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位名人的职业生涯案例
十位名人的职业规划故事(作者:董丽丽 单位:中创教育)
一、施瓦辛格的职业规划
四十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穷小子,身体非常瘦弱,却在日记里立志长大后做美国总统。如何能实现这样宏伟的抱负呢?经过思索,他拟定了一系列目标。
做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厚的财力后盾的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最好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行动。某日,当他看到着名的体操运动主席库尔后,他相信练健美是强身健体的好点子。他开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练习健美,他渴望成为世界上最结实的壮汉。三年后,借着发达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体魄,在以后的几年中,他囊括了各种世界级的"健美先生"称号。
22岁时,他踏入了美国好莱坞。在好莱坞,他花费了十
年时间,利用自身优势,刻意打造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终于,他在演艺界声名鹊起。当他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时,女友的家庭在他们相恋九年后,也终于接纳了这位"黑脸庄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
2003年,年逾五十七岁的他,告老退出影坛,转而从政,成功竞选为美国加州州长。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美国总统。
他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科学规划,行动有力,就能成功。
从这个职业规划案例可以看出:职业规划制定的越早、步骤越详细,越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管这个目标多么艰难、自己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相差多远,只要自己有恒心、有切实可行细致的计划,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完成,就一定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二、方文山的职业规划
方文山?周杰伦的最佳拍档!周杰伦说,"没有方文山,我的歌不会这么成功"。方文山的歌词充满画面感,文字剪
接宛如电影场景般跳跃,在传统歌词创作的领域中独树一帜。
方文山如今已经俨然是继林夕之后华语乐坛最优秀的词作人,但从媒体上看,如果不说话,你会把他当做送外卖的,实际上他曾经就是个送外卖的。
方文山是电子专业毕业,为了圆梦而在台北苦苦打拼。他做过防盗器材的推销员,还曾帮别人送过外卖,送过报纸,做过中介、安装管线工。
他原来的理想是做一位优秀的电影编剧,进而成为合格的电影导演,但当时台湾地区电影的整体滑坡让他望而却步,只好退而求其次地拼命创作歌词。
方文山当时最喜欢的是电影,只是觉得可以通过写歌词这个渠道,可能能帮助他迂回进入电影圈。方文山在做一名还算称职的管线工之余,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创作歌词上,直到可以选出100多首,集成词册。
这时候,方文山开始了他的求职之路。他翻了半年内所有的CD内页,找最红的歌手和制作人,把集成册子的歌词
邮寄给他们,一次寄100份。为什么要寄这么多份?方文山是做了计算的,他估计经过前台小姐、企宣、制作人层层碾转,大概只有五六份被目标人物收到。实际上他估算的太乐观了,这样持续的求职行为持续了一年多,结果都是石沉大海,直到有一天接到吴宗宪的电话,同时吴宗宪还签下了一位会弹钢琴的小伙子,他就是周杰伦。
被吴宗宪发掘并赏识,方文山进入华语流行音乐界,和周杰伦结成黄金搭档,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真正的成为了"华语乐坛回避不掉的人物"。
看到以上方文山的成功之路,每个有梦想的人可能都会兴奋不已,好似都找到了可以成功的捷径。实际上成功之路远没有那么简单,也不是所有的途径可以被复制的。别人能用这条路走通,你则未必。方文山的求职之路有否可以借鉴的地方呢?那当然是有的。
(一)路径无法复制,但可以复制精神
你如果能像方文山一样,在卑微乏味的工作中,喜欢自己,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在一年多无果的情况下仍然有拥抱梦想的力量,你即使成不了方文山,也能成方文海。
(二)求职是需要结果的
如果方文山寄出去的不是100多首的歌词集子而是一份求职简历,简历上面仅仅是自我评价,如"将音乐视作生命、团结同事、刻苦耐劳",你觉得他会有机会吗?仅仅有梦想是永远不够的,关键你为梦想做了什么,坚持了什么,有什么样的结果?
(三)结果是要交换的
方文山那本歌词集的第一页是这样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这是我去芜存菁后的作品……已经预埋了音乐韵脚,而且充分考虑了流行音乐承转的节奏要求……"求职信是给人看的,不是自我梦呓和陶醉,要充分考虑对方的需求,提供他人认可的价值。
(四)有些途径可以更好
方文山说,进入圈子以后我才知道这个寄歌词的渠道有问题,实际上这个圈子基本上是通过圈内的编曲老师推荐,艺人的同学朋友推荐。而我比较走运,刚好赶上吴宗宪想组
建音乐工作室。
方文山被吴宗宪相中有它的偶然性。但如果方文山在作出求职行为之前更好的了解音乐圈的规则、采用词曲的渠道,而不是自我想象的话,一定可以加速求职成功的路径。求职之前要先尽量接触圈子,尽量的获取信息,尽量的认识人脉。
三、郭晶晶:做己所爱,爱己所做
2008年8月17日,2008北京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跳水决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跳水皇后"郭晶晶以总分415.35分的高分成功卫冕。
作为国内现役运动员的代表,郭晶晶是跳水"梦之队"的领军人物,曾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然而,辉煌的背后是她一步步走过的荆棘之路。5岁练跳水,15岁首次参加奥运会一无所获,1998年参加世锦赛,仅获女子3米跳板亚军,在之后的几年赛事中,她始终与奥运会冠军宝座失之交臂,其中包括悉尼奥运会3米跳板单人、双人亚军。巨大的压力,残酷和现实,并没有让她意志消沉、打退堂鼓。相反,基于对跳水运动的喜爱,她以坚韧的毅力和不服输的信心,加之
更为艰苦的训练坚持着。2004年,她终于从雅典奥运会拿回2枚金牌。如今,早可以光荣引退的她,仍在向2008奥运冠军冲刺,本届奥运会上她获得了2枚沉甸甸的金牌,演绎了一出完美的落幕。
作为一名老运动员,郭晶晶承受着长年伤痛的困扰,在一次次大型比赛中取得了如此辉煌的骄人战绩,是什么让她征战赛场多年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业绩?她成功的背后又有什么经历和特质?是什么动力在一路支撑着自己?
郭晶晶说:"因为喜欢,才会投入,才会愿意付出。"
成功的背后是一路走过的荆棘之路,我们寻找她动力的源泉,可以看到,对跳水的热爱是支持着她战胜种种艰辛、勇往直前的中流砥柱。
郭晶晶在跳板上的成功,是职业与兴趣结合的最佳体现。她喜欢跳水这项运动,为了实现那完美一跳而不停的去修正肢体、动作,不断地在重复练习中改进不足,缔造完美。用她的话说,"正因为喜欢,才会投入、才会愿意付出。"
由此可见,兴趣是成功的奠基石,兴趣对职业发展的影
响是职业是否能走向真正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职业的兴趣能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不计较得失,更能忍受成功前的寂寞,加快职业生涯发展的步伐。
四、张艺谋的职业生涯规划
经过奥运开闭幕式的洗礼,张艺谋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电影不仅好看,他的职业发展历程也值得同学们借鉴。
解剖:张艺谋的发展历程
"前半生"--从农民到摄影师和演员
1968年初中毕业后,张艺谋在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后在陕西咸阳国棉八厂当工人。1978年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影师。1984年作为摄影师拍摄了影片《黄土地》,崭露头角。1987年主演影片《老井》,颇受好评。
"后半生"--从《红高粱》到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一部《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广获赞誉。正是这部电影,让张艺谋成功地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并以一个成功导演的角色进入公众视野,奠定了张艺谋成功导演的地位。
从此,张导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经过一段艺术片的成功后,他又转向了商业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部部商业大片的红火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并最终带他走到了中国电影旗帜的位置。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又以其独特的大手笔,面向全世界展示了一部绝对中国的完美"大片",也使得张艺谋站上了生涯的巅峰。
揭秘:张艺谋导演成功轨迹
插队劳动的农民-工人-学生-摄影师-演员-导演,一次次巨大的职业跳跃和转型才最终造就了一个成功的导演。让我们共同来探析张艺谋导演的职业规划过程。
o职业准备期
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年轻时的张艺谋未能上高中就插队当了农民和当工人,很多人像他一样没有选择,但能像他一样坚持自己梦想的却不多。终于,在1978年。张艺谋以27岁的高龄去学习自己钟爱的摄影,为自己未来的转型进行积累。
o职业转型期
重新进入课堂学习后,张艺谋老老实实的做起了摄影,虽然他的志向是导演,但他显然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个时候的他仍在学习,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实践中学习。
o职业冲刺期
在《黄土地》获奖后,张艺谋有两个选择:继续作为一个已经很成功的摄影师或者转型开始做导演。然而,意料之外,他却做了另外的选择--做一名演员!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不过也可以说,这实在是最明智的选择。要做导演,特别是要想成为较有建树的导演的话,当然最好能亲身体验过做演员的感受,才能在拍片的时候和演员们够契合。
o职业发展期
《红高粱》成功以后,张艺谋拍了一段时间的文艺片,在全国大众都熟悉了他的名字后,张艺谋敏锐地捕捉到了商业片的市场价值,并与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相契合,他开始转向了商业大片,开始了自己的大片之旅,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尤其是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无形宣传,使得张艺谋导演蜚声海内外,风头无人能及。
思考:如何进行自我职业规划?
