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丽江-大理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编写提纲
大理-丽江地区地质认识
实习报告
学院: 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大理-丽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编写提纲
一、前言
(一)实习时间、参加人员及组织情况;
(二)实习目的、实习主要过程和实习内容;
(三)实习区地理概况(附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二、区域地质概况
(一)区域地层
(二)区域构造
(三)区域岩浆岩(附区域构造纲要图)
三、大理-丽江实习区不同成因类型岩石的野外识别
(一)沉积岩(以大理海东地区碳酸岩、碎屑岩为例说明)
(二)变质岩(以大理西岸苍山群为例说明)
(三)岩浆岩(以大理海东岩脉与剑川盆地周缘火山岩为例说明)
四、大理-丽江实习区典型地质作用
(一)风化作用(以剑川盆地南缘玄武岩风化剖面说明)
(二)河流地质作用(以西洱河、苍山十八溪、金沙江地质作用及古金沙江河道地质特征、罗时江和弥苴河河口沉积作用(三角洲)为例说明)
(三)湖泊地质作用(以洱海地质作用为例说明)
(四)冰川地质作用(以玉龙雪山的冰川地质作用说明)
(五)地下水地质作用(以塘子铺温泉为例说明)
(六)构造地质作用(以向阳断层)
(七)地震地质作用(以大理三塔、丽江古城地震遗迹为例说明)
五、大理-丽江实习区地质资源
(一)矿产资源(以大理之大理石等为例说明)
(二)地下水资源(以塘子铺温泉、蝴蝶泉为例说明)
(三)地质旅游资源(以大理、丽江地区为例说明)
(四)水电资源(以金沙江、西洱河水利发电为例说明)
六、大理-丽江实习区主要地质灾害
(一)崩塌(以石鼓-黎明公路石鼓段为例说明)
(二)滑坡(以大保公路江风寺边坡治理为例说明)
(三)泥石流(以莫残溪泥石流为例说明)
(四)水土流失(以整个实习区为例说明)
(五)地震(以大理三塔、丽江古城地震遗迹为例说明)
七、实习后的感想
可以谈谈实习的收获、自己的感想、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某野外实习中观察到的地质内容例如资源、环境等谈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实习报告要求立意明确,资料详实,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自己认为有必要时也可附些图件说明问题。编写实习报告是每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而这些能力是地质学科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每个同学都应认真对待。
编写报告材料来源主要来自野外记录,可以参考有关的教材和书籍,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相互抄袭。
报告字数不得少于10000字(计算机打印),8幅素描图(采用相应的软件制作)和6张照片(数码照片)。
本次实习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每个人三方面的表现:
1、野外实习中的表现(30分);
2、野外原始记录(30分);
3、实习报告(40分)。
第二篇:丽江-大理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编写提纲
大理-丽江地区地质认识
实习报告
学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目录
大理-丽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编写提纲
一、前言
(一)实习时间、参加人员及组织情况;
(二)实习目的、实习主要过程和实习内容;
(三)实习区地理概况(附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二、区域地质概况
(一)区域地层
(二)区域构造
(三)区域岩浆岩(附区域构造纲要图)
三、大理-丽江实习区不同成因类型岩石的野外识别
(一)沉积岩(以大理海东地区碳酸岩、碎屑岩为例说明)
(二)变质岩(以大理西岸苍山群为例说明)
(三)岩浆岩(以九顶山斑状花岗岩、似斑状花岩、煌斑岩、剑川盆地周缘火山岩为例说明)
四、大理-丽江实习区典型地质作用
(一)风化作用(以双廊服务区玄武岩风化剖面说明)
(二)河流地质作用(以西洱河、苍山十八溪、金沙江地质作用及古金沙江河道地质特征、罗时江和弥苴河河口沉积作用(三角洲)为例说明)
(三)湖泊地质作用(以洱海地质作用为例说明)
(四)冰川地质作用(以玉龙雪山的冰川地质作用说明)
(五)地下水地质作用(以塘子铺温泉、石林为例说明)
(六)构造地质作用(以向阳断层、恐龙谷滇中红层小断层为例说明)
(七)地震地质作用(以大理三塔、丽江古城地震遗迹为例说明)
五、大理-丽江实习区地质资源
(一)矿产资源(以九顶山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大理之大理石等为例说明)
(二)地下水资源(以塘子铺温泉、蝴蝶泉为例说明)
(三)地质旅游资源(以大理、丽江地区为例说明)
六、大理-丽江实习区主要地质灾害
(一)滑坡(以大保公路江风寺边坡治理为例说明)
(二)泥石流(以莫残溪泥石流为例说明)
(三)地震(以大理三塔、丽江古城地震遗迹为例说明)
七、实习后的感想
可以谈谈实习的收获、自己的感想、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某野外实习中观察到的地质内容例如资源、环境等谈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实习报告相关要求
实习报告要求立意明确,资料详实,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自己认为有必要时也可附些图件说明问题。编写实习报告是每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而这些能力是地质学科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每个同学都应认真对待。
编写报告材料来源主要来自野外记录,可以参考有关的教材和书籍,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相互抄袭。
报告字数不得少于10000字,8幅素描图(采用相应的软件制作)和6张照片(数码照片)。
本次实习成绩的评定
主要根据每个人三方面的表现:
1、野外实习中的表现(30分);
2、野外原始记录(30分);
3、实习报告(40分)。
第三篇: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地质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后的最终成果,编写地质报告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认识的总结,是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富有创造性,内容真实、丰富、简明、扼要。要求文字工整,图件美观,要有封面、题目、报告编写人专业、班级、姓名、野外实习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审核人及报告编写日期等。
