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轮驱动增活力创业带富促发展(四)
●“四轮驱动”增活力 “创业带富”促发展
我县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助推党员
创业带富工程
近年来,我县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强县升位、争先创优”的主基调,通过创新发展机制,建设发展基地,整合发展资源,优化发展功能,强力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向纵深发展,切实提升了党员致富能力和带富能力,形成了农村党员发展与基层组织建设、农民群众致富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
——创新发展机制,舞动创业带富“龙头”。我县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契机,通过实施“发展先锋”工程,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业致富。一是创新完善“激励机制”。积极组织开展“优秀共产党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科技示范户”和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等评选活动,不断建立完善党员创业带富先进典型表彰激励机制,形成了“抓点示范、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近年来,全县评选表彰了优秀共产党党员416名、优秀乡、村党组织书记29名、优秀年度村(居)干部251名、科级示范户15600多名。二是创新完善“帮扶机制”。按照“一帮一”、“二帮一”、“多帮一”的工作思路,采取“保姆式”、“代理制”、“帮办制”等帮扶方式,建立“上下联动、左右连片、横向协调”帮扶机制,帮助党员致富能手选好致富项目,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形成宽领域、广覆盖的帮扶体系,确保扶前有思路、扶 中有技术、扶后有成果。三是创新完善“关怀机制”。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居)干部,不断优化村级党组织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舞活带富“龙头”,为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目前,全县发展致富能人党员592人,带动农户4805户,248名党员致富能人成为村(居)干部。
——建设发展基地,树立创业带富“航标”。坚持“发展以富民为先,富民以创业为先,创业以党员为先”的工作原则,按照“创新、特色、示范、品牌”的工作思路,通过高位嫁接、重心下移,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县委常委挂任村(居)党组织“第一支部书记”,下拨示范点建设启动经费120万元,强力打造发展型党组织精品点、示范点、样板点,带动农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创业致富。整合农牧、林业、扶贫等部门优势资源,大力支持发展型党组织示范点、“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党员创业示范户”发展,全县上下形成了“基地带动创业、党员带头创业、农户争先创业”的良好局面。目前,县、乡两级建立打造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经果林种基地等各类“党员创业带富基地”86个,其中县级“党员创业带富”基地11个,新增“党员创业带富示范户”293户。通过发挥各类党员创业带富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及示范户的示范引导作用,全县已有1031户农户找到了创业致富项目,其中有93户发展成为了典型的“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大户。
——整合发展资源,搭建创业带富“链条”。一是部门联动帮富。根据金融、财税、农牧等相关部门出台的优惠政策,采取项目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积极整合各类发展资源,对创业党员进行重点扶持。目前,全县各部门帮助落实创业带富项目87个,利用“农贷快车”贴息的创业带富项目153个,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以及青年创业基金帮扶的144户。二是支部联建带富。积极探索“发展村支部+后进村支部”结对帮扶模式,鼓励同一乡镇不同农村党支部之间互相结为“帮扶对子”,帮助后进村发展创业找路子、想法子。大方镇对江村党支部号召全村党员行动起来,开展“强村带弱村,富村帮穷村”活动,派出39名致富能力较强的党员与元宝村32名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每户贫困户至少建一个蔬菜大棚,并无偿提供种子、秧苗和技术服务,刷新了元宝村党员创业“零”记录。三是协会共建共富。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基地+农户”、“支部+产业党小组”等模式,初步形成了“支部办合作社,合作社建基地,基地联党员,党员带农户”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羊场镇桶井村党支部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大方县同心专业合作社”,带动88名会员种植中药材,建成了1200多亩的林药套种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会员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
——培育发展能力,激活创业带富“细胞”。结合农村党员创业培训需求,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党员创业技能培训,使农村党员都能掌握1-2门以上实用技术。一是技术 服务“结对指导”。由农技人员、致富能手和农村实用人才、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一帮一”技术服务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定期为创业党员出点子、送技术、找路子。目前,全县140名农技骨干结合自己的专长,分别与293名创业带富党员结成帮扶对子。二是远程教育“拓展门路”。扎实开展“党建远程教育科技示范工程”、“一站一块试验地”、“一户一技能”培训工程,大力发展远教播放户,有针对性地刻录下发实用技术课件116000多个,拓宽了党员群众的致富门路。马场镇通过举办电焊、电工、室内装潢、烹饪、计算机等远程教育适用技术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现场指导和考试,解决了84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是专题培训“课堂取经”。积极组织党员群众、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到省内外参观学习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提升科学种养水平和管理能力,培育了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常、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全县通过各种渠道举办农村党员群众创业培训班38期,培训农村党员群众11870余人次,1560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第二篇:“四轮驱动”齐聚力基层党建增活力
“四轮驱动”齐聚力基层党建增活力
----永昌镇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永昌镇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着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按照“精心打造、示范带动、规范提升”的思路,集中力量打造镇党委、白洪村两个区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张英村、校东村两个镇级基层党建示范点。以抓点带面、凸显特色、增强实效、推广典型等方式驱动永昌镇基层党建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晋档升级,增强活力。
