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课程(论文)封皮

时间:2019-05-13 10:1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材料化学课程(论文)封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材料化学课程(论文)封皮》。

第一篇:材料化学课程(论文)封皮

班 级 14-17011 学 号 14170110000

材料化学课程论文

题 目 纳米TiO2溶胶制备、性能与应用

学 院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学生姓名 贾楠香

任课教师

贾 巧 英

摘要

O第一章

Ti2的基本性质与结构

一、TiO2基本性质

TiO2通常为白色粉末状,不溶于水、有机酸、弱无机酸,其微溶于碱。在浓硫酸与氢氟酸中长时间中煮沸可以完全溶解,在碳酸氢钾的饱和溶液中热敏性稳定,在1855oC以上处于熔融状态。

二、TiO2的结构

TiO2有板钛矿、锐钛矿、金红石三种不同晶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八面体结构内部扭曲和结合方式不同。

a.锐钛矿结构

b.金红石结构

第二章 纳米TiO2溶胶的制备

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一种好的制备方法,要求其易操作、产率高,而且主要是制备出的纳米颗粒形貌和粒径分布可以控制,具有稳定性且分散性好(不团聚)。

按照制备时物质的存在状态,制备方法可以分为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气相法。由于固相法本身的局限性,如杂质易混入,粒子易氧化或变形等原因,纳米TiO2的制备以液相法和气相法为主。

一、液相法(1)胶溶法

胶溶法合成纳米TiO2,一般以TiCl4或者TiSO42等无机钛盐为原料。通常工艺路线是将氨水、NH42SO4或者NaOH等碱类物质加入到钛盐溶液中,生成无定型的TiOH4;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再向TiOH4中加入酸溶液,搅拌、水浴,自然冷却得TiO2溶胶。1.制备原理

TiOH44NH4Cl

TiCl44NH3H2OHTiO22H2O

TiOH42.实验装置

(a)滴定装置(b)洄流装置

3.纳米TiO2溶胶的制备过程

移取浓度为2.0mol/L的TiCl4溶液于的烧杯中,用蒸馏水稀释,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然后,在常温下将浓度为1:1的氨水缓慢均匀滴入。为控制生成的的TiOH4粒径使在滴定过程中颗粒不至于过大,滴定速度不能太快滴定所用仪器为滴液漏斗。滴定过程中,用试纸检测反 应体系的值,待到值为7—8时停止滴加氨水。

继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大约半小时,使水解反应完全,将反应所得白色沉淀真空抽滤机抽滤洗涤,直到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洗液中无白色沉淀TiOH4产生,这证明表面Cl的己经被洗涤干净,则得到所需的TiOH4。再向TiOH4中加入200mL的1.0mol/L硝酸溶液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在80℃下恒温水浴2小时,自然冷却即得产物TiO2溶胶。

(2)溶胶—凝胶法

其主要过程是有机醇盐先在过量水中快速水解,形成胶状沉淀,然后加入酸或碱解胶,使沉淀胶溶并分散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的粒子,形成稳定的溶胶。

有机醇盐溶于溶剂中形成均相溶液,以保证有机醇盐水解反应在分子均匀的水平上进行。

有机醇盐先在过量水中快速水解,形成胶状沉淀,然后加入酸或碱解胶,使沉淀胶溶并分散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的粒子,形成稳定的溶胶。

有机醇盐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同时发生失水和失醇缩聚反应,先在过量水中快速水解,形成胶状沉淀,然生成物聚集成粒子并形成溶胶经陈化,溶胶形成三维网络而形成凝胶;凝胶以除去残余水分、有机基团和有机溶剂,得到干凝胶。

干凝胶研磨后锻烧,除去化学吸附的羟基和烷基团,以及物理吸附的有机溶剂和水,得到纳米TiO2粉体。

(3)磁控溅射法

磁控溅射法是物理气相沉积的一种方法,它利用高能粒子(等离子体)轰击所产生的动量交换,撞击出目标靶材表面的原子。被溅射出的原子流以一定的方向射向衬底,凝聚成镀层,进而实现薄膜材料在衬底上的沉积。

二、气相法

(1)气相氧化法制备纳米TiO2

气相氧化法法是以氧气为氧源,为原料,作为载气的氧化反应,该法制备纳米TiO2的原料易得,产品粒度细,单个颗粒分散性好,但副产品腐蚀性大,且温度高。

(2)气相合成法制备纳米TiO2

气相合成法是金属醇盐水解反应移至气相反应器中,将钦酸正丁酷 或其它钛的醇盐经喷雾和惰性气体冷激形成亚微米级的液滴,然后同水汽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纯度高且单分散性能好的TiO2超细粒子。(3)气相氢火焰法制备纳米TiO2

