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绿色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看宝钢如何推进“绿色钢铁”2011.2.1
以绿色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看宝钢如何推进“绿色钢铁” 地域: 信息类别: 行业类别:
作者: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1-02-01 08:19:17.0
传统的钢铁生产通过大量消耗资源、增加环境负荷来实现发展。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钢铁业最致命的“短板”。而随着资源容量和环境容量达到极限,这很可能成为制约下游产业技术进步甚至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中国不能没有钢铁工业的支撑。因此,转变“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走低能耗、少污染、低排放、高环保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钢铁企业的唯一选择。
宝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徐乐江说:“守着粗放的发展方式,钢铁工业必然会走入死胡同。”纵观宝钢几十年来的发展轨迹,正是这种从粗放发展方式向绿色钢铁理念的积极转轨,使宝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风景如画的绿色钢城
2010年10月23日,世博宝钢日引来了全球游客的热情参与。舞台上的大屏幕播放着宝钢厂区的宣传片,长江口雄伟挺拔的百年银杏、高炉畔闲庭信步的梅花鹿、浓荫覆盖下的厂区道路„„如同花园般的工厂引发了中外游客的感叹:这是钢厂吗,怎么看上去像景区,还有梅花鹿和孔雀呢?实际上,自从成为全国第一家对外开放的工业旅游景点,宝钢已经迎来了超过100万名游客的到访。
从32年前宝钢打下第一根桩起,绿色钢城的梦想就深植在了宝钢人的心中。投产之初,宝钢就确立了“控污染、节资源、兴利用,建设生态型钢铁企业”的环境方针,彻底改变了国内外工业企业“先污染,后治理”的不良发展模式。到2008年,宝钢吨钢环境治理成本已经达到110元以上。近几年来,宝钢更是每年投入近亿元开展生态和绿地建设,使厂区变成绿色浓郁、生机盎然的园林型工厂。
几年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林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对宝钢的环境及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估。除了现场取样和仪器测试分析外,专家们还用航空遥感技术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对宝钢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进行了全面考察。考察结果表明,宝钢多年精心打造的“绿色钢城”发挥出了巨大的效应,生态水平处于国际领先。联合国“绿色城市”的标准是人均绿化面积60平方米,而在宝钢,这一数字超过了530平方米。日本新日铁君津厂区的绿化覆盖率为18%,浦项制铁光阳厂为31%,而宝钢则达到了44.7%。专家在评估报告中指出:这片土地上的386万株乔木、2300万株灌木和112万平米草坪,折合成生态价值达到70亿元人民币,产出效益为投入费用的13倍,每年可产生价值7亿元的生态效益。
绿色生产与环境和谐发展
在宝钢人的字典里,“绿色钢铁”、“低碳”、“环境经营”等已经成为最为常见的语词。宝钢建设在人口稠密的经济中心城市,回顾宝钢的发展之路,其成长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千方百计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真正体现了我国钢铁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大方向。
2007年7月18日,一位浦钢员工从加热炉里小心地取出一粒火种。几分钟后,随着老厂轧制的最后一块钢板缓缓移出轧线,有着百年历史的“世纪钢厂”浦钢老生产基地全线关停。2007年11月24日,那粒保存在马灯里的火种,点燃了世界首座COREX-C3000熔融还原炼铁炉。这座宝钢建设的世界上最清洁、最先进的短流程工艺炼铁炉,摒弃了传统的炼焦和烧结工序,仅靠炉内的循环冶炼就可以每年生产出150万吨铁,污染物的排放大幅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仅为传统高炉的4.9%。生产过程中的余能、余热、副产煤气、固体废弃物等,还能得到高效综合利用。
上海市吴淞工业区,这片占地21平方公里的重工业基地,曾为上海市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由于污染治理的历史欠账太多,吴淞工业区一度成为上海最大的重污染区。在对上海地区的钢铁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后,宝钢先后投入200多亿元资金,对老企业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有计划地淘汰、关停了落后炼铁能力493万吨、落后炼钢能力608万吨、落后轧材能力约500万吨。综合整治6年后,吴淞工业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26%,烟尘排放量减少了38%,废水排放量减少了62%,“污染黑帽”被彻底摘除了。
与此同时,宝钢摒弃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厂区内98%以上的废弃物都成为二次资源,每年产生的高炉水渣、钢铁渣、粉煤灰、矿渣等固体废弃物早已全部实现重新利用。宝钢开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滚筒法处理钢渣技术、铁水渣湿法处理技术等,使钢渣、高炉水渣等废弃物摇身变成水泥、建材等市政建设所需的原材料,在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宝钢科研人员经过潜心钻研,将钢渣赋予了新途径———加工后成为农业应用的新型肥料,可使农作物个头长高,增加收成15%以上。在2008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宝钢的“钢铁企业副产煤气利用与减排综合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为冶金行业首个获此殊荣的节能减排类项目。在全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中,宝钢投入逾30亿元开展了近192项节能环保改造项目,实施3年节约能源9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0万吨。
“十一五”期间,宝钢与上海市签订了万元产值能耗降低40%的责任书,2010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与2005年相比下降42%,节约能源合计达到153.4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任务。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63%,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86%,全面完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期间节能和污染物减排总量任务。
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
在人们心里,钢铁产品的基调一直是灰黑色的。其实,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诠释,钢铁产品是真正的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宝钢正是这种理念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在宝钢“绿色钢铁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下,一批环境友好产品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伴侣”。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了宝钢环境友好产品的大展台。
世博园区60%的路面使用宝钢生产的30余万吨矿渣微粉铺就,其原材料是高炉产生的废弃物———高炉矿渣,经过磨细处理后作为混凝土添加料。该材料还成功应用于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磁悬浮列车、上海中心等重大工程和地标性建筑。
假如您曾在世博园内用餐,您也许用过宝钢生产的“抗菌宝”不锈钢餐具。该产品能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24小时杀菌率可达99%以上。宝钢是目前国内首家生产出抗菌不锈钢的钢铁企业。由“抗菌宝”系列产品制成的海尔、松下抗菌滚筒洗衣机也已悄然面世。
2006年7月,宝钢积极应对欧盟环保指令,向市场推出了电镀锌无铬耐指纹板等全系列环保产品。如今,宝钢环保涂镀产品———电镀锌耐指纹板已经100%实现无铬化生产,并成功供货海尔、格兰仕、联想等国内家电制造企业。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汽车板生产的龙头企业,宝钢高强度汽车板的抗拉强度最高可达1500兆帕,开发出了符合欧盟ROHS(《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环保产品,成为世界上少数几家能供应各类高强度钢板的厂家,为汽车减重节能作出了贡献。
一位宝钢的管理者曾经说:“如果绿色的厂区不能生产绿色的产品,这种绿色只是表面文章。”如果说花园式的工厂是宝钢一张“绿色名片”的话,那么越来越多的环境友好产品才是宝钢真正的“绿色内涵”。(2011年1月29日中国冶金报)
第二篇:加强生态文明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强生态文明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双流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汇报
双流县环境保护局
双流,成都市向南发展核心区域的近郊大县,县域自东向西三面环绕成都主城区,幅员面积1032km,辖21个镇、3个街道,人口90.3万。双流,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5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百强县第27位、蝉联西部第一,入选2010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产业发展能力十强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具竞争力20强县。
双流没有生态环境的先天优势,没有天然禀赋的地理条件,平坝、浅丘、深丘各占三分之一,生态空间较为狭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经济发展面临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和挑战,寻求经济跨越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优化协调成为一项新的历史任务。建设国家级生态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双流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开创可持续发展新局面而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性、方向性选择。自2007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力争2—3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目标以来,双流始终把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和谐和可持续
