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都河畔普治赞歌
开都河畔普治赞歌
——乌兰再格森司法所先进事迹材料
一、基本情况
乌兰再格森,蒙语意为“红香蒲”,1984年12月建乡,位于博湖县城东南7.3公里处,东临博斯腾湖,南隔开都河与才坎诺尔乡相望,西面和北面与巴州种畜场相邻,全乡总面积52.5平方公里,耕地9900亩,林地1300亩,草场14万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乡,辖3个行政村。全乡有普法对象3257人,主要有汉、蒙、维、回等民族组成。有5个党支部,111名党员,12个站所和1所中心小学,干部职工121人,设有9个调解委员会,现有调解员42人。宗教场所3个,宗教人士3人,刑释解教人员3人。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实效
(一)创优良环境,抓司法所阵地建设规范化。为改变司法所的无办公场所的面貌,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于2004年,投资10万元新建了占地290平方米的司法所办公室,实现了人民调解庭、法律服务室、普法办、司法所办公室“四位”一体。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摩托车、文件柜等办公设施,配备了最新的人民调解庭办公设施一套。2008年,投资5000余元对司法所门前铺垫了约100平方的戈壁。2009年投资2万余元对司法所170平方米的地坪进行了硬化建设,并完成了围栏建设工作。2010年对司法所进行了植树绿化工作。目前,司法所办公环境整洁优美,彻底改变了以前无处办公的滞后局面。
(二)以人为本,抓组织建设规范化
我们以配精配强司法行政干警为目标,严把入口关,保证人员到位。从公安上调来一名熟悉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具有法学本科学历的公安民警充实到司法所队伍中,又吸收法院具有高级法官职称的1名退休干部充实到乡司法所法律服务工作队伍中,乡政府专门调剂了一名干部到乡普法办工作。配精配强了3名懂业务、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司法所将提高司法行政干警的素质作为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每周五“雷打不动”的支持司法行政干警参加县司法局组织的法律业务知识培训鼓励干警加强业务学习。司法所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时时对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发展观理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进行司法行政职业道德教育。还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以制度管理和约束人,通过“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使全体工作人员做到严守纪律,依法办事、情系群众、服务大局,实现了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目标。
(三)抓人民调解工作,建设和谐乡村 健全调解网络建设,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作用。针对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构建“大调解”格局,以“三级网络、四级建设、十户联调,一职三责,分片包干、层层负责”为主线,健全网络,乡人民调解中心做到“六有四规范”,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到“五有四落实”,达标率达100%。进一步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一年来,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4期,全乡42名调解员全部参加培训,每位人民调解员发挥了“一职三责”的作用,即人民调解员职责、普法专干职责、矛盾纠纷排查职责。并做到了乡人民调解中心分片包村,村人民调解中心分片包组的层层负责机制,做到了乡人民调解中心有固定的调解庭,设有首席调解员、记录员、双方当事人和观众席。在县局的争取下,首次实行人民调解工作“一案一补”制度。通过宣传,扩大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人民调解工作,基本实现了“两完善”(完善调解组织的网络化建设、完善调解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一提高”(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政治业务水平)、“一规范(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程序)”、“一落实”(落实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报酬)、“一依托”(依托基层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发挥好司法所对调解工作的指导作用)和“两衔接”(与行政调解衔接、与司法调解衔接),人民调解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司法所抢抓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机遇,狠抓人民调解中心的整顿建设工作,共设1个调解中心,8个调解委员会,调解员42人,并对调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指导,基本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组,大纠纷不出乡,把各类纠纷解决在基层,起到了“第一道防线”作用,并保证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司法所认真贯彻上级“三调联动”的“大调解”文件精神,创造性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于2009年初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派单制”调解,即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大小,由乡人民政府统一“派单”人民调解员调解,属于哪个单位负责的纠纷,就“派单”该单位的调解员与司法助理员共同去调解,进一步规范了人民调解工作,提高了调解成功率。
