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进行采购审计的(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0:4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们是如何进行采购审计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们是如何进行采购审计的》。

第一篇:我们是如何进行采购审计的

我们是如何进行采购审计的?

采购过程是公司生产经营的起点,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经济效益,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采购过程进行审计和监督,已经越来越引起公司高层的重视,对采购审计的要求和内容也从过去的查错纠弊转向了现在的风险管理审计,即在对整个采购过程审计的同时,重点放在预防和控制采购风险上。采购过程包括采购计划、采购询价、供应商选择、采购决策、采购招标、合同评审、订单处理、验收入库、发料使用九个流程,采购审计就是对这一全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与审计。下面从采购风险的角度,谈一下如何对采购过程进行审计。

目前,采购中遇到的主要风险,在各种案件资料和发表的文章中都刊登过,我们经过汇总分析,大致可分为两类:公司外部运作中存在的风险和公司内部运作中存在的风险。

一、外部风险

公司在与其之外的市场、企业、人员交往中存在着市场因素风险、合同诈骗风险、原材料质量风险、不可预料的意外风险。

1、采购合同风险。

公司在决定接受客户定单的同时,首先考虑的是有无原材料,是决定定织还是采购,不管哪一种,只要决定了,都要作合同,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合同方面的知识,预防合同诈骗。合同诈骗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难与正常的合同纠纷相区别,利用合同诈骗已经成为诈骗人惯用的手法。合同诈骗手法主要包括:(1)以虚假的主体身份与公司订立合同,以伪造、假冒、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合同担保,一旦得手,无从追究。(2)接受合同当事人给付的货款、预付款(或定金)、担保财产后逃之夭夭。(3)签订空头合同,将骗来的合同转手倒卖它方从中谋利,而所需的物资则无法保证。(4)供应商故意设置的合同陷阱,如操作过程中供应商无故中止合同,更改合同条款,违反合同规定等。

2、市场价格风险。

(1)供应商操纵市场,相互串通,有意哄抬价格。(2)公司对市场行情摸不准,认为价格合理时批量采购,但不久,该种物资可能出现跌价。

3、原材料质量风险。

(1)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性能达不到质量标准,给公司带来严重损失,并且可能使公司在该品种所涉及的经济、技术、人身安全、公司声誉等方面引起客户怀疑。(2)如果原材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公司经济

效益,影响产品的生产与交货期,降低公司信誉和产品竞争力,直接威胁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4、采购过程中遇到意外风险。

由于自然、经济政策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风险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如交通意外事故,造成不能正常供货等等。

5、技术进步加快带来的风险。

由于社会技术进步引起原有已采购的原材料贬值。因信息技术发展,所采购的设备已经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造成损失,如计算机。

二、公司内部自身存在的风险

公司自身存在的风险包括计划不周、管理不严等风险,具体如下:

1、采购计划风险。

采购部门或人员制定的计划不科学,导致采购中的计划风险,即采购数量、采购目标、采购时间、运输计划、使用计划、质量计划等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

2、合同中己方过错引起的风险。

己方过错包括:(1)己方的合同订立者未严格按法律规定操作,使公司蒙受损失。如情况不明,盲目签约;违约责任约束简化,口头协议,君子协定;鉴证、公证合同比例过低等等。(2)私下有不正当行为。如卖方采取不正当手段,对采购人员行贿,套取公司采购标底;给予虚假优惠,或以

某些好处为诱饵公开兜售假冒伪劣产品。(3)合同日常管理混乱。如合同存在残、缺现象,履行时找不到合同文本,或只有复印件没有原件,使公司难以判别对方是否违约;公司自身因合同管理混乱造成违约而被对方追究。

3、验收风险。

由于人为因素,原材料在进入仓库前未按合同及制度要求,进行审核和验收。如在数量上缺斤少两;在质量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种规格上货不对路,不符合合同规定要求;在价格上发生变形等。

4、储备风险。

(1)库存储备不能及时供应生产之需要。(2)库存储备过多,造成积压,使公司大量资金沉淀于库存中。(3)公司“零库存”策略因无货或供货不及时而受到干扰。

5、采购责任风险。

公司经办部门或个人存在责任心不强或管理水平不高或者采购人员假公济私、收受回扣、牟取私利而引起纠纷,给公司造成损失。

三、如何做好采购审计

要想做好采购审计,侧重点还是放在制度管理上,只有严抓管理才是根本。

1、对采购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

全过程的审计是指从计划、审批询价、招标、签约、验

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所有环节的监督。审计重点是对计划制定、签订合同,质量验收和结账付款四个关键控制点的审计监督,以防止舞弊行为。全方位的审计是指内控审计、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把审计监督贯穿于采购活动的全过程,是确保采购规范和控制质量风险的第二道防线。科学规范的采购机制,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的物资采购价格,提高物资采购质量,还可以保护采购人员和避免外部矛盾。

2、对采购计划进行审计。

审查公司采购部门物料需求;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依据是否科学;调查预测是否存在偏离实际的情况;计划目标与实现目标是否一致;采购数量、采购目标、采购时间、运输计划、使用计划、质量计划是否有保证措施。

3、对合同进行审计监督。

依法订立采购合同是避免合同风险,防患于未然的前提条件,也是强化合同管理的基础。首先,要对采购经办部门是否履行职责进行审计。审查采购部门和人员是否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包括供货方的生产状况、质量保证、供货能力、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每年是否对供应商进行一次复审评定,所有供应商都必须满足ISO9000标准要求,考评主要指标是对每年所执行的合同情况,如供货质量、履行合同次数、准时交货率、价格水平、合作态度、售后服务等进行评审,是否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合格供应商的正确决

策,使合同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采购招标是否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其次,要对合同中规定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交货方式与时间、交货地点、运输方式、结算方式等各项内容,按照合法性、可行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等四个标准,逐一进行审核。

4、对合同台账及信息反馈进行审计。

当前,合同纠纷日益增多,如果合同丢失,那么在处理时会失去有利的地位而遭受风险。因此,建立合同台账、做好合同汇总,是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合同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1)对于已签订合同,检查是否整理成册,妥善保管;是否建立合同台账、合同汇总以便及时查找合同履行情况。(2)审查合同管理部门是否对交付合同进行分类编号,并建立合同台账。合同统一编号是否合规,每一份合同包括合同正本、副本及附件是否齐全。(3)合同履行完毕是否及时建立合同档案。合同管理人员是否将所有合同进行分类汇总,及时提出报告和汇总表,报送单位领导和各有关业务部门据此组织生产,规划价位,及时接运和按时承付货款。是否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向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真实的反馈信息,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5、对采购合同执行中的审计。

(1)审查合同的内容和交货期执行情况,是否做好物资到货验收工作和原始记录,是否严格按合同规定付款。如

有与合同不符的情况,是否及时与供方协商处理,对不符合合同部分的货款是否拒付。是否对有关合同执行中的来往函电、文件都进行了妥善保存,以备查询。(2)审查物资验收工作执行情况,是否对物资进货、入库、发放过程进行验收控制。(3)对不合格品控制执行情况审计,审查是否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记录。(4)还应重视对合同履行违约纠纷处理的审计。(5)审查采取“零库存”策略的公司,是否保持一定的产成品存货以规避缺货损失;是否保持一定的料件存货以满足需求增长引起的生产需要;是否建立牢固的外部契约关系,保证供货渠道稳定,降低风险,规避成本。

6、对采购绩效的审计考核。

要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合同执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考核制度,并加强审计检查与考核,审查是否把合同规定的采购任务和各项相关工作转化成分解指标和责任,明确规定出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个人,结合经济效益进行考核,以尽量避免合同风险的发生。

第二篇:采购比价审计

采购比价审计

采购比价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企业将要购置的各类物资价格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经济性所作的审计监督和评价。采购比价审计是一种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是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物资采购比价审计一般可以采取项目管理式审计或过程参与式审计 其审计内容主要有:

1.采购控制制度审计。

一是检查、评价物资采购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合理、科学。二是制度执行审计,即审查已制定的采购制度在实际采购过程中是否得到了严格执行 三是考核与奖惩制度审计.即审查对违反制度的情况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及考核奖惩制度 四是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审计.即审查是否建立了采购制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机制

2,采购计划审计

一是采购计划编制审计.主要审查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是否及时、准确、合理,采购计划是否结合公司的生产计划、BOM清单、库存状况、各种零部件的生产时问或订货(销售)时问制度:是否符合公司资金管理政策 二是采购计划审批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是否通过相应的审批程序。三是采购计划数量审计.主要审计物资采购数量是否考虑了点、量、价的关系,是否与生产计划和物资库存相适应。四是采购计划执行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即计划的复合性 采购部门是否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是否在公司物资品质管理部门确认的合格供应商处进行采购 如有改变.其改变的原因和审批手续是否合理、齐全。