2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快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作为促进产业升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高水平规划,高水准投入,高标准打造,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全力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大气环境治理、河流综合整治、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城镇生活垃圾处置、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及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噪声污染治理等“七大”环保工程;加快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细胞、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生态人居、饮用水源保护“八大”生态示范工程,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环境教育“三大”全民环境友好行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县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2007年以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四川省生态县、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四川省园林县城、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球生态宜居国际示范区最佳范例奖,并成为全国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县。2010年10月28日我县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的考核验收,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通过国家考核验收的县,2011年4月,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县公示,环保部即将正式公告。国家生态县的建设,使我县的发展战略思维得到了升华,发展方式有了重大转变,显现了我县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决心和曙光。一个“城在田中、园在城中、城园
交融”的田园城市,一个以产业新城、生态新城、文化新城、怡居新城、时尚新城为内涵的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正以独特的魅力展造福双流人民。
一、生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域内主要河流金马河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达标;杨柳河水环境质量由2006年的劣Ⅴ类提升为2010年的Ⅲ类,达到划定的水域标准;锦江水环境质量由2006年的劣Ⅴ类提升为2010年的Ⅳ类,2010年出境水质氨氮浓度较2006年削减了47.7%。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由2006年的295天提高2010年329天,优良率由80.3%提高到90.4%。声学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划定区域、规定时间段的国家标准,持续保持稳定。
2、污染防治不断加强。2010年全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3.5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危险废物处置率100%,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7.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6.3%
3、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29.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85 m,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19.67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66.27%。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2个,国家级AAAA和AAA旅游景区各1个,县级以上
2人居活动生态小区66个、生态村107个、绿色社区4个、绿色学校62所、生态家园17887户,五星级乡村酒店3个,五星级农家乐1个。
4、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12亿元,比2009年年均增长1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209元、增长24.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5亿元、增长5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0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9030元、增长17%。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6%,与2009年持平。三次产业的构成比由2009年的7.2:49.5:43.3优化为6.2:50.4:43.4。双流经济呈现出顺应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的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高回报的良好态势。
二、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
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全力以赴,更需要企业的高度协同、群众的积极参与,通过全民动员、全民动手,确保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近年来,我县依靠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机制,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
(一)建立健全四大机制,形成生态建设合力
1、领导推进机制。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35个部门和各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参与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和8个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工作
组;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推进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抓。县委、县政府两次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县千人动员和再动员大会,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动员,安排部署。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全力支持,各镇(街道)和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机制,为生态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监督考核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各镇(街道)、各部门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加强目标检查、执法监督、效能监察,对创建工作实施专项考核,在所有评优选先中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纠正;对因工作不力影响全局、出现环境安全危机、造成重大环境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依纪追责,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工作。
3、多元化投入的市场机制。切实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作为县财政支出的重点,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重建等方面。每年新增财力中约20%用于环境保护,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同时,通过BT、BOT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环保项目和环保公益事业,为生态建设
提供资金保障。2007年以来,县财政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资金达24.43亿元,社会投入资金达8.07亿元,每年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均在3.5%以上。
1、采用民间资本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方式,引进民间资本2.7252亿元,先后建成了东升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华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航空港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以及牧马山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收集处理能力15万吨/日。项目建成后由投资企业自行运营,运营期间县财政按污水处理量支付运营费,每年需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运营一定年限后移交政府。
2、政府投入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镇级中小型污水处理站、村级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污水收集管网,采取政府投资建设方式,先后投入13.264亿元,在所有的镇和集中安置小区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站)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共达4.285万吨/日,并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44.54公里。
3、企业自筹,政府补助建园区污水处理厂。对蛟龙工业港园区污水治理,采取企业投入、政府补助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2007年12月,设计日处理能力1万吨,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总投资1500万元、政府补助400万元的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园区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能力逐渐无法满足区域内污水处理要求。2009年,蛟龙工业港双流园区管委会提
出了建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二期3万吨污水处理厂的方案,预计投资6000万元,排放标准提高到GB18918-2002的一级A标。2009年5月20日,县政府第七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并决定给予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1500万的资金补助。工程于2009年6月3日正式投入施工建设,9月底完成土建工程,11月底正式投入运行。
