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时间:2019-05-13 10:2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第一篇: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争创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沱江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城所在地,是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熊希龄、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的故乡。镇域面积116.7平方公里,其中古城保护区面积1.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6个社区、共7.8万人。

沱江历来是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商贸和物资集散中心,交通十分便利,距州府吉首市52公里,北距张家界200公里,南距怀化市90公里,东距枝柳铁路新凤凰站14公里,西距贵州铜仁市58公里,离大兴飞机场27公里,209国道、308省道穿境而过。

近年来,沱江镇党委、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湖南的大局出发,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着眼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把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作为推动沱江经济社会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热潮。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镇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民素质不断提高,文明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领导

沱江镇党委、镇政府将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作为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作为改善、夯实沱江旅游软环境,推进沱江旅游转型升级;作为加速沱江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沱江的必然要求;作为发展沱江先进文化的龙头工程;作为实现沱江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至始至终高度重视创建的每一项工作,切实帮助、支持、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以镇为单位,我镇成立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

作领导小组,作为创建活动的专门的领导机构。同时把争创全国文明村镇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目标,纳入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镇党委、镇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镇党委会定期对创建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等进行专题研究。

(二)实行创建工作“一把手”负责制。镇党委、镇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抓落实。各村各社区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领导重视、全民参与、部门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先后制定了《沱江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规划》、《沱江镇开展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和城区综合秩序整治实施方案》、《关于在全镇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创建规划和方案,使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增强全体市民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的决心和信心。

(四)努力增加创建经费投入。为了创建全国文明村镇,镇党委、镇政府坚持把创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预算规模。

二、以发展经济为主线,夯实文明村镇的物资基础

近年来,我镇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的历史性机遇,确定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民营主体、扶贫攻坚、科教兴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带动”六大战略;不断加强“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四大建设;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的发展思路,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开发新城,打造名城”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了城市品位。先后筹措20多亿元,围绕交通、水利、生态、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快城镇化步伐。目前沱江镇已形成了集古城核心景点区、旧城商务娱乐区、城北仓储物流区、红旗综合行政区、堤溪文教体育区、凤凰园旅游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雏形。全镇城镇化率达24%,人均绿地面积7.3m2。

(二)突出抓了农村支柱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全镇形成了1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2万亩以椪柑、猕猴桃为主的水果基地、1000亩商品菜基地,粮食、水果、畜牧、蔬菜、林业、劳务六大产业稳步发展。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抓了农网改造、电话市政工程、通村公路、通村广播电视、农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六大工程”。

(三)突出抓了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按照“招商项目抓信息,信息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实效”思路,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先后引进了江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永盛电解锌公司、江天广场公司进入沱江发展创业。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1亿元,同比增长54.2%。

(四)突出抓了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近年来,我镇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奇特的山水风光,大打“文化旅游”牌,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喜人。2007年,全镇接待国内外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高居全州首位。旅游产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9500个,全镇涉旅从业人员共计18000人,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一半以上,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

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全镇居民生活水平稳步地提高。2007年,沱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9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最低生活保障线随着经济发展得到逐步提高。

三、突出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一)狠抓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狠抓镇党委中心组和全镇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突出理论学习与问题研究、科学决策相结合。每年初,下发《沱江镇中心组学习计划》及《全镇理论学习及形势教育安排要点》。经常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上辅导课,同时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专题调研,专题解决问题。镇党委、镇政府

还下发了《关于在全镇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的意见》等文件,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活动。

(二)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教育活动。一是在镇直机关开展创建“文明机关”、“学习型机关”活动,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在社区开展“弘扬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名城百店无假货”活动,打造“诚信沱江”。在农村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竞赛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建设。二是开展城乡文明单位的联创活动,由镇直5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与5个小康村联手,共同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文明创建的示范活动。三是在城乡开展“文明网吧”创建活动,推广“文明网吧”创建工作示范点;加强部门协作,落实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网吧管理,规范网吧市场秩序,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四是组织开展了“诚信沱江”宣传教育活动。制定了《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家庭客栈文明经营制度》、《诚信经营公约》等,引导旅游服务行业文明经营、诚实守信,举办了“诚信在沱江”主题演讲比赛。同时在全镇机关开展了“创文明机关、做文明公仆”活动。

