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店乡苍湾村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苍湾村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苍湾村位于南华山脚下、海原县史店乡政府驻地南1公里处,耕地面积26069亩,其中水浇地2000亩。辖沙沟
一、沙沟
二、沙沟
三、苍湾上、苍湾下、牛团、保庄、油坊院、芦子沟、坊庄、羊套子和碾子沟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4768人,是一个纯回族聚居区。近年来,苍湾村将红葱产业作为本村的“拳头”产业来抓,通过培育基地,引进红葱新品种,提高红葱品质。积极组建红葱产业发展协会,拓宽经营渠道,并且积极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证和产品注册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做大做强“黄石崖红葱”品牌。同时,我村抓住海原县在中部地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机遇,积极组织动员群众种植马铃薯,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8000亩,特别是我村万亩脱毒马铃薯园区是我乡3个马铃薯种植园区当中交通最便利、规模最大的园区之一。成为我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极。
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村民的物质腰包在逐渐的鼓起来,可是精神腰包确在逐渐瘪下去。以前到冬闲时,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乡,农家院里唠家常的妇女,无所事事四处乱窜的青年,使这个有着全乡“红葱种植基地”之称的村庄一到农闲时就变的死气沉沉,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苍湾村党支部首要的工作重心。
强化思想教育,为构建“平安诚信文明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党支部学习制度,坚持适地适时适宜和灵活培训的原则,上半年有80%的农村党员和45%的群众参加了党员冬训。在学习培训当中,坚持集中学习与座谈交流、与专题辅导等结合,注重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了“六有”,即有学习安排、有学习制度、有学习资料、有学习记录、有学习考勤、有学习成果。
强化文化娱乐活动,为创建“平安诚信文明村”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一是创造条件,加强文化娱乐活动的硬件建设。“成林文体大院”及1300多平方米文体活动中心的建成,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生态改善的新动力。
二是积极开展专题文化娱乐活动。注重创造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坚持以举行专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举行了“第十届农民运动会”切实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在本村开展创建“诚信村庄”、争做“诚信村民”活动
结合“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的开展,引导群众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增强诚信意识,全村诚信之风悄然兴起。
评选标准
1.遵纪守法,思想品德好。
爱党爱国,服务人民,学法守法,廉洁奉公,维护正义,诚实守信,自尊自爱。
2.学习进取,争作贡献好。
勤奋学习,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创业敬业,勤劳致富,热心公益,积极奉献。
3.崇尚科学,文明习惯好。
学用科学,崇尚文明,移风易俗,艰苦奋斗,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美化家园。
4.民主和谐,家规家风好。
民主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礼让邻里,团结互助,家风文明,弘扬正气。
5.少生优育,为国育才好。
晚婚晚育,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关爱女孩,教子有方,培养人才,为国争光。
评选程序
1.农户个人申报; 2.群众民主测评; 3.村支部审定; 4.乡党委考察; 5.乡党委审批。
在此次活动中我村共有14户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成林文体大院”
“成林文体大院” 是我村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大院占地5.5亩左右,由图书室、棋牌活动室、篮球场、村民休闲广场等组成。
1987年,李成林在热心村民的支持下组织了海原县第一次农民篮球赛,共有5个乡(镇)12支篮球队参加了比赛。
2000年,他自筹资金,腾出家人居住的3间房子开办了海原第一个家庭图书馆。
2005年,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团委、自治区体育局以及海原县委、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李成林建起了村里的文体大院,新建了130多平米的图书馆,如今,图书馆通过各方捐赠已拥有图书3万余册、各类报刊十余种、杂志一百多种。同年,李成林将“农民篮球运动会”更名为“农民运动会”,增加了羽毛球、乒乓球、拔河、象棋、下方、打梭等比赛项目。
2007年,李成林又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在油坊院村和北塘村分别建设了一个占地约100多平米的图书馆,并在当年的第六届农民运动会上新设了旨在鼓励当地农村妇女学文化的妇女识字项目。
2008年,自治区团委将宁夏第十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放在“成林文体大院”举办的第七届农民运动会上。这届运动会上,一支来自穆斯林宗教界的阿訇代表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唯一一支乡村回族穆斯林篮球代表队,运动会也首获冠名赞助。
2009年,第八届农民运动会将首届海原乡村花儿歌手大赛纳入,比赛中增加了家庭拣土豆大赛、拿硬腰、骑毛驴等带有明显乡土风味的项目。
2010年2月第九届苍湾村农民运动会,参加比赛的除过海原县10个乡(镇)的代表队外,海原县部分中学、劳务输出人员、阿訇代表队以及宁夏大学、自治区国税局、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团队都来参加,参赛人员达800多人。
2011年,第十届苍湾村农民运动会得到了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由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县财政局主办,史店乡党委、政府和“成林文体大院”承办。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兴文、县人大副主任李平、副县长柏国华、县政协副主席段成宝以及县直各部门、各乡镇30余个单位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本次运动会是在举国上下全面贯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入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之际召开的,是全县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史店乡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生活需求的具体体现,更是构建和谐海原的一次促进会。运动会为期6天,设篮球、象棋、短跑等12个竞赛项目和打梭、刺绣等8个民俗项目,来自县内外的二十余支代表队一千多名运动员参加。
