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月城镇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月发[2009]9号
关于印发月城镇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单位:
现将《月城镇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月城镇委员会 月 城 镇人民政府 2009年6月19日
月城镇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我镇社会和各项事业法治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法治月城建设进程,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县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全面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为镇建设“工业强镇、和谐月城”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保障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针对性、有重点、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行。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依法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依法执政理念,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支持人大、政府及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二)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实施的配套制度建设,要根据实际,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及制度建设,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
(四)坚持公正司法。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有效规范司法行为,依法及时纠正司法过错行为;健全维护司法公正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四民主、两公开”,促进村(居)民民主自治,继续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和“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提高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学校民主管理水平。
(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以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村(居)民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扩大普法覆盖面,增强普法的效果。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实行一年一小训,三年一大训,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创新普法形式,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社会氛围。
(七)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将法律服务业纳入现代服务业范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法律服务相关政策、激励保障机制。整合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建立法制宣传、调解工作、法律服务三结合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法律服务,规范依法办事行为。
(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确保治安无盲点、稳定无盲区的工作态势,不断提高无毒无赌村(社区)创建率和平安社区(村)创建达标率,建设无毒、无赌、无犯罪记录的校园。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完善信访、调解、综治相结合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健全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机构,加大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力度。构筑人民调解、社团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格局,把基层矛盾纠纷最大程度化解在基层。
(九)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力度,确保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完善司法系统内部监督机制。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发挥群众的舆论监督作用,维护法律权威,确保社会公平正义。
四、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5月至6月。召开全镇创建活动工作动员大会。各单位要成立机构,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本方案研究制定各自实施方案并报镇法治办备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一是要抓好广泛发动。各单位要及时召开动员大会,推进工作部署。二是要抓好深入学习。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央、省、市、县领导有关讲话精神,调动全社会参与法治镇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根据本方案的任务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订创建活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安排。镇决定新围村、棉洋村、卫生院、供电所作为法治创建示范点。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各村、部门和行业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措施,着力完成创建活动规定的各项任务。一是要抓好党务、政务等公开。二是要抓好建章立制,以制度管理工作。三是要开展一系列法治实践活动。四是要大张旗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009年12月镇将组织开展督导检查活动。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6月以后。在镇委统一领导下,镇法治创建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对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情况的检查验收,总结推广经验成果,巩固提高,并召开全镇创建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为切实加强对法治镇创建工作的领导,镇委成立由镇委书记、人大主席任组长,分管政法副书记,人大副主席任副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各单位也要相应成立法治创建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工作汇报、工作督查等制度。人大要加强对法治创建的检查和督促,保障各项任务的落实。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治创建工作机制。镇法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实施,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创建工作。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及行业将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治创建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和实施部门、行业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制度。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广大公民开展和支持法治创建活动。在开展法治创建活动中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防止形式主义,注重实效。
(三)建立法治创建工作激励监督机制。要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度;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开展方案实施的阶段考核工作,开展法治创建表彰奖励工作。
(四)落实法治创建工作经费保障。各单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经费保障标准,安排法治创建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第二篇: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方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惟有法治,方能实现长治久安。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是“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我院依法治院步伐,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工业兴市”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干警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大力推进依法治理,提高全院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构建“法治洪湖、和谐洪湖、幸福洪湖”,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原则
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要要坚持依法治市与依法治院的有机统一;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建设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保障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循序渐进地推进;坚持改革创新,争当先进的理念,求真务实,形成长效机制。
三、创建目标
要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普法效果,力争在全院实现“一个成熟、两个提升”的目标,即:使干警信仰法律、崇尚法治的理念、文明执法的习惯进一步成熟,依法检察、公正执法的公信力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诚信力不断提升,全院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创建,力争使我院的“法治单位”创建工作跨入全市乃至全省先进行列。
四、主要任务
1、全面落实“六五”普法。按照市“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以学习和宣传《宪法》为核心,宣传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全体干警中深入开展以“学习法律、遵守法律、文明执法、维护正义、树立形象”为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六五”普法规划中的指导思想,落实工作任务和目标,重点学习《宪法》、《行政强制法》、《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等检察机关规章制度,增强全体干警自觉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崇尚法律的意识。