3,采购物资收验审计

质量检验部门是否组织物资验收:物资验收是否出据验收报告:超过采购合同的进货数量和提前到货的采购是否经过审批:短缺物资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资是否查明了原因.有无根据不同情况及时组织索赔,是否有退货凭证,报采购和质检部门进行审查、分析和考核供货商表现等:对逾期未交货者.有无按合同规定给予处罚:物资验收是否严格.有无存在由于验收不严造成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不合格物资入库等问题。

4.采购价格审计。

通过对实际采购价格的分析.重点关注某时段的实际采购价格走势与同期市场价格走势是否一致.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波动周期是否一致.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是否一致.某时点的实际采购价格与市场公允价格比较是否合理,某时段多供方供货时各供应商量价分配比例是否合理等等

5.采购合同审计

主要根据合同的条款审计(合同的标的、质量、数量、价格、付款、履行地点、期限、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法以及购买的标的物的权属性质:标的物的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逾期交付标的物的价格:标的物的运输费及运杂费负担的约定等:合同是否完备、合法.合同的内容是否达到双方均衡受益.有无损害需求方利益的条款:有无明显有利于供应商的条款.如果存在这些现象.应进行延伸审计,查明是否有人情交易、权钱交易等情况等等),以及合同执行情况的审计、合同管理的审计,等等。

6.采购结算(付款)审计。

主要是依据采购结算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符合性审计;审查实际付款方式、付款时间、付款金额、付款内容和收款人等项目是否与合同条款一致,如果存在变更是否经过相关人员批准;是否依据合同、发票、验收单等凭据,并经过严格审核后办理货款结算;付款的申请、支票开具、办理结算、记账是否按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如:是否由不同部门的不同人员担任:是否存在重复付款或多付货款现象;是否按《合同法》的规定执行。对于按时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或下跌都不影响其合同的有效履行:若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按原价执行.价格下降按新价执行

采购比价审计参照的价格信息来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物资采购成本的审计方法主要是比质比价.没有可比的价格就无从审计.采购价格的审计.这是物资采购审计工作的核心 因此.寻找合适的可比价格是制约比价审计的瓶颈。其可比价价格的信息主要来源于:

1.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是通过比价审计人员主动去搜集和整理.取得的难度较大.搜集市场价格主要通过如下几个途径:① 通过国际互联网查询.目前我们通过严格的考查和试用.加入了6至7个相对专业和信誉较好的收费网站.并对收集的价格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后纳入我们自己的价格信息库。② 电话查询,通过电话向物资供应商(包括长虹的供应商和非长虹供应商)了解价格或要求供应商通过传真方式报价.这种方式能比较快速和较多的收集待审物资的价格情况.但这种方式了解到的价格准确度不高.而且供应商所报价格以偏高者居多.审计人员需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 ③ 订阅有关价格的专业报纸和专业期刊.但这种方式获取价格信息一般不够全面且价格信息往往滞后。④ 向专业的行业协会购买价格信息,但这种方式通常会付出较高的成本.一般在审计重要物资采购时并对采购价格有重大疑虑时才使用

2.同行企业所采购的同种物资价格

前提是能得到其他企业的许可.双方的信息资源可以共享.这种方法实现的概率很小,在长虹内部,由于子公司较多,独立的采购组织较多.我们可将不同采购组织的价格收集后进行分析比较

3.根据有关物价趋势等指数来对比分析

这种方法只能定性分析价格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不能定量.我们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还应深入分析量价关系.一般情况下应考虑量大从优原则。

4.纵向价格比较。

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前面已经采购过同类物资.作为生产类物资,一般情况下企业会持续采购,纵向价格比较是我们经常采用方式之一.但实际操作中也要注意不能只是定性分析.要考虑采购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5.通过成本分析获得合理的价格

这种方法对比价审计人员的要求高.要求审计人员了解采购物资的基本材料构成(其主要上游原材料)、主要工艺流程、行业平均费用(人工费用、能耗费用、管理费用等)水平、行业平均利润率以及运输费用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来推断采购物资的合理价格水平

6.与采购管理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总结采购物资的价格规律

采购比价审计的常用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内部比较法。

大型的公司内部往往存在多个相互独立的采购组织.通过对内部各个采购组织的采购价格进行比较.是判断待审的采购价格是否合理的最直接方法。

2.市场询价法。

通过市场询价掌握拟审计物资不同供应商价格信息.经比较后确定有利于企业的最优价格作为审计标准 要求对同一类物资至少调查三个以上供应商的价格信息进行比较

3.综合比价法。

对所购物资的进价及其他相关费用.经综合比较后确定有利于企业的最优价格作为审计标准。

4.提供证据法

审计人员对拟购物品的关键部件.要求供货方提供外购发票或加工图纸.作为检验其报价是否合理的依据 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非标物资如设备采购的审计时应用。例:我们在审计某公司设备动力部采购电视总装洁净装置时.对供应商一重庆XX厂所报的一个关键设备一空气净化处理器及加湿装置报价产生疑虑.对此进行调查后发现.重庆XX厂的实际进价与给我公司的报价存在较大差异。取得证据后.通过采购人员与重庆XX厂进行交涉.降低了该套装置的结算价.实际为我公司挽回经济损失近50O00元。

5.限价法

根据物品的近期成交价.并考虑市场变动因素后确定最高限价.以此作为控制该物品采购价格的审计标准 此种方法主要针对市场价格变化较快.而交货周期相对较长物资的采购.审计人员可要求供需双方签定相应协议.以交货时市场的平均价格为最高限价来控制采购价格如进口汽车的采购

6.成本分析法。

对非标准物资.一般情况下由供应商根据需方的图纸进行专门加工定制.市场上无相应的价格可比较.对此类物资采购的审计.通常需对构成物品价格的各种要素(料、工、费、利、税)进行分析、计算,确定该物品的公允价格.以此作为审计标准的方法

7.专家协助法。

利用企业内部各种专家及外聘专家.协助审计人员进行采购比价审计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专业性相对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物资的采购的审计.在企业内部常见用于科研、设计开发所需物资采购的审计时使用选择适当的比价审计方法是取得理想审计成效的关键.针对具体物资的采购比价审计.往往不是用单一的方法进行审计.而需要结合物料的具体特性、市场资源的具体情况等.采用多种方法并行审计方能取得实效。

物资采购比价审计的特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物资采购比价审计具有审计信息的复杂眭、审计内容的综合性、审计过程的建设性、审计结论的效益性四个特点。

1.审计信息的复杂性。

开展物资采购比价审计,要求审计部门要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掌握各类市场价格信息。但是市场价格是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的复杂性决定了比价审计信息的复杂性。

2.审计内容的综合性。

物资采购比价审计涉及到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价格管理、物资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审计、财务、法律、金融、管理、基建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性强。

3.审计过程的建设性。

物资采购比价审计的全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物资采购的全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针对采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采购部门完善内控制度。

4.审计结论的效益性。

一是采购价格的降低,节约了采购资金,直接使企业的采购成本降低,这是直接经济效益;二是采购质量的提高,使企业的材料消耗降低,成本降低,这是企业的间接效益。

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意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采购比价审计有助于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抑制腐败和促进廉政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产品价格的放开,采购行为自由度的扩大,物资采购对企业生产及产品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企业采购环节经营行为不规范,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在采购环节吃回扣、以次充好、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的现象普遍存在。与生产环节相比,采购环节的漏洞往往更隐蔽,诱使许多人包括一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利用手中的权利,舍贱求贵、舍近求远、舍好求次,经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采购比价审计通过对采购计划、审批、价格咨询、招标、签订合同、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环节和行为的监察,防止了个人专权行为,使企业经营活动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会有效地抑制腐败,促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

采购比价审计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产品成本的构成绝大部分是物资消耗,而采购价格是影响物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减少进货批次,保证采购物资质量的条件下,降低进货价格,即降低购进的在产品生产、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配件和设备等物资的价格,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条件编辑本段回目录

1.企业领导的重视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前提

采购环节中出现的许多贪污腐败案例,大多发生在企业领导阶层。审计部门开展采购比价审计工作,是对采购价格领域的过错、舞弊现象进行揭露,必然要损害到某些人的利益,势必要遭到一些势力的反对、抵制。只有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认识到采购比价审计的重要性,敢于在企业内部引进价格审计机制,支持采购比价审计,这样采购比价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并且能够取得显著成效。

