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向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周黎同志学习的通知
关于向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周黎同志学习的通知 院属各党支部、各科室:
经院党委会研究决定,号召全院医务人员向汉江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周黎同志学习。学习周黎同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学习周黎同志尊敬师长、团结同事的为人本色;学习周黎同志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学习周黎同志一视同仁、认真细心的上医风范,做一名受患者尊敬、信赖、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
附:周黎同志的先进事迹
在平凡中闪光
——记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周黎同志 周黎,汉江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1996年于郧阳医学院医疗系毕业,2004年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进修学习。从事心血管、神经内科临床一线工作十年,他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对病人认真、耐心、细心,对技术精益求精,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及介入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专长,深得广大病人的信任和好评。凡是在这里住过院的患者都认识他,了解他,称赞他——“这小伙子真不错!”
一名白血病病人被担架抬入病房,病人因急性白血病复发,到武汉行诱导化疗后,出现了严重贫血,重症感染,皮肤、口腔出血,持续高烧不退,已告病危,存活希望不大,病人及家属均丧失了信心。他们入院时只有一个要求: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进行百分之百的努力。周黎作为这位病人的主管医生,在科主任的指导下,他精心为病人制订了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及营养支持为主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做到合理用药。同时他还耐心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进食,增强营养,做好各项基础护理。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一周后,病人体温降至正常,血象回升,口腔皮肤出血症状缓解,脱离了危险,重获第二次生命。当病人康复出院时,其家属拉着他的手,连声道谢。
作为内科临床医生,周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努力,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医疗技术,认真履行一个医师的职责,努力做到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病痛。他特别注重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同时阅读学习了《实用内科学》、《内科鉴别诊断学》、《临床药理学》、《实用神经病学》、《神经病诊断学》、《临床高血压病》、《临床冠心病》、《临床心电图》、《现代心脏病治疗学》等医学专业书籍,熟悉和掌握了神经、心血管内科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体检、诊断及治疗等相关专业知识,为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扎实的基础。此外,他还先后订阅了《水电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学》、《中风与神经病学》、《中华心血管》、《医药导报》等医学杂志期刊,熟悉和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药物,追踪医学发展的新动态、新方向。目前,周黎已全面系统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基础诊疗技能,有着较为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过硬的治疗操作技能,对心血管、神经内科、血液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经验较为丰富,十余年来主持和参加抢救各种心衰、心梗、心梗合并休克、室上速、房颤转复(药物、电转复)、SSS征、Ⅲ°AVB、呼衰、急性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电解紊乱、高、低渗昏迷、急性白血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肾功衰及各种中毒总计500余例,参加全院及兄弟科室抢救60余例。2004年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进修学习冠心病介入治疗,圆满结业并熟练掌握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截止目前,他在汉江医院参与建立了心内科导管室,参加完成冠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60余例,心脏双腔起搏器置入术12例,填补了医疗空白,取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为广大冠心病病人提供了新的希望。
周黎医生对待医疗工作尽职尽责,从不迟到早退,每天提前半小时到科室工作,十余年来始终如一。一代名医裘法祖说 “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周黎接诊每一个病人“视、触、叩、听”,他从不放过每一个环节,认真诊断,尽心尽力为病人排忧解难,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协助病人养成良好的保健习惯及用药,千方百计满足病人的需要。
前不久,汉江医院内一科收治了一名恶性心绞痛病人,病人频繁发作心绞痛,甚至洗脸、刷牙也可诱发,一天含服硝酸甘油数十片。入院后,周黎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临床,认定病人为一混合型心绞痛病人,于是他大胆使用倍他乐克及钙拮抗剂,治疗过程中他认真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最终使病人心绞痛发作得到控制,并帮助病人纠正了不正确的保健事项,病人出院时万分感激,以后再次需要住院时一定要周黎当他的住院医师才肯答应。
有一次半夜,周黎刚准备休息,接到科室电话,通知抢救一位大面积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病人,他立即赶到医院,和科主任、上级医师及护理部连续工作10余小时,守护在病人的床边,随时观察病情,及时汇报给上级医师,从而使病人转危为安。
汉江医院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后,周黎主动请缨为一广泛心梗的病人随诊。在随诊过程中,他坚持制度,按时随诊,一方面为病人安排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及方法,定时为病人送药上门,一方面做好健康宣教,帮助病人掌握正确的保健知识,使病人血压稳定控制,病后康复良好,得到病人家属的称赞,病人子女说:“你比我们做儿女的还要关心老人!”