2010年,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的作用,彻底解决了乌兰再格森乡乌图阿热勒村历史遗留多年、牧民反映强烈的草场纠纷问题。司法所乌图阿热勒村是一个农牧结合的村,由于自然灾害和人口增加、草场权属变更等原因,出现了一个草场办理多个草原使用证现象。多年来,牧民因草场权属纠纷上访事件不断发生,甚至到法院诉讼。2009年以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上级“三调联动”的“大调解”作用,联合县畜牧局、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调解委员会,成立了乌图村草场丈量小组和草场清理调整领导小组,对全部草场重新进行了清理调整,经过几个月的清理工作,全村共清理草场面积14531.6亩,丈量完成后,逐户进行了核实调整。通过充分发挥“大调解”的作用,牧民认为草场清理调整工作公平、合理、公正,积怨多年的草场纠纷从而彻底得以解决。
司法所建立疑难民间纠纷移交登记制度,对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了的疑难民间纠纷,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登记备案后签发移交单移交司法所调解,通过该措施,有效的保证了案件的正常调解。今年以来,司法所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纠纷102起,调解成功102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四)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力度,普治并举,深入开展“法治进乡村”工作
司法所以各种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农村普治宣传工作,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和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延伸法治链条、大力挖掘农村法制文化内涵和底蕴,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书、法治漫画、法制书法等新型普法形式,力求普法工作取得实效。司法所为了更深入的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挖掘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群众艺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民主法治精神,成立了“快板书”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文艺宣传队。宣传队由司法助理员、乡干部、村干部、村民共6人组成。由司法助理员为法治文艺宣传队队长,负责法制进乡村文艺演出的具体工作。该队的主要宗旨就是“送法律进万家、送娱乐进乡村”,把法律知识以“快板书”、法治漫画等形式送到农牧民的田间地头,草原牧场。同时,该队还适时代表乌兰乡人民政府参加全县各种文艺演出,突出乌兰乡普法特色。2009年,司法所“快板书”普法由博湖电视台拍摄成以《小快板“唱”出普法新天地》的专题片,上报自治区,并向全县推广。为了进一步推广和总结经验,加大普治力度,司法所将一年来的法治文化实践编辑成册,分别为《“法治六进”宣传集——法治文化建设篇》、《“法治六进”宣传集——人民调解典型案例篇》、《“法治六进”宣传集——依法履责法治实践篇》,发放到普法对象、人民调解员、“法治进乡村”、“法治进机关”各单位中,使普法对象在享受法治文化带来的快乐轻松的同时,学到法律知识,并能从笑声中悟出法治哲理,从而推进“法治进乡村”、“法治进机关”工作的深入开展,司法所充分利用“综治宣传月”、“宪法、法律宣传月”、“民族团结教育月”等有利时机,采取广播、板报、横幅、标语、入户宣传、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外来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广泛宣传《宪法》、《行政许可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加学习人数达1000余人次。2010年司法所干警克服工作人员少的困难,向全乡农牧民群众发放《法律知识读本》1000册,其中汉文800册,维文200册,做到人人有读本,人人受教育。与综治办、土管所、水管所、计生办等涉法单位联合,在乡政府路口进行法律咨询10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受教育人数3000余人次,悬挂横幅20余条,板报10块,张贴标语200余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干部群众、外来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的法制观念,为依法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抓安置帮教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围绕一条主线,明确安置帮教工作的责任。乡党委、政府“保稳定,抓经济,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和减少他们重新违法犯罪,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加强领导入手,通过抓“三个落实”,形成有序的安置帮教工作机制。一是落实机构。及时调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副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所。辖区内3个行政村均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全乡现已成立安置帮教机构3个,建立帮教小组3个,确定帮教人员3名;形成乡、村、组三级帮教网络。二是落实责任。把安置帮教工作列入有关单位、村年度综治工作的考核内容,通过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乡、村帮教小组工作责任网络,刑释解教人员实行一人一档,并实行“三包”,即包帮助安置、包考察教育、包思想转化,促进安置帮教各项内容、措施落实。“7·5”事件发生后,司法所加大了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力度,主要采取了以下帮教措施: 一是重点做到“五个及时”。及时造册建档。收到监所寄发的通知书后,司法所即着手做好接茬准备工作。在接茬时,对刑释解教人员在监所的表现情况和家庭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今后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提供资料、打下基础;及时家访。刑释解教人员回家后,乡、村帮教工作小组随即指派帮教人员到其家中进行家访,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乡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安置帮教目标责任书,村委会与刑释解教人员签订帮教协议书,进一步明确帮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年初制定了刑释解教人员学法内容安排,每季度组织学习一次。