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强支点 破难点 抓重点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7日
来源:商丘教育网
商丘教育网8月27日讯:睢县着眼于“加强一个支点,破解两个难点,抓住三个重点”,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近年来,睢县不断强化县、乡政府在举办义务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攻目标和工作重点,做到“三个到位”。县委、县政府把这项工作列入了“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确定为县委、县政府经常性工作督查重点,纳入了目标考评体系,健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机制,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薄弱学校制度。注重舆论宣传到位,使社会各界对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使广大群众普遍感到“教育重要,教师光荣”,营造了浓厚的创建舆论氛围。三是工作支持到位。在资金投入上做到“三个优先”,确保“三个增长”。在师资力量配置上,三年三次公开招录优秀毕业生680名,及时充实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同时,高薪引进研究生、特高级教师38名,改善教师层次结构,增强了发展后劲。
化解两个难点,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薄弱学校建设和农村初中辍学率较高一直是困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大难题,睢县以此为突破口,找准症结,迎难而上,化解难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薄弱学校建设上,一是采取“撤、留、扩、并、迁”五项策略,强力推进布局调整。2008年撤并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学校74所。二是采取项目资金倾斜、师资配置倾斜、支教力量倾斜的办法逐步改变农村薄弱学校局面。两年来,危房改造资金2093.7万元和初中校舍改造资金1160万元,全部用于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新招录的680名教师和264名支教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薄弱学校。三是采取新建、改扩建等措施,加快城镇薄弱学校建设。2008年投资7200多万元,实施了三所县直学校改扩建工程、一所学校新建工程,有效缓解了县城学校的生源压力,基本消除了城镇大班额现象。四是采取上挂下靠、结对子、定点支援等措施,发挥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帮带作用,用优质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带动薄弱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坚持实行义务教育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合理划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范围,并加强督查,保证落实。六是坚持把优质高中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该县的两所省级规范化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的比例均达到50%,并向薄弱学校倾斜。
在控辍保学上,坚持依法控辍,强化责任控辍,开展爱心控辍。给不按时入学或中途辍学的适龄少年儿童和监护人发放《限期入学通知书》、《限期复学通知书》,依法强制入学。严格落实“四包”制度。即县干部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校长包校,切实保证了适龄少年儿童人人到校学习。积极落实“阳光工程”、“宏志班”、“春蕾行动”,几年来共救助学生2157名,确保了贫困生、农民工子女、艾滋病患者子女、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通过开设关爱热线、亲情电话,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等措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关爱活动”得到了深入开展,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教育时报》等主流媒体相继做了报道。同时,进一步强化特殊教育,保障了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及时入学,睢县聋哑学校办学水平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其开设的刺绣班、缝纫班为残疾少年自谋出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抓住三个重点,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一是抓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两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房改造资金2093.7万元、初中校舍改造资金1160万元,新建、维修校舍3.8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农村中小学的D级危房;投资1068.5万元,更新中小学课桌凳12.79万套;投资1500多万元,购置了体音美器材、实验仪器、设备60多万件,图书200多万册;加强教程教育,建成远程教育项目学校240所,计算机教室112个,地面卫星接收站197个,基本实现天网覆盖。二是抓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县政府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教职工业务培训,2008年拨付教师培训资金365万元,培训教师3194人,培训校长300人。三是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通过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以“名师”创“名校”,以“名校”育“名师”,提高了办学水平;通过实施“校园工程”,争创绿色校园、文化校园、卫生校园,改善了育人环境;通过实施“质量工程”,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得到全面贯彻,评价制度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开展“四风”建设,形成了教风正、学风浓、校风严、作风实的良好氛围。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实现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师资队伍配置基本均衡、适龄少年儿童受教育机会均等、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睢县的义务教育阶段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义务教育均衡程度逐年提高。特别是一些与外县交界的乡镇学校,一改过去偏僻落后局面,由薄弱学校跻身全市优质学校行列,形成了罕见的“边陲学校崛起现象”。随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也得到了快速均衡发展,职教中心成为全国重点职业学校,两所普通高中晋升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三所成人学校被评定为省级规范化成人教育学校,睢县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为整体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学校档案建设基本要求
为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学校档案建设与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2]131号)和《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印发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豫教督导[2012]199号,以下简称评估细则),对学校档案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一、档案分类
(一)市、县、区和学校自评自查资料及相关证书、证件;
(二)学校自存的档案资料;
(三)学校相关处室应存放档案资料。
二、档案内容
(一)自评自查资料及相关证书、证件
1.对照评估细则《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试行)》逐项自评表;
2.对照评估细则表Ⅱ-2: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自评表; 3.省辖市或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验收合格证书或相关资料;
4.省辖市或县(市、区)有关部门对学校实验室等验收合格证书或相关资料; 5.省辖市或县(市、区)卫生防疫部门对学校食堂检查验收合格证书;
6.学校平面图(显示布局、面积等数据)。
(二)学校自存的档案资料
1.小学近六年、初中近三年学籍档案(含各年级、班级学生名册及成绩册;近三年毕业生各科合格情况统计表;小学近六
(五)年或初中近三年入学情况登记表;近三年小学六
(五)年巩固率或初中三年巩固率资料;上一学年辍学情况登记表及统计表等);
