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购审计业务细则草案
采购业务审计细则
一、审计目的:根据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对现阶段采购部门的采购管理工作及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审计检查,做出客观分析评价,揭示其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改善措施。
二、审计内容:
1)、采购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和完善。
2)、采购计划、采购预算、实际采购是否得到良好的遵循。3)、公司对采购主要业务环节(供应商资质的审核确认、标书制作、招标、评标、询价、比价、议价、合同管理、验收、退货、款项支付等)的管理、控制是否完善。
4)、对本次审计问题进行后续追踪
三、审计业务流程
1、制度与流程: 审计准备——
(1)、收集公司采购管理制度,评价相关的采购管理控制措施是否完备,采购活动各阶段是否都有相关的管理规范。
(2)、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确认、标书制作、招标、评标、询价、比价、议价、合同管理、验收、退货、款项支付等主要业务的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判断其与公司政策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的合理性,判别其对实际工作能否起到管理控制作用。
现场审计——
对准备阶段的问题、初步判断进行核实,并与采购部门的员工充分沟
/ 8
通,对现有的采购制度作出客观评价。
【要求】通过以上检查,对采购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预算管理体系的健全和有效性、业务流程的清晰与否以及主要内部控制环节是否存在、是否有实际控制力度等问题做出客观评价,提出合理建议。
2、采购管理主要业务工作的内控情况检查 审计准备——
(1)、收集供应商管理制度。(2)、了解供应商管理系统。
(3)、了解重要物资、固定资产价格收集系统及系统内价格信息的来源。(4)、获取人事组织架构图 现场审计——
(1)、从供应商管理系统获取本年度主要供应商清单,新进、淘汰供应商清单,以100%的比率查核新进、淘汰的供应商的引进、确认、淘汰是否按制度执行,提供的资料是否支持其操作。以此来确认供应商评价制度是否有效执行。
(2)、是否存在采购参与供应商评价,供应商管理系统口令密码简单易被猜测,员工被离职、调岗权限未及时注销的情况。
(3)、从价格收集系统调取重要物资及固定资产价格进行整年度或者几个年度的价格分析性复核,或者借助第三方单位核实价格是否合理。对于价格不合理的,则通过印制假名片或者虚构单位,对材料价格进行单独询价,以确保采购价格真实合理。
(4)、抽查10-20家公司主要供应商资质文件:包含营业执照、税务
/ 8
登记证、组织代码证、法人代表身份证,从工商局的官方网站调查了解该法人的真实合理性。通过将法人代表资料与人事入职登记资料核对或者电话联系供应商,确认法人代表或者公司负责人是否为公司员工或家属。
(5)价格管理部门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价格来源渠道,建立起容量丰富的价格信息资料库;对于获取的各种信息源,是否按照本公司的物资种类进行了适当分类。
【要求】通过核对、分析性复核、电话访谈等方式,确保供应商管理人员已经保证虚假供应商及劣质供应商及时得到淘汰,入围供应商清单基本符合公司要求。
3、采购申请审批阶段 审计准备——
(1)、了解采购部门程招标方式、评标和中标标准。(2)、收集非招投标采购制度(3)、收集紧急采购管理制度
(4)、财务负责人、审计负责人是否全程参与招标议价
现场审计——
(1)、从财务明细账抽查10-20笔业务(可分原材料、固定资产和办公用品)需招投标的大金额采购,检查招标过程资料的完整性、主要控制环节的完备性和合理性。对于重大物资或者固定资产采购,对于参与报价的供应商是否设置了供应商准入机制,如设置年营业额、公司规模等。采购业务招标书是否详细具体,涉及到所采购物资的具体规格、数量、技术要求。对于参与招标的单位,邀标应该高于5家,如果实际应标数低于3 / 8
家,是否废标,未废标的是否提报公司高层审批。对于常规物资的采购的招投标检查是否为随机从供应商系统内筛选,如为新进供应商是否按照供应商管理制度进行了考核。参与报价的单位是单独报价,还是集体参与报价,对于集体参与报价的,考虑是否存在绑标的可能,应建议单独与竞标单位分别邀标报价。是否提供了样品,样品的质量是否符合公司要求,是否由使用部门或者技术部门出具了相关的报告、是否要求对方出具质量检验报告等。采购人员不得参与评标。评标过程记录是否完整,技术标、商务标评定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有技术部提供技术指标。定标程序是否符合集团及公司制度要求,定标理由(质量最优、价格最低、送货时间最短)是否充足。
(2)、非招投标采购
对于重复购置的物资,如价格明显高出前次购买所确定标准的计划价,应将其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审计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存在非采购人员采购,或者非采购人员采购后未由采购部门、使用部门主管追认审批的情况。比价基础是否一致,如物资的规格、型号、性能、采购是否有预算,非预算内的物资采购是否采购量大于公司需求,采购的物资是否符合公司要求。询价、议价、比价有书面记录,如为电话询价,而对方未对报价做确认则此类询价认为不合宜。
(3)定点或者指定采购
是否定期做材料、物资、服务的质量评估。对于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是否要求对方赔偿或者限期整改。
(4)紧急采购
/ 8
是否定点采购或者协议公司,如指定的超市、五金公司、文具用 品,低于一定金额的采购,是否有发票。是否以适当形式事先通知价格信息部门,并于规定时日内补齐办妥有关手续。
(5)互惠易货采购
对于互惠易货采购是否真实合理,对方物资的公允价值如何确认。
要求:结合后面的合同履行、现场审计,实质性判断以上采购提交、审批的真实合理性。
4、合同管理制定
审计准备——
了解公司合同管理(包括审批、存档、台帐管理等)的制度、流程要求,实际操作管理模式,判断其与集团制度规范是否一致,差异合理性,内部控制环节是否健全。
现场审计——
(1)抽取固定资产、原材料、办公用品、服务合同各3份,检查其起草、法务审核、管理层审批、档案管理等工作流程是否符合公司要求。
(2)检查所抽取合同内容的合理性:确认合同关键条款(数量、质量、颜色等)是否与招标书内容一致。如存在差异,差异是否合理。检查格式合同的版本、内容与集团示范合同要求是否相符。通过检查法务审核章或者法务审核记录,检查非格式合同是否经法务人员审核。检查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存在约定不足、不详、条款缺陷、不妥或不具操作性,能否在维护公司利益的基础上力求公平、公正
(3)检查合同的实际执行情况:根据业务实际进展情况,检查合同中
/ 8
关于采购、付款、验收付款
是否得到执行。检查合同中约定的奖罚条款是否得到执行。检查合同付款台帐是否清晰、及时,并做到与起草部门、档案保管部门及时核对,有无超出合同约定的款项支付,是否由未经法务人员审核的合同。合同是否编号,档案保管中心是否防火防水,适于安全保管。
【要求】通过对以上检查,对公司合同签署、审批、履行等主要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情况做出客观评价,总结经验,揭示风险,提出建议。
5、验收入库
审计准备——
了解公司仓库管理(验收入库、出库)的制度收集出入库单和台帐
现场审计——
(1)、是否采购人员参与验收
(2)、主要物资采购是否有技术部相关人员参与验收。或者由对 方出具
(3)、验收时,是否按照合同核对具体的数量,重量,品相等,对于出现瑕疵的物品是否要求对方退货,或者减免相应的应付款项。
(4)、出入库单是否为订本式,是否联号;对仓库所有物资设置了台帐。
(5)、对于长期未使用的资产是否编制了闲置资产清单
(6)、通过对使用部门的员工使用评价,了解采购的质量是否真实合理。(7)、量器具是否经过国家法定检验机构的检验并出具了书面证明;内部计量部门是否定期检查和校对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操作是否正确合规;抽查计量记录并核对实物数量,验证计量的准确性
/ 8
(8)审查采购物资途中损耗。包括:是否制订了合理的路耗标准;实际损耗是否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损耗的处理是否合理。
(9)物资是否按分区及编号有序排放;物资包装、标示是否符合规范;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资是否隔离存放;库房防火、防盗、防潮等措施是否到位。