4、市场化运营污水处理厂(站)。我县出台了《双流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选择3家国内外管理规范、技术领先的营运公司,对全县镇级污水处理站、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及白河水质治理工程进行第三方运营管理;选择一家在线监测系统运营服务公司,对全县的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开创了全省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先河。县财政每年投入的运营管理资金1400余万元。
4、联合执法机制。坚持依法治污、铁腕治污,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制淘汰“五小”和“三高两低”等污染严重的企业。我县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依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化污染源现场监察执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好信访投诉,建立健全环保执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并对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职责交叉问题,县环保局经常组织县经信局、城管局、双流工商局、安监局、供电局等
职能部门开展专项联合执法。2006年以来,我县共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80余次,限期治理工业企业47家,关闭搬迁工业企业217家,关闭“三无”企业达500家,关闭屠宰场72个,取缔小家禽宰杀场(点)180余个,实现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完好率100%、达标率100%,全县未发生一起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同时,全力提高环境监察效能,按照分片区的管理模式,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巡查等方式对全县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设施和一般污染源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依托在线监控中心平台,实施污染源全方位监控,有效防止排污单位的违法排污行为,确保了我县环境安全。
5、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监督作用,与双流电视台合作,在《双流新闻》后,开设《东升城区空气质量信息》栏目,在成都市郊县中第一个发布城区空气质量信息,实现了空气质量日报。通过双流县政府政府网络平台,及时对企业环境行为信息、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进行公示。同时,出台了《双流县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制度》,加强环保社会监督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公民争当环保卫士,赋予公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前,环保志愿者已突破1000名,并聘请了22名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县政风监督察监督员为我县的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对企业、行业、区域及社会环境保护
工作进行监督,畅通群众反映环保工作意见、建议信息渠道,提高环保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环境管理效能。
(二)统筹编制三类规划,夯实生态建设基础
我县生态建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按照“全域双流”的理念和“四性”的要求,围绕打造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立足城乡一体,科学编制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引领我县生态建设。
1、科学编制《双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7年聘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编制《双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8年9月县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规划》,同年10月县人大常务会作出《关于审议通过〈双流县生态县建议规划〉的决定》,《规划》纳入政府的正式施政重点,并以人大立法形式,予以法律保障。2010年对《规划》进行了修编,更具时代性、前瞻性、战略性,更符合国家生态县的规划要求。《规划》实施环境治理、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修复、人居环境等重点工程项目31个,计划投资37.71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29个,其余2个项目正在建设中。
2、科学编制2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环境规划、107个生态村和58个生态小区建设方案,形成多层次、覆盖城乡、相互衔接的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从而使生态建设规划更具操作性、考核性。
3、对城乡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进行了全域调查、系统考虑和统筹谋划,科学编制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人居专项规划和全县生态经济功能分区规划,以多层次、满覆盖的生态规划,引领国家生态县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三大生态产业
县委书记高志坚指出:作为全国“百强县”、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双流经济经过了长时期高速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带头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生态县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培育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作为建设生态县、打造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的主要支撑,主动融入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产业功能区建设,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标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1、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生态工业。以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大力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功引进了天威新能源、汉能控股、新光硅业等一大批新能源重大项目。2010年我县新能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49亿元,同比增长68.3%。目前,我县已成为国内技术路线最齐、研发平台最全、产业链条最长、发展潜力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2009—2010年连续2年排名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榜首,双流已成为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成都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并于2010年9月27—29日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吸引投资140亿元。同时,我县大力扶持、引导100余家企业实施“节水、节电、节能”技术改造,建成成都南玻、川开军氮的12兆瓦余热发电、中水回用等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提高效益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2、我县依托空港优势、区位条件和生态资源,主动融入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航空枢纽服务、航空物流、临空总部经济、临空会展等现代服务“八大临空产业”,建设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成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推动临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依托丘陵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主动融入全省“两湖一山”旅游开发,深入挖掘双流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举办“一月一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响“古蜀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黄龙溪“天府第一名镇”品牌,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201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4.54亿元,占GDP比重达
43.4%,增长1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78亿元,增长18%。
3、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以农业技术服务、村级公共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三大市场经营主体”,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等“五大产业”,推进产业规模化、组织集体化、投入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六化合一”,加快建设以集体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成都近郊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拥有全球最大的优质枇杷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和西部最大的杨梅生产基地,41个有机和有机转换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机、有机转换、无公害、绿色食品总数达207个,“双流冬草莓”、“双流枇杷”、“双流二荆条辣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我县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66.27%,实现农业增加值29.31亿元,占GDP比重达6.2%,增长2.4%。
(四)强力实施八大环保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我县把坚持控制污染物排放作为落实环境保护制度、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污水不下河、垃圾不落地、扬尘不上天、噪声不扰民”是我县治污的“土”标准。2007年以来,我县投入32.5亿元资金,完善环保基础设施,综合治理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实现了污染治理10个“全覆盖”。