2.建立价格审计机构,配备高素质的价格审计人员是采购比价审计取得成功的保证

在审计部门设立专门的物价科,独立行使企业物价管理职能,对物流进行全过程监控。采购比价审计不仅涉及财务、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涉及到许多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价格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采购比价审计的成败。高素质的价格审计人员应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维护本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必须业务熟练、责任心强,为了企业的利益敢于得罪人,具有大胆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广、博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价格审计工作顺利实施。

3.建立健全的价格信息资料库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基础

审计部门要开展采购比价审计,首先必须要有一套比较合理、有效的价格标准,以此作为依据,来确定待购物资的价格。因此,应通过电话咨询、市场调查、网上查询、招投标档案、报刊杂志和企业内部的采购资料等渠道建立企业常用物资的价格信息资料库,为采购比价审计奠定比价基础。同时价格信息库应当根据企业所需物资的定点生产企业的情况和各种物资的市场价格动态进行更新。

4.完善的价格审计制度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保障

企业应当按照科学有效、公开公正、比质比价、监督制约的原则,建立健全采购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确保企业内审机构履行物资比价采购的监督职能,如《采购比价审计制度》、《工程造价审计制度》、《经济合同审计制度》、《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能够明确比价审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做到价格审计有章可循、操作规范。

5.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能够调动、激发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比价管理制度给业务人员和决策领导者营造了一个正常、健康的工作环境,价格信息资料库使审计部门的价格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因此制定考核、奖惩办法,能够按照节约额或超支额进行奖惩。奖惩兑现,能够有效地调动、激发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篇:物资采购审计

物资采购审计

一、物资采购内控制度审计

收集资料:包括组织资料、相关制度规定;了解采购业务流程,主要涉及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管理供应过程、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环节。

1、采购计划阶段:需求部门一般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该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需求或采购计划不合理、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 计划采购,甚至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等。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准确、及时编制需求计划。需求部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对独家代理、专有、专利等特殊产品应提供相应的独家、专有资料,经专业技术部门研讨后,经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第二,采购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一部分,在制定生产经营计划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高或过低。第三,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作为企业刚性指令严格执行。

2、请购阶段:主要风险是:缺乏采购申请制度,请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过量或短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第二,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第三,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采购申请时,应重点关注采购申请内容是否准确、完整,是否符合生产经营需要,是否符合采购计划,是否在采购预算范围内等。对不符合规定的采购申请,应要求请购部门调整请购内容或拒绝批准。

三、选择供应商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甚至出现舞弊行为。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健全企业统一的供应商网络。企业新增供应商的市场准入、供应商新增服务关系以及调整供应商物资目录,都要由采购部门根据需要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后,纳入供应商网络。第二,采购部门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第三,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商淘汰制度,对供应商提供物资或劳务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评价结果,提出供应商淘汰和更换名单,经审批后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并在供应商管理系统中作出相应记录。

四、确定采购价格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采购定价机制不科学,采购定价方式选择不当,缺乏对重要物资品种价格的跟踪监控,引起采购价格不合理,可能造成企业资金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健全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动态竞价采购等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确定采购价格。对标准化程度高、需求计划性强、价格相对稳定的物资,通过招标、联合谈判等公开、竞争方式签订框架协议。第二,采购部门应当定期研究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的成本构成与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确定重要物资品种的采购执行价格或参考价格。建立采购价格数据库,定期开展重要物资的市场供求形势及价格走势商情分析并合理利用。

五、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框架协议签订不当,可能导致物资采购不顺畅;未经授权对外订立采购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履约能力等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对拟签订框架协议的供应商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框架协议的签订应引入竞争制度,确保供应商具备履约能力。第二,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拟订采购合同,准确描述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按照规定权限签署采购合同。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当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第三,对重要物资验收量与合同量之间允许的差异,应当作出统一规定。

六、管理供应过程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缺乏对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的有效跟踪,运输方式选择不合理,忽视运输过程保险风险,可能导致采购物资损失或无法保证供应。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依据采购合同中确定的主要条款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生产或工程进度的异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需求物资的及时供应。第二,对重要物资建立并执行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巡视、点检和监造制度。对需要监造的物资,择优确定监造单位,签订监造合同,落实监造责任人,审核确认监造大纲,审定监造报告,并及时向技术等部门通报。第三,根据生产建设进度和采购物资特性等因素,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办理运输、投保等事宜。第四,实行全过程的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确保采购过程的可追溯性。

七、验收阶段:主要风险是: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对验收中存在的异常情况不作处理,可能造成账实不符、采购物资损失。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制定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结合物资特性确定必检物资目录,规定此类物资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后方可入库。第二,验收机构或人员应当根据采购合同及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质量检验证明,重点关注采购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采购物资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核对一致。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填制入库凭证,加盖物资“收讫章”,登记实物账,及时将入库凭证传递给财会部门。物资入库前,采购部门须检查质量保证书、商检证书或合格证等证明文件。验收时涉及技术性强的、大宗的和新、特物资,还应进行专业测试,必要时可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或聘请外部专家协助验收。第三,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比如无采购合同或大额超采购合同的物资、超采购预算采购的物资、毁损的物资等,验收机构或人员应当立即向企业有权管理的相关机构报告,相关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对于不合格物资,采购部门依据检验结果办理让步接收、退货、索赔等事宜。对延迟交货造成生产建设损失的,采购部门要按照合同约定索赔。

八、付款阶段:主要风险是:付款审核不严格、付款方式不恰当、付款金额控制不严,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主要管控措施: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力,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及时办理付款。要着力关注以下方面:第一,严格审查采购发票等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判断采购款项是否确实应予支付。如审查发票填制的内容是否与发票种类相符合、发票加盖的印章是否与票据的种类相符合等。企业应当重视采购付款的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当拒绝向供应商付款,避免出现资金损失和信用受损。第二,根据国家有关支付结算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并严格遵循合同规定,防范付款方式不当带来的法律风险,保证资金安全。除了不足转账起点金额的采购可以支付现金外,采购价款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第三,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应当定期进行追踪核查,综合分析预付账款的期限、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情况,发现有疑问的预付款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收回款项。

九、会计控制阶段:主要风险是:缺乏有效的采购会计系统控制,未能全面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企业采购各环节的资金流和实物流情况,相关会计记录与相关采购记录、仓储记录不一致,可能导致企业采购业务未能如实反映,以及采购物资和资金受损。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企业应当加强对购买、验收、付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采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退货情况、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做好采购业务各环节的记录,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与仓储记录核对一致。第二,指定专人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向供应商寄发对账函,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对供应商提出的异议应及时查明原因,报有权管理的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做出相应调整。

二、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以及对采购业务内控制度的风险进行评估。

第四篇:一份采购审计方案

一份采购审计方案 2016-12-20 审计之家

“能产生效益的只有采购与销售”此话说得有点过份,但是也充分说明采购与销售在公司管理中的重在性。在此,本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现代内审的风险要点,整理集团公司集中采购的审计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编著。所撰写内容为本人总结,不代表(包涵)所有采购内容与采购风险。

所有审计需要的资料:

1、单位简介、工作总结;

2、单位执行的制度;

3、财务报表、账簿及凭证。

其次,采购部内部审计需要的资料:

1、采购业务流程、采购审批流程、签订合同权限;

2、采购招标文件;

3、采购合同、协议及其管理台账;

4、供应商管理台账;

5、审计期间存货的盘点资料;

6、债权债务余额明细及相关说明。

其余的诸如采购(调料)请求资料、市场询价资料、货物检验资料等。

采购审计的重点是业务流程是否合规、价格是否合理、质量是否有保证以及是否存在舞弊。

具体审计程序、内容与步骤:

一、供应商的选择与合同的签订 审计内容(风险点)

1、筛选供应商没有按公司的要求与制度,没有经过主管领导的审查与审批。

2、供应商与预选供应商名单单一,没有及时评选更新。

3、单独与供应商的进行谈判,谈判内容没有记录。

4、合同或订单所列项目、规格与申请部门所列的项目、规格不符,包括数量与价格等。

5、签订合同或订单的条款与谈判内容不一致。

6、申请物资采购没有核对预算项目及库存材料,签核手续不齐全。

7、物资采购价格的确定依据不充分、不合理,与当时的市场价相差较大。

8、采购合同条款缺乏公平、公正,公司处于被动的地位。

9、合同签订不按权限规定执行,有超过权限签订合同的情况。

10、急需物资、零星物品的采购超出批准自购范围,采购金额违反《管理人员权限》规定。

11、生产紧急物资(急件)或项目预算外增加的物资(经领导口头同意的)购入使用后,没有补办相关手续。

12、物资采购不是直接从生产厂家购买。

对应的审计程序与步骤:

①、查阅并收集公司关于选择供应商(采购)的制度及相关的操作流程,抽查所有采购部存档的供应商名单,确定其是否经领导或关委员会批准;再从系统抽查各类物资材料供应商名单各30个,与核对的供应商名单核对,确定名单在批准的范围内。

②、抽查各类材料、物资、土建、安装等供应商的名单,比较历年来的供应商名单的变化,确定其是否供应商名单较少,比较单一,没有评定与考核,没有及时引进新的供应商,名单没有及时更新。

③、从采购部门抽查相关的谈判资料50份,查看其是否有谈判记录,是否由采购员单独与供应商进行谈判,谈判人员的签字是否齐全等。

④、从ERP系统抽查各类合同或订单各40份,根据申请部门填写的《物资采购申请表》详列的物资名称、规格、数量,核对合同或请单上的物资名称、规格、数量是否相符,如不符,要求提供不符的相关证明与文件。

⑤、了解谈判的流程及有关的谈判记录,查看50份合同或订单日及其相关的谈判记录,对比采购合同或订单的内容及条款,确保谈判内容与合同内容一致;主管领导是否适度参与谈判等。

⑥、重点抽查10个大的采购项目,查阅其预算项目核对相应合同所附的明细项目,确定其是否超出预算项目,如果超出预算项目,则跟踪检查操作程序及索取有关的批准文件。并查阅仓库的核查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签署意见等。

⑦、抽查30价格较大的采购合同,确定价格及供货条款是否经过审批,查看供应商报价和其他供应商报价的原始资料,核对价格比较审批表,证实价格确定的来源或者经采购领导小组批准的相关文件;检查采购部的市场价格资料来源的广泛性与准确性。并抽样做市场信息调查,与同期同类材料市场价格比较,分析供应商报价的合理性。

⑧、抽查采购合同30份,追溯到与供应商就签订合同商谈的详细内容记录,了解合同起草的过程,有否对所列条款进行研究、审定,或咨询公司法律顾问。并根据《合同法》分析各具体条款的合理、公平、公正性。

⑨、根据公司有关的权限表,抽查每类合同各20份,查阅合同的审批人,是否在授权的范围内,如有超过审批权限,则要追查其原因,并要求提供相应的授权书等。

⑩、查阅自购的订购单与《急需物资申请表》上的物资名称核对是否一致,有否借急用之名采购急需物资以外的设备,查看审批权限是否按采购流程操作和有关权限标准规定执行。

⑾抽查《急需物资申请表》有关人员签批是否符合权限规定,申购部门领导、采购部领导签署的意见是否同意“先购买,后补办手续”,对应签批日期和补办请购、订单日期判断补办手续的及时性。

⑿抽查50份通过中间商采购的合同(10000元或以上),询问不直接向制造商购货的原因,查询与制造商直接接洽的证明。如有可能直接向制造商了解购货价格及已订合同的价格。

二、采购订单(合同)的执行方面 审计内容(风险点)

1、采购合同或订购单重复打印签批,存在重复购进、付款的风险。

2、供应商没有按合同规定时间发货或发货物不齐全。

3、供应商没有按合同规定的品牌、生产商或不可外包等条款提供货物。

4、合同执行进度没有建立报告制度,没有报告采购主管。

5、订单或合同在执行过程中条款的变更缺乏依据。

6、合同或订单的执行不及时及货款的核对。

7、合同或订单执行(交货或完工)期限与约定时间不相符。

8、采购合同或订单档案管理不规范,采购员没有实行轮岗制度。对应的审计程序与步骤:

①、了解订购单的录入、更改、签批、提交、打印程序,分析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从系统上抽查每月前50份订单,合计600份订单,确定其是否对订单有重复采购,并向电脑部门提出控制改进的建议。

②、查阅检查期间每月30份订单、合同发货时间以及发货数量,从系统上核对仓库收货入库时间及入库数量,与核定时间比较以判断发货的及时性、准确性。

③、根据以上②点上所抽查合同,检查对应的验收单,核对所购货物是否为合同中的生产商及品种、品牌,分析了解其不符的原因及过程。

④、检查采购部门是否建立合同执行制度及反馈制度,采购员是否按规定的时间把合同的执行进度报告给采购主管,主管是否签署相关的管理意见。

⑤、从系统上抽查所有采购材料补充订单或补充合同,查看其是否有变更或对应补充合同的依据,依据是齐全,理由是充分,是否有领导的审批手续等。查看确认订单(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数量、价格变更的情况,然后跟踪查证变更的有关批文或补充合同等有效证据。

⑥、从ERP系统采购模块查阅检查期间三个月材料订单,核对每一订单的执行情况以及仓库明细账入库记录,确保前一订单执行完毕后,才执行新订单,不允许有前订单已付款未提完货即终止执行,又重新订立并执行新订单的情况。

⑦、从质检验收部门抽取验收报告或竣工验收单100份,根据验收项目对应的合同规定的交货时间,比较验收报告或竣工验收单,确定合同签订的(验收)完工时间是否与合同规定的完工交货时间一致。

⑧、抽查检查期间土建、装修合同各20份、物资采购合同50份留存档案,确定是否按公司规定存档,存档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检查采购部门两年来员工岗位职责与工作分工,了解其工作范围是否有变化、员工之间是否实行轮岗制度等。

三、仓库验收入库与货款付款 审计内容(风险点)

1、仓库验收物资时没有按公司规定验收入库。

2、物资材料没有验收入库就直接运到使用部门。

3、物资材料入库前没有经过质检部门抽检。

4、订单或合同执行完后不及时对账、结清货款。

5、预付货款不按合同条款办理,缺乏有效监控。

6、物资采购业务与会计记录信息不统一。

对应的审计程序与步骤:

①、收集查阅有关验收制度与流程,了解仓库的操作规程;再从仓库实地观察其实际验收工作流程,比较实际操作情况与制度规定的差异;重点是观察验收时的数量与质量的验收手续的正确性。

②、检查该年每月1-5日所有材料的订单,统计订购的数量,核对仓库入库数量,在订单规定的期限执行完毕后,订购数量大于入库数量的,再从“生产报表”查看辅助材料累计使用量,如果使用量大于购入量的,则到使用辅助材料车间进一步调查了解,查看使用原始记录,确认辅助材料的购入没有按流程操作,即验收入库。

③、查看质量监督部门的物资检验记录,按类别订单编号顺序抽查各100份,查看抽样检验结果鉴定,判断是否有漏检或不检的现象。

④抽查“应付账款”明细科目余额10万元以上的50个客户、100万元以上20个客户,核对应订单(合同)履行时间和完成时间以及货款的支付情况,确保每份订单(合同)货款两清。

⑤在“应付账款”“预付帐款”明细账上查阅有关预付材料货款的付款凭证编号,查看付款凭证的付款依据,对应订单(合同)执行情况来判断付款的正确性,避免以请示批文预付货款后,补办订单又重复预付货款。

⑥确定会计记录的依据与流程。到仓库抽查材料明细账,抽查该期()1-11月底各类材料累计购入的数量与价格,与会计账记录的数据核对,查明是否是仓库没有及时把入库单、验收报告单、发票交给会计入账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本文转载自网络,审计之家整理发布

第五篇:采购审计流程

采购审计流程

业务流程概要

采购业务流程将包括以下审计子项: 

●供货商/承包商的选择和档案管理 

●采购定价

●采购计划的订立、审批及修改 

●采购合同的订立、审批及修改 

●购货程序

●应付账款的购货付款 

● 购货的入库和退回

● 费用的处理(费用的审批、报销和截止)

本章所指采购不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固定资产采购见《固定资产的购置及入账》)。另由于各个企业的采购模式千差万别,本审计程序仅列出了最常见的采购及费用的审计子项。对于新的审计子项,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参照本程序,考虑其和已有审计子项的关联性自行追加。

调查问卷:

问题 回答记录 1.公司有无书面的采购操作流程文本? 2.公司的采购类型或方式有哪几种?

3.负责采购的部门有哪些?分别负责何种类型的采购? 4.采购部门的组织结构?是否定期进行人员轮换? 5.公司一般的购货流程是如何运转的? 6.公司如何选择供货商?是否有相关的政策? 7.供货商档案的保管采用何种方式?有无保密措施? 8.采购商品的定价如何确定,是否包括在供货商主档案中? 9.供货商资格是否需定期审核?若是,请介绍一下审核的程序? 10.供货商档案的授权接触控制是如何设置? a.使用系统的逻辑接触控制?

b.手工管理的档案是否有相关的保密政策,并由专人管理?