自1987年举办海原县历史上第一次农民篮球赛到2011年第十届农民运动会闭幕,24年间,在区、市、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成林文体大院”里共举办了10届农民运动会以及第一届海原乡村花儿歌手大赛和第十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新建了近400平方米图书馆、600多平方米水泥篮球场,拥有3万多册图书,各种体育器材、棋牌活动室、村民健身休闲广场一应俱全。23年如一日的坚持,李成林在一个“零物质境地”里打造出了全国知名的回族运动村,他本人也于2009年获得全国体育先进个人、宁夏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宁夏各大媒体对成林文体大院进行了多次采访报道。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成林文体大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2010年成林文体大院举办第九届农民运动会,县委、政府支持经费3万元;2010年县委协调教体局实施,新建篮球场1处714平方米。2011年第十届农民运动会的举办,县委宣传部、文广局、教体局、财政局主办,史店乡党委、政府及苍湾村成林文体大院具体承办,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兴文、县人大副主任李平、副县长柏国华、县政协副主席段成宝以及县直各部门、各乡镇30余个部门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充分展示了当代农村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现在的村貌是焕然一新,事业是蒸蒸日上,一改过去不良的气息;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精神生活。
总体来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苍湾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文化活动日趋丰富,民间文化日益繁荣,为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搭建了新的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篇:吴湾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材料
吴湾村里党旗红
干部忙来百姓乐
——记吴湾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材料
郑旗乡吴湾村位于乡政府西2公里处,黑海公路穿境而过,辖6个自然村,全村有农户543户,2872人,耕地面积18640亩,其中水浇地246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
近年来,吴湾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在调优做强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不断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全村呈现出社会治安稳定、村民遵纪守法、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08年、2011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区级“文明村”,2011年被评为全区“勤廉为民”工程五好先进村,今年又被县委确定为全县民风建设创建示范村。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领导重视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为不断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村上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组长,兵、青、妇负责人和各村村长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乡党委、政府精心指导、村党支部、村委会协调负责,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机制,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还健全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领导、目标责任、经费保障、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推动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依照本村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区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措施及推进计划,强化对群众的宣传引导,使创建“区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成为全村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目标。
二、加强群众教育,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全民整体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村党支部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并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一是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央、区、市、县制定出台的惠民政策、实用技术等为主要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法律法规、形势政策、科技知识等培训教育活动,通过培训,全村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宗旨观念进一步得到增强,群众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转变、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在全村涌现出了一批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的实干型干部和懂经营、会管理、能赚钱的新型农民。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坚持定规范、抓示范、促养成教育,注重从最基本的环节和行为规范抓起,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教材,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现代文明知识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推动了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营造出了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三是扎实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立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群众的思想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提高了广大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切实维护全体村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广泛开展选树典型活动,评选出无怨无悔、乐于奉献的老党员马正清,孝敬公婆的好媳妇罗守兰,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李百荣、罗进山,并开展民风建设先进事迹报告会,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广大党员群众以道德典型为榜样,知荣明耻,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在全村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树立行善、向善、积德、和谐、文明、向上的的新吴湾。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稳步推进全村新农村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用项目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围绕实施机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稳定韭菜传统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以土地流转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稳步提升西芹、胡萝卜等种植基地规模,发展壮大现代设施农业,着力打造蔬菜基地建设,多品种培育新区菜篮子。