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勇同志在全市电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王勇同志在全市电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摘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加快电网建设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一是建设年度目标顺利完成。去年宁波电网的建设可以用“创纪录”三个字来形容,无论是工程的数量、规模,还是建设的进度,在宁波电网建设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在省内也是绝无仅有的。全年累计实现投资25亿元,圆满完成了去年电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三个五百”的目标。
二是项目前期力度不断加大。在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广大电网建设前期工作者勇于攻坚、善于创新,一大批500、220千伏输变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电网建设和各项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电网建设氛围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电力建设、支持电力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尤其是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为加快推进我市电网建设奠定了工作基础。
四是抗击冰雪灾害取得胜利。在全市上下,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积极抢修因冰雪灾害受损的电力设施,及时恢复供电,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电网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电网建设虽有了较大改善,但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大,问题不少。一是局部地区电网瓶颈制约仍然突出。当前,随着全国、全省对电源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电力供应紧张状态已基本得到缓解,但由于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网架性”瓶颈制约缺电矛盾凸显。通过去年一年的艰苦努力,全市电网瓶颈制约矛盾有了缓解,但慈溪、鄞州、北仑等局部地区电网瓶颈制约仍然突出,并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象山等地区将出现新的“电网卡脖子”现象。二是冰雪灾害影响电网建设明显。今年初,受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影响,我市共有7条500千伏线路、5条220千伏线路、1条110千伏线路以及大量的输配电线路因断线、倒塔而跳闸停运,电网结构遭受严重破坏。此次冰雪灾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我市的电网建设步伐,完成今年电网建设目标任务更重、时间更紧。三是政策面压力越来越大。宏观调控压力、项目寻址困难、线路通道紧张、政策处理受阻等问题仍然长时期存在。同时,电网项目投入目前主要依靠国家电网建设资金投入,而宏观调控影响今年的电力投资规模,各地争取电网建设的资金和项目将更趋激烈。
因此,各地、各部门务必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正视问题,迎难而上,要按照市委“狠抓落实”、“创新突破”的要求,千方百计加快推进电网项目建设,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稳定的供电保障。今年确定的目标任务,是为了保证今年及明年的顺利迎峰度夏,是一项硬任务,各级、各部门务必不折不扣全力完成。
二、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努力夺取2008年电网建设目标任务的全面胜利
目标要求:
一是要适度超前,实现电力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电力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电力建设必须适当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规律,增强发展能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贯彻落实我市“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做到近期、中期、远期协调有序、各有安排、稳步推进。力争再通过l-2年的努力,实现电力供需的基本平衡,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电力适度超前发展,不断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同时,适度超前还体现在对电网建设的设计理念、设计标准和设计规程上。此次冰雪灾害,给我市电网建设以不少思考和启示,我们要科学分析原因,要研究适度提高建设标准,提高电网抗灾能力。
二是要统筹兼顾,实现主网架与城农网的协调发展。超高压的主网架与城网、农网构成了宁波电力的强大电网,这是一个整体,必须紧密配合、同步发展。要加快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与省主网及周边地区送、受电主通道建设,完善主网架的结构布局,提高大电网调配能力与电力输送能力。要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建设新型农村电网。
三是要科技创新,实现电网建设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协调发展。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减少电网建设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环境影响。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关键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与设备,加快电网技术创新与装备升级,努力建设节约型、环保型、效益型的宁波电网。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电网建设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电网的建设不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单位的工作,而是一项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对一个地区发展是项战略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需要项目业主、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各级政府要把电网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对电网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切实指导、帮助电力部门解决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加强前期项目前期政策工作力度,各县(市)、区政府作为电网建设前期征迁工作的主体,要推行电力项目建设责任制考核,推行电网重点工程领导联系制度,落实领导全程督查制度,加强与电力部门的沟通对接。需要时,各县(市)、区要在相关的乡镇(街道)建立强有力的工作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全力协助、配合电力建设业主做好政策处理工作,确保工程政策处理工作主体明确、责任落实、配合良好、进展顺利。今年重点是要完成舟山大陆联岛、500千伏观城变线路、500千伏天一至河姆线路等工程的政策处理工作。
市各相关部门要强化全局观念,主动配合支持,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在项目审批、线路路径、走位、用地、电力设施保护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形成共同推进电网建设的合力。国土资源部门要努力保障电网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和土地审批,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工程的建设用地,要按市重点工程有关政策优先予以保证。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做到电网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规划同步规划、有机衔接,使电网规划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要按照《宁波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宁波电网中长期规划,滚动修改并落实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和用地规划,严格控制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确定的变电所(站)建设用地和线路走廊,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要严格把好项目选址关,尽可能避免因电力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不匹配、电网建设项目无法落地等原因而影响建设进度的事情发生。市发改委要牵头研究统筹现阶段项目推进中,重大项目与电网线位走向的矛盾。作为投资主体的电力部门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掌握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对用电的需求、注意规划的滚动实施和及时修正。
需要强调的是,在项目建设中,任何部门和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要学会算大账,绝不能因为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而办事拖拉,躲躲闪闪,更不能设关设卡,充当电网建设的拦路虎、绊脚石。坚决杜绝和纠正个别地方在抓电网建设上存在的思想不重视、工作不主动、措施不得力,使得一些项目无法按时开工,严重影响全市电网建设进程的情况发生。一切都要围绕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切实为电力事业发展办实事、出实招,形成推动项目建设的合力,共同加快宁波电网建设进度。
(二)加强考核,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挥政府在电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完善由市发改委牵头协调,属地政府、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今天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签订《宁波市电网建设责任书》,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保障电网项目顺利实施。同时也想通过责任制考核,达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增强工作责任心,杜绝扯皮推诿的不良风气。
本次会议确定的电网建设项目,会后请市发改委、市重点办将其列为今年的督查协调重点,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每月一次定期进行考核、督查和通报。要在签订责任书的基础上抓紧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强化对各考核单位的工作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的定期考核、定期排名。各县(市)、区政府也要结合各自实际,与所属街道、乡镇签订责任书,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把责任书目标逐级分解落实。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电网建设项目延期甚至被取消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创新服务,依法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审批环节的创新服务。电力部门要提前规划电网建设项目,并报发改部门先行开展前期立项。各前期审批部门要优先为电网建设项目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电网建设项目的前期审批工作加强领导和协调,简化办事程序,尽量实行并联审批,切实加快审批手续,并及时做好项目选址、土地征迁、政策处理等工作,做到优先立项、优先落实所址、优先解决线路通道、优先征迁土地、优先为电网建设项目办理相关手续。同时,根据电力建设项目的特殊性,适时适度创新审批流程及相关程序内容,为电力项目的抢建提供高效服务。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电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对电网建设的正面宣传,充分发挥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电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宣传报道电网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人人关心电网建设、人人支持电网建设的社会环境。要坚持依法办事。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充分保障群众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对无理阻碍电网建设的恶性事件,要及时予以曝光,对破坏电力建设的人和事,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构成犯罪的,要坚决依法从严、从快严厉打击,以确保电网建设依法有序推进。
第二篇:王勇同志在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009-11-05 10:14:45访问次数: 224信息来源:
(二○○九年十月三十日)
一、全面把握我市医改方案的内容和特点
