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只要有生命就能创造奇迹-读后感范文
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人
——读张海迪《轮椅上的梦》有感只要有生命就能创造奇迹。越是困难越要扼住生命的喉咙,要向贝多芬、张海迪一样决不屈服!
——题记
闻着淡淡的花香,在爸爸妈妈的陪护下,漫步在凉爽的新安江畔,不禁心中多了几分幸福和惬意。在那路口的转角处,一位头发花白的母亲紧跟在女儿的轮椅后面,与母亲擦肩而过时女孩用含糊的语音欢快地喊“邹老师您好!”我转身木木地站望着她们满足的笑声,直到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离去,脑海中另一个轮椅女人的影子渐渐清晰起来,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是我心中永远的明灯。
《轮椅上的梦》是张海迪阿姨在轮椅上编织的梦。张海迪阿姨,五岁患脊髓病、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她便开始了她艰难却独特的人生。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15岁时,随父母下放农村,当起了当地孩子们的老师,她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阿姨还自学了多门外语,学完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她说过: “只要心还在跳,学习就不能停止。”
她的病痛无时无刻地折磨着她,但她却能以惊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用知
识的血液滋补自己,用崇高的追求锻炼自己,用清新的理想充实自己,用文学的琴弦抒发自己。她时刻提醒自己,把目光和脸庞永远朝向前方升起的灿烂晨光,坚信她的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海迪阿姨在精神世界中不断重塑自我,在文学天地中不断创造自我的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
妈妈以往的学生都是残疾人,有各种各样残疾的。尤其是那些脑瘫孩子,我以前看到他们总觉得他们的样子很厌恶,觉得他们的生命没有任何意义。可是自从拜读了《轮椅上的梦》,自从看了海迪阿姨的人生经历之后,想起她说的“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我的心里就燃起了一团烈火,一直从心里烧到我的脸上。
我想起平时自己总凭学习成绩优秀傲视同学,以为成绩好,就是骄傲的资本,就是同学的楷模,别人就应该尊重我,听从我,为我服务。在学校里,我很少主动为为老师整理讲台,很不情愿做之日工作。在家里,我更是爸爸妈妈的宠儿,做完作业有妈妈收拾写字台,肚子饿了有奶奶送上好吃的,要上学爸爸就是我最贴心的车夫。
一想起这些我就讨厌自己,那个自私、懒惰、懦弱的自己让我恨的咬牙切齿。我多想像海迪阿姨那样,做一个与命运作斗争、自强自立,还能对社会有用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娇气,那样爱发脾气,那样整天给人添麻烦,还不懂得感恩。我要学会为同学服务,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我要做一个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的人,让短暂的生命尽情地绽放最绚烂的光彩。
《轮椅上的梦》,点亮了我的心,让我看清了自己,更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是我心中永远的明灯。
建德市实验小学四(1)班王瑞祺
第二篇: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创造奇迹
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创造奇迹。焕颜,他是一个残疾人,是小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医疗事故导致他的双手失去了正常人的功能。他小的时候上学,学校都不收他,因为觉得这样的人没有办法写字,没有办法拿笔,他妈妈觉得非常的悲伤,求这个学校,求这个校长收这个学生,在他妈妈的哀求下学校收留了他,在角落里给了他一张桌子,他怎么写字呢?他用嘴巴咬着笔一笔一划的写字,那么等他从中学毕业以后,没有一所大学愿意收他,那么他就在家呆着。他告诉他爸爸他想去上学,又想去上班又想工作,他爸爸说你看你身体这个情况,再看看家里的条件,这个怎么办?没有一个公司愿意收留他。最后呢他看到广播电视台招主持人他就一定要去,他爸爸被他缠得没办法,就答应背着他去了。当时电台也不愿意收,但是看到他这么执着,就让他试一试,结果他的音质非常好就让他做主持人,那么他是在家里上班,接待顾客的咨询但都是在电话里,那么这个人后来有一次机会,他进入了权健治疗医学成为了权健伙伴,原因呢是一个顾客给他谈起了权健这个产品,给他说这个产品好。他每天都是电话在家里做业务,有很多顾客,就是靠电话直营销。那么他觉得这个挺好,他能干。于是他就找了营销代表,给他打了电话,这个营销代表当时看到他这个样子也没抱多大希望,但他办了加入以后,每天他就在家里用嘴含着铅笔打电话做业务。后来我们也到他家里去看过,也受他的事迹的感动,当时看到的感觉就是说像这样的人都能成功,我们就更没的说了,当时看到他感动热泪盈眶,这个人当时趴在床上,然后拿着铅笔用铅笔拨电话号码,给顾客打电话做业务,他的推荐老师帮他接待,就这样的人他也能做到月入过万,所以我就想什么是成功?你克服了自己就是成功。本文由婷丽提供,王娟录制。原文出自:
第三篇:爱心接力,创造生命奇迹
爱心接力,创造生命奇迹
“我的爱在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送给所有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的儿童。2月4日,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下午2点我与同学们前往常州市儿童福利院做爱心志愿者活动。
我们在院里负责人的带领下,先参观了他们的康复训练室,看到有好多儿童在那里做康复治疗,接着去了他们在院子里的活动场所,看他们打针、玩耍,又想起院里一共有200多个儿童,仅仅能从生活区出来活动的连四分之一都不到,让我回想起我们小时候是多么的快乐......和这些孩子们一起回了教室,看他们上课,和他们玩耍,陪他们说话。只是这些孩子有的患有白内障,更甚至有的还是盲童,还有的儿童有自闭症,不与人交流,还有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女孩,据负责人介绍,这个小女孩今年4周岁,已经通过相关慈善机构、好心人的救助,做了手术,现在已无大碍。
两个小时的福利院之行结束了,但我们的爱心之旅并没有因此结束。因为爱的火焰将永远燃烧永不熄灭。感恩的火种种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通过这次活动,从每一位参与者脸上的笑容我们知道了感恩、付出、奉献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的爱心之旅将会永远传递下去,这是爱的传递、情的接力、我们对社会的感恩。这次活动使得每一位参与者都点燃了爱的火焰。我们将继续努力将爱的火焰越烧越旺!
福利院的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从小失去父母的关爱,多数因为身体的先天疾病,有着一些生活的不便。同样生长在蓝天下,这些承担了更多不幸的孩子们坚强的与命运抗争着,他们需要亲情,需要善良的您伴随他们踏上人生的旅途。
爱没有界限,爱的传递不只是停留在一个站点,只要有需要,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多少的风风雨雨,我们携手走来。在爱的路上,春去春来,志愿者的成员一届换一届。但是,爱的接力棒却从未停止过,始终一届一届的在传递着......上帝给这些儿童关上一扇窗,志愿者们则为他们打开一道门,让每个人都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是志愿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让我们拉起手,为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弱势群体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我们的关爱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让我们的爱心之路永远传递下去,让我们的足迹踏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我们的“微力量”不再渺小!
我们愿意奉献我们的时间、精力以及爱——为创造一个没有哭泣的世界而努力奋斗......最后,请大家献出一份爱——为了需要帮助的那些儿童!
30907居梦莲
第四篇:留住希望,创造生命的奇迹
留住希望,创造生命的奇迹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崔芳囡指导:李利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0-2-26,那是一个让我记忆忧新的日子。因为,在肿瘤科,很少有这么年轻的病人光顾,因此他一进门,马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不光是我。
他蜷卧在病床上,我只能看到他失去血色的脸庞,显得极其苍白。就在进入病房的那一瞬间,他睁开了原本闭着的眼睛,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对生命强烈的渴望!当他看到我的时候,他的嘴皮轻轻的动了动,我听见他好像在说:“医生,救救我”。
他叫孙鹏志,22岁,还是一所大学的大学生。可是他得了睾丸癌,更可怕的是癌细胞已经侵犯了身体的很多地方,肺、十二指肠、腹腔,难以控制的消化道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我看到每位医生脸上都写满了无以名状的表情,我猜想每位都不医生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会发生在如此年轻的生命身上,毕竟,他只有22岁!