四、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一)统一思想,着力保护古城。一是成立了古城保护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完成了《沱江镇小城镇建设五年规划》编制,先后出台了《沱江镇城镇建设管理若干规定》,《门前三包实施方案》,三是按古城核心区、协调区和控制区的要求,加强对境内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文物古迹的等综合保护力度。按照“整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标准,总投入2.5亿元,先后清理整改各类不协调建筑3000多处(户),维修文物景点110多处。

(二)立足生态文明,合力打造宜居城市。投入近亿元,建成全省第一家的县级污水处理厂,完成沱江河清淤工程,从根本上保护沱江河、提升整个水环境质量。启动了“青山抱古城”绿化美化工程,完成了沱江河绿化带建设。启动了绿色环保学校创建活动,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通过报 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教育主题活动从整体提高居民的人文素质。

(三)高效能管理,树立现代文明城市形象。全镇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契机,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实现对城市垃圾袋、建筑渣土运输、户外广告发布、城市“牛皮癣”、城区车辆停放、噪音治理等规范化管理。

五、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沱江”创建有声有色

(一)围绕大局抓控防,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全镇建立综治牵头、司法为主、庭所配合、村组落实、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涉法信访案件处理力度。建立了工作台账,涉法涉诉工作开展有序。

(二)突出重点抓“严打”,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夺取新战果。政法各部门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重拳出击,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违法犯罪。一些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减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三)强化基础抓根本,综合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大力推行综治工作“三到村”工作经验。不断完善了综治工作“三个到村”工作机制。二是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办法。结合省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办法,进一步健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目标管理责任制。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从创新工作机制入手,牢牢反握社会政治稳定的主动权。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狠抓“三级”调解网络的建设、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外和群体上访事件的妥善处置。开展打击“黄赌毒”、车匪路霸、飞车抢夺和盗窃等黑恶势力专项行动,对学校周边环境、铁路周边治安环境、交通秩序进行专项整治。有效遏制封建迷信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活动,建立健全了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

(四)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依法行政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依法治镇进程加快。加强领导干部及在职人员的普篇二:岱海镇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加强“三个文明”建设

凸显优势产业创建文明村镇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镇人民政府

岱海镇位于凉城县中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全镇面积3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6%。辖21个村民委员会、9个居委会、总人口78641万人,总户数22675户。近年来,我镇立足城乡结合、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新路子,努力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007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增长13%,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295万元,增长21.9%。岱海镇先后被授予市级“双拥”模范镇,“文明小集镇”及“长安乡镇”,并顺利通过自治区“七星级”文明单位验收,应凉城县文化形象大使武利平先生推荐,积极参与了全区十大魅力名镇评选活动。

一、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1、创新领导机制。把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创建工作形势分析制度、每月一次的创建工作督查制度,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

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位一体”的创建活动包保体系,使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创新制度机制。科学地制定了《岱海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及《岱海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工作上来,紧紧围绕“强镇富民”这个目标协调动作。镇属部门、单位和各村居结合实际,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单位创建规划,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干部岗位责任制,为创建工作了提供制度保障。

二、重建设抓管理,创建文明城镇环境新形象 岱海镇从实际出发,党委、政府转移工作重心,把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作为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使城镇整体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城镇环境形象有了新的变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把重点工程和“民心”工程结合起来,把新建项目和旧城区改造结合起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城镇建设,共完成大的基础设施项目20多项。政务办公区、怡海家园住宅小区、党政综合楼改造、会展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投入运行。

2007年全镇城镇建设完成总投资3.8亿元。其中市政基

础设施完成投资0.6108亿元,房屋工程完成投资3.21亿元。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一是以打通主次干道,改造小街小巷为主的城镇道路工程,北桥路拓宽工程580米、猪场路油路工程1000米,硬化小街小巷2万平方米,参合路拆迁3000平方米。二是以水暖电为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铺设排洪、排污渠3800延长米,铺设供热管道6000延长米,新建公厕13座,维修公厕15座,新建污水垃圾转运站20个。三是以提高服务功能为切入点的办公区硬化工程。办公区绿化、硬化8万平方米。

