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格化城市管理汇报材料20111206
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商务区(2011年12月8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评审:
下面,分三个方面简单对商务区申报项目作一说明。
一、关于项目实施背景
新城建设启动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已经进入由形态建设向功能建设和内涵开发转变的新阶段,新城面貌日新月异,品牌和知名度不断提升。而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居民对新城市容市貌、绿化、美化、卫生、有序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主要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
1、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转变,构建与现代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新城的城市化过程,其实是打破原有城乡二元体系,实现城乡结构、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重构的过程,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截止今年年底,商务区完成拆迁3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2年启动区10平方公里内的村庄和企业将全部拆除。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发展主题下,以往乡镇的传统管理理念和方式已不能满足商务区城市形态转变的要求。安镇原城市管理机构为街道城管中心和城市管理中队,其中城管中心负责市容环卫、市政养护职能,城管
中队负责市容秩序管理职能,工作人员数量合计20余人,根据安镇街道44平方公里范围计算,每名工作人员的管理范围为2平方公里,且由于装备配备不足、辖区人口分散、路网体系不健全等客观原因,城管队伍在工作中一般以街道镇区的日常秩序管理为主,无法将管理触角延伸至基层各村,大片地区处于村庄自治状态、管理水平低下,市容环境亟待改善。
2、现代城市管理赋予的新要求——工作重点必须由重建设向建管同步转变。近两年,是新城在市政配套建设方面投入最大,成效最明显的一个时期。预计到年底完成道路建设108公里,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形成。现代城市管理,三分建、七分管。在大量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能否坚持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城市管理,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努力由过去的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高水平、高效能管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民生改善带来的新期盼——工作方式必须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毛书记调研新城时多次指出,要让群众在新城生活感到骄傲和幸福,真正享受新城发展建设成果。而从目前来看,原有城市管理工作标准化和精细化程度不高,市容秩序管理方面仍以短期集中整治为主,日常管理工作较为松弛,居民群众缺乏有效的投诉途径,城市管理信息传达不畅,市容环境、噪音、占道经营、违章建筑、户外广告、渣土外溢等一
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
二、关于项目实施情况
整体思路:围绕“依法、精细、长效”的工作要求,以实施网格化管理为突破口,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细化管理内容、规范管理行为、落实绩效考核,真正建立起“统一指挥、协调运转、责任落实、反应快速”的工作新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实施路径:从工作主体、工作标准和工作效果三方面入手,构建包含日常监管、路面保洁、环卫作业、绿化养护、市政设施维修等各项管理职能的综合城市管理体系,全面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
1、构建网格化体系,实现工作主体和责任明晰化。简单来讲就是“四定”:即定格、定人、定责、定流程。一是定格。根据交通流量、道路区位、道路周边设施等因素,将商务区范围内的25条主要道路按三级标准划分等级,并按照 “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管理”的原则,参考路段交通流量、道路区位、周边设施等因素,结合路段管理要求,将商务区划分为A、B、C三类共计31处管理网格,其中核心区、镇区主要干道列入15处A级网格,集镇区次要道路、居民社区列入9处B级网格,各自然村、郊野路段列入7处C级网格,网格平均覆盖面积为1.32平方公里(山体占地未计算在内),其中镇区和核心区徒步巡查网格直径不超过1.5公里,自然村、郊野路段徒步巡查网格直径不超过3公里,车辆巡查网格直径不超过5公里。二是定人。成立城市管
理局和行政执法大队,将市容市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有机结合,组建了1支102人的城市管理专业团队。按任务轻重、工作量大小确定进入网格的人员数量,每个网格确保配备2至3名城管执法队员,并将社区干部、城管信息员、环卫工人、市政管理员、各单位“门前五包”责任人等管理力量统一纳入网格,实施分块管理。三是定责。在网格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体系中,城管执法队员负责网格巡查、监管,查处影响市容市貌的各类违章、违法现象,同时对网格内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考核;社区干部负责督促辖区单位落实“门前五包”、“庭院三包”,监管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组织爱国卫生运动大扫除;城管信息员负责负责辖区道路的日常巡查和违法建设的巡查、上报;环卫工人负责网格责任区内路面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市政管理员负责网格内市政设施维护、管理,负责监督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和使用城市排污管网等市政设施的许可实施情况,负责网格内城市排渍工作;临街单位“门前五包”责任人负责落实“门前五包”“庭院三包”责任制,积极配合城管执法队员做好城市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四是定流程。通过设立无线电通讯、流动车载监控及信息联络员等三大信息体系,构建以无线电通讯网络为主体、车载监控设备实时监管、信息员辅助一线巡查的城管网格的信息联动机制。在纵向体系划分上,通讯网络分为城管信息员、城管执法网格管理小组、城管执法中队、投诉受理信息反馈平台、城管执法大队等5级平台。日常运作模式为:信息员上报城市管理信息——