希望——能够挽救他如此年轻的生命!主管医生连夜查阅了睾丸癌的最新治疗进展,贾主任组织科室专家研究最佳治疗方案,当最后决定用化疗结合中药调养的方式进行治疗时,男孩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对照顾他的医生说:“医生,我有希望了!”
他是家中的独子,也是他父母毕生的希望。他的父亲,是当地乡镇医院的医生,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给他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很多的债。儿子的病让这个原本贫寒的家庭,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但他父亲说:“为了孩子,别的,什么都可以不在乎!”
求医的生活很艰苦,每天晚上父亲只能花5元钱租一张行军床,睡在病房的过道上,每天早上,当大家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父亲就起床了,蹑脚蹑手地走到儿子床前,听着儿子均匀的呼吸声,用手轻轻地摸一下儿子的额头。父亲的饭菜也很简单,几乎没有肉。尽管生活很艰难,父、母亲都没有放弃救治他的希望。
化疗的痛苦让人难以想象,恶心、呕吐、疲乏、无力,时时刻刻考验着他的身体和意志,看到他那痛苦的表情,我真的不知道能在为他做些什么,除了跟他聊聊天,开开玩笑,我只能默默地为他祈祷。小鹏志很坚强,因为他有一个希望,他希望他能恢复健康,回到他喜爱的课堂。所以尽管在病床上,他还是每天都坚持自学,他希望他能够和他的同学们一起走进考场。卧床生病的时间痛苦而漫长,他用电影来排解卧床生病的孤独与忧伤,《美丽心灵》是他最喜欢的电影,他希望他能够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那样恢复健康。小鹏志坚信,在医生精心的治疗和他积极配合下,他一定有战胜病魔的希望!
经过谨慎的摸索与实践,小鹏志的病情终于有了转机,半个月后,小鹏志能够坐起来了,再以后,他可以在父母的搀扶下慢慢地行走了。当医生告诉他的父母,肿瘤对化疗敏感,他们的儿子很有痊愈的希望时,他们都抑制不住自己眼中的泪水。
两个疗程后,消化道出血止住了,肺内的肿瘤已经消失了,腹腔的肿物缩小了;四个疗程后,腹腔内还剩一个小的肿物。下一步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手术?继续化疗?还是放疗?主管医生恳请外科、放疗科的多位主任医师会诊,最终得出结论——放疗。一天一天地,小鹏志的病好了起来,放疗25次后,腹腔的肿物明显缩小,各项指标基本正常。为了巩固治疗防止复发,主管医生
又制定了第5、6周期的化疗方案。可是小鹏志坚持回校参加期末考试,这让医生略略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延迟的治疗是否会对他的病情产生严重的影响?我们焦急的等待着他的归来。等他回来后经过全面细致的复查,医生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放下,肿瘤没有进展!全部治疗结束了,再次复查小鹏志的一切指标都正常。8月12日小鹏志终于迎来了自己痊愈出院的日子。他终于可以回到他心爱的学校,见到久违的同学。他出院了,真的很替他高兴,我心里默默的为他祝福,希望他以后健康平安!