以为TiCl4原料将气体在氢氧焰中进行高温水解而制得纳米TiO2、TiCl4、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中,氢气体积浓度为15%—17%时,可以得到金

红石型纳米TiO2;当氢气体积浓度在17—30%之间时,可得到混晶型的纳米TiO2。

第三章 纳米TiO2的性能

一、纳米TiO2的电学性能

TiO2的介电常数较高,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表现。在对TiO2进行某些物理性质测定时,要考虑TiO2晶体的结晶方向。例如,金红石型的介电常数,随晶体的方向不同而不同,当与晶轴 c 轴平行时,测得的介电常数为180,与c轴呈直角时,其粉末状试样时的平均值为114。

染料敏化的纳米TiO2,在太阳光照射下,染料分子可与纳米TiO2直接作用,光生载流子转移速度加快,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特性。

二、纳米TiO2的光学性能

半导体的本征光吸收主要产生于电子在价带和导带间的跃迁。半导

体TiO2被认为当尺寸较小和孔隙较多时对光子的吸收会更强。

纳米TiO2具有直接光致电子跃迁和间接光致电子跃迁现象,且发光主要集中在蓝紫光谱区,有很好的荧光特性。

三、纳米TiO2的表面润湿性

固体表面的浸润性与表面自由能和粗糙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当液滴到达固体表面,假如其能够润湿表面并向四周铺展,则表面具有亲水性能。

许多科研工作者对的亲水机理和改性性能提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于不同纳米TiO2晶型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薄膜表面的亲水性比金红石型纳米TiO2的亲水性好的多,这是因为锐钛矿表面羟基浓度比较高,而且比较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形成具有较高能量的氢键。如果制备纳米TiO2薄膜过程中掺入适量的SiO2溶胶,经光照射后其光诱导超亲水特性可以得到明显地提高。

第四章 纳米TiO2的应用

针对前面所提到纳米TiO2的性能,整理出TiO2有以下应用:(1)关于TiO2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近年来,具有优越光电转换特性的多孔、大比表面积太阳能电受目,其中以光电效应工作的薄膜式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为主流工作。经研究染料敏化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卓越性能,太阳光照射下,其光电转换效率达 12%,光电流密度在 12 m A/cm2以上,因 TiO2电极表面吸附的染料分子约为普通电极表面吸附数的 50 倍,且染料分子可与TiO2直接作用,导致光生载流子转移速度加快,故而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特性。自此,大量以TiO2为依托的光电转换研究迅速开展。

(2)关于纳米TiO2薄膜亲水特性应用

薄膜的亲水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抗雾性质,这种特性使TiO2 薄膜在玻璃幕墙、玻璃镜片、以及汽车的挡风玻璃和监视系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TiO2由于的亲水性多在紫外光照射下才能被激发,撤去光源后亲水性能会在短时间内减弱的缺点制约了其实际应用。

(2)关于纳米TiO2光催化性的应用 1.抗菌除臭

光催化剂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当细菌被吸附在 Ti O2表面时,Ti O2受激跃迁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经一系列作用会在表面生成超氧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这些具有强氧化性的基团可以穿透细菌的细胞壁、破坏细胞膜质,从而杀灭细菌并可以抑制细菌分解产生有臭味的有机物质。

这种光催化灭菌作用可以在光照结束一段时间后仍持续有效,因此可以用来净化空气或除臭。因此理论上,含有 Ti O2光催化剂的墙砖或地砖都应具有杀菌和消毒的功用,并且被寄希望于广泛应用在医院、精密实验室等这类有无菌要求的场所。2.

第二篇:论文封皮

计算机网络结业论文

班级:电气(1)班 学号:12160118 姓名:宗金琐

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与防护策略

提要互联网技术在给人们 生活 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和策略。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入侵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在给人们带来种种物质和文化生活享受的同时,我们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诸如网络的数据窃贼、黑客的侵袭、病毒发布者,甚至系统内部的泄密者。尽管我们正在广泛地使用各种复杂的软件技术,如防火墙、代理服务器、侵袭探测器、通道控制机制等,但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网络安全都对 社会 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分析