房屋建设方面抓了三项重点工程。一是以怡海家园二期、东外环26栋商业楼和领袖商业广场为主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二是以二小教学楼、医院病房楼为主的公共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一中教学楼、一小教学楼和公寓楼已投入使用,二小教学楼已全部竣工。三是政务办公区已初具规模,新建项目又增加了法院审判楼和电力调度中心。一系列的举措,使岱海镇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环境大为改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2008年全县安排4791万元开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用于亮化、美化、硬化、绿化、道路整修和排洪排污等基础工程。对我镇新华街、农艺路、光明街、新建街、宣德-宁远街等主要街道进行油路改造,以及对村居的一些小巷道进行硬化,逐步形成“五横、五纵、四大口、二环”的城市干道网络。投资30万元,新上路灯189盏景观灯,临街商业门市楼有 40%以上的住房都安装了霓虹灯、彩灯、射灯等美化灯具,使小镇的夜晚五光十色,初步呈现了都市的风采。

2、完善措施,齐抓共管,高效能管理城镇。狠抓镇容镇貌综合整治,塑造清新整洁的城镇形象。一是建章立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先后由县人大通过颁布实施了《凉城县镇容镇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以及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城镇绿化、市场摊点、户外广告等一系列便于操作,奖罚分明的规范性文件。二是健全队伍,保证城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岱海镇和市政管理局协调,对镇容镇貌实行划片包干,定人定岗,综合监察,依法从严管理城镇,确保镇容镇貌整洁美观。

三、改进工作方式,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第一,活动引导。我们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育活动。以胜利一居委会、解放二居委会和赵家村为试点,举办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由村到组,由组到户,由户到人,使公民道德教育全面辅开。全镇有2个文明单位示范典型,8个创建文明系统示范点,1个文明社区、4个文明小区、5处文明楼院、2处文明街道示范点。全镇共建成各类文明单位105个,其中自治区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单位13个,县级文明单位89个,文明单位占到全县单位总数的85%,深入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全镇“十星级文明户”达到

35%以上。每年两次 “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下乡活动,定期举行电影周、科普大集等活动,老年门球赛、全镇蓝球赛、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岱哈广场文化周活动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各级群众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了文明素质,为创建工作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环境。

第二,典型教育。把典型教育作为做好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的重要方法,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培养、总结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服务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采取现场观摩、三会一课、党员冬训等形式,引导基层部门、领导学习先进典型,以典型促动工作,增强创建效果。从2006年开始,新规划建设赵家村办公楼二层楼房一栋、4500平方米广场一处,同时配套了健身器材,娱乐设施,在广场设立科普宣传栏,建立科普长廊。并配套戏院、农贸市场、村文化活动室、餐饮娱乐场等。今年对赵家村59户村民院墙进行了彻底改造,1800米村道路面全部硬化,为改善生活质量,投资10万元新建一处高标准厕所。赵家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的树立带动了农村整体环境的变化,目前,全镇共投入环境综合整治100余万元,21个村全部达到文明村标准。通过典型引路,在全镇形成了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图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注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篇三:戴楼镇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戴楼镇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戴楼镇位于金湖县城西侧,东与金湖经济开发区相连,南接安徽省天长市,西与盱眙县接壤,北临淮河入江水道,金马高速公路、宁淮一级公路、盐金线穿越境内,交通便捷,是金湖的西大门,全镇辖9个村、2个居委会,5600多户,人口2.2万,总面积79.56平方公里。201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14元。多年来,戴楼镇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村镇文明创建工作,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明创建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戴楼镇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乡镇、平安江苏创建先进集体、淮安市环境优美乡镇、淮安市绿色乡镇、淮安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被淮安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农村经济工作综合十强乡镇,已创建成省康居示范村1个,省级卫生村2个、市级卫生村2个。现将戴楼镇多年来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的成绩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高效开展

戴楼镇的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为确保创建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创建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下设文明创建工作办公室。不定期开展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品牌农民、卫生家庭的评选活动,镇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依据《戴楼镇文明创建考核和奖惩机制》,对在文明

创建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个人与集体给予奖励。经常性召开专题创建工作会议,查找问题,分析不足,通过互学互比激起

