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时间:2019-05-13 11:1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篇: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一、项目概述

按照上海市推广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的统一指导下,在长宁、卢湾两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试点基础上,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推广城区。根据新区实际,网格化管理分两期推进,进行分布式实施。2005年第四季度到2006年12月,在146.2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推开,先完成城市网格化系统建设的基本内容。2007年以后,为完善和拓展阶段,在第一期建成试运行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现全区范围内广义的网格化管理。

新区地域面积570平方公里,一期和二期将其划分为8545个网格,其中城镇化地区划分了7830个万米单元网格,郊区划分了715个大网格;对5大类、84种城市部件实现统一编码,实施数字化管理部件总量为311.1万个。

二、管理体制

浦东新区建立了一个区中心,六个功能区中心,并组建了241名监督员组成的监督员队伍。监督员通过“城管通”这种专用工具,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并及时传送到监督中心,中心接线员与值班长收到信息后,立即上报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大厅的屏幕上随时可以按照类别搜索到相关地点的信息。这种模式不仅精确、效率高,而且可以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管辖区域。

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按照“三级平台,四级派单”的总体架构设计。“三级平台”即“区平台、功能区域平台、街镇平台”,逐步建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管理体系,切实发挥街镇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以“三级平台”为基础,建立“四级派单”机制,即街镇派遣为一级派单,功能区域平台派遣为二级派单、新区平台派遣为三级派单,新区监察委派遣为四级派单。整体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应用系统 上海浦东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包含了建设部标准的九大子系统,同时,结合浦东新区实际业务需要,进行功能拓展,增加了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业务短信子系统等模块。

四、系统建设

2006年初,数字政通浦东项目组进行前期调研,与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紧密沟通,编制方案,针对各实施环节的具体操作和需求为各用户提供可行性建议。2006年3月,数字政通北京研发组配合根据需求进行浦东网格化系统的现场开发。2006年4月,数字政通浦东项目组配合新区网格办及相关公司进行数据入库处理。2006年4月底,数字政通北京研发组进行接口开发调试工作。数字政通浦东项目组进行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平台搭建工作。同时配合北京项目组进行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系统操作手册的编写及培训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5月30日,数字政通北京研发组进行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平台软件系统调整、系统内部大联调工作,完成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平台软件开发工作量。浦东项目组完成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平台子系统的联调工作,并对终端使用环境进行相应调试,完成对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专业部门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2006年5月31日,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2006年底,金桥、三林、外高桥、张江、川沙五个功能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

2006年底,浦东新区区平台及六个功能区平台试运行,之后数字政通根据业主要求进行浦东特定需求的开发,随时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2007年6月,在第一期建成试运行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管理区域拓展到全区570平方公里。

五、项目特点

1、建成了“五位一体”的管理平台。

浦东新区网格化平台除了完成国家建设部合上海市建交委要求实现的功能之外,按照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要求,通过行政资源的充分整合,把网格化平台建成“资源共享”、“发现问题”、“指挥协调”、“监督评价”和“应急联动”五位一体的平台。

2、形成了“三级平台,四级派单”的工作模式。

根据浦东新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完成了区、功能区域、街镇(专业子平台)组成的三级平台架构,初步实现了区监察委、区监督中心、功能区域监督中心、街镇(专业管理部门)处置中心的四级派单机制。

3、整合了多渠道的信息来源。

网格化平台除了自身体系内具有的网格监督员发现上报问题这一信息来源外,还实现了和市12319城建热线、区110报警热线、区58606677环境热线以及社会监督员发现问题等多种信息来源的联动和整合。

4、全面应用领导移动督办、视频等技术,强化了高科技监督手段的应用能力。

自主研发了领导移动督办系统,为实时报告网格化日常工作的进展情况,第一时间落实领导督办的具体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还综合运用视频资源为城市常态管理、平安建设和应急联动提供实时的技术手段。

六、项目效益

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自2006年5月29日试运行以来,在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城市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07年度全区共接收上报案卷93334件,立案87372件,结案86290件,结案率为98.76 %.一些危及城市安全的隐患得到及时排除,结案率由运行初期的70%提高98%。

在新区城市管理实践中,城市网格化系统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作用已逐步得到显现。新区153个相关职能部门进入网格化管理系统,形成了区、功能区、街镇联动的工作网络,充分发挥了协同效应。

七、实施历程

2005年11月21日,市建设交通委向市府常务会报告了网格化管理工作,报告中明确2006年要在浦东等区推开,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当日,张学兵区长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新区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

