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

时间:2019-05-13 11:0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

第一篇: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关于印发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的通知

(搜救字[2002]9号)

各海(水)上搜救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等国内、国际法律公约的要求,为规范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在水上发生重特大险情时的工作程序,进一步提高搜救反应速度和救助成功率,中国海上搜求中心组织制定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

现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印发给你们,请各搜救中心参照本程序并结合其搜救责任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反应程序,报本搜救中心备案。

二00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

第一条 为保证对水上人命安全和水域环境受到威胁的险情做出迅速反应并组织有效地救助,以避免或减少人命伤亡,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 本程序适用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对危害水上人命安全和水域环境的险情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的搜救活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搜救责任区域以外发生的险情,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协调救助或参加救助的,适用本程序。

第三条 本程序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险情,是指对水上人命安全、水域环境构成威胁,需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的各种事件。

(二)客船,是指普通客船、滚装客船、客渡船和高速客船。

(三)一般险情是指:

1.水上遇险人员在30人以下的险情;

2.3000总吨以下非客船的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3.船舶溢油10吨以下;

4.造成或可能造成一般危害后果的水上险情。

(四)重大险情是指:

1.水上遇险人员在30人及以上,50人以下的险情;

2.任何客船发生严重危及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的险情;

3.3000总吨及以上,10000总吨以下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4.船舶溢油10吨及以上,50吨以下;

5.中国籍海船或有中国籍船员的外轮失踪;

6.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险情。

(五)特大险情是指:

1.水上遇险人员超过50人及以上的险情;

2.任何客船遇险,尚不能确定人数是否超过50人及以上的险情;

3.10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4.船舶溢油50吨及以上;

5.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险情。

(六)省级搜救中心,是指受当地人民政府和军区领导,业务上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导的设立在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水)上搜救中心。

(七)搜救分中心,是指沿海各省级搜救中心下设的分支机构。

(八)应急协调小组,是指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协调重特大险情的救助工作而组成的临时组织。

应急协调小组的组成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领导(交通部或交通部海事局领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第四条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和搜救情况的掌握与上报。各省级搜救中心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军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指导。

第五条 发生在各省级搜救中心搜救责任区内的险情,由各省级搜救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搜救行动,包括请求其他搜救责任区(包括港澳地区)的救助力量的支援。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应各省级搜救中心的请求,可以负责协调某一省级搜救中心搜救责任区以外的救助力量,以及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救助力量参与救助。

第六条 任何参与搜救的救助力量,由负责该搜救责任区的省级搜救中心统一组织、协调。

参与搜救的军用船只、飞机由军队派出机关实施指挥,同时接受省级海上搜救中心的现场统一协调。

第七条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员(简称:值班员)接收到任何遇险报警或报告后,应严格按照《关于切实加强水上交通险情报告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执行。

值班员接收到任何遇险报警或报告时,应按《水上险情报告表》(见附表)中的内容要求进行登记。

第八条 值班员可通过船舶所有人、经营人、代理人,始发港、目的港的海上搜救中心、海事部门和船旗国搜救中心以及网站等了解报警船舶的有关资料并做好记录。

报警信息的核实和任务分配:

(一)值班员应选择合适的海图根据报警船舶的位置进行标绘,并通过报警船舶识别码确定报警船舶所属国家或地区;

(二)报警位置在中国海上搜救责任区内时,应立即(接到报警0.5小时内)通知该辖区的省级搜救中心和海事局;

(三)当船舶通过海事通讯卫星A、B、C、M站或电话报警时,值班员直接通过上述通讯设备与报警船舶核实遇险情况;

(四)当报警船舶为中国籍船舶时,值班员应在查出报警船舶船名后,与该船舶所有人、经营人、代理人或通过船籍港的省级海上搜救中心或海事部门核实遇险情况;

(五)当报警船舶为外国籍船舶时,值班员应与报警船舶所属国搜救部门联系

核实遇险情况;

(六)报警位置不在中国海上搜救责任区内时,应立即通知该搜救责任区所属国家或地区的搜救部门,并核实遇险情况,及时掌握搜救进展情况;

(七)当中国籍船舶、飞机在中国海上搜救责任区之外发出遇险报警时,值班人员应及时与船舶所有人进行联系以便确定船舶遇险情况,并负责帮助船舶所有人与负责该搜救责任区的搜救中心建立联系,掌握救助进展情况;

(八)当搜救行动涉及到多个省级搜救中心的,报经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人即海事局分管局领导(以下简称:分管局领导)确定一个负责的省级搜救中心,其他搜救中心协助。负责的搜救中心应是最有效、快速组织起救助的省级搜救中心。根据事态的发展,需要做出调整的亦由分管局领导决定,由值班员通知有关各方。