2、加强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院党委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推进文明执法。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检察机关为目标,深入推进检察监督体制改革,强化执法责任制、错案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督查制,实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对干警法律知识培训及考试考核,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干警考核和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广泛宣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在全院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全体干警依法办事的素质和本领;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加法制宣传的社会覆盖面;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5、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调诉结合的工作体系,加强调解片建设,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干警永葆忠诚的政治本色,秉承为民的宗旨理念,践行公正的价值追求,恪守廉洁的基本操守,解决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检察形象的新提升。
五、步骤和措施
“法治单位”创建活动,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艰巨性任务,在工作中应当做到扎实有效、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按照“建立机构、制定方案、统一部署、试点探索、总结经验、全面推进”的工作步骤,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2年4月)
各部门、各科室要加强对创建法治单位活动的重大意义、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宣传,做到领导重视、上下齐抓、部门支持、群众参与,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院定于2012年4月正式启动法治单位创建工作,召开相关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及时动员全体干警自觉参与创建活动。
(二)试点探索阶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
2012年5月前,院普法依法治院领导小组在各部门申报的基础上,按照领导高度重视、工作基础扎实、创建氛围良好、保障措施有力等条件,研究确定1个机关科室为法治单位创建活动试点单位,指导试点单位认真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力求在创建工作的重点方面有所创新、体现特色、富有成效。
(三)全面铺开阶段(2012年5月以后)
从2012年5月起,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创建活动,院普法依法治院领导小组按照市依法办公室制定的考评标准,指导已开展创建工作的试点单位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破解创建工作难题、理清创建工作思路、完善创建工作标准,为引导创建活动向更高层次、更高标准上全面推进。对考评达标创建工作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申报院党委给予表彰。
六、工作要求
1、切实提高认识。全体干警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抓法治,就是抓发展、就是抓管理的意识,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提升管理水平,要在思想上进一步加压,工作上进一步加力,落实上进一步加责,力创一流的工作态度、一流的队伍形象。
2、加强检查考核。要把创建活动纳入各单位综合评价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3、积极稳妥推进。各科室要认真总结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结合全市创建活动及单位的实际,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平安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开展创建活动的工作思路,制定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
4、营造良好氛围。院普法办公室要加大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向全体干警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任务和工作重点,宣传创建活动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典型,为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洪湖市检察院普法依法治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二年四月十日
第三篇:关于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我县依法行政建设进程,继续创建完善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县”的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全县法制县城创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创建法治县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认真落实十八大确定的新的目标任务,围绕加强普法、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工作,认真开展法制县城创建工作,努力提高我县法制化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法制县城创建活动,推进我县法制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县公民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提高公务员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和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推动山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重点工作 开展“法治县”的创建活动要结合实施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法制理念,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地方党委、政府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保障和促进地方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及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及考试考核,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公务员考核和任用的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二)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建立行政许可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做好行政执法依据梳理,扎实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执法责任,科学设定执法岗位,建立职责明确、程序规范、高效运转、监管机制建全的执法管理体系,促进政府机关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对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质量;实行重大决策调研制度、法律咨询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合法性评价制度,降低行政成本;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树立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三)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规范公正司法。司法机关要围绕岗位职责、司法程序、工作流程等方面,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切实解决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责任不明确、执法标准不统一、监督制约不到位等问题,减少和杜绝执法行为的随意性,防止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继续推行审务公开、检务公开活动,有效解决诉讼难、执行难、门难进、脸难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法律服务业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水平。整合司法局、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共青团等专项维权资源,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有效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健全防范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县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牵头协调、以政法机关为主力军、以群防群治为依托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整合人民调解资源,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推进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联调联处机制,依法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努力把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规范基层基础工作机制,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政法部门为骨干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认真处理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及时纠正错案。依法严厉惩治各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生命安全的犯罪,大力整治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防控体制建设;大力开展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拓展预防青少年犯罪新途径,提高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成效,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五)加强基层法制建设,提升基层法制化管理水平。建立城乡基层法制教育基地或场所,以“法德进家”、法律普及“五个一”为重点,积极开展“普法赶集”、“普法大篷车”等法律进乡村活动。开展面向基层和人民群众学法用法活动,保证每户居民有一本法律读物。结合“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积极创建“民主法制示范社区”和“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建设民主法制示范一条街,制定和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全面推行村务,社务公开,切实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抓好村级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村两委干部轮训班等各种形式,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有效增强村级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其次,要着力营造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按照与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村民夜校、集市咨询、征订普法教材、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联户组织送法上门、电视广播专栏以案说法等灵活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学法中守法用法护法。