通过赠送法律常识读本、组织学习法律知识等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促使他们遵纪守法,今年,共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学习法律知识4次;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二是把好安置关。主要采取两种安置形式:回乡安置。对“回归”人员,由村委会帮教小组具体负责落实责任田,让他们有地可耕。鼓励自谋职业。对一部分一时找不到工作的人员,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从事个体经营。三是强化“三项管理”。落实专项管理。我们每年均组织人员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以掌握了解基本情况为主的摸排管理工作;实施规范管理。明确有关工作机构的职责、制度和要求,并形成严格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动态管理机制;突出重点管理。对一部分刑释解教人员,在干警落实日常检查管理的同时,逐一将这一部分释解人员纳入重点管理对象,结合突出性、阶段性的综治工作,做到每次必查,每查必摸清底细,不使这部分人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六)抓“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实践活动
2010年以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就“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按照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四民主两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项内容制定工作标准,在乌兰再格森村等3个行政村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试点工作。在“法治进乡村”活动中,认真开展了民主法治实践活动,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将村干部的管理和绩效考核纳入法治化轨道。2008年5月,司法所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评为第二批“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
(七)抓法律服务工作,构建法治乡村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狠抓乌兰再格森法律服务所的管理整顿工作,法律服务工作者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自觉遵守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接受上级的监督与管理,依照司法部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执业要求,为当地政府充当法律参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作出一定贡献。要求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把提高服务对象的服务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在接受法律咨询时,做到依法解答、通俗易懂;在接受诉讼代理或非诉讼代理过程中力求做到耐心细致、热情周到;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切实要做到真凭实据、客观准确;能自觉遵守《乡法律服务业务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没有发生违规违法的现象,坚持廉洁自律,从不接受当事人的宴请,依法收费,自觉坚持“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准则。
第二篇:普治总结
关庄镇人民政府
201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结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法委、综治委的关心指导下,我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以创建平安关庄、法制关庄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经济的主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本镇实际,大力开展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以民间矛盾纠纷调解、整治社会秩序、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龙头的各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夯实基础
(一)强化领导。为确保平安创建和法制乡镇创建的有效开展,镇党委政府将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镇党委下发了相关文件,对此作出了具体安排,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工作责任制,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党政班子成员联系挂点村的创建活动制度;各单位及村相应组建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委会均设有综治办、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护村队,人员固定,责任明确,强化了创建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力度,形成了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责任。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具体责任人,使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责任,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针
对平安创建、法制乡镇创建、普法工作,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在实行责任制的基础上,还实行了一票否决制及责任查究制度。