第九条 海上发生需要救助的险情,值班员应立即通知交通部救捞局值班室,并保持联系,掌握情况。

第十条 值班员接收到险情报告后,除按本程序第八条执行外,还应了解船舶遇险的性质、核实遇险人数、遇险水域的海况、水温及救助要求等情况,作好记录,并作好以下工作:

(一)值班员应保持同了解船舶遇险的机构、单位及个人的联系,跟踪了解遇险船舶自救、互救以及该辖区搜救中心采取搜救措施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二)遇险信息来源于非搜救责任部门,值班员,应立即(接报后0.5小时内)通知遇险责任区的省级搜救中心或搜救分中心进行救助行动;

(三)遇险信息来源于搜救责任部门,值班员应向搜救中心了解已采取或将采取的救助措施的详细情况;

(四)当值班员接收到由于火灾、爆炸导致的水上险情时,应向交通部公安局值班室通报;

(五)当值班员接收到渔船、农用船或航空器在水上遇险时,值班员还应负责将险情通报给中国渔政指挥中心或民航部门。

第十一条 值班员根据《关于切实加强水上交通险情报告工作的通知》规定将险情评定为:一般险情,重大险情,特大险情,按照不同的险情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值班员接到一般险情报告后,应及时(0.5小时内)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即海事局通航处处长或副处长(以下简称:通航处领导)报告;遇险人员在3人以下且为非工作时间时,由值班员负责处理,不必报告。3人及以上的,值班员应立即向通航处领导报告。涉及污染水域环境或其他事故,应按照本程序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要求处理。

通航处领导接到报告后,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1.5小时内)赶到值班室,了解掌握省级搜救中心组织、协调救助行动的进展情况,并适时向分管局领导报告。

值班员应对省级搜救中心或搜救分中心的救助行动进行跟踪,了解掌握险情的变化和救助行动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当险情发展为重特大险情时,应按重特大险情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 接到重大险情报告后,值班员、通航处领导除应按照第十二条执行外,值班员还应提醒省级搜救中心向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同时起草《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传真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交通部办公厅值班室。

本程序第十条(二)、(三)款的规定,不排除各省级搜救中心对其搜救责任区的险情全面负责的责任,亦不影响各省级搜救中心先期或将要采取的救助行动。

通航处领导到达值班室后,及时(0.5小时内)向分管局领导汇报,并提出应急处理建议。根据需要由分管局领导或按照分管局领导的指示由通航处领导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领导即海事局常务副局长(以下简称:常务副局长)报告。

根据需要由常务副局长向交通部领导报告,或由在京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向交通部领导报告。

分管局领导决定成立应急协调小组时,由通航处领导或值班员通知协调小组有关人员到搜救值班室。

应急协调小组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及时(1.5小时内)到达搜救中心值班室。

值班员应及时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对救助行动的指导性建议和协调情况传达给负责搜救行动的省级搜救中心或搜救分中心。

值班员应根据险情或救助情况的发展或通航处领导的指令,起草《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续报,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传送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办公厅值班室。

当险情发展为特大险情时,应按特大险情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 接到特大险情报告后,值班员、通航处领导除应按照第十条、第十三条执行外,经分管局领导或常务副局长批准后,将《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发送给国务院值班室并抄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办公厅值班室。

值班员应根据险情或救助情况的发展或通航处领导的指令,起草《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续报。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发送给国务院值班室并抄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办公厅值班室。

第十五条 接到溢油事故报告后,值班员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水上交通事故造成10吨及以下的溢油污染事故,当不涉及人命救助时,值班员作好电话记录,在工作时间内,立即报通航处领导;在非工作时间内,值班员应在下一个工作日的0900时前报通航处领导。

(二)操作性溢油事故,造成溢油10吨及以下的,值班员作好电话记录,在工作时间内,立即报船舶处领导;在非工作时间内,值班员应在下一个工作日的0900时前报船舶处领导。

(三)水上交通事故造成10吨以上的溢油污染事故,值班员应作好电话记录,并应立即(0.5小时内)向通航处领导汇报,并启动油污应急计划。

(四)操作性溢油事故(船舶在装、卸货油、加装燃油,以及排压载水

时引起的溢油),造成溢油10吨以上的,值班员作好电话记录,并应立即(0.5小时内)向海事局船舶处领导报告,启动油污应急计划,并按船舶处领导的指令处理。

(五)水上交通事故造成的重特大溢油污染事故,由通航处领导请示海事局领导同意后,通知船舶处领导协助处理。

水上溢油事故10吨及以下时,各直属海事局负责按有关规定处理,不需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交通部海事局)值班室。

第十六条 水上交通事故应按照交通部海事局制定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指南》等规定执行,并作好以下工作:

(一)值班员在工作日期间,接到搜救工作已结束的事故报告后,将事故情况报告转给交通部海事局安全处处理。

(二)值班员在非工作日期间,接到搜救工作已结束的事故报告后,除应按照上款的要求执行外,还应负责信息的接收和传达工作。

第十七条 值班员应将《海上搜救值班信息》及其续报抄送给交通部海事局办公室和党工部,以便编制政务信息和对外宣传,并作好以下具体工作:

(一)当船舶处、安全处了解险情发展情况和搜救行动的情况时,值班员应全面准确的提供资料。

(二)值班员在搜救过程中,应及时将搜救情况整理成书面材料。

(三)通航处应在搜救行动结束后,按照通航处领导的安排,向省级搜救中心或搜救分中心了解搜救行动的详细情况,编写《海上搜救情况简报》。

(四)通航处应在重特大险情并造成10人以上失踪或死亡或造成重大污染的搜救行动结束后,3小时内起草完成搜救情况总体报告,以《搜救信息快报》的形式报交通部领导,抄送海事局领导。

(五)通航处只对搜救情况的准确性负责。整个搜救期间的政务信息和上网发布的管理由交通部海事局办公室负责,对外的宣传工作由交通部海事局党工部负责。值班员未经搜救中心负责人批准不得向任何单位及人员提供任何有关险情和搜救行动的情况。

第十八条 值班员应对交通部、海事局领导及相关人员到达值班室的时间和组织、协调搜救行动的情况及领导的指示、建议作好记录。

值班员应对有关搜救期间的电话联系内容作好记录。

值班员应对发出的《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及其续报的时间及接收人

员情况作好记录。

第十九条 支持性文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二)《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

(三)《关于成立海上安全指挥部的通知》(国发〔1973〕187号)。

(四)《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在交通部建立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批复》(国函〔1989〕50号)。

(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交人劳发〔1998〕691号)。

(六)《关于印发交通部直属海事机构设置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90号)。

(七)《关于切实加强水上交通险情报告工作的通知》(交海发〔2000〕298号)。

(八)《关于报送有关安全生产信息的函》(安监管函字〔2001〕20号)。

(九)《值班日志》

(十)《水上险情报告表》

(十一)《电话记录》

(十二)《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

(十三)《搜救信息快报》

第二十条 本程序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程序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海上搜救中心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海上搜救分中心2011年按照“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依法规范;统一指挥,防应结合,资源共享;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快速高效”的原则,认真履行国际海上搜救公约,努力提高海上搜救工作的决策、协调和反应水平,在完成搜救责任海区“两防一救”的任务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

一、2011年海上搜救工作概况

二、搜救分中心的软实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海上搜救组织体系得到加强,经过市政府的调整,搜救分中心组织机构组成更趋合理健全,基本形成了以**市委、市政府领导,搜救分中心组织、协调和指挥,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良好搜救格局;海上搜救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应急预案不断修订完善,险情事故报告制度、报警处理程序不断规范合理,搜救应急联络渠道不断畅通;海上搜救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值班队伍,并通过开展工作交流和组织搜救演练等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搜救队伍的搜救水平和协作能力。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三、搜救分中心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动服务两岸三通,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海上泼水节安全保障工作。泼水节活动期间,搜救分中心严格按照制定的《海上泼水节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出动两艘大型巡逻艇和一艘小型巡逻艇及20多名执法人员到现场维持水上活动秩序和提供应急保障服务,确保了海上活动项目圆满成功和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二)未雨绸缪,加强季节性恶劣天气的防范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搜救分中心认真部署 “四季三节”的海上搜救工作,为节日期间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按照《**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的要求,搜救分中心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防预警及重点时段的搜救工作。特别是针对08难台风来得早、强度大、路径怪等特点,按照“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原则, 积极开展各项防抗台风工作,成功防抗了台风“鹦鹉”、“凤凰”、“海鸥”、“森拉克”、“黑格比”、“蔷薇”,取得了零伤亡和未发生重大海上事故的佳绩。

1 2 3

四、2011年**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搜救先进案例

(一)海上救援 船舶卫士——**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收到“长安101”轮赞扬牌匾

(二)危难时刻海事显真情 送上锦旗船方表谢意

(三)快速反应 科学指挥--救助遇险船舶

「 1」 「 2」 「 3」

五、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一)海上搜救分中心的条件还很简陋,需配备一些硬件设施。如对办公场所进行装修和配置相应的办公设备,配备齐全应急救援物资和精良应急处置装备。

(二)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应加大投入支持搜救分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搜救效率和救助能力。

(三)加强资源整合和搜救合作,开展海上搜救交流与合作。引进海上搜救领域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搜救技术,与相关单位形成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搜救合作机制。

第三篇:海上搜救中心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海上搜救分中心2011年按照“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依法规范;统一指挥,防应结合,资源共享;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快速高效”的原则,认真履行国际海上搜救公约,努力提高海上搜救工作的决策、协调和反应水平,在完成搜救责任海区“两防一救”的任务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

