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校史教育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塑造[定稿]
以校史教育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塑造
[摘 要]如何以校史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近年来进行了诸多实践探索,他们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引导医学生树立献身医学的崇高理想;以校史巡展为依托,坚定医学生传承大学精神的文化自信;以社会实践为纽带,引领医学生塑造医学人文的职业精神;以文化讲坛为平台,构建新时代要求的医学生人文素养;以党校培训为阵地,锻造医学生积极要求进步的政治信念,积累了鲜活的经验。
[关键词]校史教育;医学生;职业精神;塑造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07-0049-03
校史是一所高校发展沿革的真实记录,集中体现着这所学校的独特文化与精神传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存史与资政的功能之外,育人也是校史教育的重要职能。寓道于无形、润物细无声,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就强调,要“强化校训校歌校史育人功能”。[1]对于医学院校来说,通过加强校史院史的教育、宣传和巡展,是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以校史教育加强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近年来进行了诸多实践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积累了鲜活的经验。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对青年大学生树立人生远大理想、开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课,也是增强青年学生对其就读大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启蒙课。在每年的新生入学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都要举行隆重的新生入学教育仪式,由医学院党政领导给新生上第一课。院党委书记以《医路求索、仁心仁术》为题,给即将跨入医学殿堂的医学生讲授人生导航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现代医学的历史演进、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交大医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勉励全体新生在即将开启新的征程、医路前行之际,要“夯基垒台,用匠心去演绎人生的沙盘”;“行胜于言,用良心去丈量人生的经纬”;“不忘初心,用真心去体验人生的担当”。期望青年医学生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高尚的医德,练就过硬的本领,以大医精诚服务病患,以仁心仁术医路前行。[2]院长则以《常怀敬畏之心,成就医学之梦》给新生上第一课,勉励全体医学生坚持做到四个“敬畏”。一要“敬畏承诺:不忘选择、珍惜不易”。结合医学生高考的志愿选择和录取情况,强调医学生“选择了交大医学院,就是选择了责任,就是选择了奉献”。二要“敬畏历史:追求卓越,承担使命”。在引领大家回顾了交大医学院的光荣历史之后,结合大学的功能和医学院的定位,强调只有对历史心怀敬畏,才能不忘初心、明确使命、砥砺前行。三要“敬畏自我:明确动机,端正态度”。结合医学生的职业使命、兴趣爱好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名誉和功利,勉励医学生要心怀梦想,催生激情,保持正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心态。四是要“敬畏未来:成就智慧,完善人格”。结合许多生动的事例和经验教训,强调医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心系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要勤勉好学、刻苦钻研,这样才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一往无前。[3]这种将医学院的光荣校史、医务人员的神圣使命和医学生的人格修为融为一体的新生入学教育,给青年医学生领略医学殿堂的自豪与荣耀、树立献身医学的崇高理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记取来路方能辨清去路,不忘过去才能面向未来。对于医学院校来说,通过对校史中可歌可泣先进事迹的宣传展览,是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历经“三生三世”,有着120余年办学历史的著名学府,其前身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整时合并而成,解放后历经了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办学宗旨,“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大学精神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文化精神独放异彩。附属的瑞金、仁济等14家附属医院,也都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医疗特色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历史上拥有一级教授15人,目前有两院院士15人。在医学领域曾有许多领先创举,比如:1954年完成国内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手术;1958年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员邱财康;1963年成功实施国际医学史上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1978年完成亚洲首例心脏移植手术;1981年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1986年在国际上率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8年后又在国际上首先证实三氧化二砷可以特导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1991年国内首次进行头皮撕脱伤原位再植获得成功;1999年成功研制国内首例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2004年成功完成亚洲首例腹腔七器官联合移植等等。