(三)齐抓共管。加大协调力度,充分发挥镇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职能作用,突出公安干警、司法干警、信访综治人员在普法依法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对全镇170名治安联防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统防、技防水平。围绕镇党委政府两个创建的思路,5个村委会广泛动员,认真宣传,制定工作方案,保证把普治工作延伸到村民小组、户,扩大了创建活动的实效性和社会覆盖面。
(四)保障经费。将“平安镇”创建工作列入镇发展规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镇安排了3万元的平安创建工作经费,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措施,整体推进
(一)排查矛盾,查找问题。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综治办、联防队、信访办等政法资源,成立镇综治维稳联勤办,设在镇综治办,对全镇的矛盾隐患、治安隐患、安全隐患、民间矛盾纠纷进行经常性排查。镇、村、组三级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层层建立台帐,逐件落实办理,实行一月一报告制。同时,把“创安”工作与联防联动整体工程的实施紧密结合,形成以农村110报警点,重点部位治安执勤点与派出所专职治安巡逻队,各村义务治安巡逻队为整体联防联动,充分发挥治保调解的作用,了解社会动态,积极掌握信息,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规范调处,化解矛盾。由镇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综治办负
责,坚持每月一次矛盾纠纷调处协调会议制度,每月排查一次热点难点问题,对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和热点难点问题,按照一个调处班子、一个调处方案、一个调处责任制、一个处置预案、一套奖惩办法的“五个一”措施,实行限期负责办理制,一月一交办,办完销帐,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问题不上交,责任不推诿,矛盾不激化。各村委会都建立了规范化的调解站。今年1-11月份,我镇共发生信访案件10件,现已调处7件,正在调处3件。镇、村两级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4宗,调处率100%,成功率99%。
(三)加大宣传,送法下村。围绕我镇普法依法治镇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好送法下村、法律宣讲进校园活动,提供满意的法律服务、法律咨询和法制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小学生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今年以来,结合开展法制宣传月、两校进村、新型农民培训、家长学校等活动,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土地承包法》、《环保法》等相关内容,共开展法制宣传教育18场3800人,在群众和学校师生中进行广泛的法律宣传教育,为创建和诣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打击犯罪,强化整治。由派出所负责,继续深入落实“五联五创”工作措施,即镇联网、所联动、村联控、组联防、户联群,创平安镇、平安站所、平安村、平安组、平安家庭,形成上下一致、整体联动,点(治安值勤点)、线(巡查路线)、面(各村义务巡村)相结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网络,形成镇负责、村为主、组包创、户落实的平安创建机制。根据辖县的治安实际,划定“打防控责任区”,积极构建严密的防控网
络,镇周边地的发案明显减少,给群众带来了安全感,同时对犯罪分子产生了较大的震慑作用。派出所建立“联动110”警务机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公安机关的巡逻力度,重点是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和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等突出犯罪。同时确保社会治安良好,深入适时开展严打斗争,不断增强“严打”斗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初开展了春节期间治安集中整治活动今年6月—12月我镇开展了《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的专项活动,保护了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安全,十一月开展创建《保护国家基础、公共设施平安村(社区)》活动,又称“三电”保护活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实现了各类案件发案率的持续下降,“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制,无黑社会性质的帮派组织,群众安全感增强。同时为减少我镇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加大了对学校及其周边场所治安问题的专项治理及督查力度,查找存在问题的根源,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严打”整治斗争的成果。
(五)预防犯罪,减少危害。加强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严格查处“黄、赌、毒”等各类违法行为,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广播宣传30余次,黑板报10期,标语60条,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张贴宣传画100多张,在中小学还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课程,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六)做好对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本镇辖县内共有5名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镇上专门成立了帮教安置领导小组,全镇5个村委会都落实了帮教责任人,在镇帮教安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在工作中采取亲情帮教、结对帮教等方法,通过多渠道帮助