一、2011年海上搜救工作概况

2011年,**市海上搜救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和海上搜救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各成员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协助下,认真作好应急管理和海上搜救工作。2011年共组织海上搜救行动15次,举行应急演练活动4次,组织港口船舶防抗台5次,协调出动专业救助船舶6艘次,海事船艇28艘次,商船、渔船及其他社会力量船舶15艘次,成功救助遇险船舶19艘次、遇险人员。人次,挽回经济损失。多万元,救助成功率达100%。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清洁,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市临港工贸旅游城市的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安全、畅通、和谐、文明的口岸通关环境。

二、搜救分中心的软实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海上搜救组织体系得到加强,经过市政府的调整,搜救分中心组织机构组成更趋合理健全,基本形成了以**市委、市政府领导,搜救分中心组织、协调和指挥,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良好搜救格局;海上搜救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应急预案不断修订完善,险情事故报告制度、报警处理程序不断规范合理,搜救应急联络渠道不断畅通;海上搜救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值班队伍,并通过开展工作交流和组织搜救演练等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搜救队伍的搜救水平和协作能力。

三、搜救分中心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动服务两岸三通,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海上泼水节安全保障工作。泼水节活动期间,搜救分中心严格按照制定的《海上泼水节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出动两艘大型巡逻艇和一艘小型巡逻艇及20多名执法人员到现场维持水上活动秩序和提供应急保障服务,确保了海上活动项目圆满成功和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二)未雨绸缪,加强季节性恶劣天气的防范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搜救分中心认真部署 “四季三节”的海上搜救工作,为节日期间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按照《**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的要求,搜救分中心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防预警及重点时段的搜救工作。特别是针对08难台风来得早、强度大、路径怪等特点,按照“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原则, 积极开展各项防抗台风工作,成功防抗了台风“鹦鹉”、“凤凰”、“海鸥”、“森拉克”、“黑格比”、“蔷薇”,取得了零伤亡和未发生重大海上事故的佳绩。

(三)保护**湾碧海蓝天,联合溢油应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不断加大防止海域污染管理力度,注重防污染应急能力的建设,逐步完善辖区海上污染应急体系,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性船舶污染事故,推进“绿色海域”建设,迎接全国农运会的召开。10月21日上午,**市海上搜救分中心联合丰泽区海上搜救分中心在**湾举行联合溢油应急演练。演练模拟某轮在北乌礁锚地(概位24.50.45n,118.41.50e)发生溢油事故,该轮左舷1号货舱发生破损,约有300公斤燃料油溢出,并开始向外围扩散。0910时,**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接到丰泽区海上搜救分中心请求支援的信息,立即启动《海域溢油应急计划》,派出执法人员、巡逻艇、拖轮、清污队伍等赶赴出事地点进行支援。数分钟后,“海巡1332”艇、“海巡1333”艇、“海巡1339”艇迅速赶到现场,对周边水域进行交通管制。与此同时,由**海达公司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专业应急小组与**港口服务公司、港丰石化公司清污人员密切配合,迅速在溢油现场布设围油栏,以防止油污进一步扩散。在现场执法人员指挥下,溢油应急人员紧接着使用收油机对溢油带的油污进行回收,并用吸油毡清除残油,然后用消油剂把残余油花清除干净,并使用消油剂及吸油毡对零星油花进行回收处理。至1030时左右,海面油污全部清除完毕,演练圆满结束。通过演练,增强了辖区从事水上危险品运输生产作业的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的防污染意识,提高了参演单位对港区船舶溢油应急反应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海上防污染安全工作的氛围。

四、2011年**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搜救先进案例

(一)海上救援 船舶卫士——**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收到“长安101”轮赞扬牌匾

1月26日1025时,搜救分中心值班人员接到“长安101”轮报警称,该轮由于舵机故障在**湾口(位置24.48.8n/118.24.8e)触礁搁浅,船舶右倾,船体破损进水,当时海上风大浪急,船上15名船员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搜救分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求救信息后立即启动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同时报**市政府和**市海上搜救中心,救援人员紧急出动,乘坐海巡艇赶到现场,指挥两艘拖轮组织施救,冒着狂风巨浪和生命危险一步一步向遇险船舶靠拢,想方设法将其拖离危险区域,通过救援人员的不懈努力,1325时“长安101”轮乘潮成功脱险,船上15名船员全部得到救助,该轮于1430时安全靠泊后渚2号泊位卸货,险情解除。3月4日上午,“长安101”轮船东及船长来到**市海上搜救分中心,送来了刻有“海上救援,船舶卫士”的赞扬牌匾,对搜救分中心及时有效救助“长安101”轮表示感谢。**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在此次行动中反应迅速、措施得力、指挥得当,确保了船员兄弟的生命安全,保障了船东货主的财产不受损失,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相对人的好评。

