事迹 40年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她如果选择放弃,或许此后的日子会轻松许多。
40年前,面对瘫痪在床的丈夫、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如果选择放弃,或许早就卸掉了沉重的包袱。
然而,陈秋花选择了坚守,她用自己单薄的双肩支撑起了濒临破碎的家,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潞安集团漳村煤矿职工家属陈秋花为爱坚守,用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演绎了一个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真实爱情故事。
天塌了 压不跨她柔弱的双肩
1974年,陈秋花的丈夫任俊山光荣退伍,来到了潞安矿务局漳村煤矿旧采队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工作后不就他就和同村姑娘陈秋花喜结连理,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年后,随着一声欣喜的啼哭,可爱的儿子呱呱坠地,一家三口沉浸在幸福和喜悦当中。这对于八岁就成为孤儿的任俊山来说才刚刚开始尝到幸福是什么滋味。
然而,不幸突然降临在这个平静和美的小家庭。1976年9月19日上午接近中午时分,任俊山和队友正在井下港道老空进行架木垛支护施工,突然顶板冒落,一块石头从他的后背砸向他的腰部,造成脊椎和神经多处断裂,经医院诊断胸椎以下高位瘫痪、双腿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终身残废!这对于年仅22岁的陈秋花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在医院里,陈秋花看着躺在病床上瘫痪昏迷的丈夫,再看看怀里嗷嗷待哺的儿子,她感觉自己的天塌了!
在医院里,大夫告诉陈秋花,像他丈夫任俊山这样的病情活不了几年,让他早点做好心理准备。陈秋花看着病床上虚弱的丈夫,泪水一下子涌出眼眶!她多么期待奇迹能够发生,哪怕丈夫瘫痪的躯体能恢复一点知觉对她来说也是一种希望!他不愿意放弃心爱的丈夫,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家庭,她毅然选择了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从丈夫住院开始,他们一家三口在医院里度过了艰难而又漫长的七年时间!多年以后,陈秋花回忆起当初那一幕仍然泣不成声,一个女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这样在泪水和汗水中流逝。
选择了坚守爱情,陈秋花无怨无悔!在医院里,陈秋花抱着孩子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常常是手里还拿着奶瓶,一转身就得马上照顾大小便失禁的丈夫,挖屎倒尿、翻身擦背,就连上厕所、吃饭、洗碗都要一路小跑。偶尔儿子有个头痛脑热、身体不适的,她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往往不是两手屎,就是浑身尿,沉重的负担、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她欲哭无泪!病床上的丈夫,看着她一天天的憔悴下去,昔日娇美的容颜早早的黯淡下来,爬满了皱纹,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他恨自己站不起来,恨自己空有个躯体,不能为妻子分担一点点责任而泪流满面。当她看到丈夫神情恍惚时,总是把苦和累藏埋在心里,面带微笑和丈夫讲些高兴的事,并再三鼓励丈夫说:“只要你积极配合医院治疗,把好的治疗结果带给我,把好心情展示给我,我定会让咱们一家三口这个小家过出个人样来!
再难熬 咬紧牙总能撑过去
妻子深深爱和一天天长大的儿子让任俊山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陈秋花的悉心照料下,任俊山没有像医生所说的那样撑不了几年,逐渐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出院后,陈秋花为了让丈夫和孩子生活上过的好一点,她开始自学裁缝,利用丈夫大小便的空余时间,天天糗在街边露天的一个老裁缝那里,看着人家是如何在一块块布料上比划、裁剪,再经缝纫机踏踏踏的一响,就缝制出一件件令人穿着合身的时尚衣服。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就在家里,用找来的废旧报纸做布料,在上面一遍遍边比划胸脯、腰围、臀部的尺寸比例,那些部位该收、哪些部位该放,有时看到老裁缝忙不过来,她就主动帮她锁锁边打打下手。老裁缝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也有意让她在摊上练练手。她做的第一件衣服是孩子过六一的白衬衫,由于那个时候没有市场,商店里只卖布料不卖衣服。邻居看着她家孩子穿的新衣服,就要求也给她们的孩子做上件,这样一来,陈秋花会做衣服的名声也就在邻居中间传开了,找她做衣服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她也就干脆在丈夫的病床边做起了裁缝。慢慢的陈秋花居然成了矿区小有名气的裁缝,每年到了10月份就不敢再接布料,给别人做过年的衣服了,就这还得临时请几个平时相处不错的好姐妹来帮忙。在细心照顾、护理丈夫的同时,她还增加了家庭的额外收入。
儿子14岁那年的暑假,陈秋花带着孩子回老家看望老人们时,年迈的姑姑高兴的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媳妇。这么多年,你不仅把俺瘫痪俊山伺候的那么好,还时常接济我们这些老人们,你看孙子也长成了个大小伙,俊山有你这样的好媳妇家里家外就是个家,这让俺们彻底放心了。亲人们的诤言打开了她十多年的苦辣酸甜,顿时泪流满面!陈秋花含着眼泪说,日子再难我能要咬紧牙关挺过去,孩子和丈夫就是我的希望!
