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美乡村教师个人材料
最美乡村教师个人材料
他出生在永靖县陈井镇,高中毕业后,他成为镇上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33年来,他从未离开过这片属于自己的舞台,他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快乐”
18岁踏上三尺讲台
1962年,张兴华出生在永靖县陈井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张兴华没能走进大学的校门,这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1979年到柏林子小学成为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和其他普通小学老师一样,张兴华的工作只是给孩子们上课。而在上课的过程中,他总是在课余时间抽出时间带领孩子搞一些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激发孩子们兴趣。张兴华深知和城里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太贫乏了。如何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和城里孩子一样丰富多彩,成了张兴华苦苦思考的问题。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他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坚持刻苦自学,阅读了大量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书籍,查阅了大量资料,并随时撰写了读书笔记。在精心设计后,一大批精品活动应运而生。
心系学生爱校如家
2003年10月在上级有关部门了解“温总理还惦记着咱们” ——1995年在甘肃永靖陈井木厂村访贫问苦二三事。张兴华利用这次机会为陈家沟小学的20多名学生每人争取到了助学金300元,并安装了师生的供暖设施。2004年冬天,张兴华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小学教育学习,取得大专学历。2005年——2006年《浅议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责任》在《烛光——中国教育论坛》征文中被评为一等奖,并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论文《小学教学理念改革之浅见》在《中国当代教育研究》被评为一等奖。
工作认真尽职尽责
张兴华做家务和批改作业,每天一直忙到深夜。早晨五、六点钟又爬起来做饭、做家务,有时顾不上吃早饭。就这样,他每天都比别人上班早,冬天他总是把教室的火炉烧得旺旺的,让学生一进教室就立刻感到温暖。了解张老师的人都说,看不到他有清闲的时候。他总是笑一笑说:“从小就苦惯了,也累惯了,只要能对得起工作,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人,我就觉得活的充实。”
农村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法》很难。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辍学现象很严重,张兴华老师通过社会调查、分析,把学生辍学现象分类,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他把辍学的学生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交不起书费学费而辍学,第二因为家庭气氛不和谐影响学生学习而辍学,第三因为家长受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而促使学生辍学,第四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低,升学无望产生厌学情绪而辍学。分清问题之后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除了学校的正面工作之外,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到社会和家长的工作之上。
取得成绩不骄不躁
锋从磨砺出,香自苦寒来。张兴华教师的先进事迹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肯定,他被永靖县教育局多次评为单科成绩优秀奖。连续四年获得陈井镇优秀教师奖励,多次获得学区优秀教师、单科成绩优秀奖。他的经验介绍令人感动和敬佩,乡村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壮丽人生的篇章,用自己的行动描绘出教育工作者的伟大形象,用自己的行动树立起师德的丰碑。
张兴华老师几年来在众多的荣誉称号面前,他没有陶醉,他把名利和金钱看得很轻,他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张兴华同志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奋斗在农村教育战线上。他坚定地说:“我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因为在这个岗位上才真正能衡量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我不悔的选择、不悔的追求。”
第二篇:最美乡村教师个人材料
最美乡村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扎根农村奉献青春
xx小学离中心约20公里。由于交通不便,办学条件差,生活艰苦,好的教师调不来,来的教师留不住。长期以来,由于师资相对缺乏,教育落后,xx年,xx老师怀着对教育工作的热情,23岁的他来到这所学校,一干就是十五年。由于条件艰苦,来这里的年轻教师工作不到一年就请调到别的学校去。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也不想想办法,调到某某学校去呢?”他总是这样回答:“我出生在农村,还是要关心山区里的教育,加上在这个学校没有年轻教师,如果我调走了,谁又愿意来这里教呢。”就这样,他深扎根在这所山村小学,投身于山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
十五年来,xx老师在平凡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十几年的工作中,xx老师始终坚持学校利益至上,为学校发展出谋献策,主动为学校排忧解难,从不计个人的得失。
由于地域偏远,教师缺乏,教师年龄偏大,为缓解学校压力,他带的课一直最多,并主动承担着班主任工作,每个学期
1都是他把最重的教学任务担当下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老教师陆续退休,教学任务更加紧张,xx老师主动接任几个班,多学科的教学任务,每周课时达25节以上。2011年到2013年,他在接任一个班的语文、数学教学工作外,还主动承接了1-3年级的体育教学。