今天会议印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这次我市医改的整体目标,提出了建立健全四大体系、改革创新九项体制机制,确定了2009到2010年三年要做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
(一)改革的总体目标。改革的总体目标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到2020年,要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形成多元办医的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还有一个阶段是从今年开始到2011年,要做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实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普及,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试点取得突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居民有效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控制在40%左右,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达标率90%以上,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率达到70%以上,每千人执业医师数达到3.2人以上、每千人注册护士数达到2.5人以上、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5.1张以上,全市三级医院总数达到12家以上。
(二)建立健全四大体系与改革创新九项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四大体系,是指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创新九项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二是探索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人、财、物管理新体制;三是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四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五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六是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机制;七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人才保障机制和科技创新机制;八是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九是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三)2009到2011年三年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分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实施意见》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政策,做好规定动作、完成规定任务的同时,也结合我市实际做了一些创新,增加了一些宁波的元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目标设定继续在省内较为领先。近年来,我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加大,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在全省、全国都较为领先,很多指标按照国务院提出的目标我们在2008年已经完成了,所以在全国、全省我们的基础条件应该说是比较好的。这为本次医改打下了很好、很扎实的基础。考虑到我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实际可能,《实施意见》立足于继续在全省保持较为领先水平来设定目
标任务,相当部分指标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提高,整体水平及单项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第一方阵。
(二)结合我市实际有所创新。第一,前几年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建设已经有一定基础,在运行机制的探索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意见》对基层医疗基础设施的配置标准以及相互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同时,根据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特点,明确提出在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市级医疗机构建设,并且要发挥市级医疗机构的核心与骨干的作用。第二,结合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趋势,以及部分县(市)区已经实现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参保人群打通、险种可选的经验,《实施意见》前瞻性地提出了我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框架,即,近期要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形成政策相互衔接、关系转移顺畅、费用结算便捷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远期要积极探索统筹管理、城乡一体,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第三,《实施意见》特别强调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我市体制优势的特色。《实施意见》指出,要探索定向补助与绩效奖励相结合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补助机制、与绩效挂钩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政府补偿机制。这项改革的起因就是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在实现了零差价以后,对基层的卫生站、卫生院要给予适当的补助。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怎么补?以前引入了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村卫生站也好、社区卫生站也好,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那么实行补助以后,是不是都一样?这在我们《实施意见》形成过程当中市里非常重视,强调要采取普惠制和激励制相结合,一定要打破大锅饭。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以后,医生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都一个样是不行的,是没有出路的。要探索市级、县级医院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平等互惠的协作机制,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实施意见》鼓励创新,支持各县(市)区结合各自特点进行改革试点。第四,针对我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上与同类城市相比并不占优势的现状,《实施意见》提出要继续加大投入,增加医疗资源的有效供给。第五,《实施意见》强调,要继续做好一批有宁波特色的重点工作,提出要继续加强规划对医疗机构建设以及大型医疗设备配备的指导与约束,进一步总结推行我市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市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相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商业补充保险以及商业保险机构的作用,做好我市廉价药政策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工作,等等。
(三)重心向基层基础倾斜。医疗保障体系完善方面,重点强调要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及偿付比例、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参保面,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方面,重点强调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特别是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重点强调要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口、弱势群体、残疾人以及外来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在医药卫生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强调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充实和培训、全科医生的培养。在医药卫生科技方面,重点强调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四)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一是统筹任务,医改涉及到四大体系的完善、九项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2009到2011年以及2009年当年的五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安排,《实施意见》作出了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推进的框架设计。二是统筹目标,根据财力可能,《实施意见》对目标的设定坚持整体与单项适度领先的原则,目标的分解进度安排,也考虑了相互间的协调均衡;三是统筹服务对象,《实施意见》以城乡一体化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原则,统筹考虑城乡居民、本地居民与外来流动人口、不同区域居民之间享受医药卫生服务的逐步均等化,平衡并缩小不同群体之间待遇标准的差距。四是统筹推进力量,《实施意见》强调,市与县(市)区两级政府,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卫生、劳动保障、发改、财政等重点部门要分工合作,形成联动推进医改的工作合力。五是统筹实施能力,目标任务的设定统筹考虑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既考虑了市区、北部地区财政的能力,又考虑了南三县财政的压力,同时,又考虑到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限度。
二、近期需要全力做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现在,我市医改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系统的方案,今天会议之后,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抓紧把我市医改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近期,要抓紧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尽快启动2009的改革工作。四月份国务院医改工作会议之后,由于改革内容的复杂性,医改相关配套文件没有及时跟上,客观上导致地方政策研究和对接时间相对较长。但是国家已经明确要求医改工作要在今年取得实效,并且印发了2009的工作安排。李克强副总理在国务院医改会议上强调,在2009年要让全国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医改的成果。我市的《实施意见》也对2009的目标任务做出了明确安排,医改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看前三年,而要做好前三年的工作,重点是抓紧时间把今年的任务布置下去,启动起来。今年还剩下两个月的时间,时间不等人。会后《实施意见》将尽快印发,各地要按照今天大会印发的文件来安排2009的工作任务,把相关工作抓紧启动起来,务求在年内见到实效。
(二)尽快出台《实施意见》的配套政策。根据这次医改工作总体安排,国家拟定的各部委配套政策文件目录超过20个,省里拟定的文件目录也有20个,我市经过梳理计划出台配套文件17个,以后根据改革的深入需要出的再出。这些配套文件,涉及到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公立医院的改革、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实施意见》也明确了这些配套政策文件的牵头制定部门。市卫生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发改委、人事局等部门要抓紧牵头制定,下一步要在与上级政策充分对接的基础上,加快文件的出台速度,抓紧形成政策框架,为医改的推进提供政策支撑。各县(市)区也要在市出台文件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政策文件。
(三)尽快在部分地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市委、市政府经过考虑,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想分三步走,今年在慈溪、鄞州、北仑这三个地区先行一步,因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这块区域是跟鄞州相衔接的,大榭是跟北仑联在一起的,这个政策也必须要联动。所以明确慈溪、鄞州、北仑、东钱湖、大榭这五个区域今年首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那么到2011年,就是象山、宁海、奉化南三县要实施,其他的县(市)区都在明年搞。这次医改,政府投入最大的也是在这一块,我刚才也讲到了,如果是零差价,这一块必须由政府来补。我们测算过,今年、明年、后年三年除了基本建设正常增长以外,全大市33个亿,到2011年以后,就是三年以后,2011年这一年投入就是15亿以上,其中大部分差不多50%以上就是基本药物制度这一块。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模式的一次大调整,涉及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安全、财政补贴等多个环节,需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和应对工作。要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的价格,确保基本药物生产供应,规范基本药物的流通秩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完善基本药物支付报销政策,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绩效评估;要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贴,等等。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财政补贴投入,也要有充分的估计,今年搞试点的区域以及明年要进行试点的区域,在安排明年财政盘子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块。
