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43次县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模版)
县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2011‟1号
第43次县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2月25日,县长刘冰主持召开第43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2010年经济发展奖励政策兑现、野三关创建“镇级市”、水利普查等工作情况汇报,审议《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和《巴东县工业经济目标考核办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祥凯、县政协副主席谭庆山、县人武部政委肖鸿政应邀出席会议。现纪要如下:
一、关于2010年经济发展奖励政策兑现工作 会议决定:
(一)原则同意2010年经济发展奖励政策兑现方案,县政府办牵头,会同财政、商务、经信、税务、人行、质监、工商等
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四、关于野三关创建“镇级市”工作 会议决定:
(一)同意成立创建野三关“镇级市”工作领导小组(另行文),刘冰同志任组长,薛昌斗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野三关镇人民政府办公,钱才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薛昌斗同志牵头,野三关镇人民政府负责,一是成立工作专班,迅速制定创建工作方案。二是民政、住建等相关部门配合,积极与州直相关部门衔接,按程序做好申报工作;县财政保障必要的创建工作经费。三是围绕打造“湖北第一镇”、“沪渝第一关”的总体目标,筹备3月中下旬在野三关镇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着重解决野三关集镇规划、建设等问题。
五、关于全县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
会议认为,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国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开展水利普查,有利于全面摸清我县水利发展现状,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十二五”乃至今后水利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讲究工作方法,狠抓措施落实,确保水利普查工作顺利实施。
会议决定:
(一)县水利水产局负责,筹备近期召开全县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动员会,迅速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充分利用水利水保部门现有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骨干作用,争取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前完成所有普查任务。
(二)同意县财政按照“确保必须、专款专用”的原则,据实安排一定的普查工作经费,原则上与上级拨付的专项普查经费实行1:1配套安排,由郑晓斌和刘咸辉同志统筹安排使用。
会议议定的其他事项记录备查。
出 席:郑晓斌 薛昌斗 向凤英 刘咸辉 张渊平 何士轩 马宏君 张本敏
列 席:李 闯 黄本槐 周 维 刘贤圣 汪文柱
徐 鹏 刘传谊 向大甲 苏宗立 师 艺 董元伦 田恒虎 黄圣虎 苏成强 谭明宪 税世春 周树宝 陈泽新 谭学早 陈 坚 王 星 高文轩 杨安平向园清 钱才东 谭文胜 郑远宏 李 军 陈文红 雷 波 白 刚 冯世甲 武明刚 庹正义 杨仕文 马 辰 向仕江 李国汉 冯永升 李祖波 郑爱华 张银坤 谭儒奎 张晓峰 胡东旭 徐 焘 张 蓉 肖 辉 乔 阳 余志朝 唐 迪 陈 进 代 雄 董 礼
第二篇:如何写好政府常务会会议纪要20132
如何写好政府常务会会议纪要
政府常务会议一般由该政府办公室人员负责会务工作、列席会议并记录,会后根据记录起草会议纪要,报办公室领导审核后呈县政府县长签发。
一、会前要充分准备
政府常务会召开前,一般由办公室常务秘书分别征求各分管县领导提出的上会议题,并根据议题提出人及议题内容、性质、急缓程度等因素安排议题讨论顺序。实际工作中,一般按照“先大局后局部、先重要后次要、先主要领导后分管领导”的原则对议题进行协调,通常先安排正职领导提议的、涉及面广的、较为紧急的议题,同时要向其他领导做好解释工作,确保每位领导的议题都能得到合理排序和及时研究讨论。议题确定并经县长审定后,印发各分管县领导,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前准备要特别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会议通知单上要清楚地标注“会议时间、地点、议题、主持人、参加人、列席人”等要素,议题的表述要完整清楚、言简意赅,便于参会领导明确会议讨论重点,做好发言准备。会议时间、地点要准确。二是会议通知单和上会讨论的有关材料要提前两三天分发到各分管县领导手中,以便大家提前安排工作,准时出席;同时也便于参会领导认真研究,准备意见,会上畅所欲言,充分讨论。三是常务会议召开前,对议题涉及的有关部门要通知部门负责人列席。对需要在常务会议上形 成决议的议案,有关部门要提前深入调查,充分研究,并拟好解决建议和意见,供会议研究时参考,确保科学决策,提高议事效率。
二、会中要详细记录
会议纪要通过记载会议基本情况、会议研究过程、会议取得成果、会议议定事项等,综合概括地反映会议精神,以便与会者统一认识,会后全面、如实地传达,组织落实开展工作。可以说,会议纪要字字千钧,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很重要,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含义。
作为会议纪要原始材料的会议记录是对会议内容最直接、最初始的反映,它的内容比较口语化,语言较为随意,强调的是原汁原味、真实客观。这就要求在会议期间,会议记录者仔细聆听、认真记录,确保内容完整、逻辑严密、笔迹清晰、整体美观。另外,会议记录本要专本专用,并由记录者专门保管,每个自然末要完整移交档案室,以存档备查。
三、会后要认真起草
常务会会议纪要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文体,起草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保证纪要内容的纪实性。常务会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议题、议程、记录等有关材料综合整理而成的,具有纪实性特点、历史凭证作用和查考利用价值。因此必须如实反映会议内容,不能随意篡改会议的基本精神,不能随意变更与会者议定的事项,也不需对会议内容作分析、评论。对会议存在的分歧意见和问题等,也要真实、概括地予以反映。在写作中,不得随意取舍、以偏概全,不能自己赞同的就多写,不赞同的就略写或不写,更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
二是突出表达方式的概括性。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所提供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整理、提炼而形成的公文。它是对会议精神实质的集中反映,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因此,表述上要简练,去浮辞、不矫饰,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选词要准确,语句要规范,力争做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文字简练。这类纪要写作的重点应放在介绍会议成果上,而不是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账”。