1、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近年来,我县投入近15亿元建成4个大型污水处理厂、28个镇级污水处理站和4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44.54公里,实现了镇(街道)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2010年全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3.55%。
2、实施河道环境治理工程,实现河道规范化管理全覆盖。出台《双流县河道水环境综合管理办法》,建立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实行河道管理镇(街道)负责制,每条河道落实专人管护,县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每季度进行明查暗访,督查督办,奖惩兑现。县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对各镇(街道)的河道管理工作进行补助。投入6050万元,对辖区内的30多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整治,锦江、杨柳河、江安河、白河等河流水质明显改善。
3、实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零排放”全覆盖。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了《双流县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双流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严格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审批、建设、管理。对禁养区内的3100多个养殖场,县财政共投入1.9亿元实施了全部关闭或搬迁;对分散养殖户,采用建户用沼气的方式治理养殖污染,全县已
建沼气池6.2万口,占全县适宜建池农户的100%;对规模养殖场,按“畜禽养殖——沼气供热——田园种植”的模式进行整治建设,以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共建设标准化养殖单元64个。2010年全县养殖粪便无害化综合利用量为12.6万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7.8%。同时,按照“餐厨垃圾——养殖饲料——有机肥料——有机食品”的循环经济模式,配套建设餐厨垃圾处理站、有机肥厂,综合利用餐厨垃圾、畜禽粪便,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4、实施生活垃圾整治工程,实现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全覆盖。出台《双流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置实施意见》、《双流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处置工作财政资金补助奖励与管理办法》,建立“户集、村收、镇清运、县处置”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置体系。投入1.2亿元建成标准化垃圾压缩站2座,设立垃圾转运站(点)4000余个,垃圾实行袋装收集,密闭运输。近三年投入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和设施维护更新的资金达6400万元,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投入1500余万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餐厨垃圾处理站,实现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目前,投资额达7亿元的日处理1800吨的九江环保垃圾发电厂主体工程建设已竣工,2011年6月将投入运行。
5、实施大气环境治理工程,实现重点区域清洁能源使用全覆盖,县财政投入近2亿元,对实施了工业、生活清洁能源
建设。对12家燃煤工业企业实施治理,对“禁煤区”内的416家燃煤店铺全部实施了清洁能源改造,对东升街办、华阳街办、西街办、九江镇绕城高速路内的1210户低保户使用清洁能源进行补助,政府为每户一次性购买液化气罐和双口炉灶炉具,每户每月按110元补助液化气一罐(15公斤),每月初由所在镇、街道负责,将液化气发送至低保户使用。每年安排补助资金达140余万元。全县699辆公交车、406辆出租车全部使用液化气燃料,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出台《双流县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实施道路硬化、提档降土、裸土覆盖三大扬尘治理工程,综合治理建筑工地、闲置工地、拆迁工地三大工地扬尘污染。全域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采取秸秆还田、秸秆汽化、秸秆饲料等方式综合利用秸秆,净化农村环境,建成大林镇石庙村秸秆汽化站1座,建成永安镇、金桥镇、彭镇秸秆沼气供应站3座。2010年我县秸秆综合利用量32.243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6.3%,6、突出服务行业废水治理,实现了医院、农家乐、汽修厂和洗车场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的“四个”全覆盖。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有医疗废水处理站,医疗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全县130家农家乐、120家汽修厂和洗车场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
7、突出噪声污染治理,建立噪声污染防治管理长效机制。出台《双流县城市噪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相
关职能部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职责。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积极开展“绿色工地”创建活动,强化建筑施工监管,除抢修、抢险等应急任务外,城区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加强工业噪声管理,采用低噪音设备和隔音降噪措施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闭搬迁;加强生活噪声监管,禁止民用、商业高声音响扰民,取缔居民区内金属切割加工点,禁止在居民住宅楼附近使用大功率的风机、电钻等设备进行长期作业;加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噪声管理,对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业责令其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使周边地区的环境噪声符合相应区域的噪声标准;加强交通噪声管理,采取道路改造、车辆分流、城区禁鸣、限制通行、建设隔音设施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实行服务业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对饮食、娱乐、加工生产行业严格实行环保前置审核。同时实施“全县公交一元通”工程,减少私家车出行率,减少噪声污染。
8、突出环保能力建设工程,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投入550万元建成全省第一个环境监察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全县重点污染源的全天候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投入400万元建成全市第一个县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对饮用水水源水质每两小时1次、13项指标的自动监测,有效提高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能力,确保了我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无一次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发生;投入200余万
元建成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实现了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和城区空气质量日报;投入近900万元,按照西部一流的标准,对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县环境监测站的执法装备、监测分析仪器设备进行了补充、更新。我县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通过了国家新二标考核验收,环境监测能力达到了国家三级站标准,其执法装备、仪器设备堪称全省一流。
(五)严格环保审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我县认真落实贯彻《环境影响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坚持“把住源头、不欠新账,强化整治、多还旧账,全程监管、控制总量,动静结合、平衡容量”的基本原则,对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措施,着力“两强化”、“五不批”,为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环境影响评价为抓手,对工业园区、区域流域开发、行业规划进行规划环评,强化环境准入。对未批先建、未落实“三同时”制度和验收后未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工业企业实行停产整治,强化“三同时”制度。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工业项目不予审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项目不予审批;国家明令淘汰的或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工业项目不予审批;选址、布局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功能区划,未进入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不予审批;现有设施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不能通
过“以新带老”、“以大代小”的措施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予审批,为从源头上防止“两高一资”行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环保第一审批权的作用。2006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1193个,“一票否决”项目107个。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淘汰落后产能,关闭2家小水泥企业,汰淘落后水泥产能近100万吨;关闭3家小钢铁生产企业,淘汰落后钢铁产近60万吨;关闭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近70家,关闭“三无”企业近500家,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多创联动,不断提升生态县建设水平