1、计算机病毒。有些计算机网络病毒破坏性很大,如“CIHH病毒”、“熊猫烧香病毒”,可谓是人人谈之而色变,它给网络带来了很严重的损失。

2、内部、外部泄密。内网中根据IP地址很容易找到服务器网段,这样就很容易运用ARP欺骗等手段攻击。

3、逻辑炸弹。逻辑炸弹是在满足特定的逻辑条件时按某种不同的方式运行,对目标系统实施破坏的计算机程序。

4、黑客攻击。这类攻击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攻击。即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对方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种是网络侦察,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取、窃取、破译以获得对方重要的机密信息。

5、系统漏洞的威胁。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这些漏洞和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策略

1、网络物理安全策略。计算机网络系统物理安全策略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网络用户终端机、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攻击;验证用户的身份和使用权限、防止用户越权操作;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控制室和网络黑客的各种破坏活动。

2、网络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策略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规访问,主要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属性安全控制、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安全控制、网络防火墙控制等方式。

3、网络信息加密策略。信息加密策略主要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等网络资源的安全。信息加密策略通常包括网络链路加密方法、网络端点加密方法和网络节点加密方法。

4、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策略中,不仅需要采取网络技术措施保护网络安全,还必须加强网络的行政安全管理,制定有关网络使用的规章制度,对于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将会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发展方向

1、网络规范化方面。由于互联网没有国家界限,这使得各国政府如果不在网络上截断Internet与本国的联系就不可能控制人们的所见所闻。这将使针对网络通讯量或交易量收税的工作产生不可预期的效应。国家数据政策发布的不确定性将反映在不断改变、混乱且无意义的条例中,就像近期未付诸实施的通信传播合法化运动一样。

2、网络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规模和重要性方面的不断增长,系统和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将继续深入。由于现行的很多网络管理工具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性,使整个网络系统将可能被网络黑客攻击和完全破坏,达到其法定所有者甚至无法再

重新控制它们的程度。

3、计算机网络系统法律、法规方面。在目前社会中,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犯罪活动相当猖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立法尚不健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法律、法规是规范人们一般社会行为的准则,它发布阻止任何违反规定要求的法令或禁令,明确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人员和最终用户的权利和义务。4计算机软件系统方面。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增长,法律越来越完善,安全方面的漏洞也越来越安全,智能卡和数字认证将会变得越来越盛行。最终将密码是和验证码放在不至于丢失的地方。

5计算网络系统密码技术方面。在计算机网络I中,使密码技术不仅可以保证越来越多的机密性,而且可以保证完整性,对丢失的软件负责。,目前,商业,金融,政府等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候,更被人们所关注,认真研究网络方面,坚决执行网络法律法规,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

第三篇:论文封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家禽养殖场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学生姓名:李 非 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2010040201095

指导教师:郭锐

负责教师:

2014 年 6 月

第四篇:化学概论课程论文

封面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

维生素C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目 录

前言 抗击坏血病的维生素C 2.体育运动与维生素C 2.1 体育运动中维生素C的重要性

2.2 维生素C在我们进行体育运动时主要发挥的生理功能如下: 2.2.1 维生素C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2.2.2 胶原蛋白与人体运动 2.2.3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2.2.4 维生素C与葡萄糖和心肌糖原的合成 2.2.5 在运动过程中维生素C的代谢及其作用 3 维生素C与烧伤

3.1 维生素C在皮肤烧伤起作用的原理 3.2 维生素C在一般性烧伤应用 3.3 维生素C在化学烧伤的应用 维生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癌症中起到作用 4.1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概述

4.2 对心脑血管疾病中几种主要的特发疾病作分析: 4.2.1 乙型脑炎惊厥

4.2.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2.3 关于动脉硬化 4.2.4 病毒性心肌炎

4.3 维生素C在抗癌方面的探讨 5 维生素C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6 维生素C的其他现实应用 6.1 维生素C的免疫效果 6.2 维生素C与铁

6.3 维生素C在眼科疾病上的治疗效果 6.4 维生素C对皮肤的保养功能 6.4.1 胶原蛋白与皮肤 6.4.2 自由基与皮肤 6.4.3 皮肤的需要解毒 6.4.4 去除皮肤的黑色素 7 讨论

摘 要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人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作为结缔组织的基础物, 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纤维和组织间粘合质的形成, 故可促进创伤的愈合。将血浆铁蛋白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促进铁的吸收是其另一钟常[2]见功能。此外,维生素C对人体的免疫力起积极作用,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形成,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这篇文章中就维生素C最常用的几种用途一一列示:从坏血酸的治疗、体育运动、烧伤等伤口的辅助、到心脑血管、癌症以及内皮功能的强化.几近包含了维生素C在生活中的所有重要应用.另外,本文还阐述了维生素C在皮肤上的极具现实实用意义的功用