张艺谋导演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清晰的职业规划是成功的保障。同学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也有更好的成才条件,应该抓住机遇,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五、比尔o拉福的故事
背景:一个美国小伙子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商人。
中学毕业后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没有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普通最基础的专业---机械专业。
大学毕业后,这位小伙子没有马上投入商海,而是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为期三年的经济学硕士学位。
出人意料的是,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还是没有从事商业活动,而是考了公务员。
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五年后,他辞职下海经商。又过了两年,他开办了自己的商贸公司。20年后,他的公司资产从最初的20万美元发展到2亿美元。
这位小伙子就是美国知名企业家比尔o拉福。
1994年10月,比尔·拉福率团来中国进行商业考察,在北京长城饭店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他谈到他的成功应感激他的父亲的指导,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重要的生涯规划。最终这个生涯设计方案使他功成名就。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成功的简图:
工科学习→工学学士→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硕士→政府部门工作→锻炼处世能力,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大公司
工作→熟悉商务环境→开公司→事业成功
第一阶段:工科学习
选择:中学时代,比尔o拉福就立志经商。他的父亲是洛克菲勒集团的一名高级职员,他发现儿子有商业天赋,机敏果断,敢于创新,但经历的磨难太少,没有经验,更缺乏必要的知识。于是,父子俩进行了一次长谈,并描绘出职业生涯的蓝图。因此升学时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基础最普通的机械制造专业。
评析:做商贸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商品贸易中,工业品占绝对多数,不了解产品的性能、生产制造情况,就很难保证在贸易中得到收益。工科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能帮助建立一套严谨求实的思维体系。清楚的推理分析能力,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正是经商所需要的。
收获:比尔·拉福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四年,除了本专业,还广泛接触了其他课程,如化工、建筑、电子等,这些知识在他后来的商业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阶段:经济学学习
选择:大学毕业后,比尔·拉福没有立即进入商海而是考进芝加哥大学,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经济学硕士课程。
评析:在市场经济下,一切经济活动都通过商业活动来实现的,不了解经济规律,不学习经济学知识,就很难在商场立足。
收获:比尔·拉福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搞清了影响商业活动的众多因素,还认真学习了有关法律和微观经济活动的管理知识。几年下来,他对会计、财务管理也较为精通,在知识上已完全具备了经商的素质。
第三阶段:政府部门工作
选择:比尔·拉福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考取了公务员,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五年。
评析:经商必须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要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必须深知处世规则,善于与人交往,建立诚信合作关系。这种开拓人际关系的能力只有在社会工作中才能得到提高。
收获:在环境的压迫下比尔·拉福养成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由稚嫩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老成、处世不惊的公务员,并结识了各界人士,建立起一套关系网络,为后来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信息和便利条件。
第四阶段:通用公司锻炼
选择:五年的政府工作结束之后,比尔·拉福完全具备了成功商人所需的各种素质,于是辞职下海,去了通用公司。
评价:通过各种学习获得足够的知识,但知识要通过实践的锻炼才能转化为技能。
收获:在国际着名的通用公司进行锻炼,比尔·拉福不仅为实践所学的理论找到了一个强大平台,而且学习到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这也是大学生创业应该借鉴的地方,除了激情还应该考虑到更多的现实。
第五阶段:自创公司
选择:大展拳脚两年后,他已熟练掌握了商情与商务技
巧,便婉言谢绝了通用公司的高薪挽留,开办了拉福商贸公司,开始了梦寐已求的商人生涯,实现多年前的计划。
点评:比尔·拉福的准备工作,几乎考虑到了每个细节。拉福公司的成长速度出奇的快,二十年后,拉福公司的资产从最初的20万美元发展为2亿美元,而比尔·拉福本人也成为一个奇迹。
比尔·拉福的生涯设计脉络清晰,步骤合理,充分考虑了个人兴趣、个人素质,并着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这种生涯设计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变为现实。
六、周杰伦:创业路上没有偶然
如果你从事教育工作,你可以不喜欢周杰伦,但是你却不能不知道周杰伦。因为你的学生一定都知道他。这个有点沉默、家世平平的歌手,用他的音乐席卷了整个华语地区,成为流行乐坛巨星。他的音乐风格灵动,开拓了流行音乐新领域,他在流行乐坛引领了"中国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复兴。
"每个年轻人至少听过10首他的歌曲,对于中国内地
来说,他应该是继邓丽君后普及率最高的歌手。"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司仪如是说。
作为一个职业规划师,穿过巨星耀眼的光环,我看到一个职业发展优秀的人。周杰伦的身上,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又有什么可以运用到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上?
职业培养期:成绩平平的他,专注自己的音乐天赋
周杰伦,1979年1月18日于台北出生。爸爸是生物老师,妈妈是美术老师。从小,周杰伦对音乐就有着独特的敏感,听到音乐就会随着节奏兴奋地摇晃,有时候一边看电视,一边戴上墨镜学高凌风唱歌。母亲见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给他买了一架钢琴。这一年,周杰伦才4岁。
虽然是教师之子,周杰伦的学习却不尽如人意。小时候,成绩栏上红颜色比蓝颜色多,数学考试成绩经常在40分左右,只能用"对音乐有天分的人,好像数学都不太好"来安慰自己。英语老师甚至认为他有学习障碍。高中联考时,周杰伦的功课还是很差,只考了100多分。当时淡江中学第一届音乐班招生,周杰伦抱着试试的心理参加了考试,竟然考
上了。
在高中能学习音乐,周杰伦幸福无比,他的音乐天赋和才华在这里得到了认同。他的高中同学回忆,那个时候,周杰伦弹钢琴唱歌和打篮球的样子迷倒了很多女孩子。虽然父母亲在他14岁时离异,但是躲在音乐世界的周杰伦却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他回忆说:"12岁到16岁的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日子,音乐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
周杰伦的高中钢琴老师说,周杰伦十多岁时已经培养出远远超越他实际年龄的即兴演奏能力--他将庄严肃穆的音乐变奏,以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重新演绎,听上去就像流行歌曲。
综观周杰伦的职业培养期--学生时代,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首先是对自己音乐天赋的忠诚和投入。音乐对于他而言,与其说是一种兴趣,不如说是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音乐帮助他抵挡父母离异、成绩不好等所有的青春期的常见烦恼,让他自信健康成长。一个人能够在自己天赋中自由舞蹈,这无疑是一种幸福,这能抵挡住一切成长的动荡。爱因斯坦在这个年纪正幻想与光赛跑,傅聪则生活在小提琴音符中间……
其次是高中时代选择读音乐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业规划。高中时代是个人重要的职业培养和探索期,这个时候,孩子刚刚开始有社会意识,如果天赋在自己的小群体里获得认同,就会极大推动未来把这种天赋作用于社会的想法。如果周杰伦上的是普通高中,也许他的音乐才能只会变成一个差生聊以自慰的"小把戏"。而音乐班的氛围,让他的这种天赋很顺利地从个人兴趣发展成社会技能。
职业适应期:在当餐厅侍应生的日子,坚持音乐梦想
由于偏科严重,还屡屡挂科,周杰伦没有考上大学。是先择业还是先就业?这个问题被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千万次地问,当年的周杰伦也面临这个走出校门后进入职业适应期的经典问题。
如果择业,最吸引他的一定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但一个普普通通的17岁的孩子,如何成为歌手?无奈的周杰伦几次碰壁以后,选择了在一个餐厅做侍应生--先生存,再谋发展。
在餐厅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把厨师做出来的饭菜送给女
侍应生,再由女侍应生送给客人。即使是这样,周杰伦也没有离开自己的音乐世界,他带着一个随身听,一边工作一边听歌。
机会终于来了。老板为了提高餐厅档次,决定在大堂放一部钢琴,但连续尝试了几个琴师都不满意。周杰伦在空闲的时候偷偷地试了试,他的琴声震惊了不少同事,包括他的老板。老板拍着周杰伦的后背说:你可以在这两个小时不用干活了。
可以说,选择先去餐厅打工,是周杰伦的正确选择。好的职业规划强调先生存再发展:其一,完美的工作不是一下子就能获得的,需要长期的技能和经验的积累。这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如何度过?先就业,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关键。其二,大部分学生毕业的时候,最需要补的能力不是专业能力,而是适应社会的心态。这堂心态课程可以在任何工作里面学到,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可以说,毕业后最好的职业规划选择应该是:找一份自己能做的工作,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心态。同时,注意培养进入理想工作的能力,把完美工作作为长期目标来努力。
试想,如果周杰伦坚持寻找自己喜欢的完美工作:唱歌。
那么,他的音乐之路能坚持多久?没有经济支持,没有能够证明自己的履历,没有明确的方法和方向,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个音乐梦想随之破碎无可修复。当前的大学毕业生中也有这样一些人:我要做管理,我要做导演,我拒绝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于是,把自己塞进了现实与梦想的夹缝中间,动弹不得。他们忘记了,完美的工作是从不完美处开始的。
职业发展期:面对挫折不言败,历经风雨终成功
在餐厅里打工和弹琴让周杰伦慢慢开始有公众演奏的机会,也慢慢开始积累起自己的听众。如果没有那个意外出现,他也许会觉得,这样的工作还挺好的。但是,机遇从不会忘记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
1997年9月,周杰伦的表妹瞒着他,偷偷给他报名参加了当时台湾着名娱乐主持人吴宗宪的娱乐节目《超猛新人王》。当时的周杰伦非常害羞,他甚至不敢上台唱自己的歌,只好找了一个朋友来唱,自己用钢琴伴奏。两个人的演出"惨不忍睹"。但主持人吴宗宪路过钢琴的时候,惊奇地发现这个一直连头也没敢抬的小伙子谱着一曲非常复杂的谱子,而且抄写得工工整整!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对音乐很认真的人。节目结束以后,他问周杰伦:你有没有兴趣参加我的唱
片公司,任音乐制作助理?