(六)全面开展法制宣传,切实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建立党委宣 传部门、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创新法制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移动通讯等大众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开设专栏、专刊、专版、专题节目、微博、手机报等,使法制宣传教育更便捷,更有针对性,因地制宜,更为群众喜闻乐见。进一步深化“法律七进”,大力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完善考核每年组织一次全县法律知识考试检验学法水平。综合运用社会教育资源,深入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要着眼于提升广大群众法律素养和法律信仰,重点加强利益诉求、权益保护等与生产生活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通过开展以“两法一读本”为主要内容的法制讲座,健全完善“法制校园”,特别是要注重将帮助群众提高法律素质与解决群众实际涉法问题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的法律保护的实际成果中,增强对法律的信仰,进而提高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七)整合资源强化融合,拓展法治文化建设新空间。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文化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结合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借势发展,在相关场地、设施中嵌入法治文化元素,低投入、高水平、广泛覆盖建设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借助城区改造、市政建设,建设城区法治文化广场公园;借助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升级,设置街镇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借助经济适用房建设、新农村建设,打造社区法治文化展牌;借助电视台、广播、网络等媒体,精心组织好“一把手说法”和“普法之窗”栏目,借助廉政文化、青少年教育、人口教育等基地,建设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中心。注重将法治文化建设全面融入传统文化、廉政文化、机关文化、旅游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等,着力构建知识普及、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体系。
(八)规范拓展法律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推动法律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促进法律服务健康发展。把法律服务作为政府行为,根据有关要求,保证法律援助经费。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整顿规范法律服务工作,针对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九)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完善突发性事件处置网络,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在基层建立健全综合治理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行基层人民法庭、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四所联运机制,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体制和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渐进的过程,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循序渐进地推动这项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创建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的工作,推进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突出重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要认真总结基层、行业、区域依法治理工作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提出开展创建活动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要抓住重点,找准切入点,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与要求,统筹规划、分段实施、稳妥推进。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要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指导水平。
(三)加强检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要把创建活动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要研究探索科学的创建活动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表彰,推进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广泛宣传创建法治县的意义、任务和工作重点,宣传创建活动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典型,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努力扩大创建活动的群众基础,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第四篇:关于印发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双河党工委发„2011‟52号
荣昌县双河街道办事处
关于印发2011年进一步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活
动的通知
各村(社区):
为进一步推动平安双河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平安建设相关精神和荣综治办发[2011]15号文件精神,街道综治委决定继续在全街道开展 “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县平安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广泛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使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形
势进一步好转,农村社会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力争2O11年底“平安村(社区)”达到90%以上,以小平安促大平安,不断提升全街道平安建设整体水平。
三、创建标准“平安村”标准
本:
1、无刑事案件;
2、无被刑事处罚的人员;
3、无越级集体上访和个人非正常上访;
4、无邪教活动;
5、无“黄赌毒’’现象;
6、无群体性事件。
四、评选办法
“平安村(社区)”的评选按照“公正公开、民主透明、严格程序、统一标准、加强监督、优胜劣汰”的原则,采取内部考核评比与社会公开评选相结合、自下而上评选推荐、逐级命名表彰的办法进行。
(一)实行星级评定。按照创建标准,街道每半年对各行政村的创建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复查验收,全部合格为六个星,有一项不合格减少一个星。
(二)公示评选结果。街道要通过设置固定板面或墙报等形式及时对评选结果予以公示。每季度公示一次。
(三)评比命名表彰。被评为“平安村(社区)”的由街
道办事处命名表彰,每年12月进行检查验收。
(四)进行动态管理。对命名表彰的“平安村(社区)”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复查。对出现问题或不符合标准的,视其具体情况,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取消命名等处理。
五、组织实施
(一)“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由街道综治委具体组织,各行政村(社区)具体实施。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是创建活动第一责任人。
(二)村综治站负责建立村级社情档案、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治安乱点排查整治、信息收集报送等日常工作。
(三)“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由村(社区)综治站具体组织实施,站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工作站下设治安、调解、信息、宣传四个小组,组长由村民组长或其它村干部担任。各村民小组可结合实际,根据工作需要,设治安、调解、信息、宣传四个委员,分别由党员、村民代表担任,在各组组长带领下组织本组村民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村(社区)警务室与村综治办等基层组织要形成创建合力,齐抓共管。
六、工作要求
开展农村平安创建活动是落实全区平安建设会议精神和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深入推动全街道平安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力措施。各行政村(社区)、街道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
