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学概论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1 1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 40 分)
1.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2.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3.简述文学的社会功能。答: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作出来,其美学价值便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是不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的。文学的价值、功能与社会影响之间存在的这种时间差,又显示了文学价值与文学社会作用的不一致性。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作]品在某一时间内的影响大小和畅销与否来判断它的价值和功能。确定作品的价值,估价它的功能,都要从审美关系中,联系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进程来考察,这是正确认识文学社会作用必不可少的一种历史眼光。
4.怎样理解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
答:第一,文学总有所表现。表现,是在语言蕴藉中表达和呈现特定意义的过程。表现意味着借助语言蕴藉而使潜藏的意义得以彰显,从而可与他人相沟通。
第二,文学以个体为视角。个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别主体,而视角是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正是由于文学始终以个体角度去透视世间万事万物,才体现出它的独特的个性风貌。
第三,文学指向生存体验。文学的个体性具体地体现在生存体验上。生存体验是个体对具体生活世界的深层直觉。它是对生活中某些过程的瞬间性深层透视、领悟或洞察,有可能在人的记忆中刻下深深的印记,令人激动、愉快或回味。正是这种生存体验成为文学书写的起点。
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说明文学的特征。
答:第一,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第二,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富有文采一是指词语的精巧、辞藻的铺陈,二是指运用词语的才华。第三,文学要表情达意。表情是表达情感;达意是传达意义。表情达意就是表达情感和意义。文学的现代含义具体地体现在语言性、文采和表情达意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合起来构成了文学。这是缺一不可的三方面的合一。只有当三方面条件都同时满足时,文学所赖以构成的充足条件才形成了。
2.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与功利、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文学具有审美与社会双重属性。在这双重属性中,审美属性总是直接的和突出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间接的和隐蔽的。真正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善于把隐秘的社会意图掩藏或渗透在审美诗意世界中,并赋予这种审美诗意世界以多重读解的可能性。文学的双重属性及其复杂性正在于此。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2 1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在今天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
答:在今天,文学的常见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都是需要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去传达的。而文学的一些交叉形态,如戏剧文学、广播文学、电视文学、电影文学、音乐文学和网上文学等,则分别是以戏剧、广播、电视、电影、音乐和网络等媒介去传达的。所以说,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
2.文学媒介对文本本身的文学形象的意义内涵产生什么影响?
答:
文学媒介规定文学形象的意义内涵。
我们一般会认为“媒介”只是一种意义表达的“中介”;事实上,媒介不仅仅意味着意义的传导,还意味着不同的媒介生成和传达特定的形象内涵。也就是说,文学媒介产生只有这种媒介才会产生的形象及其意义。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极其“形象化”的散文。在散文的结尾,“父亲”执意要给“我”买橘子,于是,“我”在凄凉中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父亲”形象及其背影要是用摄影、绘画或者舞蹈等形象化的手段“塑造”出来,这种形象的文学意义是不能够传达的。也就是说,这里的“形象”,是一种建立在文学媒介基础上的“形象”,只能依赖文学媒介而存在。
3.简单阐释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
答: ①象征型文本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 ②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
4.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所涉及到的“陌生化”、“语境化”、“蕴藉性”等,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具体作品予以阐释。答:文学语言涉及到的“陌生化”、“语境化”、“蕴藉性”等审美特性。“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语言是对普通语言的改造和违背。它是相对于语言的自动化而言的。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还表现在生命体验的独特形式。等等都是作者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达。文学语言的“语境化”,表现为,语境赋予文学语言特殊意义和文学语言的组织形式根据语境中的感染效果来调整。比如“鬼灯一闪。文学语言的”蕴藉性“首先表现在形象的朦胧含混,;其次为意义的多元化(多层维度)如唐代诗人卢允言写的《塞下曲》;最后表现为意味的含蕴不尽,如《生活》这首诗只有一个字”网“。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意味深长。
2.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学形象及其三种类型的特征。答: 它的基本特征是:1.及时性2.纪实性3.文学性 1.及时性.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2.纪实性.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性。但是文学在形象性上,是其他艺术载体当中最弱的。一幅画,在视觉上是真正直观的,画一棵杨树就是杨树、一个美女就是美女、一个风景就是风景,画耶稣就是耶稣,画圣母就是圣母,是非常直观的,甚至光线、色彩、轮廓、情调,哪怕是比较抽象的,所表达的那种对比、衬托都是直观的。戏剧在舞台演出的时候也给你极真切的感觉,音乐虽然没有可视的形象,但你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对你的听觉器官发生作用,也是最直接的。
3.文学性.一般来说,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报告文学要追踪事实,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值得它们去报告,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导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但它在艺术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人物特写自然必须在介绍人物事迹中努力刻画人物,即使在以写事为主的作品中也离不开写人,如果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必然会大大加强感染力。报告文学还可以吸收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3 1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请在题目后的括号内打“√”或“×”,表示对或错的判断)
1.从塑造形象看,描写比叙述重要。()正确
2.浪漫主义强调理想,所以创作中不能有真实的细节描写。()错误
3.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批判现实主义能够塑造典型环境当中的典型人物。()正确
4.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描写和议论。()错误
5.抒情诗有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清洁的叙述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是叙事和抒情的结合。()错误
6.电影文学属于语言艺术范畴。()正确