很多人往往把这一瞬间定义为周杰伦生命的转折点。因为他的过人天赋加上吴宗宪的慧眼识珠,周杰伦终于成功啦!笔者不以为然,因为通过短短的几秒钟看乐谱根本无法判断某人是否具有音乐天赋,真正让吴宗宪感动的是这个年轻人对自己乐谱的认真程度。打动吴宗宪的,与其说是才气,不如说是认真。很多时候,不管能力有多大,机会往往只选择那些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人,这本身是一种最重要的能力。
作为唱片制作助理,在负责唱片公司所有人的盒饭之余,周杰伦在那间7平方米的隔音间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半年下来,他写出来的歌倒不少,但曲风奇怪,没有一个歌手愿意接受。其中包括拒绝《眼泪不哭》的刘德华和《双截棍》的张惠妹。当然,两年后他们后悔不迭。
吴宗宪有些着急,他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些打击。他让周杰伦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告诉他写的歌曲很烂,当面把乐谱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这是周杰伦在音乐道路上遭受的重大打击。然而,吴宗宪第二天早上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惊奇地看到这个年轻人的新谱子又放在了桌上,第三天、第
四天……每一天吴宗宪都能在办公桌上看到周杰伦的新歌,他彻底被这个沉默木讷的年轻人打动了。
1992年12月的一天,吴宗宪把周杰伦叫到房间说,如果你可以在10天之内拿出50首新歌。我就从里面挑出10首,做成专辑--既然没有人喜欢唱你的歌,你就自己唱吧。10天之后,周杰伦安安静静地拿出50首歌,于是就有了周杰伦一举成名的专辑《JAY》。从这张专辑开始,周杰伦一发而不可收拾。
周杰伦从此进入他职业的第三个时期:职业发展期。从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来看,这个阶段的开始往往是由于链接到了业内的第一平台。周杰伦联系到当时的台湾娱乐界名人吴宗宪;王宝强这个阶段开始拍《士兵突击》;爱因斯坦在这个阶段联系上了科学伯乐奥斯特瓦尔德;打工皇帝唐骏在这个时期写信联系到了比尔·盖茨;而比尔·盖茨在这个阶段正磕磕巴巴地在IBM的董事会面前展示了他的Windows1.0。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个登上行业第一平台的故事。所以这也是职业规划的重要原则:进入行业内的第一平台,并展示自己。
周杰伦的职业经历说来传奇,其实也普通。每个人进入
职场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领导的批评,不被人认同……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比问题本身更加重要。没有被上司的讽刺打倒的周杰伦,用更多的努力获得了认同。胜利者不一定总是赢的人,能够接受打击,能够更加积极对待事业,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综观周杰伦的职业发展,经历了3个时期:在校学习期间的职业培养期,餐厅打工的职业适应期和之后的职业发展期,在每个时期,他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职业培养期,他选择了专注自己的天赋,没有被"大而全"的教育模式平庸化。在职业适应期,他明智地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先养活自己,慢慢培养自己的能力,期待在最高平台展示的机会。在职业发展期,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认真、踏实的精神和态度打动公司的同时,也打动了所有的听众。这些道理都很简单,只是简单并不代表容易做。周杰伦也许有一些你我没有的天赋,但是成功的路上绝对没有偶然。
七、小沈阳:个人职业规划
小沈阳成功原因概述
1.小沈阳不算是帅,但是对待表演很认真;
2.小沈阳不算可爱,但是每一个动作都很自然不做作;
3.小沈阳是三角眼,但是眼神里满是对观众的期待;
4.小沈阳还很青涩,但他对待粉丝却很用心;
5.小沈阳不是大众化的表演,正因为独树一帜震撼了我们的表情肌;
6.小沈阳的表演不是我们一贯见到的完美包装过的演出,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他过人的演技和勇气。
职业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段路程,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阶层的人们,包括那些耀眼的明星。提起明星的职业生涯,我们就2009年最红火的小沈阳说起。小沈阳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执着与努力才使他获得最后的成功,是位名副其实的"职场精神领袖"。
个人职业规划--需要修炼内功
让自己不断保持新鲜春晚之前,小沈阳在沈阳已小有名
气,只不过还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最初,他的表演无新意可言,都是别人的老套路、旧包袱。后来,他借用男扮女装的创意,开拓自己独有的风格,这样的表演定位使他树立了自己特有的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观众也赞誉他"小沈阳一亮相,众口不再难调",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小沈阳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就像职场中的每一个人,修炼好内功才是关键。任何方式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己不懈奋斗。
职场之道:职场藏龙卧虎、新人辈出,必须时刻保持竞争的理念和竞争的态势,以适应职场永远的变化。保持年轻的心态。改变心情不妨从改变形象开始,这样看上去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
个人职业规划--需要创造"个人品牌"
春节晚会上节目众多,但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很少。小沈阳之所以能一鸣惊人,是因为他处处都彰显核心竞争力,在人们已经厌倦了那种单一"表演"的时候,他的表演不是歌星的一首歌,也不是小品的调侃,而是艺术的"集成",是一专多能。
职场之道: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一旦形成,很难受到挑战和竞争。
个人职业规划--需要外部提升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小沈阳亮相春晚一波三折。2008年1月有机会参加央视春晚的审查,送选节目《我要当明星》,惟妙惟肖地表演,震惊四座,但最终被评价为与春晚主题不够相符未能演出;2008年2月再次应央视春晚导演邀请参加元宵晚会的录制,正式播放时因节目时间过长未播出;2009年参选春节联欢晚会,从而一炮走红,出场身价也由500元飙升至50万元。
正如千里马需要伯乐的慧眼发掘一样,成功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机遇的青睐。然而,机会不是静静等待而来的,同样要靠自己的打拼获取。
职场之道:把握每一次成功的机会。每一次成功,无论大小,都是能力的象征与价值的肯定。
从小沈阳走红的案例中我们应该受到相关个人职业规
划的启发:小沈阳"三进三出"冲刺春晚未果,依然积极面对,最终"苦尽甘来",获得成功一样,我们也要用积极的心态迎接一切挑战,职场打拼的秘诀无非如是。
八、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每次职业转身,正因王牌在握,李开复才能真正追随我心。
9月初,一年多以来的传闻终于落了地,李开复亲口承认自己与Google缘分已尽,挥手告别,开始以创业者的身份面对大众。
21年的职业生涯,李开复走得相当顺利,甚至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尽管业界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例如媒体指责他过于做秀,注重个人品牌胜过企业品牌;指责他诚信不够,从互为竞争对手的微软跳入Google……但却没有妨碍他在职业经理人的发展道路上越来越成功。
当摆脱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之后,去总结李开复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构成基因--即李开复手中的职业"王牌",对于正在打拼的职场人来说,在观念上或许有非常深
刻的启示作用。
王牌一:不将"路"走到头
面对比上一份合同报酬更高的新合同,为什么李开复却选择了不再续签?