扎实建设好56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努力打造秋杂粮种植示范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行资源整合,着力做好吴湾村上吴湾自然村旧村改造项目。建成占地面积2668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建成党群活动室、宣传文化室、图书阅览室等多功能站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打印机等设施,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1个,为党员群众学习培训提供了场所。并按照“农闲多活动、农忙少活动、每月一活动”的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村党支部始终以治理“脏、乱、差”问题为着力点,持之以恒地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加强村组环境卫生设施配套,健全完善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积极改善村容村貌,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的人居环境。
四、创建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群众参与是基础。村党支部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在深入宣传“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目的、意义、内容和程序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户申报、组评定、村审核、张榜公布、乡审批备案”等程序,扎实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全村涌现出 “十星级文明户”23户,县、乡、村分别召开表彰大会,对各类先进典型进行了隆重表彰,全村人人“追星”、人人“赶星”、人人争当“明星”蔚然成风。结合道德评议和“进农家”活动,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了“文明之星榜”,宣传全村各类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全村形式了“新人新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管”的良好氛围。依托村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阵地,本着“农闲多活动,节庆日重点活动”的原则,坚持组织开展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每年开展农民运动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10场次以上,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逐渐提高,不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但是,我们深知,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止境,勤劳善良的吴湾人民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扎实苦干,开拓创新,推动吴湾村精神文民建设再上新台阶、再铸新辉煌。
我是郑旗人,生就正起身;坚决跟党走,永做文明人;永远不能忘,我是郑旗人。
第三篇:大湾村远程教育汇报材料
发挥远教优势 助农增收致富
——连儿湾乡大湾村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典型事迹
十月,天高气爽,步入大湾村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示范基地,只见上千亩的党参、黄芪苗长势喜人,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这是大湾村近年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发展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取得的喜人景象。
大湾村地处连儿湾乡西北部,现有14个村民小组,386户,农村人口1698人,现有劳动力933人,党员41人(女5人),耕地面积5500亩,其中粮播面积4170亩。
由于大湾村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差,群众靠天吃饭,种植的小麦、蚕豆一直以来都是产量低,价格便宜,使全村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湾村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方针,以产业调整为重点,以远程教育为手段,带领群众走以扩大党参种植面积,壮大黄芪育苗产业的发展路子,使群众收入大幅提升,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建好站点,党员群众尝到了甜头
村党支部把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科学手段,抓住其教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生动、直观等群众容易接受的特点,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为了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为老百姓服务,在管好用好远程教育方面,村党支部积极想办法,添措施,切实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首先,在制度建设上,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大湾村远程教育管理员职责》、《大湾村远程教育课件管理制度》、《大湾村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等工作制度。其次,在教学培训上,一方面,按照乡上安排的支部书记和远教管理员的培训任务,积极参加远程教育技能培训,通过对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农村党建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远程教育工作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使远教管理员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信心。另一方面,扎实抓好党员群众的培训,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认真执行每月2次的集中学习和每季度1次示范性学习的培训制度,强化对党员群众技术知识的培训。第三,在为老百姓服务方面。谈及远程教育,大湾村党支部书记牟志权是这样说的:“只要村民有需求,我们就尽量满足,只要村民想学习,我们就搞好服务,只要村民想发展,我们就给予帮助。”正因为如此规范的管理、饱满的工作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几年来,大湾村的远程教育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远程教育已经融入了大湾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尝到了甜头的大湾村农民群众用顺口溜表达他们对远程教育的喜爱:“远程教育是个宝,致富信息早知道。鼠标一点能听课,名师专家能传招。科学技术奔小康,农民心里乐呵呵。”
抓好教学,老百姓学到了技术