7.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形象直接诉诸欣赏着的听觉感官,二者有着根本差别,是不相通的。()正确
8.诗只能单独创造一个形象。()错误
9.典型化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日常生活,概括出社会现象的本质。()
错误
10.文学典型形象分析的关键,在于通过具体生动的个性特征去把握隐含在一个形象内部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正确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所谓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所谓文学意象是指反映了主体的一种愿望,以为此愿望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形象,也就是”表意之象“即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通过概念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意象和文学意境都是文学形象,但却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简单的说意象偏重于象征,意境偏重于性情。
对于二者的区别我们可以在各自的特征来理解:文学意象具有指意性、暗示性和朦胧性的特点,而文学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感会于心、韵味无穷的特点。一个重在表达、一个重在造境而传情。
2.试以一首你喜爱的诗歌为例,解释诗的特征。
答:诗的基本特征是语词凝练新奇、结构跳跃简约、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在此我们以大家熟悉的唐代诗人王勃一首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有的版本将”川“写为”州“,两者均可)。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凝练的语言在短短四十字中将送别的地址”城阙辅三秦“(其中”阙“,缺也,这是古首都的一个代表。)送往的地方(五津),送别的惆怅”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而自己强烈的知己志强表露无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且在送别的过程中笔锋一跳,提到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希望和男儿志气。在这首诗中结构跳跃,起承转合表现淋漓尽致,并且气势宏伟、意境开阔成为千古送别诗的绝唱。
3.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答:①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文学创造反映社会生活,主体就必须能动地选择“具体客体”作为反映对象。如鲁迅主要选择“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生”为“具体客体”。
②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通过创作主体的能动创造,生活客体终于转化为主客体统一的艺术品。
4.如何理解散文的“形散神聚”? 答:散文的“散”是“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是散文在文气构思上独具的审美特色。“形散”是指散文结构自由随意,不拘成法;“神聚”是指散漫的材料、形式、手法、等都被统一的主题、情感、意蕴所凝聚。所以,形散是散文外在的表象,神聚才是散文内在的精髓。
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具体实例谈你对文学典型的理解和认识。答: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就有独创性。比如鲁讯的《阿Q正传》中的阿Q,是国民劣根性的代表,又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比如反映骑士风貌的代表之作《唐吉柯德》中的主人公是既是一个荒唐可笑的骑士的代表,同时又反映了在变革时期人们的觉醒,他既是一个可笑者,又一个值得同情者,既是一个被评判者,又是一个值得肯定者的形象。
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人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在文学典型中得到了极大展现,比如《化身博士》中的主人公,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
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但我们看到有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为文学中的主人公而感动或者担心。比如当看到安娜•卡列尼娜一步一步和沃伦斯基走到一起,我们看着她一步一步从一个深渊走到了另一深渊我们的心的担心和对安娜想得到真正的爱情同情是会不由自主充满我们的胸膛。
文学典型,就是黑格尔说的”这一个“以一种多义的,或婉转的,或传神的手法表现给我们得到大家的认同的艺术形象。
2.试以一首你喜爱的诗歌为例,解释诗的特征。
答:诗的基本特征是语词凝练新奇、结构跳跃简约、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在此我们以大家熟悉的唐代诗人王勃一首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有的版本将“川”写为“州”,两者均可)。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凝练的语言在短短四十字中将送别的地址“城阙辅三秦”(其中“阙”,缺也,这是古首都的一个代表。)送往的地方(五津),送别的惆怅“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而自己强烈的知己志强表露无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且在送别的过程中笔锋一跳,提到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希望和男儿志气。在这首诗中结构跳跃,起承转合表现淋漓尽致,并且气势宏伟、意境开阔成为千古送别诗的绝唱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4 1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请在题目后的括号内打“√”或“×”,表示对或错的判断)
1.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错误
2.文学创作要求客观真实,所以不能有任何倾向性。()错误
3.很多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就这一点而言,它和政治、道德教育没什么两样。()错误
4.作家的文化品位是影响其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正确
5.在文学阅读中,读者处于客体地位。()错误
6.一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错误
7.真实性是文学创作的生命,所以虚构的文学作品没有什么价值。()错误
8.文学欣赏中读者的再创造有时还会转化为艺术形象自身的内容。()
正确
9.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文学创作对于社会生活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作家的创作只能是被动的,只能臣服于生活。()
错误
10.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正确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文学写作的过程。
答:①储备。是文学写作过程的起点,指作家亲历的。观察的生活体验以及更广泛文化修养的积累。②发生。是指作家产生现实的写作冲动,即将某种丰沛酣畅的主体情思表达出来的冲动。③构思。指作家在生活体验、文化素养储备和写作冲动发生的基础上,对于主体情思加以组织,使之成为有机的艺术形象系统的过程。④成文。是文学写作的最后阶段,指作家将自己内心构想出的艺术形象系统变成完整文本的过程。2.结合曾经给你感动或吸引你阅读的文学作品,谈谈文学阅读的个体效果问题。
答:文学阅读的个体效果,往往呈现为读者个体心理及情感方面的种种变化征兆。大致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的效果变现。
第一、愉悦性。文学阅读效果往往表现为一种快乐的精神体验过程。比如我们在读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的过程中,当看到那样的结果和那样纯真的爱情的同时我们内心的感动和喜悦是溢于言表的,我们或者都会感动祝福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二、创造性,文学阅读效果表现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原创过程,属于文学阅读的较高层次。正如在阅读《哈姆雷特》的过程中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同一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不同读者因为年龄、精力、学识、生活环境等等因素的不同给阅读者造成了各自独特的感受和生命体验。比如在《雷雨》众多人物品性的界定。
第三、提升性。文学阅读过程实际上读者学习的过程,无论是从感性的角度读者对艺术形象的再现,还是理性的思考对读者来说,在审美层次和认知层面都是一种提升。
3.怎样理解文学阅读中的共鸣?
