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陂村党组织事迹材料
创先争优富裕助推幸福指数
湖陂村地处市区北郊,说到孔目江生态经济区毓秀山办事处湖陂村,可谓远近闻名。这里是“葡萄村”,是省级“一村一品”葡萄生产基地,每当收获季节,芳香可口的葡萄总是吸引大量市民纷至沓来;这里是“绿色村”,辖区有着绿意葱茏的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机盎然的新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清澈的孔目江水绕村而过,景色十分宜人;这里是“健康村”,有着省级生态村的称号,2011年8岁以上非正常死亡人数为零,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较多,人均寿命达80.3岁;这里是“富裕村“,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全村共辖14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共480户1550人,有村“两委”干部5人,设村党总支1个,村党小组6个,党员52人。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总支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头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新发展。2011年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湖陂村党总支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一、注重组织建设,提升党员能力
1、创新党建模式,增强组织活力
为进一步抓好党建促经济,近年来,在市委组织部帮扶指导下,大胆创新党建模式,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村党总支,并将支部建在产业上,强化支部服务产业的职能,在葡萄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政策、销售等方面加强了指导服务作用。依托自身区位和自然环境优势,广泛动员群众发展葡萄种植,在品种改良、技术服务上狠下功 1
夫,积极引进经济效益佳、市场前景好的优良品种,每年聘请市果业局专家及国内外葡萄专家培训葡萄种植技术2次以上,并组织协会中的能人对会员开展科技帮扶,会员效益大大增加,年种植葡萄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项目选准了,村民致富了,群众满意了。
2、把握用人原则,夯实村组班子
在配备“两委”干部中,始终遵循“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以促经济发展为导向,千方百计将那些有经济头脑、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充实到村组班子中,并定期组织村组干部集中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驾驭经济市场的能力;同时将管理队伍不断拓展延伸,从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中选聘党建信息监督员,为村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出主意、提建议,使村组班子战斗力得到有效提高。
3、开展主题活动,激活党员作用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对全体农村党员在配合计划生育、重点工程、综治信访等方面进行考核计分,评比奖励,并每年组织党员培训,免费为农村党员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困难党员通过在救济救灾、低保救助方面适当倾斜,结对子帮扶(帮资金、帮技术)等途径,使广大党员找回了荣誉感和归宿感,大大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对全村无职党员实行了设岗定责,使80%以上的党员都有岗有为。
二、狠抓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
始终把生产发展作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首要任务。对于如何发展壮大葡萄产业,村党支部作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抓培训、强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次聘 2
请日本等国内外专家前来现场传授葡萄栽培技术,并组织广大党员、葡萄专业合作社成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葡萄耕作管理技术大大提高,目前已拥有了王立平、李细芽等一大批地方技术能人。
2、改品种、调结构。在市果业局指导帮助下,经过自主试验,在抓好鲜食葡萄的同时,成功引进南方酿酒葡萄,采取精深加工,发展葡萄酿酒业,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葡萄的附加值,彻底改变了传统葡萄产业品种单
一、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形成了早、中、晚三大产系,使葡萄占领市场周期得到延长。
3、抓宣传、重包装。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对湖陂葡萄实行统一注册商标、统一服务和培训、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统一对外开展宣传和促销等“六统一”,对湖陂葡萄进行全面包装。同时,每年举行一届葡萄文化节,广泛宣传推介。
三、关注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1、改善人居环境
以“六改四普及”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遵循“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将品德好、威望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村长等组成理事会,放手让群众自主建设,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几年来,共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完成了12个示范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改水改厕率均达100%,房屋“穿衣戴帽”率达80%,进村道路和房前屋后路面基本硬化,水沟全部得到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在全市率先实行了无害化“一站式”处理,修建了一个生活污水处理池,整个村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7年,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现场会我市唯一的农村参观点。
2、塑造文明新风