大家的文明创建热情。

二、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创建保障水平

(一)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以“百名机关干部,服务百家企业”为抓手,全力促进工业经济提速扩量、提质增效。一是强化要素协调。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用工等要素制约矛盾,因地制宜、一企一策,全力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二是加快做大规模。促进各个层次企业上规模、上台阶,重点抓好列统企业、亿元企业及税收超百万企业的培植工作,今年预计净增祥和石油机械、飞虹涂装、金苹果机械、祥瑞电子、荣华木业和栋珊机械 等列统企业6 家。三是提升发展质量。引导重点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加快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利润产品的开发步伐,全年完成技改投入4.2 亿元,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农业再创新高。调整农业种养结构,积极发展设施蔬菜、花卉苗木、规模畜禽等特色产业,全年项目农业总投入300万元以上,建成占地500亩的楼庄村设施蔬菜园和占地800亩的新塘村藕莲籽园,形成本镇特色规模高效农业的新亮点。实施农村林权制度改革,完成镇村河道疏浚和农村河塘整治土方32.9万方,楼庄村土地整理项目扎实推进,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5.2亿元,到账外资300万美元;新开工项目18 个,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6个,投资5000万元1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近亿元,镇工业集中区成为全镇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万吨锻件、金捷制衣等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资2亿元的金湖金盾国际商务中心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氛围和态势良

好,一批新兴增长点正在加快形成,招商引资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三、社会风清气正,创建氛围浓厚

(一)社会道德良好。我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对农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新江苏精神,通过开展文化进社区、校园、企业的“三进”

活动,提高了公民的道德素养。

(二)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引导群众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文明创建从娃娃抓起。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建立,使医疗保险实现了全民覆盖。“三下乡”活动的经常开展,2008年成立的永丰农家乐俱乐部,自编自演了乡土气息浓郁的文艺节目,每年演出6场,积极反映了我镇农村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体育设施的一应俱全,为群众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四、建立长效机制,创建环境更加宜人

(一)农村实事稳步推进。强力推进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完成新增参保3808人、基础养老金发放3135人的任务,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实施中心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官塘、戴楼两幢综合楼,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创建市级健康促进行动示范镇活动,建成市健康教育示范

镇,完成2个省级卫生村和2个市级卫生村创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开门接访,组织开展村级清财化债,一批突出的社会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法治戴楼”和“平安戴楼”创建成果得到巩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要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高。

(二)村镇建设如火如荼。强化楼庄村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全年动迁农户38户,新增入住26户,累计入住达170户;实施戴楼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完成两条主干道路的清障工作,“三纵两横”布局即将形成;积极推进建设用地城乡挂钩项目,新增耕地328亩;以国家卫生城创建为契机,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违章拆除、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专项治理,镇容村貌得到改善。

按照村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镇区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优美。投资近100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化32公里,新建桥梁5座,全镇9个行政村的公路全部实现硬化。投资440万元,建成8个自来水厂,自来水普及率为98%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解决了我镇居民饮水量不够及饮水卫生不达标问题,保证了群众饮用安全水。投资近800万元建设全镇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我镇9个行政村已全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85%。投资250万元进行集镇绿化和镇域内村组公路绿化建设,道路绿化率达到100%,全镇森林覆盖

率达24.9%以上,农田林网化率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5平方米。

戴楼镇的文明创建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创建水平不断提高,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快,创建氛围更加浓厚,创建环境进一步优化。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戴楼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篇:XX村申报全国文明村镇材料

**市**镇XX村申报全国文明村镇材料

XX村位于宁夏**市城区东北角,面积约2.8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981亩。共辖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86人。村党总支下设一个农村党支部和一个企业党支部,1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1名。

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会抓住东西部合作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借助优越的地理

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弘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全村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获得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大丰收。1999年2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夏第一个“亿元村”,先后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先进乡镇企业”、“现代村党支部”、“先进党支部”、“标准化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等称号。1999年9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先进集体”。2000年被区党委授予1998—2000年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2001年被区党委授予建党八十周年“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2004年7月1日获自治区“先进党支部”称号。同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150个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单位。2004年全村工农业收入达到3639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625万元,纯收入达到223.65万元,村级集体资产达到48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22元。