此外,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及医疗事件中,交大医学院人均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救死扶伤、彰显大爱。如在唐山抗震、抗洪防疫、抗击非典、汶川救灾等重大医疗行动中,均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光辉历史,涌现出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以这些人物和事迹为依托进行职业精神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方式来说更为形象直观,也更加深入人心。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遭受特大地震灾难,给唐山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当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13家单位共派出了4批1200余人次的医疗队奔赴灾区开展医疗大救援。这些医疗队员深入灾区一线参与伤病诊治、危重抢救、病人护送、应急防疫、巡回医疗等各项医疗救援工作。他们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抢救诊治了数以万计的伤残病人,建立了闻名灾区的抗震医院,充分体现了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和“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责任担当。同时,医疗队员们精湛高超的医术、高尚纯洁的医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赢得了唐山人民的信赖和感激,与唐山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16年7月,在纪念唐山抗震救灾40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校、宣传部、团委等部门,结合《大爱无疆,勇于担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唐山地震医疗大救援》口述史一书的访谈出版,组织了“唐山行、医学情”博士团义诊实践活动。该活动采用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原则组建团队,既有当年参加唐山抗震救灾的老专家,也有目前崭露头角的青年博士医生。通过探望截瘫医院病人、举行捐赠活动仪式、交流相关医疗技术等形式,旨在感恩和铭记前辈所做的历史贡献和光辉业绩,传承交大医学院大爱无疆、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积极履行服务社会、回馈百姓的公益责任。活动中,博士团的青年骨干医生与抗震救灾老同志一起为唐山当地群众开展了多场义诊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通过这次活动,也让青年医学生了解了当年前辈们抗震救灾、无私奉献的光荣历史和感人事迹,现场感受到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和“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责任使命。
文化讲坛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是高校中不可或缺的学术交流平台。通常,高校的文化讲坛都是在遵循本校的办学思路、突出自身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来开坛讲学。文化讲坛在大学生的知识传播、视野拓展、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等领域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大学形成优良校风学风,培养高端人才,形成多元的校园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通过举办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交医大学堂”“博雅讲坛”“医源杏坛”“馨医讲坛”“21创新论坛”“思南健康学堂”等品牌活动,开创了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方式。这些讲坛通过分层次分类别设计成系列课程,使文化讲坛形成知识性、导向性、特色性都明显的品牌效应。比如,在“博雅讲坛”中,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的《从医之路》,北京鲁迅博物馆黄乔生馆长的《鲁迅:在医学与文学之间》,原中国外交学院吴建民院长的《准确认识今天的世界》,中国科技大学黄吉虎教授的《中国的航天》等等;在“医源杏坛”中,有《精诚所至,研究方始――听80后博导谈诚信科研》《走进美国医疗照顾制度体系》《生物医用材料现状与发展趋势》《国际化背景下医学专业英语学习》等等;在“馨医讲坛”中,有《中国道路,时代使命》《漫漫医学生的成长之路》《医学与科学》《直击医改前沿:中国健康行业政策和创新动态》等等。通过这些多层次多视角的开坛讲学,汇萃专家名士,融合多种学科,传递广博知识,引领价值导向,让名医大师、学界前辈、成功人士、杰出校友与青年医学生们思想碰撞、交流互动,从而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远大、高尚的理想追求,启迪他们塑造健康、向上的职业精神,??建符合时代要求和职业特点的人文素养。
党校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开展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党校培训中加强党史校史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培育职业精神涵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校每年都要举办“优秀青年人才”培训班、“选苗育苗工程”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以及毕业生党员培训班等等。这些培训班,有的面向全体学生中的拔尖人才,有的面向学生党员等优秀分子。许多医学生不仅在业务学习上出类拔萃,同时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通过党校培训教育,使他们进一步将远大的理想信念内化为现实的个人追求,不仅要符合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标准要求,同时要具备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思想行为。