(四)尽快研究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与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次医改,突出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强化了政府的责任与投入。从政府的角度讲,加大投入只是手段,高效的医疗服务才是目的,因此还要研究投入产出的效益。当前,公立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市场的主体,机制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要加强研究,让投入的资金有更高的产出,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从改革的情况看,可能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政府加大了投入,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这样医改就成功了;第二种,政府加大了投入,老百姓跟现在一样,没有感受到医改的实惠。政府投入的资金在中间运作的环节当中消耗掉了,等于制造了一个大锅饭,效率等于零。第三种,政府加大了投入,老百姓反而看病更贵、更难。所以改革成败的关键,就是中间的环节我们怎样来科学的把握,运行的体制机制如何创新完善。有一些问题需要马上着手研究,例如村卫生室如何补贴、人员如何管理,乡村医生如何进入和退出医疗队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进行补贴、如何激活内部运作机制;如何确立市、县两级大型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如何完善治理结构;如何建立大医院帮扶基层卫生机构的互惠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有序引导就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投入效益,直接关系到本次医改的成败,关系到老百姓能否得到更大的实惠,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加强有关重大问题的调研和探索。医改工作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尽管有良好的基础,但是与全国一样,制约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仍然存在。要结合我市实际和发展现状,对涉及医改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系统全面的方案设计、大胆扎实的创新试点,争取走出一条有宁波特色的医改之路。公立医疗机构的问题,上面已经提到了,另外还有:医疗保障如何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不同人群之间享受的差距如何缩小、如何加强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的水平;如何针对群众需求,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检查的内容;如何有效鼓励并规范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如何对外来流动人口提供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在工作中碰到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加以系统的研究和探索。这次中央在制定医改政策时,已给地方留下了操作空间,同样我们也鼓励各地、各部门大胆探索,积极试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三、建立完善推进医改的有效工作机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件大事,也是件难事,同时又是一件必须抓好的实事。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以坚决的态度、有效的措施、务实的作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把改革的各项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当前重大的全局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及综合协调工作;卫生部门要做好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要搞好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工作;财政部门要抓好财政投入落实的工作;其他有关部门也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承担任务。市医改办、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与各(县)市区的沟通联系,搞好帮
助指导,强化监督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改革顺利实施。二是强化考核、狠抓落实。现在,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政方针已定,《实施意见》确定的三年五方面重点改革任务所涉及的28件事项、2009的12项重点工作任务都已经分解明确到相关部门,现在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务求早见效、见实效。要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加强绩效评估,落实激励措施,使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同时,要在抓落实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对政策性强的问题,上级部门要及时给予指导,确保改革健康、顺利进行。
三是加大投入、提高效率。本次医改,县(市)区政府要承担所在地区卫生投入的主要责任,市本级要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县(市)区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近三年财政对医药卫生的投入增长幅度超过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保证各项医改目标顺利完成。为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用,要建立财政资金投入绩效评估机制,明确财政资金的投入重点,使“好钢用在刀刃上”。财政投入资金首先要满足国家、省要求达标的项目,弥补“短板”,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基本医疗保障扩面提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等方面。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性强、关注面广,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做好政策宣讲,及时解疑释惑,使医改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一方面,要引导社会的合理预期,让群众了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的方向、工作重点和所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使群众认识到解决深层次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改革目标任务的完成具有探索性、渐进性和阶段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改革动态的宣传,让社会各界看到我们推动医改的实际行动,重点宣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标准、扩大覆盖面、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进展情况,增强对改革的信心,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第三篇:曹勇同志在全市开发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曹勇同志在全市开发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5月20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这次会议,我在去北京学习之前就进行了专门部署。我感觉,这次全市开发区工作会议开得很及时、很务实。很及时,是因为这次会议,是在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承接产业转移、力推工业化,特别是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很务实,表现在市政府与各县区、市经济开发区签订了责任状。签订责任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责任。我市的产投公司成立不久,实力还不强,压力比较大,还承担着煤化工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的责任。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产投公司仍与5个区和市经济开发区签署了合作协议,决定拿出2.2亿元支持园区配套建设,这就是务实之举、创新之举,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办好开发区的决心和对各县区发展的重视。省里为加快园区发展,启动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个集中区建设,创新省直管集中区模式,班子正在紧密锣鼓组建。实际上,我市早就实行这种模式,比如市经济开发区、山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煤化工新区,还有正在规划的合淮工业走廊淮南集中区,一共4个。上周,省政府、市政府、淮化集团与中石化仪征化纤在北京就公司注册、项目开工进行了新一轮磋商,明确了本月注册,7月20日开工,一期投资3个项目,包括180万吨甲醇制丙烯、60万吨乙烯、60万吨乙二醇,总投资达到25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投正在大规模建设,市科技局也在加紧招商。合淮工业走廊已列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我们必须利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加强与合肥市的协商,加快20平方公里的淮南集中区规划建设。按照振超书记的要求,王诚同志、祖德同志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其中起步区10平方公里,位于合淮阜高速、商杭高铁、淮蚌高速相交的地方,今年必须尽快启动建设。
从刚才的交流发言看,我市的开发区、园区的总体发展势头不错,全市开发区规划面积由1993年的4.9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139平方公里(其中市经济开发区20平方公里、凤台开发区10平方公里、淮南工业园5平方公里、煤化工新区45平方公里、山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6平方公里、毛集开发区12.23平方公里、平圩经济开发区7.91平方公里、大通工业园4平方公里、安成开发区7.24平方公里、合淮工业走廊淮南集中区20平方公里),省级开发区数量达到5个,煤化工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成开发区正在待批,批准后省级开发区将增加到8个,这种势头要继续保持、要继续巩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开发区的投资、产值、税收等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差距,就是责任,就要落实。当务之急,就是围绕开发区的大建设、大发展,明确责任人、增强责任心、落实责任状、履行责任制,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第一,要做实平台
首先,要统筹规划。当前全省各地,特别是皖江城市带城市都在借力示范区效应,大抓规划,大力投资,大建平台,掀起新一轮开发区规划建设的高潮。开发区作为淮南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的“强磁场”,作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动机”,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争得主动、获得先发,规划至关重要。各开发区要根据发展目标,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科学编制近期、中期、远期规划,把该利用的空间利用好,把该控制的范围控制起来,防止乱搭乱建,防止土地浪费,减少拆迁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开发区产出率。特别是20平方公里的淮南集中区规划,必须高标准,决不能低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区的水平,否则就是低水平的,就是没有竞争力的。要把开发区规划同七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百亿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同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百亿企业发展规划、亿元企业发展规划,同淮南矿业、国投新集、淮化集团等大企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既要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又要错位发展、互为补充。
