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讨论稿 呈送金处 26日

时间:2019-05-13 10:0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讨论稿 呈送金处 26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讨论稿 呈送金处 26日》。

第一篇: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讨论稿 呈送金处 26日

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

(2016—2020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三育三融一养成”高效德育模式,提升我市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背景、原则和目标

(一)工作背景

1.加强德育工作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需求。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2.加强德育工作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需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的使命所在。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加强德育工作是尊重教育规律的现实需求。当前,学校工作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现象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德育方法和德育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德育评价体系、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级分类确定培养目标,构建“三育三融一养成”高效德育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主题实践活动、家庭和社区等教育体系中,培养能够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

2.具体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一系列优秀习惯的养成。一是培育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热心公益的基本素养,增强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的规则意识,弘扬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二是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思维方式,培育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创新理念,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具备数字信息意识。三是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能选择适合自身个性和潜质的发展方向,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能够传承国学礼仪活动,形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三)基本原则

1.时代性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德育工作的统领作用。

2.特色性原则。发掘兰州教育资源,突显黄河和丝绸之路文化优势,构建富有兰州特色的德育模式。

3.系统性原则。整合德育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元化德育实施、监督、评价机制。

4.实践性原则。德育实现由课堂向实践的转变,着力培养道德技能、道德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主要内容

(一)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根据《兰州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工作要求,通过课程改革、课程建设和完善评价体系逐步形成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深化德育课程改革。根据《兰州市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2.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内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兰州市课程改革任务,实现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整合,建构具有兰州地方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把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创新教育等有机融入各学段学科教学中:小学阶段主要加强生命安全、行为习惯、传统美德等教育;初中阶段主要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公民意识和法治、心理健康、网络道德等教育;高中阶段主要加强公民意识和法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涯规划等教育。

3.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德育活动主题化、生活化、序列化设计的监督评价。学校要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评价过程中,纵向上要加强对中小学各学段要有机衔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评价;横向上要加强对学校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的评价。要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对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实行同步考核。

(二)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国学经典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教育。

1.开发国学教育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入课程教学体系计划,寓传统文化教育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制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教材开发、实施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国学经典教育的趣味性、实用性、规范性和稳定性。

2.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各中小学要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学校道德讲堂德育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学校要坚持分层施教,丰富诵读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有选择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等国学经典。鼓励师生共诵、家长与子女共读,使其成为学校、家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拓展教育实践活动。学校要充分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契机,广泛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文化、庆典文化之中,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利用国学馆、博物馆的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

(三)广泛开展学校文化教育 学校文化是师生的精神坐标,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支撑力量。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品质文化的育人功能。

1.加强内涵文化顶层设计。学校要创设既具有历史传承,又具有时代创新的学校文化制度建设,通过入学教育、班(团)会课、毕业典礼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理念、愿景以及“三风一训”等学校文化符号,并成为学生共同认可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实现育人模式由制度育人、环境育人到文化育人的转变。

2.精心打造提升文化品质。学校要大力实施“凸显精神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强化行为文化、丰富课程文化、提升环境文化”的“五个文化”建设。以树立先进教育理念为核心,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学风文化建设,突出对师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公民道德教育,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培育高品质的的校园文化特质。

3.提升学校文化育人效果。学校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通过晨会、班团会、校园媒体等平台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开展主题教育。利用学校网络报刊、文化墙、校史馆等文化载体,培养母校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通过德育示范校、文明校园的创建等活动促进文化育人。

三、实施途径

学校要全方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文化教育课程化、活动化、实践化,并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全过程: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体系、融入主题实践活动体系、融入家庭和社区教育体系,努力构建立体式、多层次、数字化的“三育三融”德育工作模式。

(一)融入教育教学体系 加强德育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全方位实施课程改革、挖掘学科德育功能、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实施格局。

1.推进德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育人主阵地,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各学校要着力构建具有兰州特色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育人体系。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科德育落实,发挥主渠道育人作用。推进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转变传统德育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实效性,使其成为系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课程。完善具有兰州特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的地方和校本课程体系。要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师资、课时、场地、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2.挖掘学科德育功能。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目标和任务,挖掘其他学科德育资源,整合国家、地方与学校课程,挖掘富有兰州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各学科数字化精品德育课程资源库。学科教师要把“三育”内容有机融入语文、历史、地理、体艺等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中要有明确的指向和设计,授课形式要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充分发掘兰州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本土化德育校本课程。探索学生社会实践课活动机制,并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开发校内外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做到课程教育有目标、活动有课程、工作有实效。

3.完善德育评价体系。把德育课程、学科德育、学生参加社会 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成效纳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要根据不同学段,系统规划和设置德育课程,建立学段衔接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小学阶段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侧重基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培养的评价;初中阶段注重对学生价值感知教育,侧重社会公德、社会规则和基本法治观念培养的评价;高中阶段注重对开展学生价值认同教育,侧重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考试评价之中。

(二)融入主题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要大力实施体验式德育,充分开展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锻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开展民族复兴、中国梦、金种子等系列主题教育。