【要求】通过对以上检查,对公司物资验收入库做出客观评价,揭示风险,提出建议。
(五)财务支付款阶段 审计准备---
了解公司财务支付款制度应付、预付款的明细账 现场审计---
(1)是否按合同要求支付款,是否存在提前付款的情况
(2)是否存在对方无法提供银行开户账户,而是由他人代付,这种情况要考虑是否存在舞弊。
(3)是否存在预付款长期挂账的情况,而相应的服务和商品并未获得。【要求】通过对以上检查,对公司支付款做出客观评价,揭示风险,提出建议。
四、后续追踪审计 审计准备——
将本年审计报告涉及采购部门的问题,按照对公司造成的损失的严重性进行分类归总。
所需资料——
/ 8
审计报告、审计回复、定点供货目录、价格申报审批单、采购计划和物资质量标准
现场审计——
(1)、对严重和非常严重的审计进行复核、现场逐项落实每类、每个问题的改进情况。
(2)、对问题改进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尤其区分舞弊问题和业务操作不规范问题,对属于舞弊类型的问题需彻底查核并另行抽查3-5笔以验证其整改效果。
(3)、提出管理建议书。
/ 8
第二篇:采购业务审计实施方案
超市零售业采购业务审计实施方案
为加强管理,完善各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经公司研究决定,对采购部采购业务进行内部审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审计目的
加强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二、审计重点
采购部部门制度建立及其执行情况;采购计划编制及其执行情况;供应商管理情况;采购合同检查;商品管理及维护情况等。
三、审计期间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具体时间以审计通知时间为准。
四、审计范围
XX有限公司采购业务。
五、审计重点与方法
(一)采购制度建立及其执行情况 1.审计重点
(1)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制度是否健全、可操作;是否严格执行。
(2)部门职能职责和岗位分工:部门职能职责是否明确、清晰;岗位设置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是否定期岗位轮换。
(3)采购业务循环及审批流程:采购业务循环流程是否顺畅,审批权限是否明确。
2.审计方法
(1)内部控制制度检查:查看采购部内部控制制度,对照制度检查其执行情况。如无内控制度,询问2-3名管理人员,了解部门实际管理情况。
(2)部门职能职责及岗位分工检查:查看部门职能职责及其岗位分工说明,询问了解各岗位实际人员配备情况、岗位轮换情况。询问部门是否制定有操作手册或员工管理制度。
(3)采购业务循环及审批流程:查看有无采购业务流程图,检查是否与实际业务处理流程、审批流程一致。如无流程图,询问了解实际业务处理流程和审批流程,查看各流程审批环节有无痕迹化资料。
3.收集主要资料
采购部内部控制制度、部门职能职责及岗位分工说明、采购业务流程图、采购业务调查问卷。
(二)采购计划编制及其执行情况 1.审计重点
(1)采购计划:采购部是否根据公司发展计划、销售目标、库存情况等,编制各门店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是否经过审批后严格执行。
(2)采购预算:采购计划是否纳入采购预算管理;是否根据审批的采购计划编制采购预算;预算是否分解至各具体项目;采购预算是否经过审批后严格执行。
(3)计划与预算控制:采购部是否制定计划与预算控制方案或措施;是否按预算来分配采购人员操作权限;计划与预算控制是否纳入部门绩效考核。
(4)计划与预算执行与调整:是否定期对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计划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否及时申报调整。
2.审计方法
(1)采购计划:收集采购计划,查看计划审批文件,对照公司发展计划、销售目标等核对采购计划编制依据及其编制方法。如无采购计划,询问
了解实际控制方法,并收集相关痕迹化证明资料。
(2)采购预算:收集采购预算,查看预算审批文件,对照采购计划查看预算费用是否层层分解至各项目,并复核加计是否准确。如无采购预算,询问了解实际控制方法,并收集相关痕迹化证明资料。
(3))计划与预算控制:收集采购部预算控制方案或措施,如无方案,询问了解实际控制措施或方法。获取部分采购人员系统(商友/OA/管家婆)账号,查看是否按预算设置采购限额,以及采购人员是否可越权采购下单。询问了解采购部是否将计划与预算控制纳入部门员工绩效考核,如有考核了解具体流程和方法。
(4)计划与预算执行与调整:结合各门店财务数据(决算),对比分析预算与决算数据是否有较大差异,查看超预算支出是否经过审批;查看有无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数据,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查看有无及时进行跟进处理的痕迹化资料;收集计划与预算调整资料,查看调整依据是否充分、真实,调整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及总经理审批。
3.收集主要资料
采购计划、采购预算、计划与预算调整申请及审批文件、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调查问卷等。
(三)供应商管理情况 1.审计重点
(1)供应商选择:是否已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经济资质(代理权)、信誉等情况进行审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建立供应商信息管理平台;是否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
(2)供应商管理:新增服务关系和调整供应商物资目录,是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后,纳入供应商信息管理平台;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同时,采购人员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是否与供应商签订廉洁协议。
(3)供应商维护:是否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搭建沟通平台,对供应商进行动态分级管理。对未严格履行采购合同义务,影响公司经营的行为,进行处罚
或淘汰;对合作良好的供应商,定期或不定期与供应商交流,询问商品供、销情况,财务款项结算情况等,以维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促进双方合作关系。
2.审计方式
(1)供应商选择:查看采购部是否制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如尚未制订制度,询问了解实际管理方式,供应商通过哪种渠道,哪种方法引进,并取得相关佐证资料。审计获取供应商清单,抽查部分供应商档案,审查供应商的选择是否合规,是否获取供应商代理资质,核实供应商的引进是否公平、公正。特别关注有无质量检测检验报告。
(2)供应商管理:查看供应商管理档案,获取各供应商商品采购目录,与系统(商友/OA/管家婆)信息进行比对,特别关注新品引进,是否履行审批手续,是否有采购人员越权现象;抽查部分供应商是否签订廉洁协议。
(3)供应商维护:询问了解供应商维护方式,获取相应的佐证资料;获取审计期间退场供应商资料,查看供应商退场原因,重点关注非供应商主观因素退场原因。
3.收集主要资料
供应商清单及其采购目录、廉洁协议、供应商档案资料、调查问卷等。
(四)采购合同检查 1.审计重点
(1)采购定价:是否制定商品采购定价政策,采购定价权限是否明确;是否制定定价复核机制,采购总监、部长、经理等管理人员是否对采购人员定价进行复核;商品调价是否合理,查看合同核实是否属合同或协议约定调价事项,调价金额是否经过双方协商同意。如不属合同约定事项调价,有无双方协商记录以及内部审查记录。
(2)价外费用:是否制定价外费用(堆头费、促销费、返利、DM费、入场费、水电费、手续费等)收费标准;价外费用收取是否公平、公正。
(3)合同条款:固定标准格式合同或框架协议条款是否聘请法律顾问审查;
签订非固定格式合同或协议,或主要条款变更是否经过审查,并咨询法律顾问;对于影响重大、涉及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是否聘请外部专家、财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合同或协议是否引入竞争制度,确保供应商具备履约能力;商品采购价格、商品调价、价外费用、货款结算方式、采购下单方式、货物配送方式、验收地点、退换条款、“清场”条款约定、惩罚条款、权利与义务等是否清晰明了。