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校、宣传部、学工党委联合举办《健康中国》课程思政第一讲,由老校长王一飞教授主讲《医学科学走向何方?》。王校长在讲课中,结合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结合上海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医学和健康科学的历史演进,结合21世纪医学学科的前沿展望,以及交大医学院历史上在重要医学领域所做的突出贡献,勉励青年医学生要常怀悲悯之心,莫忘医学初心,要有“一颗爱心、两张处方、三种语言”;引导学生对医学及医学相关社会问题、哲学伦理、法律道德、医患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激励他们将个人医学理想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激发新时代医学生投身医药卫生事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4]这次党课不仅理念新颖、观点精辟、论据丰富,而且让医学生在享受医学知识大餐的同时,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和人文素养的洗礼。
综上所述,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加强校史教育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塑造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和一致性。校史教育以前辈师长为榜样,使医学生职业精神塑造更加催人奋进;校史教育以鲜活史实作支撑,使医学生职业精神塑造更加入脑走心;校史教育以文化熏陶为载体,使医学生职业精神塑造更加润物无声。通过入学教育、校史巡展、社会实践、文化讲坛和党校培训等方式加强校史教育,以身边的榜样、鲜活的事例和文化的魅力塑造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将使他们更能学习弘扬创新,更好成长为一名“医德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OL].新华网,2017-02-2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2/27/c_1120538762.htm.[2]范先群书记为2016级医学生讲授“医路求索”职业生涯规划课[OL].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2016-09-22.http://news.shsmu.edu.cn/default.php?mod=article&do=detail&tid=1023617.[3]医学院2016级新生入学仪式举行陈国强院长为新生上第一课[OL].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2016-09-13.http://news.shsmu.edu.cn/default.php?mod=article&do=detail&tid=1023522.[4]上交医学院思政第一课:医生不只是治病,还应指导健康生活方式[OL].中青在线,2017-03-29.http://m.cyol.com/content/2017-03/29/content_15843961.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本文为2017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加强校史教育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塑造研究”(项目编号:2017-D-07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叶福林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校副校长、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讲师团成员、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卞吉赋
第二篇:李玉 职业精神塑造 试题及答案
职业精神塑造第1题:中国被誉为“世界加工厂”。正确
第2题:职业精神对国家发展并是太重要。错误
第3题: “圣人君子论”将人分为三类。错误
第4题:导游员在工作中,应当穿着得体,女导游不能穿太透、太露的服装带团。正确 第5题:职业化的内涵包括职业化的素养。正确
第6题:职业化的内涵包括职业化的技能。正确
第7题:职业化的内涵包括职业化的心理。错误
第8题:职业化的内涵包括职业化的行为规范。正确
第9题:职业化建设有许多刚性的制度。正确
第10题:职业化是指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正确
第11题:职化化指员工在衣着、妆扮上符合职业规范。错误
第12题:旅游业与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工作环境不同。错误
第13题:职业意识包括创新、服务、协作、奉献。正确
第14题:"可敬的日本人?可怕的日本人!”指的是日本人的民族意识。错误 第15题: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并不重要。错误
第16题:职业价值取向是选择职业时的目标和愿景。正确
第17题:微笑可以体现旅游工作者的服务价值。正确
第18题:对于导游工作来讲,职业形象的打造十分重要。正确
第19题:态度是最有效的竞争力。正确
第20题:台湾的“草莓族”是指经不起压力、挫折的青少年人。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第1题:日本企业的薪酬体制整体塑造的氛围是(忠)?
第2题:(态度)是最有效的竞争力。
第3题:旅游从业人员的微笑代表(发自内心的热情)?
第4题:“世界加工厂”指的是哪个国家?(中国)
第5题:职业精神是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第6题:职业精神塑造的内容包括(人文精神)?
第7题:“圣人君子论”将人分为
(四)类?
第8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制度化管理)?
第9题:做好服务业,最基本的一点是(热情)?
第10题:“可敬的日本人?可怕的日本人!”指的是日本人的什么意识(自律和公民意识)?第11题:职业化指的是(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12题:职业化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其中不包括(职业化的心理)?
第13题:职业化指的是(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14题:职业意识不包括(独立)?
第15题:在旅游产品中,人的劳动价值不仅物化在产品中,还体现在(服务)中。第16题:企业员工职业化建设是一个单位(和谐建设、文化建设)建设的一部分?第17题:态度决定了职业的(高度)?
第18题:旅游业与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面对的工作对象不同)?
第19题:首次把旅游业放在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型产业上的是哪个文件(国务院2009【41号文件】)?
第20题:台湾的“草莓族”指的是(青少年)?
第21题:(职业价值取向)是选择职业时的目标和愿景。
第22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制度化管理)?