2005年12月31日,召开区委书记办公会,专题研究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项目方案。并成为新区区委区府双重督办项目。

2006年5月31日,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并成功经受了6月上合组织峰会的检验。

2006年底,完成金桥、三林、外高桥、张江、川沙五个功能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

2006年12月,项目覆盖范围包括浦东新区建成区146.22平方公里。

2007年3月30日,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浦东新区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认为该工程总体思路清晰,技术实现成功,具有一定创新性。

2007年6月,在第一期建成试运行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现全区范围内广义的网格化管理。管理区域由146.22平方公里拓展到全区570平方公里。

第二篇: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导读:数字城管新模式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一、项目概述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滞后几乎成为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共性问题。北京市东城区与全国各城市的发展情况一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期间,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和理念滞后,政府管理缺位,条块分割,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交叉和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造成了信息滞后、管理被动,粗放、突击式、运动式管理成为常态。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迫在眉捷。

2003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课题组,针对《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运用“数字城市”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等思想和方法,依托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结合东城区城市管理的实际,提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构想,按照这一构想,东城区将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推出全区域、全时段的网格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东城区将借助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东城区25.38平方公里划分成10个街道、137个社区、1593个网格单元,由350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每个城市管理监督员随身携带具有无线传输和定位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即“城管通” 手机),分布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监督员使用“城管通”手机,居民只要拨打城市管理特服号***,就可以把遇到的城市管理中的如井盖丢失、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及时报告给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将通过专用网络迅速通知担负城市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通过一张网络和一个平台,将城市管理信息集纳于无形之中,不仅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也实现了对市民的意见、心声进行实时的收集与反馈。

“城管通” 研发项目作为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为城市管理监督员提供现场信息快速采集与传送的专用通讯工具(即“城管通”手机),利用实时无线通讯技术和政府政务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连接,在第一时间内详实准确地提供关于城市管理的现场资料,为城市管理部门的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此项目的研发得到了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务院信息办将其列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北京市信息办也将其列为北京市信息化重大应用项目。

二、管理体制

1、数字城管新模式介绍

数字城管新模式就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数字城管新模式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管理空间、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主体,是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的整合和创新。

2、创建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体制

设立城市管理新体制,对原有体制进行变革,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城市管理监督和评价机构(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协调和处理机构(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将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监督中心的主要职能:

负责城市管理中各种问题的信息采集、报送,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对本区城市管理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对城市管理的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

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能:

负责办理监督中心转来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派遣,并督办处置质量和效率;将责任单位反馈的办理结果核对后向监督中心反馈;协调各部门解决城市管理中重难点问题和属于市以上各部门处置的城管问题的协调工作。

3、新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 106-2005)的要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工作流一般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登记与核实、任务立案、任务分配与处理、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六个阶段。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三、应用系统

1、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是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而研发的专用工具。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相应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将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相关信息报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同时接受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领导的工作派遣与调度。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分为终端应用系统和服务器端应用支撑系统。终端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城市部件、事件所发生问题的各种现场信息,通过电话、表单、现场照片、录音和地理信息快速定位等多种采集手段,经无线网络将所采集到的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送到受理平台。

2、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

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设立呼叫中心是联系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窗口,主要工作是受理来自城市管理监督员、社会公众、市级平台的城市管理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审核,记录问题发生定位,立案后传递给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因此,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呼叫中心坐席工作人员提供问题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并实现与市级呼叫中心的信息交互工作。

3、协同工作子系统

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子系统运用空间网格、地理编码、工作流、WebGIS等技术,受理城管监督员通过“城管通”上报的城市部件和事件问题信息以及社会公众的举报信息,将任务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归档等环节关联起来,完成跨部门的任务流转和全程督查;实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和区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与督办,达到城市管理主动、精细、快速、统一的目标;通过整合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建立全时段监控、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管理体系。通过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子系统,实现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为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解决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中分工不明、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4、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

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是城市管理新模式实时、可视化的信息显示系统。通过大屏幕监督指挥系统,实现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实时监控、案卷办理状态和详细信息查询及城管监督员的实时调度,便于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有关领导实时了解东城区的城市管理状况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5、评价统计子系统

评价统计子系统通过采集网格化城市管理过程信息,在各种绩效评价数学模型基础上,应用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基于图表、地图形式表现的评价结果可视化功能,形成对区域、部门、岗位等方面的绩效评价,使管理者能够及时地掌握和分析城市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水平,从而达到对管理过程中问题的不断纠正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控制。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实现对城市管理的正确决策和长效机制的保持。