城管执法网格小组现场处理,并向上汇报协调事项——中队长负责呼叫支援,并将问题反馈至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将一线信息及市民投诉其汇报至大队长或相关职能处室,并将协调结果反馈至中队——大队长或相关处室协调管理力量解决反馈问题。
2、实施菜单化操作,实现工作内容精细化。为有效解决城市管理工作内容琐碎、工作覆盖面广、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而引发的管理工作不规范,推进日常管理菜单化,将城市管理日常工作分为市容、市政、环境秩序3大类共18项,各网格管理执法小组在巡查中只需根据菜单内容开展巡查管理,发现问题后对照内容填写管理菜单,拍摄现场照片,并将整改联发放给当事人,明确整改期限;对涉及市容、环卫作业管理的事项,则将联系单附上现场照片,提交投诉受理平台,由平台登记记录后,转交相关作业单位整改落实,并将作业情况纳入督查考核。
3、加强市场化运作,实现工作机制长效化。为提升市容市政项目管理养护水平,落实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管干分离,通过制定公用事业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委托专业招投标代理机构,依托政府采购中心平台,对管理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明确项目资质、管理标准和经费标准。商务区以网格化体系为依托,结合市容市政类行业管理标准,制定道路保洁、绿化养护、河道保洁、垃圾清运等9项管理考核办法,通过网格日常巡查,监督机构逐月考核,实现长效监管。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成效
1、基本构建了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中部门职能缺位、信息获取滞后、管理粗放被动、处置效率低下、监督评价缺乏等问题,实现了城市管理发现、处置、监控三个“提速”,从而孕育出精确、灵敏、快速、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机制。一是发现提速。通过网格化管理空间的无缝划分和管理单元的无缝管理,使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达95%以上,同时由于流程通畅,很多日常城市管理问题可解决在萌芽状态,克服了以往被动应付的管理模式。二是处置提速。网格化管理施行后,围绕“监督”、“指挥”两个工作轴建立了统一的资源调度和协调机制,使各职能部门协同运作,克服了多头处理、重复处理等弊端,行政效能得到了有效提升,克服以往职能不清,管理资源分散的弊病。三是监控提速。网格化管理实行后,形成全程监控,关口前移,对城市管理相关主体的综合绩效评价由过去凭主观印象演变为以客观数据评价,“透明清晰,一目了然”,能够督促各责任主体自身工作的优化和自觉提升。
2、有效改善了新城形象面貌。一是投诉受理全面落实反馈。实施网格化管理体系以来,商务区城管局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投诉148起,对每一起投诉均建立跟踪档案,积极整改落实,目前办结率100%,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各类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以管理网格为基础,完成先锋路、新华路、吼山路、山河路等核心区内主要干道两侧46个地块的渣土清运平整工作,挖运渣土140万方,平整地块165万平方
米,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核心区内的市容环境。以城管信息员和基层管理网格为依托,组织50余起大规模拆违行动,出动管理执法队员600人次,拆除违建面积40264.56平方米。将长期处于失管状态的背街小巷纳入城市管理网格体系,通过全面摸底,实施集中整治并落实长效管理,清理建筑垃圾83吨,整理各类乱堆乱建19处,绿化补植2252平方米。同时,户外广告乱设置、噪音扰民、占道经营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3、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将83.7万平方米镇区道路保洁,37.6万平方米绿化养护,核心区新建道路及高铁沿线两侧管理,市政设施管养维修,生活垃圾四集中清运管理、镇级以上河道保洁等项目纳入长效化管理体系。同时通过网格化体系,妥善解决城市管理中被征土地闲置、抛荒闲置问题。商务区创办了一家市政绿化公司,对于被征后未使用以及列入新城中远期开发的土地都实行“征地覆绿”,在胶南、安南、山河路、白丹山四个区域分别建设了苗木基地,通过招收苗圃种植和养护工人为当地群众提供再就业岗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无锡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一是有效解决了土地开发前资源浪费问题。所有被征待开发土地,均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和使用,有效避免了抛荒、闲置、乱搭乱建等现象。二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已经通过招聘苗圃养护工人,开辟了苗木种植、养护等新的就业途径,解决了80名当地群众的再就业问题,新增临时用工百余人。三是产生了良好 的经济效益。一方面,为新城开发建设建设储备了苗木资源,解决了新城建设的大部分苗木需求,刚刚竣工的京沪高铁安镇段沿线防护林建设中,光是苗圃提供的香樟就超过1万棵,据统计,四个苗圃已为新城贡献81.5万多平方米苗木,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原有苗木投资1690万元,现有苗木总价值已达1925万元,增值12%,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四是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截止目前,已在被征土地上建成苗圃1223亩,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多达70余种,为新城增添了4个天然氧吧式的生态公园,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评审,下阶段,商务区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网格化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全力打造无锡城市靓丽的东大门。