11.公司是否每年制订采购计划,请介绍一下制订的流程?是否依据生产和营销计划来制订采购计划?

12.采购计划的变更是否经合理的批准?

13.是否所有的采购都需制订合同?如不是,何种情况下一定需制订合同? 14.采购合同制订的流程是怎样的?

15.由谁在采购合同上签字?若非法人代表,则是否有法人代表的书面授权程序?

16.采购合同的变更是否经合理的批准?

17.公司如何确保采购合同是与有资格的供货商签订且定价是合理的? 18.采购合同是否采用格式合同?格式合同是否经法律顾问审核? 19.是否所有采购合同需经法律部门审核?如不是,何种情况下采购合同需经法律顾问审核?

20.采购合同(采购订单)的归档和保管程序如何?是否连续编号? 21.请介绍一下采购需求从提出、审批通过到采购部进行处理的过程? 22.公司是否定期核对采购计划执行情况? 23.超采购计划的采购需求是否经合理的批准? 24.紧急采购的流程是什么?

25.公司的询价程序如何进行,是否有书面的记录?

26.采购部门如何与仓库、财务部门衔接?(从物流和信息流两方面)27.财务记录应付账款前是否核对合同(或订单)、入库单据、发票等资料? 28.是否有控制过程来保证应付账款及其对应的存货采购记录于同一个会计期间?

29.采购运输的方式是?(可以多选)a.公司自提?

b.客户运输到公司处? c.委托承运人?

30.仓库收货时是否核对采购合同(或订单)?

31.收到采购产品的数量是否经过采购部和仓库的共同确认? 32.是否有质量检验部门对收到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33.客户送货大于定购数或质量不符合要求,如何处理? 34.采购退回的操作程序如何?

35.入库单是否事先连续编号,并有人对归档的这些单据的连续性进行检查?

36.是否至少每月制作应付账款账龄分析表? 37.公司如何确保使用供货商提供的现金折扣?

38.公司是否有资金使用预算?应付账款的支付是否符合资金使用预算? 39.公司是否有书面的费用报销程序? 40.公司费用报销的审批是否有适当的授权?

41.财务部门在支付费用前,是否合理的核对审批手续是否完整,并检查原始单据的合法性,复核费用的准确性?

42.预付款的政策和控制措施是怎样的?

43.是否有专人定期对费用的波动情况进行分析? 44.在现在的工作中,您最担心或最关心的事是什么?

一、供货商/承包商的选择和档案管理

(一)内部控制评价表 控制目标分类:操作性合规性

控制目标:供货商/承包商的选择符合公司的经营目标和最大利益。风险:

●产品质量问题; ●材料数量与供货时间 ●无法得到保证; ●价格偏高;

●售后服务压力增加;

●潜在的舞弊可能; ●生产停顿。控制活动:

1、公司制订供应商分类标准(如长期和临时),并制订不同类别的管理方法。

执行程序

A

2、公司制定选择供货商/承包商的基本选择标准(主要应考虑供货商的供货能力、原料质量及各项指针的合格情况、价格与付款条件、财务状况、管面化,并经管理层审批通过。

执行程序

A

3、由各相关部门(如采购部、财务部、质量管理部、企业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实验室等)组成评选小组对供货商/承包商进行评估讨论,衡量各供货商的能力及条件,在供货商/承包商评价表中记录有关各供货商/承包商的供货质量、供货及时性、货款价格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各部门负责人应在供货商/承包商评价表上签字确认部门意见,选出合适的供货商。合格供货商名单经管理层审核批准后生效。

执行程序

B

4、采购部应随时多渠道地收集公司潜在供货商/承包商的相关信息并建立信息档案备查;根据获取的潜在供货商/承包商信息填写供货商/承包商评审表,相关信息包括供货商/承包商的简介、主要产品及价格、竞争优势等,并由管理层审阅并签字确认。

执行程序

A

5、其它

执行程序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操作性合规性

控制目标:供货商/承包商的更新符合企业的规章制度。风险:供货商/承包商不再符合公司要求 控制活动:

1、对入库和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原材料质量问题,以及随之产生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与供货商/承包商沟通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并予以跟进。

执行程序

C

2、定期(至少一年一次)汇总材料使用情况,对供货商/承包商进行评价(材料质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形成评价报告,并经管理层审批后生效。对于不合格的供货商/承包商,应及时更新修改供货商/承包商名单。执行程序

D

3、其它

执行程序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操作性

控制目标:对供货商/承包商数据的修改须正确、及时、完整。风险:

1、供货商数据不准确;

2、仍使用已不合要求的供货商/承包商 控制活动:

1、对供货商/承包商数据的更改由专人进行,且需经适当的管理层审批;更改后的资料由独立于更改者的人员复核,确保其正确性。执行程序

E

2、其它

执行程序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操作性

控制目标:供应商/承包商档案保密

风险:

1、供应商/承包商的信息的泄漏;;

2、公司遭受损失 控制活动:

1、制订对供应商/承包商档案的保密政策。

执行程序

F

2、使用系统的逻辑控制限制供应商信息的接触。

执行程序

G

3、其它

执行程序

其它

注:各组织所面临的由于控制目标失败而产生的风险影响因具体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同。我们在此根据COSO 的精神和公司的实际要求列出通用性的风险影响,以供内审人员参考。内审人员可以在实地工作中根据被审企业所处行业及经营环境自行删补。

(二)审计程序: A 1.与采购部经理进行访谈,了解供应商分类的标准以及选择供货商/承包商的标准和流程,包括: 

●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制定人(如质量标准由质量部门、生产技术部或试验室制定,价格标准由财务部制定等)及制定的标准(如供货质量、供货及时性、货款价格、生产能力、信誉等)

●候选供货商的数量

●选择过程(如是否经过招标、是否先经小规模试生产、是否由各部门综合评价等等)

●所使用的档案(如书面政策、询价单据、评审表等) ●选择的标准及流程是否有改变及改变的频率

●符合标准但未列入最终名单的供货商/承包商是否列入潜在供货商名单 1.取得公司选择供货商/承包商的书面政策,查看是否经管理层审批,并与以上了解到的程序比较是否有出入。

2.根据了解到的政策下达部门,询问该部门的操作人员对政策的了解程度。B 1.取得公司的供货商名单,查看是否经过管理层的审批。

2.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抽取___家供货商,查看相应的单据(如评审表等),判断是否经过公司规定的选择流程。

3.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___张采购发票,查看是否全部从列入名单的供货商处采购。

C 1.对生产部门及采购部门进行访谈,了解对原料的质量问题如何监控,如是否将其记录在案并及时与供货商反馈。

2.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___个反馈记录,查看是否及时与供货商沟通和改进情况,以及是否在对供货商的评价报告中有所反映。

D 1.对采购部经理进行访谈,了解更新供货商/承包商的标准和流程:  ●对供货商/承包商的定期复核频率

●对供货商/承包商的复核程序与方法(如评价报告等)

2.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从供货商清单中抽取___家供货商,查看相应的评价报告,判断是否经过公司规定的定期复核流程;

3.从评价报告中寻找不合格的供货商,查看是否还在最新的经管理层批准的合格供货商名单中。

4.查看不合格的供应商名单及相关档案是否有所保存。E 1.与采购部、IT 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访谈,了解供货商数据更改的政策与流程,使用的单据,审批人等。

2.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抽取___个数据更改记录,查看更改人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更改的记录是否辅有相应的批准与审核单据,资料的更改是否及时。

F 1.询问采购部有无对供应商/承包商档案保密的政策,并获得书面文本,复核管理层的确认。

2.访谈采购部门具体业务人员,评价供应商保密政策的执行情况。G 1. 访谈 IT 人员,了解系统中供应商档案控制的情况;

2. 在 IT 人员的帮助下,获得可以访问供应商档案人员的名单; 3. 了解、评估名单所列人员授权的恰当性。

二、采购定价

(一)内部控制评价表 控制目标分类:操作性合规性

控制目标:采购定价是合理的,并且符合公司政策。风险:

1、造成公司资产损失;

2、产生舞弊的可能。控制活动:

1、采购定价经过适当的询价程序,并有书面的询价记录。执行程序

A

2、产品采购定价需经适当的管理层审批。

执行程序

A

3、公司制定产品的基准采购价格,实际采购价格不应超过基准价格一定的幅度。

执行程序

B

4、采购合同(或订单)签定前由专人核对价格是否与公司预先制定的价格相符。

执行程序

B

5、采购合同需经适当的管理层批准后执行。

执行程序

B

6、基准采购定价应定期更新,基准采购定价的更新应经管理层批准。

C

7、其他

执行程序

其他

(二)审计程序 A 1. 询问采购部门或其它相关部门采购定价的询价程序;