大湾村党支部以“搞好培训提素质,提升素质促经济”为目的,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技能为落脚点,结合农村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扎扎实实抓好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大湾村党支部认真思考,反复研究,采取了四种教学方式,为党员群众学政策、学技术提供帮助和服务。首先,组织党员群众“吃大餐”。就是坚持“政治理论集中学、重要节目全员学、先进典型普遍学”的要求,既有组织地开展教学,也尽量不让教学影响生产生活。灵活安排培训地点,把培训班设在“农家课堂”和示范基地,举办种植技术现场交流会,既方便了群众就近参与,又辐射带动了周围农户的发展。其次,根据村民实际“开小灶”。就是分类施教,抓好不同类别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根据党员群众的不同特点,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设班开展“零距离”培训学习。利用远教助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深化拓展年系列活动,抓好流动党员、流动人口的学习和管理,提升了学习效果。再次,给党员群众派发“点菜单”。大湾村积极开展“点菜”式收集信息,把党员群众想要了解的信息收集、归纳并反馈乡远教办。“做菜”式落实片源,结合群众需求,做到“菜单”内容丰富化。“上菜”式按需播放,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第四,结合实际“送快餐”。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如每年结合二月牛羊疫情防治,村党支部适时组织全村养殖农户在养殖大户张德义养殖基地现场开展防疫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全村养殖户养殖技能,确保实现增收致富。
用好远教,产业得到了发展
2009年年初,大湾村党支部在一次远程教育学习会上,为给全村寻求增收项目,村党支部书记牟志权和主任周满斌不辞辛苦在远教网上搜索适合大湾这种干旱少雨的气候类型所适合的经济作物。经过党员群众仔细研讨,认为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非常适合于干旱少雨的大湾村。随后,在村“两委”的协调和呼吁下,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出资近万元从岷县调集党参和黄芪苗发放给部分村民试种植,当年试种的村民实现户均增收250至300元,村民们笑着说,这是远程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成果。
2010年以来,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户及致富 能手观看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相关技术资料,村党支部书记组织5人到岷县学习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技术,并根据田间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多次聘请县乡农艺师到田间查看指导农民,定期发放科技资料,给农民讲授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科技及操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从根本上充实了农民的生产技术,依托科技,依托市场,发展以党参、洋芋种植和黄芪育苗为龙头的种植业。按照“政府鼓动、产业推动、市场拉动、能人带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种、养大户的带动作用,带头种植党参、洋芋和黄芪育苗,使该村去年农民收入的90%来自于洋芋和中药材。全村122户农户种植党参1280亩,创产值1200万元,950亩的黄芪育苗更是达到了平均亩收入达到1万元。试种成功后,2011年大湾村把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作为党支部抓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的示范项目,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利用群众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浇灌党参和黄芪苗,探索生态发展模式。2011年,全村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种植农户达到320户,种植规模扩大到2800亩,因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预计能实现产值2200余万元。
过去的大湾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村内严重缺水,经济发展先天不足。而今的大湾村,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在全面铺开,洋芋种植已高达2000亩,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种植达2800亩,牛羊养殖规模达到3000余头,预计年内出栏肥猪和仔猪近1000头,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历史回环往复,斗转星移,岁月的沧桑演绎着这片土地上远程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诠释着大湾村党员群众借力远程教育发家致富的足迹。如今的大湾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环境幽雅、和谐稳定,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湾村将继续在远程教育致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扬帆远航。
第四篇:XXXX村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XX镇XXX村精神文明建设
汇报材料
XX镇XXX村位于XXX,人口XXXX余人,耕地XXXX亩,长期以来,XXX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了团结友爱、崇尚科学、弘扬正气、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三个文明”建设取了较好成绩。
一、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
1、在该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就把环境整治纳入了规划范围之内村庄建设分布合理,村部环境优美,相关绿化等设施配套到位。进一步整治村容环境,清理占道“五乱”治理。加大对违章搭建、违法建设的拆除力度。
2、该村在抓好经济的同时,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规划,完成村内道路的全面规划建设,供电线路改造成绩显著,优化了生活条件。道路两边及居民集中地区均设有垃圾池,绿化配套设施完善。
3、成立了保洁领导组,聘请了专门保洁员,定期对全村的垃圾池和道路两边的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对路面进行保 1
洁。村庄、道路绿化、美化、净化,整洁有序。基本杜绝了“脏乱差”现象,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群众对村庄环境交口称赞。
二、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近年来,XXX村立足本村实际,把发展经济放在工作首位。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食用菌和蔬菜种植,目前拥有食用菌生产基地X个,种植优质蔬菜XXX亩。新建、扩建蔬菜大棚XXXX个,在养殖业方面,优先提供场地,并积极提供服务和协调贷款,建成万只养鸡场X个,生猪存栏XXX头,养殖户达XXX余户。
在万亩土地整理项目中,新修道路XXXX平方米,新打配机井XX眼,铺设地埋线XXX米,为全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组织全体村民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发展,以股份制形式,投资XXX余万元开辟了XXX至XXX、XX至XXXX的公共客车路线,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增加了个体经营户的收入。引导、鼓励、支持群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全村经商务工人员达到总人口的70%以上,个体经营户发展到XXX
余户,目前,个体经营户不仅具有可观的利润,而且发展势头强劲。
积极鼓励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也为村上带来了信息,为村上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全村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达XXXX余人。
三、积极开展文明创建