第三篇:塑造企业文化激扬职业精神
塑造企业文化激扬职业精神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庄东辰博士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商贸、金融、航运、工业中心,科技、教育机构高度聚集,拥有数量庞大的职业群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和操守的整体水平,对城市精神的确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上海的城市精神要从各行业、各企业以及每一个职工的职业精神抓起。从这个层面来说,职业精神是构成城市精神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而员工的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成为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塑造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激扬具有奉献和创新意识的职业精神,不仅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而且对城市精神的确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激扬职业精神是现代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必然要求
所谓职业精神,是建立在专业知识或技能基础之上的,对符合时代需要的若干职业品质的高度概括。狭义的职业精神,往往指的是企业员工对工作岗位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而广义的职业精神,则是包括敬业、诚信、创新、奉献、自律、团队合作等多种职业品质的总和。对个人而言,职业精神是其在长期的学习、工作中形成的个人价值观;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职业精神则是企业基于生存和发展目标而对员工提出的素质要求。职业精神不仅是一个企业健康运转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其本身也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企业文化又称公司
文化,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提炼出来的、为该企业多数成员所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也就是企业成员公认的价值规范,是企业发展的底蕴和灵魂。Terence E·Deal(特伦斯)和Allan A·Kennedy(阿伦)在合著的一部颇具影响的专著——《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中,给企业文化的定义是:“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规则体系。”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通过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激发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员工在敬业、诚信、创新、奉献、自律、团队合作等职业精神方面的素养和层次。企业文化与职业精神,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都统一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标之下。企业文化为激扬员工的职业精神提供支持,而员工职业精神的发挥,也大大丰富和充实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因此,它们之间是协调统一、互相支持的。
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企业对员工提出要求是一回事,如何实现这种要求,则是另外一回事。如何确保员工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正常发挥和提高,充分有效地整合企业资
源,都离不开良好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文化是职业精神赖以形成的土壤和实现的保障。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职业精神的激发程度也不同。作为企业管理者,仅仅对员工提出职业精神方面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者还有必要努力塑造一种适应本企业特点的健康的企业文化,积极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不断调整工作态度,以达到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协调统一。实践经验表明,“以人为本、宽松和谐、尊重自律”的企业文化,十分有利于让员工获得尊重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更好地激扬员工职业精神的发挥。
引导员工发扬职业精神,进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积极参与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的高度概括。塑造企业文化的主体应该是企业的广大员工,离开了广大员工的职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培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加强引导,使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成为广大员工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学习、思考和实践的自觉行动。要引导员工自觉发扬职业精神,首先应把握导向性,坚持正面引导,着力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乐观豁达、务实坚韧、诚信自律、昂扬向上的精神品格。其次要突出广泛性,不仅在参与的平面上强调广泛性,更要在提炼的纵向层面上突出广泛性,使企业文化的培育更加立体而丰满。要让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树立昂扬向上的职业精神,感悟文明的提升、体味主人的责任、奉献自己的热情,以共同的力量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激扬职业精神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指出,未来将是全球竞争时代,这种时代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有全新的企业文化。而文化是人们意识的能动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的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必须启发和带动企业广大员工,使其在企业精神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下,不断培养自身的职业精神,逐步溶入企业新的文化模式。
培育职业精神,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上海市领导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上海在大发展的实践中,要注重培育和提炼新时代的城市精神。作为城市发展生力军的企业以及企业的员工,当务之急就是要弘扬企业文化,塑造有时代特色的职业精神。对于如何体现时代特色,不少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五敢”:发展敢攀高峰,探索敢冒风险,工作敢争一流,竞争敢为人先,奋斗敢作牺牲;又如“五种意识”: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服务全国的整体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永不言败的奋斗意识等等。总之,塑造新时代的职业精神,必须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又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准,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个企业的活力、生命力和凝聚力。