示范驱动,抓点带面。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从22个行政村中遴选出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白洪村作为区级党建示范点,遴选出示范性较强的张英村与校东村作为镇级党建示范点。明确区级、镇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镇党委书记包抓区级基层党建示范点,镇党委办公室全力开展区级、镇级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确保示范点的党建工作起到带动作用。
分类驱动,凸显特色。根据行业特点设计活动载体,分行业强化驱动措施,凸显各行政村、镇机关、企业和两新组织等行业党建工作特色。在行政村,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开展党组织公开承诺践诺活动,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开展,选派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村一级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或主任助理,不断提升村级班子引领本村发展的能力;在镇机关内,以建设“五型”机关(效率型、责任型、学习型、服务型、廉政型)为重点,普遍推行党员先锋岗;在企业和两新组织,以增强活力和竞争力为主题,广泛开展“强实力、促发展、树形象”活动,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双联驱动,增强实效。进一步加深对“双联富民”行动的理解,创新帮扶方式,突出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林果业、建设设施农牧业、建设新农村等重点工作落实工作任务的实效。将基层党建工作与“双联富民”行动相结合,结对帮建、比较自建,突出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抓巩固提升,抓整顿转化,抓赶超进位,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督导驱动,推广典型。对各党支部党建工作经常开展督查指导。坚持工作月汇报,季总结、年考评和党支部书记述党建制度,成立督导检查组,对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展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指导,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经验早总结、早推广,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打好基础。将各支部党建工作公开展示,相互启发、相互竞争,产生持久广泛的集群效应。
第三篇:创业带富纪实
凝心聚力抓“创带”“五措并举”出成效
——清镇团市委狠抓青年创业带富工程纪实
自全省青年创业带富工程启动以来,清镇团市委高度重视、行动迅速,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通过五项措施抓实“青年创业带富工程”。
一是争取党政支持,加强部门联动,是保障“青年创业带富工程”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及时成立“青年创业带富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兼职团干作用,实行联系点包保制度。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创业带富项目库”。同时,积极争取市委组织部支持,将青年创业带富纳入全市党员创业带富贴息贷款的扶持范畴。
二是塑造创业典型,打造创业示范基地,是为广大青年树立创业信心,激发创业活力,营造浓厚氛围的重要方式。自此项工作启动以来,清镇团市委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通过电视、网络等形式加强宣传。10月15日,清镇市召开了“党建带团建、青年创业带富工程推进会”,团省委青年创业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斌、清镇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勇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党建办、市人保局、市工商联、市信用联社有关负责人,以及11个乡镇分管领导,各基层团组织负责人、创业青年代表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会上,礼聘了创业导师、发放了扶持资金、命名授牌17个“青年创业带富示范基地”、创业青年代表赵青兰作了交流发言。
三是完善创业就业全程代理服务机构流程及功能,是提升创业成功率的有效措施。清镇市自开展诚信青年建设工作后,原先设计的“村搜集、乡汇总、市统筹协调”的市、乡、村三级青年创业就业全程代理服务机构的流程和功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此,清镇团市委及时研究调整其流程和功能,将以前的为团员青年争取、协调创业就业资金到现在的争取贴息支持,将争取贴息支持、技能培训、导师一对一辅导等内容充实机构“服务项目”中,更好的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服务。目前,已开展青年创业就业技能培训12期,参与培训人数达800人,近100人正在进行创业。
四是开展诚信青年建设,是解决青年创业就业资金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清镇团市委以诚信青年建设为突破口,强力推进青年创业带富工作,切实解决青年在创业就业中小额贷款的瓶颈问题。将青年创业创业带富工作和诚信青年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诚信青年建设,将更多的青年培养成诚信青年,为其创业就业提供方便快捷、无须担保抵押的小额贷款。与此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争取市委和团省委小额贷款贴息支持,竭尽所能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助。目前,全市已有2555名青年被评为诚信青年,共为40
名创业青年解决小额贷款130.5万元,带动了147名青年就业。
五是加强“基地”建设,促进非公团建。为延伸和拓展共青团的工作手臂,清镇团市委注重在加强“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强非公团建工作,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目前,清镇市已在17个“青年创业带富示范基地”中建立团支部1个。
第四篇:创业带富先进材料
返乡青年的创业带富之路
——XX县XX乡XX村XX同志先进材料
XX,男,35岁,现任XX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994年,XX外出务工从事室内装潢行业,在工友眼中,他是个“不务正业”的人,总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学习各种知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他取得了“中级电工证”、“中级焊工证”、“A级驾驶证”等证件,2005年他从事农产品批发行业,并取得了“农产品经纪人证”。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有心回报家乡的XX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毅然辞职,回乡创业,凭借自己的知识,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他发现,XX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气候湿润,温度适中,降雨量、日照、海拨、土壤等都特别适宜发展大棚生产各类迟早熟特色蔬菜。2008年11月,他发动XX村的XX、XX村的XX、XX等青年,成立了XX县首家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XX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蔬菜500亩,其中大葱200亩(二季)、毛豆100亩(二季)、甘蓝50亩、早西红柿30亩、黄瓜20亩、早辣椒100亩。