在这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一直把工作放在第一位。2000年,六年级学生王某在就寝时不甚撞伤,xx老师为她请医生途中摔伤(晚上路面坑洼),造成锁骨骨折,为了不耽误教学,他在医院进行包扎处理后,及时赶到学校,每次换药,他都是在上完课后或利用周末的时间才到医院换药,乡医院离学校近20公里,而他却没由此事耽误一节课,在这十几年里,他一直坚守在教学岗位,没有因自己的事请过一天假,误过一节课。他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任劳任怨,从无怨言。
由于农村学校地域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他们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更需要诚心与耐心。多年来,他以“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的各种实际困难,遇到家庭困难的学生,他还会找机会奖给他们一些学习用品。冷热天时催学生增减衣服,学生身体不好及时带他看病治疗,甚至自己掏钱。
在xx老师担任四年级班主任那年,他班学生肖某,上课不爱发言,经常走神,下课也不爱和同学一起玩,总是呆在教室发呆,xx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家访了解,她父母离婚,父亲长期在外,一直由年迈的奶奶照顾。了解情况后,田老师便有意识地多与她接触,和她交流谈心,安抚她、鼓励她,慢慢地,该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成绩也渐渐提高了。
2008年冬天,天气突变,寒风呼啸,他班上的好几个男生冻得发抖,xx老师发现情况后,赶忙找来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穿上,当家长赶来给学生送衣服时,看到孩子穿得暖暖的,家长们无不生感激之情。家长们说:“孩子放在田老师班上,我们放心。”
2010年春,天气忽热忽冷,感冒流行,为防止学生喝冷水(学生平时都喝自来水),xx老师坚持每天给学生烧开水,学生带上水杯,随时都可以去他那里倒开水,一个、两个、十个、二十个、本班的、其它班的,倒完又烧,烧了又倒,xx田老师忙上忙下,有的家庭开玩笑说:“麻烦不?”xx老师总是笑着回答:“麻是麻烦点,只要学生身体好,感冒的学生少了,这样的麻烦值得。”他的助人为乐,带动了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他所带的班级,年年都被评为“文明班级”,他也多次被该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在教学中,xx老师始终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善于走进
学生的情感世界,“动之于情晓之于理”,在教学中求创新,在他眼中,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做不好的老师。在教学上,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既不把目光放在优生身上,也不纠住后进生不放,使每个学生均衡发展。对优生,让其克服自满情绪,对后进生鼓励其不气馁,这样达到班上每个学生各尽所能,取长补短,在他的教育下,无论一个怎样差的班级,在他手上都能转变成一个好班,令人讨厌的差生也能转变成为使人喜欢的好学生。他就是凭着这份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他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超常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历年来,他的教学成绩都在全乡第一、二名,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他接任语、数双科教学,在统考中,他都一直排名第一。
xx老师不仅注重课堂的教学,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在教研工作中,他算不上专家,但他坚持开拓耕耘,他撰写的论文《培养教学课堂上的兴趣》、《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文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由于xx老师的出色表现,2010年被xx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乡村教师”称号。
xx老师,一位普通的偏远地区教师,他没有惊天的伟业,但他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给山村的孩子,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用他朴实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事业心书写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2014年3月31日
第三篇:最美乡村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贺红莲,人如其名。她就像一朵怒放的莲花,给校园平添了几分秀色。她用博大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谱写了一曲当代教师的赞歌。
慈母情怀演绎深厚师生情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贺红莲说,我虽然不是神,但我要把爱学生当做教师生涯的起点,把关心学生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修课。
炎炎夏日,贺红莲拿来自家的电风扇,给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带来凉风;她在自己家里熬好绿豆汤,端到教室,给学生们送去清凉。酷寒严冬,她做好午饭,请来家远的学生,让他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她打好豆浆送到班里,让孩子们喝上一小碗,暖和暖和受冻的身子。秋冬交替时节,天干物燥,她每天烧好开水,送到学生们手中,为的是让他们去火消热,健康无恙。
老师们记得,近几年来。每逢周二的中午,贺老师家的电脑都会准时打开,连上网线,插上摄像头。一个男孩坐在电脑前,笑逐颜开。他对着屏幕说着什么,并不时发出纯真的笑声。对贺老师来说,这个叫王亚飞的学生能这样谈笑风生,那真是莫大的安慰!要知道,这个学生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曾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对学习兴趣不大。而今,贺老师让他每周与父母通过网络见面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王亚飞爱说了,爱笑了,爱学习了。这怎能不让贺老师倍感欣慰!