职业精神的形成有赖于广大员工的主动参与。职业精神是员工个人为适应现代职业竞争需要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也需要它的员工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
我们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必须看到,职业精神的主体是人,即企业的员工。职业精神并不会自发产生。即便拥有了素质较高的员工,其职业精神能否发挥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不仅与企业的要求和氛围有关,更与员工是否获得足够的尊重和激励有关,与企业管理者是否真正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关--而这恰恰是职业精神赖以发挥的重要前提。现代管理学认为,能不能管好企业关键是能不能管好人。而无论何种职业精神,最终都要由企业的主体--员工来承载和实现。不同的企业往往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职业精神的激发程度也是不同的。素质越高的员工,越需要获得职业尊重感和满足感。尤其是高学历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于员工的各种要求和期望,只有通过适当的方式被员工充分理解、接纳和认同,并成功转换为员工内在的自觉意识之后,其工作才会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职业精神才会真正发挥出来。
将职业精神落实到每个岗位,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剂。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体贴人、关心人,其真谛在于,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影响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必须处理好员工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无间、齐心协力的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职业精神落实到每个岗位,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剂。
三、激扬职业精神必须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是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现有员工13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6%以上。如何在高智力企业中建设企业文化同时激发员工的职业精神,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形成“以人为本,务实创新”的特色文化,进而培育具有时代特色、企业特征的职业精神:“做人以诚信为本,做事以客户为本”的宗旨;“一切以市场为导向”的务实理念;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进取精神;快速、勇敢、稳健的业务开拓风格;业务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的理念;谦虚谨慎、勤奋学习的优良作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实现个人价值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原则;真诚的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员工的人本思想;民主化的工作作风与方法。
根据企业特点,我们把创建学习型企业融入研究所日常研究和经营工作之中,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研究所的企业文化特色之一。证券市场瞬息万变,新的知识层出不穷。为此,我们每天就最新市场信息召开行情分析晨会,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内部业务学习或交流,每季度举办一次证券研究与分析培训班,贴近工作实际需要的培训既有金融英语、财务分析、管理艺术等实用技巧培训,也有每年十余人赴香港等地的境外培训。同时,我们把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作为研究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中国证券咨询行业有很多东西都是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创新出来的,例如在国内首创了战略报告会、行业和上市公司推介会、上市公司高管与基金经理见面会、针对机构投资者特色的“财经大师”系列产品和服务等。另外,针对员工以年轻人居多的状况,研究所以一些赋有时代特征和年轻朝气的活动为载
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既有球类、棋类、登高、郊游等运动项目,又有健康讲座、发送保健刊物、评比最佳宝宝、赠送生日蛋糕等关爱形式,更有所史教育报告会、民主生活会、企业文化建设论坛、十周年纪念活动、爱心助学活动、网上交流平台“南山牧场” 等活动,多形式、多视角的建设项目极大提高了干部员工队伍思想素养、鼓舞了工作干劲、凝聚了团队协作。
通过贴近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全体干部员工爱所如家、爱岗敬业,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研究成果评选中连续获得一等奖等重要奖项,研究所连续三年夺得中国证券基金服务佣金收入冠军,并被评为上海市第五届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先进集体,被推荐为上海市“学习型企业”,成为在中国证券研究咨询行业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金融咨询机构。
第四篇: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校史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校史
今天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一天,今天是一天值得庆祝的一天,今天将迎来我校五十五周年——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和基础部四个系部,现开设普通高中毕业后三年制、中职毕业后三年制、初中毕业后五年制等高等学历教育共18个专业。其中“数控”、“二年制模具”两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模具"专业同时被列为国家精品专业.我院是教育部指定承担“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汽车运输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近5000人。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另外有31个专业的人本科学历教育。
学院毕业生的文化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优良,赢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其办学历史中已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近20000人,其中不乏大型骨干企业的主要领导,生产、管理的中坚和技术能手。他们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树立了良好的形象。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在内蒙古自治区同类院校中名列第二,就业单位遍及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60多家企事业单位。另毕业生的15%可专升本继续深造。
