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事象——窗花

时间:2019-05-13 12:1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俗事象——窗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俗事象——窗花》。

第一篇:民俗事象——窗花

中国民俗事象——窗花

班级:文学二班 姓名:黄艳萍 学号:1111010222

【摘要】

窗花是中国传统艺术——剪纸的种类之一,是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人烘托节日或婚礼的喜庆气氛、表达对图腾的崇拜和抒发对美好愿望的希冀的艺术形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窗花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渗入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并发展到更丰富、更广阔的的领域。

【关键词】

窗花,横向对比,纵向对比

【正文】

窗花是剪纸中最为普及的艺术种类,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婚礼等日子都要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汉代开始。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并在宋朝、元朝逐渐流传,逐渐成形。由于他们最初源于民间喜庆或民俗活动中的剪贴画,且多贴于农村窗户的白纸上而被称为“窗花”。

窗花产生以来逐渐在各地区得到了发展,融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因素,致使窗花的风格、题材等产生了地域上的差异。到如今,我国南北两地的窗花艺术仍然存在差异。南方窗花以“精致”为美,其特点是玲珑剔透,手法精细多样,多采用阳刻,而北方以朴实生动为美,其特点是天真浑厚,多采用阴刻。但南北两地的窗花艺术大体上的主题、表现手法仍大同小异。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窗花的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简单质朴、朴实明快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在乡村,由于节日习俗仍然保存,出于渲染氛围的需要而保留了剪窗花的习俗,而民间艺术家则是纯粹对于窗花这门艺术的喜爱和传承。他们都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的处理,也是民间剪纸造型的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在表现形象时,他们剔除非本质的东西,对特征明显的部分进行夸张处理。夸张是在省略的基础上强调对象的特征,对物象最特殊的部分作扩大、缩小、伸长、加粗、变形等的处理,使形象更加强鲜活生动。例如:在表现猪时,突出猪鼻子部分的凸出和皱纹;描绘牛羊时,将牛羊头顶上的毛夸张成漩涡状等等,这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灵动,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和艺术魅力。

窗花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它不再仅仅是一门表现技艺娴熟丰富的艺术,而且扩展到了更多的日常领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直到如今,我们仍在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美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装潢时选用铝窗花作为防盗窗,铝窗花是在传统的不锈钢防盗网的基础上,加上了窗花元素发展而来的,近似雕镂艺术。加上这一元素后,突破了原来防盗窗的死板难看,在实现防盗功能的基础上同时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如果你留意前段时间淘宝上备受网友喜爱的中国风T恤,你就会发现,有一部分就是在白底T恤上印上了花草鸟兽、年年有余等民俗形象的窗花图案,使得整个T恤顿时变得古典味十足,衬得人高贵典雅。还有我们结婚时必贴的红双喜,装饰物上刻印的窗花花纹,小学课堂里开始推行的剪纸手工课等等,窗花自有史以来都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节日习俗中,美化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创造着时尚和快乐。

中国民间窗花艺术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它就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

【参考资料】

《剪纸研究》 :沈之瑜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出版;

《中国民间剪纸——介绍与欣赏》 :张道一编著,金陵书画社1980年出版。

第二篇:从《人与鬼的纠葛》看鲁迅作品中的民俗事象

从《人与鬼的纠葛》看鲁迅作品中的民俗事象

摘 要: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蕴含丰富的中国民俗事项,本文从丸尾常喜的《人与鬼的纠葛》入手,从此书中窥见鲁迅先生作品的民俗文化,并探讨丸尾先生眼中的鲁迅作品,从深层次的视角更好地了解鲁迅作品。

关键词: 鲁迅 丸尾常喜 民俗文化

1.引言

《人与鬼的纠葛》一书中,作者丸尾常喜以“人”与“鬼”作为切入点,从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等角度,阐释鲁迅的作品。全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孔乙己的‘寂寞’缘何而来,阿Q(阿Quei)为何叫阿Q(阿Quei),祥林嫂的那三个疑问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怎样的意味?”(《人与鬼的纠葛》后记),对鲁迅作品研究、考察十年左右的一个汇总。