担任内一科副主任后制订内一科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写制订了永久起搏器术操作流程、临时起搏器术操作流程、冠脉介入诊疗操作流程、冠心病治疗指南等内一科心血管专业诊疗规范,使内一科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制订内一科工作计划,2008-2009年实现医疗收入年度递增10%-15%、入院病人数年度递增5%,治愈率、三日确诊率、抢救成功率、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周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以医师的天职为自己行医的最高准则,不怕吃苦,甘于付出,不求回报,乐于奉献。他把医学书籍当成了自己的最爱,把科室当成了自己的家,把病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履行着一个医师的职责。
第二篇:向黎芸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向黎芸老师学习心得体会
资兴市二中 胡珍
听着黎芸老师的事迹,我有数次眼眶湿润,这个年仅45岁就与世长辞的教师深深地让我感动,让人深思,让我震撼。
黎芸老师几乎把全部的爱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中铸就了闪光的师魂,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作为一名教师,特别作为一名刚上任不久的新教师,我认为在今后工作中应该时刻以黎芸老师那样优秀的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以教育为快乐的心态,学习他们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品质,学习他们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做为新时代的老师,我觉得应该具体做到:
一、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具备就良好的身心健康,才能教学两不误。黎老师因为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颈椎病和胃病,还一直坚持忍着疼痛,坚守那三尺讲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多么希望黎老师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照顾、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子。黎老师的忘我精神让我倍感钦佩,更让我觉得一定要在工作之余、甚至百忙之中加强锻炼,注意劳逸结合,才有更多的经历投身于教育事业。
二、以身作责,倾注一片爱心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仔细地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当生活上需要帮助时,总能最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厌其烦地交给方法。五(4)班学生陈羿颖说:“黎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教了他们四年。她反对死读书,记得三年级在背诵《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她让学生在文章中划出主线,然后按这条线索背诵,现在还能很快地背出那一段内容。”用这样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孜孜不倦,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老师的行为好坏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脚踏实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黎老师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第三篇:向**同志学习
向**同志学习
**
2019年6月17日凌晨,为了赶回**村布置第二天的重要工作,**同志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词,为了理想和信念,她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人生之所以伟大,在于奉献;事迹之所以感召,在于美德!这位可敬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勇敢和无私,阐释了什么是信念和担当,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作为和风采,值得我们学习。
**是个孝老爱亲的人,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她放弃了毕业留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机会回到广西,即使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回家看望父母。那个周日的夜晚,也是父亲节,**正从老家田阳县城赶回乐业。她的父亲患癌症刚刚做完手术,能在周末赶回家看一眼老父亲,她已然感到欣慰。但由于第二天有重要的工作安排,所以她还是赶往自己的工作岗位,途中遭遇洪水不幸遇难,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同志从自己做起,她展现的一片孝心首先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才值得人民群众信赖,才值得托付!
**同志是个勇敢担当的人,面对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她总是面带微笑,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即使身处险境,还不忘关心**村的群众。“有一辆车已经被水冲走了”“我不懂怎么办了”,这是**出事前在微信上跟朋友的聊天记录。这是一个30岁的女性面对险情的正常反应。只是有人选择了到安全的地方避难,有的人选择冒险一试。
在**服务**村的1年2个月20天的日子里,她帮助**村发展电商,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村申请到通屯的路灯项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记录本上清晰地标注每一户的致贫原因……2018年,**带领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
面对工作她体现了担当,面对困难,她表现的勇敢精神让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同志是一个在扶贫道路上为我们做出表率的人,她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同党中央的号召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到党和人民最
最需要的地方去,2016年,**作为优秀定向选调生到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2018年3月26日,被派驻**村任第一书记。革命老区百色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仍有280个贫困村未摘帽,19.35万贫困人口未脱贫。一批一批第一书记肩负脱贫攻坚的重要使命奔赴这里,挥洒热血,甚至奉献生命。
“百色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同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生前在地方电视台录制的一档节目里说。
扶贫一线,攻坚克难,扶贫路上,永不言退!