6、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系统基于B/S结构(包含面向地理信息的WebGIS服务),用于在线修改城市部件信息。系统为相关专业部门用户提供网上地图数据输入、编辑和更新工具,实现在线数据输入、编辑更新。

7、地理编码子系统

城市管理地理编码系统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数字城市地理编码技术提供了一种把具有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赋予地理坐标、进而可以为计算机所计算的方式。通过地理编码,将城市现有的地址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在地址名称与地址实际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8、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供系统管理人员使用。利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于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利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每个使用人员权限;可以配置使用地图数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添加图层和地物,每类地物相应的属性信息等等。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修改应用模型,避免了使用数据库系统本身工具进行系统维护,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系统管理人员无需了解系统数据库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就可以正确地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系统与数据扩展。

9、应用维护子系统

应用维护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维护城市管理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系统数据备份等日常维护工作。利用应用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

四、项目特点

“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是将现代工程科学与现代社会科学有机结合,自主研发的一种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将十几项数字城市技术整合集成应用于城市管理领域,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政府管理实践中的一项宝贵的创新成果,为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范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采用空间网格技术创建单元网格。从城市管理角度划分单元网格,开辟了一个新的地理编码管理体系。按照空间网格技术的原理,以社区为基础,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等原则,划分单元网格。同时兼顾了建筑物、城市部件的完整性和便于社会管理和日常监督的考虑。通过单元地理网格的划分,将城市管理部件、道路、社区、门址、建筑物、企事业单位、地名等要素通过单元网格直接建立地理位置关系,使单元网格逐步成为城市各类要素与地理信息发生关系的重要编码基础。

2、通过城市管理职责分层、分级,实现主动式城市管理模式。将市区划分为区、街道、社区和单元网格四个层次,明确每个层次城市管理的责任,通过分区即时监控,随时掌握城市的现状,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问题,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彻底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被动、盲目管理问题。

3、采用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实行分类、分项管理。通过普查将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处理之后,确定每个城市部件的地理编码并标注在地图上,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采用地理编码技术进行分类、分项处理,将城市管理内容全面细化,并且可以科学确定相应的责任单位,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确的转变,彻底改变城市管理对象不清、无序的现状。

4、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全新的信息实时传递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城市管理,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源的全方位采集,以保证对城市实行全区域、全时段监控与管理。

5、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全面整合政府职能。按照监控、评价与管理分开的原则,组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和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彻底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专业管理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到位的现象。根据新模式运行与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部门设置和职能,保证新模式的顺利运行和不断完善。

五、项目效益

新模式自2004年10月22日开始实际运行至今,从运行情况来看,软硬件系统和信息资源运行稳定、可靠,反映快速准确,数据精确翔实,处理流程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易学。双轴化的新型管理体制和新的城市管理流程,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第三篇: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一、项目概述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滞后几乎成为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共性问题。北京市东城区与全国各城市的发展情况一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期间,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和理念滞后,政府管理缺位,条块分割,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交叉和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造成了信息滞后、管理被动,粗放、突击式、运动式管理成为常态。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迫在眉捷。

2003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课题组,针对《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运用“数字城市”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等思想和方法,依托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结合东城区城市管理的实际,提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构想,按照这一构想,东城区将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推出全区域、全时段的网格化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应用系统”。东城区将借助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东城区25.38平方公里划分成10个街道、137个社区、1593个网格单元,由350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每个城市管理监督员随身携带具有无线传输和定位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即“城管通” 手机),分布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监督员使用“城管通”手机,居民只要拨打城市管理特服号***,就可以把遇到的城市管理中的如井盖丢失、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及时报告给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将通过专用网络迅速通知担负城市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通过一张网络和一个平台,将城市管理信息集纳于无形之中,不仅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也实现了对市民的意见、心声进行实时的收集与反馈。

“城管通” 研发项目作为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为城市管理监督员提供现场信息快速采集与传送的专用通讯工具(即“城管通”手机),利用实时无线通讯技术和政府政务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连接,在第一时间内详实准确地提供关于城市管理的现场资料,为城市管理部门的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此项目的研发得到了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务院信息办将其列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北京市信息办也将其列为北京市信息化重大应用项目。

二、管理体制

1、数字城管新模式介绍

数字城管新模式就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数字城管新模式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管理空间、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主体,是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的整合和创新。