答:共鸣是读者在阅读中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共鸣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形,一是指读者与文本作者发生共鸣,二是指读者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共鸣是阅读过程中读者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达到强烈程度的表现,同时也离不开读者对文本意蕴的深入感受和理解。
4.结合你喜爱的某一作家的创作实践,谈谈文学的一般写作过程。
答:文学写作经历了储备、发生、构思、成文四个阶段,比如贾平凹创作的《浮躁》《秦腔》等等一部分作品都是自己在幼年、青年时期对自己家乡不断观察和长期总结的一个结果,等到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文学发生的一个契机,在加上随后从事编辑职业,更是让他对家乡的情感,在敏感的情思中得到了发挥,但创作是一种艰辛的工作,在他的《秦腔》后记中谈到每天是日日焚香祈告上苍,真的是焚香祈告吗?我认为应该是构思一种煎熬,思想的东西物化是一个让作者受到煎熬的过程和得到释放的过程。然后三改其稿或者九改其稿那是一个作家创作进一步理想化和物化的过程。这样作品才趋于成熟和完成。
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自身文学阅读感受说明什么是文学阅读的后效? 答:(1)后效,是文学阅读高潮完结后的效果延续过程,同时也是整个文学阅读的最后阶段。(2)后效是说文学阅读在让读者产生共鸣、获得净化和领悟之后而让这种效果延续一段时期。(需要结合自身阅读感受说明这种延续时期)(3)阅读过程和高潮中的种种效果,常常在阅读结束后并不立即隐退,而是顽强地驻留于脑际,自觉或不自觉地反复重现,或显或隐地影响我们的言谈举止、道德追求和审美理想取向。(需要结合自身阅读感受说明这种延续效果)
2.怎样理解平淡风格?试举例说明。答:平淡是一种以尽可能少或平实的词汇去接近事物的平常面目的风格。平淡风格的显著特点,是力求平凡、率真、素朴、自然或淡泊。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里几乎没有用一个生僻词汇去刻意雕饰,而尽量采用平实语汇,营造一种平淡境界。“种豆南山下”甚至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口头语,在今天读来也感平常、素朴和亲切。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5 1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审美欣赏型 B.理性认知型 C.消遣娱乐型 D.道德教化型
参考答案:C
2.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高尔基
B.什可洛夫斯基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巴赫金
参考答案:D
3.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 B.个人创造 C.商业运作 D.历史演绎
参考答案:B
4.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最为相似。
A.摹仿论 B.信息论 C.反映论 D.意志论
参考答案:A
5.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书面语 B.标准语 C.口语 D.母语
参考答案:D
6.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的自觉运用。
A.具体形象 B.语言符号 C.叙述场景 D.人物活动
参考答案:C
7.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文本。
A.表现型 B.象征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参考答案:D
8.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A.历史性 B.感染性 C.独创性 D.指意性
参考答案:D
9.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信息论 B.意志论 C.反映论 D.语言论
参考答案:C
10.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语境依托性。
A.表情性 B.意识性 C.中介性 D.表象性
参考答案:C
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语言批评模式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A.解构主义 B.新批评 C.结构主义 D.形式主义
参考答案:B C D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体验论的文学观念认为()。A.文学主要不是对读者的道德感化的产物 B.文学重视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活动 C.文学是个体的特殊的生命体验的结晶 D.文学主要不是对情感的表现 E.文学主要不是对世界的摹仿
参考答案:A C D E : :
3.喜剧以()等手法,揭露落后丑恶人物和现象的丑陋庸俗、虚伪荒谬。A.冲突 B.幽默 C.讽刺 D.夸张 E.变形
参考答案:B C D E : :
4.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A.停顿 B.省略 C.概略 D.减缓
参考答案:B C : :
5.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A.作品 B.符号 C.艺术家 D.语言 E.情感
参考答案:A C : :
6.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A.大众媒介 B.口语媒介 C.印刷媒介 D.文字媒介 E.网络媒介
参考答案:A B C D E : :
7.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文学文本中的语言”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的语言。A.富有文采 B.情感化 C.哲理化 D.充满理性
参考答案:A B : :
8.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语言层、形象层()。A.语音层 B.余意层 C.文法层 D.衍意层 E.意蕴层
参考答案:B D E : :
9.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情景交融 B.真实写照 C.感同身受 D.虚实相生
参考答案:A D : :
10.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A.阅读期待 B.语言阅读 C.意蕴体味 D.形象感受
参考答案:A B C D : :
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以自己熟悉的文学典型形象为例,阐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答:
①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②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为一定时期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揭示,具有丰富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
③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具有独创性和历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具有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造就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往往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可能性。
④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典型具有强烈的召唤魅力和感染色彩,往往和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呼应,激发起人们的认同。
2.请以郭沫若的《天狗》为例,谈谈文学意象的艺术特征。
答:(1)、文学意象有四个艺术特征:(a)哲理性:(b)象征性:(c)荒诞性:(d)求解性。
(2)郭沫若的《天狗》一诗,首先在于通过天狗的意象表达诗人对“五四”时代狂飙精神的理解,或者是表达“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精神,体现了意象的观念性、哲理性;其次,“天狗”与“五四”时代精神之间是通过象征手法来实现的,体现了意象的象征特征;第三,“天狗”,这一形象具有荒诞性,在形象上、语言上、整理上都具有荒诞性,体现了意象的荒诞性特征。第四,“天狗”象征什么?必须由读者去思索去猜测,体现了意象的产审美求解性特征。
第二篇:形考作业
形考作业一
(针对教材1~6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社会保障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法律制度是(),它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A、美国的《社会保险法》
B、德国的《工伤社会保险法》
C、英国的《济贫法》
D、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
2、丹麦学者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中以福利分配的“非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程度为标准,将西欧和北美国家的福利体制划分为三种类型,不包括()。
A、“社会民主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合作主义”
D、“自由主义”
3、“非商品化”是指不把()作为商品,让福利分配与劳动贡献脱钩。
A、社会保障
B、社会保险
C、劳动成果
D、劳动力
4、新加坡采用的社会保障模式是()。
A、个人储蓄型
B、社会保险型
C、国家保险型
D、福利国家型
5、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
A、社会保障分配应该达到最大的平等,最大限度的缩小收入差距
B、社会保障应该由政府全面责任,尽量免除个人责任
C、通过高额累进税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是不必要的和不合理的
D、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是()。
A、自给自足与政府负责
B、保障方式多层次
C、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D、资金来源多渠道
7、与完全积累制相比,现收现付制的特点在于()。
A、抵御人口老龄化风险的能力较强
B、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相对较小
C、追求的是长期的纵向平衡
D、未来收益和投保期的缴费高度正相关,因而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
8、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养老保险特点的是()。
A、收入支出庞大
B、实际享受人数最多的险种之一
C、受益与缴费无关
D、承诺与兑现之间的时间最长
9、“养老金工资替代率”是指()。
A、养老保险缴费占养老金的百分比
B、养老保险缴费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
C、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
D、养老金占养老保险缴费的百分比
10、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医疗保险特点的是(A、第三方支付
B、享受保险的时间短
C、利益关系比较复杂
D、支付频率高且与缴费多少无关
11、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缴费比例是()。
A、单位20%,个人8%
B、单位20%,个人6%
C、单位6%,个人2%
D、单位6%,个人1%
12、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失业保险特点的是(A、有支付期限
B、完全由政府承办
C、完全由企业承办
D、兼有保护失业者劳动能力的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优抚
C、社会福利
D、社会救助
2、社会保障模式的分类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国家保险型
B、社会保险型
C、福利国家型
D、个人储蓄型
3、社会保障的一般原则包括()。
A、正向分配原则
B、普遍性和选择性原则
C、生存保障原则
D、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
4、由于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模式和社会公共政策不同,世界不同国家对获得养老金的资格条件有不同的规定。所考虑的因素除了居住年限(居龄)外,还有()。
A、法定退休年龄
B、工龄
C、缴费年限
D、婚姻状况
5、从世界范围来看,养老金的类型有()。
A、“普惠”养老金
B、“缴费关联”养老金
C、“收入关联”养老金
D、“就业关联”养老金
6、医疗救助的方式包括()。
A、医前救助
B、医后救助
C、即时救助
D、人道主义救助
7、医疗保险中所谓“两定点三目录”中的“三目录”是指()。
A、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
B、门诊特定病种目录
C、诊疗项目目录
D、药品目录
8、失业期间有以下哪些情况,就不能继续领取失业金?()
A、重新就业
B、参军入伍
C、办理退休
D、移居境外
三、填空题
1、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收支方式:
、完全积累制和。
2、社会保障费按征收方式可以分为
保费制和
保费制。
3、中国城镇养老保险按福利来源分,主要有“三根支柱”,即
、和个人储蓄(如商业寿险等)。
4、缴费工资是参保人缴纳社会保险金的缴费基数,通常规定为参保人上一年的。如果按月缴纳社会保险金,缴费基数就是参保人上。
5、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资格条件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连续工龄满
年。
6、按照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的缴费办法是,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____%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____%计入“个人账户”。
7、基本养老金 =
养老金 +
养老金。
8、目前我国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力求覆盖全体人民。主要包括以下三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 ;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政府补贴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
9、医疗保险中的待遇水平由三方面所体现,即
、和报销比例。
10、医疗保险中,所谓“两定点”是指定点
和定点。
11、中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对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支付期限长短与缴费时间长短挂钩,最长支付期限为
个月。
四、简答题
1、自由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有哪些?