2.小学近六年、初中近三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资料; 3.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及达标情况统计表; 4.学校总课程表及作息时间表;
5.全校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含姓名、性别、年龄、教龄、学科、学历、职务或职称、工资等)及学历、职称情况统计表;教师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复印件);
6.校长、教师培训资料及校本研修(校本教研)资料; 7.近三年来,每学期教师绩效考评及绩效工资发放资料; 8.近三年学校公用经费拨付及使用情况(含教师培训、教学设施设备购置经费明细情况等)、统计表及相关账册(复印件);
9.近三年来,贫困学生补助发放资料; 10.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档案资料。
(三)相关科室应存放档案资料 1.小学数学、科学,初中理科教学仪器帐册及实验记录(在科学教室或实验室等);
2.学校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帐册及使用记录(分别在体育器材室、音乐、美术教室);
3.图书目录(含近三年新增图书目录)及借阅记录(在图书室);
4.学校计算机、电教器材帐册(在计算机教室或多功能室)。
三、档案管理有关要求
档案盒封面要求统一贴上或打上“均衡发展档案”标签,横标下有分卷标签,标签统一使用黑体字电脑打印,分卷标签用小一号黑体字,分卷需用几盒的,在分卷标签上注明分卷顺序,如××卷①……,档案盒侧面有同样字体的竖标签。学校均衡发展档案都要有总目录,各分卷都要有分卷目录与卷内文件目录,装订顺序按各分卷内容先后装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学校档案
迎验建档基本目录
第一卷 自查自评卷
▲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组织
▲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组织
▲学校均衡发展工作计划(方案)(三年或五年)
▲乡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计划(方案)(三年或五年)
▲省、市、县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文件。
重点突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
“学校达标建设标准”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措施及学生入学管理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规范”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规划”等文件
1、省督导团【2012】199号文件附件1《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
2、申报表Ⅱ—2《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自评表》
3、基本达标学校申请验收报告(附配备资料)
4、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评估验收合格证(暂无,待发)
5、学校实验室(科学)、美术室、音乐室申请报告
6、学校实验室(科学)、美术室、音乐室验收合格证(暂无,待发)
7、学校数学、科学、体、音、美教学仪器配备资料
8、学校食堂、运动场地等建设验收合格证。
9、申请报告(附配备资料)档案表三十 《学生食堂达标情况统计表》
10、学校基本情况简介,各项生均指标达标叙述(学校建设情况、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规模、班额、运动场地、厕所、宿舍、餐厅、办公室、教育化基础设施、器材、教师等方面)
11、学校平面图、远景规划图
12、学校获奖证书复印件
▲ 可放:①办学条件基本情况一览表、统计表(参考档案表二十六、二十七);②学校班额情况统计表(档案表三十二);③学校运动场地建设情况(档案表三十四);④学生住宿情况统计表(档案表二十九)第二卷 学校自存卷 第一部分 1、1-6年级学籍(审批表),一年级入学登记表 2、1-6年级班级学生花名册(学校入学情况统计表 参考档案表六、七、八)
▲ ①学校残疾儿童统计表、登记表(参考档案表十二)▲ ②留守儿童入学情况统计表、登记表(档案表四十二)▲ ③县城学校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统计表、学生花名册 第二部分
1、近三年公用经费拨付情况(依据,票据)2、近三年公用经费使用情况(校务公开栏目记录)3、教师培训专项、票据、账目复印
4、教学设备购置账目明细表
▲小学、初中教育经费情况登记表、统计表(档案表二十一、二十二)
5、近三年贫困学生补贴发放有关资料 ①学校困难家庭学生登记表
②发放依据(方案)
③发放补助表册 第三部分
1、全校教师近四年基本情况(师资情况统计表、教师花名册、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聘任证书)
2、校长培训资料,证件。
3、教师继续教育和新教材培训资料,(培训计划、培训人员名单、培训考试报名表、培训考试工作安排)证件。
4、校本研修(教研)资料与教研记录(集体教研教案)、科研成果、优秀教学反思、读书心得体会、论文等。
5、教师自修计划表册
6、近三年教师绩效考评方案,考评结果(量化积分考核方案)
7、近三年教师绩效工资发放表 第四部分 1、1-6年级期末检测成绩表和三率统计表
2、小学、初中毕业年级学生成绩情况统计表(档案表十四、十五)附学生成绩册(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学生成绩册)。
3、中小学2007-2012(2010-2012)学生入学情况登记表。
4、近三年(6年)巩固率,(小学在校学生巩固情况统计表 档案表十、十一;小学5年、初中9年巩固情况统计表 档案表十五)▲中小学2010、2011、2012毕业的学生与本届入学时学生数比例:2012小学毕业生数与2006年入学学生数对比相差多少(毕业生数÷入学时学生数×100%)。
2011小学毕业生数与2005年入学学生数对比。2010小学毕业生数与2004年入学学生数对比。初中2012年毕业生数与2009年入学学生数对比。初中2011年毕业生数与2008年入学学生数对比。初中2010年毕业生数与2007年入学学生数对比。
5、上一学年辍学学生登记名册(2009-2012),统计表(总数,辍学学生数,比例)不超1%。
6、初中、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巩固率(档案表十)。
7、学生转出转入及流动情况登记表(档案表九)。
8、小学(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资料(评价册)。
9、小学(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统计表,每个学生的等级表(6项综合卷)各班统计,学校汇总。
10、中小学近三年健康档案(只装订不成书)
11、学生体质健康统计表(达标情况、优秀率、达标率比例),各班统计,学校汇总。
12、四年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每学期一份)第五部分
1、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文件及资料(突出制度、计划、领导小组名单及分工、演练预案、过程自查、总结等)
2、安全值班责任书
3、值班记录、值班情况检查表
4、活动方案、记录及总结等
5、安全隐患排查情况记录,整顿情况记录资料 第三卷 相关科室应存卷
1、各室账册(统一购置图书、各类仪器设备、器材的目录)、使用记录、实验记录、破损记录等一式两份装订装盒(成书)
2、各功能教室课程表
3、① 学校专用教室情况统计表(档案表三十五、三十六)
② 学校保健室达标情况统计表(档案表三十一)
③学校信息教育情况统计表(档案表三十八)
一式两份装订装盒(成书)●小学六年级在本校,建六年巩固率 ●小学六年级在初中,建5年巩固率 ●初中建6年巩固率表册 ●初中单独建6年级档案(管理、教学等)注:各项登记表册前都要有统计表
第三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个人先进材料
学校均衡发展个人先进材料
任职以来为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扎实工作。力求把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法》、《河北省义务教育条例》和《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为突破,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以为学生服务、家庭负责、为社会培养发展形人才为理念。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为宗旨,努力缩小教师资源和班级差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思路 :
统筹兼顾,全面推进。遵循教育规律,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均衡发展。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机制,强化督导。建立和健全保障教育设施设备制度。缩短教师资源差距、班级管理差距,以及学科发展的不均衡和教师发展成长的差距。充分发挥政工督导职能,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结合,作为政工督导重点工作。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保
证全科合格率、毕业班级学生毕业率、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达到标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严格按照招生计划,平均分班。抓好控辍工作,健全制度,建立对学生动态的监控机制,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家访,想方设法留住学生,保证巩固率。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后进生转化制度,真正做到“两全”,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3、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 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