他采取“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分工生产,有效的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辐射带动了XX县20多家蔬菜种植大户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规模上万亩,联合方式生产大葱、辣椒、西红柿等产品,销售到广东、武汉、广西、重庆、成都等城市,约实现辐射带动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
2009年12月,XX通过层层选拔,被聘为XX乡团委兼职委员,他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很快就对工作开展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在农村,由于青少年毕业后,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团的工作基本未开展,很多团支部有名无实,在团县委的指导下,XX乡开展了共青团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他负责XX、XX、XX三个村的基础信息采集,为摸清情况,他找各村村干部了解了28岁以下青年的情况后,挨家挨户去询问,核对信息,农村群众聚居地比较分散,一个村走下来,要走两三天,他从没叫过累,在他的努力下,三个村的共青团基础信息按时采集完成,全乡共青团信息准时上报。
为带动家乡的群众一起致富,他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向乡亲倾囊相授,发动周边的青年跟着自己搞蔬菜种植,在他的带动下,XX、XX等50余户群众跟着种植了莴笋、白菜、大葱、毛豆、辣椒等各类蔬菜近500亩,每亩除去成本,纯收入近500元,在种植户得到实惠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留守妇女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平均每天到合作社上班的农民工达30余人,2年来累计使用农民工6000余人次,发放工资20多万元。因为这些,他受到了群众的尊敬和信任,在2011年年初的第八届村级换届选举中,大家一致推选他作为XX村选举委员会的委员,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他每天与选举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利用晚上到各家各户通知群众,填写发放表格。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为XX村第八届村民委员会的顺利选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XX同志努力学习、不等不靠、甘于奉献,自己创业并反哺家乡,他的精神值得广大青年同志学习。
第五篇:竞争上岗增活力 转变作风促发展
竞争上岗增活力 转变作风促发展
——马峡镇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出实招
作风体现党风,党风连着政风、带着民风。近年来马峡镇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制度办法,为推动镇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到任后,为了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压力不大、动力不足、活力不强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了机关干部作风整动活动,按照双向互动的原则,在机关内部开展了“双定双选”干部竞争上岗活动,进一步释放了干部潜能,激发了发展活力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全镇“345”工作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障。
一、科学定编“设岗”。为了适应当前镇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镇党委对原“五队”工作机制进行了重新“洗牌”,组建了产业开发工作队、党建和综治维稳工作队、统筹城乡建设工作队、社会事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队、农业农村工作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及党政综合办公室“六队一室”运行机制,并对每个队室人数编制和岗位进行了核定设置。在全镇55名“老干部”中,共核定编制53人,设定岗位53个。通过定编设岗,使全体干部感受到了一定压力,有效增强了干部抓落实、抓创新、抓发展的工作动力。
二、准确定位“认岗”。全体干部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兴
趣爱好、作风能力、工作实绩、工作特长及群众公认程度等,认真填写了《马峡镇机关干部竞争上岗报名登记表》,就自己对该岗位工作的认知程度、胜任能力及今后的一些思路打算进行了详细说明,使全体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有了一个明确认识,找准了自己在全体干部中的工作定位。通过认岗,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干部赶、学、比、超的进取意识,切实增强了干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民主公正“定岗”。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本着更利于干部发挥自身优势、更利于干部施展自身才华的思路,根据干部本人意愿、自身优势、平时表现和本考核结果,通过个人提名、举手表决和会议评价等环节,各工作队长为本工作队所涉及的岗位进行了“量身选材”。经过激烈的竞争,大多数干部如愿以偿,竞争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有4名平时工作表现较差的干部落选待岗。通过民主公正定岗,使全体干部走出了“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转的,转的不如捣蛋的”的思想误区,进一步增强了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四、靠实责任“上岗”。为了真正使当选干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工作队与每位干部签订了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让每个干部都能对号入座,知道本岗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该达到什么标准,增强了工作的操作性。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干部考核制度,对单项工作进行周按排、月通报、季督查,加大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对政治素质差,工作能力差,工作实绩差,纪律观念差的干部进行待岗处理,消除了干部竞争上岗后“一劳永逸”的错误思想,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
五、严格考核“履岗”。干部作风转变后能不能长期保持是检验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为了巩固提升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成果,镇上制了“千分制”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对干部进行24小时“全天候”考核,规范干部的工作纪律和生活行为。每月由工作队对本队干部进行打分排名,对连续三个月排名靠后的干部由工作队长进行谈话诫勉。半年进行综合排名一次,对排名靠后的干部待岗一月,视其待岗期间表现,或重新上岗或继续延长待岗时间。年终对综合排名靠后的5名干部取消其评先选优资格、推荐回城工作资格及各种福利待遇,直接确定为不称职或不合格等次。
在本次“双定双选”机关干部竞争上岗活动中,全体干部既是参与者、实践者、又是监督者,扩大了干部对党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出使全体干部牢固树立了“有为才有位”思想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