目前学院正加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优化育人环境,为创建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懈努力。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包头。学院前身是创立于1956年专门为国防工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包头机械工业学校。学院原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包头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承担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之一;2007年被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确定为首批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之一;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成为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
积1100亩,建筑面积为29.32万平方米。现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人文与艺术设计、经济贸易与管理系和社科部、体育教研部、成教部等10个系部,并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培训部。学院拥有较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现有实验、实训中心(室)45个;校外实训基地230个。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39人,教授、副教授191人;开设机械、电气、材料、汽车、计算机、管理、人文等36个专业,5个兵工特殊专业方向。学院面向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市招生,各种学制在校生12000余人。
学院基本建成了服务装备制造业的专业群,形成了以现代制造业为重点的专业体系。1个国家级精品专业;2个承担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2个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 7个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建校53年,学院为国防工业战线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36000余名各级各类专业人才,成为我国国防工业和地方工业技术人才教育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院始终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毕业生以“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水平高、下得去、留的住、用的好”的良好声誉,赢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良好的育人质量确保了学院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内蒙古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4年以来学院连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评估优秀单位。
1994年党和国家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经济体系的改革给何办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学校坚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多方面不断变化的需要,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管理体系改革,努发展校园经济,不断增进办学的综合效率,在总体上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有所明显的提高。学校被国家教委名为国家重点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批准试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学校发展史上的一次跨越式的前进。学校还开展了教改学习、讨论,为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学校公布《一九九四年工作计划》,提出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发展校园经济,不断增进办学的综合效益,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国家重点中专学校。具体提出五项工作:积极推进和深化内部管理体系改革;着实认真的抓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工作加强后勤保障,搞好基本建设;以严格的纪律性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2月25日学校召开了四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校长江庆翘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国家重点学校》的行政工作报告;工会副主席尹文秀代表校工会作《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为我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贡献》的工会工作报告;财务科科长梁丽杰 作《关于一九九三财务工作情况的报告》。本次大会不仅总结了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年来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而且进一步明确了1994年的工任务。
4月兵器工业总公司行文,通知直属院校集报“九五”教育事业计划,要求是:以改革求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持以提高办学效益和办,量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第二件大喜事是,学校被国家教委批准试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于10月18日国家教委行文,批准包头机械工业学校等10所中等专业学校试办五年制高职班。从1994年开始,可在当年已招收中专生中考核录取。第三件大喜事是,学校在连续几年被评委“文明学校”后,于12被中共包头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学校”,登上了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的台阶。学校在被批准试办五年制高职后,在11月15日党委为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高职教育试点工作。在高职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制定了近期工作计划,并立即着手实施。高职部专门召开了两次工作会议,确定出宏观微调、公平竞争、合理调整、尊重客观的分流原则,然后召开了有关班级的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会议,布置分流工作,要求传达到全体同学。分流方法是:先对256名学生进行初中知识统考,请普通中学老师出卷、阅卷(数学、语文、理化、英语四门),再参考入校时的学习成绩按高低分排列,择优编入高职班。1995年初,学校召开256名学生会议,校长作了重要讲话,宣布分流结果,分流工作圆满结束。第四,高职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1995年初制定出了短期试办高职教育规划。其要点是:认真学习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继续借鉴DACUM方法开发教学计划,逐步扩大试办规模,加强教材建设,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努力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优先改善试办专业的教学条件,加强高职班的教学管理等。至今,从接到国家教委的通知起历时近3个月,完成了开办高职班的全部准备工作,高职班于19941995年学年第二学期正式开课。1998的一声春雷,给学校发展史上送来一个美好的春天。国家教委于3月20日批准建立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使学校从此跨入高等学校的行列。喜讯传来,全校欢腾。这是一座丰碑,因为学校是从3560余所中专、249所全国重点中专脱颖而出,是全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十四所职业技术院校之一,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兵器工业系统无高职院校的空白。