三是强化纪要文件的指导性。会议纪要有两项功能,一是“记载”,一是“传达”,并且要通过“记载”去“传达”。它所记载、传达的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是参会人员共同意志的体现,是会议成果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会议的精神实质。因此,要着重突出纪要对开展工作的指导性,便于下级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
它的具体写法大致有三种:一是集中概述法,即对会议基本情况、主要问题、与会人员认识、解决措施等进行整体阐述,多用于议题比较集中、意见比较统一、容易贯彻落实的会议,篇幅相对短小。二是分项叙述法,即将会议主要内容分成几个大的问题分项来写,内容相对全面,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的阐述,多用于议题较多或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的会议。三是发言提要法,即把会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再按照发言顺序分别阐述,如实反映与会人员意见,常用于根据上级机关布臵、需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
四、做好保密督办
政府常务会会议纪要通常情况下只印发政府县领导、列席人员及到会的单位,视情况抄送有关单位。在特殊情况下,为便于上级了解工作开展情况,也可抄报上级主管部门。但是在发文过程中,要根据会议内容做好保密工作,比如有的常务会会议纪要中涉及需要暂时保密的内容,但因事情仍在调查之中,在未做定论之前,过早公开不利于组织调查,因此发文时除政府县领导和与此有关的部门全文发送外,在发送其他列席单位时应将需要保密的部分内容删除,只印发该部门列席议题的内容即可。还要注意的是,纪要应该直接发给部门的列席人员(一般是该部门主要负责人),不能发给其他人员,但如果该列席人员当时无法签收,而事情又较为紧急,可在请示领导后发给该部门指定人员并签收,以确保会议精神的尽快落实。
另外,还必须强化督办职能,抓好政府常务会确定事项的落实。在会议纪要印发后,要及时下发督办通知单,对会议纪要中确定的工作内容和议定事项,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反馈方式等,抓紧抓好落实,确保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三篇:常务会会议纪要
中共固原市委书记 刘小河
2010年12月29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的西部部分城市人才工作座谈会及刚刚闭幕的市委二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表彰奖励优秀人才,对落实《固原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组织动员全市力量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行部署。首先,我代表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受表彰的优秀人才表示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各类人才和人才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推进力度越来越大,相继提出了人才第一资源、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强国战略等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今年4月中央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月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8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宁夏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紧接着召开了全区人才工作会议。11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在银川又召开了西部部分城市人才工作座谈会。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表明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发展进入了优先发展的新时期。
当今时代,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区域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谁拥有了人才竞争优势,谁就赢得了区域竞争的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科学发展的制高点。从国际上看,经济强国必然是人才强国。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课题组研究成果显示,在人才发展强国中,美国、日本、德国排名前三甲,我国属于人才发展中等国家,居第14位。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日本、德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内重铸辉煌,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靠的就是人才开发。从国内来看,凡是发展有活力、具有竞争力的城市,都是对人才最有吸引力、最具凝聚力的城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与人才竞争力基本相符。在综合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深圳均居首位;在综合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提升速度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增速最快;在县级10大活力(创新能力)城市中,江苏的昆山市排名第一。深圳用20年把一个渔民村建成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鄂尔多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后来居上,昆山市之所以走出了“昆山之路”,他们的一个共同秘诀就是想方设法广揽人才。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推进全市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前几天闭幕的市委二届九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单列一条,专门作了部署。这标志着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既是全市“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保证。全市各级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立足于发展战略转型的现实需要,着眼于固原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深刻认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长远、抓后劲的理念,以战略眼光和科学思维谋划人才工作,以务实态度和热忱服务做好人才工作,大力营造爱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服务发展、支撑发展、推动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进发展战略转型、实现跨越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客观分析我市人才发展的成绩与差距