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字报告。
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前言
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实习区概况
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地层
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四、岩石
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要说明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等。
五、内动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基本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具体构造的类型和特征。对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分别进行详细描述,并应附有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等。
褶皱构造要描述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翼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两翼岩层的产状,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
断裂构造要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产状,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
2.岩浆作用
按岩浆作用时代、作用方式及产状等进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
3.变质作用
按变质作用方式分别进行描述。
六、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产物及特征。
2.河流地质作用
描述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特征。
3.海洋地质作用
描述海洋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积特征
4.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辩证关系
七、矿产
简述实习区内所出现的各种主要矿产资源,说明每一种矿产的赋存层位、规模、找矿标志、矿物组合和矿产应用等。
八、地质发展简史
根据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岩浆及火山活动资料,综合分析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从古到今按地质时代连续论述各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九、结束语
概括性地总结野外实习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野外实习方法上有哪些提高;哪一部分实习收获最大;野外实习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将来参加工作的意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四篇:详查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详查、勘探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一、前言
(一)目的任务:
1.说明上级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生产建设对工作地区或矿区的具体要求。
2.说明设计的目的并具体地提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化探等各种技术方法予期完成的主要地质成果和专题研究成果。勘探矿区,还需说明以往探明的各级矿产储量及本次设计增长和累计达到的储量。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勘探矿区,必须说明矿产工业指标的依据。
3.规定各项工作(野外和室内)完成的期限及提交地质报告的名称和日期。
(二)地理、经济条件:
1.工作地区的名称、行政区划、地理座标、图幅、范围和面积。
2.工作地区的主要交通情况、距最近主要城镇及工矿企业的距离。
3.工作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类型、水系、切割程度、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地震情况以及对工作有影响的气候条件(气温变化、封冻情况、雨季、风力和其它特殊情况)。
4.工作区内的工矿企业、电源、饮用水及工业用水、生活用品的供应及劳动力情况。上述内容中,与工作无关系或关系不大者,可不写或少写。
(三)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按时间先后简要叙述以往所进行的各种主要地质工作和矿山开采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2.综合评述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质量,指出工作地区已经达到的工作程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矿权登记情况
说明勘查区内矿权登记项目、地理坐标、面积、范围。
二、地质特征
本节是从地质矿产方面说明布置工作的依据。着重说明与设计的目的任务密切相关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等特征。避免泛泛罗列资料和叙述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如系普查设计,应着重说明区域地质矿产的分布、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勘探设计则着重说明矿床地质特征。一般要阐明的内容是:
(一)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沉积作用、火成作用、变质作用、风化淋滤及次生富集作用等。
需要时还应叙述地质发展史。