一位叫心静的女生记得,她患重度便干症需要悉心照料时,贺老师像慈母一样,不仅让她住在老师家里,每餐调理饮食,而且不嫌脏累,每晚都用克塞露给她灌肠。多少次,看着被自己弄脏的被褥面露尴尬时,贺老师总是摸着她的头,说:“傻孩子,没事的,洗洗就好了。”就这样,直到病好,贺老师才放心让该生回家去住。
学生贺玉成的家长记得,在贺玉成遭遇车祸而昏迷的一个多月里,贺老师先后十几次到医院和距学校七里之遥的家里看望。多少次,贺老师坐在床头轻声呼唤;多少次,贺老师和昏迷的孩子倾心相谈。为解家里的燃眉之急,贺老师还带头捐款,并发动全班学生捐资近千元。当贺玉成在众人的期盼中醒来却严重失忆后,贺老师又买来故事书、音乐光盘等,指导家长通过讲故事、播放音乐,以唤醒孩子的记忆。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母亲胜似母亲。贺红莲把无限的爱与关心送给了她的学生。她像一枚红烛,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她如一朵红莲,把美丽和馨香献给了周围的人;她似一场甘露,滋润着校园里的一颗颗幼苗!
钢铁意志铸就校园不倒神话
对于一个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老师来说,让她离开教室、离开学生,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20XX年9月,贺红莲不慎摔倒造成膝关节髌骨骨折,作为八年级(2)班的班主任,她实在不忍心丢下班里的57个孩子。
躺床治疗的一个多月里,贺老师每天都在关注着班里的学生。她把班干部会议放在家里召开,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精心布置班级工作,每周两次,雷打不动。她还把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请到家中,给他们谈心、补课、辅导作业……
那段时间里,贺老师家的窗口成了瞭望台,窗台下的沙发成了她的工作台。课后,不少学生习惯性地跑到贺老师家的窗口,看望的,问候的,请假的,借钱的,借针线包的……不一而足。而这时候,也是贺老师一天最为快乐的时候。对她来说,每天能看到孩子们,乃是她最大的幸福!
为了这种幸福,贺老师不知忍受了多少疼痛的折磨,不知暗自留下了多少泪水。有一次,因为电脑椅滑动,贺老师支撑不住摔倒在地板上,她无法站起,无法挪动,只能躺在地板上默默垂泪,直到丈夫回来,才把她抱到沙发上。面对丈夫心疼的埋怨,贺老师只是歉意地笑笑。说实在的,对丈夫,她充满歉疚。自己卧病在床,什么都不能做,丈夫既要到邻村的杨庄小学上课,下班后还要照顾孩子,照顾她,已经够累的了。她也想安静地躺着,静静地休养;她也想少给丈夫“添乱”啊!然而,让她离开窗口,离开“阵地”,无疑是要掏空她的心!一天看不得自己的学生,贺老师的心里都空落落的。她离不开学生啊!
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月,贺老师实在呆不下住了。她不顾医生“保护不好会落下后遗症”的告诫,不顾自己即使拄着双拐也依然走动艰难的右腿,毅然走上了二楼的教室,站在了班级的讲台上。
为锻炼自己,也为了激励学生,贺老师拒绝了学校领导把她的班级调到一楼的想法,也拒绝了好心同事替她上晚自习的建议,硬是用坚韧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在校园,在讲台,在通向教室和宿舍的一级级台阶上,留下了不倒的雕像。这雕像,深深地刻在全校师生心中,更深深感动了贺老师班里的学生们。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贺老师正是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学生。学生们说,有这样的老师做榜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奋发上进呢!