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加强督查指导。街道综治委把“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纳入平安建设责任目标和考核中,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要采取督查、暗访等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总结和推广开展创建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参与平安创建工作。综治委成员单位要经常到所联系的村(社区)督查指导,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严格评选标准。评选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绩、群众认可、社会公认,按照评选标准和程序公开考评,认真筛选,严格审核,确保质量,优中选优,不搞平衡照顾。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采取群众满意度测评方式,检验创建工作成果。对评选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不仅要撤销命名,取消本评选资格,问题严重的,要进行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农村平安创建的宣传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宣传方案,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平安创建工作,开辟专版(专栏)进行集中报道,有计划、有重点地搞好本村宣传报道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调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街道综治部门要选择一批不同类型的试点,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
等形式推进创建活动。各村要通过设置固定板面、墙报、召开村民代表会等形式进行宣传。
(四)强化基层基础。各行政村要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综合治理等基层基础工作。重点抓好村治保、民调组织、专兼职治安巡逻队伍、技防设施建设,作好治安防范、民事调解、安置帮教、留守儿童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法制宣传、反邪教、反非法宗教、远离毒品教育活动,禁止赌博、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五)严格兑现奖惩。街道综治委将把“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情况作为平安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被评为“平安村(社区)”的要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基层综治办组织制度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好的行政村,取消“平安村”评选资格;对工作落后、治安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村,严格责任追究,并对有关负责联系的综治委成员、包村干部等视情况给予警示、黄牌警告、戒免谈话、取消单位评先资格、通报批评、重点管理、一票否决警示、一票否决等处罚。
2010年8月5日
主题词:平安建设创建通知
抄送: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综治办,县平安办。
荣昌县双河街道综治综治办2011年8月1日印发
第五篇:XX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XX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
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落实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更好地保障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依法管理,加快我镇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根据《台山市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上级文件为依据,通过开展创建活动,逐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深化农村依法治理活动,提升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规范村级事务管理,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组织领导和要求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村是基础,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是主体。创建活动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协调指挥,并由党政办、司法所、综治办、社会事务办、农办等部门按方案要求联合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深化村民自治示范活动,认真调查研究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情况。积极探索“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形式和途径,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知道。加大对农村基层
干部的培训力度,组织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两委干部认真学习全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广东省镇村干部法律学西辅导读本》等学习资料,结合本镇实际,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开展创建活动地村委会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法治化管理水平,早日实现“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目标。
三、具体内容
在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我镇以村委会总数的30%进行开展创建,力争在“四五”普法结束时全镇有50%的村跨入“民主法治示范村”行列。创建活动以司法部、民政部提出的“九项要求”和省司法厅、民政厅提出的“六有标准”为具体内容。
九项要求是:
(一)村民自治组织健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或推举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三)民主决策落实,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村民讨论决定,农村税费改革的地方“一事一议”制度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四)民主管理扎实细致,村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村委会公章、财务帐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五)民主监督推进有力,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报告
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没有发生因村级帐目不清、村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
(六)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村干部遵纪守法,依法依章办事,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七)农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八)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农村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
(九)农村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六有标准”是:
(一)有一个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村党支部或村委会主要领导负责;
(二)有一个法制课室(可与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集会场所同设);
(三)有一个法制图书阅览室(或村文化室图书阅览室设法制图书专栏);
(四)有一个法制宣传栏;
(五)有一个村务公开栏(大的村务公开栏可划一部分作为法制宣传栏);
(六)有一支法制宣传骨干队伍。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阶段(时间15天,由11月10日—11月25
日)。
本阶段开好两个会,一是由镇党委、镇政府召开参加创建活动的村委会干部动员大会。会议由镇主管该项工作的领导作动员讲话,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由开展创建活动的村委会召开村级动员大会。会议由村委会主任对开展创建活动进行动员布置,引导村民积极、自觉参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活动。
第二阶段:宣传教育阶段(时间20天,由11月26日—12月15日)。
充分利用现有宣传资源,组织宣传队伍深入到各村进行法制宣传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宣讲。镇司法所、社会事务办以《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广东省镇村干部法律学西辅导读本》为主要内容分别上一堂教育课,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增强村两委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更好地知道村民自治组织正确开展活动,鼓励支持他们大胆行驶自治权利,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用,让村民真正投入到“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活动当中。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时间15天,由12月16日—12月30日)。
由镇政府各职能部门负责帮助开展创建活动的村委会完成以下工作:
一、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删除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条文;
二、修订完善各项制度:①民主选举制度;②村委会工作制度;
③村民代表会议主度;④村务公开制度;⑤民主评议干部制度;⑥村干部勤政廉政制度;⑦民主理财制度;⑧村干部及离任审计制度;⑨党员干部学法考试制度,建立告示成绩登记本;
三、按照“六有标准”建立健全硬件设施;
四、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村委会两委成员分工负责,召开党员、村小组长、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收集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以书面的形式上交村委会。由村委会召开两委成员会议,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处理方案,并在召开总结大会时作出说明。
第四阶段:创建总结阶段(时间5天,由12月16日—12月30日)。
村委会召开两委干部、全体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参见的大会,总结开展创建活动以来所做的工作,对在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学法经验进行表彰推广,并对热点问题的处理方案和整改效果进行公布,让大家进行监督,以此来促进村委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真正实现民主法制管理。
第五阶段:完善巩固阶段(时间10天,由xxxx年1月5日—1月15日)。
创建完善的村委会要填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情况汇报表,由镇人民政府根据“九项要求”和“六有标准”进行核实后加具意见,报市司法局,再由市司法局、市民政局联合对其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