二要加快建设。去年,全省89个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平均为28.7亿元,而我市开发区总投资为23.9亿元。今年,各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必须达到16亿元,投资强度必须达到每亩110万元。现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的2个集中区,都在按照“八通一平”的标准,一次性把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如果我们还是走一步算一步,进一个企业修一条路,小打小闹,我们的开发区发展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开发区都在反映资金短缺,但我认为,资金根本不是问题。我一再要求,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市场运作。市城投、产投公司自组建以来,已经发挥效应,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又强调要组建若干个投资公司,包括旅游投资公司、林业投资公司。下一步,将召开职教园区座谈会,成立教育投资公司,这些平台都能很好地解决资金融通问题。职业教育对企业发展、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强调职业教育。如果一个城市引进了大量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产业工人,怎样留住企业?企业怎么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山南新区建立规模大、条件好、水平高的职教园区,面向产业、面向企业、面向就业、面向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振超书记强调,园区建设一定要抓紧,快速推进,强力推进。毛集经济开发区、平圩经济开发区、煤化工新区、山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成开发区,这些已经或即将批准筹建的省级开发区,今年必须出大形象、见大成效,决不能“挤牙膏”式地推进。产投公司对各园区的支持,不是一次性直接拨付资金,而是用来配套投资、撬动投资,引大企业建设基础设施。5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新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等6大领域,这是继2008年4万亿之后的又一接力政策,对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大利好。此外,市委、市政府初步考虑,从今年起连续6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贷款贴息。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把政策机遇转变成发展机遇,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决不能把两只眼盯着财政,两只手伸向政府,把财政投入当成主导性投入。广东佛山市经济那么发达,他们的欧洲工业园,就是引进新加坡资金;狮山工业园,绝大多数都是民营资本。
三要升级创牌。品牌就是招牌、就是实力,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不仅在招商引资上成为企业的首选地,而且是更多优惠政策的惠及地。我省除了合肥的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芜湖的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外,最近,马鞍山和安庆经济开发区都跻身“国家级开发区”俱乐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达到6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各项指标非常明确,市经济开发区要瞄准这一目标,对标挖潜,对标奋斗。合淮工业走廊淮南集中区创牌工作,要紧盯皖江城市带各市集中区动向,争取同步创牌升级。当前,省政府正在着手启动省级开发区扩区工作,已经审查批准了一批,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搭上这趟“顺风车”。
第二,要降低门槛
以前,我们出台了一些促进开发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现在看,和先进地区比,和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比,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政策优惠的程度还不够。为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发展,市委、市政府比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优惠政策,制定了《淮南市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意见》,即将上会研究,共十章34条,许多条款的优惠力度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果条件不优,就会变成“高地”,而不是“洼地”,就引不来资。
一要强化土地保障。省里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规定:示范区内建设用地置换指标可有偿调剂,示范区外市、县新增耕地指标可有偿调剂给示范区市、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找好办法,把土地指标用足用好。对外,要千方百计挤进国家、省里的盘子,使用国家、省里的指标;对内,要按实绩论英雄,改进土地指标分配机制,在各开发区间实行土地指标余缺调剂,谁招的项目多、项目大,谁就获得更多的土地指标。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使用土地指标,开发区内建设用地置换指标也可有偿调剂。要区分轻重缓急,保障开发区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用地需求。要启动开发区重大产业化项目用地快速报批通道,缩短报批时间,满足开发区建设和扩容需要。要盘活闲置土地,坚决纠正土地“圈而不用”、“多圈少用”的问题。经核查,市经济开发区有14家企业存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不足的情况,县区开发区也同样存在土地征后利用不够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批而少用、批而不用的项目该清理的清理、该整改的整改、该收回的收回。
二要强化税收扶持。市里的若干政策意见规定,对转移到开发区的企业,在建期间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后,可减征或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经营期间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后,可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市财政、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要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把能减的都减掉,能给的都给足,让企业为之心动、招之即来。现在,有企业反映我们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及时、兑现不及时、返还不及时。如果我们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兑现不了,政府就没有诚信可言。
三要强化金融支持。市产投要发挥好投融资主体作用,创新投融资模式,为开发区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支持;要指导各县区加快投融资公司建设,为开发区
融资搭建更多平台。金融管理部门要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担保体系。当前,要重点开展好分行业银企对接活动,还要把银企对接会开到开发区去,把金融超市开到县区去。
第三,要狠抓招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增长都作了明确要求。刚才,谌伟同志对这一方面作了很多要求,我就简单的补充几点。
一要创新方式抓招商。开发区要实现大发展,重在招商引资,贵在方式创新,必须高密度、宽幅度、大强度地持续推进。要以诚招商。就是要发扬“钉子”精神,一定要盯住,建立客商档案,主动出击,锲而不舍,以诚动人、以诚感人、以诚待人,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以商招商。已经入驻淮南的客商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商人信商、商家互信”这一特点,做好“借商宣传、以商招商”的文章。要以会招商。现在各种节会非常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要抓住这一契机,根据淮南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特色务实的招商活动。
二要承接转移抓招商。面对产业转移的大好形势和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借助示范区效应,开展大规模的招商活动,既要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方位出击。关键开展好五个活动:一要开展“大走访”活动。走访在淮投资的长三角企业,挖掘信息源;二要开展“大培训”活动。根据产业转移特点和淮南产业特色,组织专家培训,提高项目推介、开发水平;三是开展“大对接”活动。主动走出去,实行“面对面”、“点对点”的上门对接,开展低门槛、低头招商;四是开展“大宣传”活动。在产业转出地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宣传五彩淮南的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五是开展“大落地”活动。狠抓合同项目、意向项目落地,力争早日开工,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全面展开。安徽已正式成为长三角的成员,去年合肥、马鞍山已被正式纳入长三角核心城市群,今年淮南要积极争取,而且淮南也具备进入的实力,请王诚同志、谌伟同志好好琢磨一下,力推淮南更好地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
三要加强对接抓招商。去年与央企对接,效果非常好,对接签约项目25个,投资规模1466亿元,居全省第二。中石化与我们的合作就是央企合作的一部分。今年,振超书记专门到国务院国资委进行了沟通。6月份,市委、市政府将与央企搞一次大型对接活动。开发区拿什么去对接?怎么对接?我认为这次对接的重点是产业,各县区、各开发区要提前准备,制定方案。三年退城进园计划必须严格落实,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契机,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
四要严格奖惩抓招商。在市政府第九次全体会议上,我就强调奖励要奖励到县区班子,奖励到主要责任人。招商引资更要这样奖励,只要为淮南招来商、引来资,不管是什么身份、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要大胆奖励,而且要奖得“惊心动魄”;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对损害投资环境、破坏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要重罚,而且要罚得“心惊胆战”。
第四,要优化服务
我们在招商引资方面,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人才?是资源?是市场?但我认为最大的优势在服务。毕竟资源和市场都是有限的,唯有服务是无限的。营造一个好的服务环境,才能引来企业、引来项目、引来资金。
一要围绕项目审批优化服务。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要结合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推行“一窗式”服务,把项目审批作为第一要求、第一责任,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各级各部门要服务大局、顾全大局,凡是国家和省里明令取消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必须取消;凡是能向县区下放的权力,必须下放。
二要围绕项目推进优化服务。现在我们洽谈了不少项目,签约了很多项目,怎么围绕项目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形成一个链条,加强跟踪服务,确定专人负责,一个一个落实土地、路、水、电、气等开工条件,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三要围绕企业生产优化服务。目前,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的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浓厚了“亲商、安商、和商、富商”的氛围,这种做法非常好,各开发区要积极借鉴。市里要主抓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煤化工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淮工业走廊淮南集中区4个开发区的建设,各县区也要积极作为,把最精干的领导、人才配到开发区。在此基础上,要建立现场办公制度,深入企业,深入现场,深入一线,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自始至终、善始善终”,做到“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市直各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宣城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百名科长考核”活动在全省进行交流,淮南也要尽快启动“百名科长考核”活动,确保“管好自己人,看好自己门,干好自己事”。要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和吃拿卡要行为,把开发区打造成“高效益、高收益、低门槛、低风险”的创业区。
第四篇:20110720王勇同志在中央企业青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央企业青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7月20日,第三稿修改)