四十载 坚守创造生命奇迹
瘫痪卧床的任俊山,曾经有两次因为并发症高烧病危不退,是陈秋花用一颗永不放弃的心,从死神手里把他拽了回来。
1983年夏天,卧病在床的任俊山突然发起了高烧,体温40度多日不退,矿务局医院早早下了病危通知。她一面比以往更加精心地对护理丈夫,对大小便失禁造成的污秽床单被褥做到勤洗勤换,并采用酒精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又一面托亲依友四处寻求中医中药调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西医结合医治下,一个月后任俊山的体温奇迹般的开始回落,并且慢慢恢复到正常。
2004年,任俊山随着年龄的增大,平躺时间过长,身体状况也是越来越差。加之他不能自行排尿,尿液的残留物在膀胱中滞留过久,且存在尿液返流到肾脏,使肾脏功能减弱趋向衰退,并引起高血压等病症,不及时进行膀胱造瘘手术,丈夫又将面对死神的召唤。已经被病魔折腾28年的丈夫任俊山对妻子说:“这么多年我也活够了,你也受够了,不要再给我开刀治疗啦,钱不少花不用说,治好治不好还是两说呢?再者,我也不想临死前在肚上再留个刀口呀!”
面对丈夫的悲观情绪,陈秋花一方面积极和矿上领导商量做手术事宜,一方面还得做丈夫的思想工作。陈秋花执着感动着矿领导也鼓舞着丈夫,手术得以顺利进行。丈夫术后虽然马上减轻了他的部分病痛,但同时也给她日常清理、擦洗身子增添了诸多不便。导尿管道植入体内,很容易形成尿路、管道植入伤口的局部感染,每个月定期还得去医院更换一次导尿管,在护理上少有不慎、就要十天半月住院治疗。她坚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护理难题,丈夫孩子就是我的一切。
如今,陈秋花在不知不觉中小媳妇熬成婆,已经花甲之年的她每天除了照顾丈夫正常的吃喝拉撒睡等生活起居外,始终坚持早晚推着轮椅帮助丈夫做两次户外活动,使瘫痪卧床37年的一级工残丈夫,身体从来没有发生过褥疮及皮肤损伤等情况,人们只要看到这位生活乐观、年过半百的瘫痪老人,就不禁会啧啧称奇,夸奖家属体贴入微,赞扬家属护理有方。她说:儿子在潞安集团后勤中心上班,媳妇在潞安集团总医院工作,孙子上了小学,我支撑这个家到现在,不容易也很辛苦,但是自己活的充实。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陈秋花用40年的执着坚守改变着人们的世俗观念。40年的不离不弃;40年的艰辛付出;40年的乐观生活,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演绎了人间伟大的爱,她的爱,不是轰轰烈烈,动地惊天,而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陈秋花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至诚至爱,什么是大爱无声。她以真诚、爱心、责任支撑着家庭,更温暖着社会„„
刘卫民 秦锲
第二篇:孝老爱亲个人事迹材料:半个世纪坚守,创造生命奇迹
张xx,女,1934年10月出生,xx省xx市xx区xx街道xx村社区三组居民。
小女儿8岁患肠套叠,不幸夭折;儿子15岁时突发高烧离开人世;老伴又患肺癌舍她而去„„一个接着一个的不幸没有击垮她。带着患有先天性软骨病的大女儿,她走过了漫长的56年,用近一个甲子的坚强诠释了什么是人间母爱。
在张xx77年的人生历程中,有56年是在与苦难命运的抗争中度过的。虽然无情的岁月联手艰辛的生活,早已夺走了她美丽的容颜,却沉淀下了她一颗坚强的母爱之心。
亲人相继离去,抽尽生命中所有希望
在一个敲锣打鼓的日子里,张xx结婚了。婚后,张xx家里多了一儿两女,然而,欢声笑语并没有维持多久。大女儿包书琴患先天性软骨病,不能坐、不能站、不能走,连开口叫声“妈妈”的机会也被上天夺走。
但张xx一家人没有过多埋怨,轮流照顾着瘫痪的包书琴。在大多数日子里,张xx在家务农洗衣煮饭,爱人在乡办企业上班,一家人生活虽然过得清苦,但却温馨。然而,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不幸便接踵而至:小女儿8岁突患肠套叠,过早夭折;儿子15岁时又突发高烧离开人世;在大女儿包书琴37岁时,爱人身患肺癌。张xx在花光多年来为数不多的积蓄后,仍未能挽留住爱人的生命。
亲人们的相继离去,一次次重击着张xx的心,在生活的阴影里,她绝望,她悲愤。她一次又一次对着老天爷撕心裂肺地哭问: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柔弱的女人,为什么要把她生命里的全部希望抽尽„„在无数个夜晚,她紧握拳头捶打着胸膛,一直哭到自己筋疲力尽„„
想到瘫痪女儿,她一次次告诫自己要坚持
就在张xx快要放弃自己的人生时,她想到了女儿,一个需要她的女儿。擦干眼角的泪水,张xx凭着母亲的坚韧和毅力,起早摸黑地干活,只要能赚到钱,不管多脏多累的活儿她都抢着做。保姆、垃圾清运工、卖蔬菜„„这些活儿张xx干得任劳任怨。
有人不忍心看着张xx这样苦撑下去,对她说:“你这么辛苦何时是个尽头啊,放弃吧,你女儿的生命不会长久„„”“女儿的生命可能不会长久,但我把她带到世上,就要尽一个母亲的责任。”张xx用行动回答了好心人的“劝告”。每天早晨,她都会拖着病体早早起床,给女儿穿衣服。女儿身体不能动,不能伸展肢体,无法配合,张xx有时甚至要花大半个小时才能替女儿把衣服穿好;然后做好早餐,一口一口喂女儿吃好。安置好女儿后,她又得匆匆离家,去为女儿的生活卖命工作。
女儿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张xx每天给女儿端送大小便,56年中,她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去清洗沾有粪便的床单。为了让女儿睡得舒适,张xx三天两头地晒被子、给女儿换洗衣服;为了调剂女儿的生活,只要晴天,她就用小三轮车带着女儿出来溜达,碰到附近有通剧、露天电影,人们也总会看到她们母女的身影。