面对“经济上了、风气下了”的现状,我们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积极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每两年定期举办农民运动会,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拔河、跳绳、象棋、撑棍等传统文体活动,组建了女子腰鼓队、舞狮队、乐器队,丰富了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每两年开展“党员先锋户”、“文明新风户”、“计生模范户”、“科技示范户”、“创业先进户”等“五户”评选活动,村民创先争优意识进一步加强。投资3万元新建2个农家书屋,藏书1万余册,全天候开放农家书屋,供农民阅读、对奕等。通过各式各样的创建活动,让群众口袋鼓起来了,精神也抖起来了,以前打牌赌博、邻里不和的现象没有了,换来了安心发展、积极上进的崭新面貌,并进一步抓好了和谐村庄创建。完善了村落超市、卫生所、幼儿园建设,建立了低保救济、住房困难补助、奖学金等制度。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参合率达98.3%,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第二篇:陂汗村党支部事迹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万崇镇陂汗村支部先进材料
陂汗村地处乐安县万崇镇西南面,距镇政府3公里,其辖区内有9个村民小组,325户居民,总人口数1485人,村干部5人,党员34人,耕地面积2087亩,山林面积6210亩。以前该村交通极为不便,信息不畅通,以致群众生活水平低下,村级经济薄弱。近几年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身体力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群众的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
一、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坚实、有凝聚力的村级班子
1、加强村班子自身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全体党员干部在村支部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大力发展这一中心目标,民主决策、上下齐心、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生产发展积极性,把村班子建设成一个名符其实的带领群众奔康致富的战斗堡垒。
2、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党支部坚持实行“三会一课”制度,通过电教、会议、正反典型事例讲述等途径教育村内的党员,大大地提高了党员们的党性觉悟和政治思想素质;结合该村的实际情况,教育党员始终做成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的新时期党员;时刻关心群众、引领群众将各项工作做好,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3、建立优秀青年人才库。村党支部将在生产一线表现优秀、突出的青年吸收为党员后备干部,进而培养成党员。村党支部每年都要吸收3至5名优秀青年为党员后备干部,为陂汗村的经济、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4、坚持廉洁、开源节支。村支部勤俭持“家”,廉洁自律,在接待应酬上从不搞大吃大喝,大手大脚花钱。村支部书记带并头,从自身做起,从不去饭店吃喝,上级来人来客,严格按照标准在村食堂招待,也从不公款消费,做到公私分明。坚持执行政务,村务公开办事制度,每一个季度末,都要邀请镇机关、人大代表来下村检查其村的政务帐目的合法、合理性,让群众明白,干部放心。
二、狠抓经济谋发展。
一是修路致富是根本,村支部积极筹集资金,争取上级立项,在村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硬是一步一步,分次修好上罗至陂汗、陂汗至枧陂的水泥公路。在2011年新农村建设中新修枧陂村2公里水泥路面硬化,为村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硬性基础。二是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村级经济。从前由于地处偏僻,经济发展薄弱。村民仅是从事单纯的农业生产,生活极其贫困。村支部在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确立了主攻山上再造,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实行村干部包片负责村小组,带领群众大力植树造林,发展新产业,特别是狠抓烟叶生产,刚开始群众不接受,村党支部就亲自带头种植烟叶,当年就创造了比较好的收成,群众这才接受,村干部就再接再厉,动员群众种植烟业,除了镇举办的烟业培训外,村党支部还专门聘请烟技人员在村里讲解各种技术知识,进而将烟叶面积扩大到200多亩,2008年该村种植烤烟受到了县里的表彰,为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2烟叶烤烟种植更是达到了300多亩。陂汗村山变绿了,树变多了,田也变绿了。这是你走进陂汗村的第一感受,也是陂汗村民的感受。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本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村支部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由于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为方便务工人员和家人的联络,村党支部投入经费率先在全镇安装程控电话,并及时更换有线电视设备,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村党支部,村委班子完全按照标准和要求,各方面达标,改房、改水、改厕一项不落,户户用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本着“科教兴村”的方针,村支部积极争取项目,从各方筹集资金,在2007年年底陂汗小学教学楼峻工,从此陂汗小学生告别了破旧的教室,坐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教室。一是积极开展“文明村组”创建活动,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二是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和科学知识培训,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烤烟生产,走产业致富,科技致富之路;三是计生工作常抓不懈,村里建立了规范化的计生管理约束制度。实行支部书记亲自抓,计生专干具体抓,干部共同抓的良好工作局面,成效显著,计生率和出生率全部年年达标;四是坚持依法治村,不断加强对村民的法制教育。狠抓社会综合治理。几年来,均无任何重大事件(违法)发生,村民们都在安居乐定进行生产活动;五是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为五保护、特困户提供生活和生产帮助;六是大力发挥村级民兵营的英勇奋斗精神,杜绝所属村内发生任何的火灾、盗窃及械斗事情,保护群众安心生产生活。面对2010年的特大洪捞灾害造成的损坏,党支部迅速组织村基干民兵,着力做好了对全村受冰雪压歪的电线杆的扶正活动,使村民们都要尽快地用上了电。