一、以人为本,凝聚民心

人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赢得了民心,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多年来,两委班子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和加快发展这个重点,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身心扑在集体事业上,一心一意为集体、为村民谋利益、谋发展,从而赢得了民心,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村党总支从自身建设出发,用自身形象感召人。党总支经常组织班子成员学政策、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学市场经济知识,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班子成员驾驭全村工作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同时,完善干部管理制度,采取“淘劣留优”措施,对责任心不强的干部坚决辞退,发现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强的人才提拔录用,甚至高薪聘任。认真贯彻民主集体制原则,班子内坚持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集体研究讨论,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使整个班子团结协作,成为了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谋大事、创大业的坚强核心。进一步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并认真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对拆迁补偿协议、征地分配方案、农户统筹提留、设备维修费用、救济救助

事项一律张榜公布。将村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打消了群众的疑虑,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平时工作中,所有班子成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多年来无一人发生经济问题,保持了班子的廉洁和公正,使党总支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

其次,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党员多次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突出的业绩造福于民,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以良好的形象感召于民。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弘扬延安精神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整体素质和为群众谋利益的思想意识。围绕农村各项工作,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了“争先树旗”、“结对共建”、“两带一帮”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生产积极性,发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抓住机遇,共谋发展

1995年6月,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率团来宁夏考察,并在原**县举办了宁夏华西经济技术协作座谈会。XX村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胆提出了与华西村合作,利用三年时间建成宁夏第一个亿元村的设想,从此拉开了东西合作建设亿元村的帷幕。首先成立了**XX实业集团公司,并先后投资5800万元创办和兴建了XX塑料厂、东华洗毛厂、XX建筑公司、XX水泥预制厂、XX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东赢宾馆、XX建筑建材批发市场、XX房地产开发公司,2004年企业完成收入4410万元,总产值达到4650万元,上缴集团公司利润223.65万元。企业的创办和兴建,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也为公益事业建设,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了经济保障,并为今后新上村办企业项目提供了资金来源。

近年来,党总支始终把农民增收致富放在第一位,先后组织部分党员、村干部、厂长经理、个体大户到华西村等沿海发达地区“取经”、“学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

解放思想,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信心,提高了村民的致富本领。同时,村党总支还制定了激励政策,每年都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50万元资金,鼓励村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并对个体经营大户、科技示范户进行资金补助,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全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全村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达到176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的82%,个

体工商户达到538家,个体私营经济收入达到18381万元,全村80%的农民人均收入来自二、三产业,90%以上的村民落实了致富项目,并带动和吸引外来务工人员1000余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劳动力保证。

三、心系群众,多办实事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资本积累的增多,村党总支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业投资,为民办实事,先后赞助、投资550万元改善了教学条件,改造了低压线路,硬化了环村巷道,改装了自来水,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电话。一是对全村60岁的党员每年给予300元,70岁以上党员给予400元,70岁以上村给予200元生活补助;二是村民如遇“白事”以支部和村委会上门吊唁,给予500元的丧葬费,并敬献花圈;三是对精神病患者村上派人专人护送到外省市医院进行治疗,并对贫困户每年给予300—500元的生活补助,并优先安排困难户上岗就业;四是在减轻农民负担上,少索取,多奉献,巷道卫生、禽病疫苗、虫害防治、灭鼠药品。21名村干部工资全部由村上企业利润中列支。农民负担是全市最低的。

2001年村上自筹资金1250万元,征地150亩,搬迁农户116户,开通了东西横穿全村境内长4.2公里、宽32米的县城长城东街。长城东街的开通,即为群众发展提供了经营场地,同时也为XX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一是沿长城路两侧开发建设,累计投资5845万元,建成东方家园等五个小区,共19幢,建筑面积81100平方米,其中为群众返还营业房191间,为解决群众长期增收打下了基础,为村民提供住宅楼823套;二是吸引从事粮食、石材、肉类等个体私营企业29家。为村经济增长构筑了新的发展平台。三是利用三年时间将全村80%以上的平房进行拆除改造,使70%的村民住上宽敞明亮的小康楼,50%的村民拥有一间营业房。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十六大”精神。

十六大精神,是一种神奇的动力,激励着千千万万人民。XX村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正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带领全村人民朝着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一颗文明、繁荣、富裕的璀璨新星,正在宁夏大地上冉冉升起。

第三篇:文明村镇申报

庙秘字〔2013〕02号

关于申报阜阳市文明村镇的报告

颍东区文明委: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镇马圩村在创建精神文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符合阜阳市文明村的相关条件,特向上级申报马圩村为第三届阜阳市文明村。

妥否,请批示!