第二篇:城市管理网格化实施办法
园区城市管理网格化实施办法
建立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长效机制,重视源头管理、提升工作效能,全面履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职责,动员社区管理部门、广大驻地单位,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逐步构建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现代化发展,应推行城市 管理“网格化”。
一、“网格化”管理的构建
1、以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所辖的区域为网格单位,一个社区、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为一个网格,园区所辖多少社区,划分为多少个城市管理网格,从而形成园区整体城市管理网络。
2、网格确定全面覆盖,周边界限明确,不留空白区域,不交叉重叠,区域内包括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
二、网格化管理的责任
1、社区、镇、村、组是城市管理网格化的责任主体,城市管理执法队为网格化管理基本责任单位,其负责人是网格化责任制责任人,进社区城管专干、爱卫专干为网格化责任制直接责任人。
2、每个网格由一名城管专干或爱卫专干负责,城管专干全权负责网格内城市管理事宜及巡查,城管专干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统一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担负核查处置的责任。
3、在醒目位置设置服务提示牌,公布直接责任人姓名、联系方式、责任内容,接受居民监督,共同解决社区内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网格直接负责人对网格内城市管理事宜全权负责。对设计城市管理范畴内的时间,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担负核查、处置、反馈的责任。
三、网格化管理的管理职责
1、设计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城管专干按照相关要求,协助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指导、督促所辖网格的“门前三包”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重点道路两侧、居民小区的占道经营、倚门设摊以及乱悬挂、乱堆放、乱晾晒、乱张贴、乱涂写等违规行为。指导督促所辖网格及时清扫道路、清运生活垃圾,保持良好的市容秩序。
2、设计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及时发现、制止违法建设,并按照权限和程序作出处置,对违规、违法行为和时间予以及时的纠正和查处。
3、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及时查处占压、占用、损坏绿地和树木的行为,确保人行道树上拉绳、挂晒等现象。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以及时纠正和查处。
4、涉及交通管理方面。成立交警队伍,对园区内机动车占道、乱停放的车辆进行整治。做到各类车辆停放整齐,有序排列。
5、及时纠正和查处其他违规行为。
四、网格化管理的责任考评。
1、网格责任考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考评以随机检查和日常督察相结合方式进行,同时参照园区管理部门和居民代表的评议。随机检查由园区城管办组织开展;日常督察由园区城管执法队组织开展。
3、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倒查方式进行追究问责。对市民投诉、上级执法机构巡查、媒体曝光等各类城市管理事件信息,倒查网格责任人责任。对城管办受理各类举报投诉的时间,网格责任人未及时发现的,发现一起记为网格责任人失责一次。
第三篇: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汇报
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汇报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前段时间,郑州市委副书记王璋专门到我局调研了我市的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当时他到荥阳调研的单位只有两个,另一个是工商局,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市已经把我局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作为了我市的一个标杆要立起来。
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社会流动性在加速、开放性程度在增强,城市管理任务非常繁重,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我局要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统一、提高,多想办法,深入研究,切实把网格化管理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从而推动我市整体发展,更好地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要进一步解决思想上的重视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要把思想上的重视体现在对市委部署的深刻理解上。对于网格化管理工作,市委高度重视,推进这项工作是上级有要求,现实有需求,实践有成效。要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认识高度和工作大局出发,精心谋划“网格化管理”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抓好了,推动各项工作的基础就会逐步夯实。