**的事迹将激励更多青年在脱贫攻坚的事业上挥洒青春。
第四篇:向劳动模范学习的心得体会
向张敏杰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张敏杰同志是从我们的身边走出的劳动模范,感觉是那么亲切又是那样的震撼。我仔细品读着张敏杰的风采,为她的精神钦佩,为她的事迹感动。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树立崇高的理想,她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追求上进,取得了优异成绩。张敏杰作为我们的前辈在她身上折射着我们年轻人应该学习的诸多理念。近期我有幸聆听了张敏杰同志的事迹报告会,先前我在报刊、电视上已经拜读过张敏杰同志先进事迹报道,而现场近距离听了她的事迹报告后,更使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感觉她是一位没有任何夸张、真真实实的先进人物,那天报告会上我仿佛看到了她这一路走来的风采,仿佛看到了“非典”期间她不畏个人安危身临最前线的坚定身影,同时我也看到了她在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我方知:面对困难要勇于进取,不逃避艰苦的环境,不营造自怜的幻境,不在意她人的态度,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执着定会成就不平凡的功勋。在学习她的先进事迹后,我注意到我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先进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平凡的工作真正当做自己终身的事业去做。
第五篇:关于向周春梅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
周春梅法官倒下了,她的事迹将会被我们铭记,她的牺牲将唤起更多人肩并肩、心连心,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不惧艰险、一往无前。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向周春梅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向周春梅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一】
周春梅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定格在了2021年1月9日。她分享了七张女儿的个人生活照、两张与女儿的合照。
1月12日晚间,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通报,1月12日上午,该院审监一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周春梅被犯罪嫌疑人向某行凶报复,不幸遇害。公开信息显示,周春梅出生于1976年1月,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人,本科、硕士均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学院。
在周春梅的大学同学、多年好友陆磊(化名)看来,周春梅性格柔和,“认识这么多年,我们身边的朋友没有一个对她有微词的。”陆磊说,周春梅出事后,大家都不敢相信这种事会发生在她身上。
大学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
在陆磊的记忆里,大学刚入学时,周春梅长得比较秀气,不太喜欢讲话,但气质很好、给人感觉很舒服,“这个女孩在你身边就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由于家境并不宽裕,周春梅读书时非常勤奋、刻苦,几乎每年都拿奖学金。
大学毕业后,周春梅先短暂工作了一年,后在湘潭大学攻读了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后进入湖南高院工作。陆磊说,尽管周春梅为人温和,但学习、工作中非常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是个很坚定的人。
据《中国审判》报道,周春梅读研期间因科研成果突出获得湘潭大学校长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先后在《法律适用》《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当代法学》《行政与法》等国家核心法学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此外,周春梅还是湖南高院2014年办案能手,全年办案数位居全院3个民事审判庭第一,所办案件经评查全部为优秀,且无一超审限,无一上访闹访,无一因过错被发回、改判。
最后一条朋友圈,分享与女儿的日常
陆磊介绍,周春梅在大学期间认识了丈夫陈某,二人感情稳定,有两个孩子。“老大是个儿子,十六七岁,刚上高中。老二是个女儿,二胎放开后生的,两岁多。”
由于同在长沙工作,陆磊、周春梅一直保持着联系,两家人也经常往来。2018年年底,陆磊去周春梅家做客,那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当时主要跟她爱人聊一些法律、学术方面的问题,跟她就是聊一些家常。”
周春梅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定格在了2021年1月9日。朋友圈中,周春梅分享了七张女儿的个人生活照、两张与女儿的合照。她写道,“路过施工地,小妞看到两辆挖机:‘一个挖机在工作,一个挖机在睡觉,还没起床!’”