开展主题教育。结合“民族精神活动月”活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结合“中国梦”主题活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金种子”工程,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结合“三爱三节”活动,进行公民素养教育;结合“五礼五仪”活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结合“洒扫应对”活动,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创建教育实践基地。学校要利用具有我市人文特色的国学馆、博物馆、非物质民俗博物馆、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纪念馆、故居旧址、名胜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优势,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起中小学生定期对公共文化机构参观学习和实践的长效机制。利用重大节庆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的普及教育,挖掘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利用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利用五四青年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和假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真贯彻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道德素养。

培养国学名师。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工程,依托“金城名师工作室”,实行国学教育教师“一校一导师”制度,培养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和名师。通过参加“文化兰州·全民共享”公益活动、国学经典论坛等形式,发挥国学名家的引领辐射作用,激发师生学经典的兴趣。

纳入课程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丰富语文、历史、政治等各门课程的德育内涵。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进师生头脑”,开展“创特色·创模式·创成效”活动。学校要围绕道德主题,依托金城兰州传统文化元素,开发一批本土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和读物。

搭建教育平台。学校每学期要制定国学经典诵读计划,整合我市国学教育资源,借助道德讲堂、经典诵读、国学专家进课堂等载体,通过国学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群众性组织,组织学生深入兰州国学馆举行童子礼、开笔礼、汉服礼仪表演等主题教育,发挥实践基地独特的育人作用。

3.学校高品位文化教育。学校以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校园为契机,通过科技节、体艺节、社团(队)日等校园主题活动节开展以 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法治、安全、生态、网络、心理健康等文化教育活动,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校园精神培育。各中小学要加强文化制度的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通过校微、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校树、校花、校园网等载体表现校园精神,让师生受到熏陶和激励。学校要通过校史陈列室、荣誉室等校史展览等活动,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思想道德教育。开展“金种子”工程,通过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在心中、“日行一善每日实践”“传承文化读书成长”“我志愿我参与爱心奉献”“手拉手一家亲,同唱民族团结一首歌”等播撒“金种子”活动,引导中小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放到主题教育中

文明礼仪教育。各学校要贯彻《兰州市教育局关于坚持立德树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开展以“五礼五仪”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五礼”即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五仪”即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毕业仪式。

法治安全教育。以兰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为契机,促进法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创建模拟法庭,开展国家宪法日学习、班团(队)日安全法治教育、网络道德与法治等法治教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法律知识的考核,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生态文明教育。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通过上好生态环保课、组织征文评比、主题班(团队)会、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环保科技和“兰州蓝”的 生态环保意识,建设美丽兰州。

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创建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情感教育、健全人格的培养,通过“知心姐姐”专栏、开放心理咨询室、个案分析、设立心理信箱等建立学生心理支持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融入家庭和社区教育体系

学校要汇聚教育智慧,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建立健全家校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德育辐射力度,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文化教育的覆盖面。

1.构建家校合作机制。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第一场所的作用,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整个德育工作体系。

办好家长学校。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培训班,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以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举办“智慧父母·圆梦工程”系列公益论坛等活动,引导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密切家校联系。学校要建立家校合作QQ群、网上家长学校,发布德育动态,督促家庭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建立班主任家访长效机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以家庭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开展立道德、育家风学习活动。

家长参与体验。学校要积极引导家庭主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邀请家长观摩和参与学校德育主题活动,适度参与听课、综合实践、巡考、颁奖、家长义工等活动,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衔接起来,逐步打造立体式、全方位德育网络。

2.建设社区德育联盟。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社区资源对 学生进行道德培养的平台作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健全协作机制。学校要加强和社区的沟通交流,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学雷锋志愿者进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五城联创”宣传、禁毒宣传等工作,拓宽德育的覆盖面。

整合社区资源。要积极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创设、挖掘道德教育的情境因素,通过开展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敬老爱老等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创建育人基地。在校外不断开拓和创建法治、科技、国防、生态等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道德德内涵,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检验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准。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坚持立德根本任务,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

2.构建制度体系。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持把德育工作作为推进学校品质提升和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研究细化“三育三融一养成”德育模式实施方案,完善德育工作制度体系,保障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加强队伍建设。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发挥金城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注重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学校要着力构建由校长、政教处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家长构成的六位一体全员德育工作队伍。4.开展德育研究。各级教研部门要调动专职教研员引领德育科研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组织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德育校本课题研究,形成“校校有项目、校校有亮点、校校有品牌”的德育工作格局。

5.完善评价机制。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德育实效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办学绩效的重要依据。各中小学校要健全德育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机制,以评价促进德育实效的提升。

第二篇: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134”行动计划

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134”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未成年人抓起,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战略任务,又是紧迫的现实要求。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德育环境、丰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稳步推进德育课程建设、德育教研和德育评价改革,初步形成了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德智体美有机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人心,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但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工作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亟待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学校文化育人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等。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构建兰州教育德育新模式,以科学务实的行动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今后五年,我市将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134”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1.“1”个目标。培养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到2020年,形成全员育人、全 程育人、全时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全市建成德育示范校200所、文明校园200所。分学段重点培养目标为:

小学学段重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情感、文明有礼的习惯、安全自护的意识、乐学向上的意趣、诚实守纪的品质。

初中学段重点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举止文明的言行、遵规担责的意识、自控耐挫的品质、立志怡情的志趣。

高中学段重点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敢于担当的公民意识、乐观向上的个性追求、志存高远的理想情操。

2.“3”项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文化教育。

3.“4”个途径。将德育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校文化、社会生活之中。

(二)基本原则

1.时代性原则。坚持立德树人,站在世界发展、民族复兴、信息革命的前沿,充分发挥创新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

2.特色性原则。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凸显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优势,构建富有兰州地方特色的德育模式。

3.系统性原则。整合优质德育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德育实施、监督、评价机制。

4.实践性原则。实现德育工作由课堂向实践的拓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要聚焦“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载体,拓宽培养渠道,落实落细育人 目标。

1.以全面发展为理念,培育核心素养。立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三大板块,着力提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以创建文明校园为载体,夯实精神根基。围绕领导班子、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阵地、教师队伍、人文环境等方面,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把学校建成能够培养具有21世纪核心竞争力人才的阵地。

3.以落实《守则》为基准,铸造发展格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要求转变成日常行为准则,引导中小学生增强自觉践行《中小学生守则》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要加强家国情怀教育、责任担当教育、人格修养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1.以民族精神为灵魂,培育家国情怀。着力引导中小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以中华传统家国操守为价值标准,增强家国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2.以社会公德为支撑,增强责任担当。着力引导中小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以中华传统伦理价值为基础,形成保护生态、乐于奉献、尊老爱幼、热心公益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3.以道德品质为任务,锤炼人格修养。着力引导中小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以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为导向,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能创新的中国人。

(三)校本文化教育

学校要完善办学理念、学校治理、师生行动等育人系统,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以三风一训为精神,完善理念系统。确立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为价值取向的核心理念,高度凝炼办学理念、办学愿景、培养目标等学校精神文化符号,并转化为师生的精神认同和价值追求。

2.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完善治理系统。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3.以品质提升为核心,完善行动系统。盘活文化资源,将学校文化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打造出富有鲜明特色、内涵丰富的文化品牌,以品牌效应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四、实施途径

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校文化和社会生活,构建立体式、多层次、数字化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一)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改进课堂教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教学全过程。

1.优化德育课程体系。落实国家课程,加强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基础性课程教学。加强法治、生命、劳动、生态、心理健康、科技创新等专题教育,开发拓展性课程;围绕团队活动、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社区服务等,开发体验性课程。市上定期组织优秀德育校本课程评选。

2.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实施全科育人,将德育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统整各学科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加强学科融合。利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有效落实德育目标。

3.优化德育评价体系。完善以道德素养、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为要素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总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多元化、个性化、过程化的评价方式,将学生德育评价结果作为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融入实践活动之中

重视德育体验和实践,加强常规教育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教育活动和专题教育活动。

1.抓实常规教育。以《中小学生守则》为基点,整合德育常规活动,设计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德育系列活动,重点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建成常规教育体系和长效机制。

2.丰富主题教育。结合民族精神月、国家公祭日、国庆节等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中国梦”“金种子”“三爱三节”“五礼五仪”等主题,开展公民素养教育;结合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母亲节、教师节等主题,开展感恩教育;结合健康、安全等主题,开展生 命教育。

3.拓展实践教育。利用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法治教育基地、国学馆、博物馆、科技馆、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通过旅行访学、社区服务、志愿活动、勤工俭学、学雷锋、保护母亲河等活动载体,丰富德育实践。

(三)融入学校文化之中

以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为重点,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在学生品格养成中的浸润度和熏陶力。

1.制度文化引导。将学校精神贯穿于现代学校治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主管理、家校合作之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在公正公平基础之上的执行力,形成自觉体认,规范和指引师生行为,把制度中蕴含的的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内化为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2.行为文化规范。全面开展旨在提升学生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的实践性活动,通过学生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明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正确价值判断体系,养成墩品雅正的行为习惯。

3.环境文化浸润。坚持人文与自然相并重、文化气息与人际关系相融合、整体设计和结构布局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学校布局合理、动静分明、品位高雅、个性凸显、科学合理的特色环境建设,让校园环境彰显核心理念,倾注人文关怀,充满文化气息,把校园建成诗情画意的花园、爱心洋溢的家园、愉悦求知的乐园。

(四)融入社会生活之中 不断拓宽德育渠道和形式,共筑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作的良性机制,将德育渗透到中小学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家校合作育人。实施“智慧父母·圆梦工程”,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教论坛、家长讲堂、好家长评选、家风建设等活动,引导家长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开展健康有益的家庭文化娱乐活动,为孩子提供宽松、活泼、和谐的精神成长空间,传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家校共同培养学生生活、学习等良好习惯。

2.多方联动育人。协调政府机构、社会团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建立德育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强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区德育资源的优化利用,组织中小学生进企业、进社区、进高校、进场馆,开展生涯规划、国情教育、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爱他人。