2、失业保险的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失业保险要规定“支付期限”?
五、论述题
1、医疗保险制度中先付制和后付制两种付费方式各自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并比较分析这三种筹资模式的优缺点。(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600字)
形考作业二
(针对教材7~1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工伤保险的实际缴费主体是()。
A、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
B、职工个人
C、用工单位
D、政府
2、我国生育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是()。
A、政府全额负担
B、政府与企业按比例分担
C、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
D、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个人要缴费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为其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A、贫困
B、生存危机
C、精神状况不良
D、疾病困扰
4、对于社会救助缓解贫困的作用,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救助可以让贫困人口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准
B、能够对失业人员进行再雇用训练与辅导,帮助失业人员创业或再就业
C、社会救助能够帮助那些因遭遇灾害、急难等突发事件而难以维持生活的群体
D、随着国家财力和社会救助水平的提高,社会救助能够促进受益群体的全面发展,享受与其他群体同等的教育、政治和社会权利,从而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威胁。
5、下列哪项不属于住房福利的主要内容?()
A、无障碍设施建设
B、住房财政补贴
C、住房金融政策
D、公共房屋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老年人福利内容的是()。
A、老年人收入保障
B、老年人生活照料
C、长期健康护理
D、老年人社会服务
7、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福利?()
A、企业职业培训
B、免费或低费教育体系
C、国家助学贷款
D、奖学金
8、社会优抚是国家专门为伤亡的军人、人民警察和()提供抚恤,为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提供优待,为退出现役的军人予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排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A、公务员
B、社会人员
C、事业单位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9、“军官退出现役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在退役军官到达住地之日起,应不迟于一个月为其安排好工作”。这属于优抚安置中的()。
A、抚恤
B、优待
C、安置
D、奖励
10、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历程的集体保障阶段,主要的保障项目包括农村救灾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A、农村扶贫开发
B、农村“五保”制度
C、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D、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1、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是下列哪个阶段?()
A、社会保障阶段
B、家庭保障阶段
C、集体保障阶段
D、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阶段
12、社会保障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机关
B、社会保障受益人群
C、社会保障事业
D、社会保障责任机构和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工伤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
A、医疗康复
B、职业康复
C、社会康复
D、心理康复
2、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
A、丧葬补助金
B、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C、供养亲属抚恤金
D、医疗赔偿金
3、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女性生育期间对生育责任承担者给予()的社会保险制度。
A、医疗服务
B、收入补偿
C、社会救助
D、生育休假
4、生育保险(保障)待遇一般包括()。
A、生育休假
B、医疗费用
C、生育补助
D、产假津贴
5、社会救助标准的计算方法除了收入比例法、马丁法,还包括(A、生活形态法
B、基尼系数法
C、恩格尔系数法
D、市场菜篮子法
6、在社会救助中,家计调查的内容包括()。
A、财产
B、工作
C、收入
D、婚姻状况
7、儿童福利的主要内容包括()。
A、儿童的医疗保健设施和服务
B、孤残儿童福利事业
C、儿童的活动场所和条件
D、普及义务教育
8、从整体上看,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管理内容的是()。
A、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B、社会保障政治管理
C、社会保障文化管理
D、社会保障业务管理
三、填空题)。
1、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 活动中或者在法定的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必要的 的制度。
2、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它是确定职工工伤待遇标准的基本依据。
3、与其他险种相比,工伤保险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它的 原则,指在劳动者负伤后,不管过失在雇主还是劳动者一方,工伤职工均可获得收入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工伤保险费率实行
,是指根据不同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基准费率,风险程度较高的行业适用较高的基准费率,风险程度较低的行业适用较低的基准费率。
4、中国现行生育保险制度的支付标准是产假
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5、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责任来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事务属于
职责范畴。
6、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和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制度安排。
7、社会优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包括
、抚恤和
三类项目。
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由
和
组成,支付终身。
9、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由个人缴费、、组成。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
、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11、是指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一种扶贫方式。
12、社会保障管理的手段包括规划
、、人事和控制等。
四、简答题
1、工伤保险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2、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社会优抚的功能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论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特征。
2、试述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以及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第三篇:【电子商务概论】形考作业1答案
电大天堂【电子商务概论】形考作业1答案:
网上操作
1、进入任何一个网上书店主页,进行网上会员注册。
2、网上准确查询所需图书。
3、网上模糊查询所需要图书。
4、在网上模拟购买图书,写出基本的操作步骤。(注:若是实际操作,到达付款及送货信息步骤时,若不准备购买此物品,不要再进行下一步)。
5、购物后查询自己已订单的状态,并将订单状态记录(或打印)下来。
6、结合上述操作,总结了一下B2C网站建立时需提供的主要功能,并与B2B网站进行对比分析。
电大天堂【电子商务概论】形考作业二答案:
案例分析
目前,网上创业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亮点。一年前,某市组织了“4050网上创业活动”电子商务专业,鼓励、帮助45岁左右的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下岗职工张阿姨和李阿姨积极投入了这一活动,并且都申请到政府提供的2万元创业基金资助。
张阿姨开设了一家经营时尚商品的网上商店,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为销售对象,网上商店为他们提供包括时尚化妆品、装饰品以及宝宝用品。张阿姨认为在网上做生意,诚信最重要。她严格把握进货质量什么是电子商务,客观地宣传经营的商品,一般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及时将货物送达订货人。一年过去了,张阿姨的网站生存下来,并且有了盈利。张阿姨说:“下岗曾使我一度陷入痛苦的深渊,互联网使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王阿姨也开设了一个网上商店。为了丰富商品内容,李阿姨选择了多类商品,按照用户年龄设计了多个不同的商品介绍页面,并请专业人员应用多媒体技术把网页设计得有声有色。李阿姨对定价并不十分重视,也没有刻意拉开商品的价格差距。她说:“价格差距的作用不大。只要喜欢,顾客就一定会买。”半年下来电子商务概论,该网站点击率在下岗职工同时创办的网站中已名列前茅,但销售额一直上不去。李阿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开设网上商店的人都说在网上买商品很方便,但事实不是这样电子银行网上商城,因为目前网上商店所能提供的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要求。比如,在网络上买一件衣服就相当麻烦,因为不能直接接触到商品,所以需要投入很多精力来操作。再加上支付问题、安全问题、配送问题,顾客自然只浏览而不购买了。”现在,李阿姨已经完全退出了网络经营这个领域。
这是两个网上创业的实际例子。比较张阿姨和王阿姨的不同经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张阿姨成功的主要原因在哪里?而李阿姨经营不顺利的主要原因又在哪里?