包括Google CEO施密特在内,各方面透露出的信息都是正面信息,Google管理层还是希望李开复能够续签合同。但真正决定性的因素不是老板们的态度,而是取决于签下合同之后,下一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究竟如何。
李开复之所以选择离开Google,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将进入个人发展的"瓶颈"阶段。这也是李开复职业生涯中最值得学习的一点--任何一个职业阶段,不要让自己职业生涯的"瓶颈"产生恶果之后,再去采取对策。
个人在企业中职业发展的高度取决于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多少。对现阶段的Google而言,李开复这位熟悉中国情况,在中国公众中有着极高影响力的高管自然还有着必要的价值。
但Google对于李开复而言,显然价值上不存在着对等性。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看,Google对于李开复的价值定位已经被锁定在对中国市场的范畴之内,李开复个人在Google全球的发展空间其实并不大。正如职业规划中的"职业锚"理论,对某个职位越是精通、高度专业化,具有强烈的不可替代性,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反倒会因此产生阻碍效应--李开复对中国越熟悉,就会进一步被牢牢锁定在这一职位上。
另外,从个人的能力角度,Google未来4年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中国市场份额,技术出身的李开复也清楚自己并不是此中的高手。
除去薪酬之外,Google显然已经不能够给予李开复更多的价值。在中国,李开复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Google平台对于李开复提升个人品牌已经不再具有更深层次的作用。另外,Google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和Google的企业文化一直存在悖论,正如许多业界评论家所说,李开复在Google的4年非常不容易,沟通与妥协的难度不是一般人可以应付的。
回顾李开复的职业生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取
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年后,他之所以投身产业,显然是看到了自身特性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的不匹配性。在教学期间,他曾被学生评为"最差的授课老师",因为缺乏互动性,甚至学生把他的课叫做"开复剧场"……
继续翻看李开复在Apple、SGI的任职经历,就会发现他的每次离开都是面临着同样的"职业瓶颈"问题:1996年离开苹果,恰值苹果处于历史的最低潮时期,整个苹果公司的市值只有20亿美元;在SGI则是他最狼狈的期间,李开复甚至不得不亲自去谈出售公司;微软期间,李开复在被调回总部之后,一直处于边缘状态,这才有了跳槽Google的事件。
继续签下一个4年合同,李开复个人已经无法从中获得更多的价值回报。在个人声誉达到顶点,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16%回升到如今30%的良好业绩背景下,离职显然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王牌二:将个人价值最大化
个人职业价值在合适的时机主动寻求最大化的兑现,这也是李开复另外一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原则。
个人拥有的职业价值是职场人在职业生涯能够取得成功的绝对值,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时间内,主动寻求机会使自己职业价值最大化兑现,却是个人职业生涯成功有效性的绝对值。
1998年李开复之所以能够加入微软,负责在中国组建研究院,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根本上讲是自身的职业价值符合当时微软的需要:微软已经决定要中国建设研究机构,最棘手的问题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领导并管理。最优秀的人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了解具体情况的人又并非足够优秀……而李开复的华人身份、技术人员背景出身,又拥有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无疑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但很多人都忽视了李开复在这其中的主动性。在进入微软的过程中,李开复始终保持了主动的姿态,通过在微软研究院工作的校友兼好友黄学东极力推荐自己。之后引来官司的加盟Google事件上,李开复更是延续了这样的思维:承认自己主动发送了求职信,并表示对设立中国办事处很感兴趣。试想如果不是李开复主动推销自己,即使拥有组建并管理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经历,也未必能够得到后来出任Google
中国总裁的机会。
以这样的思路来观察李开复的离职,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缘故。
现阶段,李开复的职业核心价值是什么?正是在中国青年群体中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以及跨国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经历。置Google千万美元的薪酬于不顾,去创办一家以青年创业为主的风险投资平台,恰恰使得他的职业核心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兑现"。
王牌三:紧握业界的浪潮
李开复的职业生涯是从遇到几位大师级的人物开始的,也正是受他们的影响,李开复的思维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思考重点也大多放在大格局而非小技巧上,否则就很难说明为什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每一份新工作都能够站在IT业界发展潮流的最前端。
从卡内基梅隆大学留校任教开始,到如今与Google挥手作别,21年的职业生涯中,李开复一共换了5份工作。这一过程中,在李开复成功地实现自己从学校研究者到跨国企业
高管的个人职业生涯转变的同时,其背后似乎也有着一脉相承的思维模式--通过变换工作的企业,紧紧把握住业界发展的浪潮。
1990年,李开复离开卡内基梅隆大学进入苹果公司,此时正值PC(个人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化的高峰阶段,作为当时PC行业的领军企业,苹果几乎控制着整个图形桌面操作系统的市场。1996年,李开复转投SGI出任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此时互联网的热潮开始在美国兴起。1998年李开复受命组建微软中国研究院,此时微软凭借全新的产品windows98奠定了自己在业界的霸主地位。2005年,李开复跳槽Google,搜索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空前的发展和重视。
而如今选择离开Google,去创办一家以青年创业为主的风险投资平台,李开复显然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未来的事业已经无法离开中国这个大环境,当下创业正是中国时下的另外一股热潮。(来源:新前程)
九、奥巴马的职业生涯规划
奥巴马通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一步步地问鼎总统宝座,这对于那些处于寻找工作的人或者欲想对个人做一个职业规划的人来说,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试想,是否有任何求职和职业规划的经验教训可以胜过奥巴马的历史性的胜利?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适合你自己。在奥巴马的眼中,任何人都可以成长成为美国总统,你可以做任何你想要做并喜欢的工作并为此设定目标。
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奥巴马并不是突然在某一天醒来后才决定去做美国总统的。首先他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毕业后投入社会工作,然后他竞选参议员,参与民主党竞选总统的提名,最后成为总统。也许包括奥巴马本人也不能确切知道并描绘出他通向总统宝座的道路,但可以确信的是他通过每天努力的工作向目标渐渐靠拢的。
建立有价值的人际网络。奥巴马并不是靠自己一个人的努力取胜的,在他的背后有着成千上万的人帮助他达到自己的目标。由此,想想你利用和发展好你的人际关系网络了吗?
利用互联网。奥巴马不但上网浏览基本的信息,他还广泛使用各种互联网工具,例如博客、视频、讨论组、电子商务和电子邮件。通过互联网,奥巴马用它来放大了自己的信息,并广泛接触到他的选民。
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良好的个人形象往往会给人们一个信息:形象和行为的一致性。良好的形象不仅仅是外表,还包含内在气质和文化修养。而后者往往比前者更重要。例如找工作,首先展示的是外在形象,衣着整洁、端正大方,这样你受关注的机会就比别人多了;其次,在你的言谈举止中你将展示出你的内在气质和文化修养,如果你的内在形象优秀,就会增加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别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受到重用的机会就比别人多了。所以说一个人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当你内外兼修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高人一筹了。奥巴马就是这样的人。
重视每次展示的机会。对于重要性的采访,每次奥巴马面对摄像头的时候,他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流利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被采访,假设奥巴马没有每天5~10次的被采访,他会做到如此之好吗?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吧。
赢得朋友和家人的支持。通常情况下,一个政*治家的家庭往往被错误看做仅仅是一个道具,在需要时才出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公众人物也需要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人际关系、个人责任、利益和要求。而他们的家庭往往就是这一私人生活需求的基石,并以此来支持他们在公众视线的成功。所以当我们努力工作,当我们取得成功的时候,请别忘记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因为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懂得感谢。非常重要奥巴马的演讲既鼓舞人心又非常的谦虚。他没有回避承认所有帮助他前进的每一个人。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这些人还将继续帮助他处理数千个(或许是数百万)的电子邮件、信件和电话。通常在生活中,说声谢谢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有时我们往往太容易忘记做了。
适当的休息很重要。奥巴马在2008年11月4日当选,但实际上他要等到2009年1月才宣誓就职。毫无疑问,他将利用这段时间组建他的团队,他也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进行休息。所以,当你开始一项繁重的工作的时候,选择适时的休息将有助于你注入新的活力。
不要惧怕前进道路上的失败。虽然麦凯恩参议员和佩林
州长失去了选举,但他们有没有得到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麦凯恩获得46%的选票也并不是太寒酸,他建立了一个团队并扩大了自己在党内的影响力;佩林通过选举获得宝贵的经验,以至有人猜测她会在2012年总统选举中卷土重来。所以,当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即使你没有得到这份工作也不要沮丧,因为事实上你还是收获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比如面试的经验、人际的网络,往往这些东西具有更大的价值。
十、杨澜:人生需要规划
提起杨澜,很多人都说她太幸运了。从着名节目主持人到制片人,从传媒界到商界,她一次次成功实现了她人生的转型。杨澜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并非是人人都有,也不是人人都能驾御的。它需要睿智的眼光、独到的操控能力,是职业经历累积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而来。就像杨澜自己说的那样:"一次幸运并不可能带给一个人一辈子好运,人生还需要你自己来规划。"
第一次转型:央视节目主持人
在成为央视节目主持人以前,杨澜是北京外语学院的一名大学生,还是一个有些缺乏自信的女生,甚至曾因为听力
课听不懂而特别沮丧。直到后来听力水平提高了,才逐渐恢复了自信。她说:"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可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杨澜后来的成功。勤勉努力的她,不仅大胆直率,看问题也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1990年2月,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杨澜以其自然清新的风格、镇定大方的台风及出众的才气逐渐脱颖而出。但是,由于她长得不是太漂亮,在第六次试镜时还只是在"被考虑范围之列"。杨澜知道后,就反问导演:"为什么非得只找一个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场就是给男主持人做陪衬的?其实女性也可以很有头脑,所以如果能够有这个机会的话,自己就希望做一个的聪明主持人。""我不是很漂亮,但我很有气质。"就是因为杨澜这些话,彻底打动了导演。毕业后,杨澜正式成为《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直到现在,杨澜也一直坚持主持人不一定非得漂亮,女人的头脑更重要。