他们寻找工作出路,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走勤劳致富的道路。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帮助其度过难关,树立重新做人的信心,防止这些人员走回头路,减少重新犯罪现象的产生。
(七)认真开展反邪教活动,创建无邪镇。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创建无邪镇实施意见,成立了“无邪教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有宣教员11名、信息员65名,情报员30名。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歪风邪气,做到对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查处得了,维护社会稳定。
(八)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了专门的出租房屋、暂住人口档案,对全镇流动人口依照“以房管人”的思路,通过加强对出租房屋信息的掌握达到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目的,严格执行出租私房治安管理责任制度,使外来暂住人员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从而有效地预防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无一例暂住人口违法犯罪案件。
(九)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深入开展。中小学校都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开设法制、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青少年的法律观念,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范网络,共同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为有效地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力度,深入开展非煤矿山、民房火灾和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专项整治,严格治安执法和危爆物品管理,严格管制刀具和枪支弹药、爆炸、剧毒化学物品等危险物品管理,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力导致的重大治安事故。对采石、采沙等企业、场所实行严格管理,严把审批关,并签订《爆炸物品管理责任书》,严防安全事故。确保审批的炸药万无一失。由于加大对枪支弹药、爆炸物品严格管控的力度,至今全镇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虽然,我们在普治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法制宣传深度、广度还不够,一些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2、法制副校长到校开展工作时间达不到要求。
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制定措施。重视“打、防、控”体系建设。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加强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制宣传,认真及时抓好矛盾纠纷的摸排、调处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使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及普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三篇:司法局普治经验交流
司法局普治经验交流
围绕中心,2011年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普”出氛围,治”重实效,为全面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繁荣县域经济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
推出《法制视窗》电视专题节目以及《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县》等普法动态专栏,一是抓好媒体宣传。以《新闻》普法动态》等为平台。并加大投入,更新普法广场内容,扩大容量。2011年,法制视窗》栏目累计播放24期,普法动态》专栏刊登12期,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县》刊登6期,编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专题材料2期10400余份,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全县各行政村建立法制宣传墙报342块,二是抓好阵地建设。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广泛悬挂法制宣传横幅。同时编印了普法漫画、法律小常识、法制案例等进行张贴,并定期更新宣传内容。2011年,向各行政村赠送法制宣传挂图580余套、普法光碟80余套,普法》1400份、农民普法宣传材料(专刊)9000余册;同时与联通公司合作发送法制短信息4万余条。各行政村、企业设立法律援助指示牌36块,全县村级公路口设置法制宣传牌180块。
县普法办组织普法讲师团深入19个乡镇开展百场巡回法制讲座,三是抓好“送法下乡”2011年。接待咨询群众2万余人(次)参加有奖法律知识答题3000人(次)放映法制电影18场,组织观看“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主题影片共计4500余人(次)组织法制文艺演出102场,展出法制宣传图板6场共计280块,赠送《普法宣传资料》2.4万册、新农村建设法制教育指南》0.8万册,其它各行政机关发放相关法制宣传资料2.3万余册。
全县重点乡镇、行政村和部分农村学校开展现身说法警示教育14场,四是抓好警示教育。联合县公安局、交警队、看守所等单位。受教育者达3万余人;同时通过对农村干部中违法乱纪案件查处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教育。针对农村土地、山林承包纠纷凸显,五是抓好巡回法庭现场旁听。2011年。对涉及该类典型案件6起进行公开审理,共组织了1600人参加旁听。去年,集中法制宣传月活动中,又利用有关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现场开庭,组织参加旁听2000余人(次)收到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