1、创建园林城市,优化生态结构。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突出山水田园风光和生态自然之美,加快川西平原田园风光功能区和川西丘陵田园风光功能区建设。实施生态保护示范工程,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六绿”示范工程,积极构建“点、线、面”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形成山地植被保护与恢复,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小区绿化与城镇园林广场建设相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城镇绿地与乡村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体系,打造绿色双流。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29.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85平方米。
2、创建卫生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全力开展国家卫生城
市创建活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食品安全、农贸市场、病媒生物防制等11项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合公安“治安”职能和城管“治乱”职能,在全省率先成立公安城管联合执法中队,对广告乱贴、垃圾乱扔、摊位乱摆、车辆乱停、河道乱污、工地乱象、乱搭乱建等“七乱”现象进行长效治理,营造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实现农贸归市、停车归位、摊点归区、坐商归店、广告归栏。突出抓好“五小”行业整治,部门联动,相互抄告,监督到位,确保设施完善、制度健全、亮证经营。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严格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和市场准入,在全市率先开展生猪产品和蔬菜、水果、食用菌3大类食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全县广大群众食品安全。利用城市绿地新建星级公共厕所12座,县城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公共厕所达62座,万人拥有公厕4.46座。着力营造便捷、卫生的购物环境,建成标准化农贸市场4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1个。结合“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艾滋病防治日”等卫生主题活动,加强全民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健康意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3、创建文明城市,培育生态文明。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高公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利用报刊媒体和“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活动,广泛开展全民生态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价值观,倡导绿色消费,增强生态意识,使生态伦理标准成为公众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的环境保护综合决策能力;注重青少年教育,从小培养不浪费资源、关爱环境的良好习惯;强化企业宣传,让企业认识到建设生态产业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绿色经济规则,在节水、节能、节耗等方面做出成绩;开展农民教育,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培育生态文化,培养公众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伦理观念,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循环利用的行为规范。加强对古宅、古桥、古寺、古建筑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挖掘和发扬具有双流特色的文化形式,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三、生态建设的主要体会
双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既要跨越发展进一步扩充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又要保护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发展经济的紧迫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力度,实现“经济发展西部第一、生态环境西部一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比翼齐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在国家生态县创建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1、培育生态理念是建设生态县的前提。生态建设涉及全
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建设生态县必须先从培育生态理念着手,积极倡导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让建设生态县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着力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水平。
2、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生态县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产业是生态县建设的中心。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发展为要、生态为先”理念,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兴县”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县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与治理并重的方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依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注重源头防范,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禁建设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工业项目。同时,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快污染治理工程升级改造,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4、完善政策体系是建设生态县保障。生态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必须依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保障。要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制定和完善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相关制度,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全力支持,镇(街道)和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工作网络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责任管理体系。
下一步,我县将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作风,不断巩固扩大生态县建设成果,做到“既要有一流的经济,也要有一流的环境和文明,一流的品牌和形象,坚持环保与发展旗帜不倒”,努力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魅力空港、生态名城,把双流打造成为中西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典范,并向国家生态文明县的更高目标迈进。
第三篇:创建绿色学校 推进环保教育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建绿色学校 推进环保教育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响水县张集实验学校(小学部)创建市“绿色学校”工作汇报 我校是原张集中心小学和张集中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二万五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八千多平方米。我校小学部现有15个教学班,706名学生,41名教职工。我校一直以创建市级“绿色学校”为动力,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班队活动为主要载体,从小事入手,转理念、抓环境、导行为,扎扎实实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精心打造绿色文化校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天,我们就创建市级“绿色学校”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一简要的汇报,汇报的题目是《创建绿色学校 推进环保教育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以学习为载体,努力提高环境道德认识。
1、加强师训,提高教师环境教育水平。
环境道德认识是教育的起点,是环境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向全体师生发出《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倡议,加强师生环境道德认识教育,帮助师生全面了解个人对环境应尽的道德义务,以及关于这种道德义务的理论原则、规范、范畴、理想人格和内容,促使学生能从不知到知,从片面的认知到全面的认知,从错误理解到正确的理解,从而提高识别是非善恶和选择环境行为的能力,增强履行环境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和理智性。我们学校把环境教育放到办“环境教育特色学校”的高度来抓,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检查、评比、总结、奖励制度,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环境道德情操、坚强的环境道德意志、坚定的环境
道德信念、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
2、注重参与,激发家长环境教育热情。
提高环境道德意识,对于巩固学校环境教育成果,并使其辐射到家庭和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创办“绿色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传授环境知识,介绍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方法及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信息、成果;组织“绿色学校系列活动”,每学期以各种不同的主题、灵活多样的形式。
环境教育是智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教育的深度、力度及取得的效果关键在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培训教师。走出去,创造机会让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让教师们开阔眼界,受到启迪,增强信心;请进来,学校坚持每学期请有关专家、学者做一到两次环境知识专题讲座。