(二)危难时刻海事显真情 送上锦旗船方表谢意

12月24日0800时,**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接**市海上搜救中心的指令:宁波“利安199”轮航行在小坠门外面海域,船上一名船员腹痛难忍,请求救助。**市海上搜救分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患急症船员伸出援手,快速送往医院救治,使患病船员转危为安。海搜人员冒着凛冽的寒风赶往码头,出动“海巡艇1339”前往七星礁锚地,克服风急浪高的困难,将海巡艇靠上“利安199”轮。千方百计,搀扶患病船员上巡逻艇,细心呵护,于0910时将患病船员移上石湖码头。搜救分中心值班人员提前联系好**华侨医院120救护车,及时地将该患病船员送往华侨医院急诊室抢治,使患病船员得到及时救治,转危为安。经诊断,该船员患急性盲肠炎,如救治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关心救助患病船员,当船员生病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急病人之所急,体现了海事人关爱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快速反应、抢险救助的优良作风,展示了对船员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形象。12月25日上午,“利安199”轮船方代表手持一面锦旗送到**市海上搜救分中心,上书“心系海事,一心为民”,对及时热心救助船员表达了感激之情,赞扬了**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抢险救助的作风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快速反应 科学指挥--救助遇险船舶

2011年3月27日1620时,**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指示:1600时左右,“千舟568”与“南泰17”轮在119°08′e/24°50′n(大岞东偏南约10海里附近海域)发生碰撞,“南泰17”轮进水,并存在沉没危险,船上11人乘救生艇逃生。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启动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要求“千舟568”轮迅速开展自救,协助救助“南泰17”落水人员,并通知“新港拖2”和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95”前往救助。同时发布vhf航行警告,要求过往船舶协助搜救。1650时左右,搜救人员乘“海巡1332”、“海巡1339”艇火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施救,第一时间登上“千舟568”轮进行现场勘验,指挥搜救“南泰17”轮,进行现场警戒。经过全力救助,逃生的11名“南泰17”轮船员全部获救,未造成人员伤亡。船员获救后,为防止事故次生灾害发生,保障经过出事水域附近船舶的安全,搜救人员冒着狂风巨浪,无惧海巡船颠簸剧烈,摇晃严重,在海上现场警戒值守了四天四夜,直到警戒解除。

五、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一)海上搜救分中心的条件还很简陋,需配备一些硬件设施。如对办公场所进行装修和配置相应的办公设备,配备齐全应急救援物资和精良应急处置装备。

(二)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应加大投入支持搜救分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搜救效率和救助能力。

(三)加强资源整合和搜救合作,开展海上搜救交流与合作。引进海上搜救领域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搜救技术,与相关单位形成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搜救合作机制。

第四篇:水上重特大险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及时有效组织南海辖区水域水上交通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水上交通秩序,防止水域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佛山市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在南海辖区水域内发生的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的应急救援,适用本预案。

第三条 本预案所指的重特大险情(事故)是指:造成一次性死亡(失踪)3?5人的水上交通事故,或一次性遇险人数为3?10人的险情。

第四条 造成一次性死亡(失踪)5人以上,一次性遇险人数10人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或险情,在启动本预案的同时,应报市政府启动《佛山市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应急救援。

第五条 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一)区政府领导,统一指挥;

(二)以海事部门前线指挥为主,各负其责,协同作战;

(三)充分准备,快速反应;

(四)科学分析,措施果断;

(五)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第二章 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区政府设立的水上应急救援指挥分中心(以下简称指挥分中心)是本预案的最高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区长担任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全区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的应急救援。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区长、区府办主任(副主任或区长助理)、区安监局局长等担任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其它指挥工作。指挥分中心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南海海事处、区交通局、安监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队、环保局、港航管理局、卫生局、民政局、农业局、财政局、经贸局、劳动保障局和有关镇(街道)的领导组成,协助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开展工作。

第七条 指挥分中心职责

(一)统一指挥、领导全区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二)负责启动区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出救援决策;

(三)负责对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第八条 指挥分中心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南海海事处。南海海事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区府办、安监局、公安分局、交通局和环保局的领导组成。

第九条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编制和修订佛山市南海区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负责24小时水上险情(事故)应急值班;

(三)接警后迅速派出人员赶往险情(事故)现场,指导建立现场指挥部,组织联络各方力量控制、处理险情(事故);

(四)与险情(事故)发生地的镇(街道)政府和指挥分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指挥分中心报告情况,并将指挥分中心领导的指示传达给有关单位;

(五)负责指挥分中心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的日常运作及监督管理;

(六)及时办理指挥分中心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七)及时向区政府和上级海事部门报告险情(事故)救援有关情况;

(八)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等工作;

(九)做好险情(事故)的原因分析;

(十)组织召开事故现场分析会。

第十条 根据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需要,指挥分中心有权紧急调度指挥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120急救中心、环保、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或单位;紧急调度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险情(事故)现场进行封锁。