并组织县普法讲师团及相关人员到各乡镇村巡回宣讲法律法规。2011年又对村民小组长进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培训19场,六是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每年组织对村“两委”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培训2000余人;利用农村法制学校和农民夜校等阵地,组织农民群众看法制讲座光盘和案例共计200多场。
实施了十百千万”普法工程,七是抓好宣传教育形式创新。平安”创建活动中。即建立十个法制教育基地,举办一百场巡回法制讲座,赠送一千幅法制宣传挂图,发送一万册法律书籍,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县法治办组织法制宣传员、调委会干部280余人,八是抓好农村普法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2011年下半年。利用双休日走村入户宣传法律知识,开展“理旧事、解难事、办实事”活动。围绕影响当前改革发展以及社会关注的环境污染、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山林权属、伤亡事故等热点难点问题,坚持边走访边宣传、边走访边调处、边走访边解难,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维权。
二、深化治理。全力夯实依法治理基层基础
必须事先进行法律咨询和论证,一是实行重大决策的法律咨询、论证制度。规定重大决策的出台。例如2011年县政府因招商引资的征地拆迁,违法违章建筑整治等活动事先经过了认真细致的法律咨询和论证,政府获得了主动权,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决策时先找法律,二是提倡并试行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聘请法律顾问。县委、县政府领导注重发挥法律顾问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用法律时先请顾问。政府法律顾问组仅去年就针对行政决策提出法律意见6条,都得到合理采纳。打击危及企业的刑事犯罪活动,三是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法行为坚持“严打”不动摇。政法机关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严厉打击了针对企业的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强行承包工程、索要“保护费”及围攻、威胁、殴打企业投资者、经营者等不法行为,坚决制止了周边群众向企业无偿搭取水、电,强行索要赞助,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就不能扰商,四是大力整顿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规范现象。要安商。要富商,就不能坑商。县下发了关于大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成立了县经济发展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项工作队伍,对“三乱”行为进行了坚持不懈的专项整治。
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通过进一步完善依法治理经济环境的各项制度,五是规范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依法保障合法投资行为,做到执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处理合法。
积极开展“法治县(区)建设。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六是创新载体。县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学法用法示范单位”平安乡村”等创建工作。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层层落实,做到有规划、有制度、有目标、有奖惩措施,各项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2011年,全市“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县召开,茅店社区也获得“全省百佳民主法治社区”称号。
第四篇:普查普治知识
普查普治知识
常见的妇科炎症主要有哪些?
临床常见的妇科炎症主要有:外阴炎、阴道炎、子宫颈炎前庭大腺炎、盆腔炎等;引发女性妇科炎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女性生殖系统经常会感染各种炎症,出现外阴瘙痒、灼热肿痛、阴道充血、白带豆渣样、白带量多、性交疼痛,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坠胀等症状,往往反反复复,经久不愈。是什么原因呢?
生理原因
1、女性外阴部位皮肤非常娇嫩,皮肤汗腺丰富,皱褶多,隐蔽不暴露,透气性差,最容易被病菌攻击。
2、女性的生殖器、腹腔与外界是相通的,这是女性生殖器的独特之处,病菌可由阴道进入子宫。
3、通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大量的乳酸杆菌,它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使阴道内呈酸性环境,不利于有害菌的生长,但在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菌和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
4、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临近,受到尿液、粪便的污染,容易滋生病菌。
5、由于月经、妊娠等原因,子宫颈长期浸泡于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脱落,容易导致宫颈内膜褶皱以及腺体内多种病原体潜藏其中。
一、宫颈炎
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约有50%以上的已婚妇女患有此病,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
宫颈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宫颈炎为多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杂血丝。长期慢性机械性刺激是导致宫颈炎的主要诱因,如性生活过频或流产,分娩及人流术等可损伤宫颈,导致细菌侵袭而形成炎症,或是由于化脓菌直接感染、或是高浓度的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或是阴道内放置或遗留异物感染所致。