据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1月12日发布的警情通报,12日7点30分,天心公安分局文渊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文渊街道某小区地下车库有人被刺伤。民警赶到现场时,被害人周春梅已无生命体征,犯罪嫌疑人向某被警方控制。
经长沙警方初步调查,向某与周春梅系同乡,向某因事向法院提起诉讼,请周春梅为其打招呼被拒而心生怨恨,行凶报复。
陆磊说,周春梅出事后,大家都不敢相信这种事会发生在她身上。“认识这么多年,我们身边的朋友没有一个对她有微词。”
关于向周春梅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二】
“法律是一门艺术,它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在未达到这一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从事案件的审判。”关于司法的专业性,17世纪英国普通上诉法院首席大法官爱德华.柯克曾这么评价。
从湘潭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周春梅在湖南高院工作了17年,从纪检监察到案件审判,从民商领域到审判监督,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的转换,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为了节省排队时间多看一会案卷,周春梅总是选择错峰就餐,或者拜托同事打饭回来。一个粉色的简朴饭盒,陪伴了她无数个争分夺秒的中午。
在审理一起芦苇场经营权合同纠纷案时,为了确定芦苇虫害损失责任分配,周春梅研读了十余部芦苇科专著,准确归纳出需要向专家证人发问的问题,其专业程度令当地芦苇总场场长为之惊叹。
“无论繁案简案我们都要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出言而必行。负责审判工作的十余年里,周春梅办理的案子没有因过错被改判或发回重审及上访、闹访,撰写的民事判决书获评首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文书,2019年被评为全省法院审判业务专家。大量矛盾在她的手中烟消云散,许多当事人在她的调解下化干戈为玉帛。
在裁判文书心得《融通法、理、情,倾心谱写裁判乐章》一文中,周春梅写道,“法官具有了法治信仰之初心,司法为民之情怀,则必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
借着《我是花下肥泥巴》观后感《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周春梅曾这样剖白自己的心声: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特别是党员法官,更应该有着像邓平寿那样高尚的品质,真正理解‘头顶三尺是法律,脚下支撑是品节’这句话。”
法治进步的征途,像一场拷问人性、挑战弱点、伴随牺牲的大考,没有铺满鲜花的平坦大道,没有永远热烈的友好掌声。但即使遍地荆棘、险象环生,因为有千千万万心怀理想、不忘初心、义无反顾的“周春梅”们,我们仍然相信前景光明。
2021全国模范法官周春梅事迹心得体会四
1月12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周春梅因不愿为同乡就办案“打招呼”,被行凶报复,不幸遇难,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周春梅被犯罪嫌疑人行凶报复,周春梅法官遇害后,网友们纷纷发声对其离世表示哀悼,并要求严惩凶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对此进行表态,表达了对坚守司法责任底线的法官的支持即坚定捍卫司法公正的信仰和决心。
近年来,法官被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新闻总是让人震惊,比如北京昌平区法院的马彩云法官、广西陆川县的傅明生法官等等。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法官被伤害甚至被杀害,引发全社会的谴责,这就是一种呼声,一种民意,一种选择,一种价值观,一种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和良好道德风尚。正如一句话所言:虽然愤怒和谴责是徒劳的,但这个社会的良心正在于此,即使做恶的人是极少数,大多数人不会无动于衷。试想,如果民众不信仰法治,不尊重司法,司法职业不被人理解,法官被无端伤害和杀害不被人关注,甚至出现群体的沉默,那才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实践中,并非直接承办案件的法官才有风险,本案中,周春梅法官并非案件的直接承办人,她只不过严格执行了中央防止干预司法的 “三个规定”。但是,本案的行凶者迁怒于不帮其“打招呼”的周春梅进而行凶。私泄愤触碰的是道德底线,采取暴力方式迁怒法官、非法伤害并剥夺公民生命触碰的是法律底线。其行为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阐述了法律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法外有德,德中有法,缺少道德滋养的法律必将晦涩生硬、机械僵化。回到本案,暂不谈法律规定和法官职业,姑且不论案件实体和程序,从最起码的道德、良知而言,行凶者处心积虑,手持利刃,潜入小区,不顾情感,残杀同乡,其行为连最起码的做人底线和社会道德都会唾弃,何况约束规范人们言行的法律评价呢?