2.丸尾常喜的执著

本书的作者丸尾常喜是研究鲁迅文学的大家。在世时,曾是日本鲁迅研究会的会长,在日本的鲁迅研究家中自成一派,被称为丸尾鲁迅。但当《人与鬼的纠葛》在中国大获成功后,丸尾先生只是谦虚地说:“我的研究太少,这本书就像是我的全集。”由此可见此书的地位,先生的谦逊风骨也可见一斑。丸尾先生在鲁迅译介与研究方面成果很多,译著有《彷徨》与《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评传有《鲁迅:为了花而甘当腐草》,早年还曾经发表过关于“耻辱”问题的一系列论文,《“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之后又有《鲁迅〈野草〉研究》,还有关于鲁迅的讲演、单篇论文与普及性文章。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为鲁迅研究奋斗。在他即将结束生命之时还一手拿着讲演稿,一手拿着笔,添加在演讲稿的两个字难以辨明。这篇讲演稿成为丸尾常喜先生的绝笔,一位日本学者献给鲁迅的天鹅绝唱。就是这样一位一生研究鲁迅的学者,对他来说,“鲁迅文学犹如理解中国的辞典”(《人与鬼的纠葛》后记)。

丸尾先生对于鲁迅文学十分信赖,要想把握鲁迅文学的血液,他“试做的只是要尽可能地将鲁迅作品所展现的事象返回到鲁迅生活的时空,加深对鲁迅作品作为前提的那些事象的历史、社会、宗教、民俗等意义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文学与中国相”(《人与鬼的纠葛》后记)。因此,此书以鬼魂为线索,尝试借助历史学、思想史、宗教学、民俗学等研究成果,打破时空之壁,以此理解鲁迅所把握的中国传统社会。这就为我们研究中国民俗文化提供了参考,对清末年间(1881-1931)的民俗,甚至中国根深的传统民俗有所了解。

3.从民俗文化角度看鲁迅

3.1鲁迅作品中的“鬼”

正如《我的杂学》中所说:“欲了解中国须得研究礼俗。”因此,书中开篇第一章便从“祖先祭祀”说明“人”“鬼”关系。作者将传统社会里民间的“鬼”的基本观念的概貌分为两种,一种是得到子孙安定的祭祀的“鬼”,具有和“神”相近的品格;另一种是“孤魂野鬼”、“好兄弟”。

第一种的“正鬼”是用以祭祀的,而另一种“野鬼”则是需要躲避的。讲“正鬼”主要讲祖先祭祀这一层面的民俗文化,表示敬意、孝顺或是寄托思念的种种。而“野鬼”则是如《目连戏》中提到的令人畏惧的“孤魂野鬼”,当然亦有为超度这些“野鬼”而盛办的中元节,以祈求生活的平安与和谐。

3.2祖先与家系

提及“正鬼”代表的“祖先”,作者就鲁迅的家族也做了研究,整理得出了从八世到十四世的覆盆桥周氏家系表。“渭”下分为“三房”,再将其往下分,这为考察家系民俗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绍兴市小皋埠乡胡氏住居平面图”更是从房宅上展现了家族的居所,使得我们更好地从家系与建筑民俗上了解鲁迅当时的社会特点。

中国人重家庭观念,由此而产生的“家族”更是一个稳定的小团体。一个大家族通过男性传承下来,其分支甚为错综复杂。鲁迅先生所在的家族起初浙江绍兴的一个受尊重的家族,他被称为“少爷”。后来家道不如从前般,走向中落,也是鲁迅写作的一个重要背景。鲁迅作品中涉及的家族背景民俗也有不少,家族房屋的建筑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也可窥见。