(2)作为个人创业,在开办网上商店时主要应考虑哪些问题?
(3)请结合上述案例,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提出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建议。
案例分析:
(1)张阿姨成功的原因
①选择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作为网站营销的对象,市场定位准确。
②销售适合于年轻人乐于购买的化妆品、装饰品和宝宝用品,商品定位准确。
③注意诚信问题什么是电子商务,以提高客户对网上商店的信任度。
④针对目前人们对网上购物存在的疑虑,使用了正确的付款和送货方式。
王阿姨不成功的原因
①销售商品种类过多,缺乏重点。
②网站建设费用投入较多。
③定价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网络的特点。
④没有针对人们对网上购物的疑虑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2)作为个人创业,在开办网上商店时主要应考虑的问题:
①筹集资金。
②合理确定网上商店的市场定位。
③合理确定商品的价格定位。
④选择恰当的付款和配送方式。
(3)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提出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建议:
互联网为个人创业提供了大量现金,缺乏创业理念就很难抓住发展机遇。
培养的方法:
①高等教育除重视专业知识的训练外,还应重视创业理念的培养。
②通过分析不同企业、不同网站的创业思路和创业方法,培养正确的创业理念。
③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活动的成功率。
电大天堂【电子商务概论】形考作业三答案:
网上操作
1、利用搜索引擎查询能够申请个人免费空间的网站,并此网站上申请个人免费空间。要求注明用户名、访问地址。
2、编辑个人信息的网页,可适当插入图片,以使网页美观。
3、上传网页。可下载上传网页的专门软件,通过其上传。
4、以网上用户的身份访问这个网站。记录以下操作的过程或将相关的网页打印出来。
5、总结一下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应注意的问题。
电大天堂【电子商务概论】形考作业四答案:
结合你对企业网络营销的学习谈谈你对网络广告宣传的认识(1000字以内)
参考资料如下:
网络广告的个性要素
网络广告(Web Advertisement),主要是指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发布的盈利性商业广告。2006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达到60亿元,较2005年增长75.9%;据权威机构预测,2007年网络广告规模将达到75亿元,中国网络广告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爆发期。
一、网络广告的优势
凭借互联网具有的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交互、多媒体和高效的独有特性,网络广告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广告的特点:
1、互动性:网络广告是一种交互式的与受众进行双向沟通的“活”广告。
2、快捷性:网络广告由于有自动化的软件工具进行创作和管理,能以低廉费用按照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
3、丰富性:网络广告可以做得内容十分详尽,形式丰富多彩。
4、广泛性:网络广告的特色即它的时间的连续性和地域的广泛性。
5、可控性。广告主和广告商可以实时评估网络广告效果,调整广告策略,以及按效果付费。
二、互动性是网络广告的本质特征
网络广告的互动性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回归,它既具有人际传播的直接性的特点,又具有大众传播的广泛性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全球范围直接交往的可能性。具体来说,网络广告的互动性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游戏参与型。在网络广告中加入游戏接口,使终端用户可以在观看广告的同时享受一次游戏体验。需要强调的是:游戏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网络广告的附属品,而应该被当做网络广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潜移默化的形式突出广告主题。
2、情境体验型。这种手法主要应用于动画短片广告,通过情境中的互动环节使观看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鼠标配合型。以简单的鼠标接触来决定Banner尺寸的大小、音乐的播放或关闭,或者以鼠标的点击、拖动等方式来配合2D或3D画面的演示。
三、个性化设计是网络广告的核心
鉴于网络时代消费者的独特审美倾向,网络广告的个性化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视觉表现形式:
1、时尚性:针对我国网络受众年轻化、追求时髦的特点和张扬个性、乐于显示自己及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网络广告在视觉表现上要有冲击力,创意力求新颖。
2、超时空性:这类风格的网络广告给人一种超现实、超时空的感觉。要求色彩明快,在造型上富于空间想象,视觉冲击力强,表现时代人文精神,追求美学意义上的升华。
3、卡通性:根据当代年轻人超前、酷爱卡通漫画的性格特点,广告在全卡通式的表现形式中传达商品的各种信息,不仅具有强烈的个性,而且完美展现了网络广告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情感传播最理想的点击对象。
电大天堂【电子商务概论】形考作业五答案:
网上操作
1、在网上申请试用型个人数字证书。
2、进行根数字证书的导出备份。
3、个人数字证书的导出与导入。写出上述的基本操作步骤,并将申请的个人数字证书记录(或打印)下来。
4、结合上述操作,阐述数字证书的功能与作用。
电大天堂【电子商务概论】形考作业五答案:
案例分析
据估计,美国13~18岁的青少年中有68%的在上网,其中约50%的青少年每周花8小时上网。他们在网上主要是收发电子邮件,还包括搜索信息、玩游戏、聊天、下载音乐或录像等,但他们不会购物。他们不在网上购物的理由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在网上购物时,需要使用的是信用卡。而青少年他们即便有足够的现金购物,但由于还没拥有自己的信用卡,所以也不得不使用父母的信用卡。
这种青少年消费不能独立购物的现实给网上商店带来了挑战,但也给发明创新新的支付方式、使青少年购物不再依赖信用卡的公司创造了机会。InternetCash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InternetCash提供预付费储值卡,供零售的面值为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和预付费电话卡一样,必须先激活它们才能使用。这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商家在一台特殊的POS机上刷卡,然后用户登陆InternetCash网站,输入卡背面的20位密码,接着建立一个个人认证码(PIN)。这使得他们能在带有InternetCahs标记的网上商店里购物。货款被自动从卡上扣除。当卡上的钱用完后,顾客可以把卡丢掉,也可以把没用完的钱转到另一张卡上。和使用现金一样,使用InternetCash的交易是匿名的。
InternetCash首先找到零售商销售熟储卡。InternetCash的目的是建立3万个代理点。吸引零售商的地方在于他们不必为卖卡付出代价,而且能得到销售金额的6%。只到最近,代理商的数量仍屈指可数。其次InternetCash要说服商家接受该卡进行在线购物。这是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因为InternetCash要收取销售额2.25%~10%的佣金。根据最近的统计,InternetCash已与150家商店签订了协议,其中大部分是小公司。在2001年7月,它与JustWebit.com公司(一家小企业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商)建立了联盟。根据协议,JustWebit.com将使其客户的网上商店接受InternetCash卡购物。结果喜忧参半,因为JustWebit.com在联盟建立后经济状况低速。
InterCash和其他电子现金产品还会面临一些严重的法律问题。现在它们正处在由个别州管辖的灰色地带。美联储正在考虑将这些公司视为银行,并使其遵守一系列银行和储蓄机构监管条例。
问题:
1、InternetCash提供的预付费储值卡有哪些优势?