接踵而至的,是学校的奴隶体制变更,从兵器工业系统剥离,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体制,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内蒙古自治区的院校。建院后学院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向前奋斗,学院确立了“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突出职教办学特色,强化专业结构调整,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登上了教育改革的更高阶段;以加强技能训练、课程综合化、实行“双证”制得教育改革更加深入;提高教学学历、建成一支“双师”素质教育队伍初具规模;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校企结合的办学道路日渐拓宽;学院前的规模从建院前的二千余人激增为八千余人;新的学生公寓楼、实验实训楼、教学楼拔地而起,使学校旧貌换新颜;教育部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至2005年,学院又重新确立了“办成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和绘制出“十一五”发展规划美好蓝图,学院将进入一个更加辉煌的发展时期
根据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安排,为了摸清学校国有资产家底,加强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4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共分为准备、实施、整章建制三个制度。为了做好这项重要工作,学校组成以江庆翘为首的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对全校的房屋、设备、仪器仪表、建筑、车辆及家具等进行了全面清查。清查前,学校账面固定资产原值为12,749,744,清查核实数为18,393,533元,盘盈数为5,643,789元。盘盈的主要原因是图书馆和一顿职工宿舍原来未入固定资产账、降低了家具和仪表价值的入账标准。本次清产核资为发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清查表明学校现有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可行,但在执行中不够严格,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
一年来,在学校建设文明校园方面予以大的投入。随着二食堂续建完工交付使用,学生的用餐条件大大改善,教工也有了一个宽敞的活动中心。实习工厂新址的地面清理有了一定发展,标志着实习工厂重建正式启动。居住区上水管道和户外暖气管道改造工程以完工。校园美化、净化、绿化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经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劳动,清理废土、垃圾240余立方米。由于近俩年包头地区遭受“天牛”虫害侵蚀,有不少树木枯死,全校师生对楼前多出进行了花园建设。被评为中和治理先进集体,受到青山区区委、区政府表彰。
1994年是学校实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第二年,在机关调整与精简、设岗定编和全员聘任之后,各部门均能按照新的机关稳定运转,并做到人尽其才、基本做到了满负荷工作。通术人员工人培训考核,有49人获高级证书,76人获中级工证书。新建的综合公司和物资公司俩个实体,在缺少启动资金的困难条件下,通过多方筹资,开拓经营渠道,较好的开展了各项工作。实习厂以基本实现了企业化管理,产值接近300万元。学校的勤工俭学,连续俩年突破百万位大关,被包头市评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深入开“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发布以来,是念4月,中共包头市委“三讲”教育有关文件活动。建校一年来,全院教职工和党员在院党委领导下,在各自的岗位下4工作,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教学、管理和生产中涌现了一批工作业绩突出,事迹感人的优秀党员、先进教职工。在庆祝“7·1”表彰大会上,热加专业科等俩个先进党支部、徐建等17名优秀党员受到表彰。
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从建院后高职班英语教学中均开设《剑桥商务英语》,并要通过相应的水平考试,获得等级证书。但由于包头地区未设考试地点,学生需去呼和浩特市参加等级考试。为此学院与3月18日向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申请在学院设立BEC过级考试点。5月 13日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中央测量学术交流中心批复同意。这是建院后学院第一个具有国家教委授权的英语等级考试点。
学院综合治理各项指标完成较好;计划生育被评为青山区优秀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获青山区工作实绩突出单位,勤工俭学和校办企业被评为包头市先进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通过目标管理部级单位验收。在建设方面,经想包头市人民政府请示并批复同意,按享受受震工程优惠办法,开始兴建第二栋学生和家属东三住宅楼是学院总收入1054万元,其级拨入761.5万元,事业收入292.5万元,育及办公设备投入63万元,职工人均收入9054元,比97年8266元提高9.4% 在国家财政拨款不能满足办学需求情况下,发展校园经济,增加预算外收入成为学校的一项艰巨任务。1993年有上级拨来行政事业经费350.7万元。校园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学校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综合办学效益,受到包头市表扬,被授予“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的科技开发工作又有新的突破。实习工厂工程师乔杜喜发明“薄皮铜管延伸加工工艺”用于制造升井手动泵上的铜管,申报国家专利。
坚持对学生开展全面教育,一直是学生工作的重点。是年又开展了几项重大教育活动。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学校于5月邀请包头市“见义勇为”先进人物报告团来校报告。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早期建立的高职院校,目前已经成为一所育人环境优越,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以装备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的高职院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院师生员工将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为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姓名:王会会
学号:1153105
第五篇:以“工匠精神”塑造“价值型”员工
以“工匠精神”塑造“价值型”员工
一座桥、一块表、一个企业、一种精神。
世间只有必然没有偶然,机械重复式的工作看似简单与平凡,实质上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赵州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承受无数次人车重压与风雪侵蚀,经历8次以上地震影响与战争考验,仍然巍然屹立、雄姿不减。
瑞士表,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一丝不苟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质量让它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在日本,创业1000年以上的企业有7家,500年以上的有32家,200年以上的有3146家,100年以上的有5万家,这些长寿企业能够依然存在的秘诀是:诚信经营、专业专注,不追求眼前利益,超越血缘的继任者挑选,以及尊重手艺人的企业氛围。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够使李春设计的石拱桥巍然屹立?能够使瑞士匠人的机械表誉满天下?能够使日本89.4%的中小企业长寿经营?