3.3葬礼

祭祀之后再讲葬礼。周家的祭祀基本上奉行“儒礼”,所受佛、道二教及民间信仰的影响相当显著,人们的生活在与祖先灵魂(“正鬼”)极为亲密的交涉的基础上度过,同时不断浸透着对于“孤魂野鬼”的恐惧与提醒。具体作者以《目连戏》对“孤魂野鬼”的祭祀仪礼性质世界考察“人”与“鬼”的交涉。《目连戏》同样可以作为中元节日习俗的考察参考。

在一种“社戏”的模式下,作者仿佛真切见到了很多“野鬼”并与它们有所交涉。就祭祀祖先的葬礼来说,周家以“儒礼”为主,同时遵循部分佛家与道家二教的信仰举办葬礼这一民俗事项。

3.4“科场鬼”与科举制

第二章通过孔乙己的后影,将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以“科场鬼”的形象阐释。结合鲁迅自身家族因科举考试中行贿而开始破落的背景,将鲁迅所生活的科举制度末期及以前的考试民俗做了描述,指出:“科举,在少数志得意满的胜利者的另一面,产生出多数失败者。”这样的失败者形象在鲁迅书中就是孔乙己、陈世成,他们都是鲁迅捕捉到的“科场鬼”形象。本章节对科考制度之前的祭祀,考试时考场,考试后的层层选拔均有详细描述。

3.5阿Q的避讳与等级观念

第三章通过阿Q等于“阿鬼”说,剖析了鲁迅作品中反映的国民性与民俗。因此,阿Q这样一个人物是“国民的魂灵”的“影像”(即幽灵、鬼),是“中国的灵魂”。

章节中涉及了中国语言上素有禁忌与阿Q的“避讳”,等级观念(名分观念)“亡灵”的根深,土地庙,甚至延展至“辟邪”之力的民俗学方面。阿Q的语言避讳从个人身体缺陷出发,不说任何和“癞”相关的字眼;喜欢自称“老子”,在精神胜利法中说“儿子打老子”,便是对中国国民等级观念的一个侧面展示;还有土地庙中调戏小尼姑;还有一些关于“辟邪”之力的描述。

3.6女性地位

第四章从祥林嫂的死写了鬼的“两义”,这其中对于宗教与民俗的观点颇有见地。鬼的“两义”同样是传统观念的二重性,对于抛弃了旧观念却又寻不到合适新观念容身之处的“虚空”状态,既不相信鬼魂,又挣脱不了旧观念的残留。本章以“祥林嫂”的女性、寡妇形象切入,在“守节”上再谈节烈观,从“阿毛”的取名,到??唆的“忏悔”,再到土地庙的“赎罪”,对父系社会下的女性地位的低下做了描述。

4.丸尾的启示

书的大概内容已经如上概括,总体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冲击、惊喜与赞叹。冲击是因书中多处观点之新颖、明确,将中国社会向来存在的问题,清晰犀利地表达出来,大概受鲁迅先生文笔的影响,丸尾先生的文章话语也是犀利明快的。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鲁迅作品中反映的国民性,作者在论述“阿Q=阿鬼”时,引用了法国心理学家的著作《民族进化的心理定律》中的话:“我们一举一动,虽似自主,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将我们一代的人,和先前几百代的鬼比较起来,数目上就万不能敌了。”阿Q身上有三重鬼气:一是多种因素生成的国民劣根性之鬼,二是民俗中无家可归的游荡之鬼,三是礼教赋予的传统之鬼。这三种均可视为“国民性”的丑恶遗传因子,即“死鬼”的力量。“死鬼”之力的说法给我带来冲击。同样有最后一章“朱安与子君里所提到的“虚空”状态,我认为,同样是“死鬼”之力的作用。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如今的中国年轻人,在渴望创新开拓的同时,是否也依旧摆脱不了那几百代“死鬼”力量的影响。政治道路不再模糊,貌似光明的新时代下,是不是我们依旧处在“小我”的“虚空”中,给我的思想带来冲击。