二、精心设置,加强学科渗透,营造绿色课堂。
结合各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和现行的教材均有环境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道德伦理。关键是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体系,并纳入各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成为各学科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和环保知识教育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各学科根据各自的特点,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科学课中进行土地、水、森林资源保护教育,结合人口、资源、能源、土地、粮食等讲授人类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教学中加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人口与环境教育;在晨会课中注重环保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等。
我们学校每年要制定环境保护教育计划,并纳入素质教育计划一并实施。确定环境教育的兼职教师,由学校科学、品德与社会相关教师担任。在传授环境科学知识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实际,及时将教学的内容与本地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确定不同的要求,做到触类旁通,加深理解。
三、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环境道德行为。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运用直观手段,从感性认识入手,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1、通过校内外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我们学校能结合每年的植树节、爱鸟周、世界地球日、环境日、无烟日、土地日等环境教育的最佳时机,充分发挥晨会、班会的宣传教育作用,在学生当中广泛开展“爱护花草树木”、“宁栽一棵树,勿折一枝花”等方面的教育,并开展以“怎样创建绿色学校” 为主题的班会,将校园广播站充分利用起来宣传绿色、环保知识,使全体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
“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全校大造“创建绿色学校”的声势,使全体师生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起来。并在世界地球日、环境日举行大型社会宣传活动,同时走进居民社区对居民进行“环境意识”调查。通过社会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环保责任感。加强环境教育,同时提出 “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班级带动一个带动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带动一个学校”的环境教育目标,让师生
认识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环境,自觉地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绿色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并播撒到家庭、社会。
2、用社会调查陶冶学生环保情操。
我们多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去观察、去体会令人陶醉的美丽景色,去调查被污染的小河、被砍伐的树木、轰鸣的噪音„„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通过组织学生在校园开展“和小树(草)说句悄悄话”、“我和小树(草)一起成长”活动,让学生懂得植树种草的作用和意义。让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3、用读书活动增长学生环保知识。
各种书籍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越来越多。抓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胜的特点,引导学生读环保书籍。各班建立读书角,在阅读时间里,同学们把从家里带来的书互相传阅。学校图书室对学生开放,图书管理员负责挑选有环保内容的书,负责安排每班的阅读时间。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使学生有机会、有时间阅读环保书籍。为了鼓励同学们的读书热情,开展一次“环保小书迷”评选活动。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画环保画、写环保作文。
4、班队活动培养学生环保习惯。
通过多姿多彩的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并注意活动的实效性。放手发动同学收集材料,编辑排练,召开主题鲜明的班队会,如《白云不白》、《小河的哭诉》、《只有一个地球》等,开展清理白色
垃圾,建立“绿色宝库”活动,用行动净化自己的心灵,变废为宝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总之,要提高环保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教育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每天的课间、午间休息时间,小公益使者们都要开始行动,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维护着校园的整洁与美丽。不仅在校内,同学们还走出校园,走向社区,走向街道,在各个公共场所开展“绿色”宣传、护绿保洁、清洁白色垃圾等活动。
四、倡导绿色,加快校园环境建设,建设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为了给师生们提供一个令他们感到愉悦、轻松、有广阔活动空间的环境,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硬件建设为主,着手建设绿色校园。学校要注重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分布实施,营造绿美化、净化、艺术化、现代化、网络化的校园环境。
1、完善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多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
2、把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坚决消灭卫生死角,消灭“四害”,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挂设统一的环保标语等;充分利用各功能室、课室、学校走廊,布置展示学生特长作品及环境作品的展示廊。
4、校园网、橱窗、校园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增设专门的“环保绿色宣传”栏目。
5、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提倡简朴。
我们深知,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有决心将这项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好,让我们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有声有色开展起来。国家的未来在教育,环境的希望在孩子,我们将努力营造一个人人热爱环境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作出积极的贡献。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将办成一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鲜明特色的一流绿色名校。
第四篇:创建绿色学校推进人本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建绿色学校 推进人本教育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吉木乃县直小学“地区级绿色学校”复验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吉木乃县直小学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对我校 “地区级绿色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复验。创建“绿色学校”一直是我校全体师生不懈努力的目标。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使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促进学校良性持续发展。
一、学校基本情况
吉木乃县直小学位于吉木乃县文明南路,隶属吉木乃县教育局,是一所民汉合校的全日制小学,于2004年3月由原吉木乃县一小和吉木乃县二小合并而成。合校以来,各民族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促进民汉教育同步发展。
学校占地面积15540平方米,建筑面积8178平方米,其中林带为2370平方米,草坪为5280平方米,花池为425平方米;现有3幢教学楼,教学班30个,其中汉语班21个,哈语班2个,双语班7个,在校生1320人,教职工92人。学校已配备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目前正在建一幢多媒体综合楼,新增了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阶梯教室等;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先后硬化地面5000多平方米,建成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安装室外乒乓球桌12个,进一步扩大了学生活动场地,丰富了活动器材。
学校领导班子具有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学校具有明确的新世纪育人目标。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高尚健康的校园文化和环境的创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 的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得到提升,实现了“让教育适合我们的学生,让校园成为学生的乐园”的目标。
二、创建“地区级绿色学校”历程
学校自建校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校园硬化、绿化面积严重不足,一号楼前的水泥路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全校教职工修建,沥青地面是2005年由吉木乃县教育局通过与交通城建等协调修建,一号楼前的水泥路面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损,多年来一到开春化雪时校园内一片汪洋,校园文化建设为零。
自开展创建“地区级绿色学校”工作以来,学校加大对学生的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教育,利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献词、少先队中队活动、班会等对学生进行保护、爱护环境的教育,同时积极加大校园建设投入,扩大硬化、绿化面积,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于2008年10月顺利通过地区环保局的验收,成为“地区级绿色学校”。
(一)以 “校园文化建设年”为契机,加大校园改造力度