恪尽职守奏响一路凯歌
从1994年师范毕业回乡任教至今,贺红莲在李庄乡初级中学已默默耕耘18个春秋。她一直做着学校最基础的工作——教书。无论是刚毕业时教历史,还是后来教语文,担任班主任,贺老师都把自己任教的学科视为最重要的科目,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恪尽职守,殚精竭虑,教书育人,无怨无悔。
贺老师有两个习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经常自己掏钱买书给学生看,二是常在班里讲新闻时政。她说,阅读受益终生,作为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爱读书,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还应让学生胸怀天下,树立远大的理想。因此,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学生读新闻,讲新闻,让学生了解国家、国际形势,从思想上、从内心深处唤醒爱国意识,产生为祖国振兴而学习的动力。
每天清晨,她坚持五点半起床,早早来到学校。晚上九点半,查完学生宿舍她才回家。每周13节课,组织两次集体备课,还要带领组内老师进行课改试验,进行教育理论研究,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等,这就是贺老师日常所做的工作。
在常人看来,这样干太辛苦啦,贺老师却说,像自己一样辛勤付出的老师有许许多多,自己做的还很不够。贺老师认为只要能每天呆在学校,每天能看到自己的学生,看着学生一天天成长、成熟,再大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春耕秋收,润物无声。贺老师辛勤耕耘,收获的自然是一串串硕果:她教的班级年年被评为全校先进班集体,她先后获得全县优秀班主任、优质课教师,师德标兵、文明教师称号,还有全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全省优质课教师、全省优秀辅导教师等一顶顶桂冠。
贺红莲老师,犹如一支夏日荷塘里亭亭玉立的红莲,以自己的美丽浸染着学生,以自己的汗水浇灌着学生,以自己的付出成就着学生!
第四篇:最美乡村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最美乡村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中心校
东二道河学校
杨燕玲
我是杨燕玲,女,汉族,1985年出生,是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中心校东二道河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关爱他们,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兢兢业业,爱岗敬业。九年来扎根农村,用我的实际行动服务全体师生。
自2007年9月从事教育事业,至今已有9年。在这九年的工作中,我主要担任我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实验室管理员以及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也担任过器材室管理员,班主任工作以及其他一些课程。这些年来,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指导和重视,我所有的收获都和他们密不可分。
“玉泉区文明礼仪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教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只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为此,自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当做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同时,坚持亲手制作教具,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在工作之余她认真参加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学习培训,使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教育过程中,关爱学生,真诚奉献。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关心学困生,以真挚的爱去体贴、关心、感化学生,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用真心真情赢得学生的爱戴。如学生齐文昊,家长管的特别严格,与其说是严格,不如说独断专权,孩子表面上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很叛逆。四年级的孩子,日记中竟然诅咒自己的母亲,引起了我的重视,几次找她谈话,并且和家长交流,发现这个孩子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顽劣。现在,这个孩子只写英语作业,见到我从来都是喜笑颜开,让我有了莫大的安慰。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自己的师德、师范有很高的要求。对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识别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能力。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方面,坚信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对于因
家庭特殊情况导致自卑、厌学的学生,能够用爱去温暖他们,生活上尽己所能帮助他们,与他们谈心,拼命挖掘他们的长处,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如学生樊文喜,单亲家庭,个子高高的,由于父母离异只能跟奶奶生活,学习态度比较消极,英语作业从来不写。但我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于是,我仔细观察,发现他很爱劳动,于是刻意找机会多和他聊天。这才发现,他并不像课堂上表现出的沉默,很健谈,也不避讳父母家庭,这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从那以后,孩子也愿意听我和他说的话,现在也能按时交英语作业,只是质量还有待提高。他有了让人可喜的改变,这让我倍感欣慰。
付出真诚就能得到真诚,付出理解就能得到理解,而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我们这些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不仰头看蓝天,不低头视白水,只把一行行扎实的脚印深深印在教育的沃土中。这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人民教师。始终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智慧、爱心,把乡村女教师这一普通的职业书写得更加绚丽多彩。篇二: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万秀丽,女,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初中数学教师。自1998年9月参加教学工作以来,她一直以满腔热情耕耘在农村中学的讲台上。万老师扎根农村,已经在滠口街教育战线上工作
了16个春秋,她16年如一日,栉风沐雨,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这块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爱
的种子,一颗颗幼苗在她的培育下变成了参天大树,而她还在坚守那块耕耘了16年的土地,万
老师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都勇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重担,她始终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
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并让它作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得失。在这平凡的工作
岗位上,她用一片赤诚之心,写就了别样的感动。
(一)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1998年,她踏上了农村中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万老师就把人生的坐标定
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
看得神圣无比。从工作第一天起,她就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工作态度上,她时刻
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和各种工作制度,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无论学校安排
什么任务,她都能够愉快接受,并按时完成任务。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她都能够积极参加,如教师的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撰写论文、上报材料等她都能积极完成。十多年来,没有一次