这也是市委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项工作的重要因素。二是要把思想上的重视体现在推进工作的力度上。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前段时间,我局花费大量精力,作了很多工作,从组织考察组到老鸦陈街道学习取经、到前期工作调研,从试点工作的实施,到面上全面铺开,局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同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应该说,我们今天的工作思路,是反复调研、扎实试点和系统总结基础上形成的,我们当前的成果,是在全局各级干部的齐心努力下取得的,我们决不能半途而废、敷衍塞责,而是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切切实实把各项工作抓到位。三是要把思想上的重视体现在谋求工作成效上。当前,局属各单位基本完成了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推进工作的第一步,千万不要以为网格划分了、团队组建了,任务就已完成了。下步,要集中精力引导网格管理服务体系投入正常运行,确保发挥作用。因此,我们的任务还很重,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推动、去督促、去落实。
二、氛围上要更浓厚
一要加强工作督查指导,进一步营造工作声势。局领导小组成员,长效办公室,要继续深入基层,加强对面上工作的督查指导力度。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也要亲自对本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这既是推动工作的需要,也是营造声势的需要。二要加大对面上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工作导向。借助新闻媒体推进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多角度多层面报道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对试点单位要着重提供促进运行、发挥作用等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其他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广播、公开栏、黑板报、标语等作用,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发动和舆论造势工作,切实把市委、市政府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要求与期望传达到基层一线、贯彻到基层一线,落实到基层一线,切实让群众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三要注重各类典型做法和先进工作典型的挖掘和培育,发挥示范点的带头表率作用。局长效办公室要及时总结提炼基层的成功做法,做好书面材料汇总,及时加以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对落实不力、工作后进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特别是试点单位,在下步工作中,要继续在规范网格管理和服务体系运行,发挥网格管理和服务体系作用上作出示范,继续为面上工作提供经验。
第四篇:城市管理网格化情况总结
近日,岳池县城的居民们惊喜地发现,无论大街还是小巷随意摆摊设点、随意占道经营、随意违章停车等现象少见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干净城市又回来了„„这正是城市管理综合“新政”带来的福音。把城市当家管,激发了岳池县城管人的探索创新活力。靠着大胆创新,精细贴心服务,他们在城市“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控制、“市场化”经营等“三化”建设方面“闯出”了一条精细化管理城市的特色之路。城市管理实现“网格化” 何为城市网格化管理?岳池的做法是改变了“突击式”的传统工作模式,按照减少指挥员、增加战斗员的原则,对执法和环卫的力量重新进行了优化,将原执法大队“六队一室”调整为五个执法队,由县局直接管理,分别负责全县五个责任区域,精细划分41个执法网格区域和9个环卫网格区域,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管理。在执法网格区域实行两人负责一段街区的管理,具体负责网格区内市容秩序的管理;在环卫网格区域实行一人负责一段街区的管理,具体负责网格区内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虽然明确划分了各自的责任区域和具体责任,但如何将这些工作机制落到实处?”面对疑惑,岳池城管局副局长张洪友说,“每一个网格责任区,都确定了网格人员负责。各网格人员每天上班、下班、中途都要打指纹签到,确保网格人员坚守在责任区域开展巡查、处置等工作。通过严肃纪律,强化责任,倒逼出了一种问责机制,增强了网格人员管理城市的责任感。” 在这种责任感的背后,是岳池城市管理工作的大胆创新。这种创新,新在城管人全心践行“把城市当家管”的理念,自觉担起管理城市重担,起早摸黑,错时工作,做到勤务跟着事务走,实现“无缝化”管理。这种创新,新在城管值班干部天天坚持上街开展巡查,天天不定时抽查指挥平台,并对巡查、抽查的情况进行处置问责。这种创新,新在城管局领导每周都要带领值班组利用中午、晚上、周末深入城区开展三次督查,现场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和处置,努力为市民营造一个祥和美丽的家园。在这种责任感的背后,是城管网格人员日复一日、忘我工作的辛苦;是环卫保洁公司推行环卫清扫分片负责机制和环卫工人的精心扫护;是城市管理指挥平台每天对各网格段人员进行随机视频点名,并对工作履职情况按制定的《网格化人员管理十条措施》逗硬执行,每周通报、每月奖惩的结果;是岳池城管人的一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城市管控实现“数字化” 城市管理,与民生息息相关,与城市形象如影随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将公安“天网工程”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使现有的城市管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充分挖掘、整合与利用,实现了数据共享、管理效能的最优化。