(一)、症状:
1、急性宫颈炎:白带增多呈脓性、腰骶部坠胀、膀胱刺激,常有尿意。
2、慢性宫颈炎:是一种泛称,包括宫颈糜烂、宫颈肥大、腺体囊肿、息肉、宫颈管炎等,以宫颈糜烂最为常见,拌有白带多(呈浮白色)、粘液状或夹杂有血丝、性交出血、外阴瘙痒、腰骶部疼痛,经期上述症状加重。
(二)、宫颈炎的预防:
1、做好计划生育,避免计划外怀孕,少做或不做人工流产。
2、注意流产后及产褥期的卫生,预防感染。
3、通过饮食,运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4、定期妇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发现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等及时到医院治疗。
二、盆腔炎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的总称,是指盆腔生殖系统的器官周围及盆腔腹膜与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卵巢炎及脓肿、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等,也可以局部或几个部位同时发生炎症。
(一)、症状:
1、产后、流产后、妇科手术后出现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同时伴有肛门坠胀。
2、畏寒、发热、头疼、易疲劳,体温为38—40度。
3、腰疼、性交后疼痛加剧。月经过频,经期过长,经量过多。
4、阴道分泌物增多,急性期白带增多,呈脓性,有臭味。
5、发生腹膜炎后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
6、脓肿形成后,局部有压迫感。
(二)、预防及治疗:
1、注意经期、孕期及产褥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忌经期性交,改变盆浴习惯。
2、积极治疗急性盆腔炎,防止转为慢性。
3、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锻炼身体,提高肌体免疫力。
4、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三、滴虫性阴道炎
1、症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滴虫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若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排出物呈脓性,可有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若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2、治疗:甲硝唑(灭滴灵)200mg,口服,每日3次7日为1疗程;1%乳酸或0.5%醋酸或1:5000高锰酸钾灌洗阴道或坐浴,每日1次后取甲硝唑200mg阴道上药,亦可选用滴维净或卡巴胂等.注意:夫妇双方同时接受治疗,治疗期间禁性生活,内裤毛巾煮沸消毒,服药期间忌酒,滴虫转阴后,每次月经净后复查白带,连续3次检查滴虫均为阴性,方为治愈.四、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1、症状:外阴搔痒,主要表现为小阴唇内侧逐渐蔓延至外阴部,有奇痒,患者常难以忍受,并常伴有外阴烧灼感、疼痛、出血等现象。
2、治疗:女性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大多数都是采用局部用药的方法的,因假丝酵在碱性环境中不易生长,故可用碱性溶液加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及阴道,然后用制霉菌素片剂或栓剂10万-20万单位塞入阴道内,每晚一次,10-14天为一疗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还可用曲古霉素片剂或栓剂10万单位,塞入阴道内,每晚一次,10-14天为一疗程,达克宁栓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亦有较好的疗效,米可定泡腾阴道片,因其特殊的剂型,放入阴道内能迅速崩解,使制霉菌素能均匀分布于阴道内,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五、细菌性阴道病
1、症状:细菌性阴道炎的典型临床症状为阴道异常分泌物明显增多呈稀薄均质状或稀糊状,为灰白色、灰黄色或乳黄色带有特殊的鱼腥臭味。表现为性交时或性交后臭味加重,经期时或经期后臭味也可加重。患者外阴有不适感包括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一般无明显时间性,但在休息状态及心情紧张状态下痒感更加明显尚有不同程度的外服灼热感,有的患者出现性交痛。极少数患者出现下腹疼痛性交困难及排尿异常感。阴道粘膜上皮在发病时无明显充血表现。
2、治疗:甲硝唑:用法为每次口服0.2~0.4克,每日3次。如剂量大或为避免胃肠道反应,可加用维生素B6,疗程为7~10日。
第五篇:开普公司简介(500字)
公 司 简 介(500字)
辽宁开普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普医疗”)成立于2010年6月,致力于磁共振、X线机、彩超等医疗影像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是中国大型医疗影像设备行业的一支新生力量。
“开普医疗”在辽宁邻近沈阳的“中国药都”建有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的产业基地--“开普科技园”,目前已建立了国内一流的“MRI产品研发中心”及“X-RAY产品研发、生产中心”。
“开普医疗”汇聚了众多国内医疗影像设备研发的技术精英,组成了一支国内一流的专业化医学影像产品研发队伍,兼具高水平理论基础与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从事相关产品开发5-2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硕士学历以上的占50%以上,团队的领军人物更是中国顶尖的具有二十年以上相关产品研发经验的资深专家,他们构成了开普医疗长久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开普医疗”从历练到深刻,深谙科技之道,以“厚积薄发不断创造民族医疗新的历史”为发展目标;以“让更广泛的民众享有更加优质的医疗产品与服务”为使命。立足国内用户、同时面向国际市场,通过为用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品质过硬的产品和全面、高效的服务,使“开普医疗”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的优秀的民族高科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