四年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生涯,不仅开阔了杨澜的眼界,更确立了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名真正的传媒人。
第二次转型:美国留学生
1994年,当人们还惊叹于杨澜在主持方面的成就时,她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去央视的工作,去美国留学。
在事业最明亮的时候选择激流勇退,这就意味着她要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触手可得的美好未来。但资助她留学的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一个节目没有一个人重要。"这给杨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6岁的时候,杨澜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有一次,杨澜写论文写到半夜两点钟,好不容易敲完了,没有来得及存盘,电脑就死机了。杨澜当时就哭了,觉得第二天肯定交不了了。宿舍周围很安静,除了自己的哭声,只有宿舍管道里的老鼠在爬来爬去。但最后,她还是擦干眼泪,把论文完成了。谈起这段生活,杨澜说:"有些人遇到的苦难可能比别人多一点儿,但我遇到的困难并不比别人少,因为没有一件事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经历的磨难委屈,一样儿也少不了"。
业余时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这
是杨澜第一次以独立的眼光看世界。她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实现了自己从最底层"垒砖头"的想法。40集的《杨澜视线》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杨澜借此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更重要的是,在这期间,她认识了先生吴征。作为事业和生活上的伙伴,在为她拓展人际关系网络和事业空间方面,吴征可以说居功至伟。他总是鼓励杨澜尝试新的东西: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能在保守中成功!正是吴征的帮助,使得杨澜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
第三次转型:凤凰卫视主持人
1997年回国后,杨澜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当时,凤凰卫视中文台刚刚成立,杨澜便加盟其中。1998年1月,《杨澜工作室》正式开播。
凤凰卫视的两年,在杨澜的职业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她不仅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和资本,也同时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在凤凰卫视,杨澜不只是主持人,还是《杨澜工作室》的当家人,自己做选题,自己负责预算,组里所有的柴米油盐,她都必须精打细算。这种经济上的拮据,对杨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使她知道如何在最低的经费条件下,把节目尽量完成到什么程度。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杨澜一共采访了120多位名人。这些重量级的人物也构成了杨澜未来职业发展的一部分,不少人在节目之后仍和她仍保持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除了会给杨澜带来一些具体的帮助之外,精神上的获益也不可忽视。同时,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嘉宾交流,也让她的信息量获得极大的丰富。
两年后,杨澜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她拥有了世界级的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以及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对于她而言,进军商界显然所欠缺的只是资本而已。而吴征,正是深谙资本运作的高手。
第四次转型:阳光卫视的当家人
1999年10月,杨澜辞去了凤凰卫视的工作。从凤凰卫视退出之后,杨澜曾一度沉寂。2000年3月,她突然之间收
购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壳上市,准备打造一个阳光文化的传媒帝国。
与大多数商人的低调不同,杨澜选择了始终站在阳光卫视的前面。在报刊杂志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杨澜的报道。她从一个做传媒出来的人变成了一个传媒名人。这种对传媒资源运用的驾轻就熟,使得她的阳光卫视一出生就有了许多优势。
但杨澜创业不久,就遇到了全球经济不景气,杨澜立刻感觉到了压力。她几乎天天都想着公司的经营。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杨澜将公司的成本锐减了差不多一半,并逐渐剥离了亏损严重的卫星电视与香港报纸出版业务,同时她还将自己的工资减了40%。
2001年夏,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奥的活动。同年,她的"阳光文化"接手了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某网站网,开创了网络和电视相结合的时代,又与四通合作成立"阳光四通",开始进军网络业和IT业。
这一切都给公司所有员工带来了信心。终于,阳光文化
在截止2004年3月31日的2003财政年度中取得了盈利,摆脱了近两年的亏损。之后,阳光文化正式更名为阳光体育,杨澜同时宣布辞去董事局主席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化电视节目的制作中。
第五次转型:重回电视圈
2006年底,杨澜正式宣布放弃从商,重回文化圈。回归之后,她又相继和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合作,主持了《杨澜视线》、《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等节目。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主持人转变为独立电视制片人,从娱乐节目到高端访谈,再到探讨女性成长的大型脱口秀节目。这一次转型,又令人耳目一新。
2007年7月,杨澜不算完满的5年商业之旅划上了句号,开始了职业环境和职业路径的转换。杨澜宣布:将她与吴征共同持有的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权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并在香港成立非盈利机构阳光文化基金会。同时辞去了包括阳光媒体投资董事局主席在内的所有管理职务。此举意味着,杨澜已从商场抽身而退,重回她所熟悉擅长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公益事业。这样的职业路径转换是社会大众未曾预料到的,这是杨澜结合自身的职场优势和职业环境分析进
行的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杨澜参与公益事业由来已久。曾担任过国内各种大型慈善活动的形象大使。说在文化界,杨澜获得过的荣誉不少--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泛亚地区20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
一、北京2008年奥运会形象大使等等。但是商战显然不是她的强项。这是与她自身的职业性格相关的,职场上的风云多少要受到职业性格的影响。性格适应职业环境就有利于职业路径的发展,反之则对她的职业路径有负面作用。所以找准一个人的职业路径,要结合自身的职业性格和职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才是符合职业发展方向的。
有人说,杨澜是这个转型时代的一个符号,是一个"大智慧"的"小女人",是职业女性的完美典范。杨澜说:"在各种角色不断转换过程中,我就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飞多高。做好主持人,就想做好制片人,做好制片人,就想做传媒公司。这还不够,还想做一个好母亲、好太太,好媳妇、好女儿。当这些都加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身心会不堪重负。""不但我个人如此,这也是这一代都市女性的困惑。"杨澜的职业规划是建立在她自身所处的职业环境基础上的,针对未来职业方向作出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发展二维图形中,存在飞多高和飞多远两个维度,飞多远是基础,是你的强项和兴趣,飞多高往往是个人努力和客观环境的综合结
果,尤其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杨澜的故事告诉我们,职业发展必须要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能力、兴趣和外界环境作用的关系,力争主导环境,而不是被环境所主导。
第二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案例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案例
[案例1]
做一个快乐、自信、高雅的职场新女性
经历了高考,远离了家人,进入了大学,仿佛一种历练,自己更清楚地明白.亦或了解自己想要的生活——职场搏击,做一个;快乐;自信、高雅的职场新女性。
对于我来说,人生是由梦想编织而成的,因为梦想,我总对明天的生活充满了幢憬和希望。
因为师长的教导,上进心的促使,加之高中时被列为党外积极分子进行培养,通过党校的学习,对党的认识深刻了许多,所以梦想着在大学里能成为一名学生党员。
因为不想荒废时间.充分武装好自己,为走向社会备好“敲门砖”,所以想多掌握些词汇,多些实践,在毕业时能拿到CET-4,CET-6,计算机;级证。因为想更进一步地充实自我,在踏入社会时多一分机会,所以梦想着考研成功亦或通过托福、CRE去英国留学。因为不想过着外婆那种整日围着孩子、锅台转的生活,不愿自己用20余年积攒的智慧、培养的才华、历练的冷静被荒废,所以梦想着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独立办公室内,开始公司中高层领导的工作与生活。
因为难忘爸爸、妈妈谆谆的教导,披星戴月接送我上下学,无论风里雨里,张望女儿的焦急的身影,感谢20余年他们为我所做的一切,所以梦想着做一个好女儿,带他们游遍中国,走走繁华的上海滩,赏赏苏杭的天堂美景.看看长城、颐和园,游游古城西安,品品广东的风味小吃。
因为需要一十陪你风里来、雨里去,并且无怨无悔的朋友,所以梦想着拥有一个彼此相爱、相知的丈夫,一个温馨的家,一个停泊的港湾。
因为想体验在赚钱、攒钱过程中,不断挑战、战胜困难,而后换来成果的快乐.所以梦想着赚足100万。’
梦想是可以被规划的,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会按着如下的规划一步步地走下去。·2003年-2010年储备、提升阶段
在8年内,拿到五证(党员、学位、英
4、英
6、计算机2),井考研亦或出国留学。在大学生活内,做一名优秀的学生{L者,一位成绩优良的学生,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快乐、自信、向上的女大学生。
活泼、开朗、大方、热情、乐于助人的性格,就预示着我会成功。也许会受挫,譬如竞聘,但我不会放弃,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希望;譬如交朋友,我相信坦白、信任最重要。2010-2015年摸索学习阶段
在社会的大熔炉里摸爬滚打,攒够钱陪辛苦半辈于的老爸老妈旅游,并从老板那儿赢得提升。
5年里,作为一个新手,一个学生,我会不断请教、积累,多想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为提升创造一切机会。也许5年里,仍未被提升,但我不会放弃,固为往往最难熬的日子就是老板考验你的日子。不管怎样,不服输、自信、乐观是最重要的。
2020-2040年 展示自我个性时期
20年,成家立业,做一名好妻子,一名好上司,赚足IOO万,日子过得也会很充实。对于我来说,做一个好上司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一直觉得,如果男人是棵大树,女人决不该做藤蔓,缠绕他,万事依赖他.相反,女性需要独立。
一个好上司,不仅要求他(她)有很强的沟通、领导能力,不凡的谈吐、学识,还要学会体谅他人,使下属成为你的朋友,对工作忠心耿耿。
受挫?谁不是一边受着伤,一边学会坚强?再冰冷的心也会被真心融化。我一直信奉着这样一句话:“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受到高等教育,十余年的学生干部经历对多数大学生来说,很平常的一份经历,那为什么大学毕业生,进入国内最大的冷饮厂家和路雪公司工作的是他,不是你?你是否鼓起了勇气参加应聘?是否被央视与和路雪的名气吓倒?还是担心万一失败了,被央视《劳动与就业》播出出很丢面子?为什么不去试一试。机会只有一次,而且它不会一直停留在那里,他也有保质期的,抓住了就抓住了,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也就是为敢于尝试.有勇气的人准备的。也许,一个勇气就会让你赢得一个职位,一次转变人生的机会,为什么不试一试,争一争呢?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希望。
我梦想着做一个快乐、自信、活泼的女大学生,通过不停地完善,不断地努力,成为一名快乐、自信、高雅的职场新女性,于平凡的日子里描绘出不凡的亮丽!