第十一条 指挥分中心设立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实行指挥长负责制,指挥长由区政府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区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南海海事处、区交通局、公安分局和消防大队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担任。

第十二条 现场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一)指挥、协调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核实事故的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指挥分中心报告抢险救援工作情况;

(三)组织划定事故或遇险船舶、设施现场范围、临时停泊区;

(四)实施交通管制及其它强制性措施。

第十三条 指挥长的主要职责

根据指挥分中心的指示,负责召集参与应急救援部门和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研究制订现场的具体救援方案;负责组织成立现场水上交通管制、险情(事故)调查处理、抢险救助、善后处理和后勤保障行动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指挥、协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四条 各部门应急救援的工作职责

(一)海事部门:负责划定船舶、设施发生重特大水上险情(事故)后的紧急避险停泊区及疏散位置;负责重特大险情(事故)发生水域的现场交通管制;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分中心的24小时接警值班;负责组织实施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指挥救助行动组,进行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的控制和施救;负责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的调查处理行动组,对险情(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和原因分析;

(二)公安部门: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分中心的24小时接警值班;负责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的现场保护,维护区域治安,保障社会秩序;保持陆路交通畅通;有需要时实施隔离或疏散有关人员;参与应急救援行动现场交通管制、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三)消防部门:协助对有火灾、爆炸危险的险情(事故)救助进行专业指导;协助火灾、爆炸的扑救;协助对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

(四)交通部门:负责调动必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物资;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后勤保障和救助行动;

(五)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调遣120急救中心,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参与救助行动;

(六)民政部门:负责应急救援善后处理行动;负责落水人员、伤亡人员、上访人员的善后安置工作;

(七)环保部门:负责对事故造成的岸滩污染清除的指挥工作;对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处理;

(八)农业部门:参与险情(事故)的调查处理;协助指挥中心做好有关工作;

(九)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报道;

(十)通信部门:负责组织通讯队伍,保障救援的通讯畅通;

(十一)相关单位:接受指挥分中心指令,迅速安排拖轮、汽车渡船、浮吊等救助船舶和潜水员赶赴现场参与救援行动。

第十五条 各行动组的工作职责

(一)水上交通管制组:由海事、公安和交通部门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派遣海巡船在险情(事故)水域实施交通管制。必要时,可征得指挥分中心同意,征用途经船舶协助救援;接受指令,疏散船舶及人员,协助其它部门进行救援工作;发布航行警告;

(二)调查处理组:由海事、安监、公安、环保、消防和交通等部门及人员组成。负责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对险情(事故)当事人进行调查,并做好询问记录;负责险情(事故)船舶的现场勘察,并做好勘察记录。负责收集有关当事船舶相关物证,提取痕迹,并做好有关送检工作;调查取证结束后,负责险情(事故)的原因分析,并编写险情(事故)调查报告;协助其它部门开展工作;

(三)抢险救助组:由海事、公安、消防、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有关人员及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组成。负责调遣过载船舶进行过载;指令打捞公司和潜水员进场,对险情(事故)船舶、人员和物资进行施救或打捞;负责随时向指挥分中心汇报救援进度,必要时,报请指挥分中心向上级单位调用增援物资或邻近单位协助救援;负责对火灾、爆炸船舶进行施救,必要时对火灾船舶进行拖离;

(四)善后处理组:由区府办、民政、公安和社保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安置遇险或受伤人员;负责组织失踪人员的搜寻;负责遇难者尸体的处理;负责遇难者家属的安置及善后工作;

(五)后勤保障组:由经贸、交通和相关单位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的交通工具,并随时听从指挥分中心的调遣;负责伤亡人员运输和急救处理;负责陆路交通组织;负责搜救工作生活保障;负责搜救工作需要的紧急物资采供,并保证质量,及时运送到位。

第三章 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第十六条 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应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做好水上交通险情(事故)的预防工作,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第十七条 区政府建立水上应急救援分中心,纳入市政府应急救援体系。

第十八条 根据本预案的职责要求,各有关部门应掌握救援设备、物资的供应渠道及供应量,在险情(事故)发生后能及时调度,以保证应急救援的需要。

第四章 险情(事故)报告程序

第十九条 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或船舶、人员必须做到:

(一)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二)立即拨打110或12395报警;

(三)及时报告险情(事故)的内容:

1.险情(事故)发生的船舶或设施的名称、时间、地点;

2.险情(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

3.险情(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和种类;

4.险情(事故)抢救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与处理的相关事宜;

6.险情(事故)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报告人和联系电话。

(四)严格保护险情(事故)现场。

第二十条 110报警台或12395搜救报警台接到重特大险情(事故)后,应立即报告指挥分中心办公室;

第二十一条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险情(事故)报告后,应向上一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二条 接到报告的各有关单位依照本应急预案立即组织力量对险情(事故)进行调查核实,及时报告调查情况,采取必要措施控制险情(事故)。