XXX村成立了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坚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全村情况,探讨工作新举措、新思路,努力开拓创建工作新格局。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在工作中切实按照创建规划,有序推进工作,由于村两委主要领导亲自抓,组织措施得力,保障了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积极探索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一些村民们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大力发展公益事业。
1997年,通过全村村民的认真讨论,对村上进行了全面规划。在村镇规划中,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干部群众昼夜工作,拆除旧房XXX百余间,修通了八条大街,并陆续进行了硬化,宅基地统一方化,经过XXX多年的努力,形成现在XX横XXX纵,主干道硬化畅通的新农村格局,推动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村又多方争取资金20余万元,新修一座文化大院,集图书室、微机室、投影室于一体,并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投资5万余元新建娱乐广场一座,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XXX村党员先锋作用日益突显,村民致富能力日益增强,实体经济日益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形成了想发展、盼发展、议发展的良好氛围,党支部一班人也正信心百倍地带领群众,与时俱进,拼搏进取,共同开创XXX村更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唐湾村汇报
唐湾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汇报材料
唐湾村党支部 唐湾村村委会
(2012年5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唐湾村党支部、村委会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各位领导对唐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本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唐湾村有6个合作社,275户,1004人,耕地面积2137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51元。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2名,外出流动党员6名。全村共有贫困户74户146人。2012年全村玉米制种面积2368亩,甜叶菊、花卉等特色种植面积达到200亩。肉牛养殖达1800头,户均6头以上。2011年修建占地面积80亩的千头乳肉兼用型基础母牛养殖小区一处。双列式高标准牛舍20栋,计划建设修建管理房3000平方米,铺垫道路1200米,架设高低压线路1600米,架设自来水管道1800米,并配套建设值班室、防疫室等设施,入驻农户 户。今年,继续扩大养殖小区规模,设计规模为 头,有 户农户进行申报,目前已完成道路铺垫,场地平整,圈舍修建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二、“双联”行动开展情况
我村共有贫困户74户146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以后,联系帮扶唐湾村的单位有:县文化委、文联其中县文化委、文联27名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37户,镇政府 5名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6户。蓼泉国土资源所5名干部联系贫困户6 户。至目前各联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市委组织部帮助墩子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帮助修订完善了养殖小区和村社区服务中心三年建设规划。并承诺解决修建社区服务中心部分资金。联系有资质的单位为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民公寓楼建设进行设计规划,联系干部平均联系走访慰问贫困户3次以上,并为部分联系户带去了生产生活物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2件次。
二是县委组织部针对墩子村重点工作落实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相关21个单位在墩子村召开了重点工作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养殖小区和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中高低压线路架设、土地审批、环境评价、建设资金等实际问题23件,并承诺解决修建社区服务中心部分资金。联系干部积极为联系户解决生产资金短缺、劳力不足、生活困难等问题,并每周安排2名干部住到村上协调解决各项工作。
三是县畜牧局帮助对墩子村养殖小区的规划、选址、招投标、铺设道路、修建等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并安排1名干部驻扎到养殖小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积极为养殖小区农户协调争取惠农贴息贷款。同时,组织技术干部对村上的养殖大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6场240人次,联系干部走访联系户平均2次以上。
四是镇干部积极参加帮扶工作,为每一户联系户发放了民情联系卡,确保在关键时刻能找到干部,针对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帮扶计划。镇党委组织联系干部在走访联系户的同时,为联系户宣传政策、化解矛盾、帮干农活、清扫卫生。
三、“双联”行动取得成效
活动展开以来,联户干部共联系走访群众109户,与党员群众谈心320多人(次),与困难群众结“穷亲”109对,收集涉及计生、低保、土地、林木、赡养等方面的村情民意80多条,提供致富信息200多条。并为部分贫困户带去衣物、大米、面粉、清油、化肥等生产生活物资,为贫困户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在联村单位的帮助指导下,全村共落实玉米制种面积4500亩,已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千头乳肉兼用型养殖小区建设已完成道路铺垫2.6公里,平整场地46000平方米,架设污水管道1公里,修建化粪池2座,2.2公里的高低压线路,并配套150KV的变压器,栽植2.7公里防风林带和美化绿化1.8公里的小区主干道。养殖小区工程已动工修建,预计6月底完工投入使用。农民公寓楼、村务活动中心、农民体育文化广场建设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四、联系群众意见建议
2012年3月8日至12日,根据镇党委政府安排,在召开村两委会后,联户干部在墩子村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民意调查,详细询问了联系户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村班子建设和村组基层民主管理情况,支柱产业、劳务 输出、发展思路等情况,重点了解了村社贫困户家庭状况、贫困原因及群众最关注和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民意调查共走访农户109户,调查中向联户干部发放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意调查表,表中共有11项内容如关于最需要解决的的困难,关于希望在精神文明方面提供什么服务方面,关于对自己脱贫致富方面,关于干部作风问题,关于对党和政府的最大期望以及对于联村联户的要求等方面。通过调查,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后,通过分析归纳认为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好群众最迫切、最期盼、最紧要的部分农路建设和人畜饮水问题;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向规模要效益。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等方式,实施大户带动、典型推动的工程,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比如日光温室、大拱棚等。三是针对当前以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局面,开展各种培训,使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