这种管控数字化,体现在建设了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对县城区城市管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城区街道、广场的城市管理乱点乱象,积极受理举报投诉,快速反应,发出整改指令,监督整改全程,验收整改效果。这种管控数字化,体现在建设了指纹巡更考勤系统,在每个城管执法、环卫网格化责任段建设至少两个指纹巡更考勤点,安装指纹考勤机100台,制定《指纹考勤管理办法》,每天要求定时多次打卡签到,有效监督网格人员落实责任。这种管控数字化,体现在配备了即时通讯系统和多功能执法仪,每位网格人员配备对讲机,实现即时通讯,确保指令下达、情况报告更通畅便捷,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了有效监督执法和执勤管理过程,减少执法纠纷。这种管控数字化,体现在建设了gps车辆定位系统,每辆执勤车辆安装gps定位模块,精确定位车辆行使位置,有效监控车辆行使时速与路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正是靠着管控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解决了以往城市管理问题信息滞后、职责不明、相互推诿、处理缓慢、手段落后等弊端,城管工作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城市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经营实现“市场化” 在城市管理中,岳池县不断创新理念,以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和高效率为取向,逐步将市容环卫管理、市政维护和停车位管理等城市管理事务性作业逐步推向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管理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整合城市区域内的社会资源,在管理方式上合理授权与分权,使市场运作机制深入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了政府由“花钱养人、养事”向“养事不养人,以费养事,花合理的钱买优质的服务”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的转变。为加快城市经营市场化步伐,该县将涉及城市管理的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13座直管公厕管理、停车位管理等公益性服务工作以公平、公正、竞争的方式全部面向社会公开发包,与中标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管理成效以及服务质量与承包企业的管理费用“挂钩”。市场化的环卫保洁公司不断扩大清扫保洁区域,由公共区域外延伸至园区单位内部和居民小区;不断拓展新业务,除做好道路清扫保洁外,还承包了区域垃圾箱、公交站亭、道路指示牌和城区隔离带的保洁工作,另外还积极尝试非法小广告的清理整治工作,将城区喷涂式“牛皮癣”清除工作交由专业公司,对城区喷涂式“牛皮癣”实行即时清除,使“牛皮癣”清除工作更为专业化、效率化。同时,还将县城区路道旗广告的经营权面向市场公开发包,统一了路灯杆广告的制作规格,与中标经营单位签订《道旗广告管理目标责任书》,实现了“管”与“护”的分离,既提高了管理水平,又达到了美化市容的目的。“岳池城管局在全国率先推行的摊贩自治是一种非常好的城市管理方法,应当在全国各城市大力推行。”城市管理专家、中国城市管理协会会长罗亚蒙如此评价道。目前,岳池城管还探索出了保证金制度、商贩自治等特色经验,标准化建设26个放心早餐摊点、水果摊点、自行车修理摊点等便民摊点,有目的地尝试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达到便民利民惠民和有效利用城市资源的目标。同时,积极引入群众测评等社会监督机制,向市民公布服务监督电话,使服务企业的作业、管理质量得到有效监督,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的日常考核机制,实现奖优惩劣,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第五篇: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一、项目概述
按照上海市推广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的统一指导下,在长宁、卢湾两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试点基础上,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推广城区。根据新区实际,网格化管理分两期推进,进行分布式实施。2005年第四季度到2006年12月,在146.2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推开,先完成城市网格化系统建设的基本内容。2007年以后,为完善和拓展阶段,在第一期建成试运行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现全区范围内广义的网格化管理。
新区地域面积570平方公里,一期和二期将其划分为8545个网格,其中城镇化地区划分了7830个万米单元网格,郊区划分了715个大网格;对5大类、84种城市部件实现统一编码,实施数字化管理部件总量为311.1万个。
二、管理体制
浦东新区建立了一个区中心,六个功能区中心,并组建了241名监督员组成的监督员队伍。监督员通过“城管通”这种专用工具,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并及时传送到监督中心,中心接线员与值班长收到信息后,立即上报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大厅的屏幕上随时可以按照类别搜索到相关地点的信息。这种模式不仅精确、效率高,而且可以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管辖区域。
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按照“三级平台,四级派单”的总体架构设计。“三级平台”即“区平台、功能区域平台、街镇平台”,逐步建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管理体系,切实发挥街镇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以“三级平台”为基础,建立“四级派单”机制,即街镇派遣为一级派单,功能区域平台派遣为二级派单、新区平台派遣为三级派单,新区监察委派遣为四级派单。整体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应用系统 上海浦东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包含了建设部标准的九大子系统,同时,结合浦东新区实际业务需要,进行功能拓展,增加了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业务短信子系统等模块。