答:使青少年消费者不再依赖于父母的信用卡,而可以独立购物,它还可以采用可充值方式及其奖励充值等方式,使该储值卡应用更灵活和更有吸引力。
2、InternetCahs为取得成功,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答:(1)InternetCash为取得成功,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第一个障碍就是“鸡和蛋”的难题。首先,它必须找到零售商销售储值卡。第二个障碍是它要说服商家接受该卡进行在线购物。
3、结合案例,你认为InternetCash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来推广该卡?
答:InternetCash提供了一种预付费储值卡,供零售的面值为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这使青少年消费者不再依赖于父母的信用卡,而可以独立购物。它还可以采用可充值方式以及奖励充值等方式,使该储值卡应用更灵活和更有吸引力。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形考作业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形考作业及参考答案(1-8套)
《专题一》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5题)
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C)。
A、主要矛盾 B、重要矛盾 C、基本矛盾 D、次要矛盾
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A)。
A、傅立叶
B、费尔巴哈
C、费希特
D、李嘉图
3.下列哪本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C)。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神圣家族
D、《哲学的贫困》
4.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要求,大会决定将同盟更名为(A)。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社会主义者同盟
C、工人阶级同盟
D、工农联合同盟
5.《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由无产阶级中最坚决、最先进的分子组成,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B)。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私有制 C、实现社会主义 D、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判断题(10题)
1.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
4.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5.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9.《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10.《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专题二》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8题)
1.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要素构成的(B)是观点。
A、机械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2.“一切从实际出发”蕴含的哲学道理是(C)。
A、事物是永恒发展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B)。
A、普遍的联系
B、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C、表面的、偶然的、不稳定的联系
D、特殊的联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D)。
A、主要联系
B、次要联系
C、外在联系
D、内在联系
5.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哲学范畴是(A)。
A、现实与可能
B、必然与偶然
C、>内容与形式
D、原因与结果
6.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A)。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C、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的原理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7.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世界是物质的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8.经过否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的发展趋势呈现为(A)。
A、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B、直线式上升
C、直线式前进
D、直线式前进或上升
二、判断题(16题)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联系(×)。
2.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与空间(√)。
3.根据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家可以分为机械辩证主义和形而上学(×)。
4.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5.在哲学上,事物之间或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联系(√)。
6.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哲学范畴是原因与结果(×)。
8.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9.在哲学范畴中,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是原因与结果(√)。
10.“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妥善处理的哲学范畴是现实与可能(×)。
1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
12.俗语中的“对症下药”反映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同一性(×)。
13.使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是质(√)。
14.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15.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维持事物自身存在的方面或因素(√)。
16.唯物辩证法把包含肯定因素的否定叫做“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矛盾(×)。
《专题三》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6题)
1.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C)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A、政治实践
B、文化实践
C、物质生产实践
D、科技实践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D)。
A、理论能够指导实践
B、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C、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所以,这种认识是(A)。
A、感性认识
B、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理性认识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4.(C)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必须坚持的态度。{
A、圣人的权威
B、主观验证主观
C、实践
D、少数服从多数
5.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这说明价值具有(B)。
A、多维性
B、社会历史性
C、主体性
D、客观性
6.毛泽东在(C)中,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对实事求是做出了解释。
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判断题(12题)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4.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
5.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
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
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专题四》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5题)
1.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从而,(D)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
D、奴隶社会
2.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A)等思想观点。
A、宗教 B、政权机构
C、政党 D、法庭
3.(A)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A、社会革命
B、社会改革
C、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D、通过罢工,缩短劳动时间
4.张衡,发明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说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C)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农民
B、劳动工人C、知识分子D、剥削阶级
5.与群众史观不同,唯心史观坚持认为(D)
A、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劳动是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C、劳动创造了人,让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D、英雄人物创造和改变了历史
二、判断题(10题)
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9.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0.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专题五》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1题)
1.苹果、葡萄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对人们是有用的,这种有用性指的是商品的(B)。
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
C、价值
D、经济价值
2.在商品经济中,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C)上下波动。
A、交换价值
B、个别劳动时间
C、价值 D、使用价值
3.在商品生产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A)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A、具体劳动
B、个别劳动
C、社会劳动 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4.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是(B)。
A、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矛盾
5.自15世纪末开始到17世纪初,下列哪个国家没有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D)。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美国
6.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实现了价值增殖,它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而这个增殖的价值就被称为(B)。
A、交换价值 B、剩余价值
C、使用价值
D、超额价值
7.对于资本家而言,他会把剩余价值的产生看成是(C)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资本家这样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
A、不变资本
B、生产资料
C、全部预付资本
D、可变资本
8.在生产某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因个别生产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了成本,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个利润被成为(A)。
A、超额剩余价值
B、一般剩余价值
C、绝对剩余价值
D、相对剩余价值
9.下列哪项不属于资本积累带来的结果(D)。
A、社会两极分化
B、工人经常性失业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加剧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得以缓和
10.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以下哪项关于生产过剩的说法是正确的(B)。
A、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过剩是绝对过剩
B、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
C、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个别资本家生产的有计划性,不会导致生产过剩
D、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性特征
