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机构设置总会计师制度
总会计师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财经管理, 强化经济责任,规范财经行为,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会计师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医院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医院财务管理依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设臵总会计师岗位。总会计师为医院副院长级行政领导成员,协助院长管理医院财经工作,直接由院长负责,承担相应的领导和管理责任。医院若设有主持全院财会工作的副院长,不重复设臵总会计师岗位。总会计师的职权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医院和有关部门有义务支持并保障总会计师依法行使职权。
第二章 总会计师的任免
第三条 总会计师应坚持原则,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廉洁奉公,诚信至上、遵纪守法;熟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
第四条 总会计师任命必须取得省财政部门的认证资格。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业绩。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不得担任总会计师:曾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被判处刑罚或者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曾因渎职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对单位财务管理混乱、经营成果不实负主管或直接责任的;党纪、政纪、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总会计师任职或者工作应当回避:按照国家关于干部任职回避工作有关规定应当进行任职回避的;在重大项目投资、招投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工作中,涉及与本人及本人亲属利益,可能影响总会计师正常履行职责的其他重要利益的。
第七条 总会计师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5年,连续任职两届应当轮换,任期届满可调派其他职务。任期内医院可根据工作需要,经征求财政部门和医科大学主要负责人意见后对总会计师进行调整。
第三章 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利
第八条 总会计师组织领导医院的财经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参与重大财务、经济事项的研究与决策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负责或参与财务风险管理、偿付能力管理,保护医院财产安全完整;负责对本单位财会机构的设臵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臵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组织制定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细则和内部控制制度,组织落实审计意见,监督执行审计决定;医院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总会计师统一管理医院的财务收支工作:重大的财务收支须经总会计师报院长批准,一般的财务收支可以由院长授权总会计师审批。对重大决策和财经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监督检查;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成本和费用计划、信贷计划、财务专题报告、会计决算报表,须经总会计师签署。涉及财务收支的重大业务计划、经济合同、经济协议等建立由总会计师与医院院长人联签制度;会计人员的任用、晋升、调动、奖惩,应当事先征求总会计师的意见。财会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人选,应当由总会计师进行业务考核;总会计师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和有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或者纠正。制止或者纠正无效时,提请医院院长处理,院长不同意总会计师对前款行为的处理意见的,总会计师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总会计师履职评估和监管
第十条 总会计师参加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履职评估工作分为年度述职和任期履职评估。年度述职报告应结合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和下一年度财务预算工作,就医院重大经济活动、财务状况、资产质量、财务风险、内控机制等全面报告履职情况,对总会计师在其中发挥的监督制衡作用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任期履职评估应当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总会计师任职期间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会计核算规范性、会计信息质量,财务信息化建设,以及财务预算、决算和财务动态编制工作质量;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资金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情况;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重大经营决策中的监督制衡情况,有无重大经营决策失误;其他需考核的事项。
第十一条 总会计师考核评估工作成绩显著给予奖励:显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抵制违法行为,保护国家财产,防止或者避免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廉政建设事迹突出;其他突出成就或者模范事迹。第十二条 主管部门对总会计师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对总会计师任职期间进行监管。总会计师对下列事项负有主管责任:提供或公开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不规范;内部财会控制机制不健全、财会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不当及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负责审批、联签、实施的事项造成经济损失;出现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财经纪律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行为,总会计师不抵制、不制止、不报告的,应当依法追究总会计师工作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总会计师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引咎辞职:财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财务基础管理混乱且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不力的;出现重大财务决策失误造成重大资产损失的。对于总会计师玩忽职守,造成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严重混乱的,或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及其他渎职行为致使国有资产遭受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在追究总会计师工作责任时,发现企业负责人、财务审计部门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关责任的,一并进行工作责任追究。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后果的事项,总会计师未参与决策或在集体决策过程中提出明确反对意见并记录在案的,总会计师可以免责。
第二篇: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制度
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制度
一、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的管理
(一)医疗机构设置的管理的机关
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制度,是关于医疗机构设置申请、审批的法律制度的统一体。医疗机构设置的管理机关,也就是有权审批设立医疗机构的卫生行政管理机关。
我国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我国卫生部《例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按照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
第二款规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制定,经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实施。”
我国卫生部《实施细则》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定期评价实施情况,并将评价结果按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我国卫生部《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编外的医疗机构,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本细则管理。”
(二)医疗机构设置的管理体制
从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是垂直领导、分级分类管理、共同负责制。所谓垂直领导,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独立行使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权,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但是,上级卫生行政机关领导下级卫生行政机关的工作,下级卫生行政机关对上级卫生行政机关负责和报告工作。