2、创建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体制

设立城市管理新体制,对原有体制进行变革,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城市管理监督和评价机构(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协调和处理机构(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将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监督中心的主要职能:

负责城市管理中各种问题的信息采集、报送,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对本区城市管理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对城市管理的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

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能:

负责办理监督中心转来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派遣,并督办处置质量和效率;将责任单位反馈的办理结果核对后向监督中心反馈;协调各部门解决城市管理中重难点问题和属于市以上各部门处置的城管问题的协调工作。

3、新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 106-2005)的要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工作流一般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登记与核实、任务立案、任务分配与处理、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六个阶段。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三、应用系统

1、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是为城市管理监督员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而研发的专用工具。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相应功能的信息采集器在所划分的区域内巡查,将城市部件和城市事件的相关信息报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同时接受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领导的工作派遣与调度。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分为终端应用系统和服务器端应用支撑系统。终端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城市部件、事件所发生问题的各种现场信息,通过电话、表单、现场照片、录音和地理信息快速定位等多种采集手段,经无线网络将所采集到的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送到受理平台。

2、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 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设立呼叫中心是联系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窗口,主要工作是受理来自城市管理监督员、社会公众、市级平台的城市管理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审核,记录问题发生定位,立案后传递给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因此,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呼叫中心坐席工作人员提供问题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并实现与市级呼叫中心的信息交互工作。

3、协同工作子系统

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子系统运用空间网格、地理编码、工作流、WebGIS等技术,受理城管监督员通过“城管通”上报的城市部件和事件问题信息以及社会公众的举报信息,将任务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归档等环节关联起来,完成跨部门的任务流转和全程督查;实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和区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与督办,达到城市管理主动、精细、快速、统一的目标;通过整合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建立全时段监控、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管理体系。通过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子系统,实现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为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解决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中分工不明、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4、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

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是城市管理新模式实时、可视化的信息显示系统。通过大屏幕监督指挥系统,实现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实时监控、案卷办理状态和详细信息查询及城管监督员的实时调度,便于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有关领导实时了解东城区的城市管理状况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5、评价统计子系统

评价统计子系统通过采集网格化城市管理过程信息,在各种绩效评价数学模型基础上,应用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基于图表、地图形式表现的评价结果可视化功能,形成对区域、部门、岗位等方面的绩效评价,使管理者能够及时地掌握和分析城市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水平,从而达到对管理过程中问题的不断纠正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控制。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实现对城市管理的正确决策和长效机制的保持。

6、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系统基于B/S结构(包含面向地理信息的WebGIS服务),用于在线修改城市部件信息。系统为相关专业部门用户提供网上地图数据输入、编辑和更新工具,实现在线数据输入、编辑更新。

7、地理编码子系统

城市管理地理编码系统是网格化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数字城市地理编码技术提供了一种把具有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赋予地理坐标、进而可以为计算机所计算的方式。通过地理编码,将城市现有的地址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在地址名称与地址实际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8、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供系统管理人员使用。利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于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利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每个使用人员权限;可以配置使用地图数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添加图层和地物,每类地物相应的属性信息等等。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修改应用模型,避免了使用数据库系统本身工具进行系统维护,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系统管理人员无需了解系统数据库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就可以正确地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系统与数据扩展。

9、应用维护子系统

应用维护子系统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维护城市管理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系统数据备份等日常维护工作。利用应用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

四、项目特点

“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是将现代工程科学与现代社会科学有机结合,自主研发的一种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将十几项数字城市技术整合集成应用于城市管理领域,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政府管理实践中的一项宝贵的创新成果,为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范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采用空间网格技术创建单元网格。从城市管理角度划分单元网格,开辟了一个新的地理编码管理体系。按照空间网格技术的原理,以社区为基础,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等原则,划分单元网格。同时兼顾了建筑物、城市部件的完整性和便于社会管理和日常监督的考虑。通过单元地理网格的划分,将城市管理部件、道路、社区、门址、建筑物、企事业单位、地名等要素通过单元网格直接建立地理位置关系,使单元网格逐步成为城市各类要素与地理信息发生关系的重要编码基础。

2、通过城市管理职责分层、分级,实现主动式城市管理模式。将市区划分为区、街道、社区和单元网格四个层次,明确每个层次城市管理的责任,通过分区即时监控,随时掌握城市的现状,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问题,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彻底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被动、盲目管理问题。