(二)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空间位置、分布和埋藏情况。
(三)矿体的围岩特征:如岩石类型、物质成分、含矿性及围岩蚀变等。
(四)矿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类型、品级及其分布规律。
(五)矿石的主要有益组份、伴生有益组份和有害组份的赋存状态、含量及变化规律。共生矿产的形态、规模、分布规律和矿物物质组份、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必要时还要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六)矿床成因及远景。
(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三、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根据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与工作地区的具体条件,确定总体工作部署。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具体布置、工作方法(其中包括航空地质、遥感技术等)、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工作量及施工顺序。
(一)说明设计的总体工作部署、布置原则、工作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各项工作的基本任务。勘探设计还应说明矿区(矿床或井田)边界的划定、勘探工程的布置原则与间距的确定、控制程度与研究程度、勘探深度和储量计算深度以及予期提交的各级储量的分布范围。列表说明予期新增、升级的储量和各项工作的总工作量及、季度计划完成的工作量。
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或工作量很大的矿区的工作部署应进行不同方案的研究和比较,从中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案。简要说明不同方案的特点及最佳方案的选择依据。
(二)地质填图:
说明填图比例尺、范围、面积、图幅编号、剖面测制地点的选择、地层层序的建立和对比、填图的精度要求、填图方法的选择。对矿体、含矿层、矿化带、标志层及成矿有关的岩石、构造、围岩蚀变和其它地质现象所采用的专门方法。如系普查、勘探砂矿、淋滤矿床和近代湖沼、河流中的沉积矿床,还应填制第四纪地质图及地貌图。
在利用物化探成果、航空地质与遥感技术资料进行地质填图时,应在设计中提出初释成果并简要说明各类解释标志,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检查、验证与成图的方法、精度与成果。
(三)坑探工作:
说明各类坑探工程(探槽、浅井、平巷、斜井、竖井)的具体任务、布置原则、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平巷、斜井、竖井等重型坑探工程,还应说明其具体布置以及掘进、支护、运输、通风、防尘、排水、照明等方法。
(四)钻探工作:
说明钻探工程的布置原则、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及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率的技术方法(岩石可钻性等级、钻孔结构、钻进方法、冲洗液及取心、测斜、封孔方法等)。岩心钻探的质量要求,应根据国家颁布的规定,结合矿区地质条件提出具体的要求,但不能降低质量标准。
(五)采样与试验工作:
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以及承担的单位。
为研究选矿(冶炼)性能、选矿方法、矿石矿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方法和步骤所采取的实验室试验(初步可选性试验、详细可选性试验、扩大试验)及建筑材料和冶金辅助原料的加工技术试验等样品,应具体说明试验的种类、目的要求、采样位置的选定及依据、采样的方法、数量、期限及承担试验的单位。
一般在详查阶段进行初步可选性试验,但对新矿种、新类型和矿石组分比较复杂的矿床,在普查阶段就要进行初步可选性试验。详细可选性试验多在勘探阶段进行。
为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要求,设计时或勘探过程中应与生产、设计和负责试验单位共同研究样品的重量、采样方法、采样原则及要求。必要时另行编制采样设计。
(六)物、化探工作:
说明物、化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物、化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测网(采样)密度及施工顺序。按照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确定各种方法的精度要求、工作条件、工作步骤、操作方法、物性测定和采样方法与数量、样品的分析与鉴定项目以及物、化探工作对测量工作及其它工作的要求与配合等。
(七)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工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是矿产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矿产地质工作统一安排进行,其研究程度应能满足普查、勘探阶段的相应要求。有关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工作量的设计,应视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而定。
对于某些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按规定的工作量进行水文地质工作后,仍难以对矿坑涌
水量作出定量评价时,应进行专门性的水文地质勘探,并设计一定数量的大口径群孔抽水试验或结合开拓方案与生产、设计部门共同进行放水、堵水试验。但这种试验的设计应在矿产工业价值和矿床边界条件基本确定后才能进行。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如区内或邻近有水文地质条件相类似的矿床水文地质勘探成果和矿坑排水量数据可以类比利用时,可酌情况减少水文地质工作量。
本节应说明为查明工作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以及供水水源所必须设计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项工作的布置和依据。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说明水文地质测绘、工程地质调查、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取样(水样、土样、岩样)、分析试验、地表水与地下水动态观测、气象资料的收集与观测、矿井水文地质调查等项工作的具体布置、技术要求、工作方法和工作量。