3.践行规则育人。在社会生活中,引导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遵守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提高文明素质。在体育场、剧院等公共场合,做文明观众;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做文明乘客;在游览场所,做文明游客;在道路上,做文明行人等;在网络上,做文明网民。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也应成立相应机构,学校党组织要领导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

(二)细化方案制度。各县区、各学校要将德育工作制度化,推进学校品质提升和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细化德育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构建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家长委员会制、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的制度体系。

(三)提高队伍素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定期组织德育队伍的专项培训。充分发挥“金城名班主任”的辐射引领作用,开展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和主题班会评比,提高育人能力。各学校要加强班主任、家庭教育骨干、校内外辅导员等队伍建设。

(四)开展德育研究。各县区、各学校要借助教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的德育专业优势,指定专人负责德育研究工作,加强德育校本化研修,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德育工作实践化等课题研究,力求学术研究与经验传播同行。

(五)加强督导评价。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办学绩效的重要依据。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德育资源库,健全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

(六)加大宣传力度。各县区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加大中小学德育工作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学生德育工作。各学校要借助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手段,搭建德育工作交流平台,宣传推广德育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

第三篇: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转)

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

(2012-2015年)

为深入贯彻2011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十二五”时期教育规划的各项任务,切实推进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2007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区县各有关部门和中小学校大力推动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实施了社会大课堂、班主任全员培训、网上家长学校等一系列服务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实事,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全市中小学生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庆祝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展现了首都中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市以更高标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的重要时期。当前,落实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适应世界城市、首善之区和“三个北京”建设的新形势,满足首都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新需求,中小学德育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重要任务: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全面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育人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社会大课堂建设和应用需要进一步深化,学校、家庭和社会全员育人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北京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北京的积淀和发展。以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为重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构筑精神支柱,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贯穿以下原则:

(一)体现时代要求。把握党和国家对我市中小学德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大力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着力推进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突出首都特色。把握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发挥首都的特殊优势,着眼首都的特殊要求,着力形成首都中小学德育的品牌和特色。

(三)抓住重点环节。抓住推动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夯实主渠道、主阵地,着力创新德育工作的体制机制。

(四)强化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面临的困难和薄弱环节,着力破解德育领域的热点、难点和突出问题,增强德育实效性。

三、主要目标

从现在起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大力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学校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着力培养体现“北京精神”的首都青少年。与时俱进,在研究解决德育新情况新问题上有重大突破;创新机制,在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育人上形成有力保障;转变方式,在增强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大功夫;服务学生,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幸福感上见实效。

四、重点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实施八项工程。

(一)课程德育构建工程

课堂教学是育人主阵地,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涵。着力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育人体系。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和学科德育落实,发挥主渠道育人作用。推进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实效性,使其成为系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课程。将中小学27个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学习纳入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坚持每年开展学科德育优秀案例和课例的评选、展示、交流和研讨活动,总结和推出一批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典型。完善具有北京特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的地方和校本课程体系。2012年秋季开始,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我爱北京》、《志愿服务》、《北京精神》等地方课程。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师资、课时、场地、设施等方面的要求。积极鼓励学校开设富有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扶持一批高中学校开设市情、国情教育选修课程。

(二)学校文化示范工程

文化是教育发展的力量,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把中小学建设成为传播和辐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阵地,特别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

启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支持全市中小学校结合校情,在校园环境、学风教风、班级文化、学生社团、红领巾阵地、党团建设等方面形成富有内涵和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十二五”期间推出500所中小学学校文化示范校。

开展校园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大力开展传统文化、地区文化、校本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家长开放日、社区开放日等形式,推动学校文化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检验和监督,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学校,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推动中小学主题教育系列化。每学年按时间、分学段,坚持开展“我们的节日”、“学雷锋活动”、“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劳模进校园”、“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模拟联合国、唱响新童谣、网上冬夏令营、上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第一课、国旗下讲话、入队和离队建团仪式、成人仪式等活动,使学习践行“北京精神”制度化并形成特色。

(三)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也是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红领巾学校、少年团校和中学生党校建设。建设市、区、校三级红领巾学校、少年先锋团校和中学生业余党校,促进有机衔接,逐步建立优秀学生的发现、培养和追踪机制,积极发展优秀中学生入团、入党,大力弘扬和唱响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实施中学生领袖培养计划,培养和树立优秀中学生典型。

深化社会大课堂建设和应用。以《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大课堂工作的意见》为指导,推进资源单位实施“学生教育计划”,鼓励中小学在社会资源单位设立学生第二课堂实践点和体验区,推动建立校级资源单位,支持教师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教研活动。继续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每年五月举办“博物馆之春”活动,大力推动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等各类教育场馆。

每年举办中小学生公共服务周活动。推动中小学全面开展社会公共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服务,引导小学生学做志愿者、中学生践行志愿者,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积极拓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校内外志愿服务项目、岗位和基地。面向学生开展社会服务公益创意设计活动。

全面推动中小学开展生涯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法制教育。推动青少年社会实践体验营活动,引导学校将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为学生发展兴趣、学习深造、就业选择奠定基础。大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提升学生法律素养。