中共老庙镇委员会

2013年1月14日

第四篇:全国文明村镇先进材料

推进文明建设共创社会和谐

——高山镇争创全国文明村镇先进材料

近年来,高山镇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紧紧围绕“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生活城镇化、就业乡土化”的工作目标,始终坚持“抓党建保稳定,抓经济保发展,抓民生保和谐”的工作思路,突出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工业经济初具规模,支柱产业生机勃发,农村经济春意盎然,小康建设迈开步伐,基础设施日新月异,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一、基本情况

高山镇位于荥阳市西部,东临上街区,西接巩义市,距郑州市区30公里,310国道、郑洛高速、郑西铁路穿境而过,是全国著名的“阀门之乡”。全镇总面积 61.5平方公里,辖 19 个行政村,113 个自然村,195 个村民组,总人口3.2万人。近年来,高山镇党委、政府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按照全国文明村镇评选标准为目标,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大力抓好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全面发展。

二、创建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强大创建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从思想、组织、措施、投入等方面确保精神文明各项工作落实,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规划、具体措施,建立健全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落实、群众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舆论引导。认真在全镇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文明创建的目的意义,积极在全镇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了镇村文化设施和文体队伍建设,不断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健全了工作落实机制、强化督查指导机制和调度协调机制,提出了具体、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创建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将创建内容定标准、定部门、定领导、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层层分解。同时,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与一年一度的目标考核紧密结合,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进一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良好局面。

(二)以人为本,强化教育,狠抓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远程教育集中学习、发放学习手册、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势不断规范群众的思想道德行为,2011年召开了道德建设模范表彰大会,对全

镇涌现出来的“十大孝子”、“好婆婆”、“好媳妇”和“文明卫生户”进行了表彰;二是抓好移风易俗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文明的认识,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礼宾协会等群众组织,依照法律修订村规民约,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封建迷信;三是抓好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文明言行的规范活动,在全镇倡导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大力倡导学习、开放、创新、超越的新时代精神,有力的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目前,全镇共有省级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1个、郑州市级文明村3个,荥阳市文明村4个。

(三)加大投入,创新载体,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投资716万元建成了占地16000余平方米的高品位群众文化广场及综合文化站;投资150万元建成了高山村文化广场,购臵安装了健身器材,建成了灯光球场。同时,加强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目前,全镇19个村全部建成了文化大院,其中11个村的文化大院包含有活动室、器材室、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篮球场、健身器材等,每个村利用文化大院坚持每月放映一部公益性电影,建设文化大院工作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2007年许村、石洞两个村的文化大院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

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组建文娱团体,着力挖掘农村传统特色文化精

品。镇党委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每个村奖励5000元,鼓励各村建立民间文艺演出队,并利用农闲、节假日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受到群众普遍好评。2007年,高山镇成功举办首届春节文艺汇演,之后每逢节假日都组织群众演出。此外,每两年举行一次农民运动会,提高了群众的身体素质。

三是积极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从完善镇区功能和加大综合环境整治入手,先后投入1272万元对高山镇区的五条道路及竹川至高山迎宾大道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新建了镇派出所、司法所、邮政局办公楼,建成了镇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公益设施,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大力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控制污染源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008年高山镇被评为河南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镇,2010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镇。

四是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四项手术”、独生子女系列保险及有关优惠政策,多年来,全镇人口每年的出生率均控制在6.48‰,低于市下达的10.2‰目标。文教工作方面:在2005年对全镇所有中小学进行资源整合,实施了“合校并点”,最早在荥阳市实现了集中办学,建成了一所寄宿式初中、一所寄宿式小学,并新建了镇中心幼儿园,率先将