该村党支部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为”打造出“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几年来,该村支部多次被县、镇评为农村先进党支部。
二O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大陂村规划简报
中秋党进门情暖农户心
在那个还有些燥热的初秋里,汕头市城乡规划局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一行30余人,来到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大陂村,与红场镇政府党员干部一道,开展汕头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和“送规划下乡”主题实践活动。使规划到乡,服务入户。切实做到让农民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大陂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的道路。
一、党员接受革命教育
9月17日一早,陈书记、刘组长等领导带领局里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一行30余人,一路颠簸来到潮南区红场镇大陂村,开展汕头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这项工作既是帮扶工作、也是党建工作,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纳入帮扶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找准切入点,在开展帮扶工作中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互促共进”。大陂村位于潮南区红场镇革命烈士纪念碑东侧,是一个集山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革命老区村。老区山区作为我市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是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的主要生态屏障、重要后备资源和发展后劲之所在,其发展事关汕头的发展大局,事关汕头的全面崛起和振兴。加快老山区发展,不仅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体现市
委、市政府对老区群众高度负责和深切关怀的一项民心工程。
按照活动安排,大家在红场镇学习了革命精神,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听取规划局纪检组刘组长讲话,并在纪念碑下进行党员宣誓,领会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样的精神,就像祖国大地上的万仞高山,无坚不摧,就像母亲黄河、长江,福祉一方;有这样的革命精神,就是支持红场镇发展的核心,就是凝结劳动人民魂魄的不朽长城;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就敢干,就能干,就会干!
让我们传承他们的精神,发扬他们的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我们每个党员的先进能力,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秀美的家园。
二、规划院描绘美丽蓝图
汕头市规划局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0号)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对口扶贫潮南区红场镇大陂村。大陂村地处偏僻的大南山区,是革命老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困难,离脱贫尚有一定距离。为了落实市政府《意见》要求,开展“送规划下乡”活动,汕头市规划局及汕头市规划院组织编制大陂村村庄整治规划,实行技术对口扶持。
都说志愿者是青年,但红场镇大陂村的规划任务一下来,规划院随处可见年轻的、年老的志愿者热情涌动。规划设计人员不管手头上的工作多忙,都努力地争取参加这次扶贫工作。这应该是一种境界和
姿态,这种姿态清凉的,是常被众星拱月的大工程所淹没,但又保持了不事张扬的姿态。院里经过再三商讨,最后决定由共青团团支书带领两个规划设计人员进行大陂村的规划设计。接到测绘院的资料以后,大家就进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再次区大被村进行考察,印象较深的是刚到大陂村时眼前的景象,在经过曲折的山路后看到的是破旧落后的景象,我们的规划人员决定针对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做好这次规划,决心希望这次规划能在大陂村发展的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这无疑是这次规划存在的最大价值。工作小组在当地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现场认真踏勘,收集资料,听取村民意见,结合大陂村现状分析和农业生产实际,考虑农民意愿,确定规划方案。院长也比较重视这次扶贫工作,对方案进行多次修改指导,再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扎扎实实掌握了大量的村镇情况资料,为搞好大陂村的规划工作付出很多。在充分调研、获取大量的现状资料基础上,为尽早作出合理可行的规划方案,规划项目组成员集中精力高效配合,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高质量的完成了《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大陂村村庄整治规划》工作。
我以为,规划方案记录着志愿者在服务期间的心声和期望,而他们的方案将伴随大陂村的发展成为一段珍贵的历史见证。大陂村有一群关心他们的领导理所当然是他们的幸福。不仅如此,领导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目标和希望。
工作人员在烈日下拍照收集资料,奔跑穿梭在村子的街头巷尾,观察每一条小河,留意每一条小路,他们带着那颗善感的心.始终如
一地为村的发展前景绘制蓝图,笔耕不辍。我深信这种责任心能成为大陂村继续向前的动力,我深信这一规划方案定将承载大陂村发展建设之歌的旋律,汕头领导将托起大陂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联党群助民富
上午11点左右,规划院设计人员对规划进行深入讲解和汇报,规划院院长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进一步说明。陈书记和一些领导对大陂村对规划设计进行了评审。与会的多位领导、专家高度赞扬了本次规划方案,认为规划能够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是一个以村庄整治为手段,以解决村民的现实问题为目的,是可操作性很强的规划。红场镇当地领导也表示有信心落实好规划。而针对本轮方案,领导决定把方案展现给当地村民,向村民展示规划活动带给农民的生活变迁和带给农村的发展思路,村民采取合适的手段和方法,参与本村村的规划建设,使他们作为开发者和建设者参与实施规划的全过程,保证规划和建设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长期活力。通过宣传,大陂村对规划得到了当地广大群众的支持,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干部群众的创建信心。