(4)合同签订:是否对拟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供应商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和审查;采购合同的签署是否经过适当授权并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到期合同是否履行相关程序重新签订协议。
(5)合同管理:是否建立合同台账,对供应商合同进行管理;供应商新增商品清单或原合同条款变更,是否重新签订合同或补充协议;合同主要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录入信息系统。
2.审计方式
(1)采购定价:详问了解商品采购定价机制,收集商品采购定价政策性文件,抽查供应商档案,核实采购定价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履行复核及审批手续;收集商品调价协商记录,对照合同,查看调价事项是否属原合同约定调价事项,调价是否合理。合同外调价,除取得调价协商记录外,是否有内部审查记录。
(2)价外费用:抽查部分供应商合同,检查价外费用收取是否合理、合规;对照合同,检查财务凭证,核对价外费用是否按合同收取;获取部分供应商沟通方式,与供应商核实近期价外费用缴纳情况。
(3)合同条款:抽查供应商合同,检查合同条款是否清晰、完整。(4)合同签订:询问了解合同签订流程,查看有无相关授权审批文件。收集采购部合同签订的相关依据或洽谈记录;询问了解到期合同续签处理流程,查看续签合同签订是否合规。
(5)合同管理:检查有无合同台账,抽查核对纸质档案与台账信息是否一致;抽查部分供应商合同,与信息系统核对合同条款是否一致。
3.收集主要资料
商品定价政策依据、价外费用收取标准、固定格式合同或框架协议、非固定格式合同或协议、合同台账、调查问卷等。
(五)商品管理及维护 1.审计重点
(1)品类管理:是否制定形成适合公司的商品品类结构;是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引进新品淘汰滞销商品。
(2)商品陈列:是否参与制定卖场顾客动线规划与商品陈列设计方案。(3)商品定价:是否制定商品定价政策或标准;商品定价依据是否充分,定价是否合理,是否过于追求商品毛利,而忽略消费者需求;商品变价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经过审批。
(4)商品维护:是否定期对商品销售与库存数据进行监测,对畅销商品、促销商品、滞销商品、高库存商品等采取措施;是否定期与各门店了解供应商送货时间、到货率、商品质量等情况。
2.审计方法
(1)品类管理:检查是否制定商品品类结构目录或清单;检查系统,筛选系统中“新品试用期”,检查有无新品市调报告;检查系统,筛选系统中“新品试用期”转“试销决定期”商品,检查试用期间销售数据,是否满足转试销条件;检查系统,筛选系统中“试销决定期”转“正常”商品,检查试销期间销售数据,是否满足转正常销售条件。
(2)商品陈列:检查商品陈列设计方案。
(3)商品定价:收集并检查商品定价政策或标准,如无定价政策或标准,询问了解实际工作中定价方法,并收集相关佐证资料,分析定价是否合理,并复核定价依据。
(4)商品维护:询问了解是否有专人负责数据分析,收集审计期间数据监测分析报告,查看对异常数据采取的处理措施,采取措施后,是否继续跟进处理,关注销售及库存数据是否回归正常区间。如采取措施后,未能解决问题,是否进一步采取措施,避免损失。如高库存商品,采取促销措施后,仍未能有效控制库存,是否分析滞销原因,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如:打折促销、保本促销、退货)。
3.收集主要资料
商品品类结构目录或清单、新品市调报告、销售与库存数据监测分析材料、参与议定的商品陈列设计方案修改意见、商品定价政策或标准。
第三篇:业务任职协议书(细)
业务任职协议书
甲方:……………有限公司
乙方:(任职业务)身份证号:
为了保障甲乙双方劳动关系长期可持续,确保甲乙双方之间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现在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基础上,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在职规定:
1.乙方新入职时试用期为三个月,最低销售额为要求者,甲方有权辞退乙方。若乙方所负责的客户有特殊情况,甲方依实情处理,试用期最多延长3个月。
2.乙方试用期间的底薪为元(视乙方入职时的个人技能、经验、条件来约定)话费用补贴100元/月,业务差旅费用实报实销,但不得虚报、乱报、出差餐费每餐私车公用按制度处理。
3.乙方试用期合格转正后,甲方视乙方的工作表现及成绩评级后加薪给乙方。甲方支付乙方每月薪酬总额为:底薪+绩效+话费补助+业务提成4.乙方差旅费根据实况报销,若乙方需宴请客户吃饭需事先跟甲方汇报具体情况,并提交《应酬申请单》,经甲方批准后方可生效,否则甲方不承担任何相关费用;若甲方同意乙方宴请客户,与客户成交订单后,且由此产生的费用在计算销售提成时算入销售成本。若客户在之内没有成交,则业务承担相关业务费用的5.业务提成计算方式分为两种,乙方入职时可任选其中一种,甲乙双方签订协议后不得更改,如下所示:(请用“√”在“A”或“B”前面的“□”标示。□A.按利润提成:
1.乙方所开发的客户销售提成,按当月收回货款之销售产品利润的本月结算上个月提成给乙方。
2.销售产品利润= 销售收入-产品成本品、利是、礼金、吃饭、唱K、旅游、机票、车船费、住宿等应酬费用)3.乙方开发的客户若到期应收货款延迟收回,甲方则按货款回收的相应办法处理。4.若乙方之客户非乙方本人开发,户甲方分配给乙方的,或非业务员的同事兼销的业绩,货款之销售产品利润的10%计算提成。销售产品利润的计算方式同上。5.乙方在销售产品过程中,若非核算。
□B.按货款额提成:
1.乙方所开发的客户销售提成,按当月收回货款之销售产品总金额的本月结算上个月提成。
2.销售产品金额=销售收入-佣金-礼金、吃饭、唱K、旅游、机票、车船费、住宿等应酬费用)3.乙方开发的客户若到期应收货款延迟收回,甲方则按货款回收的相应办法处理。第 1 5万元,若在试用期没有达到销售指标或其他,电10元,+私车公用补贴。
1年15%。)15%计算提成,甲方-佣金-销售折扣-税金(开发票)-业务费用(礼。
则乙方的销售提成按当月收回
2%计算提成,甲方-税金(开发票)-业务费用(礼品、利是、。
5页
即甲方转给乙方之老客户或已离职的前任业务员的客因品质问题引起客户要求扣款或赔款的,则纳入成本
销售折扣页 共
4.若乙方之客户非乙方本人开发,即甲方转给乙方之老客户或已离职的前任业务员的客
户甲方分配给乙方的,或非业务员的同事兼销的业绩,则乙方的销售提成按当月收回
货款之销售产品总金额的1.5%计算提成。销售产品金额的计算方式同上。
5.乙方在销售产品过程中,若因非品质问题引起客户要求扣款或赔款的,则纳入成本核
算。
备注:
1.乙方所接订单的价格、付款方式等均由乙方依甲方的方针政策负责初步谈妥后,需报
告甲方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审批单价与付款方式等事项,再由业务助理负责打印报价
单,且乙方根据所接订单结款期直接负责催收货款,公司收到款后才能计算提成。
2.在职乙方如到期之应收货款没能及时收回时,应在到期后一个月内催回(例如:月结
30天,8月份货款应于10月内收回)。
二、货款回收管理办法:
乙方根据甲方财务每月出示的对账单直接负责催收客户货款,乙方收回货款后甲方方可计算提成给乙方:
1.乙方在职,如到期之应收货款没能及时收回时,乙方应在到期后一个月内催回(例如:月结
30天,8月份货款应于10月内收回),具体规定如下:
a.乙方按销售产品利润提成者,乙方的客户应收款延迟1个月内收回甲方仍按15%提成计算
给乙方,若延迟2个月收回的按14%提成,若延迟3个月收回按12%提成,若延迟4个月
收回按10%提成,直至保底10%不再扣除,但要负责继续催回货款,若因客户问题延迟超
过6个月仍未结清,暂按死账、呆账处理,收回后则自动解除该笔呆账、坏账款额。
b.乙方按销售产品总金额提成者,乙方的客户应收款延迟1个月内收回甲方仍按销售总金
额的2%提成计算给乙方,若延迟2个月收回的按1.8%提成,若延迟3个月收回按1.5%
提成,若延迟4个月收回按1.2%提成,直至保底1.2%不再扣除,但要负责继续催回货款,若因客户问题延迟超过6个月仍未结清,暂按死账、呆账处理,收回后则自动解除该笔
呆账、坏账款额。
2.乙方已离职,如到期之应收货款乙方未及时收回,乙方应在到期后一个月内负责收回(例如:月结30天,8月份货款应在10月份内收回)。但是乙方在离职后产生的销售业绩不再计算提成,具体规定如下:
a.乙方按销售产品利润15%提成的产品,乙方的客户应收款延迟2个月内收回的按利润的12%计算提成,若延迟至3个月收回的按利润的8%计算提成,若延迟至4个月收回的按
利润的4%计算提成,若延迟超过4个月仍未收回,则不再计提成,若因客户问题延迟超
过6个月仍未结清,暂按死账、呆账处理,收回后即冲减呆账死账款额。
b.乙方按销售产品利润10%提成的产品,乙方的客户应收款延迟2个月内收回的按利润的7%计算提成,若延迟至3个月收回的按利润的5%计算提成,若延迟至4个月收回的按利
润的2%计算提成,若延迟超过4个月仍未收回所有提成不计,则不再计提成,若因客户