不公命运没有让她抱怨,善良母亲依然热心公益
尽管所有医生都给她的女儿判了“死刑”,但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存在,张xx都要百分之百去争取。几十年来,为治好女儿的病,她带着女儿大医院住过,小医院呆过,无数的偏方试过,可女儿还是不能自己走路。但张xx依然笑了:因为瘫痪在床的女儿今年已56岁了,却从来没有得过褥疮,除了不能走路说话外,再也没有得过其他的病。
虽然无情的命运让张xx尝尽了人生艰辛,但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家里再困难也从不麻烦居委会。这位善良的母亲还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尽自己所能帮助社区做事。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也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挤出一部分,向四川人民表达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张xx说,作为一个经历过这么多不幸的母亲,她特别能理解在地震中子女残疾、甚至失去子女的母亲的感受。在了解张xx的情况后,社区居委会主动为其申请了低保,志愿者们也经常上门慰问,帮助打扫卫生,照顾包书琴。
一提起母亲,瘫痪在床的包书琴总会泪流满面。
第三篇:那生命,那坚守,那奇迹
那生命,那坚守,那奇迹
坚守创造奇迹。
蓝天的广阔,是白云的坚守;大地的博大,是绿草的坚守;大海的平静,是海鸥的坚守。奇迹的出现,是坚持的坚守。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马云说过“做战略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一定要记住重点突破,所有的资源在一点突破,才有可能赢‘是坚守创造了阿里巴巴,是坚守是不放弃,使他走向成功。
持旌节,他奔走于大漠之中,他忘却了了荣华富贵,他挥一挥长鞭,与那锦衣富贵告了别,来到了茫茫大漠上,怀着汉匈和睦的夙望,他与大雪为朋,与孤冢为友。他——苏武,坚守着正气;坚守着拒绝折节,坚守着富贵的诱惑,奇迹出现了,公元前81年,他会了长安,是自己的坚守为自己创造了机会。这种坚守气节与操守,始终不忘自己职责的人,最终会创造器的发生。
一把琵琶,弹出了她内心的忧伤,为了汉匈的的和平,她远赴匈奴那里,只留了青冢面向长安,是坚守让她忘记了思乡之苦,是坚守让她适应匈奴的生活,是坚守她让汉匈和为一家。昭君,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她一个弱女子,怎么能承受这么大的痛苦啊。是坚守,是执着。
地震我们不能预测,泥石流我们抵挡不住,但是我们可以以坚守来战胜他们。绿色,生命的颜色,迷彩的颜色。当灾难来临时,绿色为人民撑起了生命的蓝天。人民子弟兵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换来了人民一个个个灿烂的笑容:白色,天使的颜色。医生被人们白衣天使,使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将每一个站在死亡边缘上的病人从恶魔手中拉回来,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奇迹。他们昼夜坚守在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利益。使他们的坚守我们人民的利益才有了保障。
记住:坚持创造美丽,坚守创造奇迹。
集贤一中高二:沈先锋
第四篇: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通讯稿)
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
——中煤集团大屯公司郭明义爱心团队活动纪实 我国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仅白血病约为十万分之三,即每年约有近3.6万人得白血病。而这些病人中,大多数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15岁以下的人群占用5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和不幸。虽然骨髓移植是治疗特别法庭肿瘤的理想方法,但要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不被排斥的骨髓却不容易。据悉,我国已有超过100万的白血病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配型,这就需要有足够多的爱心人士的HLA资料。虽经各方努力,中华骨髓库已经有120万的资料,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更多的白血病患者正无助地在死亡线上挣扎!
爱如潮水,它将你我包围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一大早,中煤集团大屯公司矿工俱乐部门前广场就人声鼎沸,排起了长队。彩虹门高高矗立,上面写着“学习雷锋榜样,践行大屯精神,彰显道德力量”几个大字。原来,大屯公司郭明义爱心团队在这里举行学雷锋大型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爱心活动,他们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用爱点燃生命的希望,给这个料峭的春寒时节带来了一股暖流。