所谓分级分类管理,即按级别、分类别进行管理。是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所谓共同负责,是指我国的医疗卫生管理特别是医疗机构的管理,首先由地方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然后经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之后再在本行政区域内发布实施。这就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上形成了一个垂直领导、分级分类管理、共同负责的格局,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共同履行管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使命和职责。
(三)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的分工
根据我国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床位在一百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设置审批权的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其他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
这就是说,医院类,疗养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等较大型的医疗机构的审批权,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较小、诊所、护理类、卫生所等医疗机构的审批权,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二、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主体
(一)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主体类别
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主体,就是设置医疗卫生机构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我国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我国卫生部《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有权在我国设置医疗机构的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人、其他组织、个人、个人合伙组织、以及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外国医疗机构、企业、其他组织。
关于设置医疗机构的申请,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置医疗机构,由政府指定或者任命的拟设医疗机构的筹建负责人申请;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置医疗机构,由其代表人申请;个人设置医疗机构,由设置人申请;两人以上合伙设置医疗机构,由合伙人共同申请。”
这里讲的法人,是指依法设立,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这里称的个人,是指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我国公民(自然人);这里说的两人以上合伙,是指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
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四条之所以将上述主体分别作出申请规定,是因为上述主体的资格、目的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不同。第一,就作为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人民政府来讲,其设置医疗卫生的目的,是为其管辖范围内的人民解决就医难或者方便人民就医,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发生医疗事故或者与社会产生纠纷时,其又可以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作为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法人来讲,其是依法设立的社会组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对自己的债务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在发生医疗事故或者与社会产生纠纷时,其也可以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作为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个人来说,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其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个人经营的,以个人的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的财产承担。因此,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个人设置医疗机构,由设置人申请”,完全是出于对社会和人民负责的考虑。因为,作为个人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出发点和目的来讲,不管我们怎么讲“医疗机构是„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但其设置医疗机构的出发点和目的,除了其愿发挥特长、施救众生、干一番事业等考虑之外,其决不会没有“盈利”的考虑。所以,我们在设置每个医疗机构之前,不得不考虑其发生医疗事故和承担民事责任。一般地说,设置的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其经济实力是成正比的;一个人或者法人、合伙组织有能力设置何等规模的医疗机构,其也就有相应的经济条件和基础及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能力。
第四,对于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合伙组织来讲,其合伙人首先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这就是说,个人合伙组织对外债务的承担,是无限连带责任。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伙设置医疗机构,由合伙人共同申请”,应当也是出于对社会和人民负责的考虑。个人合伙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由各合伙人共同申请,就会有效地预防个人合伙医疗机构在意外发生医疗事故时,不至于没有人承担民事责任、给受害者以救济的情况。
这里讲的无限连带责任,是指对于合伙人对外所负的合伙债务,每一个合伙债务人都有清偿全部合伙债务的义务,每一个合伙债权人都有要求每一个合伙债务人清偿全部合伙债务的权利;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即对合伙债务,实行的是对外共同承担,对内按出资比例或者协议承担原则。
第五,作为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来讲,其一般都是法人单位(包括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企业法人),其一般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具有独立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能力和资格。
第六,作为可作为我国的医疗机构的外国医疗机构、企业、其他组织来讲,我国卫生部、外经贸部共同颁布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对其成为合资、合作单位的资格已作出严格规定,其主体资格自不必赘述。
(二)不能作为医疗机构设置的主体的情况
根据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
1.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
2.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3.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休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
4.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五年的医务人员;
5.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
6.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7.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前述2、3、4、5、6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三、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条件
(一)个人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条件
根据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的规定,在城市设置诊所的个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医师执业技术考核合格,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2.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医师职称后,从事五年以上同一专业临床工作;
3.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法人、个人合伙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条件