身处纠纷化解一线的周春梅法官走了,她也曾是父母膝下的乖女儿,是丈夫身边的好妻子,是孩子心中的好妈妈,我相信:她眼中也有万家灯火,心中也有江河奔腾,办公桌上还有卷宗等她阅,家中尚有幼女望母归。我从未与她谋过面,千里之外的西南,艳阳高照,春暖花开,满怀沉沉悲痛和深深遗憾,无以言说,只有默默写下以上痛楚的文字。周春梅法官的逝去,或将成为加强司法人员职业保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或将成为中国法治建设征途中排除干扰、司法公正的代名词。因为我相信: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向不会改变;法官力排干扰、公正司法的决心不会动摇;法治中国的朗朗乾坤不会变色。
傲骨寒梅绽放日,法治之春已来临!
关于向周春梅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三】
日前,全国妇联做出决定,追授担当正义、克己奉公、为审判事业献出生命的周春梅、魏晶晶同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周春梅,生前任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一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她是湖南省审判业务专家,参加法院工作17年来,主审了多起重大、疑难复杂的民事及行政案件,多次被评为湖南高院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办案能手。2021年1月12日,她因多次拒绝犯罪嫌疑人为案件打招呼的非法要求,被行凶报复不幸遇害。
魏晶晶,生前任安徽省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三庭四级高级法官。她十余年如一日扎根审判一线,主动请缨承办了大量疑难复杂案件,将宝贵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审判事业。2020年12月10日,她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因公殉职。
决定指出,周春梅、魏晶晶同志坚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对党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执着坚守,精研实干,勤勉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对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是新时代中国女性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无私奉献的优秀榜样。
决定号召广大妇女向周春梅、魏晶晶同志学习,学习她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们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学习她们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岗位建新功,奋斗新征程,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巾帼力量。
关于向周春梅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四】
法治路上,梅香依旧在据最高法微信公众号报道,今年1月,全国法院“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平台升级。11日,湖南法院系统的“朋友圈”刷了屏,大家纷纷转发这一消息,敬告亲朋好友“免开尊口”。
第二天早上,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监一庭副庭长周春梅倒在血泊中。据警方调查,不久前,周春梅拒绝了疑犯向某“打招呼”的要求,令向某怀恨在心、行凶报复。
周春梅因不徇私情、严格公正司法、拒绝人情干扰而不幸遇害的消息为法律圈带去了极大的冲击。除了愤怒,更进一步坚定了法院人捍卫司法公正的决心。
纵死侠骨香,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上,周春梅柔弱的身躯挺到了最后一刻。
守与直 以遵纪支撑司法公正的脊梁
周春梅的办公桌上,摆满了案卷和书籍,以及一个用来缓解因长期伏案而颈椎不适的阅读架。打开电脑,映入眼帘的是桌面壁纸上“说实话,办实事,脊梁不弯”几个铿锵大字。
手握一槌定音的权力,便要遵守与之相应的纪律,否则,公平便岌岌可危。这方面,周春梅毫不含糊。
此前相关报道显示,向某为了实现自己的诉求,案子从劳动仲裁到一审、二审,多次找到同学兼老乡的周春梅,要求她利用高级法院法官的身份向下级法院打招呼。对向某的各种请托,周春梅予以明确拒绝。
向某在一审、二审均败诉后,向湖南高院申请了再审。案子正好分到周春梅所在的审判监督第一庭。
拎着财物,向某再次找到了周春梅。而周春梅,也再次坚决拒绝了“打招呼”。
作为从湘西大山里走出的省高院法官,周春梅是乡里乡亲的骄傲。但与此同时,想找周春梅“打招呼”的人也不在少数。为此,周春梅和家乡人约法三章,“为案子说情请托请不要敲我家的门”,令很多人误会她“不通人情”“死脑筋”。而这一次的“不讲人情”,却让周春梅灿烂的生命戛然而止。
情与法 以良善绘就司法公正的底色
在一片义愤填膺中,也有一些杂音。有的人笃定,周春梅拒绝疑犯是另有“隐情”。他们认为,如果不是司法冷漠、法官不近人情,疑犯怎会选择行凶报复?