2009年春季,学校以地区提出的2009年为“校园文化建设年”的号召为契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抓教育工作的县领导及教育局局长多次来学校实地调研并对校园规划做了具体部署,在县委政府及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学校先后投入50余万元对校园场地进行修整,建成排球场、乒乓球场、体育器材场、200米跑道、足球场等。同时对二号楼至少年宫间的空地及足球场进行绿化,绿化总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对一号楼前破损的路面进行清除并重新硬化,对一号楼至二号楼间的空地、三号楼东侧的空地及楼后的护坡进行硬化,由此学校的硬化总面积达到6602.81平方米。另外,为解决学校厕所及绿化用水问题,在少年宫南侧打一口井,在二号楼前新建一个水窖并通过管道将井水引入水窖。2011年6月为解决绿化用水,投入16000元新建输水自来水管道一个。开春化雪的雪水通过三号楼后的排污管道排出校园,由此学校的校园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有着崭新面貌的学校呈现在人们面前,学生放学回家两腿湿半截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二)紧抓“两基”迎国检机遇,更新教学设备
“两基”攻坚迎国检是一个可喜的的机遇,为了更好的完成“两基”验收工作,上级部门为学校新添了实验、卫生、劳技、美术、音乐、图书、体育等器材,学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验室、卫生室、图书室、美术室、劳技室、器乐室、音乐教室。这些技术装备的安装使用,大大地增强了学校设施中的含金量,提升了学校的档次和品位,也为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巩固办学成果,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在办学条件、教育环境有了很大改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先后对三幢教学楼内外进行布置,打造古诗词长廊、新疆童谣长廊,传统文化展示墙,师生特色书画、十字绣和剪纸作品展示墙,设置成果展示厅、休闲氧吧、阳光心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楼、文化墙。同时通过组建“学传统、行孝道、知感恩”百人诵读团,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在汉语班开展古诗词过级、民语双语班开展新疆童谣过级活动,组织学生统一练习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古文化的精髓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古文化的渗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品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倡导绿色理念、弘扬绿色文化情况
1、机构健全,工作落实到位
学校一直都非常重视环境教育,始终用“绿色思想”培育人,用“绿色观念”教育人,用“绿色校园”熏陶人。成立了由校长、书记、总务主任、教师代表组成的环保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由赵英校长任组长,主抓环境教育工作,通过建立和强化环境管理体系,促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从整体上提高环境教育水平,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领导小组成员能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档案。学校中层领导和全体教职工也都为做好环境教育工作而努力,配备有兼职绿色教育人员,其中班主任是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同时将此项工作列入教育教学和中队工作中,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各项活动,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绿色意识。
2、强化卫生管理,改变校园面貌
学校由德育处牵头,建立健全了清洁卫生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清洁卫生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各卫生区、班级、走廊、水房等卫生打扫不留死角,由少先队每天进行检查评比,并将成绩向全校公布,每星期颁发卫生流动红旗,给文明班级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各办公室也开展卫生竞赛,领导定期检查评比,予以奖励。针对部分学生还未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随地乱丢乱扔现象,班主任在班会上列举了种种不讲卫生的现象,指出这些现象的危害性,用生动的事例去教育感染他们,并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洁我校园”和“弯弯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校园保洁工作有了较大改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活动形式多样,营造绿色文化氛围
学校非常重视营造绿色文化氛围,设立“校园之音”、环保宣传窗定期进行环保宣传,每周班会增设“卫生教育”、“绿色教育”内容,搭建和利用各种平台开展绿色活动,寓“绿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组织开展环保标语设计评比、环保手抄报、环保专题书画比赛、环保知识竞赛、环保书签设计比赛、主题班队会等各类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使环保意识、环境意识、绿色意识深入人心。
同时结合每年的环保纪念日,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如3月12日植树节,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2日地球日,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6月5日国际环境日等,组织师生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有主题黑板报,文艺演出,环保、科教图片资料展,演讲比赛等,从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教育氛围。
4、挖掘环境教育内容,加强课堂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求各科教师在备课、上课时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教师不仅能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和思想,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内外环境的状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开展相关的活动,如语文课结合环保活动以作文、日记等形式写有关环境保护的作文、观后感、观察日记、建议书等;社会实践课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发明制作一些环保小作品;美术课结合环保教育画环保画、手抄报、科幻画;品德课结合教学内容讲环保小故事;社会与生活课让学生收集环保图片资料进行展览。
此外,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环境教育专题讲座2次,各中队开展环保主题会2次以上,师生们不仅增强了环境意识并付诸行动。
5、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社区环保实践活动
学校结合研究性学习、中队志愿服务等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实践活动,主要是改善社区环境,进行社区环保宣传等。如每年春季、秋季清理社区垃圾,与居委会联合组织“爱我家园,从我做起”、“美我家园,携手行动”主题活动等,使学生在劳动中得到了教育,提高了认识。
6、重视校园绿化、美化,打造良好教育环境
学校为强化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环境,每年更新、维护绿化树木、花草,2010年种植花卉2500棵,观赏树140棵,补种草300多平方米;2011年种植花卉3000棵,樟子松80棵,补种草450平方米。
同时要求教室和办公室也种植鲜花,班级的鲜花不得少于六盆,办公室的鲜花不得少于四盆,从而使校园绿草萋萋,舒适宜人;室内鲜花盛开,空气清新。
另外,在学校公共部位的墙壁上张贴具有教育功能、陶冶美好情操的名人名言、规范守则、文明用语宣传书画等,进一步彰显“人人是德育形象,事事是德育资源,处处是德育阵地”的德育工作理念,将环境教育和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良好的绿色文化氛围。
7、注重节能减排工作,创建平安、绿色校园
学校的节纸、节水、节电等节能减排工作都有具体措施并加以落实,办公用纸有专门人员负责管理,为了节水将水房交给班级管理按时开放,杜绝长流水现象发生,厕所用水每天按时开关,教学楼照明灯改为节能灯,师生养成电灯随手关、电脑不常开的良好习惯。这样既减少了浪费,节省了学校开支,而且也减少了事故隐患,有效地促进了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创建工作。
8、开展禁烟宣传工作,打造无烟校园
学校成立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全面领导控烟工作,指导工会和德育处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使不吸烟成为师生的自觉意愿和行动。
加强控烟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对被动吸烟危害性的认识,提高控烟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少先队活动、卫生和知识讲座、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教职工大会等各种形式,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师生珍爱生命,拒绝烟草。同时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严禁在校园内吸烟,以打造清新的无烟校园。
9、家校密切配合,提高教育效果
学校积极构建了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活
动,有环保知识讲座、“我是环保小卫士”宣传活动、“美化家园我行动”等,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环保意识;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班、召开家长会、开设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不断提高家教水平,带动整体育人效果的提升。同时与家庭、社区三方联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街道、市场、社区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校园内外形成了人人关心环境,个个重视环境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学校、社区环境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环境教育走进家庭、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和合作意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吉木乃县直小学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新路子,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现代化绿色校园,弘扬绿色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体师生辛勤汗水的浇灌下,吉木乃县直小学这片桃园将永远春光烂漫!