近年来,市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固原的实际作出了“一体两翼五个五”的人才工作部署,注意调动和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调整充实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汇报制度和市委、政府领导分工负责抓落实制度,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出台了《固原市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3项制度文件,每年都制订人才工作任务分工方案。重视对人才的投入,设立了市本级财政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随财政增长而逐步增加,今年多渠道争取人才工作经费89万元。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坚持把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统筹起来,分类指导,并轨推进。2008年以来,通过培训研修、外出学习、挂职锻炼、学历教育等多种方式,培训各类人才1.83万人次,其中外派培训干部851人次,年均增长49.6%,是近10年来我市干部外出培训力度最大、人数最多的时期。按照自治区统计标准,截至2009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5.6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人才370人,各类人才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2.7万人。三是基地项目带动,人才发展平台不断拓展。利用院校、科研单位和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区等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了“西部之光”“基层之光”“企业之星”“牵手工程”“专家服务团”等一批自治区人才工程项目,西吉“金豆英才”、隆德“书画人才”两个项目被评为自治区人才创新项目,得到资金扶持。通过基地支撑和项目带动,既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又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四是坚持正确导向,干事创业氛围逐渐浓厚。不断完善“三推两考”、目标管理考核、从严管理干部、函询问责等制度,加大治庸治懒力度,激发干部活力。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人才方面的政策待遇,广泛听取各类人才的意见建议,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和宣传报道活动,举办了全国天文奥林匹克总决赛、全区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等一批全国性和自治区级人才创新活动,开展了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实训观摩等活动。通过在用人、管理、考核、奖励、宣传等多方面形成正确导向,营造了各类人才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地域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原因,我市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区内其他几个市相比,差距比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总量偏小。全市人才总量仅占总人口的3.7%,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分别低3.4和2.1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人才量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分别低342人和211人。二是层次较低。全市各类人才中一次性本科以上学历的不到10%,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9.3%,享受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入选自治区“313人才工程”的仅有44人,重点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匮乏,特别是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领军型人才奇缺。三是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看,六类人才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2.1周岁,35岁以下的只占37%,人才的“老龄化”现象严重;从行业结构看,分布在农业、教育、卫生等行业的人才占85.9%,工业经济、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人才紧缺,表现出典型的“传统性”特征。四是流失严重。人才流失一直是困扰我市人才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市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考出去的大中专毕业生一般都不愿回来就业、创业;现有人才经过多年的培养成长为骨干人才后,受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待遇的影响,只要有机会就想方设法离开,不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教学、医疗、科研人员都是如此,而且短时间内这个问题还难以扭转。五是环境不优。这些年我市对人才工作越来越重视,投入也不断增加,但由于发展不足、财力有限,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加之全社会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宽容人才的氛围还不浓厚,人才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还很弱。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认真落实《固原市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