随后陈书记讲话,陈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党员结对帮扶作用,创新扶贫开发“双到+双扶”的工作特色,除“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外,建立“干部责任帮扶,党员结对帮扶”机制,使之成为一个永不撤队的工作队,构筑“技术联带、资金联扶、信息联通、劳力联帮”党群“富联网”,确保贫困户长效脱贫。同时,要通过“以一带二”的形式,在帮扶脱贫的同时,教育贫困户和结对党员遵纪守法、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构建和谐社会,既让贫困户脱贫,结对党员受教育,又使帮扶干部得到锻炼。目前工作队已经出资帮村里贫困户免费建猪舍、鸭舍,并免费提供猪苗鸭苗,希望是村里的贫困户能尽快脱贫致富。领导们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给帮扶对象分发了月饼和慰问金,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本次规划设计任务的圆满完成,是测绘院与规划院工作密切结合的良好实践,是幸福汕头的起点和希望!
第四篇:玉湖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材料
玉龙山下党旗红 纳西古寨展新颜
——白沙乡玉湖村党总支先进典型材料
玉湖村位于玉龙雪山南麓,距丽江市区18公里,是一个历史文化深厚、山水风光秀丽的纳西古村寨。全村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58户、1340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5名。昔日的玉湖是丽江坝典型的后进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组干部思想落后,多数群众迷信、好赌、酗酒,相互间常打架斗殴,过着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自由散漫的生活。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37元,人均有粮不足300公斤。“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产靠救济,看山愁、看水愁,有女不嫁玉湖村”是当时玉湖的真实写照。2004年村“两委”换届后,村党支部一班人立足村情,按照“五好五带头”的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纳西古村落”为目标,以提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为抓手,使昔日贫穷落后的玉湖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0年,全村旅游总收入达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所有农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安装了闭路电视、程控电话、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成为全市“生态、文化、旅游、和谐”的示范村,云南省首批乡村旅游特色村。
一、强班子、带队伍,构筑坚强战斗堡垒
2004年在玉湖村“两委”换届中,村党支部积极推行“两推一选”,集中全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意见,认真开展“人 民村官人民选,选好村官为人民”的民主选举活动,通过民主、公开、有效的选举,把党员满意、群众信任的优秀党员、致富能手选进村“两委”班子。新班子上任后,为了切实改变党支部“软、弱、差”现象,自觉践行“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一是规章制度完善。制定完善了村党支部议事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18项制度,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做到按章办事,按章管人。积极推行“双向参与、一岗双责”和“工作推动一体化、考核奖励一体化”的机制,实行村组党员干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党组织负责人依法进入合作社经营管理层。二是管理措施到位。全面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根据村的发展状况和群众的要求,结合村规民约,把全体党员编成10个组,设置了科技致富先锋岗、基础设施监督岗、旅游秩序维护岗等10个岗位,规定具体的岗位职责,使所有的党员有岗有责,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全面实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围绕利益分配问题,把门票收入、旅游促销费、服务马匹所得、管理人员工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重大事项的收支决策,采取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并将决议事项和实施结果公开。三是监督机制增强。党总支在5个方面做出18项承诺,全体党员在10个方面做出200多项承诺,所承诺事项全部进行张榜公示,自觉接受村民和游客监督;在各党支部中开展学习星、服务星、环保星、和谐星、致富星的评定工作,并在党务公开栏设立“党员形象板”,接受群众的监督;党总支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将履行职责、兑现承诺、发挥作用情况作为主要内容,实事求是开展了领导点评工作。四是形象展现良好。党总支、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以“五好”、“五带头”为目标,深入开展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纳西古村落”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围绕“我为党旗添光彩、立足实际做贡献”的主题,明确提出了“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参与一项公益事业、联系一户困难家庭、培养一名进步青年、献上一计发展良策、带动一方村风民风”为内容的“七个一”党员创先要求,在环境整治、公益建设、扶贫济困、科技推广等工作中到处可见党员的身影。通过支部建设的加强、措施的创新,使党支部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群众威信得到了提高,党员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有事找党员、发展靠支部”成为了村民的共识。
二、谋发展、促增收,带领群众探索致富路