法人、个人合伙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第一,作为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法人来讲,其是依法设立的社会组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有符合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要求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第二,作为合伙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合伙组织来讲,其每一个合伙人首先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其次,其也应当有符合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要求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此外,其还应当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能够对外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设置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的条件
根据卫生部《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设置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设置单位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设置医疗机构的决定;
2.有《设置医疗机构备案书》。
四、设置医疗机构的材料要求和程序
(一)设置医疗机构的材料要求
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1)设置申请书;(2)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3)选址报告和建设设计平面图。
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提交的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单位名称、基本情况以及申请人姓名、年龄、专业履历、身份证号码;
2.所在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概况;
3.所在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流行以及有关疾病患病率;
4.所在地区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5.拟设医疗机构的名称、选址、功能、任务、服务半径;
6.拟设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时间、诊疗科目和床位编制;
7.拟设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
8.拟设医疗机构的的仪器、设备配备;
9.拟设医疗机构与服务半径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和影响;
10.拟设医疗机构的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
11.拟设医疗机构的通讯、供电、上下水道、消防设施情况;
12.拟设医疗机构的资金来源、投资方式、投资总额、注册资金(资本);
13.拟设医疗机构的投资预算;
14.拟设医疗机构五年内的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另外,根据《实施细则》第十五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第一,申请设置单位或者设置人应当附自己的资信证明;第二,申请设置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村卫生室(所)、护理站等医疗机构的,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简化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提交的选址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选址依据;应当包括所选地址的理由,自然状况和权属情况及其证明;
2.选址所在地的环境和公共设施情况;
3.选址与周围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布局的关系;
4.占定和建筑面积。
(二)设置医疗机构的程序
1.提出申请。第一,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提出设置申请:(1)不设床位或者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2)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申请。
第二,提出申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提交设置申请书、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第三,根据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的规定,由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共同申请设医疗机构以及由两个以上合伙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除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报告外,还必须提交由各方共同签署的协议书。
第四,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由设置单位在该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前,向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材料:(1)设置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设置医疗机构的决定;(2)《设置医疗机构备案书》。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备案后15日内给予《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
2.审查与批准。关于对设置医疗机构申请的批准,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设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答复;批准设置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卫生部《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及细则审查和批准医疗机构的设置。”
卫生部《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对此作出补充规定即:“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同时,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在接到备案报告之日起30日内纠正或者撤销下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不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
划》的设置审批。”
在设置医疗机构的审批过程中,为防止申请人未经批准而施工,卫生部《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必须经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施工。”
对于不予批准设置的情形,卫生部《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申请设置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1)不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2)设置人不符合规定的条件;
(3)不能提供满足投资总额的资信证明;
(4)投资总额不能满足各项预算开支;
(5)医疗机构选址不合理;
(6)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况。
3.变更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内容。《实施细则》规定:变更《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中核准的医疗机构类别、规模、选址和诊疗项目,必须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重新办理设置审批手续。
第三篇:总会计师制度
总会计师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青海省交通医院财务管理,强化经济责任,规范财务行为,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医院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财务管理依据“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设置总会计师岗位。总会计师为医院副院长级行政领导成员,协助院长管理医院财务工作,直接由院长负责,并承担相应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第三条:总会计师应坚持原则,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廉洁奉公、诚信至上、遵纪守法,熟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
第四条:总会计师的任命必须取得省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认证资格,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经验。
第二章: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力
第五条:总会计师组织领导医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参与重大财务经济事项的研究与决策,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组织领导本院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工作;负责、参与财务风险管理、偿债能力管理,保护医院财产安全完整;负责医院财会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置,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责;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基础工
作,组织制定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组织落实审计意见,监督执行审计决定。