答案是“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产品的精雕细琢与精益求精。因此,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不可或缺的,务必给予大力弘扬。
党的十九大就明确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现实需要。没有劳模群体,难育大国工匠;没有大国工匠,难有大国重器,唯有培育工匠精神,方能增厚国之底蕴。
那么,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塑造“价值型”员工?
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当前很多人认为,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为薪水而工作,看似目的明确,实则是被短期利益蒙蔽了心智,使自身沦为工作的机器,看不清未来发展的道路,即便日后奋起努力,也很难改变,这就是所谓“工作=钱”的思维定势。
当然,我们每天工作也是为了企业盈利,但工作除了给予我们金钱之外,还有宝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以及才华的展现,它能帮助我们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与金钱相比,工作中获得的成长经历与工作阅力更有价值。记得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告诫青年:“对年轻人来讲,注重才能的积累比注重目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因为它是每个人最厚重的生存资本。”
努力做好每个“当下”
工匠不是投机家,遵循本心做事,遵循本性做人,是为工匠。也许在“聪明人”看来,那种把每个当下都做到极致的人有点傻、甚至可笑,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却让我们每个人无法反驳,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不注重罢了,结果问题往往都是产生在这些被忽略的地方。其实无论做什么工作,每个人心里都要树立一个“品质”意识,把做人、做事的品质视同生命一般,规范言行举止,标准操作行为,真正养成自觉用工作品质衡量工作成果的习惯,这就是把当下努力做到极致的基本方法。同时,我们要特别警惕三种常见思维的存在:一是交差思维,如领导交代我的都做了,应付交差了事,从来不去关心做事的品质和成果;二是差不多思维,如工作完成认为差不多即可,没有半点精品意识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日久天长就会演变成落后的顽疾;三是走捷径思维,如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工作的方式大都喜欢“走捷径”,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侥幸心理,总想通过投机取巧获得短暂成就,但无数实践证明唯有踏实、本分、诚信的品德才是通过成功的捷径。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
其实很多人都经历过工作中越忙越乱的情况,刚刚解决了旧问题,新问题又随之而来,结果事情总是越做越多,牵扯人员也越来越广,最终弄得耗时费力、事倍功半。其实“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并不是不可能,相反,这是对企业和员工个人都负责的一种工作要求,是提倡一种科学、高效的工作方式。要想第一次把工作做对,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其次是让别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何去做才是对的,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在企业里每个人的工作目标都应是“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
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说:“工作将占据你生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这份工作。”其实工作的伟大与否,主要源于你对它的热爱,如果你对工作有感情,哪怕是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伟大。
我们常常看到工作痛苦的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首先把自己放在不快乐的位置上,其实再枯燥乏味的工作也会有它的诱人之处,就看你如何在平凡工作中找到它的闪光点,只要开动脑筋,都可以有很多的亮点可以琢磨。其次,就是让岗位职责融入生活习惯。无论什么工作岗位,都是社会的一种职能,都是由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假设你是个文员,不妨试试在生活中做回自己的秘书,用心规划调理一下自己的生活现状,相信这样日积月累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你与工作日趋紧密,那么投入热情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第三,在工作中散发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主要源于两点:一是梦想,二是素养;其实梦想的现实形式就是你每天做的事情,而素养决定了你能做到什么程度。只有一个敢于拥有梦想、善于提高素养的人,才能让岗位成为人生的舞台、起飞的平台,才能在工作中展现出人格的魅力,而不仅仅是把工作变成养家糊口的工具。总而言之,热爱工作并不是句口号,而是真正把工作精益求精地做到最好。
一项伟大的壮举必须有一种精神去指引,一件精美的器物必须有一种精神去创造,一家长寿的企业必须有一种精神去传承;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工匠精神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争做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型员工!
2019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