3、采用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实行分类、分项管理。通过普查将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处理之后,确定每个城市部件的地理编码并标注在地图上,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采用地理编码技术进行分类、分项处理,将城市管理内容全面细化,并且可以科学确定相应的责任单位,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确的转变,彻底改变城市管理对象不清、无序的现状。

4、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全新的信息实时传递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城市管理,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源的全方位采集,以保证对城市实行全区域、全时段监控与管理。

5、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全面整合政府职能。按照监控、评价与管理分开的原则,组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和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彻底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专业管理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到位的现象。根据新模式运行与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部门设置和职能,保证新模式的顺利运行和不断完善。

五、项目效益

新模式自2004年10月22日开始实际运行至今,从运行情况来看,软硬件系统和信息资源运行稳定、可靠,反映快速准确,数据精确翔实,处理流程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易学。双轴化的新型管理体制和新的城市管理流程,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系统本身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在90%以上,而过去只有30%左右;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8%,问题办理结案平均时间仅为7.5小时,而过去则要一周左右;案卷处置结案率为 97.3%平均每月处置问题2000件左右,而过去每年只能处置部件问题五六百件,事件问题四千件左右;现在处理问题件数是过去的5.4倍。

新模式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显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新模式共投入1684万元(含300多万元土建),但却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北京天则经济技术研究所的经济评估报告结论:新模式至少每年为东城区居民带来约1.58亿元的新增福利;节约成本5400多万元;引致每年约1.58亿元的土地收益增量;解决411个就业岗位。如果全国660个城市应用新模式,每年可带来约1464亿元的总成本节约和约575亿元的社会福利增量,并创造约46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六、实施历程

2003年11月,提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内涵、外延、框架、流程、指导思想,提出万米单元网格、城市部件、信息采集器——“城管通”和信息实时传递系统、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两个轴心等创新的具体设想。

2004年2月-4月,征求专家意见,布置调研任务,召开城市管理研讨会明确了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总体框架和10个创新点的设想。课题组提交课题报告,取得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确认证书。2004年6月,数字政通中标成为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主要的软件开发商。

2004年8月18日,完成了城市部件普查、建库和地理编码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并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2004年8月-10月,进行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开发。

2004年10月22日,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完成系统开发和联调,上线投入试运行并首次对新模式进行试验性演习。

2005年1月27日,项目监理公司对“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项目”进行初验审查,经过测试,各系统基本达到需求书、合同及设计方案的要求,各功能运行基本正常,测试用例合理详实,均通过初验审查。

2005年3月23日,市科委在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召开新模式科技成果验收、鉴定会,市科委主任马林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陈述彭、崔俊芝、刘先林院士及专家组成员一致通过科技成果验收和鉴定。

第四篇:城市管理网格化实施办法

园区城市管理网格化实施办法

建立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长效机制,重视源头管理、提升工作效能,全面履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职责,动员社区管理部门、广大驻地单位,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逐步构建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现代化发展,应推行城市 管理“网格化”。

一、“网格化”管理的构建

1、以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所辖的区域为网格单位,一个社区、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为一个网格,园区所辖多少社区,划分为多少个城市管理网格,从而形成园区整体城市管理网络。

2、网格确定全面覆盖,周边界限明确,不留空白区域,不交叉重叠,区域内包括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

二、网格化管理的责任

1、社区、镇、村、组是城市管理网格化的责任主体,城市管理执法队为网格化管理基本责任单位,其负责人是网格化责任制责任人,进社区城管专干、爱卫专干为网格化责任制直接责任人。

2、每个网格由一名城管专干或爱卫专干负责,城管专干全权负责网格内城市管理事宜及巡查,城管专干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统一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担负核查处置的责任。

3、在醒目位置设置服务提示牌,公布直接责任人姓名、联系方式、责任内容,接受居民监督,共同解决社区内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网格直接负责人对网格内城市管理事宜全权负责。对设计城市管理范畴内的时间,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担负核查、处置、反馈的责任。

三、网格化管理的管理职责

1、设计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城管专干按照相关要求,协助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指导、督促所辖网格的“门前三包”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重点道路两侧、居民小区的占道经营、倚门设摊以及乱悬挂、乱堆放、乱晾晒、乱张贴、乱涂写等违规行为。指导督促所辖网格及时清扫道路、清运生活垃圾,保持良好的市容秩序。

2、设计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及时发现、制止违法建设,并按照权限和程序作出处置,对违规、违法行为和时间予以及时的纠正和查处。

3、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及时查处占压、占用、损坏绿地和树木的行为,确保人行道树上拉绳、挂晒等现象。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以及时纠正和查处。