无故迟到或者缺课。在业务上,更是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
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
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万老师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
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为了求得鲜活的教学经验,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充
分利用现代网络,凡是有课堂实录或视频在线的网站,她都找遍了,一有空就下载下来看,只
要是学习的机会她就不放过。正是凭着这样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她尽心尽力备好每一堂课,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上课前,她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用书,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力求吃透教材。上课时,认真讲课,能抓住重点,突破
难点,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
多项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上课后总是及时地反思这堂课的优点与不足,认真地记录下来。
对学生的作业她总是认真批改,并及时写好批改记录。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鼓励表扬,对出现
的问题及时补救。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万老师在工作上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收获了
丰硕的果实,在2006至2009年中连续四年被评为黄陂区先进女教职工,她所带班级分别在
2009至2013年被评为黄陂区先进班集体,其中2012年所带九(3)班被评为武汉市先进班集
体,并且在2011年被评为区“百名优秀班主任”。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有时胜于母爱,这种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
他们扬帆前进。万老师就是用这种爱去点亮孩子们的心灯的,她以真诚的爱去体贴学生,用关
心去感化学生。她凭着做人的良知,教师的责任心,把自己的爱和关怀全都给了学生,及时发
现并解决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万老师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
一股暖流,恰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2006年她的班
级里有一个叫彭丹的女孩子,她刚进初中时的学习成绩很好,因母亲病逝无法让这个孩子从心
灵上去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幸福,学习受到很大的影响,性格也变得孤僻了,精神一蹶不振。
这个孩子的变化引起了的她注意,于是及时找这个孩子谈话,万老师得知此情况后,立即把爱
倾注在她的身上,关心她,帮助她,双休日、节假日就把这个孩子安置到自己的家里辅导功课,给予母亲一般的关心和爱。在万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的中考,她以位置值13.1的优异成绩回报了这位老师。彭丹同学进入黄陂重点高中后,万老师常与她保持联系,关心她,鼓励她,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2012年的高考,她以568 分的成绩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其实,这样的例子在万老师的身上很多很多,她时刻把关爱孩
子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关心帮助孩子也被她深深地刻在了心上。就因为这样,她班里的
足的进步。“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每当接手一个新
的班级,面对着不同的学生,万老师总是努力寻找她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
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
示自我,找到自信。在她的从教经历中,她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
解,多一些鼓励。”使优秀学生变得更加优秀,点燃发展生学习的希望。有句话说得好:“你的
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
生还是后进生,她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她会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万老师每接手
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慕。她的工作同时也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这就是爱
的力量。万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特别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给他们讲一些健康知识、卫生知识,经常提醒他们勤洗澡、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偏食、根据天气的变化提醒学生
及时增减衣服等。付出真诚就能得到真诚,付出理解就能得到理解,而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爱
的回报!万老师所带的班级学风好、班风正,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们都认为她是值得依赖的教
师、又是知心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
(三)注重教学实践,提高教研能力
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她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带着思考与学习的心态对待工作,在教育
教学的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
建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
思考。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无论在教育教学还是在课程改革中,都努力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并且经常和年轻教师交流,在指导他们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许多的
教育理论知识且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作为一位人民教师,万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
峰。纵然岁月消逝了她的青春,但她依然无悔!她无愧于学生,无愧于人民。她将忠诚于祖国
的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她毕生力量,用她的双肩托起乡村雏鹰,点亮希望展翅 飞翔。这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好老师。她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
延伸;她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篇三:2014年最美乡村女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2014年最美乡村女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投身山区教育 默默无闻贡献
我叫周学琴,女,汉族,1979年9月1日出生,1999年7月毕业于临沧师范学校,同年8月参加工作。2002年2月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取得专科学历,现在读本科。1999年至今先后在凤庆县雪山镇新民中心学校新联完小、新华完小、南坝完小、新民完小任教。
在15年的教学生涯里,我勤恳认真,教学成绩突出,因此被评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一直承担高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平时教学中我任劳任怨,团结同事,热爱学生,因此深受同事的好评、学生的热爱、领导的肯定和家长的称赞。
一、以德为先,注重思想教育的特色性
1、加强自身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我深知:教师担负培养下一代青少年的重任。我主动进行业务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理论先进,觉悟鲜明,品德高尚的人,并时时、事事、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09学年以来,我连续4年履职考核均为优秀。