8点30分,当记者来到俱乐部时,广场门前已经聚集了百余名年轻人,他们在采血车旁排起了长队。他们头戴小红帽,上面可以清
晰地看到“郭明义爱心团队”几个字,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这些义务捐献者是来自矿区各单位的职工,他们当中有生产一线的矿工,有机关管理岗位的干部,有技工学校学生,还有职工家属。
采集工作刚刚开始,就有一位年轻人跑到队伍的最前面,这位“加塞”的年轻人说:“我前两天收到了团委的倡议短信,今天因为要去机场接人,怕耽误了,能让我先捐献吗?”青年有些急切地说。他的请求得到了许可,这位青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位采煤队的矿工在接受采访时说:“郭明义是我们央企职工学习的榜样,我加入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就要拿出实际行动向他学习,力所能及地做一点好事吧。”
人群中,有一位中年妇女,当被问到为什么义务献血时,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妇女告诉记者:“我爱人在矿里上班,我没有工作,平时也不能为企业做什么贡献,这次有机会献血,我很高兴,如果我的血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我就没有白来。”这位职工家属的话朴实又感人。
在长长的队伍里,我们发现了孔庄煤矿职工马吉国的身影。这位大屯公司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曾六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这次他又积极主动报了名,他深有体会地说:“献血并不会对个人身体造成影响,献血救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大屯青工的自豪”。负责采集工作的医务人员对记者说,大屯公司踊跃献血的场面令她感动,这在她的工作经历中是不多见的。
大屯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占福也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现场。他与每一位捐献者一一握手,并登上采集车察看。他代表公司党政对献血员工进行了慰问,高度赞扬了青年职工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义举。他说,此次活动,是一次学习雷锋、学习郭明义的生动实践,是央企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必将对提升大屯公司的良好形象发挥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这天上午,共有400多人报名,采集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由于血液贮藏柜容量不足,最终只能为75名志愿者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125名志愿者采集鲜血36000毫升。
从献血车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现场,到处上演着一幕幕爱心奉献的动人场景,大屯员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向郭明义学习,奉献着爱心,服务着社会。
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有些名字注定要在茫茫人海中闪亮。
——马吉国,大屯公司第1例、徐州市第6例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且本人同意捐献者。2005年4月的一天,大屯公司孔庄煤矿团委和徐州市红十字会在“五四”青年节来临前组织了“跟党走献真情”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马吉国加入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两年后的2007年4月,他成为4月24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分离过程从早晨8时持续到12时40分,血细胞分离机从马吉国身体血液提取了120毫升造血干细胞。
一晃3年过去了。那位患者病情到底怎样了?在马吉国的心中,多了一份放不下的牵挂。2010年阳春三月,马吉国应邀参加江苏省和常州市红十字会联合在常州举行的“与爱同行——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联谊会暨大型广场宣传活动”,没料想,竟与接受了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的患者见了面,两个七尺男儿都禁不住流下了热泪。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在场观众。原来,早在2006年,医院就给年仅38岁的患者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帮患者找到了与他配型完全吻合、并且愿意帮助他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马吉国。患者术后康复得很好,这让他更加想念那位不知姓名的救命恩人。按规定,造血干细胞移植3年后,经双方同意方可见面,因此,活动主办方安排了这次非同寻常的见面。这天,患者与恩人相逢,能不激动吗?