4、涉及交通管理方面。成立交警队伍,对园区内机动车占道、乱停放的车辆进行整治。做到各类车辆停放整齐,有序排列。

5、及时纠正和查处其他违规行为。

四、网格化管理的责任考评。

1、网格责任考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考评以随机检查和日常督察相结合方式进行,同时参照园区管理部门和居民代表的评议。随机检查由园区城管办组织开展;日常督察由园区城管执法队组织开展。

3、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倒查方式进行追究问责。对市民投诉、上级执法机构巡查、媒体曝光等各类城市管理事件信息,倒查网格责任人责任。对城管办受理各类举报投诉的时间,网格责任人未及时发现的,发现一起记为网格责任人失责一次。

第五篇: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汇报

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汇报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前段时间,郑州市委副书记王璋专门到我局调研了我市的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当时他到荥阳调研的单位只有两个,另一个是工商局,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市已经把我局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作为了我市的一个标杆要立起来。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社会流动性在加速、开放性程度在增强,城市管理任务非常繁重,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我局要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统一、提高,多想办法,深入研究,切实把网格化管理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从而推动我市整体发展,更好地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要进一步解决思想上的重视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要把思想上的重视体现在对市委部署的深刻理解上。对于网格化管理工作,市委高度重视,推进这项工作是上级有要求,现实有需求,实践有成效。要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认识高度和工作大局出发,精心谋划“网格化管理”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抓好了,推动各项工作的基础就会逐步夯实。这也是市委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项工作的重要因素。二是要把思想上的重视体现在推进工作的力度上。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前段时间,我局花费大量精力,作了很多工作,从组织考察组到老鸦陈街道学习取经、到前期工作调研,从试点工作的实施,到面上全面铺开,局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同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应该说,我们今天的工作思路,是反复调研、扎实试点和系统总结基础上形成的,我们当前的成果,是在全局各级干部的齐心努力下取得的,我们决不能半途而废、敷衍塞责,而是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切切实实把各项工作抓到位。三是要把思想上的重视体现在谋求工作成效上。当前,局属各单位基本完成了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推进工作的第一步,千万不要以为网格划分了、团队组建了,任务就已完成了。下步,要集中精力引导网格管理服务体系投入正常运行,确保发挥作用。因此,我们的任务还很重,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推动、去督促、去落实。

二、氛围上要更浓厚

一要加强工作督查指导,进一步营造工作声势。局领导小组成员,长效办公室,要继续深入基层,加强对面上工作的督查指导力度。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也要亲自对本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这既是推动工作的需要,也是营造声势的需要。二要加大对面上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工作导向。借助新闻媒体推进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多角度多层面报道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对试点单位要着重提供促进运行、发挥作用等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其他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广播、公开栏、黑板报、标语等作用,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发动和舆论造势工作,切实把市委、市政府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要求与期望传达到基层一线、贯彻到基层一线,落实到基层一线,切实让群众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三要注重各类典型做法和先进工作典型的挖掘和培育,发挥示范点的带头表率作用。局长效办公室要及时总结提炼基层的成功做法,做好书面材料汇总,及时加以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对落实不力、工作后进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特别是试点单位,在下步工作中,要继续在规范网格管理和服务体系运行,发挥网格管理和服务体系作用上作出示范,继续为面上工作提供经验。

下载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管理网格化情况总结

    近日,岳池县城的居民们惊喜地发现,无论大街还是小巷随意摆摊设点、随意占道经营、随意违章停车等现象少见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干净城市又回来了„„这正是城市管理综合“新政”......

    网格化城市管理汇报材料20111206

    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商务区 (2011年12月8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评审: 下面,分三个方面简单对商务区申报项目作一说明。 一、关于项目实施背景 新城建设......

    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介绍

    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情况介绍 一、城市网格化管理基本概念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它依托数字城市技术,通过“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

    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办法[精选合集]

    【发布单位】上海市 【发布文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4号 【发布日期】2013-08-05 【生效日期】2013-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上海市人......

    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

    “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是将现代工程科学与现代社会科学有机结合,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将十几项数字城市技术整合集成应用于城市管......

    滨海区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工作完整版(含5篇)

    滨海区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门幼儿园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门幼儿园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报告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根据国家、市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浦东新区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方案》,结合学校发......

    上海市浦东新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上海市浦东新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创星评级”主题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册 (2011年)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2012年2月 浦东物业 我参与 我奉献 我分享 浦东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