村党总支借助玉湖地处玉龙雪山脚下的区位优势和境内发展旅游具备的资源条件,以旅游业为龙头,闯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按照“资源共有、利益共享、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要求,成立了玉湖 旅游开发合作社。合作社以党员为核心,以群众为主体,以旅游服务为内容,制定了《合作社章程》,把发挥党员作用和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的建设融入到合作社开发的各个环节,由党支书任董事长,村主任担任总经理,村“两委”干部、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负责经营管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规范了玉湖村的旅游秩序,促进了农民增收,壮大了集体经济,保护了生态环境,成为了实现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重要载体。一是进一步规范了旅游秩序。过去的玉湖旅游业发展散而乱,形同一盘散沙管理混乱,农户各自为阵,无序竞争,相互压价,导致利润降低,大家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在旅游内容上,重点开发“沿着洛克足迹、走进玉龙雪山”为主题的骑马徒步生态观光旅游;在规范管理上,由合作社统一调度和安排,群众以户为单位,按照马匹编号,轮流参与;在旅游保障上,合作社为马夫、售票员、讲解员、游客投了人身保险,服务过程马匹受伤一次补助200元治疗费,马匹死亡一次补助农户500元;在旅游服务上,实行党员挂牌上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在票务中心设立“党员服务窗口”,开展不让游客花一分冤枉钱,不让群众干一天受气活、不让干部管一本糊涂帐的“三不让”服务承诺,设立了流动党员驿站、游客休息室,开通了服务热线、投诉电话。“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将全村旅游资源统一管理起来,实现了集体资源全体村民共享,解决了村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并且村民 的收入与合作社效益挂钩,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开发旅游业,壮大合作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旅游发展模式,整合了玉湖的旅游资源,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使玉湖村的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传统农业向乡村生态旅游业转变,让村民彻底改变了“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产靠救济”的贫困状况。同时,重点培育党员示范户和科技示范户发挥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作用,充分利用整合3万多亩草坡,组织党员、带动农户发展生态养殖业,增加了群众收入。三是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利益分配上,采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把总票价收入按照适当的比例,划分为旅游服务促销费、服务马匹所得、管理人员工资、办公经费、集体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教育基金、特困救济金和农民分红款等八部分统一安排,并进行每季度公示一次。采取农户荒地入股、按股分红,合作社提供苗木、管理经营、适当提成的方式,连片发展了5000多亩核桃、1500亩雪桃等林果基地。四是进一步保护了生态资源。立足玉湖实际,村党总支以争创“丽江生态文化旅游第一村”为主题,坚持“共建、共护、共享”的思路,提出要走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新路,通过发展山村生态旅游,切实念好了“山字经”、建设2800亩森林保护区,做好了“水文章”、建设2300亩水源涵养区,村里的 5 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加优美了,从而达到了保护玉龙雪山生态资源,实现富村富民的目的。
三、筑和谐、树新风,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党总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构建“小康玉湖、生态玉湖、魅力玉湖、和谐玉湖”为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切实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与民居建筑相协调的原则,先后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2500米游路、710米村道和3000多米兴玉渠;修建了停车场、管理房、环保厕所、售货室、游客服务中心、流动党员驿站等旅游服务设施。二是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全村人畜饮水工程,使村民都喝上了清洁甘甜的自来水;新建了村卫生室、村警务室,并由村集体出资为每个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群众有了更好的医疗保障;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享受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以教育基金为保障,加大对教育投入,为玉湖完小实施了校内绿化、图书室、活动场所等设施完善工程;并对优秀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对考上大学的玉湖籍学生给予了奖励。通过不断努力,小学“四率”保持在100%,教学质量名列全乡前茅。同时,创办农民夜校,开办了多期旅游服务技能及种养实用技术等培训讲座,提高了群众科技知识和法律意识。三是切实美化了村容村貌。村党总支牢固树立“既要金山更要玉湖”的和谐发展理念,积极开展以“环境整治兴旅游”主题实践活动,组建“党员义务宣传队”宣 传生态保护法规,定期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义务植树造林、清除河道淤泥等活动,实施庭院美化、厕所进化工程,按照“景点建设带动农户发展”的模式,建设了一批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风格的公共景点,并补助123户农户实施了庭院美化、厕所净化工程,彻底改变了过去“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四是切实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立了老年协会,修建了活动室及地掷球场、门球场等设施,设立了敬老基金,让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每年5月23日组织举办“玉湖巫鲁肯旅游节”,成为了全市比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乡村旅游节。在春节、三朵节、火把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男子足球赛、妇女民族打跳赛、老年地掷球赛等群众文体活动。认真开展以“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社会文明工程建设。党总支围绕旅游发展、支教助学、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帮扶慰问、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了“党员主题月”活动。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村风、民风逐年好转,“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不断涌现,群众都说“如今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家舒心了、出门放心了,日子过得顺心了”。