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坚持家长联系制度,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积极稳妥地推进法制校园建设,依法治教。在工作中,我严格按《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贯彻落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组织师生学习法律知识,每学期进行一次师生法律知识竞赛和普法活动。增强师生法律意识,推进法律校园建设。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大力整治校园环境,美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三风”建设,定期布置板报,定时、不定时检查、评比,奖优促劣。给师生一个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书法、美术、舞蹈、音乐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6、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纪律,法制、行为规范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组织做好学生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7、上好两操保持常态化,继续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充分保证学生每天在校的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上好健康课,加强卫生及食品安全工作。
8、建立和健全保障教育设施设备制度。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从建立和健全保障教育设施设备制度入手,保障各类实验室、图书室、功能室顺利使用。做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操作,上好信息技术课,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力度。
9、加强师德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
总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尽管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个人先进材料
面向全体均衡发展
多年以来,我校紧紧围绕争创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主题,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以及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
努力,我校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我负责学校的政工管理,任职以来为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扎实工作。力求把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法》、《河北省义务教育条例》和《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为突破,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以为学生服务、家庭负责、为社会培养发展形人才为理念。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为宗旨,努力缩小教师资源和班级差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思路 :
统筹兼顾,全面推进。遵循教育规律,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均衡发展。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机制,强化督导。建立和健全保障教育设施设备制度。缩短教师资源差距、班级管理差距,以及学科发展的不均衡和教师发展成长的差距。充分发挥政工督导职能,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结合,作为政工督导重点工作。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保证全科合格率、毕业班级学生毕业率、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达到标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严格按照招生计划,平均分班。抓好控辍工作,健全制度,建立对学生动态的监控机制,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家访,想方设法留住学生,保证巩固率。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后进生转化制度,真正做到“两全”,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3、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 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坚持家长联系制度,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积极稳妥地推进法制校园建设,依法治教。在工作中,我严格按《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贯彻落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组织师生学习法律知识,每学期进行一次师生法律知识竞赛和普法活动。增强师生法律意识,推进法律校园建设。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大力整治校园环境,美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三风”建设,定期布置板报,定时、不定时检查、评比,奖优促劣。给师生一个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书法、美术、舞蹈、音乐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6、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纪律,法制、行为规范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组织做好
学生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7、上好两操保持常态化,继续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充分保证学生每天在校的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上好健康课,加强卫生及食品安全工作。
8、建立和健全保障教育设施设备制度。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从建立和健全保障教育设施设备制度入手,保障各类实验室、图书室、功能室顺利使用。做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操作,上好信息技术课,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力度。
9、加强师德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
总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尽管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巩固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内容。该纲要认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想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然后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监督,最终促进稳定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所有受教育者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接受本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的公平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和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均衡发展的问题。首先是地区之间由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东部和西部、中部,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第二,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的制度背景;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均衡发展就其实质而言,它要使尽可能多的孩子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要求教育公正地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上的深刻体现,同时也是人本主义的体现,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义务教育要推行均衡化发展战略,就不能忽视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主要表现为:
(一)区域不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其中各区域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最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西部地区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使得农村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都低于城市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民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也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也有差异,女童失学率高于男童。
(二)城乡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倾向使得我国广大的地区显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这使得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状态,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远远高于城市。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逐渐拉大。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使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失衡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
(三)校际不均衡。城市中心倾向和精英主义教育思想,使大多数地方政府执行的是重点与倾斜的教育政策,直接表现为在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所谓重点学校倾斜,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数量虽少,但是占有的财政资源、教师资源越来越多,而大部分的薄弱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却越来越少。由此也导致了择校风热愈演愈热,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时常上演,同时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各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中小学还出现大班额问题。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师资流失,生源减少。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类学校在生源、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元素,而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已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东部地区生产力较发达,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生产力则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也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大。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制度性不平等,政治因素是现实原因之一。制度性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针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当前的配置并未体现出“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的发展要求,而相反的是教育资源明显向发达地区、城镇地区倾斜,从而愈发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定势,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包括教育政策之中,并致使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其中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对重点学校的帮扶,普通学校不加重视投入不够,就会直接导致
校际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使各个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被明显忽略,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区域间、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也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各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念、办学条件以及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贫因地区,计划生育不但得不到落实,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且优生优育也难以保证。大量早婚、近亲结婚的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口生育的质量,致使低能或身心发育不全儿童大量产生,也对我国普及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增加了负担。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教学要求、水平也不同,导致教育发展速度不平衡。还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很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或没有入学,而且贫困地区交通也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不仅增加了办学布局和学生就学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性,由此来看,今后若干年贫困地区必将是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惠及全民,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作用。“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作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但要消除地区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拟定相关改进措施。
(一)要建立健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保障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改变教育观念,减少歧视与区别对待,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择校热问题。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三)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重点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完善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措施,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当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在教育领域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其他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一个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目前,国家、政府、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人民都在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着,纲要中的措施也正在逐步实施中,相信在这十年里,只要上下一心加强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定得以改善,逐步形成稳定发展的态势。身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