二是惊喜。我受困于“中国儒家是否为宗教”的问题已久,迟迟得不到答案。现今宗教多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而希言儒教为宗教。文中第四章明确提出了该问题:“儒教是不是宗教?”令我倍感惊喜。宗教的本质是人以追求永生为目的所创造的文化体系。文中也从儒教的“再生”本质进行了论述,这里的“再生”虽未经过“赎罪”、“净化”等语汇,却也是子孙面前的“再生”,“是指个体死亡之后,其灵魂仍然存续,通过子孙的祭祀,重在子孙面前再生”。另外,中国的“通过男性而连绵延续的家系,作为永生的具象化而受到重视”,儒教之所以没有被明确归入宗教,大概是因为没有创立特别值得一提的教团组织或社会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儒教的神圣共同体,使’家’这一具象的社会、政治的广大组织发展起来,它不是社会中某种特殊的集团,社会本身就具备了宗教性的色彩和作用”。很多国家震惊于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实则儒教创立的“礼”统制下的“家”为具象的社会团体,已经带有了宗教性色彩,亦有信仰的存在,只是没有一个特殊集团那么明确罢了。这个观点解决了我上《中国民俗文化》课时产生的疑惑,我感到很惊喜。

三是赞叹。赞叹于丸尾先生的专注始终与谦逊奉献之风骨;赞叹于其对鲁迅小说与小说下社会理解的深透至此;赞叹于书中无数的民俗细节描述之多、之详尽。丸尾先生的为人前文已经提过,只有真正读完才能懂得“丸尾鲁迅”的称号名副其实。而书中对各民俗事象描述得多而细,想必更是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的一大原因。从祭祖、节日、科举考试、服饰、避讳、取名、婚嫁、子嗣等多方面民俗事象出发,小到闰土的银项圈的“辟邪”义,大到官僚制度中的名分观念。作者真正做到了返回时空把握其生活环境,从民俗描绘上便可窥见作者的细心与钻研之透。读时却有在脑海中形成当时生存环境的具象,丸尾先生笔下的鲁迅作品是更立体多维的。

5.结语

鲁迅的作品在义务制教育的教科书中已经被格式化,彼时读来只觉得害怕高深的阅读理解题目,而消磨了对其作品的兴趣,忽略了其中真正内涵。丸尾先生的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鲁迅的文学作品,跟着孔乙己一起寂寞,跟着阿Q一起欺负与被欺负,跟着祥林嫂一起疑问“人到底有没有灵魂”,跟着看客们一起“伸长脖颈”,跟着鲁迅一起品味“凉薄”。最后分享对鲁迅作品中的凉薄之感由来描述最触动我的一句话:“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殊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参考文献:

[1][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周作人.我的杂学[M].北京出版集团,2011.

第三篇:《俗事奇人》读后感

《俗事奇人》读后感

以前我最喜欢看漫画书了,它简单明了的图片给我无限轻松,无限愉悦的享受。最讨厌的就是看那满是文字的书了,不能一目十行,要逐字逐句地看,多累呀!可是今年暑假,只是因为在书店里,看了一本书的题目,我就被迷住了!它就是《俗世奇人》。

俗世里,会有什么样的奇人?我脑子里冒出各种问号。是会“水上漂”的武林高手,还是能生吃仙人球的怪人,还是像蜘蛛侠一样会飞沿走壁的超人?带着十二万分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阅读。

原来,这本书写的是天津许多知名手艺人的传奇故事。你看,刷子李,刷房时穿一身黑衣,刷完房子,身上绝对不会粘上一个白点,如有一个芝麻大的白点,那白刷,不要钱;泥人张,鞋底抠块泥,不用看就能变戏法似地捏出个活灵活现的人,就像把人的脑袋割了放在桌上一般;苏七块更绝,看病者,不论贫富亲梳,先得码七块银元在台上,逢到有人伤筋断骨,他手指一触,隔皮戳肉,用两只手,如燕子一样在病人身上上下翻飞,没等病人感到疼痛骨头就接上了。哎,苏七块要是能马上变出来就好了,让他赶紧治好奶奶扭伤的腰,让奶奶不再疼痛。