问题延迟超过6个月仍未结清,暂按死账、呆账处理,收回后即冲减呆账死账款额。
c.乙方按销售产品总金额2%提成的产品,乙方的客户应收款延迟至2个月收回甲方按销售
金额的1.5%计算提成,若延迟至3个月收回的按销售金额的1%计算提成,若延迟至4个
月收回的按销售金额的0.5%计算提成,若因客户问题延迟超过4个月仍未收回所有提成不计,若因客户问题延迟超过6个月仍未结清,暂按死账、呆账处理,收回后即冲减呆
账死账款额。
d.乙方按销售产品总金额1.5%提成的产品,乙方的客户应收款延迟至2个月收回甲方按销
售金额的1.1%计算提成,若延迟至3个月收回的按销售金额的0.7%计算提成,若延迟至
4个月收回的按销售金额的0.3%计算提成,若延迟超过4个月仍未收回,则不再计提成,若因客户问题延迟超过6个月仍未结清,暂按死账、呆账处理,收回后即冲减呆账死账
款额。
e.乙方离职时出现死账、呆账,视乙方责任程度承担账目的30-50%风险,从乙方的风险保
证金中扣除,如风险保证金不够扣数的至扣完为止。
3. 在职乙方因调动动工作而移交的客户,乙方提成按月逐渐递减,6个月后不再计算提成;接手方提成则按月逐渐递增,6个月后则按非本人开发的客户标准核算提成,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接手人:第一个月:按利润1%算提成;交接人:第一个月:按利润13%算提成;
第二个月:按利润2%算提成;第二个月:按利润11%算提成;第三个月:按利润4%算提成;第三个月:按利润9%算提成;
第四个月:按利润6%算提成;第四个月:按利润6%算提成;
第五个月:按利润8%算提成;第五个月:按利润3%算提成;
第六个月:按利润10%算提成;第六个月:按利润0%算提成4. 乙方成交三年以上的老客户,提成按非本人开发的客户标准核算提成,具体以客户的正式成交订单为时间标准。
5.因乙方失误造成下错订单的情况(例如未了解清楚客户要求,包括口头传达),且甲方已投入
生产,若乙方本人在1-3个月内将成品销售出厂,甲方仍按规定计算提成给乙方,若乙方本
人在6个月之内仍没销售出厂,甲方则从乙方的风险保障金中扣除此批产品30%的成本费用
(乙方风险保障金不够扣除的则延迟至后期扣足为止),若此批产品在6个月之内其他业务
人员销售出厂的则提成计算给实际销售出厂人员。甲方则按奖惩与考核管理办法对乙方罚
款。
三、风险金管理办法:
1.乙方在销售产品期间有放账的客户,甲方已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所以乙方的提成由甲方会计
核算建账后,当月所收货款计算提成后,次月甲方先支付70%给乙方,乙方剩余的30%提成当作风险保证金交与甲方暂时保管,乙方在甲方的风险保证金累计达到50000元后,则不再扣压。
2.乙方负责的客户发生坏帐,甲方则从乙方的风险保证金中扣除应承担的责任金额(不予退还),且乙方风险保证金继续扣满50000元为止。
3. 乙方与甲方按正常的离职手续解除合作关系后,乙方必须协助甲方收清乙方经手之所有客户的销售货款,甲方才可将乙方的风险保证金结清;若乙方负责的客户倒闭或其它因素而出现坏帐及上述超过时限未收回货款,甲方则扣除乙方所有应承担的责任风险金后,再将剩余的风险保证金结清给乙方。
四、死账、呆账管理办法:
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若所接订单发生死帐、呆账的情况,视责任轻重,乙方承担该笔死帐、呆账货款的30%风险责任,甲方从乙方风险保证金中扣除(风险保证金不够扣除的则延迟至后期扣足为止),甲方则承担70%的风险责任。
五、离职管理办法:
1.若乙方未在甲方任职满2年但是乙方按公司的规定正常办理离职的,甲方需在乙方的工资或
风险保证金中扣除3000元作为补偿金。若乙方任何时间未经甲方逐级上司批准而自动离职的,则甲方不需给乙方支付任何工资、提成和留在甲方的风险保证金,且自动离职后的乙方的任何行为均与甲方无关。
2.乙方任职期连续三个月或一年内有六个月的销售额或利润额未能达到甲方的指标,甲方有权
辞退乙方,且不做任何的补偿,工资及其他项目的经济结算按《业务任职协议书》处理。
3.乙方在任职期间必须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乙方如有违反,甲方则将按制度处理,乙方不得
有任何异议;乙方严重违反甲方规章制度达到开除条件,甲方将不予结算任何工资(包括提成和风险保证金)给乙方。
4.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不得在外界单位兼职,不得炒单(即利用甲方的名义或隐瞒甲方从其他
单位调取货品私自与另外一方交易),不得将自己或同事开发的客户转介绍给同行合作,也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以上情况一经甲方调查属实,甲方将有权开除乙方,且不做任何补偿及不需发放任何工资、提成及风险保证金给乙方。
六、其他事项:
1.本协议有效期从年月日开始到年月日结束到期。如需修改,另
案协商,本合同到期时,若甲乙双方任何一方没有提出异议则本合同继续生效。
2.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复印件和传真件不具任何法律效力,乙方不可向任何
第三方泄露,如有争议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深圳本地法院起诉。
3.甲乙双方同意并签订此《业务任职协议书》后,甲乙双方必须遵守以上约定,如有一方违反
协议,另一方有权提出终止协议,并保留追溯权。此协议甲乙双方签字后立即生效。
甲方:乙方:(任职业务员)
盖章:身份证复印件:
日期:日期:
销售奖金管理办法
甲方:深圳市恒达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乙方:(任职业务)
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销售总指标:
1.实际销售总金额
吃饭、唱K、旅游、机票、车船费、住宿等应酬费用)
2.乙方承诺201
1二、销售奖励办法:
1.乙方在售总金额0.5%的奖金;
2.乙方在度实际销售总金额
3.乙方在4.原每月度销售奖励方式同时终止。
5.若乙方严重违反甲方公司制度,特别是乙方在甲方任职时,在外私自调货、炒单、牟利等一
经查实,属乙方自动放弃奖金。
三、销售奖金发放办法:甲方每年年假前发一半销售奖金给乙方,余下一半于次年
给乙方。
甲方:深圳市恒达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佣金-折扣-税金(开发票)LED器件
-业务费用(礼品、利是、礼金、万元(人民币)100%以上,乙方可享有本实际销80%以上且<80%时,乙方不享有任何销售奖金。乙方:(日期: =销售总收入销售总指标为:; 实际销售总金额≥销售总指标 实际销售总金额≥销售总指标100%时,乙方可享有本年0.3%的奖金。实际销售总金额<销售总指标 6月份发放任职业务员)
第四篇:审计案例_采购与付款业务固定资产案例教学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
案例一:审计人员审计H公司2001会计报表固定资产项目时,发现“在建工程”科目中购建的一号工程项目,其中部分已具备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并已于2001年1月投入使用,但H公司未按有关法规规定估计价值入账,并相应计提折旧,审计人员建议被审计单位予以纠正。
案例一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三条规定:“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第十七条规定:如果所购建固定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并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则应当停止该部分资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据此,审计人员应根据上述规定,要求被审计单位将已投入使用的项目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按企业计提折旧的方法和预计使用年限计提2001年2——12月份的折旧,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调整会计报表相应项目数额,待全部完工办理竣工手续后再进行调整。
案例二:审计人员审计H公司2001会计报表固定资产项目时发现,2001年7日结转完工的生产线安装调试工程在转入“固定资产”科目时,没有安装费和调试费,而有关资料显示这种生产线的建造应该有相关的安装调试费。
案例二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七条规定:购置的不需要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第三十条规定: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价值、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等所发生的支出等确定工程成本。为此,审计人员相应的审计处理为:
1.应提请被审计单位按制度规定,补充所有的会计处理后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数额。2.应将审验情况及被审计单位的调整情况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3.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审计人员应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案例三:审计人员审计H公司2001会计报表时,根据有关规定及审计程序的需要,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折旧方法等会计政策,但由于公司2001年未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制定固定资产及其折旧政策,仍按原行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及折旧年限执行,审计人员建议H公司及时补充制定固定资产政策。
案例三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
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应当编制成册,并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为此,审计人员对此事项应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建议,如审计报告报出前,此项工作被审计单位未能办妥,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在审计报告中适当发表意见。
案例四:审计人员审计H公司2001会计报表的固定资产项目时,发现2001公司对综合办公楼进行了较大的改建,并于2001年7月投入使用,改建总支出为400万元。在改建过程中实现变价收入50万元,改建后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5年。截止7月31日原办公楼的原值为800万元,累计折旧为400万元,已使用年限为20年,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H公司对于改建后的办公楼仍采用40年计提折旧。案例四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据此,H公司的上述事项,是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改善或扩大了原有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力,故此,应根据原有的剩余账面价值加上新支出作为新的原值入账,即800万元-400万元+400万元-50万元=750万元,并根据此原值扣除预计的净残值后,按改建后的预计可使用年限即15年计算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案例五:审计人员审计H公司2001会计报表的固定资产项目时了解到,1999年公司接受捐赠设备一合,其同类设备的市场价为80万元,九成新,所得税率为33%,H公司接受捐赠设备的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 800 000 贷:累计折旧 80 000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482 400 贷:递延税款 237 600 2001年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报废该设备,该设备已提取折旧16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2万元。H公司对此进行的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640 000 借:累计折旧 160 000 贷:固定资产 800 000 借:营业外支出 64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40 000 案例五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七条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如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方法确认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据此,H公司接受捐赠设备的入账价值=80(万元)
未来应交的所得税=80万元×90%×33%=23.76万元
所以,注册会计师应认可H公司接受捐赠设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规定:捐赠转出的固定资产,应按固定资产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该项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该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捐赠转出的固定资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企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按确定的价值,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时,按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科目(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其他资本公积)。
据此,H公司报废设备时必须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补充的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 000 因此,对结转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审计人员应建议H公司作出如下调整: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 000 贷:营业外支出 20 000 同时,结转资本公积和结转应交所得税: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482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82 400 借:递延税款 237 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37 600 案例六:审计人员审计H公司2001会计报表时,了解到本新增固定资产——办公楼是在建工程转来,其中包括了10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该土地的使用年限为50年。H公司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该办公楼的折旧年限为35年,预计残值为零。
案例六分析: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公司以购入或支出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开发商品房成本,或转入在建工程成本后,其账面价值构成房屋、建筑物实际成本。如果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年限高于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年限的,在预计该房屋、建筑物净残值时,应当考虑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年限高于房屋、建筑物预计使用年限的因素,并作为净投值预留,持该项房屋、建筑物报废时,将净残值中相当于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价值部分,转入继续建造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如果不再继续建造房屋、建筑物的,则将其价值转入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如公司将土地连同地上房屋、建筑物一并出售的,按其账面价值结转固定资产清理。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前土地使用权价值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而未转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的公司,可不作调整,其土地使用权价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平均摊销。