(人力资源管理31班栾军)
[案例3]
梦景与奋斗
一、我的生涯梦景
A.这一生要完成的六件大事
1.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成为优秀大学毕业生。
① 梦想依据: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管理学、经济学及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重大举措:获得各项大学生应具备的等级证书,以及学士学位。
③完成期限:大学四年中。
2.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深造,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管理复合型人才。
①梦想依据:我个人认为,在掌握了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后,最重要的是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盲目地继续攻读研究生。社会需要的是能为主服务的人才,在良好的社会实践中深造,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②重大举措: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这一专业的针对性,在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并与此同时进行考研工作。
③完成期限:毕业后的三年中。
3.雇拥有高学历的同时,充分发挥本专业优秀,成为同行中佼佼者o
①梦想依据:在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中,在理论与社会实践良好地相结合后,要求个人能尽可能的发挥个人潜力。因为这一时期.是人生荚丽前景的关键打遭时期。只有付出加倍的辛勤努力,才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才能更加有实力、有信心。
②重大举措:在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的同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给自己做一.个全方位的定位,以确定自己专业的价值所在。
③完成期限:二年左右。
4.做到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前沿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融合,出国深造,以掌握权威且先进的专业加技能知识。
①梦想依据: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充分与国际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且在未来的几年中,这种合作会更加普遍与合理。而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新兴产业的产生干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及。在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劳动经济学的同时,更有必要到国外学习相关的专业科学,如公共关系学、企业战略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贵源开发与配置、人事行政学、管理心理学等。从而也更有利于进行中外人力资源的比较,有利于进行人员评测及素质理论。
②重大举措:利用优越的已有条件,出国深造,进一步学习研究。
② 完成期限:五年左右。
5.在多年的实践和经验累积中,以一名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身份为社会尽自己绵薄之力.为自己迎来美好的未来。
①梦想的依据:在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素质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实力拼打出美好的就业前景,并且为社会做贡献,也要用自己的实力为家人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都获得满意。
②重大举措:用自己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于社会,成为其需要且不可或缺的A才。
③ 完成期限:三至五年。
6.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①梦想依据:在学习和生活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户主义而奋斗终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这一先进集体靠拢,并且接受各种考验。②重大单措: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自己,在思想得到净化,积极主动为人民服务,向组织汇报各阶段思想状况,努力认真学习党的有关知识,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⑥完成期限:;二至三年。
B.我的目标生涯
短程规划一→ 四年一六年一→各项应有等级考核成功,拥有相当学位。
中程规划一→四年一八年一→在不断努力和探索中打造美好工作前景。
远程规划一→十年一十五年一→积累了相当的实践经验后创造更美好的事业。具体情况如下: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将会扮演多种角色,而就我个人职业生涯而言,具体体现在三个不同进程的规划中,也有三个不同的角色。首先,在短程规划中,我扮演的是一名“问路者”的角色。因为在没有投身社会实践之前,最重要的莫于专业的理论知识,因此学好人力资源管理这一专业技能知识,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为将来的社会实践做充分的理论准备,而这一阶段恰恰是一个汲取知识的阶段,可塑性是很强的。可以称之为“问路阶段”,只有问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目的,才能做进一步的思考与行动。
第二,在中程规划中,我要扮学的角色是“行路人”的角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在掌握了娴熟的理论技术的前提下,才能使之与实践相结合,完美地配合人生生活、学习、工作的进程。在实际工作中累积工作经验,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特长,在不断努力和探索中打造美好的前程。与此同时,不断更新观念,与前沿的专业管理理论相结合,井对自 身的专业素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磨练与发展时期。
最后,在远程规划中,我要扮演的角色是“指路人”。因为在积累了相当的实战经验后,更有实力打拚并且更加具备良好的专业及心理素质,不但能在实际工作中指导他人更好地完成“行路”这一阶段,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这样才能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成为表率,以至于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而在所有的这三个角色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行路人”这一阶段。因为我是一个看重过程的人,不论结果如何,在进程中汲取的才是最重要的升华部分。所以,我一直相信加缪的那句名言-----“You cannot create experience.You must under go it.”的确是这样,我们不能创造经验,必须经历化验它。而这一过程,正是努力打拚,获得新知和经验的过程。所以说,过程是最美丽的阶段。
我自认是一个独立的人。无论是在哪个方面,我都没有过多的依赖性。而我也是一个理性与感性平分的人,这就决定了我看事物独特的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视角。而在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方面我自问我是有这个能力的。因此我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每个阶段的各种问题。而我制定的这三个方面的规划都是合理的,有依据基础的,无论是从我个人的个性、兴趣还是情感、能力出发,我都有相信自己可能成功的信心。
然而梦想是夹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实施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问题和挫折是难免的事。出现问题,首先自然是不能盲目处理,更不能无视它的存在。要从自身上找原因,进行反复地推敲,找到受挫的主客观因素,并找到相应的弥补方法。最重要的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轻言放弃,否则就会功亏一匮。就像那句至理名言一样——”Our greatestglory consists not in neverfal1ing, but in rising every time wefdll”所以说,其实每个都有拥有人生最大的荣誉的权力,那就是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二、生活就要战斗(Tolive istodobattle.)
在知识经济日渐完善的今天,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没有十分的战斗力和坚韧的意志是不行的。生活,每天都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考验,只有不断探索,汲取精华,只有时刻准备着为之奋斗的决心,才能使生活更加完满和丰富,才无悔于青春的使命。‘‘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啊!为了青春无悔,为了无悔于青春。也许我们只是在不停地后悔,可是我们仍要不停地为未来努力。To live is todobattle就是这样一根紧堋的弦,时刻提醒自己,生活就要战斗,要在战斗中生活,并且好好的生活下去,战斗下去!
作业:设计一份生涯设计。2500字左右。6月4日前手抄书面作业收齐交给柳副书记,另发电子版至邮箱chujiaoyuanjiuye@163.com(初教院就业全拼)。
(记学分2)
第三篇:职业生涯成功案例三则
职业生涯成功案例三则
成功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市职高当年的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职高生用一张张“职业规划蓝图”,诠释了这个数字背后的精彩——