11.关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
B、个人主义价值观 C、集体主义
D、为资产阶级阶级服务
二、判断题(22题)
1.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使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3.凡是商品都有价值,商品价值量是根据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个别劳动时间(×)。
5.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无论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有独立的自主权,这说明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6.生产资料归不同的所有者占有决定了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
7.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是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8.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商品生产者彼此独立经营,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者对他的私人劳动能否得到社会承认,是没有把握的(√)。
9.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和掠夺货币财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主要途径(√)。
10.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使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11.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各种形式体力的总和(×)。
12.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13.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获取利润最基本的方法(×)。
14.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
15.某资本家投资1000万元,获得50万元的利润后,将所有利润用于各种消费,从而把再生产出来的10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再生产,这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
16.资本家把所赚取的利润的一部分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现了扩大再生产,从而能够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这就是资本积累(√)。
17.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周期性(√)。
19.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具有虚伪性(√)。
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将最终被克服(×)。
2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2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产阶级阶级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社会所宣称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都具有真实性和全民性(×)。
《专题六》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6题)
1.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变化,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一变化的是(D)。
A、职工参与决策
B、职工持股
C、建立了福利制度
D、工人大会具有生产的最终决定权
2.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向外“输出民主”,进行了一系列争,中东地区战乱不止,许多国家政局动荡,宗教和政治派别冲突不断,致使经济凋零,民不聊生。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战争(C)。
A、阿富汗战争
B、伊拉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利比亚战争
3.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其消极影响(B)。
A、世界范围内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
B、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
C、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D、>局部经济波动极易波及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
4.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其中,不包括(C)。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垄断资本获取一般利润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
B、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C涉及原子能、宇航、生物技术 D、涉及新材料、海洋工程
6.关于垄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和康采恩都是垄断组织
B、生产集中引起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现阶段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
C、由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一体的金融资本,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D、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这是垄断的最高形式
二、判断题(12题)
1.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使得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2008年,由英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发酵,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灾难,暴露出了在物质利益驱使下资本主义贪婪的本质(×)。
4.2016年,反建制派政治人物特朗普入住白宫;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中,独立候选人马克龙高票当选,终结了法国传统两大政党轮替执政的历史。这一切,都说明欧美传统的精英政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5.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而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车从设计到装配,竟涉及8个国家。这说明莱曼汽车这个“全球产品”,是经济全球化的杰作(√)。
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由美苏对抗带来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开始萌芽(×)。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早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但它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在本质上维护的仍是资本主义制度(√)。
9.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10.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
11.大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排挤或吞并中小企业,资本积聚和集中,从而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垄断(√)。
12.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所以垄断可以消灭竞争(×)。
《专题七》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8题)
1.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重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使得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过渡到了垄断竞争
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C、十月革命并未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
D、证明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2.英、法、美等国家开始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1918年3月,英、美、法的第一批部队在摩尔曼斯克登陆
B、1918年4月,日军和英军占领海参崴
C、德国帝国主义者由于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没有对苏俄新生政权进行武装干涉
D、1918年5月底,捷克军队在伏尔加河一带和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发生了叛乱
3.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生产、分配等领域实行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其评价不正确的是(D)。
A、粉碎了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B、脱离了当时新生苏维埃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激化了新政权与工人农民之间的矛盾
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农民、士兵和工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分不满,在这紧要关头,新经济政策应时而生,包括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小工业企业发展。除此以外,还有(B)。
A、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B、恢复商品货币关系C、实行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D、余粮征集制
5.1936年,苏联正式向世界宣告社会主义在本国基本建成,其标志是(D)。
A、《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演说的发表
B、《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决议》的制定
C、《四月提纲》的发表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的诞生
6.从根本上决定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特征的原因是(A)。
A、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
B、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
C、教育的不发达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7.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B)。
A、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8.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A),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消除两极分化
B、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
C、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 D、>消灭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二、判断题(16题)
1.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1916年,列宁撰写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指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
3.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给新生的国家赢得巩固政权的时间(√)。
4.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同时,也得到了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党人、立宪民主党人的支持(×)。
5.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粮食问题(√)。
6.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工业国有化只包括大企业的国有化,中、小企业不实行国有化(×)。
7.粮食税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它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和农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性质(√)。
8.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苏维埃政府从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共产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