第五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与实施

第二十三条 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发生后,险情(事故)船舶、设施的所有人或现场人员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组织全方位的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

第二十四条 险情(事故)发生后,指挥分中心采取必要措施有效控制险情(事故)时,应根据险情(事故)性质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由指挥分中心总指挥或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区长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五条 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本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指挥分中心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第二十六条 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和配合。

第六章 应急救援的保障

第二十七条 指挥分中心所需的水上险情(事故)应急救援专项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

第二十八条 各镇(街道)应强化水上交通险情(事故)应急救援器材,提高器材的科技含量,保证应急队伍必要的经费支出,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时,没有立即组织实施抢救或采取必要措施,造成事故蔓延、扩大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二)对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配合、不协助事故调查的。

第三十条 在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玩忽职守或临阵逃避、擅离职守的;

(二)不听从指挥的;

(三)有失职、渎职行为的;

(四)妨碍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

第三十一条 在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发生期间,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参加水上重特大险情(事故)应急救援的工作人员,应按预案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工作。

第三十三条 指挥分中心(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各成员,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不在位时,由继任者或临时负责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我国海上搜救应急体系建设的思考

我国海上搜救应急体系建设的思考

船舶在海上航行,出现险情和事故需要救助时,应发出求救信号。对处于危险之中的船舶作出响应,是每个收到遇险信号的船舶和机构的义务。这在IMO所制定的有关公约和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如1974年SOLAS公约第5章第10条规定:“海上船舶的船长,在收到船舶、艇筏或救生筏遇险信号时,必须以全速驶向遇险者提供援助,可能时,并应通知遇险者他自己正在前往„„”同一章第15条给出了对政府采取搜救行动的基本要求:“各缔约国政府应承担义务安排必要的沿岸值守并救助其沿岸海上的遇险者,这些安排包括海上安全设施的建立、管理和维护„„”。1979年的《国际海上搜寻与救助公约》和《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公约》都有类似的规定。我国1984年起实施的《海上交通安全法》第36条也作出了相似的规定:事故现场附近的船舶、设施、收到求救信号或发现有人遭受生命危险时,在不严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当尽力救助遇难人员,并迅速向主管机关报告现场情况和本船、设施的名称、呼号和位置。可见,沿海国设立专门的搜救机构和对海上遇险船舶和人员提供救助是一项法定的义务。

我国海上搜救系统现状

1.中国海上搜救中心

我国海上搜救系统主要由交通运输部下属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来执行。其职责有: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重大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行动,承担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值班工作;起草海上搜救有关政策法规,制订重大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预案及有关规章制度;负责国家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信息系统建设,协调和指导地方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信息系统建设;指导地方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工作,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应急反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承担国务院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2.我国海上搜救系统的法规建设和制度管理

为规范我国海上搜救行为,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海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交通部实施了“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通过建立预警预防机制,险情报送制度,搜救保障机制,科学的决策机制,完善搜救的支持系统,提高我国政府应对海上突发事件和海上搜救的能力,确保海(水)上人命财产的安全,并通过制定“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中国海区溢油应急计划”,规范搜救内部工作、使搜救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3.我国海上搜救的资源建设

我国海上搜救工作,由“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负责协调。2003年以来,交通部分别在烟台、上海、广州成立了救助局,在大连、烟台、上海、厦门、湛江等地建立了交通部海上救助飞行队,初步完成了我国专业立体救助网。2004年交通部根据长江沿线水域海事机构站点多、海事部门巡航力量强的情况,在长江实行“海事巡航与救助一体化”的管理格局,建立了长江专业救助网络。军队、政府部门及涉海各企事业单位的船舶、飞机是我国海难救助的重要保障力量,在海难救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海洋、通信部门则为海上搜救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和保障。为提高海难救助效率,迅速协调遇险现场附近船舶参与海难救助工作,交通部海事局建立了“中国船舶报告系统”,要求在北纬9度以北,东经130度以西航行的中国籍船舶向中国船舶报告中心报告船舶相关信息,以便中国船舶报告中心推算在航船舶位置,协调参与救助。此外,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建立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搜救专家库”,开发了“船舶识别码查寻系统”、“船舶运输危险品查寻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保障。交通部海事局开发的“险情上报与查寻统计分析系统”与国家海洋局协商建立了“海洋气象资料查寻系统”,为海上搜寻救助提供支持。

4.搜救通信及信息传送能力

海上险情信息的获取,是成功组织、协调搜救行动的前提。为获取各类海上遇险报警和搜救现场信息,交通部建立了海事卫星系统,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和搜救卫星系统等海上遇险与安全信息系统,形成了我国海上遇险与安全信息接收与播发网络,使各海上搜救中心具备自动接收海上遇险信息的能力。同时,交通部海事局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江苏段建立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海事电视监控系统,在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琼州海峡及沿海重要港口等海域建立了船舶白动识别系统,以便及时获取各类信息,监控船舶安全航行。此外,在电信部门大力支持下,交通部海事局已在中国沿海各主要城市开通了12395公众海上险情报警电话,方便公众及时报告船舶遇险信息。