学前教育纳入到公办教育范畴。同时,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平安建设,改善了教书育人环境,保障了师生安全。医疗卫生工作方面:投资60万元对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筹措资金新建或改建了高山、竹川等村卫生所;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免低保户、五保户、计生户、军烈属以及70岁以上老党员的参合费。

(四)完善服务,健全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近年来,我们把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作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建立了镇便民服务大厅,施行科室前移,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咨询服务和困难救助。同时,健全规章制度,增加便民措施,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

二是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全面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不断拓展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保障群众依法享有民主权利。同时,积极推动四议两公开在全镇的贯彻落实,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求各村按照村党支部会议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内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等程序进行。

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广泛开展以“争创平安高山、平安村、平安企业、平安单位、平安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五创”活动,全面落实维护社会

治安责任制和领导接访制,2010年建成了集综治、信访、司法、社会法庭为一体的综治服务楼,构建起“大信访、大调处、大综治、大稳定”的良好格局。连年来,全镇经济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未出现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连续多年被评为平安建设先进乡镇。

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社会保障,营造了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我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生活更加富裕。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29.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2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70元。在经济建设取得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忘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制定了老龄津贴制度,向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30元-100元的养老补贴;向到镇区购房的群众给予40元-100元的购房补贴;成立了志愿服务组织,建立慈善爱心基金,定期开展送温暖送爱心的走访慰问活动,形成了互助互爱、和睦相处、有难共当、有乐共享的良好社会文明氛围。

第五篇:全国文明村镇自查报告

全国文明村镇自查报告

QX县LQ镇WZ村

BJ地区文明委:

WZ村位于LQ镇的东南侧,全村面积4.9平方公里,557户2170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2009年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09年来,我村努力巩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成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提高我村的文明程度,树立对外文明形象。目前,我村干部廉洁高效、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体做法如下。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我村在LQ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保持WZ村党员的先进性,树立党员先锋形象,办让人民满意的事,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习培训。以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为载体,以分层要求、与时俱进为原则,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了贵州大学、农科院等专家到WZ村开展培训,LQ镇党委、政府及WZ村“两委”多次组织党员外出学习参观,2009年至今开展培训达40余次,3200人次。开展了以“干群一条心、发展共打拼”、“承诺办好每桩事、干群和谐好态势”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目前,我村已形成党员干部团结协作、干群关系融洽和谐的好态势。LQ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每年投入2万元的经费。

二、思想道德风尚良好

采取标语、发宣传单等形式,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的宣传教育,2009年至今,共书写标语20条,印发宣传资料1500份。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依托,加强民族团结,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我们结合新形式,新任务对民族团结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和内容,大力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捐资助学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大力弘扬各民族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先后共捐款、捐物达2万余元,帮助留守儿童42人,帮扶贫困家庭4户;二是在“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每年年底评选好女儿2人,好婆媳家庭2户,模范夫妻2户。

三、创建活动扎实有效

为了积极开展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制定了工作规划和计划,以健全机制、抓好评选、提高素质着手,突出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镇领导经常对我村进行检查,指导创建活动的落实,每年保证2万元的经费投入。一是提高农牧民素质,培养文明意识。每年制定文明村民教育计划,开办了文明村民培训班,扩大教育面。二是开展“文明家庭”、“文明信用户”、等评选活动,整个活动以全村每一户家庭为对象,以现代文明为要求,在勤劳致富、遵纪守法、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家庭和睦、社会公德、移风易俗等方面进行具体量化,评出“文明家庭”53户。“文明信用户”32户。目前我村已申报了全省生态村。

四、社会服务优质规范

在LQ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建立了便民利民服务代办点,为农民群众提供身份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的代办服务,要求代办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群众。建立了群众意见箱和镇举报电话(0857--4878003),对工作作风不正的,经查实,将作出严肃的处理。不能搞独断专行,采取大小事务要公开,实行组务公开。2009年以来,我村对12户困难群众生活用水、粮食等方面的给予了一定的补助。