据此,审计人员建议H公司应预计办公楼的净残值,而且净残值中要包括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价值部分,以备办公楼报废时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价值可以转出,应留入残值中土地使用权价值为(100万元 ÷50)×35=70万元。
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应视其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案例评价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固定资产的审计范围也很广。除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本身的内容外,由于固定资产的增加包括购入、自行建造、其他单位投资转入、接受捐赠和盘盈等多种方式,相应涉及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在建工程、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待处理财产损溢等项目;企业的固定资产又因出售、报废、投资转出和盘亏等原因而减少,相应地与固定资产清理、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收支等项目有关;另外,企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又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其他业务支出等项目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进行固定资产审计时,不能只限于固定资产本身,应当关注上述相关项目,将审计的范围拓展至与这些项目有关的明细账、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
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中,对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审计时应重点考虑以下一些特殊审计程序: 1.获取被审计单位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通过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的相关文件资料。
2.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账、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检查本增加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正确,凭证是否齐全,对已经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检查其是否已暂估入账,并按规定计提折旧,检查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是否恰当。3.审计期初余额。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在连续常年审计的情况下,应注意与上年审计工作底稿中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期初余额审定数核对相符;二是在被审计单位变更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时,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借调、参阅前任注册会计师有关工作底稿;三是如果被审计单位以往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即初次审计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特别是当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多、价值大、占资产总额比重高时,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彻底审计自开业起至今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的所有重要记录。
4.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可采用实地抽查新增固定资产的办法,确定其是否实际存在;抽查有关所有权证明文件,确定新增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检查本减少固定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是否及时正确入账等等。
5.审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了解并确认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计算复校本折旧计提是否正确;了解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检查企业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后折旧计提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验明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的有关事项以及当期会计政策的变更,是否按有关文件的规定恰当予以披露等。6.结合会计报表其他关联项目的审计,交叉进行特殊审计。结合“在建工程”项目审计,关注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已按有关规定结转固定资产并进行会计处理;结合“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项目审计,关注利息费用(含汇兑损益)是否已按有关规定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计算应资本化的数额,并按工程项目进行摊销;关注本期企业发生的由于兼并分立、资产重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对外投资、机构调整、出售报废等原因形成的固定资产增减后账面数量的正确性;关注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中固定资产评估确认价值的变化,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等。7.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中恰当披露。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应作为非流动资产列示,累计折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反映,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反映。注册会计师应依据前还审计程序审定的内容,确定会计报表上有关固定资产的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并注意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分类情况等是否己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恰当披露。
第五篇:采购比价审计
采购比价审计
采购比价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企业将要购置的各类物资价格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经济性所作的审计监督和评价。采购比价审计是一种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是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物资采购比价审计一般可以采取项目管理式审计或过程参与式审计 其审计内容主要有:
1.采购控制制度审计。
一是检查、评价物资采购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合理、科学。二是制度执行审计,即审查已制定的采购制度在实际采购过程中是否得到了严格执行 三是考核与奖惩制度审计.即审查对违反制度的情况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及考核奖惩制度 四是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审计.即审查是否建立了采购制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机制
2,采购计划审计
一是采购计划编制审计.主要审查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是否及时、准确、合理,采购计划是否结合公司的生产计划、BOM清单、库存状况、各种零部件的生产时问或订货(销售)时问制度:是否符合公司资金管理政策 二是采购计划审批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是否通过相应的审批程序。三是采购计划数量审计.主要审计物资采购数量是否考虑了点、量、价的关系,是否与生产计划和物资库存相适应。四是采购计划执行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即计划的复合性 采购部门是否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是否在公司物资品质管理部门确认的合格供应商处进行采购 如有改变.其改变的原因和审批手续是否合理、齐全。
3,采购物资收验审计
质量检验部门是否组织物资验收:物资验收是否出据验收报告:超过采购合同的进货数量和提前到货的采购是否经过审批:短缺物资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资是否查明了原因.有无根据不同情况及时组织索赔,是否有退货凭证,报采购和质检部门进行审查、分析和考核供货商表现等:对逾期未交货者.有无按合同规定给予处罚:物资验收是否严格.有无存在由于验收不严造成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不合格物资入库等问题。
4.采购价格审计。
通过对实际采购价格的分析.重点关注某时段的实际采购价格走势与同期市场价格走势是否一致.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波动周期是否一致.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是否一致.某时点的实际采购价格与市场公允价格比较是否合理,某时段多供方供货时各供应商量价分配比例是否合理等等
5.采购合同审计
主要根据合同的条款审计(合同的标的、质量、数量、价格、付款、履行地点、期限、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法以及购买的标的物的权属性质:标的物的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逾期交付标的物的价格:标的物的运输费及运杂费负担的约定等:合同是否完备、合法.合同的内容是否达到双方均衡受益.有无损害需求方利益的条款:有无明显有利于供应商的条款.如果存在这些现象.应进行延伸审计,查明是否有人情交易、权钱交易等情况等等),以及合同执行情况的审计、合同管理的审计,等等。
6.采购结算(付款)审计。
主要是依据采购结算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符合性审计;审查实际付款方式、付款时间、付款金额、付款内容和收款人等项目是否与合同条款一致,如果存在变更是否经过相关人员批准;是否依据合同、发票、验收单等凭据,并经过严格审核后办理货款结算;付款的申请、支票开具、办理结算、记账是否按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如:是否由不同部门的不同人员担任:是否存在重复付款或多付货款现象;是否按《合同法》的规定执行。对于按时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或下跌都不影响其合同的有效履行:若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按原价执行.价格下降按新价执行
采购比价审计参照的价格信息来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物资采购成本的审计方法主要是比质比价.没有可比的价格就无从审计.采购价格的审计.这是物资采购审计工作的核心 因此.寻找合适的可比价格是制约比价审计的瓶颈。其可比价价格的信息主要来源于:
1.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是通过比价审计人员主动去搜集和整理.取得的难度较大.搜集市场价格主要通过如下几个途径:① 通过国际互联网查询.目前我们通过严格的考查和试用.加入了6至7个相对专业和信誉较好的收费网站.并对收集的价格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后纳入我们自己的价格信息库。② 电话查询,通过电话向物资供应商(包括长虹的供应商和非长虹供应商)了解价格或要求供应商通过传真方式报价.这种方式能比较快速和较多的收集待审物资的价格情况.但这种方式了解到的价格准确度不高.而且供应商所报价格以偏高者居多.审计人员需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才能使用 ③ 订阅有关价格的专业报纸和专业期刊.但这种方式获取价格信息一般不够全面且价格信息往往滞后。④ 向专业的行业协会购买价格信息,但这种方式通常会付出较高的成本.一般在审计重要物资采购时并对采购价格有重大疑虑时才使用
2.同行企业所采购的同种物资价格
前提是能得到其他企业的许可.双方的信息资源可以共享.这种方法实现的概率很小,在长虹内部,由于子公司较多,独立的采购组织较多.我们可将不同采购组织的价格收集后进行分析比较
3.根据有关物价趋势等指数来对比分析
这种方法只能定性分析价格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不能定量.我们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还应深入分析量价关系.一般情况下应考虑量大从优原则。
4.纵向价格比较。
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前面已经采购过同类物资.作为生产类物资,一般情况下企业会持续采购,纵向价格比较是我们经常采用方式之一.但实际操作中也要注意不能只是定性分析.要考虑采购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5.通过成本分析获得合理的价格
这种方法对比价审计人员的要求高.要求审计人员了解采购物资的基本材料构成(其主要上游原材料)、主要工艺流程、行业平均费用(人工费用、能耗费用、管理费用等)水平、行业平均利润率以及运输费用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来推断采购物资的合理价格水平
6.与采购管理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总结采购物资的价格规律
采购比价审计的常用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内部比较法。
大型的公司内部往往存在多个相互独立的采购组织.通过对内部各个采购组织的采购价格进行比较.是判断待审的采购价格是否合理的最直接方法。
2.市场询价法。
通过市场询价掌握拟审计物资不同供应商价格信息.经比较后确定有利于企业的最优价格作为审计标准 要求对同一类物资至少调查三个以上供应商的价格信息进行比较
3.综合比价法。
对所购物资的进价及其他相关费用.经综合比较后确定有利于企业的最优价格作为审计标准。
4.提供证据法
审计人员对拟购物品的关键部件.要求供货方提供外购发票或加工图纸.作为检验其报价是否合理的依据 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非标物资如设备采购的审计时应用。例:我们在审计某公司设备动力部采购电视总装洁净装置时.对供应商一重庆XX厂所报的一个关键设备一空气净化处理器及加湿装置报价产生疑虑.对此进行调查后发现.重庆XX厂的实际进价与给我公司的报价存在较大差异。取得证据后.通过采购人员与重庆XX厂进行交涉.降低了该套装置的结算价.实际为我公司挽回经济损失近50O00元。
5.限价法