但他们忘了,“近人情”从来不会和“徇私情”画上等号。
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彭熙海对学生时代的周春梅印象深刻。在他的记忆里,这个学生柔中带刚,有着强烈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对弱者怀有天然的同情和悲悯。
在一起劳动争议纠纷中,一方当事人因工伤导致双腿残疾,后因单位改制下岗,生活困难。周春梅仔细研究情况之后,发现这位当事人的诉求无法得到支持。本可以一驳了之的她,选择继续和双方沟通,千方百计为当事人纾困。单位一方也被周春梅的真诚感动,表示愿意根据当事人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合适岗位。
“一驳了之当然省事,但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为他们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这才是真正的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周春梅的话深深地刻在了法官助理刘寄清的回忆里。
勤与精 以专业夯实司法公正的基础
从湘潭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周春梅在湖南高院工作了17年,从纪检监察到案件审判,从民商领域到审判监督,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的转换,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为了节省排队时间多看一会案卷,周春梅总是选择错峰就餐,或者拜托同事打饭回来。一个粉色的简朴饭盒,陪伴了她无数个争分夺秒的中午。
在裁判文书心得《融通法、理、情,倾心谱写裁判乐章》一文中,周春梅写道:“法官具有了法治信仰之初心,司法为民之情怀,则必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
借着《我是花下肥泥巴》观后感《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周春梅曾这样剖白自己的心声:“作为一名人民法官,特别是党员法官,更应该有着像邓平寿那样高尚的品质,真正理解‘头顶三尺是法律,脚下支撑是品节’这句话。”
法治进步的征途,像一场拷问人性、挑战弱点、伴随牺牲的大考,没有铺满鲜花的平坦大道,没有永远热烈的友好掌声。但即使遍地荆棘、险象环生,因为有千千万万心怀理想、不忘初心、义无反顾的“周春梅”们,我们仍然相信前景光明。
关于向周春梅同志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五】
这个冬天,特别的冷,无论南北。
然而,真正让人痛彻心扉的是一则惊悚消息:2020年12月12日,寒冷的冬晨,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一庭副庭长周春梅倒在自家小区,手持利刃残忍杀害她的竟然是她的同乡、初中同学、大学校友。
行凶理由极其简单。因为自己一起败诉的、被公司除名的劳动争议申诉案件,疑凶找到周春梅要求其帮忙打招呼,被周春梅拒绝,疑凶由此怀恨在心,动了杀机。过程十分残忍,凶手将周春梅堵在小区地下车库里,持刀捅向其头部、喉部,周春梅当场倒在血泊中。
我悲恸又无语,继而深思:杀害法官的并不是法官个人的当事人,没有任何爱恨情仇,也无丝毫的矛盾瓜葛,只是被拒绝“打招呼”。我彻夜难眠一遍遍想:为什么仇恨能如此无底线,凶手为何残忍到如此地丧心病狂?!
初识周春梅是在《中国审判》杂志一篇她的专访上。之后,在长沙开研讨会,我见到她:腼腆、矜持而少语,但那双明亮乌黑的双眸始终让人难忘。经验介绍中,我惊讶地发现,她的案情脉络梳理那么清晰,法理逻辑那样严谨。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自己也会像她一样把每个案件都办得如此艺术和精致呢?没想到,几年后竟然突闻噩耗。这样一位温良恭谦的女法官怎会遭到如此不幸?
几天前,罗振宇曾谈论过一个话题“别恨一个不认识的人”,引经据典的是《论语·泰伯篇》中一句话:“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意思是对于不仁义的人痛恨得太厉害也是一种祸害。我想到了人肉搜索的无边界、想到了曝光他人的无底线。也许,别恨一个不认识的人,有一定道理。
可是,因为曾经同学、同乡,就偏执笃信应理所当然帮忙,因为遭拒绝便心生怨恨、行凶报复,甚至夺人性命,这样的动机和理由,未免太离谱、太颠覆做人道理!这怎能不激发我们的痛恨呢?
有人说过,鲜血唤不醒的良知,呼吁制止不了的暴行。当马彩云、傅明生等法官接连惨遭不幸,周春梅又倒在家门口的血泊中,面对法官频遭戕害惨案不断上演,作为曾经的法官,我能够体味到当下法官的艰辛和负重难行。法官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尽管世人希望法官断案如神,但法官却难得到神一样的敬畏,更不可能有神一样的护身法术。
所以,我们并不需要每一次生命逝去后的呼吁,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保护!周春梅法官不幸遭遇再次敲响了司法人员生命安全职业保障的警钟。
周春梅走了,她的离去如人们追记的那样——
如梅来过,热情似火;
如梅凋落,山花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