马吉国被授予共青团江苏省委“优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徐州市首届“十佳文明职工”、沛县“十佳市民”、大屯公司“青年突出手”、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等荣誉称号。
——陈磊,孔庄煤矿职工,大屯公司第2例、徐州市第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09年3月9日在南京市鼓楼医院经过4个多小时的血细胞分离,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当天,陈磊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就被送往天津患者所在医院进行移植。3月11日,他从南京回来后,徐州市红十字会召开欢迎会,对陈磊甘于奉献的精神给与了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大屯公司在人道主义救助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工作,对大屯公司青年志愿者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义举表示了衷心感谢。
——刘国防,徐庄煤矿通风科职工,2008年响应号召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活动,2011年4月经过全面体检及高分辨检测,与一位白血病患者的HLA分型数据相匹配,经过多次体检详细配型,符合捐献要求,刘国防本人同意实施捐献,成为徐州市第19名、也是公司第3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当年6月29日,徐庄煤矿举行刘国防赴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7月4日,刘国防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捐献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人间大爱。
当天,那位患者,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刘国防写了一封信,其中一段这样写道:当我躺在病床上,几乎感到绝望时,从骨髓库传来了您的配型和我完全配对的好消息,我彻夜未眠,这使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当我得知您的体检合格,并且您和您的家人又愿意捐献时,我感到了人间真情,感到了您的伟大人格。当您的干细胞输到我身上时,她将使我重新获得第二次生命,您的大恩大德,我将永生不忘。
——许洪,24岁,大屯公司铝板带厂冷轧车间员工。2011年3月,他的造血干细胞与南京一位白血病患者相吻合,在电话确认捐髓意向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并得到了父母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他查阅很多关于调节自己身体状态的资料,准备在手术前把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到最佳状态。随时等候通知准备手术,去挽救一位虽不相识但同样珍贵的生命。最近,他被评为大屯公司第六届精神文明新人
新事当选者。
——薛文茜是大屯公司发电厂职工子女,现在天津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就读。2011年“五四”青年到来之际,薛文茜于5月9日为了一名男性患者的康复,在天津血液病医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校团委及相关学院师生均到医院看望和鼓励两位同学,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强与无私生动反映了科大学子“爱国爱校爱人”的精神风貌,受到市红十字会及病患家属的充分肯定。薛文茜的事迹让大屯公司职工家属深受感动,在大屯公司第六届精神文明新人新事评选中,薛文茜以高票当选。
我的未来不是梦
据大屯公司团委书记刘琴介绍,早在2004年,大屯公司就开始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投身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为做好造血干细胞的发动工作,公司团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征募活动的通知》,积极投身干细胞采集前的各项宣传工作,共发放《献一人爱心 救一人生命——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手册》达8000余份,爱心、奉献的博爱精神,传遍了整个矿区。向全矿区青年发出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号召大家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中来。同时,常年开通捐献热线,随时接受来自矿区青年的爱心火种。