还有张大力,华大夫,蓝眼江„„个个都身怀绝技,我越看越入迷!慢慢地,我体会到了,这些人的绝活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练成的,而是坚持了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才练成的。就如我的弹琴一样。从最简单的“哆”、“来”、“咪”到枯燥的“哈农”指法,从生硬的手指,到熟练的双手配合,每一次进步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辛苦,汗水,甚至是泪水。记得当我第一次完整地弹出一首只有四个音组成的曲子——《大大马铃薯》时,我和妈妈都兴奋得不得了,奶奶甚至说这是她听过的最美妙的乐曲。

后来,为了弹得更好,我牺牲了很多玩乐的时间,因此我痛恨弹琴,甚至放弃过一段时间。可是,妈妈每天都要逼着我进步。每天晚上的7点到8点,我都得端坐在琴前,从中班到现在,整整练了6年了。每一个音符,每一种指法,每一首曲子,我都得认真地练。渐渐地,我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里听到了命运之神在敲门;在柴可夫斯基的《四只小天鹅》里看到了四只可爱的小天鹅在湖中跳舞,在弹莫扎特的《土尔其进行曲》时,我的心会随着强劲的节奏上下起伏,心潮澎湃;这些曲子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样,在我开心的时间与我一起分享喜悦,在我不高兴的时候,任我发泄„„

现在,每周五晚我都会享受流行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选手的歌曲,听一遍,我就能判断出曲子的节奏是几分之几的拍子;听两遍,我就会哼主旋律了;听三遍,我就恨不得把它弹出来了!厉害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你看,我现在能不能算是一个会“奇事”的“俗人”呢?我正在向“弹琴余”进军!

第四篇:窗花(中班)

窗花(中班)

设计意图:

班里正在进行“迎新年”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装饰自己班的活动室前参观了大班活动室,对大班活动室的窗花产生了兴趣。,窗花在我国的迎新年习俗中代表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我决定将这一幼儿感兴趣而又不太熟悉的内容纳入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并初步学习表达美。

在欣赏感知的过程中,我以屏风窗花导入活动。让孩子初步感知窗花,体会红色窗花所蕴含的意义。然后。我让幼儿欣赏各种特殊的艺术窗花,让幼儿说一说、猜一猜、动一动,使幼儿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接着,我让幼儿欣赏窗花艺人的作品。初步了解窗花的制作过程。使幼儿对窗花艺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萌发制作窗花的愿望。

整个活动以情感为主线,不仅使幼儿感受了窗花的美。对窗花这种民间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还促使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美。形成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目标:

1、欣赏、感知各种各样的窗花,了解窗花的多样性。

2、乐意表达对窗花的理解,体验人们贴窗花迎新年的传统过节方式。

准备:

1、物质准备:

(1)各种镜框窗花(如十二生肖、放生桥、福字、老鼠、鱼、菊花等)。贴在屏风上的教师剪的窗花若干,磁性板上的窗花(用卡纸做一个窗框。贴上“年年有余”与“福”字窗花,以红丝绒布遮掩,两边悬挂红色鞭炮,渲染喜庆氛围),“窗花世界”背景图(贴上十二生肖、放生桥、公园等剪纸图)。

(2)《敲锣打鼓迎新年》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自摄陈爷爷剪纸的录像片段,剪刀,练习纸。

2、经验准备:

参观大班活动室,欣赏苏绣,认识“福”字。

过程:

一、初识窗花

1、马上就要过年了,老师剪了许多窗花。我们打开窗户看一看吧。(出示屏风窗花让幼儿欣赏。)

2、这些窗花是什么图案?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欣赏窗花。)

3、为什么窗花都是红红的呀?(红红的窗花能给我们带来喜气和好运。所以过年时我们用红红的窗花迎接新年。)

4、你在哪里也看到过窗花?