第六条:总会计师统一管理医院的财务收支工作;重大的财务收支必须经总会计师报院长批准,一般的财务收支可以由院长授权总会计师审批。对重大决策和财经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监督检查;财务收支计划、成本和费用计划,信贷计划、财务专题报告、会计决算报表,须经总会计师签署。涉及财务收支的重大业务计划、经济合同、协议等建立由总会计师与院长联签制度;会计人员的任用、晋升、调动、奖惩,应当事先征求总会计师的意见。财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应当由总会计师进行业务考核;总会计师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和有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或者纠正。制止或者纠正无效时,提请院长处理,院长不同意总会计师对前款行为处理意见的,总会计师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总会计师履职评估和监管
第七条:总会计师参加院领导班子考核,履职评估工作分为述职和任期履职评估。述职报告应结合财务决算工作和下一财务预算工作,就医院重大经济活动、财务状况、资产质量、财务风险、内控机制等全面报告履职情况,对总会计师在其中发挥的监督制衡作用精心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任期履职评估应当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总会计师任职期间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会计核算规范性、会计信息质量,财务信息化建设,以及财务预算、决
算和财务动态编制工作质量;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资金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情况;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重大经营决策中的监督制衡情况,有无重大经营决策失误。
第八条:总会计师考核评估工作成绩显著应给予奖励;显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抵制违法行为,保护国家财产,防止或避免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廉政建设未出问题;其他突出成就或者模范事迹。
第九条:上级主管部门对总会计师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对总会计师任职期间进行监管。总会计师对下列事项负有主管责任:提供或公开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不当及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负责审批、联签、实施的事项造成经济损失;出现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财经纪律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行为,总会计师不抵制、不制止、不报告的,应当依法追究总会计师工作职责,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总会计师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工作职责,致使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引咎辞职:财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财务基础管理工作混乱且在规定时间整改不力的;出现重大财务决策失误造成资产损失的;玩忽职守造成会计工作严重混乱的,或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行为致使国家资产遭受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四篇: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
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
XXXXXX行政审批局:
近年来,天津市城市化建设日益完善,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城区的不断发展扩大,人口日渐增多,市区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资源短缺现象也逐渐显现出来,与人们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更是不相适应。
为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本人计划个人投资天津市北辰区开办一个诊所,以更好地为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口服务。
新建的诊所地址拟定在:XXXXXXXXX市场西侧,建筑面积50平方米,该地点地处于城乡结合部,交通便捷,周边赵庄子,本村加外来人口6余万,周围有1家医疗机构。本诊所选址于此,服务半径3公里左右,一方面方便了周围群众就诊,另一方面也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达到互补互利的效果。
本诊所拟定开设:内科,主要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诊所的服务人群是本地居民和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关于国家扶持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的规定,以及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加快改革发展的精神,本公司愿在贵局的管理指导监督之下,本着就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驻地社会群体健康服务的理念,发挥社会力量,个人投资办院,为此特向贵局呈局设置机构申请书,暂拟名XXXXXXX,恳请批准为盼。
申请人:X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医疗机构设置申请材料
1、申请报告;
2、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单位名称,基本情况以及申请人姓名、年龄、专业履历、身份证号码;(2)所在地区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概况;
(3)所在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流行以及有关疾病患病率;(4)所在地区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分析;(5)拟设医疗机构的名称、选址、功能、任务、服务半径;(6)拟设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时间、诊疗科目和床位编制;(7)拟设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8)拟设医疗机构的仪器、设备配备;
(9)拟设医疗机构与服务半径区域其它医疗机构的关系和影响;(10)拟设医疗机构的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
(11)拟设医疗机构的通讯、供电、上下水道、消防设施情况;(12)资金来源、投资总额、注册资金(资本);(13)拟设医疗机构的投资预算;
(14)拟设医疗机构五年内的成本效益分析。
3、选址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选址的依据;
(2)选址所在地区的环境和公用设施情况;
(3)选址与周围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布局的关系;(4)占地和建筑面积。
4、《医疗机构名称申请核定表》两份,营利性机构工商部门的名称核准预通知,非政府办非营利性机构民政部门名称核准通知单复印件;
5、《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两份。
6、其他材料:
(1)设置单位或个人情况证明(法人证、法人代表和负责人身份证、职称证(中级以上)、资格证、执业证复印件,设置人、法人、负责人的离职证明(退休卫技人员提供退休证及原工作单位同意证明,待业人员提供待业证明),负责人的五年内未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证明,申请私人诊所的还应提交从事临床同一专业工作五年以上的证明);由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共同申请设置医疗机构以及由两自然人以上合伙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须提交由各方共同签署的协议书。
(2)房屋产权证明及租赁协议复印件;建筑设计平面图(平面图上标面积、科室布局及比例);物业及居民委员会知情同意书;
(3)设置单位或设置人的资信证明复印件(个人为银行存款证明,若涉及国有资产,需提交当地国资委出具的证明);
(4)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5)污水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需提供相关有资质单位出具的处理方案;(6)消防设计备案抽查凭证。
医疗机构设置选址报告
杭州国太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门诊部:
本人符合申办医疗机构设置的条件,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生法律的规定以及《武威市医疗机构设置条件》的要求,现已选好执业地址,选址情况报告如下:
拟设置医疗机构名称:
杭州国太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门诊部
拟设置医疗机构地点:杭州市上城区········
一、机构选址的依据: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生法律的规定以及 《杭州地区医疗机构设置条件》的要求,符合上城区域卫生规划。
二、选址与所在地区的环境和公用设施情况:
距离本地址500米内无国有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米内无卫生院,100米内无社区卫生服务站。本诊所设置后可以作为民营医疗机构,为周边居民提供基本的诊疗服务。
三、选址与周围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布局的关系:
相邻25米内无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符合卫生要求
四、选址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建筑面积
平方米,使用面积
平方米,可满足开展正常诊疗工作的需要。
报告单位(签章):
杭州国太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门诊部
报告人(签名):
报告日期:
2014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