当矿区发现有地温异常的热害区以及地下热水和有害气体时,应结合水文地质工作对地温、热水、有害气体等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必要时,应作专门性的工作。
(八)大地-地形测量及地质工程测量:
说明测量的目的、任务、已往测量工作的情况、各种测量技术工作、设计的要求和依据、工作部署。按有关规范(规程)要求,分别叙述大地测量(大地平面控制、大地高程控制)、地形测量、地质工程测量、制印等的工作部署、工作量、各项限差和精度要求以及需要具体说明的工作方法。
(九)专题科学研究与室内工作
1.说明专题科学研究课题的制订以及科研工作的具体任务、研究方法、工作量、工作成果及必要的协作配合等。
2.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资料整理阶段(包括地质报告的编写与复制),需要进行的主要室内整理、综合编录、综合研究工作的种类、内容、技术要求、工作量以及予期提交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综合编录成果。
四、经济、技术指标
根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工作部署和各种工作方法的技术要求选择仪器、设备与工具。同时确定人员配备与各种工作的经济技术指标。
(一)说明各种工作方法所需的仪器、设备与主要工具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二)根据工作区的具体特点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指标,确定各种工作方法的生产的生产定额、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所需各类技术人员、工人的数目及编组情况,各种主要材料的规格、数量以及电力需要量等。
五、技术措施与组织管理
说明为保障设计任务的完成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与组织管理措施。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完成设计任务和提高工作质量的技术措施和其它重要管理措施。
(二)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措施。
(三)物资及水、电供应。
(四)根据交通情况、物资供应条件及施工和生活需要,计算道路的建筑和运输工具的种类、规格与数量。
(五)根据队的组织与工区分布情况,确定通讯联络方法及所需设备、机器的种类、规格与数量。
(六)根据工作需要说明基站转移方案。拟订岩心库、副样库等工地建筑计划与施工计划,并提出所需建筑材料的数量与规格。
(七)按设计的全部仪器设备,计算各种维修工作量及机修设备的规格与数量。
(八)说明住地、食堂、浴池、保健室等设置及改善职工生活与福利的其它措施。
(九)列表说明整个设计所需各种装备的规格与数量。
(十)列表说明机构设置与各类人员的配备。
(十一)计算整个设计所需的各种费用及全部费用。
六、设计书的附图、附表
设计书中应附的图、表,视设计的工作性质和具体要求而定。一般应附图件有:
(一)普查设计的附图:
1.1:20万(1:10万)——1:5万(1:1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矿产图(附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
2.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图;
3.交通位置及工作布置图;
4.区域(矿区)物、化探成果图;
5.矿区(矿点)普查要附较大比例尺的地质图、剖面图;
6.详查设计增附设计勘探线剖面图及代表性钻孔设计予想柱状图。
(二)勘探设计应附图件:
1.交通位置图;2.区域地质矿产图;
3.矿区地质研究程度及工作布置图;
4.矿区(矿床)地质(附工程布置)图;
5.矿区物、化探成果图;
6.矿区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工作布置图;
7.设计勘探线剖面图;8.竖井、斜井、平巷设计剖面图;
9.代表性钻孔设计柱状图;
10.专门水文地质钻孔设计柱状图;
11.勘探砂矿时还应附地貌图、第四纪地质图;
12.各种必要的储量予算图件。
上述附图,有些可根据实际情况合并或作为插图。
主要附表有:
1.各类人员一览表(按需要分列);
2.仪器设备及主要材料明细表(按需要分列);
3.各项实物工作量一览表(按施工顺序分列季、工作量);
4.各种费用予算表(按分列);
5.储量予算表(按分列)。
第五篇: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提纲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提纲
第一章 绪论(简略)
一、实习区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
二、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水文、气象气候、生物、土壤等等)
三、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等等)
第二章地质特征
第一节地层
概述本区所出露的地层;然后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描述各时代地层岩性特征、规模、产状、接触关系及分布特点等(附素描图、剖面图、照片)
第二节 岩浆岩
描述本区所出露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岩体特征如:出露位置、规模、产状、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与围岩接触关系等(按由老到新顺序描述)
第三节构造
概述实习区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所处大地构造位置。
一、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的位置、类型、规模、构成褶皱的地层特点、褶皱的形成时代等;
二、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的类型、分布位置、规模、产状、形成时代等
(可附素描图或照片)
第四节:矿产
简述实习区出现的各种矿产资源
第五节地质发展简史
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叙述实习区地质发展历史---从古到今叙述本区所发生的地质事件
第三章地貌
按成因类型分别描述各种地貌的物质组成、成因、形态、分布特点等
第一节 坡地地貌
第二节 构造地貌
第三节 河流地貌
第四节 岩溶地貌
第五节 海岸地貌
第四章结束语
注:
1、不要按日期去写;
2、图文要对应,素描图、照片要有编号,编号在文字部分要有显示;
3、以实习内容为主,其他内容参考《地理野外实习教程》
4、封皮要统一打印: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姓名
########学院####班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