第五篇:宅基村党组织主要事迹
宅基村党组织主要事迹
宅基村两委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宅基村全体党员、群众的支持和努力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强村富民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区委“四城”建设和镇党委“保增长、促转型、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围绕“三谋”工作要求,不断推进村两委会的自身思想建设,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在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完善村务公约、规范民主管理、尽力为民服务,促进村务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固本强基,农村党建再上新台阶
第一,不断深化村两委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统筹部署,秩序、规范、公开、透明的推行村两委换届选举。扎实开展党务村务公开工作,党小组长、村民组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第二,不断创新党组织学习举措。以全村创先争优活动的全面开展为契机,村两委积极组织、有效发动,累计组织集中学习10余次,在全村范围内积极发现创业典型、先进个人典型数名,广泛带动了全村争先进、创典型的良好氛围。
第三,不断加强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65人,19个非公经济党支部。认真开展村两委下访工作,2010年,村两委累计下访20余次,下访农户100多户,企业60余家;定期召开思想作风汇报会,建立健全个人重大事项的汇报制度,以岗位责任制考评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的职责意识、廉洁意识和服务意思。
二、优化管理,经济发展实现新提升
一是夯实基础,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宅基村成立了苏州市宅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投入1100万元收购恒昌公司二期厂房资产,已与苏州恒盛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顺利签订了租赁合同,每年可增加收入200万元左右。斥资44.7万元成功收购两家淘汰型企业资产,会同望联公司对已收购的康富特升降机厂开发建设2000多平方米的多用途厂房。二是整合资源,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成立宅基村招商引税及经济管理领导小组抓招商工作,联合镇招商中心,对15000平方米闲置厂房实行招商。三是服务企业,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着重对迅特升降机有限公司和棱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转型升级做好全方位服务。通过淘汰劣质企业解决企业生产新产品所急需的生产用厂房,企业也由单一的加工型企业转变为自主生产型企业。
三、点面结合,环境村建凸显新面貌
宅基村在年初组建了环境卫生治理领导小组,负责全村环境卫生方面的全部事务性工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环境来给村民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美观的环境。一是有序建立环境管理机制。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增强企业与村共同创造和维护宅基村优美环境的意识。建立健全环境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保洁员岗位责任制,力求将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结合起来。对环境保洁工作制定了定期考评制度。二是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建设。严格按照面上“四条标准”,点上“八条标准”开展全村环境整治工作。全年环境整治建设共投入80多万元,投入60多万元对剩余未硬化的6500米村庄道路实行全面硬化,新增绿化8000平方米,清理废塑1000多平方米。专人负责全村道路、河道、村庄的绿化养护管理。持续做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严家门前)的环境维护工作,充分发挥了示范点的模范带动作用。
四、以人为本,和谐农村取得新成效
第一,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去年投入60多万元用于全村社区股金、优抚优待、老年人慰问金等各项福利支出。新办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登记64人,受理社保补贴申请40份,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120人,办理退休手续130份。
第二,不断完善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形成村级联防队牵头、村民共管的良好治安氛围,有效加强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管理,进一步维护辖区治安稳定,2010年累计办理暂住人口登记3295人,加强外来高危人员的管理,积极调解矛盾纠纷,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6起。
第三,不断融洽企业劳资关系。有效组织了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活动,开展了对辖内企业、农户出租户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全年累计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05份,发放安全整改书76份。认真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定期和不定期的对企业用工情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工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调处劳动纠纷6起,全力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