(四)家校社协作育人工程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目标相同,角色不同。要着力构建三者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协同合力的育人机制。推进家长教师协会和家长委员会建设。到2015年底,全市中小学普遍建立班级、校级家长委员会或家长教师协会。在条件成熟的区县,建立区县级家长教师协会或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引导家长更加关注孩子品德发展。推动教师进社区制度化,完善中小学生寒暑假回社区报到制度。

完善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府统筹作用,进一步协调市各有关部门以社会大课堂为抓手,调动起社会各行各业服务教育、服务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全社会育人的有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团、教工作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首都中小学德育资源共融共享。联合首都文明办、团市委、市妇联,推进各部门、各系统中小学数字德育资源融合和共享。继续办好中小学网上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扩充资源,新建一批品牌栏目。建成德育工作资源库,办好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建设强有力的课程团队和有吸引力的特色栏目。推进中小学班级博客、博客联盟和微博建设。

(五)德育队伍建设工程

建设一支理念先进、专业能力强的优秀德育工作者队伍是推动学校全员育人的重要保障。着力加强德育工作协作团队建设,加强以班主任、政治教师、心理教师、德育管理干部、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为主体的德育骨干队伍建设。

建设德育工作协作团队。加强学校德育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完善中小学德育专家团队和德育基地校建设,争取媒体支持,形成科研引领、行政推动、实践推进、专家指导、社会支持的德育工作格局。强化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每年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单设德育培训专题,强化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能力。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弘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良好风尚。

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用三年时间,完成一轮区县和学校德育管理干部轮训。继续举办校长谈德育论坛、德育专家大讲堂、德育工作者系列报告会。建立市级骨干班主任和市级班主任带头人制度。制定《中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指导意见》,建立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试点班主任职级制。继续开展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推出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和示范作用的优秀班主任典型,营造人人爱当班主任、人人当好班主任的良好氛围。未来三年首先在高中阶段实现心理教师定编定岗。将校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业务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中。

(六)德育管理规范工程

学校管理是规范办学、服务学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重要方面。着力完善德育工作机制,规范学校德育管理。

颁布实施《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以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总结梳理北京市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体系,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中小学德育体系,树立首都中小学德育品牌。研制《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规程》。进一步规范学校德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以校章为入手推进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强化《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

健全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坚持每三年一次的全市德育工作会议制度,每年一次的德育工作交流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完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和学校德育发展状况监测制度。建立中小学心理教师教研制度。规范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使用,指导中小学开设心理活动课或心理健康教育课。探索建立市、区两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教研制度和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观摩交流周活动。

(七)特殊需要关爱工程

针对不同教育群体的特殊需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每一个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开展来京人员随迁子女融入教育。实施京籍和非京籍学生手拉手活动,面向来京人员随迁子女开展爱祖国、爱北京教育,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北京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特殊关爱和照顾,加强养成教育,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同在蓝天下健康共成长。重视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开展需求性调研和动态性监测,根据独生子女的特点,开展校本性、区域性的教育教学试验,通过实施同伴教育、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

积极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加强专门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推进专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研究普通中小学校和专门学校的转送衔接机制。在普通中学继续完善全市中学行为不良和严重行为不良学生的动态监测和成功教育案例模库建设。

(八)德育科研引领工程

科研是实现首都中小学德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加强德育科研队伍建设,发挥科研的前瞻性作用,为德育工作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完善市、区县德育研究网络。加强市、区两级德育研究机构建设,吸纳高素质专业研究人员,确保每个区县都有专门从事学校德育研究的部门和人员。建立全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交流制度。

加强理论研究导向和实践成果提炼。切实发挥德育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作用,加大对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力度,加强德育基础性调研。鼓励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德育研究活动。总结提炼首都中小学德育的鲜活案例和成功经验,培育一批首都中小学德育特色品牌。

加强德育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进,学术交流与经验传播同行。完善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京津沪渝德育研讨会、华北地区合作平台等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为确保今后三年首都中小学德育“八项工程”的完成,市、区县要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督导评估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中小学德育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各区县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本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根据本行动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区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并指导学校制定实施计划。强化“一把手”负责制,确保区县和学校德育工作有固定的专人专岗负责。

(二)保障经费投入,为中小学德育发展提供物力支持

各区县要根据本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的实施需要,在市级经费投入的引导下,不断加大对学校德育经费投入。在整体推进基础教育发展中,把德育作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予以统筹考虑,切实保障德育的经费投入,纳入区县和学校预算。要把不断增加的教育经费更多地用在教师和学生直接受益的项目上。

(三)强化督导评估,确保中小学德育实现预期目标

政府督导部门加强对区县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定期组织开展德育专项督导。在区县和学校有关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评中,把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作为重要考察内容。各区县要加强行动计划推进过程中的自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第四篇:深圳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深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明确深圳中小学德育未来三年工作发展思路、目标和路径,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引领,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聚焦德育问题,破解德育难题,创新德育思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实施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注重时代特点。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准确把握时代特点,落实新时期、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各个层面的引领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系统规划。聚焦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学生全面发展工作存在的核心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创新工作方法,寻求解决路径。整体规划各学段育人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积极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坚持尊重差异,注重工作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育和心理认识特点,合理确定不同年龄学生发展指导内容与重点。建立健全德育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创新途径和载体,将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注重知行统一,强化养成教育,努力形成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三、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格局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方法和路径进一步丰富,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进一步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小学德育体系基本形成,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基本健全,努力达到让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德育工作格局,凝炼具有深圳特色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准,建设文明和谐、自主发展的育人环境,开创深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