王 勇
同志们:
今天,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隆重召开中央企业青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央企业青年工作,团结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央企业“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刚才,会议表彰了中央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中央企业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陆昊同志代表共青团中央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中央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明确希望和要求。在此,我代表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向陆昊同志和共青团中央一直以来对中央企业青年工作的关心、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
长期以来,特别是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在探索中前进,在挑战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火热现场到国家重大科研攻关的研发基地,从抗震抗旱抢险救灾的攻坚一线到应对重大危机挑战的斗争前沿,从奥运世博服务保障的平凡岗位到扶贫助困志愿奉 献的爱心接力,一批又一批中央企业青年,一支又一支中央企业青年突击队,建功央企改革发展,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留下了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青春印迹,谱写了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青春乐章。实践证明,中央企业青年是推动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是服务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是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时代先锋。
国资委、国资委党委和中央企业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把青年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谋划、部署和推动。中央企业各级青年组织特别是团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致力于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贡献者,积极开展了“与祖国共奋进,与企业同发展”、“我为重点工程做贡献”、青年创新创效、“青春央企”论坛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成效的活动,探索形成了“聚心”、“提能”、“创效”、“塑形”、“强基”五位一体的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模式,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活跃,重点突出、亮点纷呈,创新发展、成果丰硕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共青团工作始终是党的青年工作的核心,青年工作始终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企业青年工作在实现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借此机会,我代表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向中央企业广大青年、团干部和青年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中央企业青年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代表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中央企业青年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始终注重发挥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一直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党的工作总体布局。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不仅担负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更担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不仅一刻也没有放弃,而且在策略和手法上更为隐蔽,把青年一代作为争夺的重要对象,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渗透,企图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西亚、北非政治局势动荡值得深刻警醒。中央企业要从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中央企业青年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抓好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最广泛地把广大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做好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是实现中央企业改革发展 目标的迫切需要。
“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围绕这一目标将深入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全面提升中央企业整体素质和发展质量,增强活力,壮大实力。同时,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也面临着如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不足,特别是青年人才队伍的严重匮乏等诸多问题。中央企业团工委、青联在筹备这次会议和进行青联换届时,发现中央企业二级单位以上领导班子成员中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大幅度减少,53家中央管理的企业班子成员中,40岁以下的一个人都没有。这说明企业中年轻干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青年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凸显出目标任务和人才支撑之间的矛盾。青年最有朝气,最富改革创新精神,随着中央企业600万青年的不断成长进步,他们不仅是当前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更是未来实现中央企业“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中央企业要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永续经营的战略高度,充分激发蕴藏在青年中巨大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调动青年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使他们成为推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做好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是促进中央企业青年健康成长的现实需求。
中央企业青年既有当代青年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当代青年的利益、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变化在中央企业青年群体中同样存在,都拥有着成家、立业、发展的需求,都面临着住房和物质的压力,现实和理想的冲撞,职业和工作的竞争,特别是手机、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聚集方式、动员方式等产生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央企青年与其他青年群体相比又有其鲜明特点,如社会角色认同感较为一致,整体素质较高,组织观念、责任感、使命感较强,面临国家重大任务和急难险重工作需要时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同时,企业重组改制、运行模式和用工方式的变化也给央企青年带来成长的烦恼与挑战。中央企业要从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实现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竭诚服务青年,更加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新局面 面对新形势,需要我们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以组织动员青年为实现中央企业“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建功立业为中心,以打造政治坚定、素质一流的中央企业青年职工队伍为抓手,以强化中央企业青年组织自身建设为基础,不断开创中央企业青年工作的新局面。概括起来,就是要抓好“三个一”,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贡献:一是围绕一个中心,即组织动员青年为实现中央企业“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建功立业;二是打造一支队伍,即加强青年思想引导,服务青年根 本需求,打造政治坚定、素质一流的中央企业青年职工队伍;三是强化一个建设,即大力加强中央企业青年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青年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开创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新局面,必须要牢牢把握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引导青年是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务,做好中央企业青年工作必须把思想引导放在首位。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引导青年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用中央企业“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凝聚青年,积极开展形势政策任务教育,引导青年认清中央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青年对中央企业的自豪感、荣誉感,增强搞好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用中央企业的先进精神和典型激励青年,广泛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王进喜、孟泰、吴大观、孙家栋、郭明义等重大先进典型事迹宣传。要紧跟形势发展变化,积极顺应青年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的特点,注重运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多开展具有参与性、形象化、体验式特点的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开创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新局面,必须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动员青年为实现中央企业“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作贡献。
青年是推动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中央企 业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调动和激发广大青年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组织动员青年岗位建功,围绕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引导青年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勤勉履职,创造价值。要组织动员青年创新创效,围绕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主题积极创新,不断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要组织动员青年攻坚克难,在生产经营、重点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及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要组织动员青年服务奉献,围绕服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注重发挥中央企业青年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强的特点,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播撒爱心、热情奉献,不断提升中央企业良好形象。要注重发挥中央企业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和中央企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网络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为服务企业自主创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多作贡献。
开创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新局面,必须要切实服务青年根本需求,努力建设高素质青年职工队伍。