2、以人为本,抓好学生品德教育。
大山的孩子大多顽皮,首先我十分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利用
《守则》和《规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班纪校规,爱护公物,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学习勤奋刻苦,按时完成作业,不旷课不早退;穿着大方、干净、得体,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按时佩戴红领巾,升旗时恭敬端庄;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乐于助人„„
其次,抓礼仪教育,创文明班风。我经常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鼓励学生争取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形成良好的讲文明班风。学生的巨大转变,也换来家长的啧啧称赞:“我们的孩子懂事了!”“我们的孩子变得有礼貌了!”“还是周老师指导有方呀!”„„
二、严谨治学,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在山区学校工作,教学设备、教学信息总与城镇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路子,对新课程新理念理解深刻,掌握扎实,运用熟练,能够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1、树立“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我通过自身的人格榜样,影响和鼓励学生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起享受成绩进步的喜悦。
2、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我上课时力争教学方法新颖得当,读、说、写、演、唱,形式活泼多样。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我常常因地制宜,动手制作相关教具,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前我精心准备,查找资料,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课后及时批改作业,鼓励学生认真订正,并对学生进行辅导,补缺补差,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3、学生进步明显,成绩优异。
我多年从事六年级的教学工作,每接到一个班,我都要经过调查分析,加以有效措施,彻底改变学生贪玩任性的陋习。我所教的班级通过努力,进步很大,成绩总是在年级组前茅,经常受到学校的表彰。2011学年上期,我所教的六年级期末检测语数科总平分237.6分,居中心校第2名,获得质量进步奖;下期末语数科总平分242.2分,居中心校第1名,获质量优胜奖。2012学年上期,我所教的六年级期末检测语数科总平分233.3分,居中心校第2名,获得质量进步奖;下期末语数科总平分240.8分,居中心校第1名,获质量优胜奖。2013学年上期,我所教的六年级期末检测语数科总平分269.4分,居中心校第1名,获得质量优胜奖;下期末语数科总平分275.3分,居全镇第1名,获质
量优胜奖。2008年7月,被中共雪山镇委员会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09学年和2013学年,先后两次被凤庆县人民政府、凤庆县教育局表彰为“优秀教师”。
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年级组教学质量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自觉认真学习新课程新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我积极探索,大胆改革,积极运用教育局推广的“参与式教学法”,教学效果好。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科研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注重总结,提升自己。我积极撰写论文,总结教学经验,《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工作》一文荣获2001年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三等奖;《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领悟》一文荣获2003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三等奖;《科学教学之我见》一文获2007年云南省小学科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2009年6月,被临沧市科协、临沧市教育局、临沧市科技局、临沧市科教协表彰为全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六年级年级组长,我积极带领年级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集体备课,主动整理复习资料,不断提高年级组教育教学质量。2013学年,我中心学校的六年级组综合评价在全县第5名。
总之,在山区学校任教15年来,我热爱自己的事业,教育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工作成效明显。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智慧、爱心,把乡村女教师这一普通的职业书写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五篇:最美乡村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李姝杰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形象,而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这种光辉更加闪亮,更弥足珍贵!观看由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晚会的过程中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泪满衣衫。“最美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鼓舞了我。在我抱怨学生素质不高的时候,在我抱怨工作环境不好的时候,在我工作疲惫喊累的时候,在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这样一处恶劣的工作环境存在,这样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还有这样一群奉献自我的人存在。
湖北恩施高原小学的邓丽教师,在她来到这所学校前,这里没有女老师,7位男老师的平均年龄是52岁。邓老师2008年从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毕业,在来到高原小学前是武汉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的老师,每天出入写字楼,月收入4000元左右。一年后,邓丽参加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并主动要求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小学任教。高原小学的老师们知识结构老化,不会说普通话,更不会教英语,学生流失比较严重,邓丽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访,说服家长把辍学的孩子送来,哪怕一个学期先看看效果。结果从那以后,高原小学的学生减少不超过1人。邓丽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英语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教师宋玉刚。1997年,年仅22岁的宋玉刚从拉萨师校毕业,分配到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宋玉刚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上课、备课、改作业、关照孩子们起居、个别辅导、家访„„宋玉刚忙得不亦乐乎,许多时候忘记了吃饭,饿了就买些方便面。细心的藏族老师看见了,便邀请宋玉刚到他们家吃饭,拿出酥油茶、风干牛肉等招待他。宋老师说:“我喜欢这个只有两千多人的乡,即使有机会调走我也不想走,我只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的成绩能越来越好”。还有阿力甫夏、吴金成等老师,我记住了他们,记住了他们阳光般的笑脸、动人的事迹。在中华大地上其实有千百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默默地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岁月常在,文化长青,但愿最美教师们好人一生平安,但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公平、充裕的教育,背起知识的行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