1.建立中小学生分层德育目标的“深圳标准”和实施路径,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增强广大中小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打造一批德育“好课程”和地方德育课程,逐步形成地方特色德育课程体系。

2.培育30个市级特色德育品牌项目,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营造班班有文化、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德育活动氛围。

3.建设49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带动区、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培育一批德育工作骨干力量。

5.建设一批书香校园和生态文明绿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三风”建设和环境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6.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60所,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7.新建1个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全市性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各区均拥有至少1个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整合社会资源,依托各单位和各大企业,遴选100个以上人文历史、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类别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以点带面的“1+N”实践基地体系。

8.100%学校建有家长学校,打造一支家庭教育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四、行动计划

(一)标准育人行动。结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版)和我市中小学生“八大素养”,研制符合深圳实际、具有鲜明时代性和特区特色的深圳市中小学生文明行为标准和实施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探索发布中小学生文明行为指数和心理健康指数。开展深圳市中等学校“优秀学生”和“特区模范少年”评审,总结、归纳特区中小学生行为和精神特质。探索对学生参加综合实践、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课程的评价模式、方法和程序,积极推进综合评价工作。

(二)管理育人行动。完善德育工作体制机制,成立深圳市中小学“校外教育联席会议”、“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等协调议事机构,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规范校规等日常管理制度,打造一批依法治校和禁毒教育示范学校。制定全员育人工作方案,明确每个岗位每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做到人人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引导广大中小学校开展特色德育项目研究和创建,在全市培育30个具有广泛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特色德育项目。开展“中小学生欺凌和防治工作宣传周”活动,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治体系。

(三)课程育人行动。按照国家和广东省有关要求,学校德育、综合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足开齐。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市、区教研部门结合区域实际开发1门以上理念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地方课程。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特色,至少开发3门以上德育校本课程。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德育内容和目标以适当形式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好课程评审和学科德育优秀案例评选、展示、交流和研讨活动。实施卓越课堂优质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精品选修课程建设项目,完善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四)文化育人行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和秩序,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育人功能,形成校园文明建设常态化机制,发挥英雄模范人物、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名家进校园活动,创建一批书香校园和生态文明绿色学校,实现中小学文明校园和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学校创建100%覆盖;100%学校均拥有校报或校刊,100%班级均拥有班名、班微、班歌、班级口号等。每所学校都建有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公众群,引导学生文明上网、防止沉迷。依托共青团和少先队,指导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支持学生自主管理,每年开展优秀学生社团评选活动。

(五)活动育人行动。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展主题教育。结合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党的生日、香港回归日、抗战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澳门回归日等重要纪念日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开展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结合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节电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清洁地球日、世界粮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丰富升国旗、班队会课、入团入队仪式、校园节、运动会、“四点半学校”等活动形式和内容,创新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模式。探索体育、艺术活动融合德育内容,明确学校体育、艺术活动中的德育目标和实现路径。

(六)实践育人行动。落实综合实践课程不同学段课时和目标要求,研发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等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新建1个以上市级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每区至少拥有一个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确定100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研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研学旅行课程,出台研学旅行工作方案,规范管理。发挥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加强典型宣传。

(七)专业育人行动。进一步发挥班主任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班主任聘任、考核、培训、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班主任职级制。举办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风采大赛和“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为不同层次班主任专业成长搭建不同平台。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在师德师风、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和培训交流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健全市、区、校三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网络体系,创建40个以上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覆盖全市所有区域和中职、高中、初中、小学所有学段。

(八)心理育人行动。针对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意见,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完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和心理辅导室建设。开展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和心理健康教育A、B、C证培训,大力提升心理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60所,加强引领示范。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和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九)协同育人行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建有家委会,引导家委会有序参与学校管理和课程建设。100%的学校建有家长学校,指导社区学校开展婚前教育、育前教育、学前教育等准家长教育。每年举办家庭教育系列论坛,研究讨论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育和认证制度。主动联系本地宣传、综治、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卫计委等部门、组织,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家庭、学校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注重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资源引进校园,发挥“五老”亲身示范和关心一下代的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德育工作领导机制。学校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引领作用。

(二)加强业务指导。成立市、区两级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加强对全市德育科研、培训和活动组织的统筹力度。市区科研院所要加强对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建立专业学习和发展共同体,加强对育人目标、内容、方式、途径、评价、理论基础、当下困境、未来发展等内容的全方位研究。

(三)加强条件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不断加大德育工作经费投入,将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经费纳入德育工作经费预算,各中小学校要设立德育工作专项资金,“四点半学校”活动费用中用于德育活动、社会实践的经费不少于三分之一。