2. 从公司采购产品基准价格表中用判断抽样的方法抽取_____个样本,跟踪至询价记录,检查基准价格的确定是否正确,并检查询价记录的操作人及审核人的签字,以及基准价格批准人的签字。

B 1. 询问采购部门或其它相关部门制订采购价格的遵循程序; 2. 获得并查核采购基准价格的权限浮动表;

3. 从采购合同(或订单中)用判断抽样抽取_____份采购合同样本,检查其价格是否与基准价格相符或与公司的询价结果相符;并检查相关人员的签字及批准采购合同(或订单)人的签字。

C 1. 询问采购部门或其它相关部门采购定价的定期更新的相关程序; 2. 检查公司采购产品基准价格表,检查其价格是否定期更新,是否有管理层的签字确认。

三、采购计划的订立,审批及修改

(一)内部控制评价表

控制目标分类1:操作性合规性 控制目标:有计划的采购行为。

风险:

1、存货资金占用过大或缺货;;

2、影响生产及销售。控制活动:

1、确定采购计划制订的依据经管理层批准。

A

2、根据批准后的制订依据设定适当的采购计划编制流程。

A

3、根据批准的生产计划以及存货情况,编制采购计划并分解,由适当的管理层批准。

A

4、定期调整采购计划,与当期生产计划相符合,由适当的管理层批准。B

5、采购计划的变更需要有依据,并且由相关部门复核后,由管理层批准 B

6、计划外的采购,必须由相关部门复核后,由管理层批准。

B

7、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2:操作性

控制目标:采购计划符合生产需要。

风险:

1、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2、影响生产及销售。控制活动:

1、采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采购品种、数量、价格、质量要求以及批量进度安排。

A

2、采购计划确定及变更后,应送至生产部备案。

A/B

3、采购部定期编制实际采购与计划的差异报告,详细说明存在的重大差异,由适当的管理层审阅。

C

4、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3:操作性

控制目标:采购进度适应资金状况。风险:

1、资金无计划;

2、资金低效率运作。控制活动:

1、采购计划中包含资金的预算,财务部参与编制过程,协调资金需求的可行性与购货紧迫性之间的关系。

A

2、采购计划确定及变更后,应送至财务部备案。

A/B

3、财务部资金计划差异报告中单列采购资金计划与实际比较数据。

C

4、其它

其它

(二)审计程序 A 1. 对采购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采购计划制订的依据和程序等; 2. 获得书面的采购计划制订政策的范本;

3. 对照采购政策,评估采购计划流程的符合程度;

4. 对生产部门、财务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采购计划的参与程度;

5. 察看采购计划的内容是否完整(包括采购品种、数量、价格、质量要求、批量进度安排以及资金计划),是否有高级管理层的签字或者确认;

6. 在生产部门、财务部察看采购计划,是否与采购部门的计划一致。B 1. 获得月/季度采购计划,检查其是否与采购计划的批量进度一致; 2. 对生产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生产计划的变更情况,获得生产计划变更文件; 3. 对采购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采购计划变更的依据和程序等; 4. 审阅更新的采购计划,查看是否有相应的变更依据以及管理层的审批签字;

5. 从生产部门、财务部取得变更后的采购计划,检查是否与采购部门的变更计划一致。

C 1. 获得采购部每月编制的采购差异报告,察看是否有管理层的审阅记录; 2. 获得财务部对于采购资金计划与实际的差异报告,查看该差异是否与采购差异一致;

3. 对采购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于生产的影响; 4. 对生产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采购计划的差异对生产的影响。

四、采购合同的订立,审批及修改

(一)内部控制评价表

控制目标分类1:操作性合规性

控制目标:公司使用合法、完整的采购合同/订单。风险:

1、潜在的法律纠纷;

2、或有的不应承担的约束。控制活动:

1、公司制定模块化的标准合同模板,标准合同模板由公司法律顾问在相关部门协助下制订,由高级管理层签字批准。

A

2、公司制定标准采购订单模板,由高级管理层签字批准。

A

3、法律顾问定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标准合同模板/采购订单模板进行复核。

B

4、合同的制作以标准合同模板为准,按具体需要使用相关的模块,法律顾问审核合同的合法性并签字确认。

C

5、未使用标准格式的合同应经法律顾问复核。

C

6、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2:操作性合规性

控制目标:采购合同/订单的制定符合公司的各项政策及规定和管理层的意图。风险:

1、潜在的利益损失;

2、不符合管理层的意图;

3、未经授权的合同。控制活动:

1、公司有合同/订单审批制度,该制度明确各合同控制部门审批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并经高级管理层核准后执行。

D

2、公司在合同/订单审批过程中使用合同评审单,计划控制、预算控制等部门审核未订合同/订单并在评审单上签字。

D

3、公司有经管理层批准的分级授权制度,制度中规定相应人员签字权限。E

4、经公司高级管理层授权可以代表公司签订合同/订单的的人员有公司高级管理层签发的书面授权书。

E

5、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3:操作性

控制目标:采购合同和订单的修改符合管理层的意图。

风险:

1、潜在的利益损失;

2、不符合管理层的意图;

3、未经授权的修改。控制活动:

1、采购合同的修改需要经过适当的审批及授权。

F

2、采购订单的修改需经双方书面的确认,并使用的审批。

F

3、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4:操作性

控制目标:所有签订的采购合同/订单得到妥善的保管。风险:

1、采购合同/订单的丢失或损坏;

2、敏感信息的泄漏。控制活动:

1、采购合同/订单连续编号。

G

2、供货商签返的合同/订单被妥善的归档保管。

G

3、合同/订单的借阅有登记簿记录借阅人的签名和日期。

G

4、采购合同/订单存放地点有足够的物理安全保障。

G

5、作废的合同与订单被妥善保管。

G

6、其它

其它

(二)审计程序 A 1.访谈公司采购人员,了解公司是否有标准化合同模板/采购订单模板;该范本是否由法律顾问定期复核;

2.获得标准化合同模板/采购订单模板,检查是否有高级管理层和法律顾问的签字确认。

B 1.获得法律顾问对标准化合同模板/采购订单模板进行复核的记录,检查复核的频率;

2.追踪复核记录中的变更到标准化合同模板/采购订单模板,检查变更是否被及时更新。

C 1.访谈合同/采购订单制作人员,了解合同/采购订单的制作是否以标准化合同模板/采购订单模板为依据;

2.用判断抽样,抽取___份合同的内部评审单,检查是否有法律顾问的复核确认。

3.询问采购部管理层,是否存在未使用标准格式的合同,若有,用判断抽样法,抽取__份未使用标准格式的合同,检查是否有法律顾问的复核确认。

D 1.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是否有合同/订单审批制度,并获得有高级管理层的认可。

2.获得书面审批制度,检查高级管理层的复核确认。

3.访谈公司的各合同控制部门,了解合同/订单审批过程是否执行了合同/订单审批制度,使用合同评审表记录合同签订前的各部门控制过程;

4.通过判断抽样,抽取__份合同评审表,检查上面是否有各评审部门的签字确认。

E 1.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哪些人员被授权可以代表公司在合同/订单上签字和签章;

2.获得被授权的人员名单,检查各人被授权的额度;

3.检查被授权人的书面授权书,检查授权书上是否有法人代表的授权签字; 4.通过判断抽样,抽取__份合同/订单,对照签字人授权额度,检查是否有签字人超过授权额度的现象。

F 1.访谈合同的执行部门,了解合同/订单的修订过程和版本的控制过程; 2.获得合同修改的书面证据,如修改批准单,或者是合同审批单,使用判断抽样,抽取___份档案,检查相应部门的审核意见和签字;检查法律部门对于修订合同的意见和签字;

3.通过判断抽样,抽取__份经修改的采购订单,是否在更正处有本公司更改人的签字。

G 1.访谈采购部相关人员,了解供货商签返的合同/订单的保管情况;了解采购合同/订单的借阅是否有登记;

2.检查归档的采购合同/订单是否连续编号;如果有长期未归档的需要查核原因。

3.获得合同/订单的借阅登记簿,查看借阅者的签字和日期;

4.实地观察采购合同/订单(包括作废的)的保管情况,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物理安全保障;

5.实地观察合同/订单保管地点,是否有足够安全措施。

五、购货程序

(一)内部控制评价表 控制目标分类1:操作性

控制目标:保证原料的采购数量及质量等符合公司的生产和营运需要。风险:

1、公司采购了不需用的材料;;

2、占用公司资金。

3、资产利用效率低。

控制活动:

1、原料采购需求需经使用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层批准。

A

2、设置专人核对采购需求是否与采购计划匹配。

B

3、超计划采购的审批应经特别授权。

B

4、设置专人核对采购订单是否向经批准的供货商发出,采购价格是否符合公司的定价。

C

5、采购订单应经适当的管理层批准;

C

6、设置专人制作采购订单情况汇总表,并定期与采购计划核对,对超采购计划的事项进行跟踪。

B

7、紧急采购有审批和申报流程,并由专人定期复核,分析频度等。

B

8、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2:操作性

控制目标:保证所有的原材料采购都已按时执行。风险:

1、公司停产待料;

2、公司收入的损失。控制活动:

1、采购订单是事先连续编号的,并由设置人员定期对归档采购订单的连续性进行检查。

D

2、已完成的订单作相应标记,专人定期检查是否有长期未完成的订单,并进行调查。

D

3、设置专人制作采购订单情况汇总表,并定期与采购计划核对,对长期未完成订单进行调查。

D

4、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3:操作性合规性

控制目标:保证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符合公司的政策及使用需要。风险:公司资源浪费 控制活动:

1、公司应制定备品备件采购的程序,并设置适当的审批权限。

A

2、备品备件的采购需经使用部门及适当审批权限的管理层批准。

A

3、备品备件采购集中由采购部门执行。

E

4、备品备件应向经批准的供货商进行采购。

E

5、设置专人定期制作备品备件采购金额分析表并进行分析,对异常波动进行分析。

E

6、其它

其它

(二)审计程序 A 1. 询问采购部或相关部门采购程序方面的控制流程;

2. 从请购单中用判断抽样抽取_____个样本,检查是否有需用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是否经其它管理层人员批准签字。

B 1. 询问公司对超计划采购的审批权限规定;

2. 询问采购部门或相关部门公司采购是否有专人定期将采购需求与采购计划进行比较,是否有书面记录;

3. 从需求与计划比较记录中,用判断抽样抽取_____个样本,检查比较是否有分析和改进措施的跟进。;

4. 从采购订单情况汇总表中用判断抽样抽取_____个超采购计划的事项样本,跟踪至相应的调查记录,以及高级管理层的批准记录。

5. 询问管理层紧急采购的流程,查核有无专人定期复核和分析紧急采购。C 1. 询问采购部门或相关部门关于采购订单审核的程序;

2. 从采购订单中用判断抽样抽取_____采购订单样本,检查订单是否有复核签字及批准签字,并检查订单是否向经批准的供货商发出,采购价格是否符合公司的定价。

D 1. 检查采购订单档案,检查采购订单是否事先连续编号;

2. 从采购订单情况汇总表中用判断抽样抽取___个订单样本,检查完成订单是否有标记;

3. 对于长期未完成订单调查其原因。E 1. 对公司的采购部进行访谈,了解备品备件的采购流程和操作部门; 2. 获得经批准的合格供货商清单;

3. 使用判断抽样,选取___个备品采购订单样本,与获得的合格供货商列表进行比较,确认订单的对象是在清单上可以找到的供货商;

4. 使用判断抽样,选取___张采购发票,追踪付款发票到供货商,判断是否为经批准的供货商。

六、应付账款和购货付款

(一)内部控制评价表 控制目标分类1:操作性财务性

控制目标:只有当定购的服务已被提供,才可以记录应付款。

风险:

1、不恰当的承担了债务;

2、舞弊的可能;

3、公司资产的损失。控制活动:

1、服务提供后,应有相关人员在发票上签字确认,并经管理层审核。

A

2、财务人员核对发票和相应的其它支持文件(如合同、订单等)是否一致,发票的确认及审核手续是否完备,只有符合要求的才可记录应付款。

A

3、应付款凭证入账前应经制作人以外的财务人员复核。

A

4、实际服务费用应定期与预算比较,由管理层复核并签字。

B

5、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2:财务性

控制目标:所有采购产品的应付款都正确、完整、及时地(在恰当的会计期内)记入。

风险:

1、未及时确认负债;2公司财务信息不准确。控制活动:

1、财务人员应核对发票和相应的入库单、订单(或合同)是否一致,各单据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只有符合要求的才可记录应付款。

A

2、应付款凭证入账前应经制作人以外的财务人员复核。

A

3、实际采购数量应定期与预算比较,由管理层复核及批准重大的波动。B

4、入库单应事先连续编号,并设置人员对其连续使用情况检查。

C

5、对在会计期前后发生的入库进行追踪和必要的调节,以确保入库产品的应付款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

D

6、设置专人制作已入库发票未到以及采购产品物权已转至公司但未运达情况清单,并经适当的管理层复核后,预估入账。

E

7、对于从供货商发来的对账单应与应付款明细账核对,并制作调节表,有差异的应查明原因。

F

8、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3:操作性合规性

控制目标:购货付款应符合公司的政策及手续。

风险:

1、货款支付未符合公司政策;

2、发生舞弊的可能;

3、公司资产损失。

控制活动:

1、支付由申请人提出申请,部门负责人审批,以及按不同金额由不同授权的管理层批准。

G

2、设置专人审核应付款的支付是否符合公司的资金使用计划。

H

3、采购支付金额应定期与现金预算进行比较,对重大差异应进行必要的调查。

H

4、超现金预算的支付应由高级管理层批准。

H

5、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4:操作性

控制目标:确保所有的现金折扣都可充分利用。风险:

1、失去现金折扣;

2、公司资产损失。控制活动:

1、应付款应注明到期日,设置专人定期检查应付款是否到期。

I

2、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5:财务性

控制目标:所有已支付的应付款都正确、完整、及时地(在恰当的会计期内)记入录。

风险:财务信息不准确。控制活动:

1、应付账款的支付凭证应由制作人以外的财务人员核对相应的审批单据 G

2、对于从供货商发来的对账单应与应付款明细账核对,并制作调节表,有差异的应查明原因。

F

3、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6:财务性合规性 控制目标:应付账款正确地披露。风险:财务报表披露不准确。控制活动:

1、会计期末制作应付账款清单,由专人检查余额为负数的明细客户,并在制作报表时做必要的重分类。

J

2、其它

其它

(二)审计程序 A 1. 询问采购、财务等相关人员,了解服务采购方面的控制流程; 2. 从应付账款明细账中,用判断抽样抽取_____个凭证样本,检查是否有制作人及复核人签字,跟踪至相应的发票、合同(或订单),检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内容是否一致。

B 1. 询问实际采购服务与预算比较的控制操作流程;

2. 判断抽样抽取3-4 个月的比较书面记录(按审计时间范围为12 个月为例),检查制作人签字及复核人签字,对超过____%的波动,跟踪至调查分析记录,并作出说明。

C 1. 检查入库单,看其是否事先连续编号; 2. 查看其是否连续使用和归档。D 1. 向财务部相关人员了解采购应付账款的截止控制流程;

2. 抽取会计期末前__天至会计期末后__天期间所有的材料入库单; 3. 跟踪至相应的发票、凭证及会计账目,检查单据内容的一致性,入账会计期是否正确。

E 1. 询问财务、采购等相关人员有关暂估入账的控制流程;

2. 判断抽样抽取3-4 个月的暂估清单,检查制作人及复核人签字,跟踪至相应的入库单、合同(或订单),并跟踪至凭证,检查内容是否一致,入账会计期是否正确; 3. 查看在发票到后进行应付暂估的冲回。F 1. 询问是否有与供货商对帐的制度;

2. 从供货商发来的函证中用判断抽样抽取_____样本,跟踪至相应的调节表,并检查差异调查分析记录。

G 1. 询问财务、采购等相关人员有关采购支付的控制流程;

2. 从应付款的借方支付凭证中用判断抽样抽取____凭证样本,检查凭证制作人及审核人签字,并跟踪至支付的审批记录,检查申请人签字,部门负责人签字,及管理层批准。

H 1. 询问采购支付与现金预算比较的控制操作流程;

2. 判断抽样抽取3-4 个月的采购实际支付与现金预算比较书面记录(按审计的时间范围为12 个月),检查制作人签字及复核人签字,对预算的跟踪至高级管理层的审批记录及调查分析记录。

I 1. 询问财务人员制作应付账款到期表的控制;

2. 判断抽样抽取3-4 个月(按审计时间范围为12 个月为例)应付帐款到期表,检查制作人及复核人签字,并检查是否有过期未付的应付款。

J 1. 询问年末应付账款负数的的处理过程;