9.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思路是优先发展轻工业(×)。
10.1937年,苏联超额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1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根源在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
12.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13.在社会主义国家,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14.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形式是议会斗争(×)。
15.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
16.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不同于与后来一些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
《专题八》阶段性学习测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3题)
1.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首先是因为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唯物史观和(C)的基础上发现的。
A、辩证唯物主义B、辩证法
C、剩余价值D、实践论
2.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灭了三大差别,包括工农之间、(D)、脑体力之间的差别。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B、国家不同地区之间
C、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D、城乡之间
3.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股份公司、拓展全球市场、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方式,调整(A),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生产规模
D、工人的劳动强度
二、判断题(6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预测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的(√)。
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不仅是原则性的,也包含具体细节的描述(×)。
3.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原因在于阶级斗争(×)。
4.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其首要特征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5.1848年,《共产党宣言》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但是,170余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还在世界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这说明马克思主义错了(×)。
6.共产主义的到来将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不发达和发达时期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最后才能迎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实现(√)。
第五篇: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一、判断
1、文学阅读就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形象的心理过程。()
2、美国戏剧家黑格尔标举“社会冲突”,认为“一次戏剧冲突必须是一次社会性冲突”。()
3、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不妨说,散文中的一切真实都是作者意识中的真实。()
4、作为抒情话语,对比主要不体现在形式上,而重在内容。()
5、一般说来,阅读身份主要是在现实的阅读活动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因而读者在进入实际阅读活动之前所具有的原来身份,不会在文学阅读中起重要作用。()
6、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原始时代结合着简单语言的劳动呼号,后来作为劳动的伴唱及庆祝丰收时的祝祷,与音乐、舞蹈一同得到发展。()
7、在启蒙运动中,小说作为启蒙思想的武器迅速崛起于英法德诸国,因此17世纪被称为“小说的世纪”。()
8、反讽所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往往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
9、人们思想感情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是悖论这种抒情话语形式产生的基础。()
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在摹仿对象上,“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
11、阅读在现实的意义上是功利的、有目的的,因此有时他人的立场也会在阅读中产生意义。()
12、梁太子萧统所编的《文赋》是我国第一部按文体聚类区分的文学总集,它的分类是第一次真正“文学”本体意义上的分类。()
13、阅读先见实际上就是一种偏见。()
14、在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体验中,一定隐含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15、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是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来传达内心抽象的思想感情的。()
16、文学接受活动是“努力恢复原有的”信息的过程,这就说明在接受过程中不需要个人经验的介入。()
17、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后来诗歌虽然和音乐分化开来,但音乐的物质仍保留在诗歌中,成为诗歌的美学特征体裁标志之一,如:法国诗人魏尔仑提出“音乐先于一切”的主张。()
18、诗与音乐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借助于声音形式以表现情感运动。()
19、文学阅读是文学研究的基础环节和基本层次,任何文学研究都是建立在文学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20、象征,是以具体事物或形象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话语方式。()
21、“第二文本”即作者意义的文本。()
22、“误读”就是指对作品错误和歪曲的理解。()
23、在抒情性作品中,夸张是服务于情感需要的。()
24、“四分法”可以说是20世纪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分类方法,它根据文学作品意象建构、语言体制、表现方法的不同,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四类。()
二、填空1、19世纪法国剧论家()认为“意志冲突”是戏剧的实质,并提出了“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著名断言。
2、亚里士多德根据摹仿的媒介、对象、方式的不同,将文学分为()、()、()三大类。
3、在西方,对文学的分类是由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所开创的。
4、“文学文本只有当其被阅读时才能起反应”,这句话的作者是()。
5、“蒙太奇”的法文原意为建筑材料的装配,1925年苏联导演()首先用于电影理论,从此被广泛使用。
6、抒情性作品是指那些以表现人的()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7、(),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以强化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
8、抒情文学通过()来实现对客观生活的反应。
9、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和散文总集是()和()。
10、抒情性作品通常包括()和()两大类。
11、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
12、语言节奏是指语音的()、()、()的合乎规律的重复。
13、二十世纪,“三分法”获得新的发展,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了语言及固定语法结构和文学种类间的对应关系。
14、一般来讲,阅读立场有主观立场和客观立场之分。主观立场主要表现为一种(),客观立场主要表现为阅读活动中的()和()。
三、单选
1、戏剧性的重要来源:()
A冲突 B动作 C语言 D表情
2、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情感,特意重复某个词、短语、句子或某种句式的抒情话语方式是:()。
A反复B反讽C对偶D反诘
3、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两句话强调的是文学的:()
A审美功能B教育功能C认识功能D评价功能
4、“第二文本”主要是指:()。
A社会意义的文本B作者意义的文本C读者意义的文本D象征意义的文本
5、小说摹仿和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
A叙事B纪实C抒情D描写
6、下列人物中,谁否认悲剧的必然性,认为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灭亡,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
A黑格尔B马克思C车尔尼雪夫斯基D亚里士多德
7、阅读身份包括()。
A阅读前的期待B阅读前的预见C阅读过程中的揣摩
D阅读后的反思和检查E阅读前的社会地位
8、诗歌从格式规范上划分,可以分为哪几种:()。
A格律诗B叙事诗C自由诗D散文诗
9、情感的根源在于:()。
A主观世界B客观对象C自然界D现实生活
10、哪种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
A志人小说B志怪小说C唐传奇D白话小说
1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
A事件B人物C场景D故事
12、“隐含读者”这一概念,是由()最先提出来的。
A福勒B布斯C黑格尔D康德
13、法国“新小说”派曾用以什么方式写小说,将人从小说中驱逐出去,这不过是个极端的试验:()
A静物写生B拟物化C行动化D寓言
14、阅读身份不包括:()。
A.阅读期待B阅读心境C.阅读立场D.阅读目的四、多选
1、文学阅读活动的对象包括()
A文学作品
B以文字为载体的所有作品
C作者
D读者的接受
E文本反映的社会生活
2、抒情性作品不同于叙事性作品在于()。
A抒情性作品表达的是人的主观感受
B抒情性作品体现的情感成分较多
C抒情性作品刻意描绘动作、展示情节、营造环境
D抒情性作品侧重展示客观现实
3、常见的抒情话语方式有()。
A比喻和象征 B夸张和对比 C悖论和反讽 D反复和对偶
4、下列论述属于误读的含义的有()
A误读是读者由于种种原因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作出错误的理解和歪曲的评价B误读还指读者从作品的阅读当中所获得的意义理解与作者的意图不一致或超出了作者图
C误读即是阅读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阅读偏见现象
D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创造意义,即“误读”
E误读还是一种文学接受或者文学批评的特殊要求
5、五四以来在中国最流行的文学分类之一“三分法”,按照表情达意、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文学分为:()。
A叙事文学B抒情文学C戏剧文学D影视文学
6、悖论和反讽的抒情效果表现在()。
A表达多重心理内涵B复杂矛盾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C使思想情感表达更鲜明D具有战斗力
7、一般来讲,文学作品的意蕴包括:()
A社会意义,即在创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B作者意义,即在创作者在作品中意欲表达的主观意图
C文本意义,即在具体的作品字面意义中所呈现出来的语词意义
D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实际意义
E象征意义,即文学作品蕴涵的深层含义
8、诗化人生具有()的人格境界。
A真诚地直面人生B深沉的人道情怀C审美能力D渊博的学识
9、戏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由多种艺术因素构成,如哪几种()。
A表演艺术B造型艺术C语言艺术D音乐艺术
五、简答
1、在文学阅读活动中,阅读身份有什么含义?
2、简单论述一下超验性的诗歌意象的具体特点?
3、如果把文学阅读看做是对文学文本的阅读,那么狭义的和广义的文学阅读各自有什么含义?
4、散文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谈谈你对中华传统美学体系中“形神论”的理解。
6、情感在抒情性作品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7、简述小说的“以虚构的叙事达到对生活的逼真再现”这一特点?
8、期待视野分为哪两种?它们各自有什么内涵?
六、论述与应用
1、鲁迅在分析对《红楼梦》的评价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请结合文学阅读活动的实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作者和抒情主人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3、戏剧文学的特点是由其母体——戏剧的特点所决定的,试举例说明戏剧的特点。
4、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有立言的抒情动机,请举具体的作品加以分析。
5、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我们之所以将某事理解为某事,其解释基点建立在先有、先见与先概念之上,解释决不是一种对显现于我们面前事物的没有先决因素的领悟。”请结合文学阅读活动的实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注:期末试题题型及分值比率:
判断题10%
填空题10%
单选题10%
多选题:15%
简答题:25%
论述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