故事到这就结束了。
在他出院的那天早晨,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打开时,一封信从里面滑落,这封信是写给我们大家的,信是这样写的:
我是病人孙鹏志的妈妈,我的儿子在这周就能出院了。在您们医院就诊的这半年里,我非常感谢所有的医务人员对我儿子全心全意的治疗和照顾,我深深的感受到中日医院“病人至上”的服务准则,你们优质的服务让我有种温暖的感觉,让我有种回到了家的感觉。
首先感谢的是贾主任和李主任,„„,我们全家永远不会忘记您们的救命恩情。
接下来是李主任和几位学生,„„
最后感谢的就是以陆护士长为首的全体护士,„„
中日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不愧于美丽的天使的光荣称号。您的医德、医术和那颗最珍贵的仁爱之心让我真的很感动,很佩服。我庆幸自己选对了医院。”
看到她的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感谢她对我们如此高的评价。从她的语言中我感到——医生是患者的希望!同样让每一位患者康复也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的希望!留住希望,我们已经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第五篇:创造你生命的奇迹[最终版]
创造你生命的奇迹(墨菲)2008-10-31 09:07
我走遍了整个世界,我目睹了形形色色的人身上出现的奇迹。
那些奇迹是隐藏在心灵深处的魔术般的潜意识创造的,只要你学会利用它,奇迹同样也会在你身上发生。
行为是思想的结果,你的思维习惯和想像力决定着你的命运,为什么有人幸福有人悲伤?为什么有人快乐而富有,有人却痛苦而贫穷?
为什么有人内心充满恐惧和疑虑,有人却有坚定的信仰和自信?为什么有人得了不治之症竟然能够痊愈,有的人体壮如牛却因为一点小病一命呜呼?
答案就在你的心灵深处。我将用最简单的语言来阐明有关心灵的真理。我相信生命及灵魂的基本法则可以用朴素的语言加以解释。希望你能用心来读这本书并运用书中的技巧。
当你能这样做时,你会拥有奇迹般的力量。这力量会使你摆脱困惑、痛苦和失败,把你引向成功,将你从精神和物质的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幸福、内心的平安和永久的青春活力。
42年前,我曾用我的潜章识力量治愈了病人身上的恶性肿瘤。所以我相信这种无穷的力量,也相信在所有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这种神奇的力量。
这时我会突然有一种与造物结为一体的感觉:那创造万物的大能创造了我,创造了我的器官,启动了我的心脏,这种创造万物的大能当然也能治愈它自己的杰作。就像俗语说的:“医生包扎伤口,上帝治愈它”。
只要你翻开每天的报纸就可以知道,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祷告:孩子得了不治之症、国家之间发生冲突、矿工被困在井下、飞行员紧急迫降,等等——当然,在遇到麻烦时祈祷总是有益的——但我们不一定非等到麻烦出现时再祈祷。
我的工作使我有必要研究祈祷的各种方法。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祈祷的力量。遇到困难的人往往不知道怎样去想,怎样做出反应。他们需要一个一学就会的简单的祈祷模式。我将为你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和模式。
我在世界各地讲课,最近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一个特别课程,把我的办法介绍给各种宗教信仰的人们。他们有的从200多英里以外赶来听课。人们不停地在问我:为什么有时祷告不起作用,原因在哪里。
我将会对这些现象作出我的解答:采用多种方法让潜意识产生印象,从而获得回应;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办法。并不是你相信的东西给你的祈祷带来答案,而是你的潜意识与你的愿望相一致的时候,祈祷才起作用。
这种信仰的法则对所有的宗教来讲都是适应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宗教都认为自己的宗教信仰是真实的真正原因。
佛教徒、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徒等都能使祈祷起作用,但并不是因为他们那种特定的信条、礼拜仪式、礼节、咒语、祭品等产生作用,而是因为这种信仰或精神上所接受的东西在起作用。
生命的法则就是信仰的法则,信仰可以称为简单地概括为你的心中所想。当一个人在思考、感受和相信什么的时候,他的心灵、他的身体以及他周围的环境就是他所认定的状态。
书中的技巧和方法是基于对人们所作所为的分析,会帮你实现心中所想。实质上,有回应的祷告就是愿望的实现。人人希望健康、幸福、安全、内心平安,并能真实地表达自己。作者简介: 约瑟夫·墨菲是世界潜意识心理学权威,一位深受世人尊重的思想家和心理学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他在世界各地讲学、著书立说,讲述人生的法则和生命的内在含意,著有几十部心理学方面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