2. 检查年末应付账款明细账,对所有负数余额进行调查,并跟踪至年末报表,确认已进行必要的重分类调整。

七、购货的入库和退回

(一)内部控制评价表 控制目标分类1:操作性

控制目标:仓库接受的货物与经批准的订单相符。

风险:

1、接受不需要的产品;

2、接受质量不佳的产品;

3、占用公司资金;

4、公司资产损失。控制活动:

1、收货时,收货人员核对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与经过批准的采购订单相符。

A

2、收货人以外的人员应复核收货人的清点工作,审核收货人填写的入库单,并在入库单上签字。

A

3、公司建立产品质量检验程序,对需质量检验的产品,应按规定及时检验,并有书面的检验记录。

B

4、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2:操作性合规性

控制目标:不符合采购订单的供货商送货,按公司政策及时处理。风险:

1、接受了不需要的产品;

2、接受了质量不佳的产品;

3、占用公司资金;

4、公司资产损失。

控制活动:

1、公司建立处理不符合采购定单的供货商送货的相关政策。

A

2、仓库不接受不符合订单要求如规格、型号及超订单数量、质量等情况的产品,除非经过特殊授权。

A

3、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退回。

A/C

4、接受不符合采购订单的供货商送货应经授权的管理层批准,并有书面的批准记录。

C

5、应退回的产品应在专门区域保管,并有明确的标记。

D

6、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3:操作性

控制目标:已收产品的退回经过合理的手续。风险:

1、客户不承认收到退货;

2、公司资产损失。控制活动:

1、所有运输产品的交通工具出厂都应经安全人员检查放行手续是否完备 E.2、所有出库的产品应有适当的签收。

F

3、适当管理层对退回货物的损失进行核准,并定期分析发生原因。

F

4、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4:操作性财务性

控制目标:收货及退回正确、完整、及时地记录。

风险:

1、收货、退货记录不准确、不及时;

2、信息不正确造成采购决策失误。

控制活动:

1、收货人以外的人员应复核收货人的清点工作,审核收货人填写的入库单,并在入库单上签字。

A

2、入库单是事先连续编号的,并定期检查其是否连续使用。

G

3、采购退回的单据是事先连续编号的,并定期检查其是否连续使用。G

4、对在会计期末前后发生的收货及退货进行追踪和必要的调节,以确保仓库账上收货及退回的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内。

H

5、仓库应及时将入库及退回的信息传递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等相关部门。

I

6、其它

其它

(二)审计程序 A 1. 询问仓库及相关人员关于入库及退回方面的控制流程;

2. 从归档的入库单中用判断抽样抽取_____入库单样本,检查入库单是否有制作人及复核人签字,并跟踪至相应的采购订单,核对入库单上的产品规格、型号、数量是否与采购订单相符。

B 1. 询问仓库及相关人员关于公司产品检验的相关流程;有哪些属于免检产品的范围;

2. 在审计程序A2 抽取的样本中,对所有须检验的产品,跟踪至相应的检验记录,检查检验手续是否符合公司政策。

C 1. 在审计程序A2 抽取的样本中,对所有发现的入库单上的产品数量大于采购订单量或其它规格、型号等的不符情况,跟踪至授权管理层批准接受的书面记录,或跟踪至相应的退回单据; 2.若发现检验不合格产品,跟踪至授权管理层批准接受的书面记录,或跟踪至相应的退回单据。

D 1. 实地观察仓库的安排,检查应退产品是否放置于专门的区域,并有明显的标记。

E 1. 询问相关部门如保安部和仓库等,了解出库货物的大门放行程序; 2. 有书面放行记录,用判断抽样抽取_____样本,检查产品发运的放行记录;

3.无书面放行记录,则实地观察产品发运的放行情况。F 1. 向仓库人员了解出库单是否有收货签收;

2. 使用判断抽样,从归档的出库单/发货单据中抽取___张样本,检查是否有收货签收。

3. 询问适当管理层退回货物损失的审批程序;

4. 获取退回货物的申报表,检查是否有适当管理层的签字;

5. 获得退回货物的分析资料,如损失率分析表等查核分析是否合理。G 1. 检查入库单/退回单据,看其是否连续编号。H 1.抽取会计期末前__天至会计期末后__天期间所有的入库单,跟踪至相应的仓库账,检查其内容是否记录正确,且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

2.抽取会计期末前__天至会计期末后__天期间所有的退回单据,跟踪至相应的仓库账,检查其内容是否记录正确,且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

I 1. 询问公司仓库与采购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信息沟通的政策及流程;

2. 如有书面的记录,查阅相关的书面记录,并评估其合理性。

八、费用的处理(费用的审批,报销和截止)

(一)内部控制评价表 控制目标分类1:合规性

控制目标:费用的批准程序符合公司管理制度。风险:

1、未经授权的费用支出;

2、运营成本的增加。控制活动:

1、公司制定书面的费用审批流程和制度(包概括费用审批权限,报销政策等)。

A

2、部门所有费用由部门主管审批,部门主管的费用由其上级领导审批。A

3、费用报销单应由具备相应权限的审批人批准,并签字确认。

B

4、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2:操作性

控制目标:有效批准费用的支出。

风险:

1、运营成本的增加;

2、管理层对支出的控制失效。控制活动:

1、预算内费用按公司一般费用审批程序批准。

B

2、预算外的费用应通过额外的审批程序批准,或不予批准。

B

3、定期复核预算外费用发生的合理性和频度。

B

4、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3:操作性

控制目标:只接受经有效批准并实际发生的费用的报销。风险:

1、未经授权的费用支出;

2、管理层对支出的控制失效。控制活动:

1、审核费用报销单是否经过部门主管或额外批准程序的批准。

B

2、审核费用报销单的填写是否按照公司管理制度的要求

B

3、将费用报销单与所附的发票,入库单等原始单据进行核对,审批原始单据的合法性,并签字确认。

B

4、其它

其它 控制目标分类4:财务性

控制目标:费用被正确、完整、及时地录入。风险:

1、录入错误的会计期间;

2、录入错误的会计科目。控制活动:

1、按费用的性质和实际发生的日期,录入正确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期间。B

2、财务主管人员对费用凭证及附件进行复核,并签字确认。

B

3、其它

其它

(二)审计程序 A 1. 对财务部或其它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费用审核流程、相关制度及执行状况等;

2. 获得被审计单位书面的费用审核流程或政策,并复核该流程或政策的完整性和管理层的确认。

B 1. 获得费用报销单范本;

2. 使用判断抽样法,从费用明细账中抽取__个样本,追查到费用审核表、发票及其它原始单据,察看是否与明细账一致,费用审核表的填写是否按照公司管理制度的要求,费用审核表是否按权限经费用支出部门主管、财务人员的审批,超出预算的费用是否经过额外程序的审批,原始发票是否与费用报销单一致,费用是否记入适当的会计期间;

3. 评估费用处理是否符合公司政策;

4. 获取预算外费用发生的原因、频度等的相关分析报告,并评估其合理性。

下载我们是如何进行采购审计的(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们是如何进行采购审计的(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采购审计流程

    采购审计: 检查点:相关的制度、流程如何规定,在实际执行的情况,各个控制点是否按要求执行。 主要包含5大控制点:采购计划、采购询价、供应商选择、合同评审、验收入库 一、对采购......

    采购舞弊审计

    曾经做过一个采购舞弊审计,做到后来,老板不给审下去了,在审计出问题后辞职了几个采购员,再继续审下去,人都跑光了,就没人干活了,现招也来不及。现在把这个过程分享给大家。当时,我刚......

    采购审计业务细则草案

    采购业务审计细则 一、审计目的:根据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对现阶段采购部门的采购管理工作及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审计检查,做出客观分析评价,揭示其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和......

    政府采购审计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采购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政府采购在拓宽范围、扩大规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审计作为外部监督的重要......

    浅谈政府采购的审计

    摘 要:为促进政府采购行为规范,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必须加强对政府采购行为实施审计监督。文章从政府审计的对象、内容及方法作了阐述。关键词:对象 内容 方......

    物资采购审计(推荐阅读)

    物资采购审计 一、物资采购内控制度审计 收集资料:包括组织资料、相关制度规定;了解采购业务流程,主要涉及编制需求计划和采 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

    政府采购审计5篇

    一、政府采购简介 我国的政府采购试点工作开始于1995年。1996年,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步入了真正的试点阶段。1998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

    物资采购审计管理办法

    xx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采购审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强化公司物资管理,规范物资采购行为,控制物资采购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特制订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