我国海上搜救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地域广大,海岸线长,全国海上搜救工作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全国的搜救工作不能形成整体的网络,海难搜救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一是搜救体制欠合理,达不到迅速出击,快速反应的目的;二是各地海上搜救中心体制未建立、健全。海事机构负有防止辖区内船舶污染水域和水上搜寻救助等方面的职责,但由于受职权限制,在组织协调社会力量进行海上搜救工作中有很大局限性,使海上搜救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三是搜救力量薄弱、搜救资金欠缺。我国专业救助力量严重不足,设备落后,应急反应慢。由于海事机构内部岗位流动性强,一直以来未形成一个专门的救助队伍,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救助知识,搜救工作往往只是仓促应战,指挥无序,增加了搜救工作的难度,耽误了救助人命和财产的最佳时机;四是有些单位和个人对海上搜救这一公益性工作认识不足,存在不服从协调或不愿意参与救助的现象。

主要建议

1.改革现有搜救体制,建立合理调配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虽然明确了海事部门在组织海上救助中有权组织指挥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附近的船舶设施进行搜救工作,但由于牵涉到各方面利益,海事部门受职权限制,在组织协调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而通过建立一个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组成的能够协调社会各种力量的指挥机构—海上搜救中心,便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同时也能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相呼应,这种机制已经在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逐步建立,同时应依据各地区、港口的实际情况,继续设立适当的分中心,机构可参照海事部门的体制分工,最终达到一水一搜救中心、一港一搜救分中心的新型搜救体制,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形成一个闭合的网络,从而达到相互联动,快速反应,及时出击的目的。

2.设立搜救基金,加强搜救力量的建设

在搜救过程中,首先要提高搜救船舶的抗风浪等级和全天候出航能力,注意确保搜救船舶在搜寻遇险船舶时的航行安全。目前,我国拥有专业救助船舶49艘,救助飞机8架;建立了渤海湾、长江口、台湾海峡和北部湾等水域的立体搜寻网络,实现了海空立体救助。2008年,我国最先进的救助船“南海救101”等船舶先后投入使用,使我国海上应急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对搜救力量的建设重点应放到空中搜救力量上面,我国在这方面是特别薄弱的。航空器具有速度快的特点,而这恰恰是搜救工作最需要的。因此,我国应加大在航空器上的投入,加强我国的搜救力量,变我国搜救工作以船舶为主,航空器辅助的局面为船舶、航空器共同发展的局面,从而提高我国搜救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我国搜救工作的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而这些资金相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航运经济和海上活动的实际需要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搜救工作自身的特点,从现行的搜救体制来看,单靠专业搜救部门自身的力量,自辟财路走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是行不通的。通过设立搜救基金,可弥补两方面的资金不足,一是对非专业搜救机构的经济补偿;二是建设搜救力量所需要的资金。

3.增强搜救队伍力量,提高搜救人员素质

在实施海上搜救工作中,担任现场指挥工作的均为海事部门的人员,由于岗位的变动,难以形成固定的搜救人员,造成了搜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而海上搜救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因此在人员方面应加大培训力度,使搜救人员具备较为系统的搜救理论,在平常工作中,还应有针对性的多组织一些海上搜救演习,使搜救人员熟练掌握海上各种突发情况的搜救程序,还可以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分析事例,提出不足,共同提高,使海上救助工作形成良性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海事局、海上搜救中心、救捞系统只要不断地致力于全国搜救体系的完善,充实搜救值班人员,不断提高搜救人员素质,提高搜救水平和加强管理力度,以饱满的热情,不断开拓进取,以“人命救助,快速有效”为宗旨,最大限度地救助遇险人员和船舶,就一定能为保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4.加强搜救行动的演习和演练

为了提高海上搜救的有效性,在平时应加强搜救行动的演习和演练。由于直接参加大规模搜救行动获取实际经验的机会较少,为了检验搜救行动的有效性和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有关机构应定期组织搜救演习。

由于搜救演习需要调动大量资源,成本较高,搜救机构也可以考虑以模拟演习辅助实兵演习。而且一次演习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大规模搜救行动中的所有问题和环节,可以在日常的小规模演习中有侧重地检验部分内容。

下载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2011年度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1年度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市政府副市长 陈 浩 2012年1月20日 今天是大年二十七,把大家召集起来再开会,确实有点过意不过,但这恰......

    发生输液反应应急处理程序

    医院输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及处理程序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卫生部 “医疗质量万里行” 活动方案文件......

    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封存患者病历前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争议,患者及家属要求封存病历时,病房保管好病历,以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