竞争的社会不会赐给你一个现成的模式和法宝,或者恩赐你千百万财富,让你坐享其成。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这样的元素:兴趣和自信;敬业和勤奋;创新和机遇;从小做起,借势创业;准确定位,特色经营;勇于坚持,不息追求。毕业前,让我们亮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完成一个漂亮的“准备动作”——由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市“中职生职业生涯设计方案”评选活动给每一位职高毕业生出了道“励志题”。
40多所职业学校的学生参与了评选,他们通过对行业职业需求的调查、分析自身的职业优劣、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出实现职业目标的举措等步骤,给出了创造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近日,为期三个月的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活动评出获奖作品3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9项。
近几年,我市职高当年的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这群年方18的花季少年用一张张“职业规划蓝图”,诠释了这个数字背后的精彩。
材料1:动漫主题餐厅,我的第一桶金(节选)
江干职高04届计算机网络专业蔡超伦
我热爱动漫事业,熟悉动漫人物,也喜欢品尝美食,还时常自己动手烹饪。两个兴趣爱好,我打算“合二为一”——开一家动漫主题餐厅。
我的“职业生涯”在职高的三年学习中已经开始了,我把它称作“成长阶段”。高中三年我半工半读,去餐厅打工学习餐厅管理,熟悉餐厅操作流程积累经验;也进行了市场调研,初步确定目标市场。我通过网络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预期目标市场为17―30岁的动漫爱好者,他们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年轻又追求新鲜时尚,“顾客”的兴趣爱好比较相似,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客源稳定。
高职学习后期及毕业后1年,是“探索阶段”,要处理资金筹集,餐厅选址,合作伙伴,确定风格等几项要务。眼下我初步的想法是,餐厅的启动资金大约在15万— 20万元;餐厅位置以学生区为第一选择;餐厅以供应西餐为主,加入中式小吃;餐厅布置是主题餐厅的重头,有鲜明的动漫风格,集餐饮、阅览为一体。其实,早在高一,我就在杭州网播报了自己的一些设想:服务员COSPLAY打扮,不定期变换主题;店内极具动漫氛围,优美的动漫歌曲环绕在你的周围,释放你的压力;菜单中多为精致味美的小点,价格平民而又不失典雅;店内密布各类动漫玩具,看上喜欢的就可以买回去收藏,很感谢网友们的热情顶帖,让我坚定了理想。
在“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做强营销,培养稳定的顾客群,我的预期是年收益为投资额的30%到50%。在餐厅具有一定口碑声誉后,考虑把餐厅转让套现,进行二次创业,转而从事自己向往的动漫传播业。因为我真正的目标是通过开动漫主题餐厅活动取得第一桶金,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培养人脉资源,为继续从事我喜爱的动
漫事业打基础。
专家点评:
“有梦就有将来”,蔡超伦同学从喜欢美食,酷爱动漫,萌发了在“动漫之都”的杭州开一家有特色的“动漫主题餐厅”,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创业梦想。在这个梦想中,他明确了职业方向,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现在该怎么努力,我想这就是此次评选活动的“得”。(市职教中心德育学科教研员洪彬彬)
材料2:成为汽车销售首席顾问(节选)
交通职高汽驾汽修专业高三(9)班钱雯雯
从我的专业角度出发——作为女孩子学这个专业的确少之又少,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将这个专业学好能给我更大的工作选择范围,诸如汽车销售顾问、汽车养护师、汽车美容师、汽车职业经纪人等。我的兴趣、性格和特长都适合成为一名汽车销售人员,因此,我的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名汽车销售首席顾问。
在成为一名真正的汽车销售助理之前,我应获得以下的证书:汽车驾驶C照、汽电高级工证书、汽修中级工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英语四级证书、营销员初级证书。
我将自己的实践阶段分为四:
一、实习之后成为一名“4S”汽车销售店的汽车销售助理,做销售助理是在协助销售顾问售车的同时学习独立售车,收集数据、了解行业的基本知识、学习汽车销售技巧等。这期间,我要通过培训获得汽车营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中国商业联合会汽车营销员职业资格证书。
二、规划能在两年汽车销售助理之后晋升为汽车销售顾问,熟练掌握销售流程,如同计算机一样;掌握汽车销售顾问的核心技能,如接近客户技巧、获得信任的技巧、建立顾问形象的技巧等;学会分析购车客户的主要动机和心态,按部就班拿下订单;了解竞争对手。这期间,我希望自己获得学士学位。
三、成为资深汽车销售顾问。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一对一专家顾问式销售,把公司的售前咨询、售中服务、售后维护结合起来,形成面向客户的全程销售模式。这期间,我希望自己能争取硕士学位。
最终目标:成为汽车销售首席顾问。当我在个人能力、销售技巧、产品知识等各方面均具有广泛而深入的知识时,我想我可以向汽车销售的最高头衔——首席顾问挑战。这时我不再只为一个公司,而能给不同的公司提供汽车营销咨询以及公司内部培训。成为首席顾问的话,每月的收入在万元左右。我将着眼于扩大我的工作范围,努力提高社会知名度,得到更多业内的认可。
专家点评:
这个女孩的职业理想是那么高远,在汽车销售这一行尤其难能可贵。方案既有学习阶段的目标举措,又有工作阶段的分层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计划和措施,是一个科学可行、符合专业实际和职业发展方向的优秀职业生涯设计方案。(市职教德育学科教研大组长、中策职校德育高级教师郑效其)
材料3:开家属于自己的营养师培训公司(节选)
中策职校04届环保(2)班朱靖雯
营养师对于很多国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一个职业。目睹了营养师成功帮助邻居男孩减肥后,我才知道了这个神奇的职业,对这个新型的职业充满了无限的敬佩和好奇。
我国权威医疗机构统计,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膳食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富贵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患病者年龄日趋年轻化。预计《国民营养条例》出台后,营养师将成为急需的紧缺人才,“营养师’将是毋庸置疑的黄金职业。
国内私人营养师职业已经在广东开始发展,据了解,那里的私人营养师一般可同时承担十几个家庭的营养服务,一些权威的私人营养师还担任食品企业的营养顾问,比如一位刚退休的营养学者,他现在同时担任3家食品企业的营养顾问,仅此一项月薪就达到了8000元。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营养师,我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了行动规划:
短期计划(2—3年),学好文化知识并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找专业营养培训公司进行培训,考取初级营养师证书。
中期计划(3—5年),努力寻找从事营养师的工作的机会,在工作中积累经验,考取中级营养师。
长期计划(5—10年),争取在30岁左右考取高级营养师的证书,成为某个明星或企业老板的私人营养师。在40岁左右的时候,希望成立自己的营养师培训公司,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营养师,让更多人获得健康。
我喜欢帮助别人,我希望用我所学的知识可以造福大家。营养师就是我向往的职业,我相信成功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专家点评:
生活中的小事,让善于发现的朱靖雯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一个职业——营养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出于对营养师的浓厚兴趣,朱靖雯同学不断学习营养学知识,分析营养师的职业前景,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规划。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相信成功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祝愿她梦想成真!(市职教中心副主任、语文高级教师张金英)
(通讯员郑效其实习生沈俊记者王倩 杭州日报)
第四篇:11职业生涯管理案例
安徽科技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职业生涯管理案例
案例11
某省级电信企业分公司网络运维部小张工作积极肯干,勤于思考,深得省公司企业发展部赵总的赏识,一年前赵总力将小张从其所在市公司借调到省公司工作,支撑省公司新职能战略管理的力度。小张工作十分努力用心,仅在一年中,就深入参与省公司战略规划的制定工作,并向省公司提交了多篇电信企业竞争环境的分析报告,工作获得了不小的成绩。
小张的直接主管刘经理是一位精通业务的技术骨干,但却对下级工作挑剔,经常不分场合的批评员工,对于本是借调并且内向寡言的小张更是多番指责。刘经理苛刻的工作作风虽受到小张等多名下属的抱怨,但是大家对这位顶头上司也只能沉默屈从,小张本人更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小张借调时值一年,省公司进行中层领导的竞聘上岗。在省公司职能部门任职多年的赵总要到分公司去竞聘老总,刘经理也要重新参加部门主管的公开竞聘。小张则处于职业发展何去何从选择中,自己原定两年的借调期目前时已过半,虽然工作业绩与个人能力受到赵总的赏识,但是赵总如果到地市分公司竞聘成功,小张将直接面对苛刻严厉的直接领导――刘经理,小张很难预料自己留在省公司的发展前途。如果此时小张以两地分居为由,向赵总申请缩短借调期,回到原单位继续本职工作,工作轻车熟路,既受老领导器重,又可以与家人团圆。然而如此一来,小张在省公司企业发展部的工作成绩,掌握的关于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便失去了意义。他觉得通过参与公司战略规划项目,能够站在企业最前沿关注公司环境的变化,了解最新的技术动向、市场动向,这些是自己在网络部技术岗位所接触不到的。
小张现在很矛盾,究竟是回市公司网络部去发展,还是坚持留在省公司呢?