前段时间,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先后研究通过了《固原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个规划,是我市制订的第一个中长期人才规划,是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刚才金元同志对全市人才规划纲要的编制情况作了说明,各县(区)、市直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对规划纲要的落实制订出具体的目标,强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实效。贯彻落实中总的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和实施“155”工程,以用好用活人才为目的,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人才培训、项目开发、机制创新和环境优化为重点,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强市之基、发展之本和转型之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
(一)以工程项目提升“育才”水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决定了现阶段我们必须把人才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上,这是我们抓人才工作的一个基本方略。全市人才规划纲要提出了“数量比较充足、结构渐趋合理、素质明显提升、环境不断优化”的人才发展总目标,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以现有人才为主体,创新培养模式,加大培养力度,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盘活人才存量,吸引人才增量,实现人才总量与素质“双提升”。特别要注意用抓项目的办法抓人才工作,紧贴盐化工和煤电一体化、现代生态农业、物流及服务业、特色旅游、劳务产业、城市规划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集中精力实施好人才规划纲要中提出的12项重点工程项目,力争经过5年-10年的努力,使我市每一个重点领域和特色优势产业,都能够拥有一个创新人才团队、一支专门的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构筑起年龄、知识、专业、能力等梯次配备的产业发展人才体系,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良性循环。
(二)以思路创新破解“引才”难题。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这两个板块都属“短板”,特别是引进人才这个板块更“短”,成为我市人才发展中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个难题,首先要从思路上创新、从事业上突破,通过打造事业平台来打一场引才的攻坚战。这是对人才强市战略能不能顺利推进的一个严峻挑战,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会不会抓人才工作的一个重大考验。要强化用事业引才的意识,辩证地看待我市在引进人才上的“先天不足”与潜在优势,克服畏难情绪,变劣势为优势,化压力为动力,勇于引才、乐于引才、善于引才。要完善用事业引才的政策,立足现实基础,摸清人才缺口,从搭建事业平台、提供创业扶助等方面入手,制订出务实管用、操作性强、有吸引力的引才引智办法。要创新用事业引才的方式,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为主,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通过技术指导、导师带徒、兼职兼薪、项目合作、委托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一批全市发展迫切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特别要围绕发展战略转型大力引进懂工业、有技术、善经营的人才。
(三)以机制创新提高“用才”效能。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人才的使用问题,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导向问题。只有用好人才,才能体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效能,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从我市人才工作实际来看,“用”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比如,人才资源短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等导致的“不够用”的问题;培养与需求脱节,人才知识老化,专业不对口,分布不合理,人岗不相适等引起的“不适用”的问题;缺乏合适舞台,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使用不当或人才闲置浪费等造成的“没用好”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服务发展、以用为本”贯穿在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让有限的人才发挥最大的效能。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体制机制。要结合我市实际,以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为目标,着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五大机制”,充分激发广大人才的内在动力,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四)以优质服务营造“聚才”环境。人才作为特殊资源,具有很强的环境选择性。“人往高处走”,“高处”就是能够干事成才的好环境。这种好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和推动力,对外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我市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待遇保障等都处于弱势的现实情况下,我们靠什么来营造这种好环境?首先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要靠全社会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人才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搞好服务上,大力推进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宽容人才、保护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风气,让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
四、进一步提高党管人才科学化水平
党管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重要保证。必须不断提高党管人才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形成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环境吸引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的局面。