竭诚服务青年是青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长成才是青年的根本需求,做好中央企业青年工作必须把建设高素质青年职工队伍作为重要任务。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未来,既为青年实践锻炼、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舞台,也对青年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把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作 为高素质青年的培养目标,结合青年特点抓紧培养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党群工作者等五支人才队伍。要开阔视野广聚青年人才。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更大范围地发现和吸引青年人才。要形成合力培育人才。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青年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执行能力,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要引导青年把服务企业改革发展和实现个人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创先争优的价值取向,按照“四个一流”目标积极主动提升素质。要解放思想使用人才。对既有工作成绩又有潜在能力的青年干部,要大胆提拔、委以重任;对有开拓进取精神、经过实践检验确有突出政绩的青年干部,要敢于跨台阶提拔重用;对工作成绩还不够明显但有潜在能力的青年干部也要积极使用,加强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施展才华。要关心青年实际需求,在青年婚恋、住房、文化娱乐、人际关系、心理疏导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加强青年的人文关怀。
开创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新局面,必须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提高青年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做好中央企业青年工作,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根据企业形势任务变化和青年群体变化,对工作做出适应性调整或创新改进。特别是在工作理念、工作对象、工作力量和工作方式上要注重做到“四个性”。一是要注重工作理念的科学性。青年工作不仅要讲责任和激情,更要讲科学和效率。要深入研究现代企业运行规律,掌握央企青年群体特点,找准企业所需和青年所求的结合点。要借鉴企业管理经验,注重流程优化和过程控制,不断提高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二是要注重工作对象的广泛性。近年来,我们比较注重联系服务高学历、高层次的高端青年群体,比较注重支持和帮助有特殊困难的青年群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必须看到,千千万万的普通青年是央企青年的主体,我们的工作设计要更多地考虑这些青年。比如创新创效活动,不仅要支持青年科技英才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更要鼓励广大普通青年立足本职岗位进行小改小革,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活动来。三是要注重工作力量的协作性。青年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团组织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党委工作部门、行政职能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广泛支持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四是注重工作方式的时代性。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与青年的工作生活越来越密切,我们要学会用青年的方式与他们交往,用青年的语言与他们沟通。要善用新媒体捕捉青年关切,服务青年需求,把新媒体建成开展青年工作的新的重要阵地。
三、进一步加强党对中央企业青年工作的领导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为中央企业青年健康成长、青年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青年工作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健全议事制度,把青年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要定期召开青年工作会议,每年要召开专门会议,听取青年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青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党建带团建制度,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精神,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党团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形成党建带团建的长效机制。要落实团组织书记参加党的领导班子有关会议制度,通过让团组织书记参与有关决策,更好地了解大局、服务大局。要建立健全考核和保障制度,将党建带团建工作和青年工作纳入企业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内容。企业党组织和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青年工作的物质支持和经费保障,帮助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要不断完善企业青年工作格局,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大力支持、共青团组织实施、企业有关部门广泛参与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新格局。
(二)要进一步加强团的组织建设。
团组织是党的重要组织基础。各中央企业都要重视团组织建设,支持团组织依法依规积极开展活动,帮助解决有关问题,推动团青组织健康发展。要按照党章、团章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精神,合理设置企业团组织,保障团组织健全。中央企业均要建立系统团委,尚未建立系统团委的要抓紧建立。企业在改革、调整和重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设立团组织,指导团组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创新基层团组织设置方式,确保中央企业 团组织全覆盖。中央企业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团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团组织建设,努力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要给团组织交任务、压担子、搭平台,为团员青年创新创业、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抓好团组织建设不是最终目的,比组织建设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要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毛泽东曾经指出,青年团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要有自己的系统的工作,同时又要受各级党委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支持共青团根据广大青年的特点和需要,依照章程独立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富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团的突击队作用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国资委党委支持中央企业团工委提出的“为每位央企青年搭建展示精彩舞台”的思路,通过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增进基层团组织与广大青年的联系,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要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青联的作用,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建立青联,不断扩大青联组织影响。认真做好中央企业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央企业青年志愿者协会筹建工作。
(三)要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团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党的年轻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的岗位是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渠道。国资委党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团委负责人管理办法(试行)》,是加强中央企业团干部建设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中央企业党委(党组)和 中央企业团工委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纳入企业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把团的岗位作为培养锻炼企业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对团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团干部队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把政治过硬、作风扎实、自律严格、善于做青年工作的优秀青年充实到团干部队伍中去,尤其要把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和管理岗位上具有管理潜质、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团干部队伍中。特别要选好配强团委书记,抓好团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要按照规定落实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要重视团干部转岗工作,注意听取上级团组织对团干部转岗的意见,及时把优秀团干部用到条件艰苦、任务艰巨、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岗位上去。
共青团干部是中央企业青年工作的骨干力量。长期以来,中央企业广大团干部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和青年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打铁先要自身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企业广大团干部一定要牢记责任使命,既要继承光荣传统,又要唱响时代新歌,不断提高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本领。希望中央企业广大团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断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勤于学习的习惯,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 头脑;要勇于探索创新,弘扬创新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难的勇气,善于创造性地推进青年工作;要锤炼过硬本领,既要提高政治素质,又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服务经济工作能力,既要锻炼群众工作能力,又要培养带队伍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要培养优良作风,不要当青年官,要当青年友,真正把青年放在心上,把心交给青年,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打牢求真务实、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根底,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执着追求,永不懈怠。希望中央企业广大团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努力做到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与事业一道成长。
同志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做好新形势下的中央企业青年工作,对于实现中央企业“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让我们进一步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中央企业青年工作新局面,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同志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咬定目标真抓苦干
确保全年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同志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8月2日)
同志们:
这次县委工作会议,是在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西部强省”、“实施陕南突破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贯彻市二届二次全委会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会议。崔书记的报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紧扣突破发展主题,客观总结和深刻分析了上半年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落实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着重就当前的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冷静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十五次党代会和县人大十五届六次会议精神,按照突破发展的总体要求,理清思路,找准重点,全县经济总体呈现运行好、速度快、特色强、亮点多的良好态势,突破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四大指标保持较高增速。前6个月,全县实现gdp1.33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一、二、三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4.4%、6.8%、11.9%;完成财政总收入1316万元,同比增长4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3万元,同比增长48.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88元,同比增长9.2%。产业大户带动作用明显,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高,增长方式日趋科学合理。生猪饲养量达13.8万头,完成任务的78.3%。新发展草本药材4.7万亩,其中绞股蓝6000亩。种植魔芋1.1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4.4万亩。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216万元,同比增长4.4%。县美味佳食品公司技改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津元春食品公司系列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全面启动,精洗煤厂建设项目全面竣工,天合板石厂综合改造全面完成,建材公司产销两旺。二是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全局抓项目的意识明显增强,进展速度加快,带动效益显著,以干争投的建设氛围日益浓厚。截止6月底,已开工项目3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88万元,同比增长58.3%。通村水泥路完成路面铺设40公里,207省道大修完成工程总量的85%。县城主街道综合改造完成投资350余万元,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重建轻管的现象逐步改善,“擦亮镇坪”推动了城乡脏乱差治理,县城环境质量有了提升。南江大道路基建设完成形象进度的70%,垃圾填埋厂完成形象进度的60%。110kv输变电站建设步伐加快,浪河、竹节溪等电站建设进展顺利。新启动并建成了一批农田、水利、生态、沼气等涉农项目,11个省市县新农村示范村、新启动的9个扶贫重点村和1个整乡推进新农村示范乡基础条件和面貌显著改善。三是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工作,新引进项目5个,引进资金2.35亿元。以“自然国心”旅游品牌为重点的宣传推介声势强大,“自然国心”旅游品牌影响不断扩大。在“西洽会”和“龙舟节”期间,成功举办了“镇坪绿色资源推介会”和“镇坪‘自然国心’旅游开发研讨会”。景区景点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投资100余万元的“自然国心”--鸡心岭核心景区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养麝实验场特种动物观赏园建成营业,狮子凸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农家乐”提档升级步伐加快,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华南虎调查取得重大突破,专家一致认定镇坪仍有华南虎存在。四是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科技为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启动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加快,“教育管理年”活动深入开展,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挂牌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参合率达91.5%。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和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稳步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8.9%。5个特困村脱贫攻坚稳步推进,五保户集中供养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五是全县大局保持稳定。高度重视防汛防滑工作,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经受了“7.5”洪涝灾害严峻考验,未出现人员伤亡,最大限度降低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采取县级领导包片、主管领导负责的办法,“三排查、三落实”工作得到夯实。以交通、矿山为重点的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四项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深入开展“平安镇坪”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业“短腿”的制约愈加突出,工业项目少、建设周期长、技术改造慢、对一产和三产的拉动乏力,难以支撑突破发展的全局。二是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凸显,产业层次较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物价上涨的趋势不容忽视。三是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缺乏大的项目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四是面对建设西部强省和陕南突破发展的新形势,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尚未自觉适应,发展
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不够浓厚,与突破发展的逼人形势形成强烈反差。我们务必要从思想上、工作上、领导上、作风上引起高度重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快步跟进西部强省建设,奋力推进镇坪经济社会突破发展。
二、咬定目标,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发展
下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进
行了调整,主要是: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财政收入2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与年初的发展任务相比,各项考核指标都有大幅增加,完成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务必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敢上硬肩,扛死任务,把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一)强化任务观念,奋力实现产业建设突破。要按照调整后的目标任务,逐项对照,逐一落实,确保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5%、14.5%、15.2%。要坚定不移推进“135”富民工程不动摇,大力实施强村大户、集约经营,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建立农民稳步增收的长效机制。要着眼于为特色工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突出畜牧、绞股蓝、魔芋等覆盖面大、具有特色产业优势的项目,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逐村确定主打品种,促进规模化养殖和专业化生产,加速农业集约化进程。当前,要以生猪养殖为重点,强力推进畜牧强乡镇建设和养殖大户建设,突出抓好生猪存栏补栏、基础母畜发展和疫病防治,确保生猪饲养总量达16.5万头。积极争取生猪生产供应的各项补助政策,切实搞好以猪肉供应为重点的“菜篮子”工程,确保生猪市场供应正常。要扎实搞好药材的田间管理、采收和深加工,保障药材品质,拓宽购销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切实抓好秋季农业生产,确保粮食总产达2.8万吨以上;要积极组织好以板栗、核桃等林副产品为主的小秋收工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转移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全民创业的重要措施来抓,使之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工业要抓住下半年产品销售旺季的大好时机,坚持以抓生产、提效益为重点,想尽千方百计,使津元春、精洗煤厂、天合板石厂、建材公司等企业产值过千万;要全力加快美味佳公司生产技改,形成年产3000吨腊肉、5000吨分割肉生产能力。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扎实搞好煤炭生产,确保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7000万元;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认真总结县制药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振兴医药工业。各级各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帮助支持企业发展,更加主动地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要大力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以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要切实抓好宾馆、餐饮、“农家乐”的提档升级,着力搞活城乡商贸流通,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繁荣市场经济,刺激民众消费,拉动三产大幅增长。
(二)强化效益观念,确保项目建设增势强劲。要牢固确立项目是全局的意识,坚持用项目建设评价发展,用项目质量和效益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主要指标,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在项目建设上,要突出“快”和“精”,按照“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精品”的建设要求,严格工期观念,明确时限要求。要全面清理在建项目,确保如期竣工达产,积极推进一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要突出抓好以通村水泥路建设为重点的公路建设,确保在10月底前高质量完成10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加快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步伐;完成207省道大修工程,全力推进瓦界路建设;继续抓好镇(坪)城(口)路项目争取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完成110kv输变电站建设,加快推进浪河、八宝溪、慈溪沟、竹节溪电站建设,开工建设斐河、隆鑫、跳鱼潭水电站。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大项目的意识,抢抓下半年项目争取的黄金季节,采取一切措施,想千方、设百计,勤跑苦争,力争使一批新的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水利、交通、生态、农业、工业、社会事业和灾后重建项目落户镇坪。要始终树立开放决定发展的理念,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生命线工程来抓,强化社会信用,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益,坚决查处影响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的各种行为。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新机制,以引进战略投资、大型企业为重点,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强化品位观念,快速推进城乡建设进度。以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突出精美,体现品位,凸显特色,按照山水园林县城的建设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县城建设步伐,真正形成“县城是一座公园,公园是一座县城”的格局。强化规划指导,高品位做好县城整体规划修编工作,从源头上杜绝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开发。8月底以前完成南江河县城段景观规划,年内启动部分项目建设;加快主街道综合改造和垃圾填埋厂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南江大道建设,确保年内贯通。大力实施集镇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完善集镇功能,改善集镇面貌,建设靓丽集镇。以“三改三建三化”为重点,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通村公路、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土地复垦、中低产农田改造、退耕还林、移民搬迁和生态移民等涉农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村路、电、水、通讯等基础条件。按照扶持政策到位、领导负责、整村推进、扶贫到户的思路,突出抓好5个特困村脱贫攻坚,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确保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面貌有明显改善,3年实现稳定脱贫。坚持建管并举,一手抓配套设施建设,一手抓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深化“擦亮镇坪”的宣传教育,以落实责任和健全制度为核心,建立治理“脏乱差”的长效机制,努力改善城乡群众的生活环境。