小张面临的问题
小张的问题是电信企业中一个典型的年轻骨干员工不知如何确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例子。因为对年轻的小张而言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重要的是他下一步迈向哪里。
小张当前面临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公司人力资源部没有提供对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方面的咨询与辅导,小张缺乏对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的咨询建议;
小张的领导赵总和刘经理缺乏关注下属职业发展的意识,仅考虑对员工工作上的要求,不考虑怎样帮助员工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公司缺乏对交流借调员工生活上的关注;
公司缺乏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空缺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引导的计划。小张面临的问题集中体现了电信企业中年轻员工对职业生涯管理的强烈需求。
尽管电信行业的员工收入几年来一直位居社会平均收入排行榜的前列,是人才市场上的热门行业,但是近几年电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利润趋薄,加入WTO后,外资运营企业的进入,将使电信运营行业内的人才争夺愈演愈烈。2001年美国AT&T公司在中国物色3600名优秀软件工程师。以赴美轮训的方式分批派往美国工作,其中部分人员与AT&T公司签订了至少三年的工作合同。与此同时,电信行业内电信企业之间的人才战也在走向白热化局面,电信、网通、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纷纷在移动技术、客户服务、数据业务、经营管理等方面下大力重金挖掘与培养人才,为即将到来的市场大战做出准备。
像小张这样毕业于名牌大学电信技术专业,在公司基层有一定网络技术方面工作经验,在省公司发展战略部担任战略规划制定工作,对公司各个层面情况与问题有一定了解,个人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应该说具有成为公司年轻技术骨干的潜力,是企业大力培养的对象,如果不能及时在公司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可能失去不断拓展自身能力的机会,或者被成长中的竞争对手挖走,成为竞争对手的骨干力量。
因此,作为面临人才大战的电信企业,必须尽快着手实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关注像小张这样的年轻员工,让他们在公司内工作得有方向、有奔头。
我们建议电信企业通过以下四项措施开展职业生涯管理,为电信企业的年轻员工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
一、建立公司职业计划体系
企业的职业发展计划是员工个人生涯计划的基础。以企业为中心的职业计划注重职务本身,它侧重铺设使员工可以在企业各种职务之间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的各种路径,区别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计划,以个人为中心的职业生涯计划侧重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员工个人的目标和技能成为分析的焦点,企业的职业生涯计划侧重明确未来企业对人员的需要。
制定企业职业发展计划的一般步骤为:1)确认未来企业的人员需要,2)安排职业阶梯,3)评估公司员工潜能及培训需要,使员工能力与企业需要相匹配,4)在严密检查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一个职业计划体系。
像小张这样的年轻技术人员大学毕业几年,在公司已经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却同其它新来的员工一样没有职务方面的差别,当不上官,借调后省公司人际关系不熟悉,自身会有挫折感。因此,电信企业应针对员工已形成在企业内部发展只有“当官”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预期,重新设计企业的职业阶梯。
电信企业当前处在从技术驱动到市场驱动转型的过程中,高级的技术人才与业务人才都关乎企业发展命运,因此应分离技术、业务和管理职能,在“管理晋升线”的基础上增加“技术晋升线”和“业务晋升线”,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尤其是高级技术、业务岗位,满足企业发展分工细化的趋势,为专业人才创造足够的晋升发展空间。
这样小张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是否要成为公司的网络技术专家或者业务专家,而不是盯着刘经理的主管位置遥遥无期地等待继任。
二、营造公平竞争的人才流动环境
电信企业近年来针对业务的发展和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机构改革及流程方面的调整。公司在组织结构扩张与变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新增岗位、调整岗位与空缺岗位。
营造公平竞争的人才流动环境,制定公平竞争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在企业内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来选择补充人员,能够为同小张一样有志于在新岗位上发展的员工拥有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得到公正的评价,在竞争中了解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与员工共同制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在完成企业职业计划体系与人才竞争选拔机制后,公司应该着手收集员工方面的信息,包括目标对象的能力、兴趣、潜能等,帮助员工了解认识自我,确认其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所在。电信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聘请外部咨询公司的相关专家,也可以直接引进一些实用的测评量表与工具进行内部分析。一般来说前一种方式更加专业,后一种方式更利于人力资源专员贴近员工,并开展后期的职业辅导工作。
根据员工目前表现出的兴趣潜能,结合现有工作状况,评估与员工在企业内、外可供选择的职业路径,结合个人随着职业和生命阶段的变化在职业锚和目标方面的变化,在人力资源部专员等相关人员的辅导下,员工将逐步明确个人的长短期生活目标和工作目标,并得到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策略性建议。
四、直接主管应关心员工职业志向与兴趣
电信企业的主管人员大多都象赵总和刘经理那样是技术出身,他们的管理风格是重技术,轻管理,重视工作成果,忽视员工感受。
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电信企业员工队伍的主体是充满新思想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接受教育、参加工作,作为管理者的经理人员面对的不再是一群只求票子、房子、车子的员工,而是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现代人。作为员工的直接主管,象赵总和刘经理这样的领导应转变观念,从技术专家走向职业的管理者,承担起作为员工职业发展辅导者的角色,关心员工的职业志向与兴趣,并接受下属对自己管理工作的考核。
在以下电信企业职业发展规划的流程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员工、员工直接领导和人力资源部在职业生涯管理中扮演的角色与职责。
五、小张职业发展问题的解决
通过公司内部信息发布系统,小张看到了人力资源部制定的公司未来岗位管理计划。随着电信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要重点加强战略管理的职能。公司已明确小张目前任职的企业发展部是今后重点培养建设的部门,小张的工作岗位更将成为与公司发展休戚相关的关键岗位。这个消息对小张不啻是一针强力的兴奋剂,让小张感到强烈的工作荣誉感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不久前与小梁一道来公司在人力资源部工作的小古,利用业余时间为小张作了个人事业驱动力量表分析与感知与偏好测试量表分析,结果表明对工作意义的追求是小张事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加上个人强烈的成就感和思考性特征,与小张在当前所在岗位的潜质需求非常吻合。如果小张回到原来的网络技术岗位,则失去了一次挖掘自身潜力的机会。
看到自己所做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的潜质所在,小张决定克服各种困难在当前岗位坚持下去,克服与家人两地分居的辛劳,克服对刘经理苛刻作风的抱怨,克服„„
正在小张对自己长期的困惑茅塞顿开时,面前电脑屏幕上的显示有领导刘经理来信:“各位同仁,我将参加岗位竞聘。我相信自己对工作是尽职尽责的,但作为你们的上级,我有时忽视对你们的关心与指导,希望你们体谅。今后,我将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成为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支持我„„”
第五篇: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案例
某国有企业下属某省分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总年初被一件事情所困扰:随着总部战略人才储备工作的开始,该单位04~06为一级部门及全辖二级经营机构通过校园招聘陆续招入近1000名大学生。当初在招聘、培训时,人力资源部投入了很大力度,不光重金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帮助企业进行招聘选才,而且投入较大的成本对新员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入职培训聘请了企业内外的业务专家,力求强化员工的工作能力,使其能更快适应岗位工作„„但从08年以来,随着同行业的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所辖省市地区,周总所在的企业则成了最好的“挖角”对象。近一年多,单位内入职三年以上的大学生员工流失率就一直高居25%以上,而且大学生员工离职也带动了其它骨干员工的流失,大大影响了该单位下一步要实施的规模扩张战略。企业领导要求人力资源部必须在一个月内提出解决良策,这让周总倍感头疼。
经过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该企业虽然在员工的业务技能、专业知识等培训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物力,但却一直没有真正用心去识别员工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员工则主要是被动地接受各项职业发展的安排。员工想得到发展,的需要“自己搭台”,才可能脱颖而出,“上台唱戏”。而随着“80后”大学生员工们逐步成为企业骨干,管理者们逐步发现:如果仅依赖培训来发展员工,只会使企业越来越成为行业内的“黄埔军校”总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细数“80后”大学生员工:他们大多已经基本具备熟练的工作技能和经验;他们敢于面对未知的新事物,有创新意识;在特定大环境下成长的他们独立意识较强,眼界开阔,不满足于单一的生活或工作;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很高的要求,但大部份人却看不清自己的现状和周围的环境,缺乏清晰的职业目标„„这就决定了如果不能在组织中持续地获得成就感或自我满足感,他们的视线就会投向更大范围去找寻机会。因此,我们总能听到他们对目前工作的不满和抱怨,总能看到他们中一些人频繁跳槽或换岗„„我们暂且称这种现象为“80后员工动荡潮”。而正是这种“动荡潮”给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能力保持战略”的落实工作上带来了新的挑战。
结合上述“80后员工动荡潮”和企业实际情况,智鼎咨询师提出了“企业应改变以前让员工‘自己搭台、自己唱戏’的职业发展模式,建立‘企业搭台、员工唱戏’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
其核心思想就是:帮助企业构建一个集人才评估、潜能反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计划、轮岗/挂职计划、职位管理规范、选拔任用方案为一体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作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平台,让员工在这个平台中不断地去经历、展示自己。让员工真正体会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核心手段是:充分运用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帮助员工更科学地发现和认识自我,历炼和完善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
最终帮助企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职业生涯管理方案:
上述方案经过该企业人力资源部及核心管理层评定认可,在企业中逐步施行。从目前运行的状况来看,所有进入到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大学生员工从自我认知程度、工作热情、组织忠诚度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清晰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各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帮助企业搭建职业生涯平台和提供外部专业的辅导,员工们都自发行动起来:第一步就是发现和认知自我(行动一);第二步则是主动去历炼和完善自我(行动二);第三步则是通过不同的通道和途径来实现自我(行动
三)。
从实践经验来看,搭建职业生涯平台的第一步尤为重要,关系到整个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能否成为在企业中被员工和各级管理者所认可的职业生态系统。在我们咨询的过程中,企业在该阶段给予了咨询师足够的信任和空间,智鼎的咨询师也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经验和领导力/职业发展领域的专业积累,为企业建立了员工潜能评价中心,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基础认知能力、管理情景模拟、团队情景模拟、结构化行为面试、专业水平等多项评价中心工具。从后期员工的反馈来看,这种符合严格人才评价标准的测评受到了充分的肯定。
接受测评后的员工不但没有因“考试”而感到厌烦和焦虑,反而通过测评和反馈辅导一步步去反思和认识自己,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动力。员工潜能评价中心被该企业人力资源部评为是“一个好的开始”。
通过前期对企业职业发展通道的梳理和企业人才缺口分析,结合员工潜能评价产生了新的培训和轮岗交流计划,完善职位管理规范和人员任用办法。核心思想是把企业未来人力资源战略需求和当前人才潜能现状、职业发展倾向相结合,提供一个塑造能上能下,能左能右,能前能后的复合型人才的发展通道。在相关联部门之间留出轮岗接口,提供员工根据自己能力和兴趣“向左向右”横向流动的机会;在一级单位和下属二级单位之间打开通道,让员工根据自身期望能“向上向下”纵向流动获得锻炼;在综合管理、运营等后线部门和客户、市场等前台部门之间开辟通道,让员工能有全面学习的机会。在重新梳理职位管理和任用办法时,也要把这种“上下左右前后”的思想贯穿其中,给出可能的进口和出口,比如:对起初的职业层级进一步细分,短期内能上一个台阶,员工能较快地获得认可,体验到成就感;后期则是进一步拉开层次,让各职位应承担的责任和挑战更大。
迄今为止,该企业中已经有多名“80后”大学生员工走上了一线管理岗位,也带动了其他同事历炼、发展和完善自我的热情。
作为一个企业,怎样建立一个适合本企业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系统?如何实施呢?通过本章学习,你将会的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