(四)加强督导评价。要将德育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对区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和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区域、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适时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工作。学校要认真开展学生的品德评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第五篇: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文档

关于印发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闽委教宣〔2011〕27号

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各省属中职、中小学校: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根据今年教育会议和全省教育工委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中小学德育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

2011年5月27日

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以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为重点,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优化育人环境,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到2013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深化;建立省、市、县、校四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健全完善中小学生法纪教育长效机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同比明显减少;设区市各建成1个示范性社会实践活动基地,70%县(区、市)各建成1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实施培养培训百名德育名师、千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生管教师、万名骨干班主任计划;建设覆盖全省城乡学校的数字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完善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机制,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进一步形成。经过三年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普及深入,心理健康、文明礼仪和法纪教育更加有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更加丰富生动,校园文化进一步繁荣,德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德育特色更加彰显,中小学普遍重视德育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发展。

遵循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生活打好基础。小学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教

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情,初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和法纪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逐步形成诚实守信、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科学意识。高中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逐步形成法律意识、科学意识以及诚实正直、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中职学校还要加强职业道德、劳动纪律、职业规范教育和健全人格、自信自强、创业精神教育。

三、工作重点

2011年至2013年重点推进和实施10个行动项目:

(一)养成教育提升行动

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定实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手册》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须知》,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针对学段特点,小学重点开展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中学重点开展遵守校规校纪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各学校要制定行为规范教育规划和工作目标,落实岗位职责和评估考核制度,狠抓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教育,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开展全省行为规范示范校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团、队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运行机制。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把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别确定小学、初中、高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各地各校要抓好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中职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不断扩大活动参与面和普及率。每个县(区、市)要创建2-3所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指导学校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二)生命安全教育提升行动

加强生命教育。制定实施《福建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把生命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编写生命教育地方和校本教材。根据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推进生命教育内容进课堂,将生命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把生命教育与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专题教育有机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与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相结合。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组建福建省生命教育指导组,加强对学校生命教育的引领指导。各地各校要开展“珍爱生命、幸福生活”等主题教育。在福建中小学生在线开设“生命教育”频道、网页。

加强安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举办安全讲座、编写发放安全教育手册、制作安全教育动漫宣传片、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加强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拥挤踩踏、防食物中毒、用电安全等教育。加强学生安全自救技能训练,形成学校安全演练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和工作措施,不断推进日常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要重点加强校园保卫力量,加强门卫值班和校内治安巡逻,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各地要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特别是校车的管理,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三)法纪教育提升行动

全面开展“法纪进校园”和“法纪进课堂”活动,抓好每学期第一个月的“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月”活动,形成制度、全面覆盖。中小学普遍开展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稳步推行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制度,让所有教师都负责到班,责任到人,担当部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成长导师”,或分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选聘、管理、考核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法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对校园暴力、网络犯罪、勒索等中小学生犯罪早期预防、预警和干预,建立学生校园伤害预警机制,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预防校园侵害案件的发生。

(四)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

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成立省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建专家团队。全面建立省、市、县、校四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心理论坛、网络咨询平台等的作用,到2012年实现学校心理咨询室基本覆盖,每个县(区、市)都要创建3—5所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把每年5月最后一周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优质课评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按师生比1:1000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水平,2013年前对中小学德育干部和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轮训一遍。

(五)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提升行动

各地各校要建立和完善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有心理障碍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帮扶制度。各地要发动社会力量,推广“爱心妈妈”等结对帮扶办法,让他们感受关爱,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培养奋发向上精神,减轻心理负担。学校要制定关爱帮扶特殊群体工作计划,采取多种救助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地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要挖掘亮点,培育和树立特殊群体学生优秀典型。各学校要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落实“一对一”帮扶。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和社区联系,实施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渡过难关,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发生。

(六)课堂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学。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化建设,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年级德育内容和目标体系,发挥德育学

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优势,增强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和教研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德育教研员,组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开展福建德育名师网上授课(教研)活动,展示推广各地德育课程优质教学资源。逐步建立省、市、县德育名师(德育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发挥德育名师和德育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促进德育课程教学和育人团队成长。实施开展全省德育课程“精彩一课”和优秀课件征集评选活动,积极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德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积极挖掘和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见》,整体规划好中小学学科德育内容体系,落实各学段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设立学科德育研究重点课题,利用中小学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找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点,开发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教师教学参考资料。开展全省课程育德优秀案例评选和课程育德研讨交流活动,推广学科育人成果。把学科德育渗透纳入德育测评体系,到2013年实现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有机渗透。

(七)校园文化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要求,制定实施本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力争到2013年,使全省大多数中小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各中小学要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全省中小学“争创温馨班级、构建和谐校园”活动。

加强校园精神培育。各中小学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做到严格管理,规范有序。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通过校微、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校树、校花和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等载体表现校园精神,让师生受到熏陶和激励。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抓住重大契机开展主题教育,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我们的节日”活动,办好“形势教育大课堂”。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系列活动,组织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中小学要普遍举办校园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各地要定期举办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积极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广泛开展“班班有歌声”、“红歌大家唱”等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指导,每两年评选表彰“百佳学生社团”和“千名优秀学生社团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推广建设学校“绿色网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八)实践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制定实施全省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指导纲要,着力解决制约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安全、经费、时间、场所等薄弱环节,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各校每年要制定各年级学生社会实践计划,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小志愿者”网上注册和校内外服务活动、社区实践活动、暑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要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