五、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

开展科普活动,建立了WZ村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1个,积极帮助农民群众查阅信息和发布信息,引导农民群众使用科学。重视教育,积极发展教育事业,WZ村有完小一所(WZ小学),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建立了“计卫整合”(计生、卫生资源整合)服务站,让WZ村群众小病不出村,育龄妇女普查普治不出村,WZ村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目前WZ村孕检率达到100%,计划生育率100%。2010年,WZ村建了农民体育活动场所一个、农民休闲活动中心一个、虎山公园一个。每年利用端午、春节等节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花灯比赛、对对子、篮球比赛等活动。

六、社会治安秩序安定

WZ村严格按照“五个一”(即有一块法制宣传园地、有一支义务普法队伍、有一套法律书籍、有一套法律光碟、每户一本农村适用法律小册子)的标准和“五结合、一推进”(即:把民主法治建设与提高群众素质相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相结合、与当地的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创建平安村寨相结合,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来开展工作,始终以牢固树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通过扎实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监督等多种有效途径,形成了村各项工作民主化、法治法和规范化的良好局面。3年来我村未出现一桩刑事案件或群体上访事件。

七、环境面貌整洁优美

2009年至今,WZ村得到上级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房屋改(新)建210户,完成了沼气池建设245口,改厕、改厨、改圈254户,自来水普及率达95.2%,森林覆盖率达39.5%,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八、基层民主健全有效

扎实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监督等多种有效途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村民议事制,凡涉及村民大事,召开“两委”班子商议,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再召开群众大会或者群众代表大会。搞好村务组务公开工作,定期把村务组务、项目实施、计划生育、低保发放等情况定期公开。

九、村级经济发展壮大

WZ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尽管传统农业种植水平较高,但增产不增收,状况实际存在,所以规划350亩的黑糯米50亩的红稗、2009年400亩,2010年510亩的经果林种植等,2010年累计种植错季节蔬菜650亩。有年出栏上万头的现代化养猪场一个,年出栏百头的18个;特种养殖场一个,辣椒厂一个,2600米葡萄长廊,910亩经果林基地,品种有玛瑙樱桃,冬桃、黄金梨、中华寿桃,有36个大棚的花卉基地一个,八个大棚的反季节蔬菜基地,800亩的优质米基地,现有的农家乐带动100余户为农家乐而专门种养、殖业的发展,每月有上1000余元的收入,各项基地解决农民务工200余人,有效地调整了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通过近两年的奋斗,现WZ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200元上升到5500元。

十、志愿服务广泛深入

目前,WZ村已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伍,人员达45人,服务范围为帮助群众查阅信息和发布信息、带领农民群众搞发展、带领农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和文化学习等服务。

WZ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6月7日

下载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狗街镇申报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报告

    狗街镇申报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报告 一、自然状况 狗街镇在宜良县城南部17.6公里处。东临石林县板桥镇,西南与澄江县隔南盘江相望,西与南羊镇相连,南与竹山乡接壤,北界匡远镇。镇......

    申报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事迹材料

    xx村申报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事迹材料近年来,x村 “两委”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的同......

    新源镇关于申报全国文明村镇的申请报告

    新政字〔2010〕38号新源镇关于申报全国文明村镇的申请报告县文明办: 我镇自2002年建镇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创建文明村镇的要求,以精神文明......

    谢家滩镇申报全国文明村镇经验材料

    魅力乡镇梦幻家园——谢家滩镇申报全国文明村镇经验材料谢家滩镇地处赣北边陲,是“中国湖城〃鄱阳”的北大门。全镇总面积227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下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

    湖南省文明村镇申报审批表

    湖南省文明村镇申报审批表注:工作情况简介包括:1、自然概况;2、创建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详细情况另附3000字以内材料,表格和材料一式三份,审批后返回市州和本单位各一份)。......

    争创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争创全国文明村镇申报材料 沱江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城所在地,是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熊希龄、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的故乡。镇域面积116.7平方公里,......

    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实施方案 (××年月日) 我镇于××年获得广东省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的荣誉,创建“全国文明村镇”有坚实的基础。创建全国文明......

    全国文明村镇创建申报材料

    全国文明村镇创建申报材料三篇材料一市**村位于112国道西侧,城南10公里,全村520户,1960口人,党员75名,耕地2700亩。全村有以“龙源木器厂”“鑫汇装饰公司”为龙头的33家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