第一,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人才是高层次的发展要素,抓发展必须抓人才,抓人才必须落实党管人才责任。李源潮同志多次强调,重视抓人才的领导才是有远见的领导,舍得在人才上花钱的领导才是聪明的领导,党政领导要像抓招商引资那样抓招才引智、像抓经济发展那样抓人才发展。实践也证明,只要领导抓、抓领导,人才工作就能取得重大进展。因此,必须建立起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以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为主的党管人才责任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把抓人才的责任逐项分解、落实到人,真正使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常态工作、常抓不懈。
第二,要改进党管人才方法。党管人才同党管干部相比,对象更广泛,层次更多样。要坚持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三项任务”一起抓,做到既宏观领导、又重点推动。“宏观领导”,就是要谋划好人才工作全局,编制好人才工作规划,制定好人才发展政策,处理好人才工作重大关系,总结运用好人才工作经验,配好配强人才工作力量,为人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重点推动”,就是要抓谋划、抓载体、抓示范、抓协调、抓督察,确保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责任、时限“四明确”;策划一些人才工程项目,建立一些创新创业基地;通过牵头抓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盯住不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
第三,要增强党管人才合力。人才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各方优势、集中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重点抓好全局性问题调研、综合性政策论证、跨部门工作统筹。组织部门要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特别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独特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同志们,蓄势发展之时,正是用人之际。发展战略转型,人才必须先行。我们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高度负责、集中精力、一抓到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为固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多元、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元旦就要来到了,在此我代表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上海市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上海市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2010年12月24日)
2010年12月24日,针对社区内104家企业关于解决就业问题的联合倡议,为进一步解决本市就业问题,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有关政策措施,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副市长唐登杰、胡延照、艾宝俊、沈俊、沈晓明、赵雯出席。现将会议纪要如下:
会议强调,就业是当前和明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作重点之一,市区两级政府必须把就业作为明年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细化措施、落实责任,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企业克服困难稳定就业岗位、进一步 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加强政策储备,真正做到帮企业、保就业、促稳定。
会议,指出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进一步加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当前,上海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加快细化实施“鼓励扶持创业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动员全社会各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会议要求,必须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克服暂时的困难,使企业能够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争取吸纳新增就业。要完善欠薪保障机制,让外来务工人员拿到足额工资回家过年。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体系,细化推进稳定岗位、职业培训、就业援助“三项特别计划”,通过政策扶持,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要发挥包括群众组织在内的社会各方作用,加强劳资纠纷仲裁调解,妥善化解劳动争议。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形势的跟踪、分析、评估、抓紧政策储备。
最后,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望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会议精神,为我市就业情况作出贡献,推动我市不断向前发展。
上海市市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长春旭声播音主持培训学校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会议名称:长春旭声播音主持培训学校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会议时间:2011年5月6日
会议地点:长春旭声播音主持培训学校会议室
会议议题:
1、通报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的主要工作进展;
2、审议2011年工作计划;
3、审议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4、审议学校2011收支预算;
会议应到人员:魏本华、张志平、柳志伟、李言赋、关贵森、刘文华6位常务理事。
会议实到人员:魏本华、张志平、柳志伟、关贵森、刘文华5位常务理事出席;王永华理事列席会议,程博明理事派代表王俊锋到会;李言赋常务理事因公务缺席,向大会提交了书面意见。
会议主持人:魏本华
会议审议通过了《2011年工作计划》和《2011预算》,审议通过了内部管理制度。
会议讨论事项和决议、意见如下:
一、二、会议审议通过秘书处起草的6项基金会内部管理制度,即《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细则》、《薪酬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办法》、《接受捐赠管理办法》。
三、下一次常务理事会安排。会议决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拟于7月底在上海召开,由柳志伟负责安排,秘书处配合。特此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