前不久,中煤集团团委发出“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明义品格 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倡议后,大屯公司团委立即行动起来,通
过网络、手机等媒介,向全矿区团员青年发出学“当代雷锋”郭明义献爱心倡议,组织“郭明义”爱心队员开展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义务奉献活动。于是,大屯公司团委和教卫办发起了这次爱心活动。
多年来,大屯公司团委多次举办大型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每次都有上百名志愿者争先恐后地填写《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进行血样采集,从他们热情真挚的笑容里,我们读懂了一份无私的高尚;在他们从容淡定的背影里,我们体味到了一种忘我奉献的感动。在大屯公司团委的倡导和组织下,目前,已有646名团员青年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队伍,约占徐州志愿捐献者总数的8%,其中成功捐献4例,占徐州市捐献总数的19.1%,在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企业中位列第一。他们正在用爱心延续生命,用奉献创造奇迹。让爱心和奉献精神在大屯公司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2007年,公司青年员工马吉国成为沛县首例、徐州第六例成功捐献者,在此之后的4年内,大屯公司团委通过积极宣传发动,陆续又有陈磊、刘国防和许洪3名团员青年与患者配型吻合,并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王磊、李静等8名青年初次配型成功。江苏电视台、徐州电视台、中国煤炭报、彭城晚报、中国文明网、国资网、新浪网、江苏文明网等数十家媒体对大屯公司青年员工捐献事迹做了专题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矿区每年都有青年人主动联系红十字会,要求加入造血干细胞库,“奉献爱心,传递生命”已成为大屯青年的青春宣言。
爱心延续生命,奉献创造奇迹。每一次的成功捐献,都让我们热血沸腾;每一个生命的挽救,都让我们倍感欣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白血病患者重生的希望就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第五篇:爱创造奇迹
爱,创造奇迹
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一小刘建华
前段时间,观看央视《我要上春晚》节目时,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女孩用没有手指的右手熟练地配合着左手,在钢琴的键盘上跳动,优美的旋律在她的手下流淌。她是一位天生的肢残儿,来自河南鹤壁农村。她的笑容让我难以忘怀。
当主持人向观众介绍她的情况时,她微笑着举起右手,没有掩饰和悲伤,她说:“这是个事实,我没必要掩盖。”
当主持人问她:“当初你选择学钢琴时,有没有想过这件事对于你来说,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难?”她笑着说:“只要热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每天骑着自行车,从乡下赶到城里钢琴老师的家里,往返五六十里,你放弃过吗?” 主持人问。
“没有。我相信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我想学钢琴,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养活自己,报答父母和老师。”
我惊异于这个18岁的姑娘灵魂的强大。她的坚强、乐观、执着是许多健全人所不及的。我想,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培养出了这样健康的心灵?她遇到了什么样的老师愿意接纳她并帮助她完成了很多正常人都做不好的事情?
听完主持人的后续介绍,我明白了。
女孩名叫张桂书,出生时上面已有两个姐姐。别人劝她父母,“送人吧!”她父亲说:“我要好好地养这个女儿!”她热爱音乐,父亲竭尽全力满足她学钢琴的愿望。在学琴的两年中,每天让她独自骑车到城里的老师家,磨练她的刚强。
两年的学琴时光里,老师已把她当作自己的家庭成员,教琴时,老师没有把她看作残疾人,而是把她看作正常人,因为张桂书的最大愿望是“渴望尊重”。去央视参加节目表演时穿的裙子是老师出资买的,陪她一块儿去的,还是她的老师。
节目看过后,我一直在思索:为人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爱才是最有价值的?
作为老师,当你有了渊博的知识,再有一颗仁爱之心,我想你就是人间的天使!让那即使是残缺的生命也变得熠熠生辉。
肢残的张桂书是不幸的,然而,我所看到的分明是一个健康的生命在蓬勃幸福地生长!是爱,创造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