根据物品的近期成交价.并考虑市场变动因素后确定最高限价.以此作为控制该物品采购价格的审计标准 此种方法主要针对市场价格变化较快.而交货周期相对较长物资的采购.审计人员可要求供需双方签定相应协议.以交货时市场的平均价格为最高限价来控制采购价格如进口汽车的采购
6.成本分析法。
对非标准物资.一般情况下由供应商根据需方的图纸进行专门加工定制.市场上无相应的价格可比较.对此类物资采购的审计.通常需对构成物品价格的各种要素(料、工、费、利、税)进行分析、计算,确定该物品的公允价格.以此作为审计标准的方法
7.专家协助法。
利用企业内部各种专家及外聘专家.协助审计人员进行采购比价审计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专业性相对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物资的采购的审计.在企业内部常见用于科研、设计开发所需物资采购的审计时使用选择适当的比价审计方法是取得理想审计成效的关键.针对具体物资的采购比价审计.往往不是用单一的方法进行审计.而需要结合物料的具体特性、市场资源的具体情况等.采用多种方法并行审计方能取得实效。
物资采购比价审计的特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物资采购比价审计具有审计信息的复杂眭、审计内容的综合性、审计过程的建设性、审计结论的效益性四个特点。
1.审计信息的复杂性。
开展物资采购比价审计,要求审计部门要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掌握各类市场价格信息。但是市场价格是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的复杂性决定了比价审计信息的复杂性。
2.审计内容的综合性。
物资采购比价审计涉及到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价格管理、物资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审计、财务、法律、金融、管理、基建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性强。
3.审计过程的建设性。
物资采购比价审计的全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物资采购的全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针对采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采购部门完善内控制度。
4.审计结论的效益性。
一是采购价格的降低,节约了采购资金,直接使企业的采购成本降低,这是直接经济效益;二是采购质量的提高,使企业的材料消耗降低,成本降低,这是企业的间接效益。
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意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采购比价审计有助于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抑制腐败和促进廉政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产品价格的放开,采购行为自由度的扩大,物资采购对企业生产及产品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企业采购环节经营行为不规范,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在采购环节吃回扣、以次充好、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的现象普遍存在。与生产环节相比,采购环节的漏洞往往更隐蔽,诱使许多人包括一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利用手中的权利,舍贱求贵、舍近求远、舍好求次,经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采购比价审计通过对采购计划、审批、价格咨询、招标、签订合同、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环节和行为的监察,防止了个人专权行为,使企业经营活动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会有效地抑制腐败,促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
采购比价审计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产品成本的构成绝大部分是物资消耗,而采购价格是影响物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减少进货批次,保证采购物资质量的条件下,降低进货价格,即降低购进的在产品生产、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配件和设备等物资的价格,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条件编辑本段回目录
1.企业领导的重视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前提
采购环节中出现的许多贪污腐败案例,大多发生在企业领导阶层。审计部门开展采购比价审计工作,是对采购价格领域的过错、舞弊现象进行揭露,必然要损害到某些人的利益,势必要遭到一些势力的反对、抵制。只有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认识到采购比价审计的重要性,敢于在企业内部引进价格审计机制,支持采购比价审计,这样采购比价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并且能够取得显著成效。
2.建立价格审计机构,配备高素质的价格审计人员是采购比价审计取得成功的保证
在审计部门设立专门的物价科,独立行使企业物价管理职能,对物流进行全过程监控。采购比价审计不仅涉及财务、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涉及到许多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价格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采购比价审计的成败。高素质的价格审计人员应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维护本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必须业务熟练、责任心强,为了企业的利益敢于得罪人,具有大胆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广、博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价格审计工作顺利实施。
3.建立健全的价格信息资料库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基础
审计部门要开展采购比价审计,首先必须要有一套比较合理、有效的价格标准,以此作为依据,来确定待购物资的价格。因此,应通过电话咨询、市场调查、网上查询、招投标档案、报刊杂志和企业内部的采购资料等渠道建立企业常用物资的价格信息资料库,为采购比价审计奠定比价基础。同时价格信息库应当根据企业所需物资的定点生产企业的情况和各种物资的市场价格动态进行更新。
4.完善的价格审计制度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保障
企业应当按照科学有效、公开公正、比质比价、监督制约的原则,建立健全采购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确保企业内审机构履行物资比价采购的监督职能,如《采购比价审计制度》、《工程造价审计制度》、《经济合同审计制度》、《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能够明确比价审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做到价格审计有章可循、操作规范。
5.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能够调动、激发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比价管理制度给业务人员和决策领导者营造了一个正常、健康的工作环境,价格信息资料库使审计部门的价格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因此制定考核、奖惩办法,能够按照节约额或超支额进行奖惩。奖惩兑现,能够有效地调动、激发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