二、欣赏艺术窗花

1、欣赏“老鼠”窗花。

(出示“老鼠”窗花)这张窗花讲了什么事?你看了觉得怎么样?(五只老鼠在敲锣打鼓放鞭炮。)

2、欣赏“年年有余”窗花。

(1)有张窗花是老师送给大家的一份新年祝福,祝大家年年有余。你们猜猜是哪一张?(教师出示“年年有余”窗花与两张“福”字窗花。让幼儿猜测哪张是“年年有余”窗花。)

(2)你怎么猜出来的?

(3)好多好多鱼儿在一起,快快乐乐,美美满满,就表示年年有余。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好听的话。

3、欣赏“福”字窗花。

(1)这张窗花是一个字,你们认识吗?

(2)一个“福”字代表什么意思呢?

4、欣赏其他类型的窗花。

(1)想不想看更多的窗花?老师带你们到“窗花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窗花世界”,让幼儿自由观赏交流,特别引导幼儿关注窗花“十二生肖”与“放生桥”的艺术美。

三、认识窗花艺人陈爷爷

1、你们知道这么多窗花是谁剪出来的吗?是我们朱家角一位很有名的陈爷爷剪的,他在全国剪窗花比赛中还得过金奖呢!陈爷爷本来要来幼儿园教大家剪窗花的,可是不巧。陈爷爷生病住院了。不过老师拍了一段录像,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了不起的陈爷爷。

2、幼儿观看录像,教师引导幼儿关注陈爷爷剪窗花的过程,让幼儿感知窗花的美,激发幼儿学剪窗花的愿望。

四、学剪窗花

1、一张普通的纸在陈爷爷的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张美丽的窗花。陈爷爷是怎么剪窗花的?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他剪窗花的时候动作、神态是怎么样的?

2、快过年了,老师也想请大家用窗花把我们班的活动室打扮一下。我们一起来剪窗花。好吗?

3、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剪窗花,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剪窗花的纸。你们只要沿着上面的花纹剪,一会儿就会变出美丽的窗花。

4、幼儿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剪下的纸屑先放在桌上,活动结束后再整理。

(2)幼儿剪完后,师幼一起用剪纸作品装扮活动室。

延伸活动:

1、区角中投放剪窗花的纸样及手工纸,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学剪窗花。

2、布置窗花垂帘,让幼儿欣赏、感知窗花对称、镂空的特点,体验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第五篇:剪窗花教案

《剪窗花》

一·导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剪纸。

教师介绍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钓民间艺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给人以通透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一把剪子,一张彩纸,就可以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墙壁、门和灯笼上。以此达到装饰、美化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剪纸 根据用途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喜花、鞋花纹样、门笺、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做装饰的剪纸。窗花的内容丰富: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花鸟鱼虫、庭台楼阁、风景、人物、历史传说等,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为了剪纸的花样。

我们继续欣赏剪纸图片,提问:这些孩子在干什么? 回答:过年贴窗花。

教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当然,小孩子过年可以穿新衣、放鞭炮······还有许多文化活动:贴对联、门櫀、窗花,营造出浓浓的年味,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看: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人们都爱用窗花来美化生活。窗花的内容丰富: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花鸟鱼虫、庭台楼阁、风景、人物、历史传说等,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为了剪纸的花样。结婚是用的《龙凤呈祥》《百年好合》《双喜》《喜上眉梢》,祝寿的《寿比南山》《松鹤延年》......介绍剪纸的表现类型:

1、从剪纸的色彩来分,主要分为单色、彩色、套色三种,(1)单色剪纸就是用一种颜色的纸做的剪纸,如:红色、黑色、白色等。

(2)彩色剪纸是用白色宣纸剪好后再染色,即一张剪纸有多种颜色,一般根据实物颜色染色。

(3)套色剪纸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纸剪好后叠加粘在一起。

2、从制作方法来分,分为阳刻和阴刻剪纸

(1)阳刻剪纸,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

2.阴刻剪纸,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彩色剪纸多采用此方法。

重点讲解河南剪纸:咱河南的剪纸历史悠久,河南剪纸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师生一起欣赏河南民间剪纸:看,大路上丈夫推着装饰花朵的独轮车,俊俏的媳妇坐在里面美滋滋地一起回娘家;园子里,两个女人在葡萄藤下,一个纺线,一个织布,美丽的花布在指尖延伸,自己自足的小农家生活多么安逸知足。这些剪纸的大部分内容,都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二·教师示范剪纸

先复习上节课学的正方形窗花的剪纸,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剪窗花的步骤。教师再总结。

今天老师教大家第二种窗花的剪制(边讲解边示范)它与正方形窗花的折法略有不同;

剪窗花的方法(第2种):

• 1、折纸:一张正方型的彩纸对折成三角形两次,再三均对折 • 2、画图(也可不画图,直接随手自由剪)• 3、用剪子、刻刀剪纸完成

展示作品,这种窗花外轮廓为圆形,也叫团花,寓意团体圆圆、幸福美满。

欣赏教师自己找的剪纸图纸:这个中间带福的花团锦簇图,花费了我周末一下午时间,先在网上找资料,再琢磨剪纸和绘图的方法,试了好几张纸才达到现在满意的效果。告诉同学们失败是成功之母,做任何事要多动脑,多实践。

三·布置作业(迎接新年、装饰窗户、美化教室、)要求:1、每人剪制1--3副窗花,内容、形式自定,2、每组负责装饰一个窗户,每人选一张最好的窗花粘贴各组的窗户上,组长组织完成。

3、作品欣赏、评比。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小心剪子别伤着人。

2、剪掉的碎纸放到手提袋或桌子中间,下课后扔到 垃圾篓。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剪纸图案难度根据个人水平选择,图案以简单为好。

四·欣赏、评比作业

同学们的手真巧,把教师装饰得美极了,好有一种过年的感觉,我们一起来欣赏窗花,请同学们说一说那组的窗户装饰得最美?你喜欢那个?

五·拓展

在现代生活中,窗花仍然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受到人们的喜爱。传统与时尚并存,希望同学们运用剪纸去装点、美化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学业有成!

课后整理桌面、教室:组织学生清理碎纸垃圾

下载民俗事象——窗花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俗事象——窗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窗花的诗歌

    《菩萨蛮》 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 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 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 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 绿窗人似花。《南歌子》 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 龙纹玉掌梳。......

    窗花的诗歌

    一滴来自天涯的泪在宁静的夜晚驻足你的窗棂没有姹紫嫣红也没有希望的绿色甚至没有一丝丝生的气息而我真的来了如此真实的来了此生的思念如此的纯洁我默默的等你 醒来等你天......

    窗花作文600字[合集]

    【精选】窗花作文600字四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如何写......

    剪窗花教案

    《剪窗花》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剪出各种形状的窗花,提高折、剪的技能。 2、锻炼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窗花范例、剪窗花的步骤图、剪刀、彩纸 活动过程......

    《剪窗花》教案

    《剪窗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窗花以及窗花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窗花的制作方法,学会剪制一个简单的窗花图案。 3、让学生感受学习剪纸艺术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剪窗花教案

    活动名称: 《剪窗花》 设计思路: 窗花,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文化、历史、艺术都是中华的财富。在喜庆的节日里剪贴,既装点了我们的环境,又给我们的生活营造了浓浓的热闹喜庆的......

    《窗花》活动反思

    《窗花》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按事先预定的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幼儿兴致浓厚,能大胆尝试剪窗花,也能大胆想像,剪出与众不同的图案,并将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搭配,使窗花更漂亮。体......

    幼儿园简单剪纸窗花

    过年的时候,为了给家里增添一些节日气氛,我们可以适当制作一些手工制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简单剪纸窗花,欢迎来参考!准备一张红色的纸,最好是双面红色的(为了演示折叠的效果,小......