吉木乃县直小学
2011年11月
第五篇: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基本国情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审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发展理念的时代性探索,不仅清晰描绘了发展的生态底色,同时也指明了面向“十三五”目标加强生态治理、增强民生福祉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一、绿色发展契合了生态治理的现实诉求
提出绿色发展是为了应对近年来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峻的生态形势,是在问题导向下对发展理念的创新。推进绿色发展,有利于更好应对资源环境约束挑战,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全球生态安全。
1.绿色发展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回应,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全面”,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力,以更好满足人的各种方面需求。近年来,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形式日趋多样、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从追求物质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从关心物质文明建设到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从关心经济建设到关心政治建设,从关心人与社会发展到关心人、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目前,我们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条件、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源环境承载逼近极限,已经构成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生态治理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得到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增强绿色发展动力,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底色。
2.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新时期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在人与自然和谐视阈下,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举措,充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和精准着力点,目的是要打造科学合理的发展布局、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培育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实施、有序推进、同向驱动,补齐生态短板,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使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更多成果和更大进展,由蓝图变为现实。
3.绿色发展有助于构建全球生态新秩序,更好服务全球生态安全。近年来,生态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生态治理、共建共享人类共有绿色家园已成为各国的统一行动,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新世纪以来,各个国家更加积极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蓬勃发展。尤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为尽快提振经济,纷纷将绿色确立为本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色调,加紧战略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制度保障,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美国将绿色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瞄准高端制造、信息技术、低碳经济,发挥技术优势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推出绿色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欧盟加快建立节能型、环保型、绿色型、创新型经济,并积极出口绿色技术,旨在抢占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同时,也有一些国家为了维持竞争优势,试图增设和提高绿色壁垒,为全球生态安全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须主动适应这一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实践,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开展生态绿色外交和绿色国际合作,推进全球生态秩序和生态规则的变革与重构,促使全球绿色发展格局形成,提升全球生态安全水平,更好地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绿色发展创新了生态治理机制
绿色发展理念在多个方面创新了生态治理的体制机制,这些制度创新将有助于进一步促使我国完善生态治理体系、改进生态治理方式、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1.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协同机制。多年来,由于缺乏综合性的法律法规,没有统一的规划及布局,不同地方在生态治理上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各个地方只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负责,导致地区生态治理出现“九龙治水”、“治而不愈”的问题。就同一地方而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之土地、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工作欠缺衔接性和协调性,致使地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无限需求与资源环境的有限供给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不断重蹈“一边投巨资、下大力搞治理,一边无序开发、造成破坏”的覆辙。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使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这些是对生态治理地区、区域、部门协同机制的创新,将更加有效解决一些地方在生态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2.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市场运作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生态治理遵循政府主导的单一推进机制,政府对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组织制定和实施生态治理政策计划,负责生态治理投资和监管。应该承认,这一机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是可行的、有效的。但随着生态治理进入深水区、生态治理难度显著加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已不能有效推动生态治理事业的发展,生态治理效率低下与公众对生态治理要求失衡的问题逐渐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对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够高、生态治理的投资有限。
生态治理,看似是资源环境问题,其背后实质也是经济问题,既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也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和聚集生态治理资本上的优势,驱动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有序开放开采权,改革能源使用机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资源使用权及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构建投融资机制,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将有助于构建和完善生态治理的市场机制,拓宽生态问题解决及生态事业发展的渠道,有效补充政府主导机制的短板和不足。
3.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考核评价机制。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从现实来看,将有助于揭示和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内自然资源资产是否有序开发、节约集约利用,是否存在严重损失浪费、重大生态破坏的污染环境等问题;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生态治理资金筹集及使用、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问题。从长远来看,将促使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严守生态红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更加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在绿色发展中推进生态治理增进民生福祉
绿色发展理念将保护和生态治理纳入到发展体系,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生态导向。接下来,应使理念意义上的绿色发展付诸实践、真正接地气,在绿色发展中加强生态治理,更好地维护人民生态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1.营造绿色发展氛围,促进生态参与,优化生态治理格局。首先,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生态治理顶层设计,深化生态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和完善以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能源安全体系,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其次,媒体应加大对违背绿色发展理念企业、公众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曝光,同时,对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绿色发展典范。
再次,企业、公民、民间环保组织等,应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建言献策,形成加强和改进生态治理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上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治理格局,构建高水平、全覆盖、管理科学、运转有效的生态治理体系。
2.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发展新业态,增强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既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必须借助绿色产业、绿色经济才能实现。人民所需要的生态产品,可分为必需型和一般型两类:必需型生态产品,就是指洁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无公害的食品,这些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福祉,是老百姓健康生活的保证、幸福生活的前提。提供必需型生态产品,有赖于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有赖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践行。一般型生态产品的供给,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绿色经济。政府要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对绿色发展新业态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跳出产业局限和壁垒,顺应快速发展的产业技术革命趋势,依靠绿色技术主动升级改造,推动行业、产业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将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建立绿色产业大数据库、绿色产业智库,发展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和智能消费体系,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贸易、绿色消费发展。
3.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实践,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合作,创设绿色发展国际环境。一是从全球和战略的高度,从我国发展实际出发,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承担节能减排的国家责任,作出生态治理国家自主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加强与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或组织在全球生态治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创新全球和国家层面的生态治理体制和机制,构建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国际生态治理规则、形成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共同打造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三是着力搭建地区性、全球性生态治理互动平台,开展科学技术交流、政策对话和项目实施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合理引进发达国家绿色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借鉴其在绿色产业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链、价值链,在绿色发展的国际环境下全面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绿色发展所追求的不是经济社会单向度的发展,而是人、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必须毫不动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