红色旅游。各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教师从事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工作,计算工作量,纳入教师绩效工资统筹管理。各地要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予以保证。完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保证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每学年1-3天、中高年级学生一般每学年5-10天;初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20天;普通高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30天的社会实践时间。

推进德育阵地建设。贯彻《福建省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的意见》,规划建设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到2012年各县(区、市)全部建成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设区市各建成1所示范性社会实践基地,到2013年全省70%的县(区、市)都要建成1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做好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配合工作,主动联合社会各个方面,充分发掘利用学校、社区、工厂企业、科研院所、体育场馆、文艺团体、驻闽部队、公园景点、公益服务场所、农业生态园区等社会资源,建立各类专题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

(九)数字德育提升行动

加强全省德育网络资源建设,促进德育管理、活动、课程、评价、培训信息化。加强全省中小学德育网络的统筹管理,整合各类资源,以福建中小学生在线为基础,建设福建中小学德育信息资源库,搭建省、市、县、校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德育工作动态管理新模式。加强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整合、新建、引进一批优质网络德育教学资源,广泛开展网络德育主题活动、实践活动和教研活动,使农村师生共享优质德育资源。加强网络安全责任管理,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到2013年把福建中小学生在线、中职学生在线建设成为深受中小学生欢迎、有影响力的德育主题网站。充分发挥省级主题德育网站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广莆田绿色网室、厦门小学生文明博客的建设管理经验,全省每个设区市建立一个中小学德育主题网站,每个县(市区)有德育专题网页。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网络监管、网络技术、网络评论员和BBS版主五支队伍,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开展全省优秀德育网站(网页)评选活动,促进一批德育示范网站和品牌栏目的形成。提高德育队伍应用信息技术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拓展德育新时空。

(十)队伍建设提升行动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深化师德师风教育,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全面提高师德人文素养。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定期开展全省“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严格按照福建师德规范20条禁令的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共同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推广实行“成长导师制”,提倡教师人人做学生的导师,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要求对挂钩结对的学生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将德育工作队伍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健全省、市、县三级德育队伍培训体系,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举办全省班主任素质大赛,编印《班主任工作手册》,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要求,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结合省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评选,每三年表彰一批“福建省十佳班主任”和“福建省百名优秀班主任”,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建设一批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培养学科德育专家骨干,促进德育与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各校要重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配齐配优中小学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定期开展团队干部业务培训。加强中小学生管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编制,选好配强生管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推行学生干部竞选制和轮换制,推动中学生业余党团校和学生会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教育关工委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扩展以“五老”为主体的关爱工作团和校外辅导员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的高度,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和创新学校管理。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工委、教育局都要建立起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专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各级各类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校长要切实担负起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密切配合,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

(二)加大经费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中小学德育工作专项经费。各中小学要保证学校公用经费中按学生人数安排3%以上的经费用于德育工作、德育实践活动,并逐年增加,为德育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德育队伍培训进修、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表彰与奖励等提供保障。

(三)完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社区教育职能,积极会同妇联组织加大家长学校建设力度,省里制定印发《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意见》,健全家长学校的师资、教材和教学计划。学校要主动承担责任,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社区作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服务。各校设立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明确班主任家访制度及教师家访制度,并列入考核内容。加强与特殊家庭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各地通过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开展巡讲活动,把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配合,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以互联网、手机为重点的网吧、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净化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和新媒体管理,发挥好报刊、电视、电台和网络媒体的作用,弘扬社会正气,努力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理论研究。充分利用福建省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资源优势,发挥德育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和《福建教育》(德育版)的导向作用,每年发布和组织实施全省中小学德育和校外教育研究课题规划,支持鼓励各地各中小学组织教师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总结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推动德育工作信息交流。开展德育实验研究,在全省范围内分阶段建立德育实验示范学校,总结和推广实验成果。

(五)强化督导考评。完善德育工作检查考评机制,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德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建立县(市、区)教育部门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制度。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年报制度和《福建省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方案(试行)》的实施,把德育工作作为考核领导业绩和学校评奖、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作为文明学校的前提条件。对德育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实行黄牌警告,并建议上级党委对学校领导予以降职或免职。建立和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定期组

织交流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表彰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要建全校园稳定工作机制,完善“经常排查、定期分析、信息预警、事前预防、随时化解、应急处置,督导检查、责任倒查”的工作制度,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校园内、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执行课程计划情况的督查,既要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又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充足的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六)推动工作落实。各地各校要坚持因地制宜,强化整体部署和局部推进相结合,根据本行动计划要求制定专项实施方案,促进各项工作落实。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打造区域、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全省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展示活动,推动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活动广泛开展,形成德育工作科学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新格局。

下载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讨论稿  呈送金处 26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讨论稿 呈送金处 26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