关键词

维生素C 坏血病

体育运动

烧伤

心脑血管

癌症

内皮功能

维生素C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李楚润

前言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是高等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须营养素。维生素C是一种熔点为19030分钟补充100ra2diography)研究证明,大动脉壁中维生素C 含量较多,维生互素C 缺乏可致动脉内壁脂质沉着,给予维生素C 可见消失。另有许多研究表明,维生互素C不足引起的高脂血症,系因内皮细胞脂蛋白脂酶活性下降,导致促进胆固醇分解的7α-羟化酶(7α-hy2droxylase)活性下降所致。由此可见充足的维生互素C 对内皮细胞确有保护作用,故有专家提倡维生素C内皮细胞保护疗法。动脉硬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对维生素C 的作用应从多方面加以解释。所以,维生素C 对动脉硬化进行治疗,应该要抑制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1)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最大危险因子。高脂血症者血中维生素C 也呈现低值,故认为胆固醇摄取量增加可致维生素C 需要量增加。用维生素C 治疗高脂血症是否有效,意见尚不一致,但由于高脂血症多伴有维生素C 低值,故补充维生素C 还是有必要的。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用维生素C 并用果胶治疗高脂血症有效。(2)吸烟也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之一,吸烟可致血中维生素C 下降。实验证明,1 支香烟可致血浆维生素C 下降0。06 mg %;每天吸20 支以上香烟者较不吸烟者血浆维生素C 低40 %。而维生素C 能抑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维生素C 用于由吸烟所产生的某些毒物的解毒作用,而使消耗增加。(3)高血压也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之一。有作者通过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表明,高血压患者血中维生素C 低。已知儿茶酚胺对高血压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而儿茶酚胺和吸烟一样与 多巴胺转为去甲肾上腺素经路有关。

4.2.4 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认为,心肌缺血、缺氧及炎症细胞浸润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当机体不能及时清除时,即造成心肌细胞的破坏。而维生素C 为自由基清除剂,有抗病毒作用,增强机体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同时可增加冠状血管的血流量,增加心肌糖元,促进细胞氧化,对心肌有修复作用,并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变心肌炎症时的左心室收缩功能。[1] 4.3 维生素C在抗癌方面的探讨

1949 年, Cameron 等人进行了一项有争议的试验, 说明大剂量维C 的使用可以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而Moertel 等人对维C 在癌症治疗中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进行了随机双盲试验, 证实维C 对晚期癌症患者无明显疗效。事实上,维C 能否抑制癌症转移恶性肿瘤细胞引发胶原降解后, 造成了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扩散。由于维C 是合成和稳定胶原蛋白的必要组分, 是不是通过维C 维持胞外基质的稳定而抑制癌细胞转移呢?。[5]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为了研究其效果,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静脉注射高剂量维生素C。

在这个实验中,维生素C的药物治疗浓度为0。3~20。0 mmol/L, 这相当于静脉给药的浓度, 在体外实验证实可杀死某些癌细胞。而维C的生理浓度仅为0。1 mmol/L, 在此浓度下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无任何影响。在有明确疾病史的患者中, 使用静脉注射维C 观察对癌症进程的影响, 在所有的病人中, 高剂量维C 延缓了恶性肿瘤的发展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高剂量静脉注射维C也能显著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的全身情况。尽管维C 不能治愈癌症, 但是成功地实现了一个重要目标: 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这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是最大的欣慰。[5]

解释这一点的重要原因是癌症患者维生素C 消耗的增加,而且经常出现类似坏血病的症状,实验曾用紫外线照射裸小鼠生成扁平上皮癌,给予维生素C 明显低于对照组。环境化学致癌物N亚硝基二乙胺每日10μg/ kg 体重即可诱癌。此类亚硝胺可由食物中的含氮化合和的生成。Mivish 报告,维生素C 有阻碍其形成的作用。维生素C 有抗组胺作用, 可对抗过敏, 并可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生成。[2]此后也有许多报告指出,维生素C 对多种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但今井田、福岛等报告,对BBN诱发的膀胱癌前病变,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 有促进作用。村田等对晚期癌症患者经静脉给予5 g 以上(平均25 g)维生素C ,平均寿命显著延长。关于对维生素C 的抗癌作用一般认为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⑴使癌组织的透明质酸酶丧失活性,使增加的结缔组织下降,抑制 癌的发育。⑵通过使腺苷酸环化酶丧失活性,抑制磷酸二酯酶,从而可以抑制由组织内c1022 [10]苏东东,向光大3,孙慧伶3,赵林双3,乐 岭3,侯 洁3.2008 维生素C 对葡萄糖负荷后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2(2):38-41 [11]韩 华.2004 维生素C 治疗口腔溃疡100 例.中国民间疗法,12(3):53 [12]杨杰1,史良图2 ,黄丽娃2 ,师衍清3 ,于侠4.2006 富含维生素C 铁食物防治缺铁性贫血效果观察.中国校医,20(6):595-596 [13]蔡晶,楼帅.2008 维生素C,让皮肤健康起来,第12 期:43-45 [14]李诚让,朱文元2005 维生素C衍生物研究进展 临床皮肤科杂志,34(7):487-488