(四)强化增收观念,坚决实现财政快速增长。今年财政收入任务艰巨,财政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巨大。我们要坚定信心,深挖财政增收潜力,坚持依法治税理财,强化税收征管,加强重点税源的监控和收缴,严厉打击偷、逃、骗、漏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要加强煤炭税费“一费制”管理,启动板石税费“一费制”,切实增加财政收入。要加强项目管理,加大税务稽查,严格税费减免审批,杜绝税费流失,确保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支出管理,强化预算钢性约束,确保财政收支平衡。要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大对农村产业建设、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提供信贷支持的力度。
三、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做好三件大事
“自然国心”品牌、华南虎保护、安巫高速公路项目对镇坪的经济实现重大突破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抓好这三件事,就抓住了镇坪经济突破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锲而不舍地将这三件大事干好、干成,真正造福镇坪人民。
(一)倾力打造“自然国心”品牌。镇坪最大的优势就是绿色生态自然禀赋和不可复制的独有品牌-“自然国心”品牌,这也是镇坪突破发展的希望所在。“自然国心”品牌不仅代表鸡心岭这个点,更重要的是代表整个镇坪县,不仅指旅游产业的单方面发展,更要体现镇坪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发展。我们应从宏观上认识“自然国心”品牌,从整体上思考“自然国心”品牌,从发展上打造“自然国心”品牌。要将“自然国心”品牌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以“自然国心”品牌开发为切入点,将城市、集镇、村庄建设等一系列开发都纳入到“自然国心”品牌上来定位、来规划、来建设。要继续深入开展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宣传推介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推进“自然国心”品牌宣传,形成更加强烈的舆论氛围,让世人的目光都向“自然国心”聚集,真正使“自然国心”品牌成为镇坪的名片,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二)全力做好华南虎这篇大文章。华南虎位于世界濒临灭绝动物之首。近年来,镇坪频频有华南虎出没。今年7月6日,在西安召开的陕西镇坪华南虎调查报告评审会上,专家一致认定“镇坪县现仍有华南虎生存”,立即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中、省、市各大媒体相继报道。镇坪仍有华南虎是振奋国人的消息,对提升镇坪知名度,促进镇坪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大对华南虎的保护力度,积极投入到拯救华南虎的行动中来。要进一步加大镇坪华南虎的宣传推介,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对镇坪华南虎的宣传报道,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更多的人们关注镇坪华南虎。林业、计划等部门要充分抢抓这一难得机遇,想尽千方百计,积极进省赴京争取项目,力争早日使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项目立项。要积极与国际国内华南虎保护组织进行联系,获取多方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全面促进镇坪华南虎保护工作。
(三)竭力争取安巫高速公路项目。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既是镇坪突破发展的前提所在,也是实施突破发展的重点工程。交通条件的打破之日,就是镇坪经济的腾飞之日。近年来,镇坪交通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三横八纵”的交通网络,但要解决制约镇坪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还必须争取到更高等级的公路或过境铁路。奉节至巫溪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并将于2009年竣工通车,安康至巫溪高速公路项目争取工作年初已在中、省、市“两会”上作为建议、提案提出。计划、交通等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向上汇报,引起省、市领导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要尽快请求省、市成立争取该项目的工作机构,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必要时可与巫溪、竹溪、平利等县联合共同向上级汇报,搭建省与省之间的沟通合作平台,积极向国家交通部和发改委争取该项目立项。
四、以人为本,持之以恒构建和谐社会
(一)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坚持把扩大就业和鼓励创业、培育优势产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努力促进就业再就业。要切实加强对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引导他们转变择业观念,立足市场创业,面向基层就业,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全面落实以城乡低保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努力增加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规范审核程序,扩大普惠面,提高参合率和兑付率。加快五保户供养体系建设,高质量完成3座敬老院建设。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医疗。
(二)更加重视公共事业,全面推进社会进步。要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智慧,按照组织严密、紧凑有序、勤俭办事的要求,高规格、高水平、高档次、高质量办好陕鄂渝毗邻地区廉政文化建设研讨会。围绕绿色产业突破发展,加大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水平。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切实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加快高中教学楼改造步伐,确保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加快农村医疗机构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地方医疗救治能力;巩固提高计划免疫率和住院分娩率;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全面完成7000户防氟砷炉改造。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本方针不动摇,严格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严厉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努力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质量。深入推进“一县一品”文化工程,创作一批宣传镇坪、讴歌镇坪的文艺精品。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加大镇坪对外宣传力度,提高镇坪知名度。
(三)更加警惕安全生产,全力保持社会稳定。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和当前的雨情汛情来看,今年是一个灾害性天气多发的年份。目前,正值主汛期,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认真落实各项防抢撤措施,确保安全度汛;要突出重点,切实做好沟河沿线、走山滑坡、县城集镇、危房校舍等重点部位的防、抢、撤等各项预案准备;要加强对雨情、汛情、险情的监测预报,准确判断,果断决策;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乡自为战、预警到户的方针,加强防汛预案和各项救灾措施的宣传,增强群众的临灾反应和自救能力;要加强值班,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实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对擅离职守的要严肃查处。要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以控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为重点,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扎实开展以道路交通、矿山为重点的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处各类犯罪,及时侦破大案要案,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坚持属地管理、归口办理的原则,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夯实措施,扎实苦干力保目标实现
(一)振奋精神,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实施突破发展的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集中反映了全县干部群众盼发展、求进步的迫切愿望,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形势时不我待,前景催人奋进,历程充满艰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的第一要务思想,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坚定有所作为的意志,彰显强烈的发展愿望,全身心地致力于改善环境、加快发展、促进和谐,把思想认识统一在突破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干事创业上来,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上来,以只争朝夕抓落实、争分夺秒促发展的风貌,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推动突破发展。
(二)转变作风,夯实完成任务的责任。各级干部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抓具体任务的落实上,牢固树立数量、时间、标准、责任四个概念,将完成任务的时量、数量、质量贯彻于工作的全过程,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实现一个“好”字,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佳效益。要切实改进作风,着力扭转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虎头蛇尾、虚晃一枪、做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等问题,拿出敢干事的魄力、会干事的能力和干成事的水平,把心思用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上,把精力放在克服一个一个困难上,以实绩比高低、以效益论英雄。要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自身的定位与发展水平,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投身突破发展的主战场,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
(三)严格考核,强化完成任务的举措。关于今年目标责任考核的范围、内容、指标和考核办法与程序,县委、县政府已做了明确规定。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目标责任考核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目标责任考核作为推进突破发展的重大举措,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成效。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到部门、到单位、到责任人,建立各方分工负责、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责、各尽其力的工作局面,使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着落。主要领导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工作到位。要把握考核重点,对乡镇的考核要突出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项目建设这几个事关突破发展的重要指标;对部门考核要突出为中心工作的服务上,在促进发展上评价工作成效。要严格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程序,严格考核纪律,真正做到严考细核、真考实核,促进工作落实。要严格考核评比,严格奖惩兑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要强化督办检查,采取联合督办、重点督办、舆论督办、定时与随时督办相结合等形式,对县委、县政府决策的事项逐个督查,确保各项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标准,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同志们,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利用下半年冲刺的关键时期,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再添措施,真抓实干,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