四、系统建设
2006年初,数字政通浦东项目组进行前期调研,与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紧密沟通,编制方案,针对各实施环节的具体操作和需求为各用户提供可行性建议。2006年3月,数字政通北京研发组配合根据需求进行浦东网格化系统的现场开发。2006年4月,数字政通浦东项目组配合新区网格办及相关公司进行数据入库处理。2006年4月底,数字政通北京研发组进行接口开发调试工作。数字政通浦东项目组进行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平台搭建工作。同时配合北京项目组进行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系统操作手册的编写及培训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5月30日,数字政通北京研发组进行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平台软件系统调整、系统内部大联调工作,完成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平台软件开发工作量。浦东项目组完成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平台子系统的联调工作,并对终端使用环境进行相应调试,完成对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专业部门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2006年5月31日,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2006年底,金桥、三林、外高桥、张江、川沙五个功能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
2006年底,浦东新区区平台及六个功能区平台试运行,之后数字政通根据业主要求进行浦东特定需求的开发,随时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2007年6月,在第一期建成试运行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管理区域拓展到全区570平方公里。
五、项目特点
1、建成了“五位一体”的管理平台。
浦东新区网格化平台除了完成国家建设部合上海市建交委要求实现的功能之外,按照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要求,通过行政资源的充分整合,把网格化平台建成“资源共享”、“发现问题”、“指挥协调”、“监督评价”和“应急联动”五位一体的平台。
2、形成了“三级平台,四级派单”的工作模式。
根据浦东新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完成了区、功能区域、街镇(专业子平台)组成的三级平台架构,初步实现了区监察委、区监督中心、功能区域监督中心、街镇(专业管理部门)处置中心的四级派单机制。
3、整合了多渠道的信息来源。
网格化平台除了自身体系内具有的网格监督员发现上报问题这一信息来源外,还实现了和市12319城建热线、区110报警热线、区58606677环境热线以及社会监督员发现问题等多种信息来源的联动和整合。
4、全面应用领导移动督办、视频等技术,强化了高科技监督手段的应用能力。
自主研发了领导移动督办系统,为实时报告网格化日常工作的进展情况,第一时间落实领导督办的具体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还综合运用视频资源为城市常态管理、平安建设和应急联动提供实时的技术手段。
六、项目效益
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自2006年5月29日试运行以来,在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城市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07全区共接收上报案卷93334件,立案87372件,结案86290件,结案率为98.76 %.一些危及城市安全的隐患得到及时排除,结案率由运行初期的70%提高98%。
在新区城市管理实践中,城市网格化系统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作用已逐步得到显现。新区153个相关职能部门进入网格化管理系统,形成了区、功能区、街镇联动的工作网络,充分发挥了协同效应。
七、实施历程
2005年11月21日,市建设交通委向市府常务会报告了网格化管理工作,报告中明确2006年要在浦东等区推开,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当日,张学兵区长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新区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
2005年12月31日,召开区委书记办公会,专题研究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项目方案。并成为新区区委区府双重督办项目。
2006年5月31日,浦东新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并成功经受了6月上合组织峰会的检验。
2006年底,完成金桥、三林、外高桥、张江、川沙五个功能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
2006年12月,项目覆盖范围包括浦东新区建成区146.22平方公里。
2007年3月30日,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浦东新区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认为该工程总体思路清晰,技术实现成功,具有一定创新性。
2007年6月,在第一期建成试运行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现全区范围内广义的网格化管理。管理区域由146.22平方公里拓展到全区57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