第五篇:化学信息学课程论文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信息学课程论文

题 目 : 高分子絮凝剂合成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学 号 : 姓 名 :

授课教师 : 年级专业 : 2009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联系方式 :

电子邮箱 :

高分子絮凝剂合成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安徽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合肥 230601)

摘要近年来,水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在污水处理方面,随着研究发现高分子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综述了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分类、工作原理以及净水的优点。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依托高分子絮凝剂的净水方法也在探索中。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有机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污水处理

Polymer Flocculant Synthesis and Sewage Treatment in the Role(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nHui University,He fei,2306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pollu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in sewage treatment, as the study found in polymeric flocculant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high polymer flocculant synthesis, classification,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advantages of water purification.Now,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w way that relying on polymer flocculant in water purification method under exploration.Keywords 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tants

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s

Organic inorganic polymer compound flocculating agent

Sewage treatment

前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资源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不言而喻,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水资源受到污染程度也在日益严重。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已使我们的淡水资源困乏。我们不得不考虑污水处理的问题。在污水处理中,国内外多采用高分子絮凝剂沉淀法。1.1污水分类

1)按污水来源来分,污水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

2)按污水的性质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

毒、无二次污染的新型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改善并优化生产工艺,则其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Haugland R.P., Kang H.C.Chemical reactive dipyrrometheneboron difluoride dyes

US4774339.1988.[2]Thivierge C., Bandichhor R., Burgess K.Polymer materials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analysis C-H functionalization [J].Org.Lett., 2007, 9(11): 2135-2138.[3]Haugland R.P., Kang H.C.Ferric sulfate silicon polymer flocculant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research US4774339.1988.[4]Zhang D., Wen Y., Xiao Y.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 polymerization double acid aluminum iro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J].Chem.Commun.2008, 4777-4779.[5]Lee H.Y., Bae D.R., Han W.S., et al.Natural polymer flocculant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of application[J].Angew.Chem.Int.Ed.2009, 48: 1239-1243.[6]谭江月, 高分子絮凝剂CPF的合成和用于生活污水处理

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学报,2007.1.51--54

[7]韩丽娟, 高效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J],纺织科技

进展,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2010.2.17--20.[8]王目通,PAC-PAM复合絮凝剂对某镇生活污水处理效率的实验研究[J],三峡环境与生,2010.3.15—19.

下载材料化学课程(论文)封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材料化学课程(论文)封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化学与生活——核污染 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电子1102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1111100227 姓名:席静扬 电话:***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

    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2014级土木06班20145150 王强 绿色化学·书写中国梦反应式 摘要 在短短几百年间,人类文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究其原因,人们已经把对于事物的探究研究到......

    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第一章化学与生命 班级:13工本1班 姓名:杜茂同学号:201301801103 化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初中开始就已经开始接触它了。或许当初没有对化学感到......

    化学与食品安全课程论文

    化学与食品安全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目前我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食品安全与化学物质息息相关。例如,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大大改善了食品的......

    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浅谈食品安全 学院: 软件学院 专业: 软件工程 班级: 2011级3班 学号: 20112021 姓名: 张益君浅谈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

    化学教育课程论文(5篇)

    化学教育的改变 一、 摘要:在化学学习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认识、了解、掌握、喜欢化学,在新课标 的实施下,化学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的一些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在新课标的实行下,首先......

    大气化学课程论文10000字

    课程论文 --大气污染物NOx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科技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也影响着世界政治的格局,可以说当今世界国家的较量就是科技的较量。但不可否......

    论文封皮格式[合集五篇]

    付:论文封面样本江苏省农村实验区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小四,宋体)(关于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等)论文题目↖(三号,宋体,加粗)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指导老师:论文成绩:提交日期:年月日↖(小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